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課 保持身心健康第一框 愛護身體《保持身心健康》是七年級教材第三單元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的教育價值。本課圍繞著“愛護身體”和“滋養(yǎng)心靈”兩個話題展開。本框“愛護身體”首先闡述了身體的重要性,明確提出愛護自己的身體,是一種對生命負責任的態(tài)度,我們要做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接著教材從“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主動、科學地鍛煉身體”三個方面闡述了愛護身體的具體做法,為我們養(yǎng)成愛護身體的習慣提供了科學的指導。七年級的學生一方面意識到生命的存在,但另一方面,又比較缺乏對生命領域的探索與思考。他們也知道身體的重要性,但在愛護身體的踐行方面做得遠遠不夠。由于知識的欠缺,他們不能準確判斷自己的身體是否處于正常狀態(tài),依賴心理較強,不能做到及時科學就醫(yī),另外不少學生惰性較強,不愛運動,沉迷網(wǎng)絡,飲食偏好,迫切需要給予科學的指導。學生在愛護身體這一方面比較容易理解,但在生活中執(zhí)行比較困難,教師可以多加以引導,幫助學生將所學融入到生活實踐。道德修養(yǎng) 1.認識到身體健康既關系個人的成長和發(fā)展,也關系家庭生活的質(zhì)量,還關系國家的人口素質(zhì)和社會的發(fā)展。 2.珍愛生命,熱愛生命,形成正確的生命觀和安全觀。健全人格 學會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主動、科學地鍛煉身體,磨煉意志,珍愛生命、熱愛生活。責任意識 樹立對生命負責任的態(tài)度,培養(yǎng)熱愛生活、珍愛生命的情感,學會愛護自己的身體,做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教學重點 理解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學會如何愛護身體。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將愛護身體的理念轉化為實際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行為。1.利用情景模擬、案例分析、小組討論等方法,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身心健康的重要性。2.結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引導學生分享個人的健康生活方式和體會。3.鼓勵學生參與體育活動,體驗科學健身的方法。一、創(chuàng)設情境 導入新課多媒體出示材料:人命貴于財富,人命貴于機器,人命貴于安樂,人命貴于名譽,人命貴于權位,人命貴于一切。——陶行知思考問題: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學生交流、分享。提示:生命的價值高于一切,生命最寶貴。我們要珍視自己的生命,愛護自己的身體。教師導入:毛澤東主席曾說過:“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一個人要想做成一件事,必須具有多方面的素質(zhì),但所有這些都必須依托于一個前提條件——要有強健的體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愛護身體》。二、師生互動 探究新知探究一 愛護身體的重要性1.活動環(huán)節(jié)一:愛護身體的重要性多媒體出示材料:最近,“脆皮大學生”頻頻上熱搜,走紅網(wǎng)絡。“脆皮大學生”是什么意思?脆皮大學生是指新一代大學生,身體毛病極多,脆弱到了一碰就壞的地步,出現(xiàn)了“脆皮現(xiàn)象”。據(jù)報道,某醫(yī)院急診科單月接診了1 700多名18到25歲的年輕人,其中有外傷、腹痛、胸悶、過度換氣綜合征等。思考問題:(1)“脆皮大學生”的現(xiàn)象走紅網(wǎng)絡,說明了什么?(2)“脆皮大學生”現(xiàn)象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學生討論、交流、回答。提示:(1)這說明了目前大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和健康狀況呈下降趨勢,身體健康狀況令人堪憂,年輕人應重視自己的健康,愛護身體。(2)應充分認識到愛護身體的重要性。保持身心健康是提高生命質(zhì)量的關鍵。只有擁有強健的體魄,才能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蓬勃的朝氣。身體是生命存在的根本。身體健康既關系個人的成長和發(fā)展,也關系家庭的生活質(zhì)量,還關系國家的人口素質(zhì)和社會的發(fā)展。愛護自己的身體,是一種對生命負責任的態(tài)度,我們要做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教師總結:愛護身體的重要性:①保持身心健康是提高生命質(zhì)量的關鍵。只有擁有強健的體魄,才能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蓬勃的朝氣。②身體是生命存在的根本。身體健康既關系個人的成長和發(fā)展,也關系家庭的生活質(zhì)量,還關系國家的人口素質(zhì)和社會的發(fā)展。③愛護自己的身體,是一種對生命負責任的態(tài)度,我們要做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探究二 愛護身體的做法2.活動環(huán)節(jié)二:關注身體狀況多媒體出示材料:中學生健康評價表評價身體健康的項目 分數(shù)1.我生活有規(guī)律。 1 2 3 42.我很少覺得身體不適、疲勞乏力。 1 2 3 43.我身體靈活并柔韌。 1 2 3 44.我牙齒健康,沒有齲齒。 1 2 3 45.我所有的體育項目都達到標準。 1 2 3 46.我骨質(zhì)堅硬并排列緊密,不會因為摔跤等小傷而導致骨折、 骨裂。 1 2 3 47.