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末檢測試卷一、判斷題(本大題有8小題,每小題1分,共8分。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請在答題紙相應題號上涂T,錯誤的在答題紙相應題號上涂F。)1.(2024七下·金東期末)日本位于亞洲東部,東臨大西洋,是一個地域狹小、人口眾多的島國。( )2.(2024七下·金東期末)區域的自然條件包括這一區域的地形、氣候、河流與自然資源等。( )3.(2024七下·金東期末)王安石變法使北宋擺脫統治危機,實現富國強兵。( )4.(2024七下·金東期末)清朝的科舉制度嚴重壓抑了人民的創造力。( )5.(2024七下·金東期末)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指出:“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他說的這種印刷是雕版印刷術。( )6.(2024七下·金東期末)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時讓我們煩惱,但也為我們的成長提供了契機。( )7.(2024七下·金東期末)在集體中,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本質上是一致的。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我們要堅持集體主義( )8.(2024七下·金東期末)實施司法保護,就是對有違法犯罪行為的未成年人免除法律責任。( )二、選擇題(本大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2024七下·金東期末)目前,金磚國家“朋友圈”不斷擴大,俄羅斯和巴西都是金磚國家。讀俄羅斯和巴西簡圖,完成下題。9.兩國的共同點是( )①位于東半球②礦產資源豐富③在低緯度④瀕臨太平洋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0.圖中①②兩處為世界人口稀疏區,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A.土壤 B.地形 C.水源 D.氣候11.(2024七下·金東期末)世界各地自然條件各不相同,造就了獨具特色的區域生活。下列對各區域描述正確的是( )①湄公河平原的高腳屋懸空架設,以木、竹作為主要建材②美國中部大平原土地遼闊、地勢低平,適合機械化生產③瑞士風光獨特,旅游業發達,夏季是最重要的旅游季節④印第安人與自然和諧共存,創造了古老燦爛的文明成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2024七下·金東期末)下列是某旅游公司推出的旅游項目廣告詞,恰當的是( )①巴黎—文化藝術之都,埃菲爾鐵塔是法國的標志性建筑②開普敦—亞洲與歐洲文化交融,是西歐最美的都市之一③威尼斯—大型“公共汽車”貢多拉在“大街小巷”穿梭④班加羅爾—享譽全球的亞洲硅谷,印度信息業的代名詞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13.(2024七下·金東期末)“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此河”開通最重要的意義是( )A.加強南北經濟文化交流 B.結束南北分裂局面C.促進沿岸工商業的發展 D.灌溉沿岸大片良田14.(2024七下·金東期末)下圖是某同學繪制的示意圖, ▲ 代表的朝代是(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15.(2024七下·金東期末)錢中書《中國文學史》中記載:“在中國文化史上有幾個時代是一向相提并論的:文學就說‘唐宋’,文化就說‘宋元’,學術思想就說‘漢宋’。”文學、繪畫和學術思想領域繁榮都數到“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其( )A.完善的科舉制度 B.手工業的興盛C.實現了全國統一 D.重文輕武政策16.(2024七下·金東期末)著名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老大喬峰是契丹人,老二虛竹娶了西夏的公主,老三段譽是大理人。這部作品的時代背景最顯著的特征是( )A.民族政權的并立 B.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與鞏固C.繁榮開放的時代 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17.(2024七下·金東期末)林升在《題臨安邸》中寫道:“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該詩形象地反映了( )A.澶淵之盟之后的和平景象 B.南宋統治者偏安一隅C.南宋江南經濟的繁榮景象 D.經濟重心南移已完成18.(2024七下·金東期末)暑假我們去北京旅游,能感受到的是( )A.六朝古都,金陵風華 B.故宮莊嚴,物華天寶C.巍巍兵俑,震撼人心 D.唐風漢韻,錦繡斑斕19.(2024七下·金東期末)某出版社將《本草綱目》《農政全書》《天工開物》列為同類古籍出版發行。因為這類著作的共同特點是( )A.古代科技經驗總結 B.手工技藝推陳出新C.農業技術推廣普及 D.傳統醫學不斷發展20.(2024七下·金東期末)中共中央、國務院要求“實施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豐富傳統節日文化內涵”。下框中材料描述的傳統節日分別是(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王安石《元日》 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臺榭(富貴之家把亭臺樓榭裝飾一新),民間爭占酒樓玩月。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A.元宵節 重陽節 B.清明節 元旦C.端午節 中秋節 D.春節 中秋節21.(2024七下·金東期末)在男女同學交往中,有些人喜歡在異性面前過分炫耀自己,或者追逐打鬧,這都是不合適的。這說明男女同學( )①不應該有正常的交往②交往時必須掌握分寸③要言談得當舉止得體④要克服差異達到互補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2.(2024七下·金東期末)在運動會上,你追我趕,同學們一同體驗成功的興奮;在詩歌欣賞會上,同學們得到了心靈的凈化;在研學時,同學們共享收獲的喜悅;看到神舟十八號飛船順利升空,同學們心中充滿自豪和驕傲。這說明( )①我們通過情感體驗生命、體驗生活②情感讓我們的內心世界更加豐富③任何時候人們都先有情感后有情緒④情緒是不穩定的,情感是穩定的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3.(2024七下·金東期末)集體是人們聯合起來的有組織的整體。下列屬于真正意義上的“集體”的是( )A. B.C. D.24.(2024七下·金東期末)俗話說:“人心齊,泰山移。”某校七年級(3)班有良好的班級氛圍,在學習中同學們相互答疑相互競賽,在生活上同學們相互關心、相互幫助,該班多次被評為學校的先進班級。這說明( )①美好集體是充滿關愛、充滿活力的②美好集體是善于合作、反對競爭的③集體只要精誠團結,就可戰勝對手④成員團結奮斗有利于成就美好集體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5.(2024七下·金東期末)圖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間關系的直觀方法。下列概念能用圖示法表示的是( )A.①青春期生理變化 ②青春期心理矛盾B.①基本情緒 ②焦慮C.①情感 ②情緒D.①法律 ②規則26.(2024七下·金東期末)在學校舉辦的辯論賽中,小芳輸給了對手,因此,她很沮喪。你會對她說( )①沒關系,在挑戰的過程中你已經有收獲了②挫敗感可以豐富我們的人生經歷③學會化悲傷為力量,繼續努力,提升自己④你比對手厲害多了,找評委理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7.(2024七下·金東期末)下面是某校七年級(1)班開展的“與法同行”主題教育活動摘要:☆“遠離毒品危害”——設計禁毒宣傳黑板報 ☆“慧眼識詐”——制作反電信詐騙寶典 ☆“筑牢信息防護墻”——防止個人信息泄露開展這些活動的目的在于( )A.學會獨立思考,排除外界影響 B.完善自我認知,學會調控情緒C.增強法治意識,提高自護能力 D.鍛煉意志品質,開發創造潛力28.(2024七下·金東期末)小強發現很多網游平臺嚴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時間,并要求實名注冊、人臉驗證,于是他查找了相關法律。他能找到直接依據的法律是( )A.《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B.《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C.《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D.《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三、綜合題(本大題有五小題,共52分)29.(2024七下·金東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居住在肯尼亞南部和坦桑尼亞北部的馬賽人,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肯尼亞簡圖材料二:以色列2/3的土地為沙漠,人均水資源量約為270m3,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人均耕地僅1畝。然而該國5%的農業人口生產出的農產品不僅滿足了國內的需要,還大量出口,躋身農業發達國家的行列。以色列部分農產品的虛擬水含量(m3/kg)(注:虛擬水是指生產農產品所需要的水資源量)項目 大麥 小麥 香蕉 柑橘 胡蘿卜 蔬菜 奶牛 蛋雞虛擬水含量 5.87 4.067 0.252 0.64 0.064 0.069 177.8 31.1(1)描述肯尼亞的地勢特點。根據圖一的游牧路線、基塔萊和多多馬的降水量柱狀圖,說一說馬賽人這樣遷移的理由。(2)材料二中制約以色列農業發展的因素是什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以色列是如何克服不利條件,躋身農業發達國家行列的。(3)兩則材料給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哪些啟示?30.(2024七下·金東期末)我國古代對外交往的特點不斷發生變化,展示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也體現了一個國家的國際地位。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唐朝對外主要交通路線圖》唐朝對外主要交通路線圖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貿易超過了前代,成為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貿易的重要國家。中國的商船最遠到了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海岸。政府設立專門機構管理海外貿易。南宋的外貿所得,在財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摘編自人教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材料三:自永樂(明成祖年號)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歷三十余國,涉滄溟十萬余里。觀夫海岸,洪濤接天,巨浪如山;視諸夷城,回隔于煙霞縹緲之間。而我之云帆高張,晝夜星馳。涉彼狂瀾,若履通衢者。——《明史》材料四:清初的40年,實行嚴厲的禁海政策。順治時期,將沿海居民內遷數十里,不許擅自出海貿易;1757年,清政府下令關閉其它港口,只開廣州一處作為對外通商口岸,由朝廷特許的“廣州十三行”統一經營對外貿易。——摘編自人教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1)根據材料一圖中信息寫出唐朝與A、B兩地交往的史實。