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實驗活動4 燃燒條件的探究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加深對燃燒條件的認識,進一步了解滅火的原理。
2.知道什么是可燃物。
能力目標
通過活動與探究,初步學習利用控制變量法設計探究實驗,并對獲得的實驗事實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的科學方法。
素養目標
通過實驗感受實驗探究的過程,體驗實驗探究的樂趣,感受化學對改善個人生活和促進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探究燃燒的條件。
教學難點
探究燃燒的條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自從人類發現了火、使用火以來,火為我們做出了重大貢獻。野炊時,火為我們烹飪食物提供了便利。思考一下枯葉為什么會燃燒,而下面的泥土不會燃燒 為什么直接用火柴不容易點燃枯柴
二、推進新課
[討論交流]通過前面對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的學習,請同學們思考以下問題:
①是不是所有物質都能燃燒
②燃燒需要什么條件
[歸納總結]①不是所有物質都能燃燒,比如玻璃、水等。
②燃燒需要三個條件:可燃物;氧氣(或空氣);溫度達到著火點。
[過渡]通過學習我們知道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本節實驗活動課,我們共同探究燃燒的條件。
[實驗探究]取大小和形狀相似的干燥的小木塊和小煤塊,分別用坩堝鉗夾住,同時放到酒精燈火焰上加熱,觀察現象。(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實驗現象]小木塊燃燒,小煤塊不燃燒。
[繼續實驗]小煤塊在酒精燈上加熱較長時間。
[實驗現象]小煤塊燃燒。
[實驗結論]燃燒條件之一是溫度需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過渡]根據前面所學知識可知,物質燃燒還需要有氧氣(或空氣),你能利用蠟燭和燒杯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來說明燃燒的這一條件嗎
[實驗操作]點燃蠟燭,片刻后將燒杯罩在蠟燭的火焰上方,由遠及近向火焰慢慢移動,反復幾次,觀察現象。(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實驗現象]燒杯由遠及近靠向火焰,火焰逐漸變小,當燒杯迅速離開后,火焰恢復,若將燒杯完全罩在火焰上方,火焰逐漸熄滅。
[實驗結論]燃燒的條件之一是可燃物與氧氣(或空氣)接觸。
◇板書設計◇
實驗活動4 燃燒條件的探究
一、燃燒條件
1.可燃物。
2.溫度達到著火點。
3.氧氣(或空氣)。
二、探究燃燒條件的方法
控制變量法。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學生實驗課,鍛煉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在分組實驗中,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借助比較熟悉的變化使學生初步體驗完整的探究過程,根據生活經驗和學過的知識,進行實驗設計,學生的學習熱情較高。
展開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