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1)政治制度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大單元知識清單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1)政治制度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大單元知識清單

資源簡介

(21)政治制度
第1課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與發展
一、先秦時期的政治制度
1.商朝的內外服制度:商朝的國家管理結構。
(1)內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
(2)外服:指商王間接控制的方國和部族。
2.西周的貴族等級分封制
(1)對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同姓親族是主體)
(2)內容:
①周天子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控制著鎬京和東都洛邑附近的王畿地區,其他地方則分封給與周天子有血緣關系的同姓貴族、異姓功臣或舊貴族,在各地建立諸侯國;
②諸侯在國內又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士
(3)等級關系:天子-諸侯-卿大夫-士
(4)評價:分封制是較內外服制更進一步的政治體制,諸侯雖享有受封土地的統治權,但也要服從周天子的政令,承擔對周王室的義務。
4.西周政體的基本特征:分封制與宗法制、禮樂制相配合,政治權力分配與血緣關系相結合。
5.商周政體的共同特征:
(1)君主的權利不是絕對的,原始民主遺存對君主的權利有制約作用;
(2)國家遇到重大問題時,君主要征求自由民“國民”的意見;
(3)國人也可以通過輿論干預朝政;
(4)原始民主遺存在春秋各國政治中仍然有一定影響
二、秦朝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建立
1.背景
(1)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經濟發展,宗法血緣關系瓦解,西周貴族等級分封制開始解體;
(2)為適應社會變化的需要,各國在政治上都進行了重大改革,君主專制加強,郡縣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體制開始產生;
(3)秦統一結束了長期混亂局面。
2.秦朝的政治體制:
(1)皇帝制:皇帝制度是秦朝政治體制的核心,丞相和諸大臣聽命于皇帝,一切政治、軍事、法律事務的決定權都在皇帝手中。
(2)郡縣制
①地方行政機構分為郡、縣兩級;
②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機構,置郡守、郡丞和郡尉,另設監察使掌監察;
③設36郡,后不斷增減。郡下設縣或道,根據戶數多少置縣令(長)、丞、尉;
④郡縣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
(3)官僚制:皇帝之下設三公九卿。(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①丞相是百官之長,行政中樞所在,秉承皇帝,統領百官;
②太尉掌管軍事;
③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圖籍、文書,監察百官
④三公之下是分掌各類政務的機構,泛稱“九卿”。
⑤三公九卿共同組成中央政府,國家重大事情由公卿進行廷議,最后由皇帝裁斷。
4.文書作用
(1)各級官僚機構以文書行政
(2)建立了以郵驛為中心的文書傳遞系統,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夠送到全國各地
(3)秦朝文書十分繁密,秦始皇日夜都要批閱大量文書
三、兩漢至明清時期的行政演變
(一)行政中樞的演變
1.漢朝
(1)漢承秦制,中央行政體制仍為三公九卿制。但是,中央行政中樞的權力逐漸由丞相府轉移到皇帝親信手中
(2)漢武帝為了加強集權,設立中朝(或稱“內朝”),從而使外朝丞相的權力大大削弱
(3)西漢晚期以后,丞相制被三公制取代,中朝尚書臺的權力逐漸增大。
(4)東漢劉秀將尚書臺確立為新的行政中樞,三公權利受到削弱
2.隋唐
(1)確立:①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中書門下(也叫政事堂)為三省宰相議政場所。②中書省負責決策,草擬皇帝的詔令;門下省負責審核政令;尚書省負責執行,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2)特點:①相權三分,職權分明:三省的長官同為宰相。②節制君權:皇帝所頒布政令,未經政事堂通過,不能施行。
3.宋朝
(1)內容:三省職能廢弛癱瘓,另設中書門下省“佐天子,執大政”,其長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履行宰相的職權。
(2)特點:機構重疊
4.元朝
(1)內容:實行中書省總理全國政務的一省制中樞體制
(2)特點:丞相權重
5.明朝
內容:明太祖廢除中書省和丞相,丞相制度終結,標志著封建君主專制發展到更高階段。廢除丞相后,明朝逐步建立起內閣制,內閣大學士協助皇帝處理大量政務,成為事實上中央行政的中樞首腦。
6.清朝
內容:雍正設立軍機處,軍機大臣直接秉承皇帝,逐漸成為掌管處理全國軍政事務的中樞。
(二)地方行政體制的演變
1.漢朝
(1)地方行政體制:郡、縣兩級制→州、郡、縣
(2)主要內容:
①漢承秦制,地方太守下設郡尉(軍事)、縣丞(行政)
②郡下設縣(或道),縣設令或長,之下有丞、尉及分曹屬吏
③漢初地方行政體制還包括王國和諸侯國
④景帝、武帝后,諸侯國的權利不斷被削弱,諸侯國不再對中央構成威脅。
⑤到東漢晚期,原來的檢查區“州”變為一級行政機構
2.魏晉南北朝
(1)地方行政體制:州、縣、郡三級制
(2)主要內容:主要是州、郡、縣三級制,州刺史不僅有行政權,還有領兵權,形成內輕外重、干弱枝強的局面
3.隋唐
(1)地方行政體制:州、縣二級制
(2)主要內容:
①隋朝廢郡,以州統縣,實行州、縣二級制
②唐繼隋制,把全國劃分為10道(后增至15道),作為中央派出的監察機構。
③安史之亂后,道變成州、縣以上的以及行政實體。
④唐中期后,一些戰略重地設節度使,后發展到兼并役使州縣,擁兵自重,形成割據勢力
4.宋朝
(1)地方行政體制:路、府、縣三級行政體制
(2)內容:改道為路,將隋唐時期作為軍事管理機構的府變為地方行政區劃,形成了路、府、縣三級制
5.元朝
