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中語文:考試重點題型答題技巧模板一、詩歌答題模版類型 答題模板描繪畫面(忠于原詩,語言優美);概括氛圍;意境類分析思想感情;點出境界特點;揭示手法;結合詩句分析(怎樣用);思想感情;手法類作用效果(對讀者、意境、中心等的效果);語言特色類 揭示語言特色;結合詩句具體分析;思想感情;作用效果;該字的本來意義及在句中的含義,技巧(活用、倒裝、手法);煉字類放入句中描述景象;意境感情(作用效果);關鍵詞類 主旨作用;結構作用;感情類 運用……手法,通過……內容,抒發(寄寓、揭露)了……感情;概括主旨類 詩歌定位各句內容,通過……手法,抒發了……感情、評價;寫了……;怎樣寫的(技巧、語言風格、字句特色);鑒賞類表達效果(感情);找到詩句;分析基本含義(形象類型、特點);形象類為何要寫(主旨);作用效果;詩歌含義 表層含義;深層含義;二、閱讀理解的 15 個??碱}+答題模板第 1 / 17 頁(1)本文的線索是什么 回答此題的關鍵是看文章的標題,文章的標題往往就是全文的線索;其次是關注文中反復出現的關鍵詞語,這個詞語一般也就是文章的線索。(2)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文段)的內容。首先要明白文中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四個要素,然后根據“(何時、何地)誰→干什么→結果怎樣”或者“什么→怎么樣”的思路組織語言。準確、清楚、簡潔,不要把概括內容變成了原文復述。概括議論文或說明文文段的內容,抓段落中心句。一般說來,議論文、說明文的段意是通過中心句來表現的。中心句的位置往往在一個文段的開頭(起提領作用),或在結尾(起總結作用)有時也在中間。(3)簡要概括文中事物的特點(優點、用途)。此類題經常出現在說明文中,答案往往不止一點,而且一般分散在文中,需要進行提取加工。首先要分析文章結構,注意段中的連接詞,如“首先”、“其次”、“還”、“也”、“此外”等詞語,這些句子往往就是事物的幾點特征。另外,在找到一點特征后,還要看看下面幾段的相同位置句,答案往往就隱含在那里,看分值答題,注意不要遺漏。(4)提取文中的某句話,然后問為什么,原因是什么?把題干代入原文,答案一般就在原文語句處附近??梢灾苯佑梦闹邢嚓P句子作答,也可以對提取出來的關鍵詞進行加工。(5)本文的標題有何作用?標題通常有以下作用:①全文的線索,推動情節的發展;②總結文章內容、點明主旨(突出主題);③形式新穎,吸引讀者;④反映人物情感的變化。(需注意的是回答時不能全部照搬,需根據文章的內容靈活套用)。(6)文中加點詞語有何作用(好處、妙處) 一般有固定的答題思路:動詞 生動形象地表現什么,(或傳神刻畫了事物……的情第 2 / 17 頁狀),表現了人物……的心情(性格)。形容詞 生動形象地描摹出某人(某物)……的特點、情態(或副詞 描繪出一幅……樣的場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7)文中畫線句子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何作用或對文中的畫線句進行賞析,請說說畫線句子的表達效果。此題的答題思路:分析該句的修辭作用+具體語境作用。常見修辭答題如下:手法 答題模板用(事物)比喻(事物),形象地寫出了(事物)……的特點(情態),比喻表達了(人物)……的情感。把**擬人化(或賦予**人的情感),生動形象地表現了……的情狀(描繪擬人 出……的畫面),寫出了事物……的特點,表達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使句式更整齊,氣勢更強烈,強調了(事物)的……,突出了(人物)……排比的感情。夸大(或縮?。┝耍ㄊ挛铮┑拇笮。ㄩL度、速度、性能等)、突出了(事夸張物)……的特點。這個反問句的意思是……,以強烈的語氣表達了(人物)……的態度(觀反問點、情感)。