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9)20世紀下半葉世界的新變化第18課 冷戰與國際格局的演變一、冷戰與兩極格局1.冷戰(1)含義:冷戰是指20世紀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蘇為首的兩大集團之間逐步形成的既非戰爭又非和平的長期對峙與競爭狀態。(2)原因:內部原因:美蘇兩國社會制度不同;外部原因:二戰后,美蘇兩國戰時同盟的基礎不復存在。根本原因:美蘇兩國的國家利益存在嚴重沖突,意識形態也尖銳對立。開始標志:1947年“杜魯門主義”的發表。表現美國 蘇聯政治 1947年發表“杜魯門主義” 東歐國家成立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經濟 實施馬歇爾計劃 成立經濟互助委員會軍事 1949年,北約成立 1955年,華約成立地緣政治 第一次柏林危機導致德國分裂2.兩極格局的形成(1)時間:20世紀50年代中期,美蘇全面冷戰對峙,兩極格局正式形成。(2)特征:不對稱和不完全。二、冷戰的發展和多極力量的成長1.冷戰的發展(1)背景: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后,東西方關系既有緩和,又有激烈的冷戰對抗。(2)表現:第二次柏林危機和古巴導彈危機。(3)影響:這兩次危機雖然沒有達到局部熱戰的程度,但他們所帶來的戰爭特別是核戰爭的風險是空前嚴重的。2.多極力量的成長(1)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逐漸分化歐洲共同體的成立和發展,日本經濟的“起飛”及其要成為“政治大國”的追求。(2)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開始瓦解①原因:蘇聯的大國主義及民族利己主義。②表現:東歐國家反對蘇聯控制;中蘇關系破裂。中國的發展與第三世界的興起同步進行:①表現:1955年,29個亞非國家和地區第一次在沒有西方殖民國家參加的情況下舉行了萬隆會議,由此誕生了體現和平共處原則的“萬隆精神”。1961年,第一次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召開,標志著不結盟運動興起。②影響:是發展中國家以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國際政治舞臺的重要標志,沖擊了兩極格局。三、兩極格局的瓦解1.美蘇關系的緩和(1)背景: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美國再次加強對蘇聯的遏制,大搞軍備競賽,提出并著手實施“戰略防御計劃”,企圖拖垮蘇聯。(2)時間:1985年以后(3)表現:美蘇首腦多次會晤,建立了多層次對話機制;1987年美蘇簽署《關于消除兩國中程和中短程導彈條約》,1991年,兩國簽訂《美蘇關于削減和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裁軍取得重大進展;蘇聯實行戰略收縮;蘇聯與中國關系正?;?。2.兩極格局的瓦解(1)瓦解標志:1991年,蘇聯解體。蘇聯放任西方對東歐的“和平演變”攻勢,國內改革背離了社會主義方向,放棄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最終形成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的局面。(2)影響:冷戰局面結束,世界多極化趨勢不可逆轉。第19課 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一、國家的宏觀調控1、宏觀調控的背景(1)1929年爆發的經濟大危機,暴露了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的弊病。(2)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生死存亡教訓、社會主義對資本主義的沖擊與影響,迫使資本主義國家把穩定政治、經濟和社會視為頭等大事。(3)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這些國家進行了不同程度的以市場經濟為基礎,以國家宏觀調控為核心的調整,謀求資本主義的生存發展。2、宏觀調控的措施(1)各國國內調控經濟的主要措施:①加大政府在公共事業領域的開支,增加就業機會刺激消費需求。②制定經濟發展計劃,促進經濟協調發展。③利用信貸、利率、稅收等經濟杠桿實施宏觀調控;等等,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經濟增長一度較快。④20世紀70年代,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不同程度的“滯漲”現象,表現為經濟增長停滯,通貨膨脹嚴重。各國再次實行調整,適當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2)各國國際上宏觀調控的主要措施:在國際上,資本主義國家通過建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等國際經濟組織,加強在金融、投資和貿易等領域的國際協調,通過大國相對平等的協商,采取市場干預行動,協調利益,維護經濟秩序。