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大單元知識清單(4)文言文閱讀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大單元知識清單(4)文言文閱讀

資源簡介

(4)文言文閱讀——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大單元知識清單
考點1 文言斷句
主觀題
一、文言文斷句三原則
1.詞句意思要通順
示例:史可法,明臣也,其不屈正也。(《兩般秋雨庵隨筆·史閣部書》)
分析:句中的“其不屈正也”易產生歧義,中間應點斷,即“其不屈,正也”,意思是他的英勇不屈是正義的。
2.內容要符合情理
示例:太祖在江州,遣諸將陳德華、高費聚等分三路兵往援,皆不利。(《明通鑒》)
分析:按以上標點,“陳德華、高費聚”只有兩個人,與下文所說“三路兵”相矛盾,且史載無此二人,應該是“陳德、華高、費聚”三人。故此句應斷為:……陳德、華高、費聚等分三路兵往援,皆不利。
3.要兼顧古漢語及古代文化知識
示例:夫唯禽獸無禮……是故圣人作為禮以教人,使人以有禮,知自別于禽獸。(《禮記》)
分析:“是故圣人作為禮以教人”令人費解,這是因為句中把兩個相鄰的意義不同的單音詞“作”“為”當作雙音詞或詞組,致使該斷的地方沒有斷開。應斷為:是故圣人作,為禮以教人。“作”在這里是“興起、出現”的意思。
二、文言文斷句七法
1.體察文意法
文意是斷句的基礎。文言文斷句,首先要把握文意。即弄清文章寫了什么內容,想表達怎樣的意思,這個意思大致是用幾句話表達出來的,有哪些關鍵詞。斷句時可抓住這些關鍵詞,前后連綴。符合整段文字大意且符合語法習慣的,要連綴在一起;連綴在一起不符合整體意思表達的,就要考慮斷開。這是基本的斷句方法。
2.對話標志法
文言文對話,常以“曰”“云”“言”等為標志。一般在第一次問答時寫出人名,之后就把主語省略。遇到對話時,應根據上下文判斷出問者、答者,明辨句讀。
3.虛詞標志法
文言文多用虛詞來表達語氣。古人的文章沒有標點符號,為了明辨句讀,虛詞就成了重要的標志。尤其是一些語氣詞和連詞的前后往往是該斷句的地方。
句首虛詞 夫、蓋、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請、敬等常用于一句話的開頭,在它們的前面一般要斷開。
句尾語氣詞 也、矣、焉、耳等經常用于陳述句末尾,耶、與(歟)、邪(耶)等經常用于疑問句末尾,哉、夫等經常用于感嘆句末尾。其后一般要斷開。
疑問語氣詞 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與、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詞或固定結構之后,一般可構成疑問句,只要上下文意貫通,就可斷句。
復句中的關聯詞(單音或復音虛詞) 雖、雖然、縱、縱使、向使、假使、茍、故、是故、則、然則、或、況、而況、且、于是、豈、豈非,在它們的前面一般要斷開。
句中連詞、介詞 以、于、為、則、而往往用于句中,在它們的前后一般不斷句。
【特別提示】利用虛詞標志斷句要注意以下幾點:
1.“乎”用在句中相當于“于”時,不能點斷。如:“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2.“也”用在句中起舒緩語氣的作用時,可點斷也可不點斷。如:“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3.連詞“而”有時用于詞或短語之間起連接作用,所連接的內容共同做句子的成分,前后聯系很緊密,一般不在其前后斷開。但如果“而”連接了兩個句子,則往往要在其前斷開。如:“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石鐘山記》)
4.“夫”有時也作指示代詞(兼有舒緩語氣的作用)用在句中,這種情況則不能點斷。如:“客亦知夫水與月乎?”(《赤壁賦》)
4.動賓短語法
古漢語中,多有以動詞或動詞性短語為中心的句子,找出動詞或動詞性短語,可以區分出獨立的分句,明確語句的意思,從而正確斷句。
5.名詞、代詞法
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語、謂語、賓語,而主語一般由名詞或代詞充當。因此,找出文中反復出現的名詞或代詞,也可以幫助斷句。常見代詞有吾、余、予、爾、汝(女)、若(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等,常見稱謂有公、卿、君等。
6.句式斷句法
文言文中的判斷句、反問句、被動句及某些固定句式等都可以作為斷句的切入點。判斷句,如“……者,……也”等;疑問句,如“不亦……乎” “何……之有”“孰與……(乎)”等;被動句,如“為……所……”“受……于……”等;固定句式,如“如……何”“況……乎”“何……為”等。當然,文言文中還常常會有省略的情況,斷句時必須根據語境找出省略成分,方能正確斷句。
7.修辭斷句法
文言文中經常運用對偶、排比、頂真、反復等修辭手法,我們可以根據這些修辭手法的特點進行斷句。
選擇題
2021年、2022年新高考兩套卷都以選擇題的形式來考查斷句。這屬于相對容易的一種題型。該類試題一般是從選文中截取一段文字,去掉標點,一般設置6~8處停頓,難度不大。試題的四個選項中,通常斷句位置兩兩相似,只有一兩處不同。作答時,可遵循以下步驟。
第一步:通讀文段,理解文意。
(注意斷句材料上下文的意思及其句式特點)
第二步:排“同”聚“異”,先易后難。
(先排除相同部分,聚焦不同之處,綜合斷句標志及文意,突破難點)
第三步:題目做完回頭看,根據要求細檢驗。
(可用默讀法看語意是否通暢)
考點2 文言詞語與文化常識
一、古代文化常識題命題八設誤
1.擴大官職職權范圍
考查某一官職或部門的職責時,添加了不屬于它的職責,擴大了職權范圍。如把工部和戶部的職責混淆。
2.古今地名識別不清
考查古代地理常識時,常常用今天的地理知識去闡釋古代的地理知識,弄錯古代地名的說法或范圍。如,“京師”是古代京城的通稱,現代則稱為首都;‘京’‘師’單用,舊時均可指“國都”中,“‘京’‘師’單用,舊時均可指國都”是錯誤的。
3.弄錯官職任、免、辭
考查官職知識時,往往會涉及任、免、辭的文言詞。命題人常常將表示任官與升遷的詞混為一談,或改變任、免、辭的說法進行設誤。如,“移疾指官員上書稱病,實際是官員受到權臣詆毀,不得不請求退職的委婉說法”中,“實際是官員受到權臣詆毀,不得不請求退職的委婉說法”是錯誤的。
4.弄錯宗法禮俗等級標準
考查關于宗法、祭祀、禮儀的知識時,將相似的宗法,禮儀內容范圍和等級,天子祭祀與諸侯祭祀的等級或犧牲標準混淆在一起。如,“姻親指由于婚姻關系結成的親戚,它與血親有同有異,只是血親中的一部分”中,“它與血親有同有異,只是血親中的一部分”是錯誤的,姻親與血親不同,不是血親中的一部分。
5.混淆名字稱謂常識
將古人的字、號用法混淆,將帝王的年號、謚號、廟號的說法以及官職等方面的稱謂張冠李戴。如,“湯武即商湯與孫武的并稱,他們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計、戰功赫赫留名于青史”中,“湯武即商湯與孫武的并稱”是錯誤的,這里的“武”指周武王。
6.混淆考試級別名第
考查科舉制度時,往往將科舉考試的不同級別及對應名第混淆在一起,迷惑考生。如“‘進士及第’指科舉時代經考試合格后錄取為進士,科舉會試時的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中,“會試”是錯誤的,應是“殿試”。
7.打亂典籍對應搭配
考查典籍知識時,將幾種不同典籍的信息打亂,隨意搭配,讓考生難以分辨。如“《春秋》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中,“敘事詳細”是錯誤的。
8.增加 、減少或錯誤解釋文化常識術語
考查文化常識術語解釋時,人為地增加或減少內容,甚至故意解釋錯誤,給考生增加理解上的難度。如,“‘踐阼’原指踏上古代廟堂前臺階,又表示用武力打敗敵對勢力,登上國君寶座”,增加了“又表示用武力打敗敵對勢力”的內容,讓考生難以分辨。
【常見古代文化常識】
一、古代官職
1.中央官職
秦設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組成中樞機構。丞相管行政太尉管軍事,御史大夫管監察和秘書工作。漢朝大體上沿襲秦制稱為三公,下設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務,后世又演變為三省六部制。三省為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行),省的長官都是宰相。宋代中書省職權擴大,同樞密院分掌文武大權,門下省、尚書省遂廢。明代內閣為最高政務機構,內閣大臣稱為輔臣,首席輔臣稱首輔。清代有軍機處,王、公、尚書等為軍機大臣,掌握國家大權。
六部,包括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戶部,管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等事;禮部,管典禮、學校等事;兵部,管軍事;刑部,管司法刑獄;工部,管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長官為尚書,副職為侍郎。下設郎中,副職稱員外郎,下屬官員有主事等。
寺即官署。九寺即九卿之官署。漢以太常、光祿勛、衛尉、太仆、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為九寺大卿。歷代略有變動。
(1)光祿寺:掌宮廷宿衛及侍從,北齊以后掌膳食帳幕,唐以后始專司膳。
(2)太仆寺:掌輿馬畜牧之事,北齊始曰太仆寺,清光緒改革官制時并入陸軍部。
(3)太常寺:秦署奉常,漢改太常,掌宗廟禮儀,至北齊始有太常寺,清末廢。
(4)宗正寺:明清為宗人府,掌天子宗族事。
(5)大理寺:掌刑獄案件審理,秦漢為廷尉,北齊為大理寺,歷代因之,清為大理院。
(6)衛尉寺:掌門衛屯兵,北齊改為衛尉寺,隋改為軍器儀仗、帳幕之類,明廢,清有鑾儀衛。
(7)鴻臚寺:秦曰典客,漢改大鴻臚,掌贊導相禮。鴻,聲也;臚,傳也。傳聲贊導,故曰鴻臚。至北齊曰鴻臚寺,清末廢。
(8)少府寺:掌山澤之事,后又掌宮中服飾衣物、寶貨珍貴之物,隋改為監,歷代因之,明始廢
(9)太府寺:大司農,掌錢谷金帛諸貨幣。
此外,中央還設有專門機構和官員,負責管理圖書、編修歷史、制定歷法等工作。如司馬遷、張衡曾任太史令,高啟為翰林國史編修。
2.地方官職
秦漢主要行政區是郡。郡的長官,秦稱郡守,漢稱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區是州,州官稱刺史,屬官有長史、司馬等。唐代在一些軍事重鎮設節度使,屬官有行軍司馬、參謀、掌書記等。宋代州官稱知州,縣官稱知縣。明清改州為府,稱知府。