①開頭出現,其作用通常為設置懸念,吸引讀者。設問 ②文中或結尾出現,其作用通常為引起了對……問題的關注(或引人深思),給人以啟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①引用詩句,其作用通常為增強文章的詩情畫意,使文章語言更優美(或引用 引用詩句是為了說明……);②引用故事、神話傳說,其作用通常為增強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讀者。對偶 使文章節奏鮮明,增強文章的節奏感和韻律美。第 3 / 17 頁(8)某段在文中起何作用 先弄清該段落在文中的位置,再分析其作用。①引出下文;②開頭點明故事所要描寫(說明、議論)的對象;③照應文章標題;在文章開頭④設置懸念,吸引讀者;⑤為后文的情節發展埋下伏筆(作鋪墊),推動情節的發展。①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在文章中間 ②為后文的情節發展埋下伏筆(作鋪墊),推動情節的發展。①總結全文;②解釋全文主旨;③照應前文;在文章結尾④照應文章標題;⑤引人深思。(需注意的是,并不是每個答案全部都寫上,而是根據具體情況套用適用的答案)(9)文中畫線句(某段)運用了什么樣的描寫方法,有何作用 先分析屬于何種描寫手法,然后分析其作用:人物描寫表現了人物……的特點,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品(肖語動質);心)烘托了一種……的氣氛,表達了……人物怎樣的思想感情環境描寫(心理)。(10)請分析文中××的形象或文中的××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 從文中檢索關于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等的描寫,提取出關鍵詞來分析人物性格,并對結果進行加工合并。(11)文章運用了對比(伏筆、象征)等的表現手法,有何作用 常見的表現手法有對比、象征、伏筆、照應等,每一種表現手法都有其特定的作用。手法 答題模板對比 ……和……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人物(事物)……的特點。象征 使文章立意高遠、含蓄深刻。第 4 / 17 頁伏筆 對將要出現的**事件作暗示,為情節發展作鋪墊。照應 使文章結構嚴謹,令主題更加鮮明,使文章(故事情節)更加嚴密。烘托、渲染 常用來表現環境、營造氛圍、抒發感情、突出主題。(12)分析本文標題的含義。此類題首先需找出標題中的關鍵詞語,先回答它字面上的意思,即其本意。然后聯系文章的主旨,說出這個詞語的寓意,便可得出其深層含義。(13)說說你對加點詞語含義的理解。首先找到詞語在原文中的位置,然后弄清上下句具體語境,弄清這個詞語所包含的寓意,即可得出答案。(14)說說你對文中畫線句含義的理解。理解句子的含義一般有兩種答法:①將句子所表達的意思和具體語境或文章的主旨聯系起來,然后用淺顯的語言表述;②解釋這個句子為什么這么說,這么說的原因是什么。(15)聯系生活實際,談談你讀完本文后的啟示。此類題屬于開放性試題。回答此類問題時,只要符合題干的要求,聯系文章的內容,有具體的事例說明,表述合理即可。三、常丟分 7 種題型+9 大經典問題(含對策技巧)(一)初中語文最易失分的 7 個題型1、字音字形題,耗時過多而丟分。字音字形題耗時不要超過 1 分鐘,否則既降低了答對的機率,還擠壓了其他題的時間。俗稱“丟雙份”。中考語文選擇題多為復查負效題,不復查還好,越查越易改錯。【對策】選擇常見 100 個多音字和 100 個常錯形近字,遵循“以義定音定形”原則,適度聯想發散,逐一記憶過關,每天一題,適當訓練。2、詞語(成語)運用題,不知分類而丟分。第 5 / 17 頁成語題中只要出雙重語義的一般是選擇項,比如燈紅酒綠、想入非非等。當然成語還有因不了解成語意思誤用、因不明成語適用對象誤用、因不明成語感彩誤用等角度進行分類。