二、科學技術的新發展1、背景:(1)20世紀科學理論取得重大突破,例如:相對論的提出和的量子力學發展。(2)系統論、信息論、控制論的問世,為技術革命進一步提供了理論支持(3)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科學技術也獲得了一定的發展。2、內容:科學技術的新發展包括(1)原子能的開發利用(2)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和互聯網的建立(3)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的迅速發展(4)各種新材料的出現(5)生物工程技術的突破等。3影響:這些新的科技成果(1)使社會發展進入信息時代;(2)勞動方式日益自動化和智能化,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三、社會結構的新變化1、背景:隨著科學技術的新發展所帶來的社會生產力的提高。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結構出現了新的變化。2、表現:(1)農業和工業的就業人口所占比重逐漸下降,從事服務業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2)所謂“中間階層”的人數增加。他們一般不擁有生產資料,但有較高收入,有可觀的生活資產,如住房、汽車、股票等。四、“福利國家”與社會運動(一)“福利國家”1、含義:所謂“福利國家”,是指國家通過構建社會保障體系,保證個人和家庭的經濟安全;通過加大社會服務開支,保證全體公民享受較好的公共福利。2、影響:“福利國家”的建立,在緩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社會穩定方面起到一定積極作用。但是,這些社會福利畢竟由國家財政負擔,增加了國家財政的負擔。(二)社會運動1、背景:資本主義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都通過加強國家干預的辦法緩解社會矛盾,但沒能觸動造成這種不平等和貧困的資本主義生產資料所有制。2、概況:(1)美國黑人人權運動①背景:美國早在內戰時就基本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但直到20世紀60年代,美國社會對黑人的歧視仍廣泛存在,如在公共場所實行種族隔離制度,用文化測驗的辦法剝奪黑人的選舉權等。②概況:為了爭取自己的平等權利,美國黑人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民權運動。1955年的黑人“罷乘公共汽車”運動。1963年8月馬丁·路德·金在華盛頓的林肯紀念堂前,發表演講《我有一個夢想》,成為美國民權運動史的關鍵事件。③結果:迫使美國國會通過民權法案,宣布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為非法。(2)婦女運動①背景:資本主義國家對婦女的歧視也長期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隨著越來越多的婦女參加工作,婦女運動興起。②概況:其目的是爭取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等方面的權利。1992年,美國“全國婦女協會”的成員在華盛頓舉行示威游行,爭取權利平等③結果:在婦女運動的推動下,大多數國家的婦女獲得了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一些國家建立了維護婦女權益的機構。(3)學生運動和美國反越戰運動①背景:越南戰爭爆發后,1961—1973年,美國直接派地面部隊作戰,支持南越政權。②概況:20世紀60年代,美國學生發起了聲勢浩大的反對美國侵略越南的運動。③結果:1973年,巴黎停戰協定簽署,美國停止侵略越南。(三)影響:二戰后資本主義國家發生的這些變化,所觸及的主要是統治手段和方法,并沒有克服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2008爆發的金融危機,充分暴露了資本主義固有的弊端。第20課 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和變化一、蘇聯的發展改革與解體1、蘇聯的發展(1)成就: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蘇聯取得了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的巨大成就,相繼爆炸了原子彈和氫彈,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2)問題:蘇聯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政策沒有變化,農業、輕工業落后的局面沒有改觀。2、蘇聯的改革與解體(1)赫魯曉夫改革①內容:a.平反冤假錯案,強調集體領導,改革干部制度;b.加大農業投入、將農產品義務交售制改為收購制;c.改革工業管理體制;等等。d.1956年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大上所作的《關于個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報告,打破了對斯大林的個人崇拜。