此外,漢代也設州,天下分十幾個州,基本上是監察區,中央派官員去刺探情況,稱刺史。唐代全國分十幾個道,中央派官員前往巡視,稱黜陟使。宋代時全國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設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務。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機構叫行中書省,明代改稱承宣布政使司,習慣上仍稱為“省”。
3.官職名稱
(1)爵:爵位、爵號,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
(2)丞相:封建官僚機構中的最高官職,秉承君主旨意管理全國政務的人,也稱相國、宰相,簡稱“相”。
(3)太師:可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后多為大官加銜,表示恩寵而無實職。其二,古代又稱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為“東宮三師”,都是太子的老師,太師是太子太師的簡稱,后來也逐漸成為虛銜。
(4)尚書:最初是掌管文書奏章的官員,隋代始設六部,唐代確定六部為吏、戶、禮、兵、刑、工,各部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
(5)學士:魏晉時是掌管典禮、編撰諸事的官職;唐以后指翰林學士,是皇帝的秘書顧問,參與機要,因而有“內相”之稱;明清時奉旨、侍讀、侍講、編修、庶吉士等雖亦為翰林學士,但與唐宋時翰林學士的地位和職權都不同。
(6)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貴者謂“上卿”。
(7)大將軍:先秦、西漢時是將軍的最高稱號,魏晉以后漸成虛銜而無實職,明清兩代于戰爭時才設大將軍官職,戰后即廢除。
(8)參知政事:簡稱“參政”,是唐宋時期最高政務長官之與同平章事、樞密使、樞密副使合稱“宰執”。
(9)軍機大臣:軍機處是清代輔佐皇帝的政務機構,任職者無定員,一般由親王、大學士、尚書、侍郎或京堂充任,稱為軍機大臣,軍機大臣少則三四人,多則六七人,被稱為“樞臣”。
(10)御史:本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職位僅次于丞相,主管彈劾、糾察官員過失諸事。
(11)樞密使:樞密院的長官,唐時由宦官擔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擔任,樞密院是管理軍國要政的最高國務機構之一,樞密使的權力與宰相相當,清代軍機大臣往往被尊稱為“樞密”。
(12)左徒:戰國時楚國的官名,與后世左右拾遺相當,主要職責是規諫皇帝、舉薦人才。
(13)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職名稱,是輔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漢代稱大司馬,宋代定為最高一級武官。
(14)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15)大夫:各個朝代所指的內容不盡相同,有時可指中央機關的要職。
(16)士大夫:舊時指官吏或較有聲望、地位的知識分子。
(17)太史:西周、春秋時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書策命諸侯卿大夫、記載史事,兼管典籍、歷法、祭祀等事,秦漢以后設太史令,其職掌范圍漸小,地位漸低。
(18)長史:秦時為丞相屬官,兩漢以后成為將軍屬官,是幕僚之長。
(19)侍郎:初為宮廷近侍,東漢以后成為尚書的屬官,唐代始以侍郎為三省各部長官(尚書)的副職。
(20)侍中:原為正規官職外的加官之一,因侍從皇帝左右,地位漸高,等級超過侍郎,魏晉以后,往往成為事實上的宰相。
(21)郎中:戰國時為宮廷侍衛,自唐至清成為尚書、侍郎以下的高級官員,分掌各司事務。
(22)參軍:“參謀軍務”的簡稱,最初是丞相的軍事參謀,晉以后地位漸低,成為諸王、將軍的幕僚,隋唐以后逐漸成為地方官員。
(23)令尹:春秋戰國時楚國執掌軍政大權的長官,相當于丞相。
(24)都尉:職位次于將軍的武官。
(25)司馬:各個朝代所指官位不盡相同,戰國時為掌管軍政、軍賦的副官。
(26)節度使:唐代總攬數州軍政事務的總管,原只設在邊境諸州,后境內也遍設,造成割據局面,因此世稱“藩鎮”。
(27)經略使:簡稱“經略”,唐宋時期為邊防軍事長官,與都督并置,明清兩代有重要軍事任務時特設經略,官位高于總督。
(28)刺史:原為巡察官名,東漢以后成為州郡最高軍政長官,有時稱為太守。
(29)巡撫: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為省級地方長官,地位略次于總督,別稱“撫院”“撫臺”“撫軍”。
(30)校尉:兩漢時期次于將軍的官職。
(31)教頭:宋代軍中教練武藝的軍官。
(32)提轄: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訓練軍隊、督捕盜賊等事務。
(33)從事:中央或地方長官自己任用的僚屬,又稱“從事員”。
(34)知府:太守,又稱“知州”。
(35)縣令:一縣的行政長官,又稱“知縣”。
(36)里正:古代的鄉官,即一里之長。
二、官職任免
1.表授予官職的詞語
(1)征:由皇帝征聘社會知名人士充任官職。
如:公車特征拜郎中。(《張衡傳》)
(2)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薦舉,任以官職。
如:連辟公府不就。(《張衡傳》)
(3)舉、薦:由地方官向中央舉薦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職。
如:舉其偏,不為黨。(《左傳·襄公三年》)
韓琦鎮長安,薦知涇陽縣。(《宋史,侯可傳》)
(4)拜:授予官職。
如:拜相如為上大夫。(《廉頗藺相如傳》)
(5)選:通過推薦或科舉選拔任以官職。
如:泰定初……選丞相東曹掾。(《元史·賈魯傳》)
(6)除:任命,授職。
如: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指南錄后序》)
(7)授:授予官職。
如:泰定初,恩授東平路儒學教授。(《元史·賈魯傳》)
(8)賞:皇帝特意賜給官銜或爵位。
如:八月初一日,上召見袁世凱,特賞侍郎。(《譚嗣同傳》)
(9)封:帝王將爵位或土地賜給臣子。
如: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鴻門宴》)
(10)起:起用,任以官職。
如:魯居喪服闋,起為太醫院都事。(《元史·賈魯傳》)
2.表罷免官職的詞語
(1)罷:免去,解除官職。
如:竇太后大怒,乃罷逐趙綰、王臧等。(《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2)黜:廢掉官職。
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賞。(《封建論》)
(3)免:罷免。
如:免官削爵。(《漢書·貢禹傳》)
(4)奪:削除。
如:使者遂逮守,脅服,奪其官。(《書博雞者事》)
(5)廢:廢黜,放逐。
如: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廢。(《史記·呂太后本紀》)
3.表提升官職的詞語
(1)升:升官。
如:升(魯)臺都事。(《元史·賈魯傳》)
(2)擢:在原官上提拔。
如:擢為后將軍。(《漢書·趙充國傳》)
(3)拔:提升本來沒有官職的人。
如:山濤(人名)作冀州(長官),甄拔三十余人。(《與韓荊州書》)
(4)遷:一般指提升。
如:孝文帝說之,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夫。(《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5)陟:提升,提拔。
如:陟罰臧否,不宜異同。(《出師表》)
(6)加:加封,即在原來的官銜上增加榮銜。
如:平劇盜賴文政有功,加秘閣修撰。(《宋史·辛棄疾傳》)
4.表降低官職的詞語
(1)謫:因罪被降職或流放。
如: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岳陽樓記》)
(2)貶:降職。
如:叔文敗,坐貶連州刺史。(《舊唐書·劉禹錫傳》)
(3)左除、左降、左轉、左授、左宦、左遷:降職。
如:予左遷九江那司馬。(《琵琶行并序》)
一旦失恩先左降,三年隨例未量移。(白居易《自題》)
帝怒,乃罷(陸)贄宰相,左除(張)滂等官。(《新唐書·裴延齡傳》)
5.表調動官職的詞語
(1)遷:調動官職,一般指升官。
如;遷東郡太守。(《漢書,王尊傳》)
(2)徙:一般的官職調動。
如:徙齊王信為楚王。(《史記·淮陰侯列傳》)
(3)調:變換官職。
如:調為隴西都尉。(《漢書·袁盎傳》)
(4)轉:調動官職。
如;再轉復為太史令。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張衡傳》)
(5)補:補充官職空缺。
如:太守察尊廉,補遼西鹽官長。(《漢書·王尊傳》)
(6)改:改任官職。
如:改刑部詳覆官。(《宋史·王濟傳》)
(7)出、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
如:永和初,出為河間相。(《張衡傳》)
出宰山水縣,讀書松桂林。(韓愈《縣齋讀書》)
(8)入:地方官調任京官。
如:由和州刺史入為主客郎,復作《游玄都》詩。(《新唐書·劉禹錫傳》)
6.表兼、代官職的詞語
(1)兼:兼任。
如: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指南錄后序》)
(2)攝:暫代官職。
如:俄檢校侍中,攝吏部尚書。(《新唐書·杜如晦傳》)
(3)守:暫時署理職務,多指官階低的人署理官階高的職務。
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以為主簿,守高密令。(《三國志·魏書·王修傳》)
(4)領:兼任較低的官職。
如:桓溫鎮江口,復引(喬)為司馬,領廣陵相。(《晉書·袁喬傳》)
(5)行:代理官職。
如:太祖行奮武將軍。(《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6)署:代理,暫任。
如:太守奇之,除補書佐,署守屬監獄。(《漢書·王尊傳》)
(7)權:暫代官職。
如:時韓愈吏部權京兆。(《劉公嘉話》)
(8)判:高位兼低職或出任地方官。
