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框 提高防護能力本框主要引導學生認識到我們守護生命安全,除了要增強安全意識外,還應提高防護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護方法。教材從提高危險預判能力、提高避險和逃生能力以及學習防護和急救的知識和技能三個方面闡述了我們如何提高防護能力。作為七年級學生,小學和初中班會課上接受過一系列的安全教育,對于安全知識有一定的了解。中學生由于受年齡限制,生活經驗不足,當自己的生命面臨險境時,會缺乏自救或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所以本節課的學習,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道德修養 培養學生對生命的尊重和保護意識,以及在自然災害、事故災難面前的互助精神。健全人格 具備自我保護意識,掌握基本的自我保護方法,預防和遠離傷害,形成冷靜應對危機、科學自救的健全人格。責任意識 提高防護能力,掌握基本的自救自護方法,樹立對生命負責任的態度。教學重點 學習防護和急救的知識與技能,增強生命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能力,形成有效的應對策略。1.利用視頻演示、模擬演練、實際操作等方法,幫助學生掌握防護和急救的知識與技能。2.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分享個人在面對危險時的應對策略。3.鼓勵學生參與安全演練,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多媒體出示材料: 某中學在期中考試間隙發生學生踩踏事件,造成1名學生死亡、1名學生重傷、4名學生輕傷的嚴重后果! 思考問題:在校園發生擁擠事件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做?學生思考、回答。教師導入:在公共場合,我們一定要掌握一定的防護技能,在遇到突發事件的時候學會自保,也能夠幫助他人。下面我們就一起進入今天的學習主題——提高防護能力。二、師生互動 探究新知探究 提高防護能力1.活動環節一:提高防護能力的重要性多媒體出示材料: 思考問題:面對上述突發事件,我們怎樣才能保護自己的生命,救助他人的生命?學生討論、交流、回答。提示:我們要掌握有效的應對方法,擁有科學自救和救他的能力。教師進一步提出問題:面對上述突發事件,如果我們擁有防護能力,結果會怎樣?學生討論、交流、回答。提示:面對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等,如果我們擁有防護能力,就能保護自己的生命,也能救助他人的生命。教師總結:面對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等,我們要掌握有效的應對方法,擁有科學自救和救他的能力,保護自己的生命,救助他人的生命。2.活動環節二:提高危險預判能力多媒體出示教材P71“探究與分享”:某地突降特大暴雨,一條隧道的出口堵了上百輛車。車主們心急如焚,卻又無可奈何。當雨水開始灌進隧道時,堵在尾部的小侯最早意識到了危險。他知道當水位上漲到一定程度,人會被困在車里,有生命危險。雨水如瀑布般灌進隧道,時間緊迫,他不停拍打車門勸人們棄車逃生。許多人因為小侯的及時提醒而避免了一場災難。思考問題:這個事例給你哪些啟示?學生討論、交流、回答。教師講述:提高危險預判能力。自然災害發生之前,往往有兆可循,危險大多可以預判;一些人為事故,經過得當考慮,本來可以避免。危險預判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學習安全知識,見微知著,對潛在的危險作出科學判斷,防患于未然。3.活動環節三:提高避險和逃生能力多媒體出示教材P71“探究與分享”:某地發生5.9級地震,小洋迅速躲到墻角,等到安全后才逃出房間。小洋的學校每年都會進行應急演練,他知道當地震來臨時,如果不能立刻撤離到安全空曠區域,可就近尋找合適的躲避位置,如承重墻的墻根、墻角,并蹲下保護好頭部,防止被樓板、墻體砸傷。