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1)地球和地圖——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大單元知識清單(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1)地球和地圖——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大單元知識清單(含解析)

資源簡介

地球和地圖——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大單元知識清單
【知識點匯總】
知識點一 經緯網判讀和應用
知識點二 地圖三要素
知識點三 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及應用
知識點四 地形剖面圖
【知識清單】
知識點一 經緯網判讀和應用
1.經緯網的判讀
(1)經線和緯線
經線 緯線
特點 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的線 地球儀上與赤道平行的線
形狀 半圓 每條緯線都自成圓圈
長度 相等 赤道最長,越往兩極緯線越短
劃分 20°W與160°E組成的經線圈劃分東西半球;20°W向東至160°E為東半球,160°E向東至20°W為西半球 赤道劃分南北半球
距離 同一經線上,緯度相差1°的距離約為111千米 赤道上,經度相差1°的距約為111千米
方向 指示南北方向 指示東西方向
特征 ①所有經線長度都相等 ②兩條正相對的經線構成一個經線圈 ③任何一個經線圈都能將地球平分為兩個半球 ①緯線是大小不等的圓圈 ②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越往兩極,緯線圈越小 ③每條緯線與每條經線垂直相交
(2)經度和緯度
經度的度量 緯度的度量
起始點 本初子午線(0°經線) 赤道(0°緯線)
度量方法 從本初子午線向東:東經(E)0°—180°,度數增大 從本初子午線向西:西經(W)0°—180°,度數增大 (注:東經180°和西經180°為同一條經線) 從赤道:向北(N)0°—90° 向南(S)0°—90° 低緯度0°—30° 中緯度30°—60° 高緯度60°—90°
半球劃分 20°W與160°E組成的經線圈為地球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赤道(0°緯線)把地球分為南、北半球
最大度數 180° 90°
(3)常見經緯網圖
①側視經緯網圖
②極地經緯網圖
③方格狀經緯網圖
2.經緯網應用
1.定方向
(1)用經緯度法判讀
①東經經度增大的方向為東,減少的方向為西;西經經度增大的方向為西,減小的方向為東。
②北緯緯度增大的方向為北,減少的方向為南;南緯緯度增大的方向為南,減少的方向為北。
經緯網圖中方位的判斷(以極點經緯網圖為例)
①確定南、北方向
北極點是地球上最北的地點,它的四面八方都是南方;南極點則相反。如圖甲中A、B兩點位于同一條經線上,A點在B點的北方,圖乙中N、P兩點在同一經線上,根據地球自轉方向,判定圖乙為以北極為中心的地球俯視圖,N點在P點的南方。
②確定東、西方向
在同一緯線上的兩點為正東、正西關系。如圖甲中B、C兩點在同一緯線上,B點在C點的正西方向。圖乙中M、N兩點在同一緯線上,N點在M點的正東方向。盤點過東、西方向時,首先要選擇劣弧段(兩點間的差值小于180°的弧段),再按地球自西向東的自轉方向確定方位。如圖丙為南半球俯視圖,先畫出A、B兩點間地球自轉方向的箭頭,然后根據上述法則判斷,即A點在西,B點在東,B點在A點的正東方向。
③若兩點既不在同一條經線上,又不在同一天緯線上,在的判定兩點間的方位時,既要判定兩點間的東、西方向,又要判定兩點間的南、北方向。如圖甲中A、C兩點,A點在C點的西北方;圖乙中M點位于P點的西南方。
2.定距離
緯度間隔1°的經線弧長約為111千米,經度間隔1°的緯線弧長約為111*cos α千米(α為當地緯度)。如下圖所示:
3.定范圍
(1)相同緯度且所跨經度數相同的兩幅地圖,所示地區的面積相等。
(2)所跨經度數相同的地圖,緯度越高,表示的實際范圍越小。
(3)圖幅形態的兩幅地圖,中心點緯線數相同,所跨經緯度越廣,表示的實際范圍越大,比例尺越小。如下圖中,陰影區域中實地面積較大的是①,當①②兩區域的圖上面積(即圖幅)相等時,則比例尺較小的是①。
知識點二 地圖三要素
1.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和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
(1)公式:
(2)表示形式
①文字式: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40km
②數字式:1:4000000
③線段式:
2.圖例:地圖的語言,包括各種符號和他們的文字說明,地理名稱和數字。
3.指向標:指示地圖上的方向。
地圖類型 方向判定
一般地圖 面向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經緯網地圖 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指向標地圖 根據圖中指向標定向,箭頭指示北方
