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2 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 課件(共34張PPT+1個內嵌視頻)-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一中國特社會主義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2 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 課件(共34張PPT+1個內嵌視頻)-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一中國特社會主義

資源簡介

(共34張PPT)
復習鞏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
1.辭舊:徹底結束了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
2.迎新: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現實道路。
3.對外:沖破了帝國主義的東方戰線,極大地改變了世界的政治力量對比,鼓舞和推動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第二課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2.2 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
必修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課標要求
理解新中國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歷史必然性
核心素養
科學精神:明確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是符合中國國情、符合我國發展規律的
  政治認同:明確中國人民選擇社會主義道路,選擇社會主義制度的必然性,通過觀察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感悟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公共參與:了解我國近年取得的偉大成就,培養學生立足實踐、報效祖國的愛國情懷,并積極投入實踐,參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探究與分享
思考:新中國的誕生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社會主義革命的開始,是不是意味著我們直接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呢?
探究與分享
為什么要過渡?為什么不直接進入社會主義社會?
材料一:新中國成立之初有多窮:
人均GDP只有23美元,人均國民收入16美元;
人均原煤59公斤;人均鋼0.39公斤;人均發電量7.9度;
而橫向對比當時的世界:
美國人均國民總產值1882美元; 英國人均國民總產值642美元;
材料二: 新中國成立時,許多工廠倒閉,大批工人失業,通貨膨脹,物價飛漲;工業基礎幾乎為0,外匯儲備為0,產業工人1000萬,合格工程師僅有4萬人;全國80%的人口為文盲,每年培養的小學生只有67萬;眾多國家拒絕承認新中國,阻撓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全國森林覆蓋率僅有8.7%,北方部分地區甚至僅有5%。
“一窮二白”的新中國應如何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一、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
—社會主義革命時期(1949-1956)
一、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
—社會主義革命時期(1949-1956)
(一)過渡時期的時間: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1949-1956)
(二)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
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一化三改
發展生產力
改革生產關系
社會主義工業化
社會主義改造
農業
手工業
資本主義工商業
知識拓展
一化三改
實質: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是變革生產關系的社會主義革命。
——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變革
資本主義工商業
資本主義私有制
社會主義公有制
公私合營
農業
個體農民私有制
社會主義集體公有制
農業合作社
手工業
個體手工業私有制
社會主義集體公有制
手工業合作社
改造前性質
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
改造后性質
改造方式
共同點
探究與分享
情境一:新中國之初,我國已經有了相對強大和迅速發展的社會主義國營經濟。國家已經掌握了重要的工礦企業、鐵路、銀行等國民經濟的命脈。
  情境二:新中國之初,民族資產階級有為新中國建設服務的意愿,黨可以通過“利用、限制、改造”的正確政策,最終引導他們走上社會主義改造的道路。
情境三:新中國之初,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但分散、脆弱的農業個體經濟既不能滿足工業發展對農產品的需求,又有兩極分化的危險。
  情境四:1950年中國同蘇聯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其中規定:“……彼此給予一切可能的經濟援助,并進行必要的經濟合作。”
討論: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必然性?
社會主義國營已成為社會經濟中的主導性因素
國家積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營工商業的經驗
個體農業經濟難以適應新形勢迫切需要組織起來
國際形勢有利于中國加快向社會主義陣營的轉變
一、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
—社會主義革命時期(1949-1956)
(三)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必然性:
1.社會主義國營經濟迅速發展,逐步成為社會經濟中的主導性因素。
2.國家積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營工商業的經驗,不同程度地開始對他們初步的社會主義改造。
3.個體農業經濟難以適應國家工業化建設新形勢,迫切需要組織起來。
4.國際形勢有利于中國加快向社會主義陣營的轉變。
(四)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
1.標志:(P26末段)
1956年,生產資料私有制的 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標志著我國實現了從 向 的轉變,進入了 。
2.意義(P27“專家點評”)
極大地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
社會生產力有了比較迅速的發展,社會秩序更加穩定,人民民主專政更加鞏固,從而為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
(P27二段)
社會主義改造
新民主主義
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社會
一、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
—社會主義革命時期(1949-1956)
探究與分享
在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過程中,毛澤東提出,最重要的是要獨立思考,把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民主革命時期,我們吃了大虧之后才成功地實現了這種結合,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現在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要進行第二次結合,找出在中國怎祥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毛澤東說:“照抄是很危險的,成功的經驗,在這個國家是成功的,但在另一個國家如果不同本國的情況相結合而一模一樣地照搬就會導向失敗。照抄別國的經驗是要吃虧的,照抄是一定會上當的。這是一條重要的國際經驗。”。
問題:結合P27頁“探究與分享”和上述情境,談談新中國成立初期取得巨大 成就的主要原因?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后,我國面臨的新課題是什么?應如何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
二、在艱辛探索中前進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1956-1976)
(一)嶄新的歷史課題:
如何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
要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馬克思列寧基本原理
+
蘇聯經驗教訓
+
中國實際(第二次結合)
嶄新的歷史課題
沒有現成的答案可以遵循

