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8)城市與城鎮化——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大單元知識清單(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8)城市與城鎮化——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大單元知識清單(含解析)

資源簡介

(8)城市與城鎮化——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大單元知識清單
【知識點匯總】
知識點一 城市空間結構
知識點二 城市功能區
知識點三 城市區位與等級體系
知識點四 城鎮化
知識點五 地域文化對城市的影響
【知識清單】
知識點一 城市空間結構
1.城鎮形態
城鎮形態:每個城鎮總是占據一定的空間,有著特定的外部輪廓,被稱為城鎮形態。
團塊狀 組團裝 條帶狀或放射狀
形態
影響因素 平原地形、市中心吸引作用 城鎮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以及規劃控制 沿交通線分布或沿河流分布或受地形限制
地域形態 各組成部分比較集中,連城一片 城鎮由幾個片區組成,每片區就近組織各自的生產和生活,各片區之間以河流、山嶺阻隔 城鎮地域沿主要交通干線或河流延伸
主要優點 便于集中設置比較完善的基礎設施,各種設施的利用率較高,方便生活,便于管理,節省投資 便于城鎮擴大規模,有利于城鎮環境保護 城鎮各部分接近郊區,親近自然
主要缺點 易造成城鎮環境污染 用地分散,各片區聯系不方便,建設投資大 城鎮交通主要集中某一方向,運距很長
分布地區 平原地區 地形崎嶇不平的丘陵山地 被迫沿鐵路或河流、谷地等延伸
2.城市空間結構模式
同心圓模式
多核心模式
3.合理利用城鄉空間的意義
合理利用城鄉空間有利于建立可持續的人地關系、為生活提供便利、文化傳承等,對于優化城鎮和鄉村內部的空間結構、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做法 意義
發展衛星城、合理規劃工業區、保留一定規模的綠地和河湖等生態涵養空間 有效改善環境狀況,建設宜居的生活空間
合理安排居住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 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為生產和生活提供便利
通過規劃,確定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場所、建筑物、街區或村落等 保護地方和民族傳統特色,使人類歷史和文化遺產得以永續相傳
知識點二 城市功能區
1.城市功能分區
城市功能區 形態 特征 位置
住宅區 占地面積大,是城市的主要職能,工業化后出現分化 建筑質量上高級與低級住宅區分化;位置上高級與低級住宅區背向發展 高級住宅區主要分布在城市的外緣,與高坡、文化區聯系
低級住宅區主要分布在內城、工業區附近,與低地、工業區聯系
商業區 占地面積小,呈點狀或條狀 經濟活動最繁忙;人口數量晝夜差別大,建筑物高度稠密;內部有明顯的分區 市中心、交通干線兩側或街角路口
工業區 集聚成片 不斷向市區外緣移動,并趨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線分布 市區外緣,干線兩側
2.主體功能區的布局要求
(1)商業區布局要求
原則 布局要求
市場最優 位于市中心或主干道兩側,多位于人口密集的地方
交通最優 布局于交通便利處,如火車站、汽車站、港口等附近
配套服務設施 多分布在旅游地、學校、政府機關、大型企業等附近
(2)住宅區布局要求
因素 具體要求
自然環境的適宜性 住宅區選址必須考慮地形、地質、水質、空氣質量、風向、植被等自然因素,滿足人們對住宅區生態環境質量的要求
社會環境的完善性 交通、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商業服務等設施要較為完善
消費者區位選擇的心理趨向 不同人群的經濟狀況和消費習慣不同,對住宅區的選擇也不同
(3)工業區布局要求
考慮要素 布局要求
環境效益 無污染、規模小但勞動力需求量大的工廠(如電子裝配廠、家具制造廠等),可以和居民點交錯分布;對環境有輕度污染的工廠,應與居民點有一定的距離;對環境有嚴重污染的工廠,要遠離居民點,并有防護帶加以隔離
【拓展】
地租
(1)距離市中心遠近對地租高低的影響