如:除鎮安武勝軍節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韓琦傳》)
7.表辭去官職的詞語
(1)懸車:辭官居家。
如:時年已七十,遂隱丘山,懸車告老。(《陳太丘碑文序》)
(2)解官:辭去官職。
如:得監和州稅,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歸養。(《宋史·包拯傳》)
(3)致仕:交還官職,即退休。
如:永寧元年,稱病上書致仕。(《后漢書·劉愷傳》)
(4)乞骸骨:自請退職,意為請求使骸骨得以歸葬故鄉。
如: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張衡傳》)
三、選官制度
【察舉】漢代選拔官吏制度的一種形式。察舉有考察、推舉的意思,又叫薦舉。由侯國、州郡的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選取人才,經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察舉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賢良文學、茂才等。《張衡傳》:“水元中,舉孝廉不行。”《陳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東漢避劉秀諱,稱秀才為茂才。
【征辟】漢代選拔人才的一種方法。征,是皇帝征聘社會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職。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級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屬吏,再向朝廷推薦。《張衡傳》:“連辟公府不就”“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特征拜郎中”。
【孝廉】漢代察舉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順父母、辦事廉正的意思。
【科舉】從隋朝開始,各朝科舉考試科目都在不斷變化。隋文帝時僅有策間,隋煬帝時開考十科。唐朝考試科目很多,常設科目主要有明經(經義)、進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學)等。到明朝只設進士一科。清襲明制,但也開過特制(特別科)。
【童生試】明清兩代取得生員(秀才)資格的考試也“童試”。明代由提學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學政主持的地方科舉考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后取得生員(秀才)資格,方能進入官辦的府、州、縣學學習。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促織》“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操童子業”是說正在準備參加童生試。
【鄉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秋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發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元。
【會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考試由禮部主持,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考中者均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
【殿試】科舉制最高級別的考試,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實際上皇帝有時委派大臣主管殿試,并不親自策問。錄取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鼎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
【及第】科舉考試應試中選。《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宮錦還家。”古時考中進士要披宮錦,這里的“披宮錦”指中進士。《祭妹文》:“大概說長安登科,函使報信遲早云爾。”“登科”是及第的別稱,也就是考中進士。
【八股文】明清科舉考試制度所規定的一種文體。這種文體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規定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個部分組成,每一部分的句數、句型也都有嚴格的規定。“破題”規定兩句,說破題目意義;“承題”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題”加以說明;“起講”概括全文,是議論的開始;“入手”引入文章主體;從“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為重心。在正式議論的這四個段落中,每段都有兩股排比對偶的文字,共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題目,出自“四書”“五經”,八股文的內容,不許超出“四書”“五經”的范圍。
【序】殷商時代學校的名稱。《寡人之于國也》:“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庠】周代學校的名稱。古人常以庠序稱學校。
【國學】先秦學校分為兩大類:國學和鄉學。國學為天子或諸侯所設,包括太學和小學兩種。太學、小學教學內容都以“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為主,小學尤以書、數為主。鄉學與國學相對而言,泛指地方所設的學校。
【稷下學宮】戰國時期齊國的高等學府,因設于都城臨淄稷下而得名。當時的儒、法、墨、道、陰陽等各學派都匯集于此他們興學論戰、評論時政和傳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師都曾來此講學。
【太學】中國封建時代的教育行政機構和最高學府。魏晉至明清或設太學,或設國子學(監),或兩者同時設立,名稱不一制度也有變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貴族子弟的最高學府,就學的生員皆稱太學生、國子生。《張衡傳》;“因入京師,觀太學。”
【國子監】參見“太學”條。漢魏設太學,西晉改稱國子學,隋又稱國子監,從此國子監與太學互稱,都是最高學府,兼有教育行政機構的職能。如明代設“國子監”,而《送東陽馬生序》中則稱之為“太學”。
【學官】古代主管學務的官員和官學教師的統稱。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學、學政、教授、教習、教諭等。
【祭酒】古代主管國子監或太學的教育行政長官。戰國時荀子曾三任稷下學宮的祭酒,相當于現在的大學校長。唐代的韓愈、明代的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國子監祭酒。
【博士】古為官名,現為學位名稱。秦漢時是掌管書籍文典、通曉史事的官職,后成為學術上專通一經或精通一藝、從事教授生徒的官職。《送東陽馬生序》:“有司業、博士為之師。”
【司業】學官名。為國子監或太學副長官,相當于如今大學的副校長,協助祭酒主管教務訓導之事。
【學政】學官名。“提督學政”的簡稱,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試,并督察各地學官的官員。學政一般由翰林院或進士出身的京官擔任。《促織》:“又囑學使,俾入邑庠。”學使即學政的別稱。
四、人的稱謂
【稱廟號】廟號始于商朝,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的名號。一般開國的皇帝稱祖,后繼者稱宗。如宋朝趙匡胤稱太祖,其后的趙光義稱太宗。也有個別朝代前幾個皇帝皆稱祖。如明朝朱元璋稱太祖,其子朱棣稱成祖;清朝福臨(順治)稱世祖,玄燁(康熙)稱圣祖。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因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廟奉祀。唐以后,每個皇帝都有了廟號。
【稱尊號】尊號是為帝后加的由尊崇褒美之詞組成的特殊稱號。或生前追授,或死后追加。追加的亦可視為謚號。一般認為尊號產生于唐代,實際上早在秦統一中國之初,李斯等人就曾為當時的秦王政上尊號曰“秦皇”。
【稱年號】年號是封建皇帝紀年的名號,由漢武帝首創,他的第一個年號為“建元”。以后每個朝代的每一個新君即位,一般都要改變年號,叫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軍國大事或重大祥瑞災異,常常改元。自明朝第一代皇帝朱元璋開始,包括明清兩代,每一個皇帝不論在位時間長短,基本上只用一個年號,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
【稱謚號】謚號產生于周朝。據說,周公制謚法,每個天子死后,就根據他生前的行為,給他一個代名。譬如,周武王,因為他滅商朝有武功,死后謚號為“武”。周文王因為發揚文化,重視農業生產,關心內政,謚號為“文”。這種溢法一直流傳了幾千年直到191年辛亥革命爆發后,才跟著清王朝一同消亡。但是,謚法在秦朝時也曾一度中斷。這是因為,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1年統一中國后,認為加謚號是“子議父,臣議君”,不可取。于是下令廢除了謚法,自稱“始皇帝”。后世子孫世代相傳,即二世、三世皇帝。后來到了漢朝,廟號、謚號才恢復過來。如漢武帝,他本名劉徹,廟號“世宗”,謚號“孝武”,全稱是“世宗孝武皇帝”,簡稱漢武帝。
【稱姓名】大致有三種情況:(1)自稱姓名或名。如“五步,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廬陵文天祥自序其詩”。(2)用于介紹或作傳。如“遂與魯肅俱詣孫權”“柳敬亭者,揚之泰州人”。(3)稱所厭惡、所輕視的人。如“不幸呂師孟構惡于前,賈余慶獻諂于后”。