因此
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指導下,以蘇聯經驗教訓為鑒戒,結合中國具體實際,艱辛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二、在艱辛探索中前進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1956-1976)
(二)方向指引:
——中共八大
結合視頻,分析中共八大對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所做的貢獻是什么?
二、在艱辛探索中前進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1956-1976)
(二)方向指引:
——中共八大
黨的八大
地位
最重要貢獻
主要矛盾
主要任務
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對中國社會主義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作出了規定,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
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盡快把我國由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
主要矛盾
根本任務
決定
服務于主要矛盾的解決
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取得的輝煌成就!
探究與分享







完整的工建立起業
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農業初步滿足了國人
基本生活需求
建筑、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建設獲得較快發展
教育醫療事業得到
長足進步
國人精神面貌有了大改變
科技發展取得重要突破
探究與分享







武漢長江大橋
二、在艱辛探索中前進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1956-1976)
(二)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之后取得的重要成就:
農業
初步滿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
工業
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教育醫療
教育醫療事業得到長足進步
基礎設施
建筑、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建設獲得較快發展
科學技術
科技發展取得重要突破,成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大國
精神面貌
人們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極大的改變
這些翻天覆地的變化雄辯證明了: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二、在艱辛探索中前進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1956-1976)
(三)正確看待探索中的嚴重曲折:
1956年
社會主義建設全面展開
人民公社化運動
大躍進
1958年,中共中央逐步糾正人民公社化運動中的錯誤
文化大革命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1960年,中共中央糾正左傾錯誤,大躍進被停止
二、在艱辛探索中前進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1956-1976)
(四)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探索歷程的時代價值
【一個結論】我國社會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雄辯地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P28最后一段)
【一個飛躍】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展開,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P29一段)
【重要思想】毛澤東提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進行“第二次結合”,結合新的實際豐富和發展毛澤東思想。(P29二段)
【一個肯定】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P29最后一段)
知識拓展
馬列主義同中國實際的兩次結合
第一次與結合:
第二次結合:
革命斗爭中,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創立了毛澤東思想,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指明了正確方向。P25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毛澤東提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進行“第二次結合”,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結合新的實際豐富和發展毛澤東思想,提出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一系列重要思想。+P29 相關鏈接
歸納總結
社會進程 標志性事件
1.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近代史的開始
2.新民主主義革命結束,社會主義革命開始
3.中國結束2000多年封建君主專制
4.舊民主主義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
5.實現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偉大飛躍,根本上改變社會發展方向
6.完成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偉大最深刻社會變革
7.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轉變,進入社會主義社會
8.實現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偉大飛躍
鴉片戰爭
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
辛亥革命
五四運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三大改造完成,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
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完成
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到社會主義建設全面展開
歸納總結
思考:為什么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①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決定了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行不通。
②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下,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新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③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建立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并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取得偉大的成就。
④我國社會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雄辯地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由于黨領導社會主義事業的經驗不多,黨的領導對形勢的分析和對國情的認識有主觀主義偏差,也犯過把階級斗爭擴大化、在所有制問題上急于求純和在經濟建設上急于求成的錯誤。在后來的實踐中,由于黨在指導思想上“左”傾錯誤的發展,又發生了“文化大革命”這樣全局性的、長時間的嚴重錯誤,使黨的探索進程遭受嚴重挫折,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這些刻骨銘心的教訓,是我們永遠不能忘卻的。
——習近平總書記《正確看待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
課堂小結
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
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
在艱辛探索中前進
2、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
1、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必然性
3、社會主義改造的意義
1、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3、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后取得的成就
4、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重要意義
經濟基礎
決定
上層建筑
2、中共八大的貢獻
生產力
決定
生產關系



