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嶺南版美術五年級上冊第八課時《民間磚雕》教學設計課題 民間磚雕 單元 第三單元 學科 美術 年級 五年級教材分析 廣東嶺南美術出版社第九冊第三單元《雕塑的樂趣》第八課《民間磚雕》,以陳家祠的部分磚雕、灰塑作品為例,分析其藝術特點,介紹了嶺南地區民間建筑裝飾中的常見特有的磚雕、灰塑人物。2022新課標要求 了解民間磚雕的意義和價值,感知民間磚雕的造型特點以及木雕、書法等建筑裝飾。養成參觀之前查閱資料、參觀之時遵守規則、參觀之后總結思考的習慣。感悟古建筑承載的文化內涵,培養保護文物建筑的意識。學習目標與核心素養 1.通過學習民間磚雕藝術,讓學生掌握磚雕的基本概念、藝術特點及制作工藝,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2.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學會運用雕刻技巧創作磚雕作品,并在創作過程中培養耐心、細致的良好習慣;3.激發學生對民間磚雕藝術的興趣,增強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熱愛傳統文化、傳承民間藝術的情感態度。學情分析 本課教材中是以陳家祠的磚雕作品為例,在美術新課標中提倡結合地方美術資源,讓學生在欣賞課中實地參觀則更能感受到藝術就在我們身邊,感受到藝術的精華。五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形象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但是缺乏實際的觀察和參觀,要能讓孩子們用各種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進行創作,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重點 民間磚雕的歷史背景、藝術特點、制作工藝和設計方法。難點 民間磚雕的圖案設計、寓意理解和創作實踐。材料準備 授課PPT、民間磚雕實物或圖片、教材、教案等。泥土、雕刻工具。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情景導入:通過展示民間磚雕的視頻和圖片,教師對學生進行提問:從這張圖片中,各位同學可以看到什么?引發學生對民間磚雕的興趣,導入新課。 學生觀察圖片回答問題:磚雕。 引入本節課課題。講授新課 教師提問:那么大家知道磚雕是什么嗎?引發學生思考,然后根據PPT介紹民間磚雕:磚雕,是指在青磚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圖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種藝術形式。展示PPT中磚雕工藝工序的內容,教師講解關于磚雕的工藝工序:職專、打樣、打坯和出細。展示戲曲人物磚雕的外觀造型,對學生提問:觀察上面的戲曲人物磚雕,說一說有何特點?待學生回答完后教師對磚雕的外形、發展歷史和雕刻技法進行介紹和解釋:民間磚雕從實用和觀賞的角度出發,形象簡練,風格渾厚,不盲目追求精巧和纖細,以保持建筑構件的堅固,能經受日曬和雨淋。在講解完人物磚雕后,教師向學生展示關于陳家祠的圖片和其歷史發展背景:陳家祠堂是現存規模最大的廣府傳統建筑之一 ,也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裝飾最精美的祠堂式建筑,被譽為“嶺南建筑藝術的明珠”。教師介紹完陳家祠后對學生提出問題:那大家通過欣賞上面的圖片以及在了解陳家祠的相關背景之后,能說一說陳家祠的磚雕有何特點嗎?待學生回答完自己的想法后,教師進行總結:藝人按需布設圖案紋飾,豐富了單調的墻面,突現了廣東磚雕的風格,為陳氏書院這座建筑添色不少,并成清代嶺南建筑磚雕藝術的代表。