在這次地震中,小洋就是根據演練中學到的方法來避險的。思考問題:(1)你還知道哪些避險方法?(2)在生活中,我們如何提高避險和逃生能力?學生討論、交流、回答。教師拓展補充:一些避險方法:雷雨天氣 1.避開一切容易導電的物體,如金屬、炭、潮濕的動物和植物等。 2.不要在樹下避雨,不要在高大建筑物旁避雨,也不要在倒塌的陰濕的老建筑物(如古廟等)旁避雨。 3.手中如果有金屬物品(如金屬桿的雨傘、鐵鍬等),要迅速放到較遠的地方。 4.在室內,不要靠近暖氣管片和自來水管;不要收看、收聽電視機或收音機。 5.雷雨天氣時,盡量不要待在戶外,尤其不要到河流湖泊邊釣魚、游泳、劃船,要盡可能撤離到安全地帶。大風天氣 1.橫向逃離。在野外遭遇大風時,應以最快速度朝與大風前進路線垂直的方向逃離。 2.防砸防壓。室外遭遇大風時,應遠離大樹、電線桿、簡易房等,以免被砸、被壓或觸電。 3.速趴洼地。來不及逃離時,迅速找低洼地趴下,臉朝下,閉上嘴巴和眼睛,用雙手、雙臂抱住頭部。 4.“地下”安全。躲避大風最安全的地方是混凝土建筑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簡易住房內和樓頂上都很危險。 5.躲進小房。大風來時,應躲到小房間內抱頭蹲下。 6.遠離外墻。如果在室內,要避開門、窗和房子的外墻。火災 1.快速判斷火勢方向,朝相反方向逃生,盡量利用身邊的環境和物品幫助逃生。 2.逃生過程中盡可能關閉經過的所有門,以減慢火焰和煙霧蔓延的速度,避免進入閣樓、廚房和衛生間,不要乘坐電梯。 3.遇到濃煙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壓低身子貼近地面逃生,沿著墻壁邊緣逃生。 4.經過火焰區時,先弄濕衣服或用濕棉被包裹身體,迅速通過,若身上著火,不要奔跑,就地打滾撲壓火苗。 5.樓梯被煙火封堵時,不要盲目跳樓,可利用繩索、被單、衣物等從窗戶滑下,或尋找其他安全出口。 6.若被困室內,關閉門窗,用濕毛巾塞緊門縫,用水澆濕地面等待救援,發出求救信號。 教師總結:提高避險和逃生能力。平時,我們應當積極參加安全演練活動。在危險來臨時,我們要保持頭腦冷靜,就近、快速逃離到安全地帶;有效利用各種資源,以便求救和逃生。4.活動環節四:學習防護和急救的知識與技能多媒體出示材料:韓國首爾踩踏事件當地時間2022年10月29日晚,韓國首爾龍山區梨泰院發生大規模踩踏事故 。當晚,梨泰院舉行萬圣節派對,附近聚集人數據推測約10萬人,傷者大多數是前來參加派對的年輕人。該事故造成159人死亡。思考問題:怎樣才能避免踩踏事故的發生或減小踩踏造成的傷害?學生交流、討論、回答。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P72“方法與技能”,了解擁擠踩踏事件的預防與自護方法。教師講述:學習防護和急救的知識與技能。如果我們能在平時多掌握一些防護和急救的知識與技能,在需要緊急救護時,就不會束手無策,并可以爭分奪秒地施救,為挽救生命贏得寶貴的時間。5.活動環節五:啟思導行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73“啟思導行”,并請同學們觀看學習心肺復蘇的視頻,掌握更多的救人技巧。三、暢所欲言 歸納總結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與大家分享一下。2.教師總結:怎樣提高防護能力?(1)提高危險預判能力。(2)提高避險和逃生能力。(3)學習防護和急救的知識與技能。3.請同學們課下搜集更多關于急救的相關知識,并互相進行交流學習。本節課圍繞“提高防護能力”這一主題,模擬真實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感悟、尋找自救自護的方法,獲取生命的經驗。整節課學生參與度高,課堂活躍,學生個性得以張揚,最終匯聚成了一本提高防護能力的“生命寶典”。本節課的不足之處主要是在教學過程中,語言表達不夠精練,教學過程中的調控還需進一步完善,學生的心理體驗還可以更深入,這將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改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