②結果:a.積極影響:這些改革注入某些市場經濟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改革推進了農業的發展,耕地面積和糧食產量有所增加。1957年,蘇聯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b.局限性:但改革沒有突破計劃經濟體制,國民經濟比例仍然嚴重失調。沒有對斯大林的功過作出全面科學的分析,造成嚴重的后遺癥。(2)勃列日涅夫改革①內容:在工業領域推行“新經濟體制”改革,擴大企業自主權,利用獎金等經濟杠桿促進企業改善管理、提高效益。②結果:a.改革只是對傳統體制的修修補補,效果有限。b.勃列日涅夫執政后期,熱衷于樹立個人迷信,專斷作風日趨嚴重;各項工作缺乏活力,社會矛盾叢生,發展緩慢。(3)戈爾巴喬夫改革①內容:a.1985年,戈爾巴喬夫開始進行經濟改革,承認市場調節在社會主義經濟中的作用。b.在經濟改革成效甚微的情況下,戈爾巴喬夫把改革重點轉向政治領域,取消蘇共領導地位,放棄社會主義制度,實行議會制、總統制和多黨制,在意識形態上拋棄馬克思主義指導,實行“多元化”②結果:a.造成思想混亂,民族分離主義隨之興起。b.1990年,立陶宛率先獨立。隨后,俄羅斯發表主權宣言,其他加盟共和國也紛紛效仿c.1991年8月19日,幾位蘇聯領導人發動政變,試圖阻止蘇聯分裂,很快失敗。同年12月26日,蘇聯解體二、東歐的社會主義建設、改革和劇變1、東歐各國的社會主義建設(1)建立人民民主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前后,東歐各國人民經過艱苦斗爭,在蘇聯的幫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國家。(2)恢復發展經濟:東歐各國著手恢復遭到戰爭破壞的經濟,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但大多采取蘇聯模式,造成國民經濟比例失調。2、東歐各國的改革(1)南斯拉夫的改革:①內容:南斯拉夫最早進行改革,經過多年實踐,建立了社會主義自治制度,通過權力下放,調動地方、企業和群眾的積極性,促進了經濟發展。②局限性:但改革也導致地方主義抬頭,民族問題尖銳,為后來國家的分裂埋下了隱患。(2)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①內容: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提出改革的《行動綱領》,主張發揚社會主義民主,改革黨的領導體制,建設有計劃的市場經濟體制,獨立制定對外政策等。這場改革運動被稱為“布拉格之春”。②結果:蘇聯對此不能容忍,出兵占領了捷克斯洛伐克,扼殺了改革。(3)波蘭:波蘭在1956-1960年實施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經濟迅速發展,工業增長59.6%,農業增產20%。(4)匈牙利:匈牙利在1968-1973年間國民收入年遞增率為6%人民消費水平也以5%——6%的速度提高,人民群眾比較滿意。(5)民主德國:民主德國經濟穩步增長,到1988年,人均國民收人達到8500美元,每百戶有小轎車53輛,其經濟發展水平居東歐國家之首。3、東歐劇變(1)原因:①東歐各國的改革都沒有突破蘇聯模式的束縛,到20世紀80年代,一些東歐國家經濟陷入嚴重困境,政局劇烈動蕩。②蘇聯鼓勵東歐改革③西方“和平演變”戰略影響。④東歐執政的共產黨或工人黨領導人迷失了改革的社會主義方向,否定馬克思主義指導,否定社會主義制度,拋棄共產黨領導地位,實行政治多元化。(2)概況:概況1989-1992年,東歐各國社會政治經濟制度急劇變化,波蘭、匈牙利、保加利亞和阿爾巴尼亞的變化相對平穩;羅馬尼亞發生了流血沖突;民主德國并入了聯邦德國;捷克斯洛伐克分為捷克和斯洛伐克兩個獨立國家;南斯拉夫經過激烈內戰,最終解體。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1、背景:(1)新中國成立后取得的巨大成就具有開創性、奠基性的意義,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提供了物質基礎、寶貴經驗和理論準備①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②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③到1956年底,中國基本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政治經濟制度。④隨后,中國進入全面的大規模的建設社會主義時期,雖然經歷了嚴重曲折,但取得了包括“兩彈一星”在內的各個方面的巨大成就。(2)1978年底,中國共產黨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3)中國以農村改革為突破口,逐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成就:(1)國內生產總值:2010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已居世界第二位。