(2)寫出材料二中宋朝管理海外貿易機構的名稱。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宋朝海外貿易發達的原因。(3)材料三反映的歷史事件和材料四中清政府的政策分別產生了怎樣的影響?(4)綜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國古代對外交往的主要趨勢。31.(2024七下·金東期末)秦實現統一后,為加強對全國的統治,創立了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度。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圖一 圖二圖三 圖四(1)寫出圖一、圖二政治制度名稱。圖三是哪一朝代的政治制度?與圖一相比,最主要的變化是什么?(2)在圖中①②處填上合適的內容。清朝統治者為了維護集權統治,在思想和文化上采取了什么措施?(3)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認識。32.(2024七下·金東期末)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為適應國家安全形勢的新變化,提升保密工作的法治專業化水平,更有效地保護國家秘密,維護國家安全。2024年2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審議通過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材料二:法律鏈接: 第十三條 下列涉及國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項,泄露后可能損害國家在政治、經濟、國防、外交等領域的安全和利益的,應當確定為國家秘密: (一)國家事務重大決策中的秘密事項; (二)國防建設和武裝力量活動中的秘密事項; ……(1)從材料一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2)對于材料二中的行為,有人說未成年人受特殊保護,不會受法律約束。請對這一觀點加以評析。(3)貫徹落實保密法,你我都是護密人。寫出你的護密方法兩個。(不得照抄題目)33.(2024七下·金東期末)青春期是個人成長的關鍵時期,是綻放光彩的魅力舞臺。在集體生活中體悟青春,是成長的必修課。為此,七年級(1)班實踐活動小組開展以下活動,請你參與其中。【青春的煩惱】小晉:上了初中,其他男生都變聲了,我卻沒有變化;別人的臉光潔帥氣,我的臉卻被討厭的痘“占領”。現在我是又急又煩。 小華:我自己脾氣不好,一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總是拿學習用具出氣,我的情緒我做不了主,我的情緒不能控制。【青春的成長】小麗:這次學校的籃球比賽,我們班取得第一,它不是一個人的功勞,是整個球隊共同努力的結果,是大家同心協力的結果。 小美:研學活動中,小伍和小東主動承擔班級志愿者工作,幫助體能較弱的同學背包,并主動處理班級活動產生的垃圾,值得同學們學習。 【青春的宣言】自強,讓青春奮進的步伐永不停息,我們要①____; 行己有恥,要求我們②____; ③____,要求我們養成自我省察的習慣,通過自省和慎獨,檢視自身的不足,積極調整自己。(1)運用所學知識為兩位同學排憂解難。(2)說說你從小麗發言中所獲得的感悟。(3)說明小伍和小東的行為值得學習的理由。(4)請在①②③處填上恰當的內容,完成《青春的宣言》。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錯誤【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解析】【分析日本位于亞洲的東部,東臨太平洋,西臨日本海,日本國土面積狹小,但是人口超過一億,是一個地域狹小、人口眾多的島國。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考查日本的地理位置。日本位于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西面日本海,是個島國,由北海道島、本州島、四國島、九州島四個大島和附近的一些小島組成,是一個地域狹小、資源匱乏、人口眾多的島國。2.【答案】正確【知識點】運用地圖圖表描述區域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特點【解析】【分析】區域的自然條件主要涵蓋了該區域的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自然環境包括地形、氣候、河流等要素,這些要素共同構成了區域的基本自然特征。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區域自然條件的組成要素。 區域自然條件的組成要素包括氣候、水文、地質、地貌、土壤、生物資源等。 這些要素共同構成了一個地區的自然條件,它們對區域的發展和人類活動有著直接或間接的影響。3.【答案】錯誤【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王安石希望通過變法,擺脫統治危機,實現富國強兵。但新法觸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們強烈反對。宋神宗死后,司馬光任宰相,新法幾乎全部被廢除。因此王安石變法沒能挽救北宋的統治危機,實現富國強兵,本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考查王安石變法,解答本題需要掌握王安石變法的結果和影響,側重考查學生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4.【答案】正確【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清朝的科舉制以八股取士為主,嚴重壓抑了人民的創造力,本題說法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科舉制,解答本題需要掌握清朝八股取士的消極影響,側重考查學生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5.【答案】錯誤【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依據材料“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并結合所學可知,沈括說的這種印刷是活字印刷術,而非雕版印刷術。北宋平民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大大提高了印刷速度,本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考查宋元時期的科技,解題的關鍵是解讀分析材料“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結合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及其意義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分析材料、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6.【答案】正確【知識點】情緒的多樣性、復雜性【解析】【分析】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時讓我們煩惱,但也為我們的成長提供了契機,積極面對和正確處理這些心理矛盾,我們才能健康成長。故題中觀點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此題考查青春期矛盾心理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時讓我們煩惱,但也為我們的成長提供了契機。積極面對和正確處理這些心理矛盾,我們才能健康成長。7.【答案】正確【知識點】理解與寬容【解析】【分析】在集體中,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本質上是一致的。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應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堅持集體主義,故題中說法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此題考查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在集體中,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本質上是一致的。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應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堅持集體主義。8.【答案】錯誤【知識點】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解析】【分析】司法保護要求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門等依法履行職責,對未成年人實施專門保護措施。司法保護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重要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未成年人也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題中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此題考查未成年人保護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司法保護是指國家司法機關(包括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門在內的廣義上的司法機關)依法履行職責,對未成年人實施的專門保護,是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重要保障。【答案】9.C10.D【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運用地圖圖表描述區域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特點【解析】【點評】本題考查俄羅斯和巴西的共同點。俄羅斯和巴西的森林覆蓋面積都很大,這對于兩國的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兩國都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這對于兩國的經濟發展和工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9.①巴西大部分位于40°W-60°W之間,屬于西半球國家,①錯誤;②從右圖可以看到巴西有豐富的礦產資源,②正確;③俄羅斯大部分緯度在50°N-70°N之間,屬于中高緯度地區,③錯誤;④俄羅斯和巴西都瀕臨太平洋,④正確。故答案為:C10.從左圖可以看到①位于北極圈以北其余,緯度高,氣候寒冷,不適合人類的居住,②地區位于赤道附近,終年炎熱,不適合人類的居住,因此圖中①②兩處為世界人口稀疏區,其主要影響因素是氣候不合適,D正確。故答案為:D11.【答案】B【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解析】【分析】①湄公河平原屬于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氣候濕熱,當地的傳統民居是高腳屋, 懸空架設,以木、竹作為主要建材 ,①正確;② 美國中部大平原土地遼闊、地勢低平,加上美國科技發達,適合機械化生產,②正確;③ 瑞士風光獨特,旅游業發達,不過冬季是最重要的旅游季節,阿爾卑斯山滑雪吸引了眾多的游客,③錯誤;④ 印第安人與自然和諧共存,創造了古老燦爛的文明成就 ,④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世界的典型地區。阿爾卑斯山區一年四季是旅游者的天堂,獨特的自然風光,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們來此休閑度假,夏季登山、冬季滑雪和泡溫泉。