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高考政治一輪復習大單元知識清單第一框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之所以行不通,是由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決定的。①帝國主義不允許中國通過走資本主義道路強大起來。②中國的封建勢力同帝國主義相勾結,嚴重阻礙了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③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具有軟弱性和妥協性,不能承擔起領導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2.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標志:1919年五四運動(促傳播、登舞臺、轉折點、里程碑)3.新民主主義革命指導思想:①馬克思列寧主義;②毛澤東思想。4.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的作用:黨是新民主主義革命主心骨和領導力量。5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最后奪取全國勝利。6.階段:歷時28年,經歷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這四個階段,于1949年勝利。7新民主主義革命性質:無產階級領導的,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民主革命。8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新”主要體現:①就領導權來說,它是由無產階級領導,這一點具有決定性意義;②就革命前途來說,它是建立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各革命階級的聯合專政,并最終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③就世界革命范疇來說,它是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9新民主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的關系:中國半殖半封社會的基本國情,決定了中國革命必須分為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步驟。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只有完成前一個革命,才能完成后一個革命,這兩個革命階段必須互相銜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意義①實現了從封建專制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半封社會歷史,使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為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發展方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現實道路。③在這個基礎上使革命繼續向前發展,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第二框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社會主義革命的開始。2過渡時期: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3.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一化三改”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一內容概括說來,就是”一化三改"4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必然性:●社會主義國營經濟迅速發展,逐步成為社會經濟中的主導性因素;●國家積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營工商業經驗,開始了對它們初步的社會主義改造;●個體農業經濟難以適應國家工業化建設的新形勢,迫切需要組織起來;●國際形勢有利于中國加快向社會主義陣營的轉變。5.社會主義改造勝利的意義:①標志著我國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②極大的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③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社會秩序更加穩定,鞏固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從而為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奠定了堅實基礎④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后,如何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是嶄新的歷史課題。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后,中國共產黨在思想理論探索上取得的成就:①八大對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做了規定,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主要矛盾: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主要任務: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盡快把我國由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②毛澤東發表《論十大關系》、《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8取得成就的原因:中國共產黨①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的指導下,②以蘇聯經驗教訓為鑒戒,③結合中國具體實際,④艱辛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9.社會主義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之后,我國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農業方面初步滿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建筑、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建設獲得較快發展,教育醫療事業得到長足進步,人們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極大改變,科技發展取得重要突破,成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大國。10.社會主義探索和建設意義:(1)我國社會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雄辯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展開,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東業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3)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和物質基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