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一年級上冊 第一單元 4 靈動的龍 教學設計課題 4 靈動的龍 單元 第一單元 學科 美術 年級 一年級教材分析 本課程《靈動的龍》旨在通過美術創作的形式,引導學生深入了解龍的象征意義和文化價值,體驗書法與繪畫相結合的藝術魅力,進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他們在創作過程中感受到身為“龍的傳人”的自豪與榮耀。教材通過展示不同表現形式的兒童畫作品,啟發學生的創作思維,2022新課標要求 1、能感知身邊的美,認識美存在于我們周邊,初步形成發現、感知、欣賞美的意識。2、能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媒介,按照自己的想法,以平面、立體或動態等表現形式表達所見所聞、所感所想。3、學會從外觀和使用功能等方面了解物品的特點,能針對某件物品的設計提出自己的改進意見,進行裝飾和美化,初步形成設計意識。4、能利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媒介,體驗傳統工藝,學習制作工藝品,知道中國傳統工藝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瑰寶,增強中華民族 自豪感。學習目標與核心素養 1.通過了解理解并欣賞龍的象征意義,感受龍文化所蘊含的深厚內涵和魅力,激發學生做一名中國人的自豪感。(審美感知)。2.通過學習活動,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使他們更加認同和珍視自己的文化身份。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分析能力,激發學生的繪畫熱情,對社會、環境和生活的興趣。根據自己的觀察與感受,塑造造型作品。(藝術表現)3.通過書法和繪畫創作,學生能夠運用不同的材料和技法表現龍的靈動形態和細節特征。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激發他們對中華文化的探索欲望和表達熱情。(創意實踐)4. 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書法韻律,學會用毛筆或手勢摹寫“龍”字。激發學生熱愛中華文化的意識,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在繪畫中獲得審美體驗。形成樂于用美術的形式來表現中華文化的興趣。(文化理解)學情分析 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他們對形象生動、色彩鮮艷的事物有著濃厚的興趣。學生對傳統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認識和體驗。學生需要更多的直觀感受和動手操作的機會,以增強對龍文化的理解和認同。學生渴望在藝術創作中表達自己的想象和創意,展現個性。學生在美術方面已具備一定的基礎技能,如線條的描繪、色彩的運用等。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較為豐富,但可能需要引導才能更深入地挖掘和表現。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抱有好奇和尊重的態度,愿意了解和傳承。學生在藝術創作中樂于嘗試和探索,希望得到認可和鼓勵。重點 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龍的象征意義,體會其在中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難點 如何將龍的靈動形態生動地表現出來,使學生在創作過程中能夠準確把握龍的特征和神韻。材料準備 多媒體課件,繪畫紙、各種繪畫工具。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一、情景導入(播放視頻)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它象征著力量、智慧和祥瑞。龍在中國文化中,代表了吉祥、繁榮、權利和尊貴。中國人稱“龍的傳人”,我們是龍的傳人。(出示圖片)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龍是炎黃子孫智慧的產物。你能把龍畫出來嗎?