(1)地方行政體制:省、路、府、州、縣多級行政體制
(2)內容:①在地方設置行中書省,掌管一省政務,后演變為地方常設的最高一級行政機構②行省下設路、府、州、縣,形成多級行政體制。
6.明清
(1)地方行政體制:省、府、縣三級行政體制
(2)內容:
①明朝:
a.廢除行省,原行中書省的權力由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使分割
b.后來朝廷向各省派出巡撫、巡按,逐漸總攬一省之權
②清朝:清繼明制,巡撫變為一省長官,又設總督掌管數省軍政大權
③明清:省之下設府(直隸州)。府下設縣(州),形成省、府、縣三級行政體制
第2課 西方國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變
一、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1.雅典——民主政治的代表
(1)表現如下表:
(2)特點:人民主權、輪番而治、直接民主。
人民主權即國家一切權力屬于全體公民;輪番而治就是“輪流統治與被統治”。
2.斯巴達——寡頭政治的代表
(1)表現:國王世襲繼承,壟斷了軍事統帥權;長老會議員終身任職;監察官由選舉產生,更換頻繁。
(2)特點:實權掌握在國王和長老會手中,公民大會權力較小。
古代羅馬,經歷了從共和制到帝制的演變
3.羅馬共和國的政體
(1)執政官,擔任軍事統帥,主持公民大會和元老院
(2)元老院,是國家決策機構,負責向官員提出建議等
(3)公民大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但受到高級官員和元老院的限制。
特點:實權掌握在元老院和高級官員手中,公民大會的權力比較小。
羅馬帝國:實行元首制;皇帝掌握國家權力,是最高立法者和最高法官;軍隊聽命于皇帝。
5.古代希臘羅馬政體的共同點:形式上都實現了分權;都維護奴隸主利益,維護奴隸制度;公民僅是少數;婦女、外僑和奴隸都沒有資格參與政治。
二、中古歐洲的封建制度
1.封君封臣制度(采邑制)
(1)背景:西羅馬帝國滅亡,法蘭西王國(日耳曼人王國)的建立。
(2)影響:查理大帝時期,達到鼎盛;后一分為三,形成法、德、意三國的雛形。
2.特征:王權和基督教會長期并立,互相利用。
3.法國——三級會議召開(1302年)
(1)背景:王權與教會的沖突,法王腓力四世的召集。
(2)影響:強化了王權,標志著法國進入等級君主制階段。
4.英國:(1)1215年,英王被迫簽署《大憲章》,成為英國君主立憲制的法律基石。
(2)1265年,英國國會召開,議會制度開始形成。
(3)1343年,英國議會分成上、下兩院。
三、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產生與發展
1.英國的君主立憲制
(1)17世紀的資產階級革命,以及1689年的《權利法案》,奠定了基礎。
(2)1721年,逐漸形成責任內閣制(議會內閣制)。內閣實際掌握政府權力。
(3)19世紀(1832、1867、1884年),英國進行三次議會改革,大部分成年男性公民獲得了選舉權。
2.美國的共和制
(1)1775年,北美殖民地爆發獨立戰爭,隨后建立了美利堅合眾國。
(2)1787年,美國制定憲法,規定美國是聯邦制共和國,實行三權分立。
(3)1685年,美國廢除奴隸制,黑人獲得公民權。1920年,婦女獲得公民權。
3.法國的共和制
(1)1792年,法國首次建立共和國,但共和制度并不鞏固。
(2)1870年,法國建立第三共和國,1875年通過新憲法,逐漸成為議會制共和國。
4.歷史意義:適應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部分實現了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理想。
三、資產階級代議制
1.含義:又叫議會制,是由選舉產生的在形式上代表民意的機構議會來行使國家權力的制度。
2.特征:人民主權(實行選舉制),間接民主、法律至上,議會立法,分權制衡,政黨政治等。
近代的民主制來源于古希臘的民主制,但古希臘實行的是直接民主制,近代西方資產階級實行的是間接民主制,即代議制。
3.形式:英國—議會制君主立憲制;美國—總統制共和制;
法國—議會制共和制;德國和日本——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4.多樣性的成因:影響因素有歷史傳統、經濟發展水平、國內階級力量對比、地理條件、國際環境及領導人的素質等。
第3課 中國近代至當代政治制度的演變
一、民國時期的政治制度
(一)北洋政府時期——政黨政治的嘗試
1.背景: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辛亥革命的勝利,中華民國的成立
2.開始:《臨時約法》的頒布
(1)內容:確立三權分立的共和政體,規定實行責任內閣制。
(2)地位:是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具有反對專制制度的進步意義。
3.發展:(1)各類政黨社團紛紛建立,展開競爭。
(2)1912年,國民黨在議會選舉中獲勝。
(3)1913年,宋教仁被刺殺后,發動二次革命。
4.失敗:袁世凱成為正式大總統后,下令解散國民黨和國會
(二)國民黨政府時期——實行“訓政”
1.背景:1927年4月,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北洋政府統治結束。
2.開始:1928年,國民黨通過《訓政綱領》
3.內容:以黨代政,黨掌握實權,剝奪人民權利。
4.實質:一黨專政,獨裁統治。
5.結束:1948年,國民黨召開“國民大會”,進入“憲政”時期。
二、中共在根據地的制度探索
1.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
2.背景:革命根據地不斷涌現,各地蘇維埃政權陸續建立。
抗日根據地逐步擴大(19個解放區的建立),適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需要。
戰局的發展變化,解放區的日益擴大。
3.探索:1931年11月,召開中華蘇維埃大會,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制定憲法大綱。設立邊區政府,作為民國地方政府;實行“三三制”原則。在解放區設置行政區,鞏固人民政權
4.意義:是創建人民革命政權的嘗試。鞏固和擴大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加強了抗日民主政權的建設。為新中國的政權建設奠定了基礎。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1)1949年9月,《共同綱領》確立為共和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性質:是以人民代表大會為核心和主要內容的國家政權組織形式。