【稱字】古人幼時命名,成年(男20歲、女15歲)取字,字和名有意義上的聯系。字是為了便于他人稱謂,對平輩,尊稱字出于禮貌和尊敬。如稱屈平為屈原,司馬遷為司馬子長,陶淵明為陶元亮,歐陽修為歐陽永叔。
【稱號】號又叫別號。號一般只用于自稱,以顯示某種志趣或抒發某種情感;對人稱號也是一種敬稱。如:陶潛號五柳先生,蘇軾號東坡居士。
【稱齋名】指用齋號或室號來稱呼。如南宋詩人楊萬里的齋名為誠齋,人們稱其為楊誠齋;又如姚鼐因齋名為惜抱軒而被稱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稱蒲松齡為聊齋先生。
【稱籍貫】如唐代詩人孟浩然是襄陽人,故而人稱孟襄陽北宋王安石是臨川人,故而人稱王臨川。
【稱郡望】韓愈雖系河內河陽人,但因昌黎韓氏為唐代望族,故韓愈常以“昌黎韓愈”自稱,世人遂稱其為韓昌黎。
【稱官名】如“孫討虜聰明仁惠”,“孫討虜”即孫權,因他曾被授討虜將軍的官職,故稱。
【稱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名稱來稱呼。如《赤壁之戰》“豫州今欲何至?”因劉備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稱之。
【謙稱】(1)表示謙遜的態度,用于自稱。愚,謙稱自己不聰明。鄙,謙稱自己學識淺薄。敝,謙稱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謙稱自己身份低微。竊,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意思在內。臣,謙稱自己不如對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謙稱自己是對方的仆人,含有為對方效勞之意。(2)古代帝王的自謙辭有孤(小國之君)、寡人(少德之人)、不穀(不善)。
五、天文歷法
【星宿】古代把星座稱為星宿。
【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為觀測日月、五星運行而劃分的二十八個星區,用來說明日、月、五星運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顆恒星
【北斗】又稱“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或勺形)的七顆亮星。七顆星的名稱是: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排列如斗,故稱“北斗”。根據北斗星便能找到北極星,故又稱“指極星”
【北極星】星名,是北方天空的標志。古代天文學家對北極星非常尊崇,認為它固定不動,眾星都繞著它轉。其實,由于歲差,北極星也在變更。三千年前周代以帝星為北極星,隋唐宋元明以天樞為北極星。
【彗星襲月】彗星俗稱掃帚星,彗星襲月即彗星的光芒掃過月亮,按迷信的說法是重大災難的征兆。如《唐雎不辱使命》:“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
【白虹貫日】“虹”實際上是“暈”,大氣中的光學現象。這種現象的出現,往往是天氣將要變化的預兆,可是古人卻把這種自然現象視作人間將要發生異常事情的預兆。如《唐雎不辱使命》:“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
【運交華蓋】華蓋,星座名,共十六星,在五帝座上,今屬仙后座。舊時迷信,以為命中犯了華蓋星,運氣就不好。魯迅《自嘲》詩:“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
【月亮的別稱】月亮在古詩文經常被提到。它的別稱有:
(1)因初月如鉤,故稱銀鉤、玉鉤。
(2)因弦月如弓,故稱玉弓、弓月。
(3)因滿月如輪如盤如鏡,故稱金輪、玉輪、銀盤、玉盤、金鏡、玉鏡。
(4)因傳說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稱銀兔、玉兔、金蟾、銀蟾、蝓宮。
(5)因傳說月中有桂樹,故稱桂月、桂輪、桂宮、桂魄。
(6)因傳說月中有廣寒、清虛兩座宮殿,故稱廣寒、清虛。
(7)因傳說為月亮駕車之神名望舒,故稱月亮為望舒。
(8)因傳說嫦娥住在月中,故稱月亮為嫦娥。
(9)因人們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稱月亮為嬋娟。
【東曦】古代神話中說太陽神的名字叫曦和,駕著六條無角的龍拉的車子在天空馳騁。東曦指初升的太陽。《促織》:“東曦既駕,僵臥長愁。”“東曦既駕”指東方的太陽已經出來了。
【天狼星】為全天空最明亮的星。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其中用典出自星宿,天狼即天狼星。
【老人星】為全天空第二明亮的星,也是南極星座中最亮的星。民間把它稱作壽星。杜甫詩云:“今宵南極外,甘作老人星。”
【牽牛織女】“牽牛”即牽牛星,又叫牛郎星,是夏秋夜空中最亮的星,在銀河東。“織女”即織女星,在銀河西,與牽牛星相對。《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銀河】又名銀漢、天河、天漢、星漢、云漢,是橫跨星空的一條乳白色亮帶,由一千億顆以上的恒星組成。曹操《觀滄海》:“星漢燦爛,若出其里。”蘇軾《陽關曲》:“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文曲星】星宿名之一。舊時迷信說法,文曲星是主管文運的星宿,文章寫得好而被朝廷錄用為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如吳敬梓《范進中舉》:“這些中老爺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
【天罡】古星名,指北斗七星的柄。道教認為北斗叢星中有三十六個天罡星、七十二個地煞星。
【農歷】我國長期采用的一種傳統歷法,它以朔望的周期來定月,用置閏的辦法使年平均長度接近太陽回歸年,因這種歷法安排了二十四節氣以指導農業生產活動,故稱農歷,又叫中歷、夏歷,俗稱陰歷。古人寫文章,凡用序數紀月的,大多以農歷為據。
【二十四節氣】我國古代歷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人根據太陽一年內的位置變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氣候的演變次序,把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數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個月中,以反映四季,氣溫、物候等情況,這就是二十四節氣。每月分為兩段,月首叫“節氣”,月中叫“中氣”。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和順序為:
正月:立春、雨水 二月:驚蟄、春分
三月:清明、谷雨 四月:立夏、小滿
五月:芒種、夏至 六月:小暑、大暑
七月:立秋、處暑 八月:白露、秋分
九月:寒露、霜降 十月:立冬、小雪
十一月:大雪、冬至 十二月:小寒、大寒
為了便于記憶,人們編出了歌謠:“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初陽】約在農歷十一月,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一段時間。此時陽氣初動,故稱“初陽”。《孔雀東南飛》:“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
【四時】指春夏秋冬四季。農歷以正月、二月、三月為春季,分別稱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為夏季,分別稱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類推。
【杜日】古代農民祭祀土地神的節日,在春分前后。《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社鼓,指社日祭祀土地神的鼓聲。
【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稱。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古人以此作為年、月、日、時的序號,叫“干支紀法”。
【紀年法】我國古代紀年法主要有四種:
(1)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數來紀年。如《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
(2)年號紀年法。漢武帝起開始有年號。此后大部分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號紀年。如《岳陽樓記》:“慶歷四年春。”
(3)干支紀年法。如《五人墓碑記》:“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卯”指公元1627年。近世還常用干支紀年來表示重大歷史事件,如“甲午戰爭”“戊戌變法”“庚子賠款”“辛丑條約”“辛亥革命”。
(4)年號干支兼用法。紀年時皇帝年號置前,干支列后。
【紀月法】我國古代紀月法主要有三種:
(1)序數紀月法。如《采草藥》:“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則四月花。”
(2)地支紀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稱十二個月,每個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如杜甫《草堂即事》:“荒村建子月獨樹老夫家。”
(3)時節紀月法。如《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栗。”“孟冬”指農歷十月。
【紀日法】我國古代紀日法主要有四種:
(1)序數紀日法。如《梅花嶺記》:“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
(2)干支紀日法。如《左傳·般之戰》:“夏四月辛巳,敗秦軍于般。”“四月辛已”指農歷四月十三日。古人還單用天干或地支來表示特定的日子。如《禮記,檀弓》“子卯不樂”,“子卯”代指惡日或忌日。
(3)月相紀日法。指用“朔、朏、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稱來紀日。每月初一叫朔,每月初三叫朏,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后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