【對策】①選擇 100 個??汲烧Z和 100 個常錯成語,逐一過關,每天一題,適當訓練。②其他實詞虛詞不能放松。3、語病辨析題,不分輕重而丟分。語病題是命題人最頭疼的題目,因為語言本就講求約定俗成,因此答題時不要苛求完美,只比較哪個選擇項更好一些——“認對不認錯”。【對策】匯總中考題,熟悉六種語病類型,分類解析,每周一題,適應訓練。語病題是訓練低效題。4、實詞理解題,教材不熟而丟分。實詞題與教材文言文聯系最緊,出題點一般為教材內容。【對策】匯總必修教材和選修教材中的文言文,每天一篇,翻譯梳理過關。5、文言篩選題、分析概括題,忽略原文而丟分。【對策】文言篩選信息題的關鍵是將選擇項內容代入原文,根據題目要求進行排除。分析概括題除了要重視原文,代入原文外,還須盯緊該題設錯的五大方面(攪亂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和語意邏輯)。6、文言翻譯題,得分點不全而丟分。【對策】匯總教材中 35 篇文言文,每天一篇,翻譯過關。重視四個落實:①字字落實,重點在單音節詞翻譯為以該單音節詞為核心的雙音節詞;②句式落實,不僅有句式還包括活用法;③文從句順語言落實;④得分點定位落實,是得分點的絕對不能譯錯更不能譯掉。7、文言斷句題,不懂標志而丟分。【對策】斷句題命題點在于標志。標志有哪些?句前“猶、況、夫、其”,句末“耶、者”,當然還有句中的“而”等。此外,要善于利用句式特點、主謂、動第 6 / 17 頁賓關系等技巧。斷句答問命題自由,但無非內容概括和常識考查。內容概括摘原文,常識考查適當須積累文學、文化常識。(二)初中語文常見 9 大經典問題1、病句類題目須要注意哪些方面才能夠得高分 從小就接觸漢語,對于漢語的句子非常熟悉,這就使得我們對漢語有著較強的語感,這是我們辨析語病的優勢。做題時,首先通讀句子,借助于語感初步判斷,然后再根據語法或邏輯知識進行檢驗,從而得出準確答案。考生判斷不準是因為只是跟著感覺走,忽視了用語法或邏輯去檢驗。2、壓縮語段主要有哪幾種考查形式 ①給新聞擬寫標題、導語,或將一段新聞稿壓縮為一句話新聞;②給概念下定義;③概括文段的基本內容、主旨;④用簡潔的話將圖表內容表述出來。3、擴展語句有哪些種類 擴展語句可分為以下幾種:單句的擴展;復句的擴展;綜合擴展,這類擴展可以是由單句到單句,也可以是由單句到復句,總之是使句子生動形象、豐滿具體起來;語段的擴展,給定一個話題或提供一個情境,讓考生加以闡釋、發揮、引申,從而使話題或情境明確、具體,構成一個完整的語句或語段。4.仿用句式題極具開放性,命題極為靈活,命題形式都有哪幾種 句式的仿用是指根據提供的例句或新的語境來仿造句子。從近幾年高考命題來看,所考查的題型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幾種:(1)嵌入式。要求仿寫的內容鑲嵌在語段當中,既有上文的語境,又有下文的語境。(2)續寫式。要求仿寫的句子是在給定了上文語境的基礎上,承接上文語句的續寫,在內容上具有連貫性。(3)話題式。除給定例句外,還給定幾個話題。(4)限定式。給定例句,并附加其他限定,譬如以××為開頭等。(5)自由式。給定例句,在選材和立意上充分自由。第 7 / 17 頁(6)對聯式。給定上聯或下聯,要求寫出下聯或上聯。5.初中常見修辭方法共有 7-9 種,非常具體,我們沒有疑問,可是對于其命題特點卻不清楚。命題主要有 3 個特點:(1)考查運用能力。不考查對修辭方法的辨認,考查修辭方法的運用,即根據規定的情境,運用一定的修辭方法表達一定的思想感情,或表達對事物的認識。(2)選材具有時代氣息。所給材料,所設情境,多來自于現實生活,與自然、社會、人生密切相關,往往涉及社會熱點問題。(3)考查具有綜合性??夹揶o,往往與語言表達準確、生動、連貫、得體等結合起來考查,即使是單純考修辭方法,也很少只考某一種修辭方法,往往多種修辭方法放在一道試題中考查。6.