給學生播放PPT欣賞《郭子儀上壽》(磚雕),然后教師將其背后的故事講述給學生聽。給學生展示東山雕花樓門樓斗拱(磚雕),教師講述其所表現出來的特點:其雕刻技藝精湛,無處不雕,無雕不美。學生觀看網師園“藻耀高翔”(磚雕)的圖片,教師為學生們講述關于“藻耀高翔”的背后意義和建筑特點:就是指文采煥發而又高飛翱翔。門樓整體采用的是磚雕,制作異常精美。給學生觀看青龍洞山門(磚雕)的圖片,教師在學生觀看時對其設計進行講解: 山門的設計和建造體現了古代建筑的藝術風格和技術, 其最高點和最低點之間的垂直高度約17米, 分布在五級臺地上, 展示了古代建筑技術的精湛和建筑美學的高度成就。將大明寺御碑亭屋脊民間磚雕圖片放映給學生欣賞。通過圖片和視頻講述磚雕的制作方法和要求。給學生布置課堂作業:圍繞人物創作、按磚雕的制作步驟完成、盡可能做到精致細膩。完成創作后進行作品互換評價,交流各自的想法。 根據教師提問后進行思考,跟隨教師講解了解民間磚雕的基礎知識:磚雕既有石雕的剛毅質感,又有木雕的精致柔潤與平滑,呈現出剛柔并濟而又質樸清秀的風格。學生學習美術中關于磚雕的基本工序,對磚雕進一步了解。學生欣賞完人物磚雕后回答教師問題。然后仔細聽教師的介紹講解。學生進行思考,了解陳家祠:陳氏宗族子弟赴省城備考科舉、候任、交納賦稅、訴訟等事務提供臨時居所。學生回答問題:這些磚雕頂部為縷雕斗拱出頭,中為主題紋飾圖案,上下傍邊是邊飾圖案,下部為副題圖案和落款。其題材內容有吉祥圖案、民間傳說、歷史故事等。將自己的答案與老師的總結概括進行對比補充。學生欣賞《郭子儀上壽》并聽教師講述相關故事。學生看完東山雕花樓門樓斗拱后聽教師講述特點,知道其表達出精美的雕刻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學生進行觀看,知道網師園“藻耀高翔”的特征和其深刻含義:“藻耀高翔”就是指文采煥發而又高飛翱翔。學生觀看圖片然后聽教師講解了解青龍洞山門的建筑設計和具體的數據。對圖片進行欣賞。學生對制作方法進行學習。學生進行課堂創作。學生進行交流互鑒。 讓學生對民間磚雕有初步的了解。讓學生知道磚雕是如何制作的。加強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加深學生對磚雕的理解和記憶。為學生學習提供素材。加強與學生的課堂交流。學生進一步對民間磚雕有所理解。開拓學生的眼界。了解不同的磚雕風格和特點。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磚雕。知道更多不同磚雕的設計和精妙之處。為學生制作磚雕打下夯實基礎。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協作能力,培養表達能力。課堂練習 進行磚雕創作:圍繞人物創作、按磚雕的制作步驟完成、盡可能做到精致細膩。 學生進行課堂創作。 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課堂小結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同時,教師還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力,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欣賞民間磚雕的藝術魅力。通過這樣的教學過程,學生不僅能夠掌握民間磚雕的相關知識和技能,還能夠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和創造力,培養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和尊重。 學生表現積極,作品完成情況優秀,并且與教師互動非常及時。 對當堂課程進行總結,方便老師在課堂上進行教學,幫助學生對本節課知識點的理解。板書 民間磚雕的藝術特點;磚雕的基本制作工藝步驟;磚雕圖案的設計方法;不同民間磚雕的不同特點。 