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習任務單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音樂 年級 初三 學期 秋季課題 《西南情韻》第一課時教科書 書 名:義務教育教科書 音樂 出版社:人民音樂出版社學生信息姓名 學校 班級 學號學習目標1.能夠對西南少數民族音樂感興趣,樂于學習,認識西南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及其特有的藝術特點。 2.通過欣賞《歌唱美麗的家鄉》、《布谷催春》,感受苗族飛歌、侗族大歌的藝術魅力,了解兩種藝術體裁旋律、結構、演唱形式等主要音樂特點,知道各民族的歷史文化,感受音樂傳遞的美,增進學生對中國少數民族音樂文化進一步的學習。 3.通過聆聽、模唱、律動、對比等活動,感受苗族飛歌中的音樂記號和色彩音b3,在音樂風格上的重要作用,感受侗族大歌中領唱與合唱聲部的旋律特點,同時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實踐活動中。課前學習任務1.復習學習過的蒙古族、維吾爾族、藏族等民歌特點; 2.了解我國西南地區的地域分布和地貌特征; 3.以小組為單位,為侗族大歌中的領唱、齊唱、合唱的演唱形式設計肢體動作。課上學習任務【學習任務一】 聆聽歌曲旋律并觀察老師的律動,思考這首歌曲的有幾個樂句,節奏有什么特點? 答:由( )個樂句構成,節奏特點是( )。 【學習任務二】 請聽老師演唱歌曲旋律,思考歌曲的節拍和旋律的特點? 歌曲節拍為( )( )( ),構成旋律的骨干音是( )( )( )。 旋律使用的創作手法是( )。 A同頭換位 B換頭合尾 C起承轉合 D魚咬尾 【學習任務三】 飛歌常用的音樂記號有( )、( )、( )。 A B▼ C D 《歌唱美麗的家鄉》中的具有飛歌特色的色彩音是( ),它在旋律中出現的規律是什么? 答:色彩音是( ),在句尾旋律上滑至“5”時,使用( ),音程關系為大三度,調性色彩( );在句尾旋律下滑至低音“5”時,使用( ),音程關系為小三度,調性色彩( )。 【學習任務五】 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學習兩個簡單的動作,一同感受苗族飛歌獨特的音樂風格。 第一個動作,拍打身體兩側,雙手交叉劃過頭頂,緩緩打開,放下。 第二個動作,雙手放在身體兩側,向前畫圈。 【學習任務六】 觀看并聆聽視頻片段,判斷侗族大歌的演唱特點有( )。 A無指揮 B無伴奏 C多聲部合唱 【學習任務七】 請同學們組建一支自己的歌隊,通過肢體動作表現出歌曲的結構變化。 【課堂檢測】 作品節奏旋律演唱形式體裁《歌唱美麗的家鄉》《布谷催春》課后作業1.嘗試模仿苗族飛歌《歌唱美麗的家鄉》的演唱,練習歌曲中的色彩音“降3”; 2.拓展聆聽侗族大歌《蟬之歌》,并探究侗族人們學習大歌的方法。 3.聆聽彝族酒歌《蘇木地偉》感受彝族人民以酒待客和熱情友好的傳統習俗。推薦的學習資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