(2)交通通達度對地租高低的影響
①市中心:有多條道路穿過,通達度最好,地租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
②市中心附近遠離主干道的地區:通達度差,地租較低。
③城市主要道路與環線交會處:地租較高,形成地租次高峰。
3.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形成的因素
因素 影響 舉例
經濟因素 交通便捷程度 市中心交通通達度好,租金最高;公路兩旁和公路交會處,租金較高;遠離公路,租金較低
距離城鎮中心遠近 距離市中心遠近對商業區的影響最大,對住宅區的影響次之,對工業區的影響最小
社會因素 收入是形成不同級別住宅區的主要原因 高級住宅區與低級住宅區的形成
知名度可以提高身份與地位,是一種強大的集聚力量 美國的好萊塢
種族或宗教信仰可以形成聚居區 北美和歐洲的唐人街和黑人社區
文化因素 早期的土地利用有深遠影響 上海現代化中心商務區是外灘
昔日土地利用也可能完全改變 西方國家有些大城市中心邊緣的住宅區變成貧民區
政策因素 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制定政策和城市規劃,干預城市經濟的發展 新興工業園區的建設
【拓展】
“六看法”判斷城市三大功能區
①看面積——住宅區面積最大,其次是工業區,商業區面積最小
②看距市中心遠近——一般情況下,距離市中心由近及遠依次為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
③看形態——商業區一般呈點狀、條狀,住宅區和工業區一般呈片狀
④看人口變化——商業區晝夜人口差別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住宅區與商業區變化相反;工業區人口晝夜差別最小
⑤看建筑物密度——商業區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區次之,工業區建筑物密度最小
⑥看分布趨勢——住宅區、工業區不斷向郊外移動,市中心比例逐漸下降;商業區雖也有向郊區交通便捷處移動的趨勢,但幅度較小,在市中心上升幅度較大
知識點三 城市區位與等級體系
1.影響城市的區位因素
2.城市等級體系的特點
3.影響城市等級及服務范圍的因素
影響因素 影響 表現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優越,腹地廣闊,服務范圍大,發展條件優越,潛力大 優越的地理位置能極大地提高城市等級,擴大服務范圍,如上海市城市規模的變化過程與它所處的地理位置關系密切
資源條件 位于資源豐富地區的城市,能夠獲得支撐城市進一步發展的資源條件 為城市發展提供豐富的物質(如糧食、副食品)條件、豐富的勞動力條件、豐富的城市用地等
交通條件 位于交通樞紐上的城市,能夠通過便利的交通為更遠的居民提供服務,使其服務范圍擴大 鐵路樞紐城市、公路樞紐城市、港口城市等
人口條件 城市為服務區的居民提供貨物和服務,服務人口要達到門檻人口 位于人口稠密地區的城市服務范圍相對較大;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區的城市服務范圍相對較小
知識點四 城鎮化
1.城鎮化進程
城鎮化的時間差異
城鎮化進程圖示
階段 初級階段 加速階段 后期階段
特點 城鎮化水平較低,發展較慢 人口和產業向城市迅速聚集,城鎮化推進很快 城鎮化水平比較高,城市人口比例的增長趨緩,甚至停滯
問題 較少 勞動力過剩、交通擁堵、住房緊張、環境惡化等 中心區出現衰落跡象
趨勢 —— 出現郊區城鎮化現象 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分布 發展中國家 發展中國家 發達國家
(2)城鎮化的地域差異
發達國家 發展中國家
城鎮化起步 早(英國最早,18世紀工業革命開始) 晚(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開始)
目前水平 目前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例在70%以上 目前城市化水平較低,許多國家城市人口比例不足40%
發展趨勢 城鎮化速度放慢,甚至停滯;出現逆城市化現象(人們對環境的要求提高,郊區基礎設施逐漸完善) 城市經濟畸形發展,城鎮化速度超過發達國家;少數大城市迅速膨脹;拉丁美洲地區出現過度(虛假)城市化(城市化水平超過經濟發展水平),南亞地區出現滯后城市化(城市化顯著落后于經濟發展水平)
