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1 碳單質的多樣性第1課時 碳的單質◇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了解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及主要用途。2.知道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3.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組成不同的物質,同一種元素也可以組成不同的物質。能力目標1.通過對金剛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及空間結構的分析,知道物質的結構、性質和用途之間的相互關系。2.通過木炭(或活性炭)吸附作用演示實驗的探究,讓學生知道對比實驗是研究問題的常用方法。素養目標通過對碳的不同單質具有不同用途的探究,樹立物質的性質決定其用途的觀點。◇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金剛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教學難點金剛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質存在差異的原因。◇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你們一定見過普通的鉛筆,又或許見過名貴的鉆石,但你們知道鉛筆芯和鉆石其實是“一家人”嗎 化學世界就是這么神奇!二、推進新課1.金剛石[提出問題]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組成不同的物質,如氧氣是由氧元素組成的,氫氣是由氫元素組成的,那么,同種元素可以組成不同的物質嗎 [過渡]金剛石、石墨和C60是龐大的碳家族成員,均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投影展示][歸納總結]純凈的金剛石是無色透明的固體。金剛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質,故其可用來裁玻璃、切割大理石、加工堅硬的金屬等。2.石墨[過渡]和金剛石相比,同樣由碳元素組成的石墨的外表要暗淡許多。閱讀教材第129頁石墨的相關內容,歸納出石墨的相關性質。[歸納總結]石墨是一種灰黑色、有金屬光澤的固體,質軟,有滑膩感,熔點高,有優良的導電性能。[演示]用導線將一根6B鉛筆的鉛筆芯、電池和燈泡連接,接通電源后,觀察燈泡是否發光。[提出問題]燈泡為什么會發光 [歸納總結]石墨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討論交流]列舉出生活中利用石墨導電性的一些實例。[投影展示]石墨的用途。[提出問題]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等物質的主要成分也是碳單質,它們的結構與石墨類似,它們都具有哪些主要性質呢 [演示實驗]實驗6-1,觀察實驗現象并分析。[歸納總結]現象 水的顏色逐漸變淺,最終褪為無色分析 木炭(或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結構,因而具有吸附性,吸附了水中的色素,導致水的顏色逐漸變淺直至無色 [討論交流]根據木炭(或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這一性質,你能推測出木炭(或活性炭)有哪些用途嗎 [歸納總結]木炭可用來吸附食品或工業產品里的色素,也可以吸附異味。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比木炭強,主要用途如下:①用于防毒面具里的濾毒罐;②作冰箱的除味劑;③作制糖工業的脫色劑等。3.C60[過渡]隨著科技的發展,新形態的碳單質逐漸被人們發現,其中發現較早的是C60。[歸納總結]每個C60分子由60個碳原子構成,形似足球,又被稱為足球烯。[提出問題]金剛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但它們的物理性質卻存在很大的差異,這是為什么呢 [投影展示]金剛石、石墨和C60的微觀結構模型。[歸納總結]金剛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質存在很大差異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討論交流]結合金剛石、石墨、木炭、活性炭及C60的性質和用途,討論物質的性質與用途之間的關系。[歸納總結]物質的結構性質用途。◇板書設計◇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課題1 碳單質的多樣性第1課時 碳的單質一、金剛石、石墨、C60碳單質二、其他碳單質木炭和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結構,具有吸附性。◇教學反思◇本節課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如鉛筆芯中的石墨、電池中的碳棒、凈水用的活性炭等,引出學生對相關物質的結構、性質與用途關系的探究,可謂水到渠成。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第2課時 碳單質的化學性質◇教學目標◇知識目標知道碳單質的化學性質——穩定性、可燃性、還原性。能力目標1.通過實驗事實理解碳單質的活潑性和穩定性都是相對的。2.通過演示實驗,學會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歸納和總結。素養目標通過對碳單質化學性質的探究和邏輯推理,幫助學生建立崇尚科學的觀念,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碳單質的化學性質。教學難點碳單質的還原性及還原反應。◇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為什么古代的作品歷經幾百年甚至上千年依然筆鋒清晰,《清明上河圖》保存到現在仍色澤鮮艷而不褪色呢 二、推進新課[過渡]古代字畫(用炭黑等制成的墨書寫或繪制)保存至今,紙或布都已經開始腐爛或破損,但墨色依然不變,是因為常溫下碳單質的化學性質不活潑,即使受日光照射或與空氣、水分接觸,都不容易變化。[提出問題]為什么碳單質在常溫下化學性質不活潑呢 [投影展示]碳原子的結構示意圖。[歸納總結]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其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特別是最外層電子的數目有關。碳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4,在化學反應中不易得失電子,因此常溫下,碳單質的化學性質不活潑。[提出問題]常溫下,碳單質的化學性質不活潑,若升高溫度,碳單質的活潑性將如何變化呢 [知識回顧]回憶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寫出木炭在氧氣中充分燃燒時的化學方程式。[歸納總結]①木炭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發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熱,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CO2。②當木炭燃燒不充分時,生成一氧化碳,放出熱量,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O22CO。[過渡]碳除了能與氧氣反應外,在高溫時還能與某些氧化物發生反應。[演示實驗]實驗6-2,適時指導學生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歸納總結]①實驗現象:黑色粉末逐漸變為紅色,澄清石灰水變渾濁。②化學方程式:2CuO+C2Cu+CO2↑。[特別提醒]①實驗結束時應先將導管從澄清石灰水中撤出,再停止加熱,防止液體倒吸,使試管炸裂。②實驗時所用的木炭應過量,可使氧化銅充分反應;待試管冷卻后再把試管里的粉末倒出,可防止生成的銅被重新氧化。[提出問題]CuO轉變為Cu,發生了什么變化 是什么導致了這種變化 [歸納總結]①。②木炭是使氧化銅還原為銅的物質,它具有還原性。[討論交流]碳單質具有還原性,結合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說一說碳單質具有哪些用途 [歸納總結]①碳單質的還原性可用于冶金工業,如焦炭可以把鐵從它的氧化物礦石里還原出來:2Fe2O3+3C4Fe+3CO2↑。②在高溫條件下,碳單質還能使二氧化碳轉變成一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C2CO。◇板書設計◇第2課時 碳單質的化學性質一、碳單質的化學性質1.穩定性2.可燃性3.還原性二、還原反應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奪去的反應。◇教學反思◇ 本節課采用探究法進行教學,讓學生感受到探究的樂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其主體作用,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引導,進而提出性質、用途之間的關系。課堂學習氣氛濃厚,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