旅游業為瑞士創造了財富,提高了生活水平,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如鐘表制造業,金融保險業等)印第安人利用安第斯山區的環境特點,在海拔較低處開辟梯田,種植水稻、玉米、馬鈴薯、小麥和大麥等農作物;在海拔高處,由于氣候極為寒冷,形成了廣闊的干寒草原地帶,居民以放牧馴養羊駝和駱馬為主。12.【答案】C【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解析】【分析】①巴黎有眾多的博物館,其中古典藝術的寶庫是盧浮宮,近代藝術的殿堂是奧賽博物館,收藏了大量印象派繪畫大師的作品,因此巴黎有著藝術文化之都的稱號,此外埃菲爾鐵塔是法國的標志性建筑,①正確;②開普敦是南非的城市,不是西歐的都市,②錯誤;③貢多拉是一種小船,并不是大型的公共汽車,③錯誤;④印度的班加羅爾是印度信息產業的代名詞,有著“亞洲硅谷”的稱號,④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世界文明城市。班加羅爾是印度南部的城市,被譽為亞洲的硅谷,是全球著名的信息技術中心。巴黎是文化藝術之都。主要體現在有眾多的博物館,其中古典藝術的寶庫是盧浮宮,近代藝術的殿堂是奧賽博物館,收藏了大量印象派繪畫大師的作品,現代藝術的象征是蓬皮杜文化藝術中心。人們將對文化藝術的熱愛融入生活中,如街頭露天畫廊、街邊咖啡館、街頭藝術。13.【答案】A【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依據材料“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并結合所學可知,“此河”是指隋朝開通的大運河,大運河的開通最重要的意義是溝通了南北,加強了南北經濟文化交流,A項正確;大運河是在結束南北分裂局面后開通的,B項錯誤;大運河的開通,促進了沿線城市經濟的發展,但不是其最重要的意義,C項錯誤;大運河的開通主要作用是在交通領域,對灌溉農田作用不大,D項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隋朝的建設,解題的關鍵是通過分析材料“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判斷出該河是隋朝大運河,然后結合大運河的意義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分析材料、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14.【答案】C【知識點】元明清對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的貢獻【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蒙古汗國在1227年滅西夏,1234年滅金,1254年滅大理。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1276年,元軍攻入南宋都城臨安,南宋滅亡。因此該朝代是元朝,C項正確;隋朝在581年建立,618年滅亡,A項錯誤;唐朝在618年建立,907年滅亡,B項錯誤;明朝在1368年建立,1644年滅亡,D項錯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從蒙古崛起到元朝統一,解答本題需要掌握蒙古遠征的過程和元朝建立以及統一,側重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15.【答案】D【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材料反映的是宋代文學、繪畫和學術思想的繁榮。結合所學可知,宋代統治者實行重文輕武政策,在全國范圍營造了濃厚的讀書風氣,促進整個社會文化素養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發達、文化昌盛、人才輩出的文治局面,D項正確;完善的科舉制度只是擴大科舉規模,提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A項錯誤;手工業的興盛屬于經濟角度,B項錯誤;宋代沒能實現全國統一,C項錯誤。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宋元時期的文化,解題的關鍵是解讀材料信息,結合宋代重文輕武政策對文化的影響分析,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16.【答案】A【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依據材料“老大喬峰是契丹人,老二虛竹娶了西夏的公主,老三段譽是大理人”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天龍八部》涉及的時期是遼宋夏金元時期,這一時期顯著的時代特征是民族政權的并立,A項正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與鞏固是秦漢時期的時代特征,B項錯誤;繁榮開放的時代是隋唐時期的時代特征,C項錯誤;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是明清時期的時代特征,D項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遼宋夏金元時期,解題的關鍵信息是“老大喬峰是契丹人,老二虛竹娶了西夏的公主,老三段譽是大理人”,結合遼宋夏金元時期的時代特征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17.【答案】B【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南宋統治者不思進取,偏安于江南一隅,縱情聲色,忘卻了國仇家恨。詩中的“西湖歌舞幾時休”“直把杭州作汴州”形象地反映了南宋統治者偏安一隅,貪圖享樂的狀態,B項正確;澶淵之盟是北宋與遼簽訂的盟約,與材料信息不符,A項錯誤;材料中的詩主要是對統治者醉生夢死狀態的批判,不是反映江南經濟的繁榮景象,C項錯誤;經濟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但材料中的詩主要是對統治者醉生夢死狀態的批判,D項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南宋的偏安,解題的關鍵信息是“西湖歌舞幾時休”“直把杭州作汴州”,結合南宋偏安江南的史實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18.【答案】B【知識點】中國的疆域和行政區劃【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北京是中國的首都,著名的旅游景點包括故宮、天安門等。“故宮莊嚴,物華天寶”正是北京的代表性景觀,B項正確;A項是南京的景觀,錯誤;CD兩項是西安的景觀,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中國的區域地理,解答本題需要掌握北京的名勝古跡,側重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19.【答案】A【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本草綱目》《農政全書》《天工開物》都是明清時期古代科技經驗總結性的著作,A項正確;《天工開物》體現了手工技藝推陳出新,《本草綱目》《農政全書》不能體現,B項錯誤;《農政全書》反映了農業技術推廣普及,《本草綱目》《天工開物》不能反映,C項錯誤;《本草綱目》反映了傳統醫學不斷發展,《農政全書》《天工開物》不能反映,D項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明清時期的科技,解答本題需要掌握明清時期出現的科技巨著及其特點,側重考查學生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20.【答案】D【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依據材料“爆竹聲中一歲除”“《元日》”分析可知,反映的是春節;依據材料“民間爭占酒樓玩月”分析可知,反映的是中秋節,D項正確;《元日》反映的是春節, 《東京夢華錄》 的內容反映的是中秋節,ABC三項錯誤。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宋元時期的文化,解題的關鍵信息是“爆竹聲中一歲除”“《元日》”“民間爭占酒樓玩月”,結合春節和中秋節的特征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分析材料的能力。21.【答案】B【知識點】塑造良好道德【解析】【分析】男女同學之間的交往,既需要互相尊重,又要自重自愛;既要開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既要主動熱情,又要注意交往的方式、場合、時間和頻率,故②③正確。男女同學可以正常交往,男女同學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故①④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此題考查異性交往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與異性相處,有助于我們了解異性的思維方式、情感特征。我們與異性交往,成為好朋友,并不僅僅是因為性別的吸引,更是因為我們能從對方身上看到某些優秀品質,這些品質吸引著我們。22.【答案】A【知識點】情緒的多樣性、復雜性【解析】【分析】概括題干內容,可知在不同的場景下,我們有不同的情感體驗,說明我們通過情感體驗生命、體驗生活,情感讓我們的內心世界更加豐富,故①②符合題意。人們并不是任何時候都是先有情感后有情緒,情感與情緒緊密相關的,故③錯誤;情緒是不穩定,情感相對穩定,故④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此題考查情感與情緒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伴隨著生活經驗的不斷擴展,我們的情感體驗愈加豐富。通過體味美好情創造正面情感體驗,傳遞情感正能量,我們逐漸學會關愛他人、關愛社會。23.【答案】C【知識點】理解與寬容【解析】【分析】集體是人們聯合起來的有組織的整體,團結的班級屬于集體,故C正確。被困的“驢友” 、菜市場的顧客、公交車上的乘客不屬于有組織的整體,不屬于集體,故AB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此題考查美好集體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集體是人們聯合起來的有組織的整體。一般來說,集體的聯結度越高,個體感知到的集體溫暖就越多。我們每個人都有過集體生活的情感需要。24.【答案】B【知識點】塑造良好道德【解析】【分析】七年級(3)班的同學們相互答疑、相互競賽,在生活上同學們相互關心、相互幫助,該班多次被評選為學校的先進班集體,說明美好集體是充滿關愛、充滿活力的,集體成員團結奮斗有助于成就美好集體,故①④正確。集體成員之間的和而不同、相 互激勵和競爭是集體發展的動力,美好集體有合作也有競爭,要正確對待競爭,不能反對競爭,故②錯誤;“集體只要精誠團結,就可戰勝對手”說法太絕對,與現實情況不符,故③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此題考查美好集體的特征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美好集體是我們共同學習、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園,引領我們成長。在美好集體中,每個人都能獲得豐富的精神養料,擁有充實的精神生活,感受集體的關愛,凝聚拼搏向上的力量,堅定自己的生活信念。25.【答案】D【知識點】情緒的多樣性、復雜性【解析】【分析】社會規則包括道德、紀律和法律等,故D符合題意;青春期的生理變化和心理矛盾是并列關系,都屬于青春期的變化,故A不符合題意;人的情緒除了常見的喜、怒、哀、懼等基本情緒,還有害羞、焦慮、厭惡和內疚等復雜情緒,故B不符合題意;情緒和情感既有區別,也有聯系,不是包含與被包含關系,故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此題考查社會規則的種類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解答此題應把握青春期的生理變化、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情緒與情感的區別、社會規則等知識,并明確圖示內容,進而進行分析判斷。