合理性問題 農業現代化使大批農業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相對合理 城鎮化速度與經濟發展水平不相適應,出現許多社會問題
【拓展】
郊區城市化與逆城市化的異同
郊區城市化 逆城市化
相同點 都是城市化過程中出現的現象,都導致了城市規模的擴大
不同點 成因 城市發展、規模擴大 城市中心區過度擁擠、環境惡化、用地緊張和居民生活質量下降,居民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環境
結果 城市人口增多、規模擴大 城市中心區衰落
所處階段 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階段 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階段
所在國家 目前主要發生在發展中國家 發達國家
2.城鎮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辯證分析城鎮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城鎮化過程產生的問題
問題 成因 措施
資源短缺 耕地面積減少 城市數量增加、規模擴大,占用大量耕地 城市、公共建設節約用地,盡量少占耕地
水資源短缺 產業和人口的大量集中,用水量最大 節約用水,提高利用率,防治水污染
地面沉降 過量開采地下水導致地面沉降 較少地下水開采;雨季回灌
環境污染 大氣污染 家庭爐灶、工礦企業、交通工具等燃燒煤、石油、天然氣,排放大量煙塵、廢氣 合理布局大氣污染較重的企業;實行集體供暖;建立綠化隔離帶
水污染 工業廢水,生活污水 建立污水處理廠,實行污水達標排放
固體垃圾污染 建設規模擴大、工業生產發展、居民消費水平提高 實行分類回收、利用,采用填埋、燃燒、堆肥處理方法
噪聲污染 交通運輸、工業生產、建筑施工和社會活動 噪聲大的工廠遠離城區布局,建綠化隔離帶
社會問題 交通擁擠、居住條件差 城市人口急劇膨脹,汽車數量不斷增加 控制城市人口增長;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公交優先;加快住房建設
就業困難、社會秩序混亂 鄉村人口無序遷入,城市人口急劇增長 加快經濟發展,增加就業崗位
3.地理信息技術在城市管理中的應用
應用 主要功能 舉例說明
城市信息管理與服務 主要向城市居民提供日常工作與生活所需的各種信息 提供旅游景點分布與詳情、商業網點的布局及各自特色、城市道路與建筑物的空間分布
城市規劃和建設管理 進行城市與區域多目標的開發和規劃 規劃部門可以把有用的資料記錄到數據庫里,隨時查詢和統計,并用三維影響顯示城市;還可以把城市地下管網的分布輸入系統中,進行有效管理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 顯示有關道路的路況、交通流量、沿線環境等空間和屬性信息,可以提供多種類型的查詢 查詢空間信息:某個加油站、立交橋的坐標位置;查詢時間信息:某輛車某一時間處于什么位置及某時間某地的車流量等;查詢路面質量、沿路環境、居民分布情況等;發布交通信息:及時把交通擁擠情況、車流量、交通事故、交通環境情況發給駕駛員,顯示在車內顯示屏幕上,幫助駕駛員找出最佳行車路線
城市抗災減災 實現跟蹤災害發生、發展過程,對災害進行快速分析、評價和模擬,并輔助開展災后的應急和恢復工作 為了提高火災防救工作的針對性,可以建立各防火區的火災信息系統,并建立相應的救護路線模型和災后損失評估模型
城市環境管理 環境規劃與決策、監測、評價、預測與模擬 對城市多種信息如大氣、水、土地、噪聲等進行管理和處理
知識點五 地域文化對城市的影響
1.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人類在特定的地域范圍內、在自然環境的基礎上、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形成的,是人類活動的產物。如圖所示:
2.地域文化差異的形成
3.地域文化與城鎮景觀
城市建筑 表現 原因
建筑布局 美國城市 市中心多是高層的摩天大樓,離開中心區,建筑物高度積極下降,然后緩緩地向郊區遞減 美國發展歷史短雖然早期移民大部分來自歐洲,但美國人發揚了歐洲居民自由的精神傳統,在后來的發展中形成了有別于歐洲的現代文化特征
歐洲城市 市中心有市民集會的廣場、大教堂以及工商組織的事務所,有許多著名的歷史建筑,高層建筑大都建在城市中心以外的地區 歐洲發展歷史悠久,城市中多著名建筑,人們不愿意讓現代化建筑奪去其歷史建筑的風采