到2018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已突破90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接近30%,外匯儲備穩居世界前列。(2)基礎設施建設:高鐵、公路、橋梁、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快速突進。(3)農業現代化:穩步推進,糧食總產量達到6579億千克。(4)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3、意義:(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激發著人們的活力和創造力(2)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激勵著中國人民沿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地走下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深化了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是對世界社會主義理論和建設的重大貢獻,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第21課 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與新興國家的發展一、世界殖民體系的崩潰1.亞洲民族解放運動新高潮(1)表現①印度的獨立A.背景:在甘地、尼赫魯、真納等人領導下,積極爭取獨立,士兵和工農斗爭風起云涌。B.結果: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別成立獨立的自治領。20世紀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成為共和國。②印度尼西亞、老撾、菲律賓、緬甸、錫蘭、柬埔寨、馬來亞、新加坡等紛紛獨立。(2)結果:帝國主義在亞洲的殖民體系瓦解。2.非洲民族獨立風暴(1)表現①1952年,埃及中下層軍官發動武裝起義,廢黜國王,第二年成立埃及共和國。②1956年,納賽爾宣布收回蘇伊士運河主權,英軍撤離運河區。③1954年,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陣線成立,展開反法斗爭;1962年,阿爾及利亞獨立。④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諸國為國家獨立而斗爭。1960年,17個非洲國家獨立,這一年被稱為“非洲年”。(2)結果:到20世紀60年代末,41個非洲國家獨立。英、法、比、葡等在非洲的殖民帝國徹底崩潰。3.拉丁美洲捍衛國家主權的斗爭(1)1959年,以卡斯特羅為首的古巴革命力量推翻了美國扶植的傀儡政權。1961年,卡斯特羅宣布古巴是社會主義國家。(2)1999年,巴拿馬人民收回巴拿馬運河區的全部主權。二、發展中國家的成就1.發展中國家:又稱“第三世界”,是指原來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取得獨立后建立的擁有完整主權的新興民族國家。2.亞洲經濟發展(1)原因:抓住西方發達國家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機會,利用本國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吸引外國資本,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2)表現: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國出現了“石油繁榮”和經濟起飛。3.非洲經濟發展(1)1960-1975年,非洲工農業生產總值大約增長了一倍。(2)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后,經濟發展陷入困境。(3)經調整,20世紀90年代中期,經濟又開始增長。4.拉丁美洲經濟發展(1)原因:拉美各國大力發展民族工業;積極促進國家間的經濟合作。(2)表現: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國基本實現了工業化;大多數拉美國家屬于中等收入國家。三、發展中國家面臨的挑戰1.亞洲(1)問題:過分依賴國際資本和國際市場,承受風險的能力較差。(2)對策:重新調整經濟結構,健全政府對金融體系的監管。2.拉丁美洲(1)問題:過于依賴出口貿易和外資,欠下巨額外債,影響了發展。(2)對策:進行改革調整,20世界90年代的拉美經濟出現繁榮勢頭。3.非洲(1)問題:發展最不平衡,到21世紀初,近一半的非洲人口仍生活在貧困線以下。(2)對策:成立各種經濟合作組織,共同謀求發展。4.共性問題:不平等的國際經濟舊秩序仍然存在。(1)發達國家操縱國際市場,壓低農產品和原料價格,抬高工業品價格,損害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2)殖民主義侵略遺留下來的邊界和民族等矛盾,造成一些地區沖突和政局動蕩。(3)發展中國家自身存在政策失誤、人口過快增長、社會兩極分化、貪污腐敗等問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