26.【答案】A【知識點】競爭與合作【解析】【分析】小芳在學校舉辦的辯論賽中輸給了對手,心情很沮喪。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學會直面挫折,在挑戰的過程中已經有收獲了,挫敗感可以豐富我們的人生經歷,我們要學會化悲傷為力量,繼續努力,不斷提升自己,故①②③符合題意;面對挫折,我們要學會吸取經驗和教訓,繼續努力,提升自己,“找評委理論”的做法不可取,故④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此題考查負面情感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生活中某些負面的情感體驗盡管不那么美好,但對于我們的成長也有意義。例如,羞恥感、焦慮感和挫敗感等會給我們帶來不舒服、不愉快的負面感受。但是,體驗負面感受未必是件壞事,它可以豐富我們的人生閱歷,使我們的生命變得更加飽滿豐盈。27.【答案】C【知識點】自律【解析】【分析】設計禁毒宣傳黑板報,有利于學生杜絕不良誘惑,預防犯罪;制作反電信詐騙寶典,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防止個人信息泄露,有利于增強學生保護個人隱私的意識,因此,開展這些活動的目的在于增強法治意識,提高自護能力,故C符合題意。材料沒有強調獨立思考、調控情緒、鍛煉意志品質,故AB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此題考查樹立法治意識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法治意識是人們對法律發自內心的認可、崇尚、遵守和服從。當法律真正銘刻在我們的內心時,才會充分體現其自身的價值,發揮其應有的功能。28.【答案】D【知識點】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解析】【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是為了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而制定的。未成年人保護法要求網游平臺嚴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時間,并要求實名注冊、人臉驗證,故D符合題意。《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是為了發展教育事業,提高全民族的素質,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而制定的,故A不符合題意;《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養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而制定的,故B不符合題意;《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居于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故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此題考查未成年人保護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我國憲法和民法典、義務教育法等法律,都對保護未成年人作出了特別規定;我國還頒布了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專門法律,給予未成年人特殊關愛和保護。29.【答案】(1)西高東低(或西北高東南低)。熱帶草原氣候有明顯的濕季和干季,每年的5-6月,隨著名多馬旱季的即將來臨,草原開始枯黃,馬賽人開始向北遷移: 10月,北方早季來臨,馬賽人又開始從基塔菜向南方回遷,迎接南方雨季的來臨。(2)耕地面積有限:水資源質乏。節約用水角度:大力推廣噴灌、滴灌等節水技術:污水凈化,海水淡化:水資源的跨區域調配:制定法律法規。鼓勵節約用水,加強管理。種植農作物角度:避免種植高耗水作物,努力開發節水作物:集中力量種植水果、蔬菜、棉花和花卉等附加值高的作物,并進行反季節生產。(3)因地制宜,依靠科技:保護環境等。【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運用地圖圖表描述區域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特點【解析】【分析】(1)描述地區的地理位置一般是哪里高,哪里低,從圖中可以看到肯尼亞地區的海拔基本在1000米以上,東部的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勢是西高東低,馬賽人生活的區域屬于熱帶草原氣候,降水有明顯的干季和濕季,基塔萊位于北半球,多多馬位于南半球,南北半球的降水是不同的,根據基塔萊和多多馬的降水量柱狀圖可知,基塔萊的降水集中在4月-8月份之間,多多馬的降水集中在12月到次年的三月,于是馬賽人不斷在兩個地區遷移。(2)根據材料二“以色列2/3的土地為沙漠,人均水資源量約為270m3,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可知制約以色列農業發展的因素是水資源的缺乏,以色列大力發展節水農業,發明耐旱的品種,大力推廣噴灌、滴灌等節水技術;污水凈化,海水淡化節約水源; 集中力量種植水果、蔬菜、棉花和花卉等附加值高的作物,并進行反季節生產 。(3)馬賽人根據地區降水量的不同遷移放牧,以色列人針對自己國家水資源匱乏的情況,大力發展的節水農業,這告訴我們要根據地區的自然環境因地制宜發展,重視科技的重要性。【點評】本題考查以色列的節水農業和馬賽人的逐水草而居。馬賽人以放牧為生,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南半球)5——10月份,南方旱季來臨,而北方正值雨季,向北遷徙;11月——次年4月,北方旱季來臨,南方正值雨季,開始向南遷徙。以色列人利用世界上最先進的節水農業技術,使可灌溉土地大量增長。被稱為歐洲人的“大菜籃”、“大花園”。30.【答案】(1)A: 日本派“道唐使”。學習唐朝先進的制度和文化(或鑒真東渡日本傳授佛經和中國文化): B:玄類從長安前往天竺, 學習佛法,帶了大量佛經回國井翻譯,其口述見間由其弟子整理成書(大唐西域記》(或玄奘西行)(2)市舶司。原因:宋朝的經濟發展、 先進的造船和航海技術,以及政府采取的貿易鼓勵政策等。(3)鄭和下西洋不僅增進了中國與亞國家和地區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且開創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線,為人類的肌海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清政府閉關鎖國積極影響: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推行近兩百年,面對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動,曾起到定的自 衛作用.消極影響:清廷故步自封,團關自守,使中國還漸落后于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4)由開放走向封團。【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中國古代對外文化交流中的重大事件【解析】【分析】(1)史實:依據材料一“《唐朝對外主要交通路線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A為日本,B為天竺。結合唐朝與日本和天竺交流的史實解答,如日本派“道唐使”;學習唐朝先進的制度和文化(或鑒真東渡日本傳授佛經和中國文化);玄類從長安前往天竺, 學習佛法,帶了大量佛經回國井翻譯,其口述見間由其弟子整理成書《大唐西域記》。(2)名稱: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宋朝設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貿易。原因:依據材料“中國的商船最遠到了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海岸”并結合所學可知,先進的造船和航海技術;結合所學可知,宋代的經濟發展;政府鼓勵海外貿易。(3)影響:依據材料三“自永樂(明成祖年號)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可知,反映的歷史事件是鄭和下西洋。結合所學可知,鄭和下西洋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為人類的航海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依據材料四“清初的40年,實行嚴厲的禁海政策”“只開廣州一處作為對外通商口岸,由朝廷特許的‘廣州十三行’統一經營對外貿易”可知,清政府的政策為閉關鎖國政策。結合所學可知,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曾起到過一定的自衛作用。但使中國逐漸落伍于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4)主要趨勢:綜合上述材料,結合所學可知,唐朝玄奘西行天竺取真經,鑒真東渡日本傳佛法、宋朝鼓勵海外貿易以及明朝鄭和下西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因此主要趨勢是中國古代對外交往的主要趨勢是從開放到封閉。【點評】本題考查唐朝時期的中外文化交流、宋元時期的商業發展、鄭和下西洋以及閉關鎖國政策。第一問,依據圖示信息得出A是日本,B是天竺,然后結合唐朝與日本和天竺交流的史實解答;第二問,依據材料二,結合宋朝管理對外貿易的機構和海外貿易發達的原因解答;第三問,依據材料三、四,結合鄭和下西洋和閉關鎖國政策的影響分析,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31.【答案】(1)圖一:三省六部制:圖二:行省制度。明朝,丞相制度被廢除。(2)①宣政院:②軍機處。思想上推行文字獄:文化上實行文化專制。(3)中國古代中央集權不斷強化,中國古代加強中央集權制度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知識點】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元明清對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的貢獻【解析】【分析】(1)名稱:依據圖一中的“中書省、尚書省、門下省”并結合所學可知,反映的是三省六部制;依據圖二中的“行中書省”并結合所學可知,反映的是行省制度。朝代:依據圖三可知,皇帝下沒有丞相,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是明朝的中央官制,明朝時廢丞相,權分六部。變化:對比圖一、三可知,圖一中有丞相,圖三中沒有,丞相制度被廢除。(2)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元朝設宣政院,管轄西藏地區;清朝設立軍機處,標志著君主專制達到頂峰,因此①應填宣政院,②應填軍機處。措施: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清朝為了維護集權統治,在思想上推行文字獄;文化上實行文化專制。(3)認識:相對開放,綜合材料信息,結合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演變過程和目的可知,中國古代中央集權不斷強化,中國古代加強中央集權制度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點評】本題考查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明太祖廢除丞相制度、康雍乾時期的君主專制。