【拓展】地圖的基本功能
(1)地圖信息傳輸功能。
地圖是空間信息的圖形傳遞形式,是信息傳輸工具之一。編圖者須充分掌握原始信息,研究制圖對象結合用圖要求,合理使用地圖語言,將信息準確地傳遞給用圖者。用圖者須熟悉地圖語言,深入閱讀分析地圖信息,形成對制圖對象正確而深刻的認識。
(2)地圖信息載負功能。
地圖是信息的載體,可容納大量信息。
(3)地圖模擬功能。
地圖作為再現客觀世界的形象符號模型,不僅能反映制圖對象空間結構特征,還可反映時間系列的變化,并可根據需要,通過建立數學模式、圖形數字化與數字模型,經計算機處理完成各種評價、預測、規劃與決策。
(4)地圖認識功能。
包括通過圖解分析可獲取制圖對象空間結構與時間過程變化的認識;通過地圖量算分析可獲得制圖對象的各種數量指標;通過數理統計分析可獲得制圖對象的各種變量及其變化規律;通過地圖上相應要素的對比分析可認識各現象之間的相互聯系;通過不同時期地圖的對比分析,可認識制圖對象的演變和發展。
知識點三 等高線地形圖判讀及應用
1.概念:在地圖上把海拔相等的點連接而成的線
2.地形部位:
地形 在等高線地形圖中的表現特點
山峰 等高線閉合,等高線數值內高外低(一般在圖中有黑三角圖例)
山谷 等高線向數值增大的方向彎曲
山脊 等高線向數值減小的方向彎曲
陡崖 多條海拔不同的等高線重合,一般圖中用
鞍部 兩側均為閉合的等高線,山谷的最高處,山脊的最低處
3.基本特征:
(1)同線等高——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海拔相等;
(2)同圖等距——同一幅地圖上等高距一般一致;
(3)密陡疏緩——等高線越密集,坡越陡,反之越緩;
(4)凸低為高——等高線最大彎曲部分向低值凸出為山脊;
(5)凸高為低——等高線最大彎曲部分向高值凸出為山谷。
4.等高線的判讀:
(1)延伸方向——等高線延伸方向為地形走向,與等高線垂直方向為坡度最陡方向,是水流方向。
(2)密度——等高距一定,線愈密則坡愈陡,水流愈急;若坡面等高線高處密,低處疏則為凹坡,反之為凸坡。
(3)極值——某區域海拔最大或最小情況,顯示該區域地勢起伏大小。
(4)彎曲處——等高線向地勢低的方向凸,則為山脊;相反則為山谷。
5.等高線圖的計算
(1)兩地相對高度的計算
確定兩地相對高度的有兩種方法:
方法一:根據等高線的特征,讀取兩地的海;然后相減求高差:H相=H高-H低。
方法二:根據公式(n-1)*d<相對高度<(n+1)*d,其中n為間隔等高線條數,d為等高距。(注意:此公式應用條件為兩地之間等高線數值遞增或遞減)
(2)陡崖相對高度的計算
估算陡崖的相對高度多條等高線重疊在一處,則該處為陡崖,如下圖(單位:米)所示:
①陡崖的相對高度(△H)。
計算公式為(n-1)d≤△H<(n+1)d,圖中陡崖的相對高度為200米≤△H<400米。
②陡崖的絕對高度。
圖中崖頂的絕對高度為300米≤H頂<400米。
圖中崖底的絕對高度為0知識點四 地形剖面圖
1.含義:地形剖面圖指沿地表某一條直線方向上垂直剖面圖,以顯示剖面線上斷面地勢起伏狀況。
2.應用:地形剖面圖是在等高線地形圖的基礎上繪制的。它在平整土地,修筑渠道,修建鐵路、公路和其他工程時,可作為計算土石方量的依據。
【知識演練】
讀下列經緯網圖,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甲點的經緯度,下列表示正確的是( )
A.(20°N,15°E) B.(20°S,15°E)
C.(20°S,15°W) D.(20°N,15°W)
2.關于乙、丙兩點的位置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
A.乙點位于丙點的正南方 B.乙點位于丙點的東北方
C.乙點位于丙點的西南方 D.乙點位于丙點的正北方
3.圖中四點既位于東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4.下列關于地理位置的說法,正確的是( )
A.②點的位置是110°E,10°S B.④點的位置是40°S,100°E
C.⑥點的位置是135°E,70°N D.⑧點的位置是100°E,50°N
5.下列關于兩點之間相對方向的說法,正確的是( )
A.①點在②點的西北方向 B.③點在④點的東南方向
C.④點在⑤點的西南方向 D.⑦點在⑧點的東北方向
6.若飛機從圖中③點飛往⑧點,沿最短航線飛行,其方向是( )
A.一直向東 B.先向東北,再向東南
C.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D.先向正北,再向正南
下圖是“杭州西湖景區的導游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7.某旅行團從蒔花廣場出發,想去蘭苑參觀游覽,途經a路口時,如果不考慮其他因素,取最近路線,那么他們的行進方向是( )
A.向東 B.向南 C.向西 D.向北
8.如果將該圖比例尺放大到5倍,則放大后的比例尺為( )
A.1:5 B.1:50 C.1:500 D.1:125
讀“我國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面小題。
9.a、b、c、d四處河岸,河流沖刷強度最大的是( )
A.a處 B.b處 C.c處 D.d處
10.圖中虛線處可能發育河流的是( )
A.M、N兩處 B.P、Q兩處 C.M、P兩處 D.N、Q兩處
11.沿XY線的地形剖面圖是( )
