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遼宋夏金多民族政權的并立與元朝的統一第9課 兩宋的政治和軍事一、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特點及影響(評價)1.措施(1)加強對地方的控制:①削實權:中央派文官出任知州,節度使逐漸變為虛銜。②收精兵:將地方精銳部隊編入禁軍,拱衛京師,鎮守地方,定期更換駐地(更戍法)。③制錢谷:設諸路轉運司統管地方財政,保證各州賦稅絕大部分上繳朝廷。(2)分散機構權力,削弱相權:(分散宰相權力,集權于皇帝)在中央:①樞密院專掌軍政,三司專掌財政,與宰相分權,增設參知政事為副相。②樞密院與禁軍管理機構“三衙”分權,樞密院有調兵權但并不統兵,三衙統兵但無權調兵。在地方:①先后設立了平行的四個路級機構,合稱“四監司”,從不同方面對各州進行監控。②州一級增設通判,與知州共同簽署文書,彼此制約。為抑制武將勢力膨脹,實行崇文抑武的方針:①罷免宿將兵權,用文官擔任樞密院長官;②大力提倡文治,擴大科舉規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2.特點:(1)重文輕武(文官政治);(2)強干弱枝;(3)分化事權。3.影響:積極:有效預防了內部動亂,鞏固了國家的統一和安定,強化了中央集權。消極:制度過于僵化,權力分割過細,影響了行政效率,助長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風氣,導致北宋官僚機構膨脹和軍隊不斷擴充,形成了“三冗”(冗官、冗兵、冗費)局面,為北宋埋下了積貧積弱的禍根。二、王安石變法的背景、內容、影響(評價)、失敗原因及啟示:1.背景:(1)北宋的政治風氣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2)宋仁宗在位時,范仲淹發起以整頓官僚隊伍為宗旨的“慶歷新政”。新政觸犯了官僚集團的既得利益,引發抵制,很快歸于失敗。內容:(1)富國方面:向農民提供農業貸款(青苗法、農田水利法等)、撥巨資從事商業經營(均輸、市易法)等手段;(2)強兵方面:對農民進行編制管理和軍事訓練,(保甲法)逐漸恢復“兵農合一”的征兵制;3.評價:(1)進步性:①王安石變法達到了富國目的,增加了財政收入。②抑制了土地兼并,緩解了社會危機③促進了農業生產發展局限性:①強兵的效果并不明顯,北宋與西夏開戰,又以失敗告終。②一些措施在執行過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也引起激烈爭議。③統治集團內部的分裂日益嚴重,北宋逐漸走向衰亡。4.失敗原因:(1)觸犯了官僚地主的利益,遭到強烈反對。(2)變法過程中用人不當,危害百姓利益。(3)宋神宗在變法后期的立場動搖及其去世(4)王安石變法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當時的社會問題(階級、民族矛盾、財政危機)5.啟示:(1)改革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要求,是革除社會弊端,促進社會發展和國家興盛的重要手段。(2)改革必然會遭到守舊勢力的阻撓,要充分認識改革的復雜性與艱巨性。(3)改革者要有遠見卓識和堅定的政治魄力,要注意用人,要體現百姓利益。三、民族關系1.宋遼關系:1005年,北宋與遼簽訂協議,北宋給遼“歲幣”,北宋勉強獲得北部邊防的安定。2.宋夏關系:1044年雙方達成和議,西夏向北宋稱臣,北宋每年送給西夏錢物,稱為“歲賜”。3.宋金關系:1141年紹興和議,南宋每年向金朝繳納“歲貢”,宋金之間形成南北對峙局面。第10課 遼夏金元的統治政權 都城 建立時間 民族 建立者 政治制度 滅亡于遼 上京 916年 契丹族 耶律阿保機 南、北面官;行營是國家政治中心 金西夏 興慶府 1038年 黨項族 元昊 模仿北宋、兩套官稱 蒙古金 中都 1115年 女真族 完顏阿骨打 沿襲唐宋、猛安謀克 蒙古元 大都 1271年 蒙古族 忽必烈 行省制、四等人制一、遼的政治制度的特點因俗而治;漢番分治;既學習漢族制度又保持本民族特色二、遼朝南、北面官設置的意義1.緩和了民族矛盾,穩定了契丹的統治。2.促進了遼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3.加快民族交融。三、金朝的鼎盛與衰落:猛安謀克:平時耕作,戰時選拔丁壯出征(兵農合一)。軍事單位、社會組織、基層制度合一鼎盛:12世紀后期金世宗時期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史稱“大定之治”,世宗被稱為“小堯舜”衰落: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襲擾;猛安謀克日益腐化,統治逐漸衰落。四、遼西夏金政治制度共同特點:1.受漢文化的影響2.治理過程中實行雙軌制:既保留了本民族制度,又使用漢族制度。五、元朝鞏固統一的措施1.修筑驛道,設立驛站。(目的:鞏固統一,為公差人員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務,運輸官府物資;又隔一定距離分設急遞鋪,負責傳遞公文)2.實行行省制度:中央的宰相機構中書省,委派官員處理地方事務,逐漸形成常設機構,稱為行中書省,簡稱行省。3.吐蕃地區:由中央政府的宣政院進行管理。4.西域:設北庭都元帥府、宣慰司等管理軍政事務。5.臺灣:設澎湖巡檢司,履行行政管理職能。六、元朝設立行省制度的意義1.提高了行政效率,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2.是我國省制的開端。3.