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 諸侯紛爭與變法運動學案【學習目標】1.了解春秋五霸、戰國七雄,認識春秋戰國時期的形勢。2.了解春秋戰國時期鐵器牛耕的使用.都江堰、鄭國渠的興修。工商業的發展,理解戰國時期變法運動的根本原因。3.掌握商快變法的內容,認識其對中國歷史發展的影響。4.知道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其他諸子百家的主張;探討百家爭鳴的原因和影響;感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古代先賢的智慧。【學習重難點】重點:是春秋爭霸戰爭和戰國兼并戰爭的不同特點及其歷史影響。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和歷史作用難點: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轉型。百家爭鳴中孔子的思想【預習新知】列國紛爭與華夏認同歷史分期:前771年,西周滅亡。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東周開始,東周分為、 兩個階段。2.春秋五霸形成: ,一些大的諸侯國擴張勢力,力圖號召和控制中小諸侯國,確立霸權地位。史書將這一時期建立霸權的諸侯國君稱為“ ”。3.戰國七雄與周王室滅亡(1)戰國七雄形成:春秋后期到戰國前期,一些諸侯國的 掌握了實權。晉國出現 ,齊國出現 。經過長期紛爭,許多中小諸侯國消失,只剩下 、 、 、 、 、魏、秦七個大國,史稱“ ”。(2)周王室滅亡:周朝傳統秩序被破壞,各國紛紛稱王。周王室在前256年被秦國所滅。4.民族交融和華夏認同(1)華夏認同:春秋時期中原各國因社會發展較四周戎狄蠻夷先進而自稱“ ”,在頻繁的交往中,產生了 觀念。(2)民族交融:進入戰國之后,內遷戎狄已逐漸融入華夏族,楚國也不再被視為蠻夷。華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鮮血液,更加穩定,分布更為廣泛。經濟發展與變法運動1.經濟發展(1)農業: 開始使用,各國紛紛興建水利工程。(2)手工業:冶鐵技術出現,手工業分工更加細密。(3)商業: 廣泛流通,涌現出一批商業中心城市,不少商人富比王侯。2.商鞅變法(1)原因①經濟發展:新興 要求變革舊的制度。② 迫使各國進行改革,實現 。(2)商鞅變法①經濟上: 、獎勵耕織;承認 ,推動 經濟發展。②政治上:獎勵 ,剝奪和限制 特權;實行什伍連坐。③行政上:普遍推行 。④社會上: 政策。孔子和老子1、孔子(1)生平:孔子是 學派的創始人,名丘,字仲尼,出身于春秋后期魯國破落貴族家庭。(2)思想主張:A、仁:孔子思想的核心觀念是“ ”,主張統治者順應民心,愛惜民力;主張“為政以德”B、禮:孔子主張恢復西周禮樂制度,承認制度隨著時代變化應當有所改良。(3)教育成就:他主張“ ”,打破貴族階層壟斷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動了私學的發展。(4)文獻整理:相傳孔子晚年對《詩》《書》《禮》《易》《樂》《春秋》等文獻進行整理。2、老子(1)生平:老子是 學派的創始人,姓李,名耳,字聃,春秋后期楚國人。(2)思想主張:老子將天地萬物本原歸結為抽象的“ ”。其思想包含著樸素的辯證法,揭示出事物存在著互相依存、相互轉化、對立統一的矛盾;認為物極必反,柔能克剛。(3)政治主張:老子在政治上主張順其自然, ,退回到 的時代。百家爭鳴1.背景(1)戰國是社會大變革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促使階級關系出現新變化。(2)舊的貴族等級體系開始瓦解,新興的 階層崛起。(3)各國統治者出于競爭需要,______,爭相招攬人才。2.內涵:當時出現眾多學說、學派,各自提出對政治、社會乃至宇宙萬物的看法,彼此論戰辯駁,形成百家爭鳴的思想文化繁榮局面。3.主張(1)儒家:代表人物為 和荀子。孟子認為人性善,提倡“仁政”。荀子認為人性惡,主張隆禮重法。(2)道家:代表是莊子,崇尚逍遙自由。(3)陰陽五行家:代表鄒衍認為五行間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提出“相生相勝”理論,代表了中國古代對自然界樸素的科學認識。(4)墨家:代表下層平民利益。代表墨子主張節儉、“____”“非攻”“尚賢”。(5)法家:代表新興地主階級利益。代表韓非主張以法為工具管理國家,體現了中央集權的政治思想。4.意義(1)百家爭鳴是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經濟發展、階級關系變化在思想領域內的反映,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2)不僅為新興地主階級登上歷史舞臺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而且成為后世中華思想文化的源頭,影響深遠。【鞏固訓練】1.秦商鞅變法規定,沒有軍功爵的人不能當官,有爵才有官;到西漢初年,除保留“非列侯不得任宰相”外,其他都是只提官而不提爵;到西漢中期,不是列侯也可以任宰相。