第一問,依據三幅圖示信息,結合三省六部制、行省制以及明朝中央官制的內容解答;第二問,結合元朝管理西藏的機構、清朝軍機處的影響、清朝思想文化政策解答;第三問,綜合材料信息,結合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演變過程和目的分析,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32.【答案】(1)我國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我國實行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我國法律應生活的需要制定和頒布。(2)這觀點是錯誤的。未成年人身心發有尚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需要給子特殊保護。憲法和法律賦子我們特殊保護的權利,我們要珍惜自己的權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同時要尊重和維護他人的權利,自覺履行公民應盡的義務:軍事基地屬于國家秘密,私自拍照會泄露國家秘密, 危害國家安全,我們青少年不能因為受特殊保護而不遵守法律。(3)示例:不私自打聽、索取、傳播國家秘密或敏感信息:不非法獲取、持有、買賣秘密文件、資源: 不私自抄錄、復印、翻拍秘密文件、資料等。【知識點】法律的特征和作用;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自律【解析】【分析】(1)此題要求說明從材料一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完整把握材料內容,聯系教材知識說明。根據材料中為適應國家安全形勢的新變化,提升保密工作的法治專業化水平,更有效地保護國家秘密,維護國家安全,我國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等信息,說明我國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我國實行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圍繞材料中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通過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等,說明我國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2)此題要求對“未成年人受特殊保護,不會受法律約束”進行評析。此題為觀點評析題,聯系所學知識,可知觀點錯誤。回顧教材知識,從對未成年人實行特殊保護的原因、樹立法治意識、依法辦事的要求、青少年要自覺遵守法律等方面加以論述即可。(3)此題為開放型問題,要求寫出你的護密方法兩個。符合實際,言之有理即可。【點評】此題考查法律的特征和作用、未成年人保護、依法行使權利、維護國家安全的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1)概括材料內容,從法律的特征、法律的作用等角度說明即可。(2)解答此題應把握未成年人保護、依法行使權利、維護國家安全等知識并結合材料說明。(3)言之成理即可。33.【答案】(1)小晉:受遺傳等因素的影響,我們的身體發有情況各不相同,有的快,有的慢,長青春痘和變聲是青存期正常的生理變化,我們要正視身體的這種變化,不必煩惱。小華:持續處于負面情緒或者不會調控情緒都可能危害我們的身心健康,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除了用宣泄法以外,還有改變認知評價、轉移注意和放松訓練等方法。(2)集體的力量來源于成員共同的目標和團結協作:集體可以完成許多單憑一己之力無法完成的事。(3)勇于在班級中盡責:盡己所能,關心同學:心申有集體等。(4)①不斷克服自己的弱點,戰勝自己、超越自己,培養堅強的意志、進取的精神等。②樹立底線意識,觸碰道德底線的事情堅決不做,違反法律的事情堅決不做。③止于至善。【知識點】生命的獨特性;正確認識自我;理解與寬容;競爭與合作【解析】【分析】(1)此題要求運用所學知識為兩位同學排憂解難。圍繞其他男生都變聲了,我卻沒有變化,別人的臉光潔帥氣,我的臉卻被討厭的痘“占領”等信息,要說明受遺傳等因素的影響,我們的身體發育情況各不相同,長青春痘和變聲是青春期正常的生理變化,我們要正視身體的這種變化,不必煩惱進行作答。根據材料中一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我的情緒我做不了主,我的情緒不能控制等,要說明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除了用宣泄法以外,還有改變認知評價、轉移注意和放松訓練等方法進行作答。(2)此題要求說說你從小麗發言中所獲得的感悟。完整把握材料內容,聯系集體的知識說明。圍繞籃球比賽,我們班取得第一,它不是一個人的功勞,是整個球隊共同努力的結果等信息,從集體的力量來源于成員共同的目標和團結協作進行作答。(3)此題要求說明小伍和小東的行為值得學習的理由。概括材料內容,圍繞小伍和小東主動承擔班級志愿者工作,幫助體能較弱的同學背包,并主動處理班級活動產生的垃圾等信息,說明要勇于在班級中盡責,盡己所能,關心同學,心中有集體等進行作答。(4)此題要求在①②③處填上恰當的內容,完成《青春的宣言》。把握材料內容,①考查自強重要內容及要求,可以結合教材知識作答。②考查行己有恥的要求,③考查止于至善的要求,聯系教材知識作答即可。【點評】此題考查正確認識青春期變化、負面情緒、集體的力量、止于至善、行己有恥的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1)概括材料內容,聯系青春期變化、負面情緒等知識說明即可。(2)運用集體力量的來源及作用相關知識,從說明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3)聯系在集體共建中盡責的要求、建設美好集體的要求相關知識說明即可。(4)考向明確,把握教材知識說明即可。1 / 1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末檢測試卷一、判斷題(本大題有8小題,每小題1分,共8分。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請在答題紙相應題號上涂T,錯誤的在答題紙相應題號上涂F。)1.(2024七下·金東期末)日本位于亞洲東部,東臨大西洋,是一個地域狹小、人口眾多的島國。( )【答案】錯誤【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解析】【分析日本位于亞洲的東部,東臨太平洋,西臨日本海,日本國土面積狹小,但是人口超過一億,是一個地域狹小、人口眾多的島國。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考查日本的地理位置。日本位于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西面日本海,是個島國,由北海道島、本州島、四國島、九州島四個大島和附近的一些小島組成,是一個地域狹小、資源匱乏、人口眾多的島國。2.(2024七下·金東期末)區域的自然條件包括這一區域的地形、氣候、河流與自然資源等。( )【答案】正確【知識點】運用地圖圖表描述區域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特點【解析】【分析】區域的自然條件主要涵蓋了該區域的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自然環境包括地形、氣候、河流等要素,這些要素共同構成了區域的基本自然特征。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區域自然條件的組成要素。 區域自然條件的組成要素包括氣候、水文、地質、地貌、土壤、生物資源等。 這些要素共同構成了一個地區的自然條件,它們對區域的發展和人類活動有著直接或間接的影響。3.(2024七下·金東期末)王安石變法使北宋擺脫統治危機,實現富國強兵。( )【答案】錯誤【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王安石希望通過變法,擺脫統治危機,實現富國強兵。但新法觸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們強烈反對。宋神宗死后,司馬光任宰相,新法幾乎全部被廢除。因此王安石變法沒能挽救北宋的統治危機,實現富國強兵,本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考查王安石變法,解答本題需要掌握王安石變法的結果和影響,側重考查學生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4.(2024七下·金東期末)清朝的科舉制度嚴重壓抑了人民的創造力。( )【答案】正確【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清朝的科舉制以八股取士為主,嚴重壓抑了人民的創造力,本題說法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科舉制,解答本題需要掌握清朝八股取士的消極影響,側重考查學生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5.(2024七下·金東期末)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指出:“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他說的這種印刷是雕版印刷術。( )【答案】錯誤【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依據材料“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并結合所學可知,沈括說的這種印刷是活字印刷術,而非雕版印刷術。北宋平民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大大提高了印刷速度,本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考查宋元時期的科技,解題的關鍵是解讀分析材料“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結合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及其意義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分析材料、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6.(2024七下·金東期末)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時讓我們煩惱,但也為我們的成長提供了契機。( )【答案】正確【知識點】情緒的多樣性、復雜性【解析】【分析】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時讓我們煩惱,但也為我們的成長提供了契機,積極面對和正確處理這些心理矛盾,我們才能健康成長。故題中觀點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此題考查青春期矛盾心理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時讓我們煩惱,但也為我們的成長提供了契機。積極面對和正確處理這些心理矛盾,我們才能健康成長。7.(2024七下·金東期末)在集體中,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本質上是一致的。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我們要堅持集體主義( )【答案】正確【知識點】理解與寬容【解析】【分析】在集體中,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本質上是一致的。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應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堅持集體主義,故題中說法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此題考查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在集體中,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本質上是一致的。