建筑結構 中國建筑 圍墻是主要景觀,城有城墻,園有園墻,宅有宅墻,廟有廟墻;園林講究含蓄,含而不露,引而不發,忌直求曲,忌寬求窄 中西地域文化存在差異,中國地域文化具有很強的內向性、封閉性,而西方文化以外向、開放著稱
美國建筑 絕少圍墻;園林強調整齊劃一,均衡對稱,直率敞朗,和盤托出
建筑風格 中國宮殿式建筑的紅墻、黃瓦、飛檐、斗拱,宮廷中的樓、臺、殿、閣與西方宮廷中的噴泉、雕塑等明顯不同;中國民居四合院與西方的花園、洋房、綠籬、草地明顯不同 中國古代建筑突出皇權的重要地位,西方國家城市建筑表現出教堂占優勢地位
【知識演練】
東京都市圈包括東京中心城區及外圍地區。20世紀70年代以后,日本政府推行疏解政策,城市功能和人口從東京中心城區向外圍地區分散。2000年,頒布相關法規,進一步優化大型商業設施(大型購物中心和網購物流中心等)布局。下圖示意2019年東京都市圈大型商業設施分布。完成下面小題。
1.2000年后,東京都市圈大型購物中心( )
A.城市中心增加多 B.受高速鐵路影響較大
C.向外圍均衡擴散 D.由相對集中走向分散
2.2000年后,影響東京都市圈多數網購物流中心選址的主要因素是( )
A.網購需求和人口數量 B.網購需求和交通通達度
C.地租成本和人口數量 D.地租成本和交通通達度
3.近幾年,東京市政府引導大型購物中心在中心城區再集聚,主要是由于中心城區( )
A.人口增長較快,商品需求增大 B.基礎設施改善,交通擁堵減輕
C.經濟長期低迷,經濟活力下降 D.城市功能優化,居民生活便利
武漢因江得名,依江而興。“兩江交匯、三鎮鼎立”是武漢特有的城市格局,但缺乏代表城市形象的規模化亮點區塊。2017年7月17日,武漢市政府確定長江新城項目落戶湖泊環繞、開發程度低的諶家硯,包含有“長江綠谷”之稱的武湖等區塊。圖為武漢長江新城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4.將長江新城定位為“高效高新產業集聚的創新名城”,其主要區位優勢是( )
A.政策扶持,勞動力很豐富 B.科技發達,工業基礎雄厚
C.地價較低,基礎設施完善 D.沿江伸展,生態環境良好
5.未來武漢將四鎮隔江鼎立,功能分工上又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其好處主要是( )
A.分散城市職能,收縮服務范圍 B.提高城市等級,擴大服務范圍
C.完善功能分區,優化空間結構 D.擴大城市面積,提高城市等級
河南省是傳統農業大省,縣城(縣級市中心城區)和小城鎮作為服務帶動鄉村發展的重要節點,在實現就地城鎮化(就地城鎮化表現為農村轉移勞動力向戶籍所在縣城、所在縣的鄉鎮轉移)具有重要意義。經濟基礎較好的縣城為專業村鎮形成提供擴大市場、改善技術條件和基礎設施、培養帶頭人等方面的條件。案例縣城選取了河南省鞏義市(縣級市,城鎮化高水平丘陵縣)、漯河市臨潁縣(城鎮化中等水平平原縣)、洛陽市嵩縣(城鎮化較低水平山地縣)。下圖為2005—2020年不同尺度的城鎮人口規模演變速率圖,下表為河南省以及三個案例縣域內小城鎮的人口普查數據。完成下面小題。
時間 2010年 2020年
項目 常住人口(萬人) 城鎮人口(萬人) 城鎮化率 常住人口(萬人) 城鎮人口(萬人) 城鎮化率
河南省 9402.4 3622.0 38.5% 9936.6 5507.9 55.4%
鞏義市 80.8 36.6 45.3% 78.5 51.1 65.1%
漯河市臨潁縣 71.1 24.5 34.5% 59.4 29.8 50.1%
洛陽市嵩縣 50.7 10.2 20.1% 54.3 22.4 41.3%
6.2005—2010年,與全國平均、河南省平均相比,案例縣域內小城鎮演變速率指數較高的原因是( )
A.就地城鎮化減弱 B.國家和區域政策 C.生態環境的改善 D.小城鎮規模較小
7.城鎮化發展初期,影響小城鎮規模的關鍵因素是( )
A.產業發展水平 B.對外交通密度 C.經濟發展基礎 D.區域海拔高程
8.與異地城鎮化相比,就地城鎮化能夠( )
A.改善小城鎮的環境 B.加劇鄉村的老齡化
C.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D.拉大城鄉間的差異
蚵殼厝是閩南泉州地區一種傳統特色建筑,即用蚵(海蠣)殼攪拌海泥建造的房屋。圖為泉州蚵殼厝景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9.用蚵殼做房屋外墻的主要目的有( )
①蚵殼凸面外傾,利于排水②通風散熱,降低夏季室溫
③反射陽光,提高冬季采暖④減輕海風侵蝕,保護房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蚵殼厝體現的地域文化是( )