(4)干支月相兼用法。干支置前,月相列后。如《登泰山記》:“戊申晦,五鼓,與子穎坐日觀亭。”
【紀時法】我國古代紀時法主要有兩種
(1)天色紀時法。古人最初根據天色的變化將一晝夜劃分為十二個時辰,它們的名稱分別是: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2)地支紀時法。以十二地支來表示一晝夜十二時辰的變化天色紀時法與地支紀時法是古代詩文中常見的兩種紀時方法。古天色紀時、地支紀時與今序數紀時對應關系見下表:
天色紀時 夜半 雞鳴 平旦 日出 食時 隅中
地支紀時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序數紀時 23-1點 1-3點 3-5點 5-7點 7-9點 9-11點
天色紀時 日中 日昳 晡時 日入 黃昏 人定
地支紀時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序數紀時 1-13點 13-15點 15-17點 17-19點 19-21點 21-23點
【五更】我國古代把夜晚分成五個時段,用鼓打更報時,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稱五夜。
夜間時辰 五更 五鼓 五夜 現代時間
戌時 一更 一鼓 甲夜 19-21點
亥時 二更 二鼓 乙夜 21-23點
子時 三更 三鼓 丙夜 23-1點
丑時 四更 四鼓 丁夜 1-3點
寅時 五更 五鼓 戊夜 3-5點
六、古代地理
【中國】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從春秋戰國至宋元明清,多用來指中原地區。
【中華】上古時期華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黃河流域一帶,故稱“中華”,后常用來指中原地區。
【九州】傳說中的我國上古時期劃分的九個行政區域,州名分別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后成為中國的別稱。陸游詩云:“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過秦論》“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
【赤縣】古人把中國稱作“赤縣神州”。
【中原】又稱中土、中州。狹義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帶,廣義的中原指黃河中下游地區或整個黃河流域。
【海內】古代傳說我國疆土四面環海,故稱國境之內為海內。
【四海】參見“海內”條。指天下、全國。
【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
【八荒】四面八方遙遠的地方,猶稱“天下”。
【江河】古代許多文章中專指長江、黃河。
【江東】因長江在安徽境內向東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為標準確定東西和左右。所指區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帶也可指安徽蕪湖以下的長江下游南岸地區,即今蘇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區。
【江左】江東。古人以東為左,以西為右。
【江表】長江以南地區。《赤壁之戰》:“江表英豪,咸歸附之。”
【江南】長江以南的總稱,所指區域因時而異。白居易詞云:“江南好,風景舊曾語。”王安石詩云:“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淮左】淮水東面。《揚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處”,揚州在淮水東面。
【山東】顧名思義,在山的東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東”之“山”可指崤山、華山、太行山、泰山等數種不同的山,故所指地域也不盡相同。下面是以崤山為標準的“山東”。如《漢書》:“山東出相,山西出將。”《鴻門宴》:“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過秦論》:“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關東】古代指函谷關或潼關以東地區,近代指山海關以東的東北地區。曹操《蒿里行》:“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關東指潼關以東地區。
【關西】指函谷關或潼關以西地區。
【關中】所指范圍不一,古人習慣上將函谷關以西地區稱為關中。
【西域】古代稱我國新疆及其以西地區。
【嶺嶠】五嶺的別稱,指越城、都龐、萌渚、騎田、大庾等五嶺。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地帶,有時也泛指北方。
【百越】又作百粵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閩粵各地統稱為百越。古文中泛指南方地區。
【五岳】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京畿】國都及其附近的地區。《左忠毅公逸事》:“鄉先輩左忠毅公視學京畿。”
【三輔】西漢時本指治理京畿地區的三位官員,后指這三位官員管轄的地區。隋唐以后簡稱“輔”。
【三秦】指潼關以西的關中地區。項羽滅秦后曾將此地封給秦軍三位降將,故得名。
【郡】古代的行政區域。秦統一天下設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稱,明清稱府。
【州】參見“郡”條。《隆中對》:“自董卓以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
【道】漢代在少數民族聚居區設道,這是一種行政特區,與縣相當。唐代的道,先為監察區,后演變為行政區,是州以上一級行政單位。明清在省內設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區,而巡道只有監察區性質。
七、風俗禮儀
【春節】我國傳統習俗中最隆重的節日。此節乃一歲之首。古人又稱元日、元且、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稱春節,是在采用公歷紀元后。古代“春節”與“春季”為同義詞。春節習俗一方面是慶賀過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樂、五谷豐登、人畜興旺,多與農事有關。迎龍舞龍為取悅龍神,保佑風調雨順;舞獅源于震懾糟蹋莊稼、殘害人畜之怪獸的傳說。隨著社會的發展,接神、敬天等活動已逐漸被淘汰,燃鞭炮、貼春聯、掛年畫、耍龍燈、舞獅子、拜年賀喜等習俗至今仍廣為流行。
【元宵】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正月半、上元節、燈節。元宵習俗有賞花燈、猜燈謎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習俗。
【寒食】我國民間傳統節日。節日里嚴禁煙火,只能吃寒食在夏歷冬至后的一百零五日,在清明前一天。相傳,春秋時晉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掌權后,為了逼介子推出山相見,下令放火燒山,致使介子推被火燒死。重耳感念介子推忠臣之志,下令全國每年的這一天不準生火做飯,以追念介子推表示對自己過失的譴責。因寒食與清明時間相近,后人便將寒食的風俗視為清明風俗之一。
【清明】我國民間傳統節日。按農歷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陽歷算則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時天氣轉暖,風和日麗,“萬物至此皆潔齊而清明”,清明節由此得名。其習俗有掃墓、踏青、蕩秋千、放風箏、插柳戴花等。
【端午】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端陽、重午、重五。一般認為,該節與紀念屈原有關。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盡,于是人們以吃粽子、賽龍舟等方式來悼念他。端午習俗有喝雄黃酒、掛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驅“五毒”等。
【中秋】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團圓節。農歷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稱中秋。秋高氣爽,明月當空,故有賞月與祭月之俗。圓月帶來的團圓的聯想,使中秋節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將嫦娥奔月與中秋賞月聯系起來后,更富浪漫色彩。
【重陽】我國民間傳統節日。《易經》將“九”定為陽數,兩九相重,故農歷九月初九為“重陽”。重陽時節,秋高氣爽,風清月潔,故有登高望遠賞菊賦詩、喝菊花酒、插茱萸等習俗。唐人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詩句。
【臘日】我國民間傳統節日。這是古代歲末祭祀祖先、祭拜眾神、慶祝豐收的節日。臘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一個月(臘月)舉行,南北朝時臘日已固定在農歷十二月初八。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習俗。佛教的臘八粥后也滲入臘日習俗。
【除夕】我國民間傳統節日。一般情況下,農歷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掃干凈的屋里,擺上豐盛的菜肴,全家團聚吃“年飯”。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謎下棋,嬉戲游樂,謂之“守歲”。零點時,眾人爭相奔出,在庭前攏火燃燒(古稱“庭燎”,取其興旺之意),并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之時搶先放出三個“沖天炮”,以求首先發達,大吉大利。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或最小的。古代貴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構成男子字的全稱,如伯禽父、仲尼父等。