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應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堅持集體主義。8.(2024七下·金東期末)實施司法保護,就是對有違法犯罪行為的未成年人免除法律責任。( )【答案】錯誤【知識點】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解析】【分析】司法保護要求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門等依法履行職責,對未成年人實施專門保護措施。司法保護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重要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未成年人也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題中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此題考查未成年人保護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司法保護是指國家司法機關(包括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門在內的廣義上的司法機關)依法履行職責,對未成年人實施的專門保護,是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重要保障。二、選擇題(本大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2024七下·金東期末)目前,金磚國家“朋友圈”不斷擴大,俄羅斯和巴西都是金磚國家。讀俄羅斯和巴西簡圖,完成下題。9.兩國的共同點是( )①位于東半球②礦產資源豐富③在低緯度④瀕臨太平洋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0.圖中①②兩處為世界人口稀疏區,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A.土壤 B.地形 C.水源 D.氣候【答案】9.C10.D【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運用地圖圖表描述區域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特點【解析】【點評】本題考查俄羅斯和巴西的共同點。俄羅斯和巴西的森林覆蓋面積都很大,這對于兩國的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兩國都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這對于兩國的經濟發展和工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9.①巴西大部分位于40°W-60°W之間,屬于西半球國家,①錯誤;②從右圖可以看到巴西有豐富的礦產資源,②正確;③俄羅斯大部分緯度在50°N-70°N之間,屬于中高緯度地區,③錯誤;④俄羅斯和巴西都瀕臨太平洋,④正確。故答案為:C10.從左圖可以看到①位于北極圈以北其余,緯度高,氣候寒冷,不適合人類的居住,②地區位于赤道附近,終年炎熱,不適合人類的居住,因此圖中①②兩處為世界人口稀疏區,其主要影響因素是氣候不合適,D正確。故答案為:D11.(2024七下·金東期末)世界各地自然條件各不相同,造就了獨具特色的區域生活。下列對各區域描述正確的是( )①湄公河平原的高腳屋懸空架設,以木、竹作為主要建材②美國中部大平原土地遼闊、地勢低平,適合機械化生產③瑞士風光獨特,旅游業發達,夏季是最重要的旅游季節④印第安人與自然和諧共存,創造了古老燦爛的文明成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解析】【分析】①湄公河平原屬于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氣候濕熱,當地的傳統民居是高腳屋, 懸空架設,以木、竹作為主要建材 ,①正確;② 美國中部大平原土地遼闊、地勢低平,加上美國科技發達,適合機械化生產,②正確;③ 瑞士風光獨特,旅游業發達,不過冬季是最重要的旅游季節,阿爾卑斯山滑雪吸引了眾多的游客,③錯誤;④ 印第安人與自然和諧共存,創造了古老燦爛的文明成就 ,④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世界的典型地區。阿爾卑斯山區一年四季是旅游者的天堂,獨特的自然風光,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們來此休閑度假,夏季登山、冬季滑雪和泡溫泉。旅游業為瑞士創造了財富,提高了生活水平,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如鐘表制造業,金融保險業等)印第安人利用安第斯山區的環境特點,在海拔較低處開辟梯田,種植水稻、玉米、馬鈴薯、小麥和大麥等農作物;在海拔高處,由于氣候極為寒冷,形成了廣闊的干寒草原地帶,居民以放牧馴養羊駝和駱馬為主。12.(2024七下·金東期末)下列是某旅游公司推出的旅游項目廣告詞,恰當的是( )①巴黎—文化藝術之都,埃菲爾鐵塔是法國的標志性建筑②開普敦—亞洲與歐洲文化交融,是西歐最美的都市之一③威尼斯—大型“公共汽車”貢多拉在“大街小巷”穿梭④班加羅爾—享譽全球的亞洲硅谷,印度信息業的代名詞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C【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解析】【分析】①巴黎有眾多的博物館,其中古典藝術的寶庫是盧浮宮,近代藝術的殿堂是奧賽博物館,收藏了大量印象派繪畫大師的作品,因此巴黎有著藝術文化之都的稱號,此外埃菲爾鐵塔是法國的標志性建筑,①正確;②開普敦是南非的城市,不是西歐的都市,②錯誤;③貢多拉是一種小船,并不是大型的公共汽車,③錯誤;④印度的班加羅爾是印度信息產業的代名詞,有著“亞洲硅谷”的稱號,④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世界文明城市。班加羅爾是印度南部的城市,被譽為亞洲的硅谷,是全球著名的信息技術中心。巴黎是文化藝術之都。主要體現在有眾多的博物館,其中古典藝術的寶庫是盧浮宮,近代藝術的殿堂是奧賽博物館,收藏了大量印象派繪畫大師的作品,現代藝術的象征是蓬皮杜文化藝術中心。人們將對文化藝術的熱愛融入生活中,如街頭露天畫廊、街邊咖啡館、街頭藝術。13.(2024七下·金東期末)“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此河”開通最重要的意義是( )A.加強南北經濟文化交流 B.結束南北分裂局面C.促進沿岸工商業的發展 D.灌溉沿岸大片良田【答案】A【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依據材料“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并結合所學可知,“此河”是指隋朝開通的大運河,大運河的開通最重要的意義是溝通了南北,加強了南北經濟文化交流,A項正確;大運河是在結束南北分裂局面后開通的,B項錯誤;大運河的開通,促進了沿線城市經濟的發展,但不是其最重要的意義,C項錯誤;大運河的開通主要作用是在交通領域,對灌溉農田作用不大,D項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隋朝的建設,解題的關鍵是通過分析材料“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判斷出該河是隋朝大運河,然后結合大運河的意義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分析材料、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14.(2024七下·金東期末)下圖是某同學繪制的示意圖, ▲ 代表的朝代是(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答案】C【知識點】元明清對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的貢獻【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蒙古汗國在1227年滅西夏,1234年滅金,1254年滅大理。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1276年,元軍攻入南宋都城臨安,南宋滅亡。因此該朝代是元朝,C項正確;隋朝在581年建立,618年滅亡,A項錯誤;唐朝在618年建立,907年滅亡,B項錯誤;明朝在1368年建立,1644年滅亡,D項錯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從蒙古崛起到元朝統一,解答本題需要掌握蒙古遠征的過程和元朝建立以及統一,側重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15.(2024七下·金東期末)錢中書《中國文學史》中記載:“在中國文化史上有幾個時代是一向相提并論的:文學就說‘唐宋’,文化就說‘宋元’,學術思想就說‘漢宋’。”文學、繪畫和學術思想領域繁榮都數到“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其( )A.完善的科舉制度 B.手工業的興盛C.實現了全國統一 D.重文輕武政策【答案】D【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材料反映的是宋代文學、繪畫和學術思想的繁榮。結合所學可知,宋代統治者實行重文輕武政策,在全國范圍營造了濃厚的讀書風氣,促進整個社會文化素養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發達、文化昌盛、人才輩出的文治局面,D項正確;完善的科舉制度只是擴大科舉規模,提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A項錯誤;手工業的興盛屬于經濟角度,B項錯誤;宋代沒能實現全國統一,C項錯誤。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宋元時期的文化,解題的關鍵是解讀材料信息,結合宋代重文輕武政策對文化的影響分析,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16.(2024七下·金東期末)著名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老大喬峰是契丹人,老二虛竹娶了西夏的公主,老三段譽是大理人。這部作品的時代背景最顯著的特征是( )A.民族政權的并立 B.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與鞏固C.繁榮開放的時代 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答案】A【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依據材料“老大喬峰是契丹人,老二虛竹娶了西夏的公主,老三段譽是大理人”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天龍八部》涉及的時期是遼宋夏金元時期,這一時期顯著的時代特征是民族政權的并立,A項正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與鞏固是秦漢時期的時代特征,B項錯誤;繁榮開放的時代是隋唐時期的時代特征,C項錯誤;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是明清時期的時代特征,D項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遼宋夏金元時期,解題的關鍵信息是“老大喬峰是契丹人,老二虛竹娶了西夏的公主,老三段譽是大理人”,結合遼宋夏金元時期的時代特征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17.