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框 讓家更美好本框內容是第一框《家的意味》的延伸和落腳點。本框從四個角度分別講述了如何建設美好家庭:一是用心體味親情之愛,二是相互關愛、彼此尊重,三是傳承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四是家庭成員共同的責任。這四個方面既有思想情感,也有行動上的要求,對于建設幸福和睦的家庭有較強的指導意義。家庭作為人們的“避風港”,家庭和諧對中學生的健康成長產生直接的影響。然而,隨著改革的深化,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家庭矛盾、親子沖突等不和諧因素凸顯了家庭道德和家庭法律常識教育的重要性。加上成長中的中學生處于青春期,生理、心理和智力不成熟,容易忽略父母的愛,感受不到家中的親情,因而對父母不知孝敬,不懂得如何孝敬,會出現一些矛盾或沖突,卻又不懂得如何處理。道德修養 培養學生珍視家庭、孝敬父母、關愛家人的道德品質,自覺傳承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健全人格 用心體味親情之愛,相互關愛、彼此尊重,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樂于奉獻、善于溝通的人格特質。責任意識 在日常生活中自覺承擔建設美好的家庭的責任,為建設美好的家庭作出自己的貢獻。教學重點 建設美好的家庭的做法。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學會在家庭中有效溝通和解決矛盾,培養換位思考的能力。1.通過家庭故事分享、角色扮演等活動,讓學生體驗家庭成員的角色和情感。2.利用情景模擬,教授學生有效的家庭溝通的技巧和解決矛盾的方法。3.鼓勵學生反思自己的家庭生活,思考如何改善家庭關系。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多媒體播放“用誠信播種,助力糧食增產豐收”“筑路興國,祖孫三代風雨同舟初心不改”等最美家庭的先進事跡。請同學們思考:這些家庭有什么共同點?為什么他們能夠被評選為“最美家庭”?學生思考、討論、交流。教師導入:同學們,家是我們最熟悉的地方。家里有溫暖的牽掛、真切的關懷和守候,也有甜蜜的碰撞……如何讓我們的家更美好,我們應該為自己的家做些什么?下面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進入今天的學習。二、師生互動 探究新知探究 建設美好的家庭1.活動環節一:情境體驗——感受家的美好請同學們閱讀并填寫教材P29“生活觀察”。 填寫完成后,思考問題:對比以上記錄,你有什么發現?學生進行分享、交流、回答。教師總結: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體味親情之愛。每個家庭的親情表現不盡相同,有的溫馨和睦,有的磕磕絆絆,有的內斂深沉,有的隨和自然……有時我們可能因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時我們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親情。只要我們用心體悟就會發現,家人間的愛蘊含在生活的點滴之中。2.活動環節二:情境探究——化解愛的“碰撞”多媒體出示教材P31“探究與分享”:一天,突然降溫,媽媽讓小強穿上厚外套。他說:“謝謝媽媽,我覺得穿這些夠了,今天有體育課,穿厚外套不方便運動?!眿寢屨f:“穿多了可以脫,穿少凍感冒了怎么辦?”小強說:“我都這么大了,知道冷熱,您就放心吧!”媽媽拿著外套,若有所思地看著小強走出家門……思考問題:如果你和家人有類似的“碰撞”,你會怎么做?學生討論、交流、回答。多媒體出示教材P31“相關鏈接”:孝親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墩撜Z》中說:“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禮記》中說:“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孝親敬老也是公民的法定義務?!吨腥A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吨腥A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學生分小組討論問題:我們為什么要孝親敬老?又該如何孝親敬老?教師對學生們的討論結果進行點評。教師總結: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相互關愛、彼此尊重。家庭成員之間相互關愛是家庭幸福美滿的重要條件。在接受關愛的同時,也要學會回報愛。對父母長輩,我們要孝順敬重;對兄弟姐妹,要相攜相助。家庭成員要以彼此尊重為前提進行溝通和交流。在生活中,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有時難以避免。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有事多商量,主動化解矛盾,增進情感。3.活動環節三:說古論今——傳承家庭美德多媒體出示教材P32“探究與分享”:家規是一個家庭的行為規范,一般是一個家族傳承下來的教育后代子孫的準則。家訓是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中華文化中有許多廣為流傳的家規、家訓。思考問題:(1)你還知道哪些中華文化中廣為流傳的家規、家訓?(2)為什么要傳承這些家規、家訓?學生討論、交流、回答。教師總結:家規、家訓是家庭美德的縮影。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傳承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家庭是道德養成的起點,我們要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尊老愛幼、勤儉持家、知書達禮、遵紀守法等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推動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讓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親情中升華。4.活動環節四:家務勞動“我”分擔多媒體出示以下情境:思考問題:你會做哪些家務勞動?你會主動參與家務勞動嗎?我們為自己的家庭做了哪些事情?學生交流、分享、回答。教師進一步提出問題:這對我們建設美好家庭有何啟示?學生思考并回答。教師總結:建設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員的共同責任。在家庭生活中,我們都有自己的角色,家庭成員共同分擔、相互協作,有助于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我們要不斷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強家庭責任意識,為家庭建設作出貢獻。三、暢所欲言 歸納總結讓家更美好不僅是父母的責任,也是“我”的責任,感恩家人、孝敬長輩,努力讓我們的家變得更美好!心動不如行動,讓家更美好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吧!本節課緊緊依據課程標準和學生的思維特點遞進設計,符合學生道德發展的知、情、意、行四個要素。將學生個體的生活經驗作為學習的起點,體現了尊重學生、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從學情出發,基于學生的學習興趣、認知水平來設計有一定思維高度的問題,由具體到抽象,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問題的設計,注意對學生思維的啟發,引導學生深入地思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