默寫名句名篇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默寫名句名篇時,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潔,字跡清楚,筆畫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誤寫。不要因為書寫有誤丟分。要注意那些同音異義詞,這些詞往往是命題人設題的熱點,應知其音,明其義;要注意同義異形詞,這類詞是考試得分的“盲點”之一,具有迷惑性和誤導性。另外,如果題干中要求“只做兩小題”,就要首先選擇自己最有把握的,句中沒有生僻難寫字、易錯字的兩題作答,否則閱卷時只按答出的前兩題計分,所以答題時一定要看清填寫要求。7.文言實詞在試卷中一般采用哪種形式進行考查 對文言實詞的考查,命題十分靈活,一般采用客觀選擇題的形式。考查的方式主要有:(1)選出 4 個選項中對加點詞語的解釋正確(或錯誤)的一項;(2)比較 4 個選項中相同詞的意義,選出與題干例句中此實詞意義相同或不同的一項;(3)題干例句中加點的文言實詞屬于某種語法現象(如偏義復詞、詞類活用),要求從選項中找出與這一現象符合的項;(4)與現代漢語比較,找出加點的文言實詞與現代漢語意義相同或不同的一項;第 8 / 17 頁(5)通過翻譯句子題來考查對關鍵實詞的理解等。8.如何復習文言虛詞 復習文言虛詞時,要結合一些典型的例句,熟練掌握虛詞的常見意義和用法,特別應對使用頻率高而常見意義和用法又較多的虛詞進行重點的系統的復習。根據初中考試對文言虛詞的考查向教材靠近的走向,考生必須熟悉教材中出現的常見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并善于將這些虛詞與試題中的同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進行比較和辨別。同時,考生還要有意識地培養自己根據語境來判斷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9.“篩選文中的信息”這一考點的考查有哪些基本要求 該考點難度較大?!昂Y選文中的信息”主要是篩選與題干相關的語句。此考點的核心是考查考生對文意的準確理解。這里所說的“信息”是指符合題目要求,代表某些特定含意的文言詞語、短語、句子。篩選并整合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的信息,可以幫助我們讀懂讀通文言材料。四、文言文重點:1、內容和注釋的記憶2、重點實詞虛詞的掌握3、熟悉各個文言文作家基本概況(生平重大事跡)、熟悉名家的意義不僅在于文學常識積累、更希望孩子們可以利用自己對于名家的信息掌握,在老師的指導下將其轉化為寫作素材,寫出高水平的作文。五、名著閱讀重點:1、重點情節的記憶2、重點人物性格分析(比如對于藤野先生的治學嚴謹、待人誠懇、沒有民族偏見性格的分析、)3、結合生活談理解(比如《論語》中“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我們可以結合學習談復習的重要性。結合交友談誠信的重要性)六、現代文閱讀第 9 / 17 頁現代文閱讀命題往往在四個方面設置題目:一是理解文章的主旨;二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三是鑒賞作品的語言和表達技巧;四是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1、理解文中的重要詞語(關鍵:聯系原文)答題技巧:聯系上下文,弄清楚詞語在原文中指代的內容。注意修辭手法,如果詞語用了比喻、擬人、象征等手法,答題關鍵是把詞語由喻體、擬體還原為本體。聯系語境,對有感彩的詞語的答題關鍵是進行直接正面的描述。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義(關鍵:理解句子中關鍵詞的含義)。答題技巧:整體把握句意,抓住句子主干的同時留心句子的修飾、限制成分。注意句子在文中的地位。聯系文章的寫作背景和創作意圖。3、指出文中的某個句子,然后問作者這樣說的理由、根據是什么(關鍵:聯系上下文,原文中找答案)?