這一系列變化反映出( )A.貴族爵制已被廢除 B.選官權集中于中央C.官僚政治漸趨成熟 D.官員任用不看出身2.晉厲公被弒后,悼公受大臣擁立時說:“孤始愿不及此。雖及此,豈非天乎!抑人之求君,使出命也。立而不從,將安用君?二三子用我今日,否亦今日。”這說明( )A.晉悼公受到大臣的忠心擁戴 B.卿大夫掌握了晉國大政C.周天子已喪失天下共主地位 D.晉國的分裂已不可避免3.春秋管子言:“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戰國商君曰:“農戰之民千人,而有《詩》《書》辯慧者一人焉,千人者皆怠于農戰矣。……《詩》《書》、禮、樂、善、修、仁、廉、辯、慧,國有十者,上無使守戰。國以十者治,敵至必削,不至必貧。”上述思想( )A.適應了封建國家的統治需要 B.反映了社會教化的重要影響C.體現了變革時期的治國探索 D.確立了重本抑末的經濟政策4.春秋前期,齊桓公在管仲的協助下,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幟,聯合諸侯,打敗山戎,幫助衛國復國,抑制了楚北上的勢頭。孔子曾說,如果沒有管仲,我們就都是“披發左衽”的野蠻人。孔子贊揚管仲的原因是( )A.管仲的成就使我們進入了文明社會 B.齊國是春秋五霸中實力最強的國家C.管仲保存了中原的先進文化的功績 D.管仲的輔佐使齊國擁有強勁的實力5.史載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彈琴擊筑,斗雞走狗,六博蹋鞠者。”這反映了( )A.統治者注重推動文教娛樂事業的發展B.工商業的繁榮與城市的興盛C.貴族階級沉湎于醉生夢死的享樂生活D.平等、自由的體育競技精神的萌發6.桃應曰:“舜為天子,皋陶為士(法官),瞽瞍(舜父)殺人,則如之何?”孟子曰:“執之而已矣。”“然則舜不禁與?”曰:“夫舜惡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則舜如之何?”曰:“舜……竊負而逃,遵海濱而處……樂而忘天下。”孟子傾向于( )A.主張治國應當施以仁政 B.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C.主張治國應當施以法治 D.不遵守法治而顧全人倫7.先秦時期,有思想家提出,治理國家不能朝令夕改;對待老百姓,不能過于煩擾,像煎小魚一樣,顛來倒去。他還要求統治者不要以自己的權勢去干擾人民的生活。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屬于( )A.儒家 B.墨家 C.法學 D.道家8.西周時期,楚國國君熊渠曰:“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謚。”戰國時期,屈原卻認為“帝高陽(顓頊)之苗裔兮”,表示楚人是五帝之一顓頊的后代。這說明( )A.華夏觀念日益增強 B.宗法分封制已瓦解C.“百家爭鳴”影響深遠 D.家國情懷根植久遠9.某中學課題組在研究春秋戰國歷史的過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戰國時期的階段特征是( )政治 商鞅變法經濟 鐵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廣思想文化 百家爭鳴A.社會大變革的時代 B.繁榮與開放的社會C.統一國家的建立 D.民族關系的發展10.戰國時期,自耕農大量涌現,國家直接委派官員管理各地的賦稅徭役,政府與民眾的聯系日益緊密。在這種情況下,原本由中下層貴族主持祭祀的“置社”,逐漸轉化為由地方行政長官主持的里社、隧社、鄉社。這一變化( )A.反映出禮樂文化的發展 B.說明中央集權日益加強C.得益于儒家思想的傳播 D.折射出社祭習俗的變遷參考答案1.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秦商鞅變法規定,沒有軍功爵的人不能當官,有爵才有官”“到西漢初年,除保留‘非列侯不得任宰相’外,其他都是只提官而不提爵”“到西漢中期,不是列侯也可以任宰相”可知,注重以血緣為基礎的爵制的影響力的不斷減弱,官僚政治漸趨成熟,故選C項;材料反映的只是貴族爵制的影響力在不斷下降,不能體現出已被廢除,排除A項;材料并沒有反映選官權集中于中央或者是地方,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只是官員任用不再受到爵制的限制,而不是不看出身,排除D項。2.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春秋時期(中國)。根據材料“晉厲公被弒”“悼公受大臣擁立”“用我今日,否亦今日”可知,晉國國君的死亡和繼承都是非正常的,傳統政治秩序已經被破壞,B項正確;材料說明晉國國君的死亡和繼承都是非正常的,“用我今日,否亦今日”表明“忠心擁戴”說法錯誤,排除A項;材料說明卿大夫掌握了晉國大政,但由材料信息無法得出周天子已經喪失天下共主地位,排除C項;卿大夫掌握晉國大政不代表晉國發生分裂,排除D項。故選B項。3.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可知,管子認為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商鞅卻認為教育會不利于農業和作戰,導致國家貧弱。