(2)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大召開,標志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從中央到地方的正式建立。
(3)1957年后,作用和地位被削弱,原因是:反右斗爭擴大化,“左”傾指導思想的影響。
(4)“文革”十年,遭到破壞和挫折
(5)“文革”結束后,逐步恢復和完善。完善的表現:
2.政治協商制度
(1)正式確立: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
(2)發展:1956年,中共提出八字方針:長期共存,互相監督。
意義:解決了民主黨派的發展前途問題,確立了我國多黨合作的基本格局。
(3)新發展:改革開放后,中共提出16字方針: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政治協商制度被寫入憲法,走上了制度化軌道。
第4課 中古歷代變法和改革
一、中國古代的重要變法和改革
(一)商鞅變法
1.商鞅變法的背景:
(1)春秋戰國時期,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使社會生產力得到進一步發展,生產關系處于急劇變動之中。
(2)這一時期,兼并戰爭不斷,各諸侯國為了適應社會變動,實現富國強兵,紛紛推行變法。戰國時期,魏國的李悝、楚國的吳起、秦國的商鞅都主持了變法,其中以商鞅變法最為徹底。
2.商鞅變法的內容:
(1)廢除井田制;(2)獎勵耕織;(3)廢除世卿世祿制;(4)獎勵軍功;(5)實行什伍連坐;(6)建立縣制等。
3.商鞅變法的影響:打擊了貴族特權,促進了封建政治、經濟、軍事的發展,使秦國從一個西部邊陲弱國一躍成為虎視群雄的政治軍事強國,為秦成就統一霸業奠定了基礎。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1)兩晉南北朝時期,由西部和北部內遷的游牧民族紛紛建立政權,相互之間征伐不斷;
(2)439年,鮮卑族政權北魏統一北方,長期戰亂中民族交融成為歷史發展的潮流。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內容
(1)實行俸祿制;(2)推行均田制、三長制;(3)遷都洛陽、易服裝、改漢姓、說漢話、通婚姻等。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響: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緩和了民族矛盾,縮小了南北差距,為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三)王安石變法
1.王安石變法的背景
(1)北宋中期,政治腐敗,財政困難,各地農民起義不斷,北部邊境又經常受到游牧民族的襲擾;
(2)宋仁宗慶歷年間,大臣范仲淹主張改革腐敗的官僚機構,但新法觸及了大地主的利益,僅推行一年多;
(3)1069年,宋神宗啟用王安石主持變法。
2.王安石變法的內容:針對官僚機構、財政制度、軍事體制等方面的弊端,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變法的政策和措施,以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
3.王安石變法的結果:
(1)變法初期取得顯著成效;
(2)但王安石變法涉及面廣、阻力大,有些措施也欠妥當。新法實行五六年后,王安石被罷職,變法措施被廢止。
(四)張居正改革
1.張居正改革的背景:
(1)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敗、國庫空虛、土地兼并嚴重、農民紛起反抗,統治危機不斷加深;
(2)1572年,明神宗即位,張居正出任內閣首輔,進行改革。
2.張居正改革的內容
(1)大力整頓吏治;(2)加強官員考核;(3)裁減開支;(4)清丈土地;(5)改革稅制。
3.張居正改革的結果
(1)國家財政收入增加,社會矛盾相對緩和,嚴重的封建統治危機得到暫時緩解;
(2)他死后,除一條鞭法,其他挨個幾乎全部廢止。
二、中國近代的改革探索
(一)戊戌變法
1.戊戌變法的背景
(1)鴉片戰爭后,中國陷入內憂外患的嚴重局面,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面臨“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一些愛國的有識之士求變求新,走上了探索救亡圖存之路。
(2)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極大地震撼了中國社會。以康有為、梁啟超等為代表的一批維新志士,創學會、辦報刊、興學堂,宣傳維新思想。他們提倡西學,議論時政,認為“能變則全,不變則亡,全變則強,小變仍亡”;主張學習日本、俄國變革政治,避免像波蘭那樣亡國的命運。
2.戊戌變法的概況
(1)1898年6月開始,在維新派的推動下,光緒帝頒布系列變法詔令,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等領域實行變法,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封建制度。
(2)戊戌變法觸犯了守舊勢力的利益,遭到他們的激烈反對。9月,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廢除了大部分變法措施。
3.評價:戊戌變法的失敗,證明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是行不通的。在變法期間,維新派提倡新學,主張興民權,對封建思想文化進行了抨擊,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作用,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
(二)清末“新政”
1.目的:應對日益嚴重的統治危機。
2.概況:1901年初,清政府宣布實行“新政”,內容有改革教育、派遣留學生、編練新軍、振興商務、獎勵實業等。
3.評價:
(1)積極性:清末新政的一些措施,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2)局限性:但新政并沒有使清政府擺脫內外困境,很快革命爆發了。
(三)其他改革措施
1.概況:中華民國建立后,無論是南京臨時政府,還是后來的國民政府,都陸續推行了一些改革措施,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法律、教育等各個方面。