答題技巧:作答時先分析句子的性質是觀點句還是結論句。(觀點句,理由在后;結論句,理由在前)確定句子所涉及的范圍,篩選信息,切不可照抄原文。4、文中為什么要寫某事物或從某件事物寫起/文中某一句話或某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好處/作者這樣寫的用意是……答題模式:相關術語 + 文章的具體內容 + 作者情感或文章主旨5、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不能。因為:第 10 / 17 頁 與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不一致; 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 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表達了……不能互換。6、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這樣寫的好處/作用是什么 1、答題模式:確認修辭手法+修辭本身的作用+寫出了對象的什么特性比喻、擬人: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排比:增強氣勢和語氣,強調了+對象+特性對比:強調了……突出了……設問:引起了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與思考反問、反復:加強語氣,強調了……7、文段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藝術手法/藝術技巧/表達技巧;作者是如何寫“……”,這樣寫有什么好處/效果/作用;賞析某段文字的藝術手法或表達效果。答題模式:使用的方法(盡量要全面,有條理,要拓展)+ 結合文章內容具體分析+ 效果作用(往往要與感情主旨聯系起來)8、賞析文章的標題/如何理解文章的標題/為什么要以“…….”為標題/以“……”為標題有什么作用?分析角度:內容、結構、形式9、文章用了第幾人稱,使用這種人稱的好處是什么?答題技巧:使用人稱的作用+結合文章內容10、線索的賞析/文章以……為線索。答題模式:文章以……為線索,開頭寫......中間寫......結尾寫......答題技巧:第 11 / 17 頁從上下文中篩選信息,歸納概括。所寫內容有幾個方面就從幾個方面概括;如果內容集中寫一個方面,無法從內容上分為幾個方面時,應考慮從手法(虛實、正反、點面)方面分點概括。11、分析作者的情感態度/文中寫某句話或某事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意思?答題技巧:聯系上下文,抓住文章的關鍵句,結合主旨,分析作者情感12、人物鑒賞/請簡要分析文中主人公的形象。答題技巧:按總分來回答,先用一句話從整體上對該人物作出一個定性分析,然后再從幾個方面定量分析;或先從幾方面定量分析,再用一句話做定性式總括。13、鑒賞語言/賞析文章語言。答題技巧:從遣詞造句、修辭、語言風格、語體、情感的角度去鑒賞答題模式:語言特點/手法+該特點或手法的常規效果+對象+抒發情感/觀點/內容14、指出文章的結構方式,并簡要分析。答題模式:文章是以……為結構方式,第一層寫了……第二層寫了……15、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么?動詞:不行。因為該詞準確生動具體地描寫出了……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的描寫了……副詞(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準確的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限制、時間、范圍等),換了后就變成……與事實不符。