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三課 實現人生價值第二框 在奉獻中成就精彩人生本節課是七年級上冊教材的落腳點,主要目的在于引導學生過有意義的生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教材主要從四個方面講述了如何在奉獻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一是把小我融入時代,融入祖國和人民的大我;二是在自己的崗位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三是踏實奮進,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四是將個人的命運和他人、集體、民族、國家乃至人類的命運聯系在一起。其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樹立奉獻社會的意識,在奉獻中實現自我價值,成就精彩人生。七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勞動觀念,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但由于受年齡、認知水平的限制以及社會因素的影響,不少學生還不能把小我融入時代,融入祖國和人民的大我之中,還存在一些歧視體力勞動者的現象,也缺乏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精神,迫切需要給予正確的引導。政治認同 1.熱愛偉大祖國,自覺把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聯系在一起,樹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理想。2.弘揚愛國、敬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道德修養 1.懂生命的意義,熱愛生活。2.感知勞動創造的成就感、幸福感,領會勞動對個人和社會的價值,形成誠實勞動、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意識。3.培養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道德品質。健全人格 1.懂得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熱愛生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2.理解個人與社會、國家和世界的關系,積極適應社會發展變化。責任意識 自覺培養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情感,在奉獻中成就精彩人生,實現人生價值。教學重點 如何在自己的崗位上實現個人價值。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小我”和“大我”的關系,自覺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1.利用各行各業的奉獻者故事,展示不同崗位上的奉獻精神。2.通過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讓學生體驗在奉獻中實現個人價值的過程。3.鼓勵學生反思個人生活,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奉獻精神。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多媒體出示材料:雷鋒在日記中寫道:“我活著,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做一個對人民有用的人。”“我覺得要使自己活著,就是為了使別人生活得更美好。”“多幫助人民做點好事,就是我最大的快樂和幸福。”思考問題:現在社會上有一些人,雖然有優越的物質生活,還是覺得不開心、不幸福,甚至認為生活沒有意義,這是為什么?學生思考后回答。提示:只有努力奉獻的人才是幸福的。走不出自我的狹隘天地的人,不想為他人和社會奉獻的人,即使擁有再多的財富,也永遠不可能擁有真正的幸福。教師導入:有價值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人生價值通過為他人和社會作出的貢獻來衡量,我們要在奉獻中成就精彩人生。我們怎樣才能在奉獻中成就精彩人生呢?請大家一起進入今天的學習,找到答案。二、師生互動 探究新知探究 在奉獻中成就精彩人生1.活動環節一:“最美奮斗者”多媒體出示教材P97“生活觀察”:其美多吉是一名郵車駕駛員,承擔川藏郵路甘孜縣與德格縣之間的郵運任務。他愛崗敬業,數十年如一日,駕駛郵車在平均海拔3 500米的雪線郵路上運送郵件,沒有發生一起責任事故。他意志堅強,遭遇歹徒襲擊時挺身而出,用鮮血和生命守護郵件安全,身負重傷后堅持康復鍛煉,以堅忍的毅力重返工作崗位。他以螺絲釘精神緊緊釘在川藏線上,將來自黨中央的聲音、祖國四面八方的郵件送往雪域的各個角落,被評為“最美奮斗者”。思考問題:為什么人們認為其美多吉是“最美奮斗者”?學生交流、討論、回答。提示:其美多吉愛崗敬業,認真負責,見義勇為,意志堅強,為了國家、人民的利益默默奉獻著。教師進一步提出問題:他的事跡對我們實現人生價值有何啟示?學生思考后回答。教師講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也會從事各種不同的工作,但只有我們像其美多吉一樣把自己的小我融入時代,融入祖國和人民的大我之中,才能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2.活動環節二:服務社會,創造價值思考問題:你如何看待這些人的工作?學生交流、討論、回答。教師講述:立足崗位作奉獻。任何一項工作都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需要,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這些工作都是平凡又有意義的。人們在自己的崗位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在奉獻社會中創造自身價值。3.活動環節三:踏實奮進,書寫人生華章多媒體出示材料:材料一 工匠精神——丁照民“練,練到有肌肉記憶”,獲得全國技術能手、全國勞動模范、第十四屆中華技能大獎等榮譽的高級技師丁照民如是說。薄鋁類金屬焊接難度高,極易焊穿,而在他手中,厚度不超0.3毫米鋁制品上的小孔也可以實現氣焊焊補。丁照民三十余年如一日,鉆研技藝、博采眾長、攻克難題,練就了精準焊接的高超技藝。 材料二 最美鐵路人——張雪松張雪松,新一代鐵路工人。他認識到不能滿足于自己“一畝三分地”里的技術,開始自學鉚工、焊工、電氣、機械和計算機等業務知識,向愛人請教電工知識,并跟著書本學畫電路圖。他還進修了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大專課程,學習了維修電工、PLC編程、CAD設計知識。多年來,技校畢業、鉗工出身的張雪松完成技術革新109項,制作工裝卡具66套,撰寫工藝文件和操作指導書72項,改進進口工裝設備技術缺陷20多項。思考問題:丁照民和張雪松在實踐中做出一番事業,書寫了自己的人生華章。他們的事跡對我們實現人生價值有何啟示? 學生交流、討論、回答。教師講述:青春是用來奮斗的。 只有沉下心來,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才能在實踐中做出一番事業,書寫自己的人生華章。4.活動環節四:在奉獻中走向偉大引導學生閱讀教材P99“探究與分享”。思考問題:結合潘東升的事跡,談談你對奉獻的理解。學生交流、討論、回答。教師講述:在奉獻中走向偉大,成就精彩人生。當我們將個人的命運和他人、集體、民族、國家乃至人類的命運聯系在一起,并為之奉獻時,人生就會閃耀出偉大的光輝。5.活動環節五:感受勞動精神多媒體出示教材P100“啟思導行”:勞動精神是鼓舞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往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作為青少年,我們要弘揚勞動精神,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討論,談談勞動對我們的成長和社會發展的作用。三、暢所欲言 歸納總結有價值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人生價值通過勞動來創造,通過對他人和社會所作的貢獻來衡量。我們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時代,融入祖國和人民的大我之中,才能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在自己的崗位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在奉獻社會中創造自身價值,在踏實奮進中綻放人生的光彩,在奉獻中走向偉大,成就精彩人生。本節課主要是對學生進行價值觀與生命觀的教育,引導學生在奉獻中成就精彩人生,實現人生價值。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動欄目,以活動為載體,以活動促教學,在學生探究分享交流中啟發學生的認知情感,獲取生命的認知,做到了學以致用,知行合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