易錯易混
1.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 )
2.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社會主義國營經濟迅速發展,成為社會經濟中的主導性因素。 ( )
3.黨的八大認識到調動人民群眾積極性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使黨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上擺脫了蘇聯影響。( )
4.通過社會主義改造徹底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對勞動人民的統治。( )
5.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取得的成就,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
黨的八大指出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因此本題觀點錯誤。
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社會主義國營經濟迅速發展,逐步成為社會經濟中的主導性因素,因此本題觀點錯誤。
中共八大認識到了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而不是中國式現代化。中國八大后,我國積極借鑒蘇聯的有益經驗,而不是使黨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上擺脫了蘇聯影響。故原觀點說法錯誤。
新中國的成立,徹底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對勞動人民的統治。故原觀點說法錯誤。
新中國成立后,黨領導人民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取得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故本題正確。
1.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以后,黨領導人民“沒收官僚資本建立國營經濟”“進行土地改革廢除封建土地制度”“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改造”,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這意味著我國( )
①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
②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取得決定性勝利
③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飛躍
④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課堂檢測
A
【詳解】①:黨領導人民“沒收官僚資本建立國營經濟”“進行土地改革廢除封建土地制度”“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改造”,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這意味著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不再是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而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①正確。
2.1956年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農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這是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探索道路上的兩個重要轉折點,在20世紀50年代和80年代,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產生不同的影響,但都實踐和完善了社會主義建設理論。它們的共同之處在于都( )
①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生動實踐
②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
③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
④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課堂檢測
B
【詳解】①③:社會主義改造與改革開放的共同之處在于都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生動實踐,都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①③說法正確。
②: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②說法錯誤。
④: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④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B。
3.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時期,那是一個火紅的年代,到處充滿了生機與活力,機器的轟鳴聲不絕于耳,共和國幾乎每一天都在發生改變,因為幾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設項目開工上馬,其中許多是中國過去沒有的新工業,如汽車廠、飛機制造廠、大型發電設備生產廠。這說明( )
①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人民“強起來”,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②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致力于恢復被長期戰爭破壞的國民經濟
③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更好地建設社會主義
④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后,我國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課堂檢測
C
【詳解】①:材料體現了社會主義建設初步實踐取得的成就。而領導中國人民“強起來”,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后的目標之一,而不是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時期,①與題意不符。②:“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致力于恢復被長期戰爭破壞的國民經濟”屬于新中國成立初期,②與題意不符。③:材料強調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起步,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這說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更好地建設社會主義,③符合題意。④: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時期,幾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設項目開工上馬,其中許多是過去沒有的新工業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后,我國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④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C。
4.新中國成立后,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創造性地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順利實現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由此可見( )
A.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我國從新民主主義社會進入社會主義社會
B.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標志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被推翻
C.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飛躍
D.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是我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
課堂檢測
D
【詳解】A: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標志著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A說法錯誤。B: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宣告中國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屈辱歷史,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實現了國家獨立,B說法錯誤。
C:新中國的成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飛躍,C說法錯誤。
D: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創造性地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順利實現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這表明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是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D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
5.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后,如何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是個嶄新的歷史課題。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中國人民開展了艱辛探索,雖經歷了嚴重曲折,更取得了許多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對于這段歷史正確的認識是( )
①實現了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
②巨變雄辯地證明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③延誤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
④與改革開放后的輝煌相比歷史意義明顯不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課堂檢測
A
【詳解】①②:我國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過程中,雖然經歷了嚴重曲折,但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和物質基礎,我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實現了中華民族從 “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雄辯地證明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①②正確。③④:我國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過程中也取得了一定成就,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和物質基礎,而不能說其延誤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或者稱其歷史意義明顯不足,③④錯誤。故本題選A。
課堂檢測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30周年座談會上指出,由于西方列強入侵和封建統治腐敗,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國人民奮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吶喊,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接連而起,但都以失敗告終。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人民,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近代以來中國人夢寐以求的民族獨立、人民當家作主。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自力更生、發憤圖強,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后,我國在艱辛探索中前進,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使中國成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大國。
結合材料,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知識,說明為什么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課堂檢測
【答案】①近代中國,無數仁人志士進行了各種探索,都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證實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
②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族人民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
③在過渡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順利實現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④在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的探索中,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國社會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雄辯地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感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金市| 宜章县| 策勒县| 高州市| 北票市| 元朗区| 莱西市| 八宿县| 闻喜县| 建平县| 长泰县| 阿尔山市| 库尔勒市| 横山县| 株洲市| 开江县| 湖口县| 锦屏县| 固镇县| 海晏县| 洛宁县| 贺兰县| 龙川县| 静海县| 临湘市| 理塘县| 清徐县| 土默特右旗| 柏乡县| 南宁市| 宜州市| 保康县| 册亨县| 安龙县| 麟游县| 江阴市| 阿坝| 南召县| 二手房| 乐平市| 绥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