A.尊卑有序的價值觀念 B.因地制宜的生活智慧
C.宏大奢華的審美情趣 D.御外凝內的集體精神
城鎮化是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社會進步的重要表現。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區域之間也產生了很大的差異。下圖示意2005—2017年我國四大地區城鎮化率及全國城鎮化率變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1.2005—2008年,東北地區城鎮化率高于全國各地區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距離渤海較近 B.科學技術先進 C.消費市場廣闊 D.工業經濟發達
12.近年來我國東部地區城鎮化快速發展會導致( )
A.城市后備用地面積擴大 B.城市的環境質量下降
C.城市居民就業率升高 D.城市資源利用率降低
百度人口熱力圖是對手機用戶地理位置數據進行密度分析處理后,用不同顏色代表不同熱力度并在地圖上可視化,某區域熱力度越高,表示人口越密集。某課題組對2019年4月某一周武漢市中心城區的百度人口熱力圖進行賦值得到熱力值最大的區域(高熱區),繪制了該周中心城區工作日和周末休息日高熱區面積隨時間的變化圖,如圖所示。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3.工作日9:00-10:00中心城區高熱區面積快速增大,主要是因為人口( )
A.從工業區向商業區聚集 B.從休閑區向辦公區聚集
C.從商業區向住宅區聚集 D.從住宅區向辦公區聚集
14.中心城區高熱區面積變化表明,工作日較休息日( )
A.高度聚集時間更短 B.高熱區面積峰值出現時間更早
C.晚出晚睡特征明顯 D.商業娛樂功能中心使用強度大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到,2000年以后,其大型購物中心的數量有明顯增加的趨勢,外圍地區增加數量較多,中心城區增加數量相對較少,A錯誤。從增加的位置來看,其增加數量較多的更傾向于軌道交通的沿線,B錯誤。圖中顯示,2000年后,大型購物中心在外圍的分布并不是均衡的,而是在某些區域相對集中,在另一些區域較少,C錯誤。2000年之前,大型購物中心相對集中在東京中心城區。2000年頒布相關法規后,結合政府的疏解政策,大型購物中心開始向東京都市圈的外圍地區發展,呈現出從相對集中于中心城區走向分散布局的特點,D正確。故選D。
2.答案:D
解析:讀圖可知,2000年后,網購物流中心主要選址在城市外圍和交通便利的地方,城市外圍,地租成本低,可以降低運營成本,交通通達度高可以提高物流配送效率。所以影響東京都市圈多數網購物流中心選址的主要因素是地租成本和交通通達度,D正確。網購需求和人口數量會影響物流中心的規模和業務量,但不是選址的主要因素,ABC錯誤。故選D。
3.答案:C
解析:人口增長較快與實際情況不符,日本處于城市化的晚期,一般來說中心城區人口可能會向外圍擴散,A錯誤。基礎設施改善、交通擁堵減輕并不是引導大型購物中心再集聚的主要原因,之前也存在基礎設施和交通條件,但大型購物中心依然向外圍分散,B錯誤。20世紀70年代以后,日本政府推行疏解政策,城市功能和人口從東京中心城區向外圍地區分散,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中心城區經濟活力的下降。為了扭轉這種趨勢,通過引導大型購物中心在中心城區再集聚,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和商業活動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提升中心城區的經濟活力,C正確。城市功能優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且居民生活便利也不是引導大型購物中心再集聚的主要原因,D錯誤。故選C。
4.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長江新城四周湖泊環繞,沿江伸展,生態環境好,D正確;高效高新產業的主導因素并不是勞動力,A錯誤;作為新城,這里開發程度低,產業基礎并不如老城,B錯誤;長江新城是新區,并且開發程度低,所以設施并不完善,C錯誤。故選D。
5.答案:C