(2024七下·金東期末)林升在《題臨安邸》中寫道:“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該詩形象地反映了( )A.澶淵之盟之后的和平景象 B.南宋統治者偏安一隅C.南宋江南經濟的繁榮景象 D.經濟重心南移已完成【答案】B【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南宋統治者不思進取,偏安于江南一隅,縱情聲色,忘卻了國仇家恨。詩中的“西湖歌舞幾時休”“直把杭州作汴州”形象地反映了南宋統治者偏安一隅,貪圖享樂的狀態,B項正確;澶淵之盟是北宋與遼簽訂的盟約,與材料信息不符,A項錯誤;材料中的詩主要是對統治者醉生夢死狀態的批判,不是反映江南經濟的繁榮景象,C項錯誤;經濟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但材料中的詩主要是對統治者醉生夢死狀態的批判,D項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南宋的偏安,解題的關鍵信息是“西湖歌舞幾時休”“直把杭州作汴州”,結合南宋偏安江南的史實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18.(2024七下·金東期末)暑假我們去北京旅游,能感受到的是( )A.六朝古都,金陵風華 B.故宮莊嚴,物華天寶C.巍巍兵俑,震撼人心 D.唐風漢韻,錦繡斑斕【答案】B【知識點】中國的疆域和行政區劃【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北京是中國的首都,著名的旅游景點包括故宮、天安門等。“故宮莊嚴,物華天寶”正是北京的代表性景觀,B項正確;A項是南京的景觀,錯誤;CD兩項是西安的景觀,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中國的區域地理,解答本題需要掌握北京的名勝古跡,側重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19.(2024七下·金東期末)某出版社將《本草綱目》《農政全書》《天工開物》列為同類古籍出版發行。因為這類著作的共同特點是( )A.古代科技經驗總結 B.手工技藝推陳出新C.農業技術推廣普及 D.傳統醫學不斷發展【答案】A【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本草綱目》《農政全書》《天工開物》都是明清時期古代科技經驗總結性的著作,A項正確;《天工開物》體現了手工技藝推陳出新,《本草綱目》《農政全書》不能體現,B項錯誤;《農政全書》反映了農業技術推廣普及,《本草綱目》《天工開物》不能反映,C項錯誤;《本草綱目》反映了傳統醫學不斷發展,《農政全書》《天工開物》不能反映,D項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明清時期的科技,解答本題需要掌握明清時期出現的科技巨著及其特點,側重考查學生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20.(2024七下·金東期末)中共中央、國務院要求“實施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豐富傳統節日文化內涵”。下框中材料描述的傳統節日分別是(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王安石《元日》 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臺榭(富貴之家把亭臺樓榭裝飾一新),民間爭占酒樓玩月。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A.元宵節 重陽節 B.清明節 元旦C.端午節 中秋節 D.春節 中秋節【答案】D【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依據材料“爆竹聲中一歲除”“《元日》”分析可知,反映的是春節;依據材料“民間爭占酒樓玩月”分析可知,反映的是中秋節,D項正確;《元日》反映的是春節, 《東京夢華錄》 的內容反映的是中秋節,ABC三項錯誤。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宋元時期的文化,解題的關鍵信息是“爆竹聲中一歲除”“《元日》”“民間爭占酒樓玩月”,結合春節和中秋節的特征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分析材料的能力。21.(2024七下·金東期末)在男女同學交往中,有些人喜歡在異性面前過分炫耀自己,或者追逐打鬧,這都是不合適的。這說明男女同學( )①不應該有正常的交往②交往時必須掌握分寸③要言談得當舉止得體④要克服差異達到互補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知識點】塑造良好道德【解析】【分析】男女同學之間的交往,既需要互相尊重,又要自重自愛;既要開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既要主動熱情,又要注意交往的方式、場合、時間和頻率,故②③正確。男女同學可以正常交往,男女同學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故①④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此題考查異性交往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與異性相處,有助于我們了解異性的思維方式、情感特征。我們與異性交往,成為好朋友,并不僅僅是因為性別的吸引,更是因為我們能從對方身上看到某些優秀品質,這些品質吸引著我們。22.(2024七下·金東期末)在運動會上,你追我趕,同學們一同體驗成功的興奮;在詩歌欣賞會上,同學們得到了心靈的凈化;在研學時,同學們共享收獲的喜悅;看到神舟十八號飛船順利升空,同學們心中充滿自豪和驕傲。這說明( )①我們通過情感體驗生命、體驗生活②情感讓我們的內心世界更加豐富③任何時候人們都先有情感后有情緒④情緒是不穩定的,情感是穩定的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知識點】情緒的多樣性、復雜性【解析】【分析】概括題干內容,可知在不同的場景下,我們有不同的情感體驗,說明我們通過情感體驗生命、體驗生活,情感讓我們的內心世界更加豐富,故①②符合題意。人們并不是任何時候都是先有情感后有情緒,情感與情緒緊密相關的,故③錯誤;情緒是不穩定,情感相對穩定,故④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此題考查情感與情緒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伴隨著生活經驗的不斷擴展,我們的情感體驗愈加豐富。通過體味美好情創造正面情感體驗,傳遞情感正能量,我們逐漸學會關愛他人、關愛社會。23.(2024七下·金東期末)集體是人們聯合起來的有組織的整體。下列屬于真正意義上的“集體”的是( )A. B.C. D.【答案】C【知識點】理解與寬容【解析】【分析】集體是人們聯合起來的有組織的整體,團結的班級屬于集體,故C正確。被困的“驢友” 、菜市場的顧客、公交車上的乘客不屬于有組織的整體,不屬于集體,故AB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此題考查美好集體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集體是人們聯合起來的有組織的整體。一般來說,集體的聯結度越高,個體感知到的集體溫暖就越多。我們每個人都有過集體生活的情感需要。24.(2024七下·金東期末)俗話說:“人心齊,泰山移。”某校七年級(3)班有良好的班級氛圍,在學習中同學們相互答疑相互競賽,在生活上同學們相互關心、相互幫助,該班多次被評為學校的先進班級。這說明( )①美好集體是充滿關愛、充滿活力的②美好集體是善于合作、反對競爭的③集體只要精誠團結,就可戰勝對手④成員團結奮斗有利于成就美好集體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知識點】塑造良好道德【解析】【分析】七年級(3)班的同學們相互答疑、相互競賽,在生活上同學們相互關心、相互幫助,該班多次被評選為學校的先進班集體,說明美好集體是充滿關愛、充滿活力的,集體成員團結奮斗有助于成就美好集體,故①④正確。集體成員之間的和而不同、相 互激勵和競爭是集體發展的動力,美好集體有合作也有競爭,要正確對待競爭,不能反對競爭,故②錯誤;“集體只要精誠團結,就可戰勝對手”說法太絕對,與現實情況不符,故③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此題考查美好集體的特征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美好集體是我們共同學習、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園,引領我們成長。在美好集體中,每個人都能獲得豐富的精神養料,擁有充實的精神生活,感受集體的關愛,凝聚拼搏向上的力量,堅定自己的生活信念。25.(2024七下·金東期末)圖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間關系的直觀方法。下列概念能用圖示法表示的是( )A.①青春期生理變化 ②青春期心理矛盾B.①基本情緒 ②焦慮C.①情感 ②情緒D.①法律 ②規則【答案】D【知識點】情緒的多樣性、復雜性【解析】【分析】社會規則包括道德、紀律和法律等,故D符合題意;青春期的生理變化和心理矛盾是并列關系,都屬于青春期的變化,故A不符合題意;人的情緒除了常見的喜、怒、哀、懼等基本情緒,還有害羞、焦慮、厭惡和內疚等復雜情緒,故B不符合題意;情緒和情感既有區別,也有聯系,不是包含與被包含關系,故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此題考查社會規則的種類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解答此題應把握青春期的生理變化、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情緒與情感的區別、社會規則等知識,并明確圖示內容,進而進行分析判斷。26.(2024七下·金東期末)在學校舉辦的辯論賽中,小芳輸給了對手,因此,她很沮喪。你會對她說( )①沒關系,在挑戰的過程中你已經有收獲了②挫敗感可以豐富我們的人生經歷③學會化悲傷為力量,繼續努力,提升自己④你比對手厲害多了,找評委理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知識點】競爭與合作【解析】【分析】小芳在學校舉辦的辯論賽中輸給了對手,心情很沮喪。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學會直面挫折,在挑戰的過程中已經有收獲了,挫敗感可以豐富我們的人生經歷,我們要學會化悲傷為力量,繼續努力,不斷提升自己,故①②③符合題意;面對挫折,我們要學會吸取經驗和教訓,繼續努力,提升自己,“找評委理論”的做法不可取,故④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此題考查負面情感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生活中某些負面的情感體驗盡管不那么美好,但對于我們的成長也有意義。例如,羞恥感、焦慮感和挫敗感等會給我們帶來不舒服、不愉快的負面感受。但是,體驗負面感受未必是件壞事,它可以豐富我們的人生閱歷,使我們的生命變得更加飽滿豐盈。27.(2024七下·金東期末)下面是某校七年級(1)班開展的“與法同行”主題教育活動摘要:☆“遠離毒品危害”——設計禁毒宣傳黑板報 ☆“慧眼識詐”——制作反電信詐騙寶典 ☆“筑牢信息防護墻”——防止個人信息泄露開展這些活動的目的在于( )A.學會獨立思考,排除外界影響 B.完善自我認知,學會調控情緒C.增強法治意識,提高自護能力 D.鍛煉意志品質,開發創造潛力【答案】C【知識點】自律【解析】【分析】設計禁毒宣傳黑板報,有利于學生杜絕不良誘惑,預防犯罪;制作反電信詐騙寶典,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防止個人信息泄露,有利于增強學生保護個人隱私的意識,因此,開展這些活動的目的在于增強法治意識,提高自護能力,故C符合題意。材料沒有強調獨立思考、調控情緒、鍛煉意志品質,故AB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此題考查樹立法治意識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法治意識是人們對法律發自內心的認可、崇尚、遵守和服從。