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吧,板書課題二、小貼士龍象征著力量、智慧和祥瑞。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代表著我們的團結、勇敢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觀看視頻,說說自己的感受。 發揮學生的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講授新課 一、學習情境(一)萬里長城一條龍,群山之上顯威風,長江黃河雙龍匯,生生不息中國夢。(出示圖片)(二)二、活動, 找一找不同形態的龍。看看“龍”字的演變過程,你能在字形中找到龍的影子嗎 1、甲骨文中用線條勾勒的“龍”字2、小貼士:用線條勾勒出來的龍形象,無一例外,基本都呈現出身體彎曲、頭有雙角、大口獠牙的形態,而頭上也大都有代表“控制”和“征服”的“辛”字。3、甲骨文中用圖形畫表示的“龍”字。4、小貼士圖形畫畫出了龍飛騰、蜷曲的狀態。這一類文字更加直觀、形象地展示了龍身體彎曲,有角、有足、有尾,而且可以呈現出行走、飛騰、蜷曲等多種形象。5、“龍”字的演變過程。甲骨文:頭上有角、身體彎曲、大口獠牙。金文:頭上有“辛” 的形態。篆書:筆畫橫平豎直線條粗細基本一致。隸書:漢隸將字形方塊化更加規范,端正。楷書:1956年,公布了《漢字簡化方案》。6、看視頻找靈感(播放視頻)三、試一試1、用毛筆或手勢摹寫“龍”字,體會書法的韻律。2、看視頻找靈感(播放視頻)四、活動1、墨在水中慢慢擴散,龍的形態若隱若現。 試一試,用靈活的曲線畫一條騰飛的龍。2、看視頻找靈感(播放視頻)3、作品欣賞出示圖片4、名家作品欣賞出示圖片5、學生作品出示圖片6、看視頻找靈感(播放視頻)7、學生作品欣賞出示圖片8、小貼士用曲線畫騰飛的龍,使龍的形態靈動,細節突出。五、找一找(一)看看大自然中有什么形狀和龍的外形相似。出示圖片(二)小貼士河流、山峰、云朵、樹木、閃電……大自然中有很多形狀像龍的樣子。六、作業用水彩筆、彩墨等不同材料表現形態各異的龍。學生作業欣賞出示圖片 學生討論回答,了解“龍”字的演變過程。仔細觀察“龍”字的演變過程,了解“龍”字的演變。嘗試模仿教師的動作,用毛筆摹寫“龍”字,交流自己的摹寫體驗,分享摹寫過程中的感受和發現。了解畫龍的技巧,展示自己的繪畫作品,互相評價并提出改進建議觀察自然景物的圖片分享自己找到的自然界中與龍相似的地方。 通過簡單的引言,激發對龍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通過觀察和實踐,讓學生感受漢字的魅力,了解“龍”字的文化內涵,同時培養學生的書法興趣和技能。通過繪畫和欣賞活動,讓學生進一步感受龍的靈動和力量,培養藝術感知能力和繪畫技能。通過互相評價和建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合作精神。通過觀察自然和尋找靈感,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進一步加深對龍文化的理解。同時,通過描述和分享,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創造力。課堂練習 用水彩筆、彩墨等不同材料表現形態各異的龍。課堂小結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代表著中華民族團結、勇敢、一往無前的精神,中國人都以自己是“龍的傳人”為驕傲。讓我們用小手畫出我們心中的龍吧。板書 靈動的龍寫龍字畫龍形課外拓展/課外閱讀內容 龍是華夏民族的圖騰,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是龍的傳人,龍字的不同寫法。一、象形文字的龍象形文字是用線條描繪事物形象的造字法,帶有事物的輪廓特征,龍頭,龍角,龍眼,龍爪,龍尾,二、銘金文的龍字象形文字是商周時期契刻在龜甲或者動物骨頭上的文字,主要用于原始宗教與鬼神溝通的祭祀或占卜儀式上。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契刻者的在提升契刻技能的同時,也會對較為復雜的線條進行簡化處理,因此象形文字具象的成分越來越少,抽象的性質越來越重。因此,在西周的金石器皿上出現了更為簡潔的線條。三、竹簡木牘上的龍東周(戰國)時期,戰亂頻發,文字書寫者受形式影響,在文字記錄和書信往來中,使用更為簡單的線條,可以認為這是行草書的雛形。四、小篆類的龍字秦李斯 統一文字之后,大篆里屈曲盤繞的線條統一采用一橫向和豎向為主的線條范式,漢字式樣進一步規整起來。