我眼睛有光澤,沒有近視,沒有眼疾。 1 2 3 4續(xù)表評價身體健康的項目 分數(shù)8.我不經(jīng)常生病,且不容易感染流行病。 1 2 3 49.我食欲很好,不挑食。 1 2 3 410.我的睡眠質(zhì)量很好。 1 2 3 434-40分(良好) 28-33 分(較好) 20-27分(一般) 20分以下(較差) 請同學們嘗試填一填,評價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并思考問題:對自己進行健康評價有何作用?學生思考、討論、交流。教師講述:愛護身體,應當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我們要關注并記錄自身健康狀況,定期體檢,合理利用衛(wèi)生保健服務維護自身健康;積極主動獲取健康信息,知道生理健康的基本標準,能夠判斷自己的身體是否處于正常狀態(tài)。如有不適,應及時科學就醫(yī)。素材拓展:生理健康的標準1.生命體征:生命體征包括呼吸、脈搏、體溫、血壓等。正常情況下,成年人的呼吸頻率為每分鐘12—20次,脈搏為60—100次/分鐘,體溫為36.5—37.5攝氏度,血壓為120/80毫米汞柱。2.身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身體質(zhì)量指數(shù)是衡量身體肥胖程度的重要指標,計算方法為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的平方(米),正常范圍為18.5—24.9。3.飲食習慣:良好的飲食習慣應包括營養(yǎng)均衡、攝入足夠的維生素、礦物質(zhì)和膳食纖維,避免高脂肪、高鹽、高糖食物的攝入。4.運動量:適量的運動對于身體健康非常重要,建議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75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運動。 5.睡眠質(zhì)量:睡眠質(zhì)量對于身體健康同樣至關重要,建議成年人每晚睡眠7-9小時。 6.心理健康: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密不可分,保持心理健康可以通過積極應對壓力、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發(fā)展興趣愛好等方式實現(xiàn)。除上述標準外,還有其他指標如血糖、膽固醇、肝功能、腎功能等需要定期檢查,以確保身體健康。維持良好的生理健康標準有助于預防疾病、延緩衰老、提高生活質(zhì)量。 3.活動環(huán)節(jié)三: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多媒體出示教材P75“探究與分享”:小偉喜歡踢足球,也喜歡看足球比賽。世界杯足球賽期間,他常常半夜悄悄起來看比賽,然后在網(wǎng)上和球友一起聊天,早上再急急忙忙趕到學校。一天,在體育課上跑步時,小偉突然眼前一黑,摔倒在地。針對小偉的情況,一些同學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思考問題:結合生活經(jīng)歷,說說你的看法和建議。學生交流、分享、回答。教師講述:愛護身體,應當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們要自覺自律,注重飲食有節(jié)、起居有常、動靜結合,杜絕不良嗜好。4.活動環(huán)節(jié)四:鍛煉身體、強健體魄多媒體出示材料:科學的鍛煉方法應該結合有氧運動、力量訓練、柔韌性訓練和平衡性訓練。●有氧運動:如慢跑、步行、騎自行車等,這類運動能夠提高心肺功能,增強心臟和肺部的耐力。每周進行3到5次、每次3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力量訓練:包括舉重、俯臥撐、深蹲等,可以增強肌肉力量、耐力和爆發(fā)力。每周進行2到3次、每次30分鐘以上的力量訓練。●柔韌性訓練:如瑜伽、太極等,能夠增強關節(jié)靈活性和身體柔韌性,每周進行2到3次,每次15分鐘以上。●平衡性訓練:包括單腳接球、跳躍單腿站、單腿轉身跳等。思考問題:科學合理的體育運動有什么好處?學生討論、交流、回答。教師講述:愛護身體,應當積極、主動、科學地鍛煉身體,強健體魄。我們要參加適合自己的體育鍛煉,選擇合理的運動負荷,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和對自然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預防并減少疾病的發(fā)生。在享受科學健身樂趣的同時,我們磨煉意志,健全人格。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P76“方法與技能”,進一步掌握科學健身的方法。三、暢所欲言 歸納總結1.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與大家分享一下。2.教師總結:如何愛護身體?(1)愛護身體,應當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2)愛護身體,應當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3)愛護身體,應當積極、主動、科學地鍛煉身體,強健體魄。愛護身體本節(jié)課圍繞“愛護身體”這一主題,通過四個活動環(huán)節(jié),通過學生交流探討,師生互動,讓學生明白了愛護身體的重要性及其具體做法。在教學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和情景模擬,通過實踐體驗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不足之處在于本節(jié)課涉及到不少專業(yè)知識,學生理解有些困難。另外把愛護身體的做法落實到日常生活中,讓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也是任重道遠,課后的提醒、監(jiān)督、關愛、溝通還需及時加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