兩者的治國理念不同,反映了春秋戰國時期這一大變革時期的治國探索,C項正確;春秋戰國時期不是封建國家時期,排除A項;社會教化是古代統治者通過一定途徑對百姓進行教育感化,材料中管子強調教育,商鞅強調農耕與作戰,排除B項;材料中是兩人的治國思想,管子強調教育,商鞅強調農耕與作戰,沒有直接確立重本抑末的經濟政策,排除D項。故選C項。4.答案:C解析:此時中國早已進入文明時代,A項錯誤;B項表述錯誤;材料并未具體提及管仲的輔佐,而是強調他輔助齊國,使中原地區"打敗山戎,幫助衛國復國,抑制了楚北上"這一偉大功績,使中原先進文化得到延續,否則人民將成為"野蠻人",而不是因為管仲改革對齊國的影響,不符合材料的主旨,因此D項錯誤,C項正確。5.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戰國時期(中國)。根據材料可知,史書描繪了戰國時期齊國都城臨淄的繁榮景象,結合所學可知,春秋戰國時期,在鐵犁牛耕的推動下,生產力迅速發展,促進了工商業的繁榮與城市的興盛,B項正確;材料中的景象反映了工商業的繁榮與城市的興盛,未體現統治者的推動作用,排除A項;工商業的發展與城市的興盛不代表貴族階級享樂,排除C項;史書描繪了戰國時期齊國都城臨淄的繁榮景象,未涉及平等、自由的體育競技精神,排除D項。故選B項。6.答案:A解析:從材料中的“舜……竊負而逃,遵海濱而處……樂而忘天下”等信息來看,“竊負而逃”是孟子依據儒家倫理對問題解決辦法的假設,說明孟子傾向于德化天下的王道之治,主張治國應當施以仁政,故答案為A項;材料沒有反映孟子區分“庶人”和“大夫”,以及不同的解決辦法,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是主張“德治”,排除C項;“不遵守法治”說法絕對,排除D項。7.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先秦時期(中國)。據本題材料可知,道家主張“無為而治”,強調政府不應過多干預百姓生活,讓社會自然發展。題干中提到治理國家不能朝令夕改,對待老百姓不能過于煩擾,不要以自己的權勢去干擾人民的生活,這些觀點與道家的“無為而治”思想相契合,D項正確;儒家強調積極入世,主張仁、禮等思想,與題干中不過多干預百姓生活的理念不符,排除A項;墨家主張兼愛、非攻、尚賢等,題干內容與之不符,排除B項;法家主張以法治國,強調君主的權勢和對社會的嚴格管控,與題干思想相悖,排除C項。故選D項。8.答案:A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中華文明的傳承與發展。材料“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謚”表明西周時期的楚國國君不認同華夏文化,而戰國時期的屈原認為“楚人是五帝之一顓頊的后代”,表明其認同華夏文化,由此可知,華夏觀念日益增強,故A項正確;宗法分封制瓦解材料無法體現,故B項錯誤;“百家爭鳴”是春秋戰國時期學術繁榮的表現,與材料主旨無關,故C項錯誤;材料主旨是華夏觀念,并非家國情懷,故D項錯誤。9.答案:A解析: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兼并戰爭,掠奪土地、大國兼并小國,促使井田制和分封制瓦解。隨著鐵器和牛耕的推廣,私田增多,出現封建生產關系;春秋時期賦稅制度改革促使公田轉化為私田,到戰國時期奴隸主的土地國有制已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這時,王室衰微,政權逐步掌握在新興地主階級的代表卿大夫手中,他們利用政權力量進行自上而下的改革、變法運動,最終廢除奴隸制度包括井田制、分封制,確立封建制度包括土地私有制、中央集權體制,順應了走向統一的趨勢。這段時期,社會急劇變化,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在思想上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從歷史進程上看,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從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的大變革時代。故選:A。10.答案:B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戰國時期(中國)。根據材料可知,戰國時期,原本由中下層貴族主持祭祀的“置社”演變為由地方行政長官主持的里社、隧社、鄉社,這說明貴族政治的日益瓦解和官僚政治的逐漸形成,體現了中央集權的加強,B項正確;“置社”轉化為“里社、隧社、鄉社”,反映了官僚政治的形成,折射出貴族政治的瓦解,而服務于貴族政治的禮樂制度也趨于瓦解,排除A項;“置社”轉化為“里社、隧社、鄉社”與儒家思想的傳播無必然因果關系,排除C項;“置社”和“里社、隧社、鄉社”本質上都屬于“社”祭的范疇,只是主持的人發生了變化,習俗幾乎沒有變化,排除D項。故選B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