【十二生肖】又稱屬相。古代術數家拿十二種動物來配十二地支,子為鼠,丑為牛,寅為虎,卯為兔,辰為龍,巳為蛇,午為馬,未為羊,申為猴,酉為雞,戌為狗,亥為豬。后以為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子年生的肖鼠、亥年生的肖豬,故稱為十二生肖。
【生辰八字】一個人出生的年、月、日、時,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項兩個字,四項共八個字。根據這八個字,可推算出個人的命運。遇有大事,都須推算八字。舊俗訂婚時,男女雙方互換庚帖,上有生辰八字。雙方各自卜問對方的生辰八字命相陰陽,以確定能否成婚,吉兇如何。
【孝悌】孝,指對父母要孝順、服從;悌,指對兄長要敬重順從。孔子非常重視孝悌,把孝悌作為實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無改于父之道”“父母在,不遠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張。孟子也把孝悌視為基本的道德規范。秦漢時的《孝經》則進一步提出;“孝為百行之首。”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維護宗法等級秩序。
【犧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純為“犧”,體全為“牲”。《左傳·曹劌論戰》中有這樣的話:“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后來也稱雞魚豬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犧牲的總稱。
【太牢、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時,牛、羊、豕(豬)全備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犧牲,行祭前需先飼養于牢,故這類犧牲稱為牢;又根據犧牲搭配的種類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沒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對象不同,所用犧牲的規格也有所區別: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諸侯祭祀用少牢。
【家祭】古人在家廟內祭祀祖先或家族守護神的禮儀。唐代即有專人制訂家祭禮儀,相沿施行。宋代陸游《示兒》詩中有這么兩句:“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朝聘】古代賓禮之一。為諸侯定期朝見天子的禮制。諸侯朝見天子有三種形式:每年派大夫朝見天子稱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見天子稱為“大聘”,每隔五年親自朝見天子稱為“朝”。
【朝覲】古代賓禮之一。為周代諸侯朝見天子的禮制。諸侯朝見天子,“春見曰朝,秋見曰覲”,此為定期朝見。春秋兩季朝見天子,合稱為朝覲。
【揖讓】一指古代賓主相見的禮節。揖讓之禮按尊卑分為三種,稱為三揖:一為土揖,專用于沒有婚姻關系的異姓,行禮時推手微向下;二為時揖,專用于有婚姻關系的異姓,行禮時推手平而置于前;三為天揖,專用于同姓賓客,行禮時推手微向上。一指禪讓,即讓位于比自己更賢能的人。
【長揖】這是古時不分尊卑的相見禮,拱手高舉,自上而下。
【拱】古代的一種相見禮,兩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論語·微子》中有這樣的記載:“子路拱而立。”
【頓首】古時一種拜禮,為“九拜”之一,俗稱叩頭。行禮時,頭碰地即起。因其頭接觸地面時間短暫,故稱頓首。通常用于下對上及平輩間的敬禮,如官僚間的拜迎、拜送,民間的拜賀、拜望、拜別等。也常用于書信中的起頭或末尾。
【稽首】古代的拜禮,為“九拜”之一。行禮時,施禮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頭也緩緩至于地。頭至地須停留一段時間,手在膝前,頭在手后。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禮常為臣子拜見君王時所用。后來,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婦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廟,拜師,拜墓,等等,也都用此大禮。
【九拜】我國古代特有的向對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禮。《周禮》謂“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兇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這是不同等級、不同身份的社會成員,在不同場合所使用的規定禮儀。
【跪】兩膝著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腳跟,以示莊重。如《廉頗藺相如列傳》:“于是相如前進缶,因跪請秦王。”
【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時兩膝著地,臀部貼于腳跟。為了表示對人尊重,坐法頗有講究:“虛坐盡后,食坐盡前。”“盡后”是盡量讓身體坐后一點,以表謙恭;“盡前”是盡量把身體往前挪,以免飲食弄臟座席面對人不敬。
【座次】古時官場座次尊卑有別,十分嚴格。官高為尊居上位,官低為卑處下位。古人尚右,以右為尊,“左遷”即表示貶官。
【冠禮】古代男子成年時(二十歲)加冠的禮節。因為男子二十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人,但還沒達到壯年所以稱作“弱冠”。
【婚冠禮】古代嘉禮之一。《周禮》:“以婚冠之禮親成男女。”古代貴族男子二十歲行冠禮后即可成婚,并享受成人待遇,女子十五歲行笄禮(笄:束發用的簪子。古時女子滿十五歲把頭發綰起來,戴上簪子)后也可結婚。所以把婚禮、冠禮合稱為婚冠禮。
【祖道】古代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設宴送行的禮儀。《漢書》載,西漢將領李廣利率軍隊出擊匈奴之前,“丞相為粗道,送至渭橋”。《荊軻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句中的“祖”就是“祖道”,臨行祭路神,引申為餞行。
【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獨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誠敬,這些活動叫“齋戒”。“齋”又稱“致齋”,致齋三日,宿于內室,要求“五思”(思其居處、笑語、志意、所樂所嗜),這主要是為了使思想集中、統一。“戒”又稱“散齋”,散齋七日,宿于外室,停止參加一切娛樂活動,也不參加哀吊以防“失正”“散思”。古人齋戒時忌葷,但并非忌食魚肉葷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氣的食物(如蔥、蒜等),這主要是為了防止祭祀時口中發出臭氣,對神靈、祖先有所褻瀆。
【虛左】古代坐車座次以左為尊,空著左邊的位置以待賓客,有“虛左以待”一語。
【再拜】先后拜兩次,表示禮節之隆重。舊時書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膜拜】古代的拜禮。行禮時,兩手放在額上,長時間下跪叩頭。原專指禮拜神佛時的一種敬禮,后泛指極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禮方式。
【折腰】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
【諱稱】古人對“死”有許多諱稱,主要有:
(1)天子之死稱:崩、晏駕、山陵崩等。公卿王侯之死稱:薨。
(2)父母之死稱:見背、孤露、棄養等。
(3)佛道徒之死稱:涅槃、圓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仙逝”現也用于稱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4)一般人的死稱:亡故、長眠、長逝、過世、謝世、壽終、殞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終等。
八、飲食器用
【五谷】古代所指的五種谷物。“五谷”,古代有多種不同說法,最主要的有兩種:一種指稻、黍、稷、麥、菽,另一種指麻、黍、稷、麥、菽。兩者的區別是:前者有稻無麻,后者有麻無稻。
【五味】指酸,咸、甜(甘),苦、辣(辛)五種味道。烹調上講究“五味調和”。
【六畜】指馬、牛、羊、豬、狗、雞六種家畜。
【八珍】指古代八種珍貴的食品。其具體所指隨時代和地域而不同。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九云:“所謂八珍,則醍醐、麝沆,野駝蹄、鹿唇、駝乳麋、天鵝炙、紫玉漿、玄玉漿也。”后世以龍肝、風髓、豹胎、鯉尾、鸮炙、猩唇、熊掌、酥酪蟬為八珍。
【古代炊具】我國古代炊具有鼎、鑊、甑、鬲等。鼎,最早是陶制的,殷周以后開始用青銅制作。鼎腹一般呈圓形,下有三足,故有“三足鼎立”之說。
【古代酒器】尊(今作“樽”),是古代酒器的通稱,作為專名是一種盛酒器,敞口,高頸,圈足。尊上常飾有動物形象。壺,是一種長頸、大腹、圓足的盛酒器,不僅能裝酒,還能裝水,故后代用“簞食壺漿”指犒勞軍隊。彝、卣、罍,都是形狀不一的盛酒器。爵,古代飲酒器的總稱,作為專名是用來溫酒的,下有三足。角,口呈兩尖角形的飲酒器。觥,是一種盛酒、飲酒兼用的器具,像一只橫放的牛角,長方圈足,有蓋,多作獸形,觥常被用作罰酒的器具,歐陽修《醉翁亭記》中有這樣的描述:“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杯,橢圓形,是用來盛羹湯、酒、水的器物。小杯為盞、盅。卮,也是一種盛酒器,《鴻門宴》中有“卮酒安足辭”之句。
九、音樂文娛