促進了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4.它的創立是中國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5.加強中央集權。行省的性質:具有中央派出機構與地方最高行政機構的雙重性質行省的特點: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相結合行省的分布特點及作用:犬牙交錯,有利于中央對地方的軍事控制。七、元朝的民族關系:各族人民長期混居,逐漸融合形成我國回族的前身:回回蒙古統治者為了保障自己的統治利益,推行民族歧視和壓迫政策:“四等人制”八、元朝滅亡的原因1.社會貧富差距帶來的階級矛盾日益嚴重。2.農民起義相繼在中原和南方爆發,不久元朝滅亡。第11課 遼宋夏金元的經濟、社會與文化一、農業的發展表現 影響耕種制度 一年兩熟的稻麥復種制,有些地方一年三熟 提高了糧食產量經濟結構 出現了固定種植某種經濟作物的農戶 對傳統自然經濟結構有一定突破作物種植 棉花在內地的種植始于宋朝,元朝南方植棉逐漸普遍 帶動了棉紡織業的發展邊疆農業 邊疆農業顯著進步 邊疆地區獲得進一步開發二、手工業的發展行業 成就 作用制瓷業 ①宋朝:出現了以五大名窯為代表的眾多特色瓷器 ②元朝燒出了青花瓷和釉里紅 宋元瓷器大量出口海外,成為中華文明新的物質象征礦冶業 北宋煤的開采量很大,東京的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 燃料的改進大大提高了金屬冶煉的產量和質量印刷業 發展迅速 有力地推動了文化的普及,進一步帶動了造紙業的發展三、宋朝商業繁榮的表現:1.基層市場擴大,官方設置榷場進行互市交易。2.坊、市的時空界限被打破3.海外貿易繁榮,外貿稅收成為國家重要財源。4.城市規模擴大,城市的經濟功能增強。5.商業活動不受官府的監督。6.出現專門的娛樂場所——瓦子。7.出現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四、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過程、表現及影響1.原因:(1)北方戰亂,南方社會相對穩定(2)北民南遷,帶來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工具(3)南方自然條件優越(4)統治者重視與支持2.過程:(1)魏晉南北朝時期,南北方經濟趨向平衡(2)唐中期以后(安史之亂之后),經濟重心開始南移(3)南宋時期,經濟重心南移完成表現:(1)經濟上對南方依賴明顯,人口南多北少的格局定型。(2)南宋時,長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帶,成為全國重要的糧倉,“蘇湖熟,天下足”。(3)元朝時全國大部分人口和稅收集中在江南。影響:(1)對城市交通貿易影響(元朝大運河開鑿,開通海運航線)(2)對人才教育影響(文化重心南移、科舉制實行南北分卷)(3)對民族關系的影響(促進民族融合)(4)對生態環境影響(影響經濟可持續發展)(5)對人口分布影響(南多北少)五、社會變化(1)門第觀念的淡化。——“取士不問家世,婚姻不問閥閱。”(2)社會成員身份趨于平等。(3)國家對社會控制放松。——“財富無定勢,田宅無定主。”一、儒學復興1.背景:儒家學說日益僵化,社會影響不及佛教和道教。2.目的:強調學術為現實服務,充分發揮儒學在強化社會倫理道德秩序、樹立基本價值觀方面的作用。3.口號:“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張載六、程朱理學的內容、特點及影響1.內容:(1)宇宙觀:“理”是世界本原,“三綱五常”(2)人生觀:存天理,滅人欲(3)方法論:格物致知2.特點:(1)吸收和融合了佛教、道教的思想;(2)更加強調倫理道德為思想核心;(3)哲學化、思辨化、平民化3.影響:(1)積極:①塑造中華民族性格特征②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③凸顯人性的尊嚴(2)消極:維護封建專制統治,壓抑、扼殺人性七、文學藝術特點:(1)逐漸平民化、世俗化、個性化。(2)注重個人主觀性情的抒發。1.宋詞(1)原因:兩宋城市生活豐富,娛樂場所需要大量歌詞,士大夫的著名詞作在社會上廣泛流傳。(2)派別:豪放派的蘇軾、辛棄疾,婉約派的柳永、李清照。2.元曲(1)特點:包括散曲和雜劇,更加適合市井演唱的需要。(2)意義:元雜劇標志著中國古代戲曲藝術的成熟。(3)代表作家:關漢卿、王實甫等。3.話本:實際上就是早期的白話小說。4.書法:更加追求個性,不拘法度。5.繪畫:以山水畫最為突出。八、科技1.宋朝(1)北宋工匠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2)火藥大量制造并用于軍事,出現爆炸型火器、管形射擊火器。(3)造出了指南針,廣泛應用于航海。(4)沈括所著《夢溪筆談》總結和記載了當時的許多科技成果。2.元朝(1)郭守敬:制作天文觀測儀器,主持天文測量,編定新的歷法《授時歷》。(3)王禎:編撰的《農書》匯集北方和南方農業技術,關于農業工具的記載尤為豐富。五、少數民族文字1.遼:先后創制契丹大字、小字,用以刻石立碑,還進行文學創作。2.金:創制了女真文字,在科舉中開設女真進士科,用女真文字答題。3.西夏:西夏文通過出土文獻大量保存下來,包括佛經、法律、字典,以及從漢文翻譯過來的經史著作。4.元朝(1)《蒙古秘史》作為游牧民族自己撰寫的歷史,在史學史上具有特殊的價值。(2)八思巴字是漢語拼音化的最早嘗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