現代文答題模版1.開放型試題:評、引、析、結;2.談看法或補敘結尾:感悟、引申;3.原因題:客觀原因;主觀原因;4.詞語的表達作用:形象性、感情性、精確性、結構性;5.聯想感悟型:A 感:根據文本,聯系全文;B 悟:聯系實際,結合自身,另舉一例,提出建議;第 12 / 17 頁6.句子的作用:A 思想內容上:聯系本句含義,突出強調內容或揭示段意;聯系中心、態度、感情;用了修辭或表現手法的要揭示表達效果;B 結構上:引起下文、設置懸念、伏筆、渲染氣氛、照應前文、總結上文、使結構嚴謹、承上啟下、揭示文章脈絡層次;7.關鍵句子理解:抓句中關鍵詞;聯系上下文(文體、結構、中心等);8.寫 X 為什么要從 Y 寫起:揭示 X 與 Y 的關系;引出寫作主體突出主體特點;9.怎樣論證:論證方法;論證過程;現代文閱讀積累1.長句:容量大,氣勢盛;能細致嚴密地說明事物;表達復雜豐富的感情;2.短句:句子短,簡潔明快,干脆有力;音節少,停頓多,容易造成一種急促的氣勢;便于表達豐富的情緒,強烈的感情;3.自然環境描寫的作用(在小說中):渲染烘托氣氛、形象、心情;推動(或襯托)情節發展;象征意義;交代背景(時間、地點等);4.自然環境描寫的作用(在散文中):渲染烘托氣氛、形象、心情;抒寫美;抒發作者情感;作為串時間的線索;見證歷史滄桑;5.文學作品中的環境包括:具體的風景描寫;生活和社會環境;社會歷史背景及時代特征;6.文學作品的形象: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的精神風貌;人物的思想特征;人物形象的社會或時代意義;7.第一人稱親切自然;自由直接;真實生動;8.第二人稱:呼告抒情,動人親切;便于感情交流;充滿氣勢,態度鮮明;自由靈活;9.第三人稱:直接展現豐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時空限制,靈活自由;顯得客觀冷靜;10.肖像描寫:以形傳神,更好地展現人物的外貌及內心世界;11.動作描寫:表現人物個性特征及內心世界;12.語言描寫:言為心聲,表現人物性格特點;13.心理描寫:揭示人物內心世界;使形象更為豐滿充實;第 13 / 17 頁14.白描:簡筆勾勒,簡潔準確傳神;15.工筆細描:精雕細刻,絲毫畢現,具體生動;16.細節描寫:真實精細;傳神鮮明;17.插敘:豐富內容;深化主題;使事件曲折有致;使情節更加完整,結構更加嚴密;對主要情節或中心時間作必要的鋪墊照應、補充說明;18.倒敘:設置懸念,增加興趣;讀起來波瀾起伏;19.直接抒情:淋漓盡致;20.間接抒情:表達含蓄,含而不露;韻味悠長(不著一字,盡得風流);21.開頭段:提出話題,領起下文;點明主旨,統攝下文;設置懸念,吸引讀者;蓄勢(伏筆、鋪墊、照應、對比),奠定感情基調;點明思想感情變化的線索;使文章避繁就簡、不蔓不枝、條分縷析;與結尾呼應,強調主旨;22.過渡段: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有時只開啟下文);引發議論,揭示主旨;襯托作用;渲染、烘托氣氛;使文章避繁就簡、不蔓不枝、條分縷析;23.結尾段:照應主題,呼應開頭;收束全文,點明主旨,深化中心,卒章顯志;升華感情,耐人尋味,啟人思索;24.線索:環環相扣,結構緊湊;25.照應:構成一條貫穿全文的情感線索,使文章結構緊湊;呼應文題;26.舉例:具體實在,易于接受;增強說服力和感染力;豐富文章內容;表明……觀點;27.多方面對比的作用:通過多方面的對比,層層深入;使主旨的內涵更加豐富;內容表現更加集中;28.側面烘托:給人如臨其境的現場感;從側面烘托……的……特征;29.引用:具有文學味;豐富文章內涵;引起讀者興趣;表明……觀點;30.長短句間雜:讀起來錯落有致;31.疊詞:強調……;讀來瑯瑯上口,有音樂美;32.記敘文中的議論:畫龍點睛,揭示記敘的目的和意義;33.說明文中的描寫、文藝性筆調:點染作品,使之生動形象;34.人物對話描寫: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動;促進故事情節發展;35.