【五聲】也稱“五音”,即我國古代五聲音階中的宮、商、角、微(h)、羽五個音級。五聲與古代所謂的陰陽五行、五味、五色、五官、五谷等樸素的理論形式一樣,是我國早期整體化的美學觀,被西方人看作整個東方音樂的基本形態。《荊軻刺秦王》:“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文中的“變微”是角、徵二音之間接近徵音的聲音,聲調悲涼。
【宮調】音樂術語。古代稱宮、商、角、清角、徵、羽、變宮為七聲,其中以任何一聲為音階的起點,均可構成一種調式。凡以宮聲為音階的起點的調式稱“宮”,即宮調式,而以其他各聲為主者則稱“調”,如商調、角調等,統稱為“宮調”。
【十二律】古代樂律學名詞,是古代的定音方法。即用三分損益法將一個八度分為十二個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種律制。各律從低到高依次為:黃鐘、大呂、太簇、夾鐘、姑洗、中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十二律又分為陰陽兩類,凡屬奇數的六種律稱陽律,屬偶數的六種律稱陰律。另外,奇數各律稱“律”,偶數各律稱“呂”,故十二律又簡稱“律呂”。
【十面埋伏】琵琶大曲。明代后期已在民間流傳。樂曲描寫公元前202年楚漢戰爭在垓下最后決戰之情景,運用了琵琶特有的表現技巧,表現古代戰爭中千軍萬馬沖鋒陷陣之勢,十分生動。此曲是傳統琵琶曲的代表作品之一。
【五射】古代的五種射技。這五種射技為: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白矢,箭穿靶子而箭頭發白,表明發矢準確而有力;參連,前放一矢,后三矢連續而去,矢矢相屬,若連珠之相銜;剡注,謂矢行之疾;襄尺,臣與君射,臣與君并立,讓君一尺而退;井儀,四矢連貫,皆正中目標。
【文房四寶】舊時對筆、墨、紙、硯四種文具的總稱。文房,即書房。北宋蘇易簡著有《文房四譜》一書,敘述了四種文具的品類及故事。
【六書】古人分析漢字而歸納出來的六種構成方式,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今人一般認為后兩種與造字無關。象形即描摹事物形狀的造字法,如“日、月、山、羊、馬”等象形字全是獨體字。指事是以象征性的符號來表示意義的造字法,如“上、下、本、末、中、甘、刃”等,指事字也全是獨體字。會意是由兩個或多個字合起來表達一個新的意義的造字法,如“明、旦、采、休”等。
二、文言詞語含義推斷“七法”
對于文化常識和文言實詞,除了平時要注意識記積累之外,還要掌握一些推斷詞語含義的技巧。
1.語境推斷法
無論是文化常識還是文言實詞,高考幾乎不會孤立地考查它們的一般含義,而是結合文本內容去考查,答題時回歸文本,深入語境,才能快速、準確地判斷其解說的正誤。
2.音形推斷法
文言文中,如果按照詞的本義或引申義解釋不通,就要考慮通假現象。考生可以用字音相同(相近)或字形相近的字來代替這個字,推斷出其意義。
3.結構推斷法
文言文中,有許多句式整齊、結構相似的句子,如排比句、對偶句等。在這些句子中,位置對稱的詞語一般詞性相同,詞義相同、相近或相反。根據這一特點,我們可以通過已知詞語的詞性、詞義來推斷出未知詞語的詞性、詞義。
4.詞性推斷法
句子的結構是相對固定的,考生可以運用語法知識,根據文言實詞在句中所充當的成分來推斷其詞性,再根據詞性推斷出其詞義。如主語、賓語位置的字(詞)一般是名詞或代詞,謂語位置的字(詞)一般是動詞或形容詞,狀語位置的字(詞)一般是副詞或介賓短語。
5.鄰字推斷法
文言文中,經常出現兩個詞性相同、詞義相近(同)或相反的實詞共同作句子中的某一成分的現象,因此可以根據其中一個字(詞)的詞性和詞義來推斷出另一個字(詞)的詞性和詞義。
6.成語推斷法
成語中含有大量的文言實詞,而成語的含義一般不會因時代的變化而改變,因此我們可以借助相關成語的意義與用法,來推斷出一些文言實詞的含義。
7.課文推斷法
高考試題中所考查的文言實詞,大都在教材中出現過,其意義和用法一般在教材中可以找到例句。我們要善于聯系課內所學,進行知識遷移,推斷出試題中同一文言實詞的含義。
考點3 分析概括文意
選擇題
解答概括分析選擇題最簡捷的方法就是將選項與原文進行比對,落實細節。特別是有關時間、地點、官職、人物行為等方面的細節,應仔細查對原文詞句。一般來說,發現差異就找到了問題。從2020年開始,選擇題不再由“概括”和“分析”兩部分組成,而是“概述”人物在某件事情中的言行表現,涉及事件的性質、過程、結果,人物的看法、主張,作者的議論、評價等,基本上都是對文本某一層次內容的復述。在比對時,注意從下面八個角度展開。
1.比對時間
命題人故意將事情發生的時間順序顛倒。分析時要特別注意選項中的時間詞語,并與原文比對,理清人物在何時做了某事,防止時間混亂。
2.比對地點
比對選項中人物行為、事件發生的地點與原文是否一致,防止地點概括錯誤。
3.比對人物
分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做的不同事,產生的不同結果,防止張冠李戴、顛倒事實。
4.比對關鍵詞語
命題人故意曲解文中某一關鍵詞語的意思,從而制造干擾項干擾考生。因為故意曲解的詞語往往起關鍵作用,且不易把握,故要認真、細心比對。
5.比對添加內容
比對選項中是否有命題人故意添加的原材料中未涉及的內容,防止無中生有或于文無據。
6.比對因果關系
比對命題人是否將原因說成結果,或將結果說成原因,防止因果倒置或強加因果。
7.比對范圍程度
在對文意的概括過程中,命題人故意增刪、替換一些表示范圍和程度的詞語,造成范圍或程度的擴大或縮小。
8.比對概括與分析是否一致
新高考卷在此題的命制上,采用先用一兩個短語概括人物事跡或品行,然后舉例分析的方式,因此概括和分析是否一致也必須注意。
主觀題
主觀題命題角度靈活多樣,有的要求概括傳主做的事情,有的要求分析、推斷傳主做某事的原因,有的要求概括傳主某方面的形象特點,有的要求發表對某一問題的看法,等等。
主觀題答題三步驟
1.明確題干要求,找準答題區間。主觀簡答題,要明確題干要求分析什么或概括什么,抓住題干中的關鍵詞;明確答題要求后,找到相應的答題區間。
2.辨清文句意義,找到關鍵信息。這類題目,也是在考查考生篩選與整合信息的能力,因此,確定答題區間后,要對其劃分層次,辨析文句的意義,圈出關鍵詞語或關鍵句,剔除無關信息,找到答題的關鍵信息。
3.針對問題,分條規范作答。對圈畫出的關鍵信息要準確翻譯并分析整合,轉化成答案要點,分條規范作答。
考點4 文言翻譯與文言句式
考向一 翻譯句子
一、翻譯的基本原則: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直譯,就是嚴格按照原文的詞句進行翻譯,有一詞一句便譯一詞一句(個別失去實在意義的虛詞除外),而且詞句的次序也不能變動。直譯要“一一對譯,單音變雙音”,竭力保持原文遣詞造句的特點,力求風格也要和原文一致。
意譯,就是按照原文的大意靈活變通地進行翻譯,主要是對句式、修辭等的翻譯。意譯不拘泥于原文的詞句,根據現代漢語的表達習慣可以采用與原文差異較大的表達方式。
“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就是要求以直譯為主,實在不能直譯的地方再采用意譯。由于文言文句式靈活,省略句、倒裝句較多,而且經常有詞類活用現象,還有的文言句中運用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有時直譯會使句子不通順或表意不夠明確。在這種情況下,不能機械地采用直譯,而應采用意譯,使翻譯的句子語意順暢,意思明確。
二、翻譯的三個著眼點
文言文翻譯是按得分點賦分的。命題人設置文段中的某一句作為翻譯題,說明此句有特殊之處,可能考查其中的某實詞、某虛詞或某句式。在做文言文翻譯題時,首先要思考翻譯句的命題點在哪里,抓住了命題點,也就抓住了基本的得分點。
著眼點一 實詞 著眼點二 虛詞 著眼點三 句式
思考是否為5種特殊實詞 思考譯或不譯 思考是否為特殊句式
作為采分點的實詞,從詞性上看,以動詞居多,其次是形容詞和名詞。把關鍵實詞翻譯到位,就是把句中的通假字、多義詞、古今異義詞、活用詞語(名詞做狀語、形容詞活用作動詞、意動用法、使動用法等)、偏義復詞準確理解,并且在譯文中正確地體現出來。 ①必須譯出的:如作代詞的“之”“其”等;現代漢語中有與之相對應的虛詞進行互換的,如“之”“而”“以”“于”等。②不必譯出的:在句中起語法作用的“之”、發語詞及語氣助詞等。關鍵虛詞的翻譯,要仔細辨明詞性及意義,能譯則譯,不需要譯出的切不可強行譯出。 文言句式在翻譯題目中是重要的得分點,翻譯時審出譯句中的特殊句式是關鍵。考生要注重積累,重點掌握容易忽略的省略句、賓語前置句和固定句式等。
三、翻譯的具體方法:六字訣
“六字訣”之一 留
“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詞匯和專有名詞。包括:①在現代漢語中仍常用的成語或習慣用語,一般人都能夠理解,可以保留不譯(譯了反而顯得不通順),如“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鴻門宴》);“勞苦功高”這個成語就可以保留不譯;②朝代、年號、謚號、廟號、人名、爵位名、書名、地名、官職名、器物名、度量衡等專有名詞,也可保留不譯。
“六字訣”之二 換
“換”即翻譯時把文言文中的部分詞語替換成符合現代漢語表達習慣的詞語:①將古漢語的單音節詞替換成現代漢語的雙音節詞;②將古今異義詞用現代漢語表達出來;③將通假字替換成本字;④將活用的詞替換成活用后的詞等。
“六字訣”之三 調
“調”即按照現代漢語的習慣,在對譯的基礎上將特殊句式的語序調整過來,使譯句暢達。翻譯時需要調整語序的句子主要有以下幾種:①介詞結構后置,翻譯時要將后置狀語移至中心語的前面;②定語后置,翻譯時要把定語移到被修飾、限制的中心語之前,如《勸學》中“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應翻譯為“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強健的筋骨”;③謂語前置翻譯時必須將主謂成分顛倒過來,如《愚公移山》中“甚矣,汝之不惠”,應翻譯為“你也太不聰明了”;④賓語前置,翻譯時要將賓語移到動詞或介詞之后。
“六字訣”之四 刪
“刪”即把沒有意義或不必譯出的虛詞刪去。文言語句中有些詞,如句首語氣詞“蓋”“夫”句末語氣詞“矣”,音節助詞“之”,用于特殊場合的連詞“而”等,在翻譯時刪去也不影響譯文的準確、通順,便可刪去不譯。如《蘭亭集序》“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中的“夫”為助詞,引起下文,無實義,翻譯時需刪去。
“六字訣”之五 補
“補”即補出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或隱含的成分,如句子中省略的主語、謂語、賓語以及介詞“于”等,從而使句意完整。如《登泰山記》“與子潁坐日觀亭,待日出”一句中“與”前省略了主語“余”“坐”后省略介詞“于”,翻譯時應該補充完整。