解析:武漢四鎮隔江鼎立,功能分工明確,是為了避免同質競爭,便于協作,好處是完善功能分區,優化空間結構,C正確;對于城市等級沒有影響,但可以提高城市服務水平,可以擴大服務范圍,相對集中建設而言,會擴大城市面積,ABD錯誤;故選C。
6.答案:B
解析:案例縣域內小城鎮演變速率指數較高,說明小城鎮演變速度較快,小城鎮數量增加較快,說明就地城鎮化加強,A錯誤。國家和區域政策支持,促進小城鎮演變,B正確。生態環境的改善對小城鎮演變影響不大,C錯誤。演化速度與小城鎮規模較小的關系不大,D錯誤。故選B。
7.答案:C
解析:城鎮化發展初期,城鎮數量增加,規模擴大,但是城鎮的等級較低,多為小城鎮,影響小城鎮規模的關鍵因素是經濟發展基礎,C正確。發展初期,產業發展水平、對外交通密度較低,隨著規模擴大,不斷得到改善,區域海拔高程對小城鎮規模影響不大,ABD錯誤。故選C。
8.答案:C
解析:與異地城鎮化相比,就地城鎮化能夠減少鄉村人口流失,減緩鄉村的老齡化,B錯誤。城鎮化可能會惡化小城鎮的環境問題,A錯誤。有利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C正確。減少城鄉間的差異,D錯誤。故選C。
9.答案:B
解析:結合泉州區域地理背景可知,我國東南沿海年降水豐富,蚵殼防水效果好而且凸面外傾有利于排水,所以①正確。②中提到要降低夏季的室溫,泉州夏季高溫,但材料中提到蚵殼拌海泥筑屋而居,同時可看到圖中蚵殼之間嚴絲合縫,并不能起到通風散熱的作用,所以②錯誤。③提到要提高冬季室溫,反射陽光不僅不會提高室溫反而會使熱量被反射,降低冬季室溫,因而該項錯誤。④蚵殼來自海洋,抗海水腐蝕性作用強,有利于抵御含鹽度高的泉州沿海的海風,蚵殼厝從古代一直良好地保存到現在也側面證明了墻體的堅固耐久,所以④正確。B正確,ACD錯誤。故選B。
10.答案:B
解析:蚵殼厝是當地人在海灘發現并撿拾這些蚵殼攪拌海泥筑屋而居,說明體現的是當地人們使用本地自然資源以適宜本地自然環境即因地制宜的生活智慧,B正確。蚵殼厝難以體現出尊卑有序的價值觀念、宏大奢華的審美情趣、御外凝內的集體精神等地域文化,ACD錯誤。故選B。
11.答案:D
解析:東北地區是我國工業化起步最早的地區,工業經濟發達,城市化起步早,2008年之前城鎮化率一致高于全國其他地區,但由于近年來東北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困難,經濟發展放緩,城鎮化增長緩慢,2008年之后城鎮化率被東部地區超過,D正確;與距渤海較近沒有關系,A錯誤;東部地區科學技術較為落后,B錯誤;東北地區消費市場不如東部地區廣闊,C錯誤。故選D。
12.答案:B
解析:近年來我國東部地區城鎮化快速發展可能會帶來城市污染加劇、交通擁堵、住房緊張等城市化問題,加重城市環境壓力,導致城市的環境質量下降,B正確;城鎮化快速發展會導致城市后備用地面積減少,A錯誤;城鎮化快速發展使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可能會出現就業壓力增大,部分人口失業,就業率下降,C錯誤;城鎮化快速發展是城市資源利用率提高,D錯誤。故選B。
13.答案:D
解析:工作日9:00-10:00處于上班高峰期,武漢市中心城區上班族離家去上班,從住宅區向辦公區聚集,導致高熱區面積快速增大,D項正確;從商業區向住宅區聚集會使得人口密度下降,C錯;工作日9:00-10:00的上班高峰期中,工業區也是人口聚集區,A錯;早9點,人們應該是從住宅區外出,而不是休閑區,B錯誤。故選D。
14.答案:B
解析:讀圖可知,工作日上午高熱區面積增加迅速,13時左右達到峰值,休息日在15時左右達到峰值,工作日較休息日高熱區面積峰值出現時間更早,B項正確;工作日11:00~17:00中心城區高熱區面積較大,為高度聚集時間,而周末休息日高度聚集時間為13:00~17:00,工作日比周末休息日的高度聚集時間更長,A錯;周末休息日不需要上班,晚出特征更明顯,C錯誤;休息日商業娛樂功能中心使用強度較工作日大,D錯誤。故選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宁市| 页游| 新津县| 杨浦区| 日喀则市| 灌阳县| 苏尼特右旗| 金秀| 漳州市| 涡阳县| 涟水县| 宁夏| 和政县| 恩平市| 勃利县| 会宁县| 从江县| 通化市| 喀什市| 诏安县| 保靖县| 巴青县| 乐平市| 平南县| 祁连县| 达拉特旗| 论坛| 长乐市| 乌兰察布市| 策勒县| 会宁县| 弋阳县| 青岛市| 讷河市| 佳木斯市| 韩城市| 大安市| 安仁县| 滦南县| 肥东县| 宜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