對板書內容有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 方便學生構建本節課的知識結構。課外拓展/課外閱讀內容 課后欣賞不同地方的民間磚雕的風格,與同學相互交流、鑒賞。 學生進行資料收集后進行交流。 拓展延伸,深化主題思想,為展示個性提供機會空間。特色資源分析和技術手段說明 繪聲繪色與聲情并茂講述這堂課的知識,與學生進行多次有效互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給學生展示簡單磚雕。 與教師同頻共振進行互動。 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在課堂。教學反思 1.教學目標是否達到,教學內容是否充實,教學過程是否順暢。2.學生對民間磚雕的興趣和參與度如何,作品質量和創作思路是否達到預期。3.教學方法和手段是否合適,是否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力。 學生表現很優秀,課堂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但動手能力稍有欠缺。 對教學過程和效果的總結和反思,為今后的教學提供借鑒和改進的方向。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6張PPT)民間磚雕第八課(嶺南版)五年級上01新知導入02新知講解03藝術欣賞04實踐練習05藝術欣賞06課堂評價01新知導入從這張圖片中,各位同學可以看到什么?那么大家知道磚雕是什么嗎?磚雕,是指在青磚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圖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種藝術形式,制作工藝與核心點是在于用金磚等級的成品青磚進行表面深度雕刻,這是我國幾百年來傳統意義上真正的磚雕,傳統磚雕精致細膩、氣韻生動、極富書卷氣等特點。磚雕磚雕是以磚作為雕刻對象的一種雕飾,它是模仿石雕而來,但比石雕更經濟,省工,因而也較多被采用,特別是在民間建筑中。在民居建筑中,磚雕多用于大門門樓,山墻墀頭,照壁等處,表現風格力求生動,活潑。在雕刻手法上,也與木、石雕飾相類,有剔地,隱雕,浮雕,透雕,圓雕,多層雕等。磚雕既有石雕的剛毅質感,又有木雕的精致柔潤與平滑,呈現出剛柔并濟而又質樸清秀的風格。02新知講解戲曲人物(磚雕)觀察上面的戲曲人物磚雕,說一說有何特點?磚雕通常保留磚的本色,不另行染色,但也有少量磚雕彩繪處理。因此雕花匠需要刻出多個層面,利用光照產生的陰影加強藝術效果。在雕刻技法上,主要有陰刻(刻劃輪廓,如同繪畫中的勾勒)、壓地隱起的淺浮雕、深浮雕、圓雕、鏤雕、減地平雕(陰線刻劃形象輪廓,并在形象輪廓以外的空地鑿低鏟平)等(見雕塑工藝品)。民間磚雕從實用和觀賞的角度出發,形象簡練,風格渾厚,不盲目追求精巧和纖細,以保持建筑構件的堅固,能經受日曬和雨淋。陳家祠 (建筑)清代 廣東 廣州陳家祠堂又稱“陳氏書院”,俗稱陳家祠,位于廣州市中山七路。陳氏書院籌建于清光緒十四年(1888),十九年(1893)落成 ,是廣東省各地陳氏宗族共同捐資興建的“合族祠”,為陳氏宗族子弟赴省城備考科舉、候任、交納賦稅、訴訟等事務提供臨時居所。 陳家祠堂是現存規模最大的廣府傳統建筑之一 ,也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裝飾最精美的祠堂式建筑,被譽為“嶺南建筑藝術的明珠”。占地面積1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達8000平方米,建筑結構可分為三軸、三進,共有九座廳堂和六個院落。《水滸傳》中的聚義廳(磚雕)清代(廣州陳家祠)那大家通過欣賞上面的圖片以及在了解陳家祠的相關背景之后,能說一說陳家祠的磚雕有何特點嗎?陳氏書院建筑中,磚雕是建筑主要裝飾工藝之一。外墻、墀頭、檐下等均采用磚雕作裝飾。