A. B.
C. D.
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利用暑期在河北省東部某區域進行了野外考察。讀該地區等高線地形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
12.在a、b、c、d四處中,學生們發現林木最茂密的地方最可能是( )
A.a B.b C.c D.d
13.在圖示地區,a處與地勢最高處兩地點間的最大高差可能為( )
A.129米 B.139米 C.149米 D.159米
14.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對圖中河流特征有不同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該河流夏秋季節徑流量較大 B.該河流圖示河段有凌汛現象
C.該河流主要受大氣降水補給 D.該河流干流河段由北流向南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左圖中,自南向北緯度變大,表示北緯;自東向西經度變大,表示東經,所以甲的經緯度為(20°N,15°E),A正確。故選A。
2.答案:B
解析:依據經緯度的判讀,圖中乙點的經緯度是35°E,20°N;丙點的經緯度是35°W,40°S;根據兩個點的經度判斷乙點在丙點的偏東方,根據兩個點的緯度判斷乙點在丙點的偏北方,故乙點位于丙點的東北方。故B。
3.答案:D
解析:圖中甲、乙均位于北半球,AB錯;丙、丁均位于南半球,東半球范圍為20°W向東至160°E,圖中丙的經度為35°W,位于西半球,丁的經度為15°W,位于東半球,C錯,D正確。故選D。
4.答案:C
解析:順著地球自轉的方向,東經度數增大,西經度數減小;以北極點為中心的俯視圖,地球自轉呈逆時針,以南極點為中心的俯視圖,地球自轉呈順時針。以此判斷:②的地理坐標是(110°W,10°S),A錯誤;④的地理坐標是(100°E,40°N),B錯誤;⑥的地理坐標是(135°E,70°N),C正確;⑧的地理坐標是(100°W,50°N),D錯誤。故選C。
5.答案:C
解析:根據所學地理知識可知,①點在②點的東北方向,A錯誤;③點在④點的西北方向,B錯誤;④點在⑤點的西南方向,C正確;⑦點在⑧點的西北方向,D錯誤。故選C。
6.答案:D
解析:③的地理坐標是(80°E,50°N),⑧的地理坐標是(100°W,50°N),由此可知,兩點處于同一緯度,且處于同一經線圈上,因此飛機從③點飛往⑧點,沿最短航線飛行,即沿經線圈上兩點之間的劣弧飛行,所以先飛向正北,再飛向正南,故選D。
7.答案:C
解析:蘭苑位于蒔花廣場的西南方向,途經a路口時,如果不考慮其他因素,取最近路線,那么他們的行進方向是向西,即可到達,C正確,ABD錯誤。故選C。
8.答案:C
解析:原圖的比例尺是1:2500,將該圖比例尺放大到5倍,則放大后的比例尺為1:2500*5=1:500,C正確,ABD錯誤。故選C。
9.答案:A
解析:a、d是侵蝕岸,b、c是堆積岸,a處河道較窄,水流較快,侵蝕強度大,故選A。
10.答案:A
解析:利用“凸值法”判斷:M、N是山谷,P、Q為山脊,山谷容易發育河流,故選A。
11.答案:B
解析:由X到河谷,地勢下降。由河谷到Y,地勢抬升,河谷是地勢最低的地方。故選B。
12.答案:C
解析:結合圖中信息可知,c處靠近河流,水源較為充足,自然條件較為優越,因此林木最為茂密,C正確;abd三處,自然條件略遜于c處,ABC錯誤。故選C。
13.答案:D
解析:結合圖中信息可知,a處的海拔高度范圍為200到220,該圖當中地勢最高點的海拔范圍為340到360,高差范圍為120到160,因此,a處于地勢最高處兩點間的最大高差可能為159米,D正確,ABC錯誤。故選D。
14.答案:B
解析:結合圖中信息可知,該地區位于河北省東部某地區,屬于溫帶季風氣候,該地區河流主要受雨水補給,夏季時降水量較大,因此河流徑流量較大,AC不符合題意;該河段整體自北向南流,從高緯流向低緯,不存在凌汛現象,B符合題意,D不符合題意。故選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宁县| 六安市| 通海县| 沭阳县| 文山县| 丁青县| 南充市| 武平县| 阿拉善盟| 祁连县| 江孜县| 从化市| 盐山县| 洛隆县| 玉林市| 宾川县| 页游| 灌南县| 虞城县| 福安市| 铁岭市| 张家川| 甘孜| 青铜峡市| 略阳县| 凭祥市| 当雄县| 福州市| 彰化市| 义乌市| 杭锦旗| 永登县| 九台市| 望城县| 丰台区| 桐乡市| 龙井市| 铅山县| 吉水县| 灵丘县| 民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