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框 滋養心靈本框內容是圍繞為什么要滋養心靈,怎樣滋養心靈展開敘述的。教材重點從保持心理健康和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兩個方面講述了如何滋養心靈。其目的是讓學生明確關愛自己的生命健康是一種對生命負責的態度,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學習心理健康知識,掌握自我調節的方法,磨煉意志,增強生命韌性,豐富精神世界,提升人生境界。作為七年級學生,在小學和初中班會課上都接受過一系列的安全教育,對于安全知識有一定的了解。但中學生受挫能力比較弱,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識,輕生隱患依然存在。同時由于辨別是非能力差,可能會受一些不良誘惑的影響,出現思想偏差,從而導致“精神缺鈣”。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引導,教給他們自我調節的方法,增強生命韌性,弘揚真善美,遠離假丑惡顯得尤為重要。道德修養 保持健康的心理,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學會關愛他人,傳承中華美德,堅定理想信念。健全人格 1.培養學生對心理健康的認識和重視,形成積極面對生活的態度。2.通過教育引導,促進學生形成堅韌不拔、樂觀向上的人格特質。責任意識 主動學習心理健康知識,掌握自我調節方法,勇于戰勝挫折,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做自己生命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教學重點 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學會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和豐富精神世界。教學難點 掌握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增強生命韌性。1.利用情景模擬、案例分析、小組討論等方法,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分享個人在面對挫折時的應對策略。3.鼓勵學生參與心理健康活動,體驗自我調節和積極求助的過程。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多媒體出示教材P77“生活觀察”:思考問題:你參加過類似的活動嗎?說說你的體驗和感受。學生思考,回答。教師導入:只有擁有健康的心理和豐富的精神世界,才能葆有積極的生活態度和良好的人際關系,看到生命中更多的希望和光彩。那么,我們該如何做才能達到這一要求呢?讓我們進入今天的學習,找到答案。二、師生互動 探究新知探究一 滋養心靈的原因1.活動環節一:滋養心靈的重要性多媒體出示材料: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2023年中秋、國慶假期8天,國內旅游出游人數8.26億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7 534.3億元,其中參觀打卡博物館成為出游的重要目的地。利用節假日逛博物館享受文化盛宴,接受文化熏陶成為部分民眾的共識,折射出民眾精神世界越來越豐富。思考問題:(1)“博物館熱”說明了什么?(2)這種現象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學生交流、討論、回答。提示:(1)“博物館熱”說明了人們不僅僅追求健康的身體狀態,也逐漸在生活實踐中擴展生活閱歷,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追求精神的富足。(2)我們應明白滋養心靈的重要性。良好的生命狀態既需要健康的身體,也需要健康的心理和豐富的精神。擁有健康、和諧的內心世界,是我們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教師總結:為什么要滋養心靈?(1)良好的生命狀態既需要健康的身體,也需要健康的心理和豐富的精神。擁有健康、和諧的內心世界,是我們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2)只有擁有健康的心理和豐富的精神世界,才能葆有積極的生活態度和良好的人際關系,看到生命中更多的希望和光彩。探究二 滋養心靈的做法2.活動環節二:保持心理健康多媒體出示教材P77“探究與分享”:小學時,小俊學習成績很好,上初中后,成績卻不太理想。他逐漸失去了自信,學習狀態很差。在發現自己的問題后,小俊主動到學校心理咨詢室尋求老師的專業幫助。經過老師的疏導,小俊的狀態越來越好,上課注意力集中了,成績也慢慢提高了。思考問題:(1)小俊為什么主動到學校心理咨詢室尋求老師的專業幫助?(2)你有哪些調節自身狀態的好方法?學生交流、討論、回答。提示:(1)小俊因成績不理想,失去信心,學習狀態很差而主動到學校心理咨詢室尋求老師的專業幫助。(2)我們要保持心理健康。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學習心理健康知識,掌握自我調節的方法,必要時積極尋求專業幫助,都有助于我們改善心理狀況,促進心理健康。教師講述:(1)心理健康的含義:心理健康是一種良好而持續的心理狀態。(2)心理健康的表現:教師過渡:滋養心靈,需要我們保持心理健康。除了以上方法外,我們還能怎么做?多媒體出示材料:15歲的中學生小敏,在遭受唯一親人——姥爺去世的打擊后,痛不欲生。但是,想起姥爺“要扛住生活的苦,好好活下去”的臨終叮囑,她重新振作起來,決心好好學習。沒有錢買課外書,她就充分利用班上的少年文庫,讀完了50本書;沒有錢買錄音機學英語,她就在課堂上認真記住老師的發音,成為全班英語最好的學生。畢業考試時,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自己理想的高中。思考問題:小敏是如何戰勝挫折的?學生交流、討論、回答。教師講述:在我們面對挫折的時候,需要磨煉意志,增強生命韌性。成長的道路不會總是鮮花鋪路,也會有一些坎坷和泥濘。我們要對自己的行為和目標清醒的認識,以頑強不屈的精神、百折不撓的毅力,勇往直前,戰勝挫折和困難。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閱讀教材P78-79“方法與技能”,掌握增強生命韌性的方法。3.活動環節三:豐富精神世界多媒體出示材料:小明從小就熱愛閱讀經典文學作品。在一次讀書分享會上,他分享了自己讀《紅樓夢》《水滸傳》等名著的心得體會,通過閱讀體會,他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極大豐富。課余時間,他還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在一次為孤寡老人送溫暖的活動中,通過陪伴與交流,給老人們帶去了歡樂與溫暖。思考問題:你從小明身上學到了什么?他的做法帶給你怎樣的感受和啟示?學生交流、討論、回答。提示:①小明通過閱讀學習和參與實踐活動,來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②啟示:滋養心靈,需要我們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生命是一個逐漸豐富和發展的過程。我們要學知識、長見識、練膽識,提升自己的底氣與能力;要在生活實踐中擴展生活閱歷,提升人生境界,讓生命充滿色彩與活力。4.活動環節四:啟思導行請同學們在課后完成教材P79“啟思導行”,并在下節課進行分享。三、暢所欲言 歸納總結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與大家分享一下。2.教師總結:怎樣滋養心靈?(1)滋養心靈,需要我們保持心理健康。(2)滋養心靈,需要我們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滋養心靈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從多角度理解心理健康的意義,避免單一視角。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和情景模擬,通過實踐體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尋找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另外在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環節,可以讓學生談談自己今后的打算,效果會更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