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10)改革開放與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大單元知識清單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10)改革開放與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大單元知識清單

資源簡介

改革開放與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創與發展
一、偉大的歷史轉折
1.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的標志?意義?
(1)標志:1978年5月,《光明日報》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理論文章,開始了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
(2)意義:強調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否定了“兩個凡是”的錯誤觀點,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糾正了長期以來束縛人們的“左”的錯誤,成為撥亂反正和改革開放的思想先導,為歷史性轉折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論準備。
2.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12月)的內容?意義?
(1)內容:①停止“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口號;②工作中心向經濟建設轉移;③改革開放;④撥亂反正
(2)意義: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二、改革開放進程
1.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概況?意義?
(1)概況:改革首先在農村(安徽四川)取得突破。
(2)內容:廢除人民公社,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發展鄉鎮企業和非農產業。
(3)意義: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從根本上改變了農村的經濟形勢和社會面貌。(土地所有權歸國家集體,農民擁有使用權經營權)
2.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概況?意義?
(1)概況:1984年 中心:增強國有企業活力,內容為逐步擴大國有企業經營自主權、實行政企分開原則,進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綜合試點。
(2)意義:企業活力增強,效益提高,經濟快速發展,我國綜合國力迅速提升。
3.我國對外開放進程?
(1)進程
①1980年,中央決定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設立經濟特區,1988年,將海南島設為經濟特區。
②1984年,開放14個沿海開放城市。
③1985年起建立起一批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保稅區。最后深入內地。
(2)特點:形成從沿海到沿江,從沿邊到內陸,多層次、多渠道、多種形式的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新格局。
4.逐步深化
(1)1982年,鄧小平在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重大命題。
(2)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確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的基本路線。
(3)1992年,鄧小平發表南方談話,對加快推進改革開放產生深遠影響。
(4)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5)1993年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總體思路推進國有企業改革。
(6)1997年十五大提出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明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們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
(7)2001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更深層次地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實施科教興國、可持續發展、西部大開發、“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開放戰略。
(8)2002年十六大明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9)2007年十七大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基本內涵,提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新要求。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概括提出
1.鄧小平理論 在中共十五大上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1)形成: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開辟了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期,闡明了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基本問題,創立了鄧小平理論,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2)被寫入黨章:1997年中共十五大。
2.“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在中共十六大上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1)形成:1989年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加深了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積累了治黨治國新的寶貴經驗,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2)內容: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地位:開創了全面改革開放新局面,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
(4)寫入黨章:2002年中共十六大。
3.科學發展觀 在中共十八大上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1)形成:中共十六大以后,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根據新的發展要求,深刻認識和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形成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
(2)寫入黨章:2007年中共十七大。在2012年中共十八大上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第28課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
一、綜合國力不斷提升
1.表現
(1)1984年至1988年我國經濟加速發展,國家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2)科學技術多個領域取得新成就:“銀河-I”、 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 、1991年我國自行設計、自行建造的核電站——秦山核電站并網發電。
(3)應對亞洲金融危機
(4)抗洪搶險斗爭:1998年夏,我國奪取了抗洪搶險斗爭的全面勝利。在同洪水的搏斗中,黨和人民鑄就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敢于勝利的偉大抗洪精神。
(5)1999年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神舟一號發射成功,標志著我國在載人航天飛行技術上獲得重大突破。1999神威計算機的問世打破了西方國家在高性能計算機技術方面的封鎖。重大工程建設:長江三峽水利樞紐、西電東送、青藏鐵路、西氣東輸等一批重大工程捷報頻傳。
(6)成功應對各種風險和困難:國家戰勝非典疫情(2003年),奪取汶川抗震救災勝利(2008年),成功應對國際金融危機(2008年以來),國民經濟保持較快增長。
(7)國家出臺一系列改善民生措施:2006年,國家取消農業稅;全民醫療保障體系初步形成;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現全覆蓋,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基本建立。
(8)重要學科前沿和戰略必爭領域取得一批重大自主創新成果:“神舟五號”首次載人飛行、神舟七號”航天員首次太空漫步、“嫦娥一號”首次完成繞月探測。
二、一國兩制與祖國統一大業
1.提出:20世紀80年代初,針對臺灣問題提出。鄧小平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構想。
2.含義:一國:一個中國,國際上代表中國的,只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原則性
兩制:兩種社會制度,國家主體大陸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臺灣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
3.實踐:
(1)1997年7月1日,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2)1999年12月20日,中國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4.意義:標志著祖國統一大業向前邁出重要一步
5.中國成功收回香港、澳門主權的原因
(1)根本原因:中國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
(2)關鍵因素:“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
(3)群眾基礎:港澳同胞心向祖國,渴望回歸;
(4)其他因素:黨和政府高度重視,中英雙方的共同努力。
6.海峽兩岸關系的發展概況?
(1)臺灣問題是如何形成的?
1895年日本強迫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占領我國臺灣及其附屬島嶼。1945年抗戰勝利,日本無條件投降,中國收回臺灣。1949年解放戰爭中蔣介石戰敗,隨后敗退臺灣,造成兩岸的分離與隔絕,形成“臺灣問題”
歷程:
①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
②1992年11月,大陸海峽兩岸關系協會與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的代表在香港會晤,達成了“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
③1993年4月海協會會長汪道涵、臺灣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在新加坡舉行會談。
④2005年3月,通過《反分裂國家法》
⑤2008三通實現
(3)影響臺灣問題解決的因素
①不利因素:“臺獨”勢力和國際反華勢力的阻撓
②有利因素:祖國的強大、一國兩制的構想、兩岸人民的擁護、經濟文化的交流、政黨的努力、港澳問題的成功解決
三、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
1.外交論斷: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的兩大主題。
2.外交成果: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條約》;1979年1月,中美兩國正式建交;1989年,中蘇兩國實現關系正常化;
3.20世紀90年代,積極發展新型大國關系
4.積極發展睦鄰友好關系。中國—東盟自貿區成立;上海合作組織成立.
5.21世紀提出“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多邊是重要舞臺”的外交總體布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南省| 台州市| 通州市| 治县。| 财经| 宣城市| 连江县| 炉霍县| 东光县| 深泽县| 桦南县| 灵石县| 伽师县| 门头沟区| 庄浪县| 织金县| 洛川县| 会同县| 锡林郭勒盟| 承德市| 建昌县| 宾阳县| 张家川| 安庆市| 镇安县| 甘孜| 乌兰浩特市| 江津市| 泸西县| 拉孜县| 沙湾县| 中西区| 平武县| 资源县| 江西省| 南华县| 彭阳县| 桃源县| 邯郸市| 汉川市| 岳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