引用傳說故事:增強文章的傳奇性、風物的神秘性;豐富文章內容;引起讀者興趣;含蓄地引出、表明……觀點;第 14 / 17 頁36.引用詩歌:增強文章的詩情畫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豐富文章內容;引起讀者興趣;含蓄地引出、表明……觀點;37.引用名言:增強說服力;豐富文章內容;引起讀者興趣;表明……觀點;38.描寫方法包括:正、側面;工筆、白描;多角度描寫;動靜結合;點面結合;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一些修辭、表現手法;記憶口訣為:正側工白多點面,動靜景情修表現;修辭手法的作用手法 作用比喻 化平淡為生動、化抽象為具體、化深奧為淺顯、化冗長為簡潔;借代 引人聯想;形象突出、特點鮮明、生動;在表情達意上更得體、含蓄、別致;語言生動形象,蘊涵豐富;色彩鮮明,描繪形象,印象深刻;感情強烈,引起比擬共鳴;突出本質、特征,引人聯想;烘托氣氛,語言生動形象,增強感染力;感情強夸張烈,引起共鳴;對偶 便于吟誦,易于記憶;表意凝練,抒情酣暢;對比強烈,褒貶分明;句式整齊,節奏勻稱;文章貫通,語勢強勁;集中內容,加重感情;條分縷析,排比說理嚴密透徹,抒情酣暢淋漓;提醒注意,引起思考;突出內容,變化波瀾;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增強說服設問力和表達效果;反問 強化語氣,強調內容;增強表達效果,表達強烈感情;引起思考,余音回蕩;反復 寫景抒情感染力強;承上啟下,層次清晰;多次強調,給人以深刻印象;渲染氣氛,定下感情基調;統攝全詩,引出故事;激發讀者想象;化實為虛,起興形象生動;第 15 / 17 頁手法 作用雙關 言在此而意在彼,使表情達意更含蓄,更有趣;表現手法的作用1.常見的表現手法有:比興、對比、象征、用典、烘托、虛實結合(記憶口訣為:比用對象烘虛實)2.象征:言在此而意在彼,內涵豐富;富有哲理,給人以啟迪;3.襯托:突出事物特點;4.先抑后揚:在變化和反差中突出事物特點;5.借景抒情:賦予客觀景物以濃厚的主觀色彩;營造氛圍;委婉含蓄地表達……思想感情;6.融情于景:賦予客觀景物以濃厚的主觀色彩;營造氛圍,創造意境;表達……思想感情;含而不露,韻味悠長,使人想象于無窮之境界;7.反諷:突出強調,深化主題;8.托物言志:富有暗示性、朦朧性,意在言外;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象空間;9.虛實相生:二者相互聯系,相互滲透轉化,可以達到虛實相生的境界;豐富詩中的意象,開拓詩中的意境,為讀者留下豐富的想象空間;10.化用典故:賦予文章語言的雅趣;賦予文章鋪墊和仿擬對象,增強古今對照的效果;豐富文章內涵;11.意象組合:最大限度地增強了詩歌意象的密度和詩歌的力度;使詩中的意象鮮明突出;為讀者提供了聯想與想象的廣闊天地和咀嚼回味的余地;12.結構安排的特點:照應、層層深入、烘托鋪墊、對比、承上啟下、懸念、伏筆(記憶口訣:層承對照烘懸伏);詩歌鑒賞積累1.對仗:顯示語言的對稱美;達到意境美和韻律美的完美結合;2.頂真:具有回環跌宕的韻律美;3.擬聲詞:使詩文更生動形象;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4.表顏色的詞:表現心情;增加描寫的色彩感和畫面感;渲染氣氛;5.語言特色的類型包括: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淺顯、辭藻華麗、委婉含蓄、第 16 / 17 頁簡潔洗練、沉郁頓挫、渾厚雄壯、多用口語、明白如話(記憶口訣:清平明辭委,簡沉渾多明);6.景物描寫角度:空間變化(遠近高低)、時間變化;動靜;視、聽、嗅覺;虛實;正、側面;色彩、形狀、聲音;第 17 / 17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