五、印章里的龍字戰國秦漢時期,先秦璽印、漢印一脈相承,根據印面的需要,多為方正的字形,進一步減省了線條的復雜性。六:隸書中的龍字我們現在能看到的隸書的樣式,大多是東漢時期刻于碑石、摩崖和瓦當上的文字,也有近現代各地出土的簡牘。多為橫向取勢,字形扁闊,波挑明顯,七、草書中的龍字在篆書向隸書演變的過程中,同時出現了書寫較為潦草直接的草篆和草隸,最終演化為東漢時期的章草,后經漢魏晉一些書家的推動,形成了今體書風里的草書:八、行書中的龍字東漢末年,由隸書的快速書寫演變而出的行書,成為一部分人的表情達意方式,開始具備了一些藝術特性,后經東晉王羲之發揚光大。八、楷書中的龍在行書逐步形成的同時,楷書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經歷魏晉南北朝,在唐朝達到頂峰。新中國成立以后,漢字又經歷了一次簡化改革,而龍字在簡化之后,變得面目全非。估計現代好多人都不認識繁體的龍字了。特色資源分析和技術手段說明 對比彩色鉛筆、水彩筆、油畫棒畫出的畫像,以及剪紙的特點,并在實物投影儀上做示范,激發學生動手制作的欲望,使學生樂于動手。教學反思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4張PPT)靈動的龍第4課(人教版)一年級上01新知導入02新知講解03藝術欣賞04實踐練習05藝術欣賞06課堂評價01新知導入01新知導入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龍是炎黃子孫智慧的產物。02新知導入小貼士龍象征著力量、智慧和祥瑞。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代表著我們的團結、勇敢和勇往直前的精神。02新知講解萬里長城一條龍,群山之上顯威風,長江黃河雙龍匯,生生不息中國夢。鎏金鐵芯銅龍 [唐代]陜西歷史博物館藏02新知講解看看“龍”字的演變過程,你能在字形中找到龍的影子嗎 甲骨文中用線條勾勒的“龍”字02新知講解小貼士用線條勾勒出來的龍形象,無一例外,基本都呈現出身體彎曲、頭有雙角、大口獠牙的形態,而頭上也大都有代表“控制”和“征服”的“辛”字。02新知講解看看“龍”字的演變過程,你能在字形中找到龍的影子嗎 甲骨文中用圖形畫表示的“龍”字。02新知講解小貼士圖形畫畫出了龍飛騰、蜷曲的狀態。這一類文字更加直觀、形象地展示了龍身體彎曲,有角、有足、有尾,而且可以呈現出行走、飛騰、蜷曲等多種形象。02新知講解看看“龍”字的演變過程,你能在字形中找到龍的影子嗎 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頭上有角、身體彎曲、大口獠牙。頭上有“辛” 的形態。筆畫橫平豎直線條粗細基本一致。漢隸將字形方塊化更加規范,端正。1956年,公布了《漢字簡化方案》。02新知講解看視頻找靈感02新知講解用毛筆或手勢摹寫“龍”字,體會書法的韻律。試一試書法“龍”字02新知講解看視頻找靈感02新知講解看視頻找靈感02新知講解墨在水中慢慢擴散,龍的形態若隱若現。試一試,用靈活的曲線畫一條騰飛的龍。活動像“龍”一樣的墨跡02新知講解看視頻找靈感02新知講解作品欣賞02新知講解萬里長城(版畫) 1985年 伍必端 中國美術館藏名家作品欣賞02新知講解吳冠中 中國畫 《長城》名家作品欣賞02新知講解長龍飛龍在天學生作品龍的傳人02新知講解看視頻找靈感02新知講解學生作品欣賞02新知講解學生作品欣賞02新知講解小貼士用曲線畫騰飛的龍,使龍的形態靈動,細節突出。02新知講解找一找看看大自然中有什么形狀和龍的外形相似。02新知講解找一找02新知講解找一找02新知講解小貼士河流、山峰、云朵、樹木、閃電……大自然中有很多形狀像龍的樣子。02新知講解用水彩筆、彩墨等不同材料表現形態各異的龍。作業02新知講解學生作業欣賞06課堂評價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代表著中華民族團結、勇敢、一往無前的精神,中國人都以自己是“龍的傳人”為驕傲。讓我們用小手畫出我們心中的龍吧。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靈動的龍》“龍”字的演變.mp4 《靈動的龍》引課視頻.mp4 《靈動的龍》水墨龍.mp4 《靈動的龍》畫龍.mp4 《靈動的龍》行書草書的龍的寫法.mp4 《靈動的龍》龍字的寫法.mp4 【人教版】美術 一年級上冊 第一單元 4 靈動的龍 課時教案.doc 【人教版】美術 一年級上冊 第一單元 4 靈動的龍 課時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