2.結果:但由于民國時期政局動蕩國家始終未能實現實質上的統一,這些改革多以失敗告終。
三、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重要改革
1.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
(1)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社會變革: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艱苦奮斗,推行土地改革和各項民主改革,恢復國民經濟,鞏固新生政權,在短時間內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
(2)改革開放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中的曲折:1956年,以毛澤東的《論十大關系》和中共八大為標志,中國共產黨人努力探索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由于缺乏經驗,急于求成,犯了“左”傾錯誤,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出現了嚴重曲折。但這一時期的探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初步建立起進行現代化建設所必需的物質技術基礎,培養了經濟文化建設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積累了黨領導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經驗。
2.改革開放
(1)改革開放的發展過程:①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鄧小平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決定停止“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做法,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
②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確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
③2013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總部署、總動員,提出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
④2017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共十九大將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列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并載入黨章。
⑤2019年,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召開,對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進一步作出部署。中共中央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即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顯成效;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全面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鞏固、優越性充分展現。
(2)改革開放中的重大改革事項:從實行家庭聯產承包、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取消農業稅到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從興辦深圳等經濟特區、沿海沿邊沿江沿線和內陸中心城市對外開放到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共建“一帶一路”、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成功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從“引進來”到“走出去”,從搞好國營大中小企業、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到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從單一公有制到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和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前無古人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再到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從以經濟體制改革為主到全面深化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等
(3)改革開放的意義:改革開放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40多年的實踐充分證明,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首市| 舞阳县| 舞阳县| 新野县| 青浦区| 大丰市| 军事| 华阴市| 朝阳县| 商河县| 罗山县| 福安市| 兰考县| 朝阳县| 昭觉县| 平武县| 桃园县| 蒲江县| 东兰县| 浦江县| 榕江县| 改则县| 景宁| 长子县| 曲阜市| 瓦房店市| 平陆县| 扎赉特旗| 平江县| 治县。| 连城县| 石渠县| 克什克腾旗| 威信县| 黄山市| 平遥县| 二连浩特市| 南郑县| 黔西| 冀州市| 嵊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