陳氏書院正面外墻上的6幅大型磚雕,均由質地細膩的東莞青磚精雕細刻拼接而成,是同期建筑中少有的大型磚雕。其中“梁山聚義”、“劉慶伏狼駒”兩幅磚雕均高1.75米,寬3.6米,其余四幅磚雕分別是“百鳥圖”、“五倫全圖”、“梧桐杏柳鳳凰圖”、“松雀圖”,圖的兩旁還雕有不同書體的詩文。陳氏書院這種詩書畫結合的磚雕也是同期少見的。而外墻檐下及廊門上邊飾線條排列整齊,密集蒼勁、纖細均勻,垂直如線,雕工精湛,有“掛線磚雕”之稱。 陳氏書院主體建筑三進三路的九間廳堂外的墀頭上,均飾有磚雕。這些磚雕頂部為縷雕斗拱出頭,中為主題紋飾圖案,上下傍邊是邊飾圖案,下部為副題圖案和落款。 陳氏書院的磚雕,主要以浮雕為主,局部采用了透雕、圓雕、鏤空雕等技法。陳氏書院磚雕出自南海、番禺的黃南山、楊鑒庭、黎壁竹、陳兆南、梁澄、梁進等著名民間藝人之手。藝人按需布設圖案紋飾,豐富了單調的墻面,突現了廣東磚雕的風格,為陳氏書院這座建筑添色不少,并成清代嶺南建筑磚雕藝術的代表。03藝術欣賞戲曲故事《郭子儀上壽》(磚雕)現代 浙江寧波郭子儀是唐朝的一員大將,在平定安祿山之亂時立了大功,被封為汾陽王九千歲,這幅磚雕表現的就是郭子儀60大壽時,文武百官、七子八婿、居家老小和親朋好友為其祝壽時的場面。磚雕中央上方高堂上端坐的老者就是郭子儀。精美的祝壽場面中共有42個人物,每個人身份不同則神態各異,通過他們的神態我們仿佛可以領略到他們的心里活動,讓人感覺到活靈活現一樣。東山雕花樓門樓斗拱(磚雕)1925 (江蘇吳縣)東山雕花樓是一座具有江南風格的民宅,集現代雕刻藝術大成,被譽為“江南第一樓”。它坐落于蘇州洞庭東山鎮,是吳縣香山建筑雕刻的代表作。該樓由香山木雕藝人周云龍出手雕刻,動用250余名工匠,耗時三年,耗資黃金近3741兩建成,其雕刻技藝精湛,無處不雕,無雕不美,展現了極高的藝術價值。網師園“藻耀高翔”(磚雕)清代(江蘇蘇州)這是乾隆年間的文物,到現在已經260多年,制作異常精美,被譽為“江南第一門樓”。門樓整體采用的是磚雕。門樓東西兩側是黛瓦蓋頂的風火墻,古色古香。頂部是一座飛角半亭,單檐歇山卷棚頂,戧角起翹,黛色小瓦覆蓋,造型輕巧別致,挺拔俊秀,富有靈氣。屋檐下枋庫門系四方青磚拼砌在木板門上而成,并以梅花形銅質鉚釘嵌飾,非常美麗。“藻耀高翔”就是指文采煥發而又高飛翱翔。青龍洞山門(磚雕)1983 (貴州鎮遠)青龍洞山門是青龍洞古建筑群的重要組成部分, 位于鎮遠縣青龍洞所在的中河山山崖南端, 坐東北朝西南。 該建筑群由正殿、 廂房、 側廊、 天井、 院壩、 山門、 洗墨池、 半亭及棧道等組成, 總面積達到1300平方米。 山門的設計和建造體現了古代建筑的藝術風格和技術, 其最高點和最低點之間的垂直高度約17米, 分布在五級臺地上, 展示了古代建筑技術的精湛和建筑美學的高度成就。大明寺御碑亭屋脊(磚雕)清代(江蘇揚州)關于磚雕的工藝工序制磚:中國磚雕最常使用專門燒制的青磚,均采用顆粒極為細膩的黏土或者河底沉淀的污泥為原料,有時還應用特殊的燒制工藝,務求成品質地勻凈、軟硬適中、不含氣孔。例如徽州磚雕用磚只采取新安江北岸最優質的黏土。制成磚塊還必須經過打磨才可以使用。打樣:把設計稿拓印在涂抹過石灰水的磚面上,或者在磚塊上直接畫稿,調整基本布局及比例。打坯:用鑿子或刻刀粗略勾勒畫面的輪廓,分出基本層次。出細:運用多種工具,鏟、刻、挑等計劃相結合,刻畫細節。04實踐練習磚雕是怎么做出來的呢?05實踐練習那么現在請同學們用準備好的雕刻工具和泥土來完成這節課的任務吧!要求:1、圍繞人物創作;2、按磚雕的制作步驟完成;3、盡可能做到精致細膩06課堂評價本堂課結束后,同學們要仍然能保持對民間磚雕的好奇心,保持對民間磚雕的熱愛,學會創新并通過動手實踐完成屬于自己的磚雕作品。在課后有時間的話可實地考察,去深入的探究了解民間雕塑藝術所帶來的美感!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三單元第八課時.doc 第八課時 民間磚雕 課件(26頁,內嵌視頻).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