“六字訣”之六 變
“變”指根據語境,靈活變通地翻譯。這往往是上述五種方法都用上了,還難以準確翻譯時用的一種方法。尤其是碰到文言文中運用修辭或典故的地方時,應學會變通地翻譯。如:①比喻句的翻譯,應盡量保留比喻的說法,如果不能保留,只譯出本體即可,如《過秦論》中“金城千里”,可譯為“遼闊的國土,堅固的城池環繞,牢固可靠”;②借代句的翻譯,一般只要把所代的事物寫出來就可以了,如可以將“縉紳”“三尺?”“紈绔”分別翻譯成“官員”“法律”“富家子弟”;③委婉說法的翻譯,只要將委婉語句按照現代漢語的用語習慣表述出來就可以了,如可將“更衣”翻譯成“上廁所”。
翻譯歌訣
熟讀全文,領會文意;扣住詞語,進行翻譯。
字字落實,準確第一;單音詞語,雙音換替。
名詞術語,保留不譯;關鍵虛詞,結構語氣。
特殊句式,特殊翻譯;判斷被動,直接對譯。
各類倒裝,回歸位置;遇有省略,小心補齊。
調整詞序,刪去無義;修辭用典,輔以意譯。
推斷詞義,前后聯系;字詞句篇,連成一氣。
提防語病,切合原意;通達完美,翻譯完畢。
考向二 文言句式
熟練掌握常見的特殊句式是新課標對文言文閱讀的一大要求。常見的特殊句式包括判斷句、被動句、倒裝句、省略句和固定結構。高考往往在斷句題和句子翻譯題中對特殊句式進行考查。翻譯文中的句子,就是根據語境讀懂、領會某一個句子的意思,能從語句內容、語意闡釋和語氣效果等方面把這個句子用現代漢語的形式表達出來。文言文翻譯涉及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文學文化常識等多方面的知識,考查的是考生閱讀文言文的綜合能力,是高考的難點。
一、判斷句
判斷句對事物的性質、情況、事物之間的關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斷的句子。
(1)用“……者,……也”表判斷。
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
②陳勝者,陽城人也。(《陳涉世家》)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斷。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3)用“……,……也”表判斷。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項脊軒志》)
(4)用動詞“為”或判斷詞“是”表判斷。
①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蘭亭集序》)
②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琵琶行并序》)
③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木蘭詩》)
(5)用“即”“乃”“則”“皆”“本”“誠”“亦”“素”“必”等副詞表示肯定判斷。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6)用“非”表示否定判斷。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六國論》)
(7)無標志判斷句。
秦,虎狼之國。(《屈原列傳》)
判斷句翻譯時一般要譯成“是”或“不是”。當用副詞加強判斷時,翻譯中應把副詞的基本義譯出,并補上判斷詞“是”,如“必”“亦”“即”“誠”“皆”“則”“素”“乃”可以依次譯成“一定是”“也是”“便是”“確實是”“都是”“原來是”“本來是”“就是”。
二、被動句
被動句是指主語和謂語之間的關系是被動關系,也就是說,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的被動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動者、施事者。被動句主要有兩大類型:一是有標志的被動句,即借助一些被動詞來表示;二是無標志的被動句。
(1)用“于”表示被動關系。
不拘于時。(《師說》)
(2)用“見”“見……于”來表示被動關系。
遂見用于小邑。(《歸去來兮辭并序》)
(3)用“為”“為……所”表示被動關系。
①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陳涉世家》)
②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六國論》)
(4)古代漢語中無標志的被動句,需要根據上下文的語意來判別。
①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②戍卒叫,函谷舉。(《阿房宮賦》)
被動句翻譯時一般要加“被”,或使用表被動的詞語表達,如“受”“受到”“遭到”等。表被動的介詞“于”有時省略,翻譯時要注意識別并譯出被動的含義。“被”可以譯成“受”“遭受”,盡可能按動詞意義翻譯;確實作介詞的,才譯成“被”。
三、省略句
(1)主語的省略。
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公)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鴻門宴》)
(2)謂語的省略。
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劌論戰》)
(3)賓語與兼語的省略。
屠懼,投(之)以骨。(《狼》)
扶蘇以數諫故,上使(之)外將兵。(《陳涉世家》)
(4)修飾限制性詞語的省略。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5)介詞和介詞賓語的省略。
此人一一為(之)具言所聞。(《桃花源記》)
將軍戰(于)河北,臣戰(于)河南。(《鴻門宴》)
省略是文言文中非常普遍的語言現象。省略句最常見的是省略主語、省略介詞賓語“之”以及省略介詞“以”“于”等,在翻譯時要補出省略的成分。
四、倒裝句
(1)賓語前置
①否定句中代詞充當賓語,前置。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鐘山記》)
②疑問句中疑問詞充當賓語,前置。
沛公安在?(《鴻門宴》)
③以“是”“之”為標志,賓語前置。
夫晉,何厭之有?(《燭之武退秦師》)
(2)主謂倒裝
古漢語中為了強調謂語,有些感嘆句或疑問句把謂語置于主語之前。一般常用逗號將主謂隔開。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3)介詞結構后置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勸學》)
(4)定語后置
①“之……者……”為標志。
馬之千里者。(《馬說》)
②中心詞+后置定語+者。
村中少年好事者馴養一蟲。(《促織》)
③中心詞+數量詞。
鑄以為金人十二。(《過秦論》)
④中心詞+之+后置定語。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
翻譯賓語前置時按照“動(介)+賓”順序調整;翻譯第③種類型時,把“是”“之”去掉,賓語移后即可。翻譯主謂倒裝時按“主+謂”順序調整。翻譯介詞結構后置時,要按照現代漢語的習慣把后置的介詞結構調至狀語的位置。翻譯定語后置時一般把定語調至中心語前。
考向三 固定結構
固定結構也叫固定句式,是由一些不同詞性的詞“凝結”在一起,固定成的一種句法格式,表達一種新的語法意義,約定俗成,經久不變。熟練掌握這些句式,對快速、正確地翻譯文言文非常有幫助。
類型 句式標志 翻譯
陳述 語氣 無從 沒有什么用來,沒有辦法,不能
有所…… 有以…… 有……的(人、物、事),有什么……,有……的地方 有……的原因,有……的辦法
無所…… 無以…… 沒有……的(人、物、事),沒有什么……,沒有什么地方…… 沒有……的辦法,沒有條件……
比及 等到……的時候
疑問 語氣 奈何?奈……何? 怎么辦?怎么?為什么?把……怎么辦?
何如? 怎么?怎么樣?怎么辦?
何以…… 根據什么……?憑什么……?為什么……?怎么會……
何所…… 所……的是什么?
如……何? 把……怎么辦?
孰與……?與……孰? 跟……比較,哪一個……?與……相比,誰更……
何故? 什么原因?為什么?怎么?
反問 語氣 何……哉(也) 怎么能……呢?
何……為? 為什么要……呢?還要……干什么呢?
何……之有? 有什么……呢?怎么能有……呢?
如之何…… 怎么……呢?為什么……呢?
豈(其)……哉(乎,耶,邪) 哪里……呢?難道……嗎?怎么……呢?
庸……乎?安……哉(乎) 哪里……呢?怎么……呢?
不亦……乎? 不是……嗎?
……非……歟? ……不是……嗎?
顧……哉? 難道……嗎?
豈獨……耶(乎、哉) 難道……嗎?
感嘆 語氣 何其 多么,怎么那么……啊
直……耳 只不過……罷了
惟……耳 只是……罷了
揣度 語氣 無乃……乎(與) 恐怕……吧?只怕……吧?
得無……耶?得無……乎? 大概……吧?恐怕……吧?該不是……吧?能……嗎?
其……歟? 豈不是……嗎?
……庶幾……與(歟) ……或許……吧?
選擇 關系 與其……孰若…… 與其……不如……
其……邪(耶),其……邪(耶) 是……呢,還是……呢?
假設 關系 誠……則…… 如果……那么(就)……
然則 既然這樣,那么;如果這樣,那么
轉折 關系 然而 這樣卻;但是;(既然)這樣,那么
雖然 雖然這樣,即使如此
其他 常見 固定 結構 何乃 怎么這樣
既……又…… 又……又……
且夫 再說,而且
是故 所以,因此
是以 所以,因此,因而
所謂 所說的,所認為的
未嘗 從來沒有,不曾
何者、何則 為什么呢?
謂之 稱他是,說他是;稱為,叫作
所以 ……的原因,之所以……;用來……的方法,用來……的東西,是用來……的,用來……的地方,用來……的人(事),靠它來……的
以故,以……故 所以,因為……的緣故
以……為…… 認為……是……,把……當作……;讓……作……,用……作……,把……作(為)……
以為 認為他(它)是,認為;用它來
……之謂 叫作,就是,才算;這就叫作;就是,說的就是
至于 到了,一直到;到……結局,到……時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分宜县| 平阴县| 汉川市| 成安县| 纳雍县| 西乡县| 酉阳| 马边| 遵义市| 梧州市| 舒兰市| 酒泉市| 两当县| 翁牛特旗| 旬阳县| 监利县| 图木舒克市| 东丰县| 新竹县| 进贤县| 湘潭市| 会泽县| 曲麻莱县| 南陵县| 建阳市| 开平市| 府谷县| 平果县| 泌阳县| 西乌珠穆沁旗| 石泉县| 道孚县| 固始县| 龙井市| 尖扎县| 南汇区| 通海县| 莎车县| 墨玉县| 新民市| 新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