當法律真正銘刻在我們的內心時,才會充分體現其自身的價值,發揮其應有的功能。28.(2024七下·金東期末)小強發現很多網游平臺嚴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時間,并要求實名注冊、人臉驗證,于是他查找了相關法律。他能找到直接依據的法律是( )A.《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B.《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C.《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D.《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答案】D【知識點】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解析】【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是為了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而制定的。未成年人保護法要求網游平臺嚴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時間,并要求實名注冊、人臉驗證,故D符合題意。《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是為了發展教育事業,提高全民族的素質,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而制定的,故A不符合題意;《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養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而制定的,故B不符合題意;《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居于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故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此題考查未成年人保護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我國憲法和民法典、義務教育法等法律,都對保護未成年人作出了特別規定;我國還頒布了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專門法律,給予未成年人特殊關愛和保護。三、綜合題(本大題有五小題,共52分)29.(2024七下·金東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居住在肯尼亞南部和坦桑尼亞北部的馬賽人,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肯尼亞簡圖材料二:以色列2/3的土地為沙漠,人均水資源量約為270m3,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人均耕地僅1畝。然而該國5%的農業人口生產出的農產品不僅滿足了國內的需要,還大量出口,躋身農業發達國家的行列。以色列部分農產品的虛擬水含量(m3/kg)(注:虛擬水是指生產農產品所需要的水資源量)項目 大麥 小麥 香蕉 柑橘 胡蘿卜 蔬菜 奶牛 蛋雞虛擬水含量 5.87 4.067 0.252 0.64 0.064 0.069 177.8 31.1(1)描述肯尼亞的地勢特點。根據圖一的游牧路線、基塔萊和多多馬的降水量柱狀圖,說一說馬賽人這樣遷移的理由。(2)材料二中制約以色列農業發展的因素是什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以色列是如何克服不利條件,躋身農業發達國家行列的。(3)兩則材料給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哪些啟示?【答案】(1)西高東低(或西北高東南低)。熱帶草原氣候有明顯的濕季和干季,每年的5-6月,隨著名多馬旱季的即將來臨,草原開始枯黃,馬賽人開始向北遷移: 10月,北方早季來臨,馬賽人又開始從基塔菜向南方回遷,迎接南方雨季的來臨。(2)耕地面積有限:水資源質乏。節約用水角度:大力推廣噴灌、滴灌等節水技術:污水凈化,海水淡化:水資源的跨區域調配:制定法律法規。鼓勵節約用水,加強管理。種植農作物角度:避免種植高耗水作物,努力開發節水作物:集中力量種植水果、蔬菜、棉花和花卉等附加值高的作物,并進行反季節生產。(3)因地制宜,依靠科技:保護環境等。【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運用地圖圖表描述區域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特點【解析】【分析】(1)描述地區的地理位置一般是哪里高,哪里低,從圖中可以看到肯尼亞地區的海拔基本在1000米以上,東部的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勢是西高東低,馬賽人生活的區域屬于熱帶草原氣候,降水有明顯的干季和濕季,基塔萊位于北半球,多多馬位于南半球,南北半球的降水是不同的,根據基塔萊和多多馬的降水量柱狀圖可知,基塔萊的降水集中在4月-8月份之間,多多馬的降水集中在12月到次年的三月,于是馬賽人不斷在兩個地區遷移。(2)根據材料二“以色列2/3的土地為沙漠,人均水資源量約為270m3,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可知制約以色列農業發展的因素是水資源的缺乏,以色列大力發展節水農業,發明耐旱的品種,大力推廣噴灌、滴灌等節水技術;污水凈化,海水淡化節約水源; 集中力量種植水果、蔬菜、棉花和花卉等附加值高的作物,并進行反季節生產 。(3)馬賽人根據地區降水量的不同遷移放牧,以色列人針對自己國家水資源匱乏的情況,大力發展的節水農業,這告訴我們要根據地區的自然環境因地制宜發展,重視科技的重要性。【點評】本題考查以色列的節水農業和馬賽人的逐水草而居。馬賽人以放牧為生,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南半球)5——10月份,南方旱季來臨,而北方正值雨季,向北遷徙;11月——次年4月,北方旱季來臨,南方正值雨季,開始向南遷徙。以色列人利用世界上最先進的節水農業技術,使可灌溉土地大量增長。被稱為歐洲人的“大菜籃”、“大花園”。30.(2024七下·金東期末)我國古代對外交往的特點不斷發生變化,展示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也體現了一個國家的國際地位。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唐朝對外主要交通路線圖》唐朝對外主要交通路線圖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貿易超過了前代,成為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貿易的重要國家。中國的商船最遠到了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海岸。政府設立專門機構管理海外貿易。南宋的外貿所得,在財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摘編自人教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材料三:自永樂(明成祖年號)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歷三十余國,涉滄溟十萬余里。觀夫海岸,洪濤接天,巨浪如山;視諸夷城,回隔于煙霞縹緲之間。而我之云帆高張,晝夜星馳。涉彼狂瀾,若履通衢者。——《明史》材料四:清初的40年,實行嚴厲的禁海政策。順治時期,將沿海居民內遷數十里,不許擅自出海貿易;1757年,清政府下令關閉其它港口,只開廣州一處作為對外通商口岸,由朝廷特許的“廣州十三行”統一經營對外貿易。——摘編自人教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1)根據材料一圖中信息寫出唐朝與A、B兩地交往的史實。(2)寫出材料二中宋朝管理海外貿易機構的名稱。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宋朝海外貿易發達的原因。(3)材料三反映的歷史事件和材料四中清政府的政策分別產生了怎樣的影響?(4)綜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國古代對外交往的主要趨勢。【答案】(1)A: 日本派“道唐使”。學習唐朝先進的制度和文化(或鑒真東渡日本傳授佛經和中國文化): B:玄類從長安前往天竺, 學習佛法,帶了大量佛經回國井翻譯,其口述見間由其弟子整理成書(大唐西域記》(或玄奘西行)(2)市舶司。原因:宋朝的經濟發展、 先進的造船和航海技術,以及政府采取的貿易鼓勵政策等。(3)鄭和下西洋不僅增進了中國與亞國家和地區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且開創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線,為人類的肌海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清政府閉關鎖國積極影響: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推行近兩百年,面對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動,曾起到定的自 衛作用.消極影響:清廷故步自封,團關自守,使中國還漸落后于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4)由開放走向封團。【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中國古代對外文化交流中的重大事件【解析】【分析】(1)史實:依據材料一“《唐朝對外主要交通路線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A為日本,B為天竺。結合唐朝與日本和天竺交流的史實解答,如日本派“道唐使”;學習唐朝先進的制度和文化(或鑒真東渡日本傳授佛經和中國文化);玄類從長安前往天竺, 學習佛法,帶了大量佛經回國井翻譯,其口述見間由其弟子整理成書《大唐西域記》。(2)名稱: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宋朝設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貿易。原因:依據材料“中國的商船最遠到了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海岸”并結合所學可知,先進的造船和航海技術;結合所學可知,宋代的經濟發展;政府鼓勵海外貿易。(3)影響:依據材料三“自永樂(明成祖年號)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可知,反映的歷史事件是鄭和下西洋。結合所學可知,鄭和下西洋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為人類的航海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依據材料四“清初的40年,實行嚴厲的禁海政策”“只開廣州一處作為對外通商口岸,由朝廷特許的‘廣州十三行’統一經營對外貿易”可知,清政府的政策為閉關鎖國政策。結合所學可知,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曾起到過一定的自衛作用。但使中國逐漸落伍于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4)主要趨勢:綜合上述材料,結合所學可知,唐朝玄奘西行天竺取真經,鑒真東渡日本傳佛法、宋朝鼓勵海外貿易以及明朝鄭和下西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因此主要趨勢是中國古代對外交往的主要趨勢是從開放到封閉。【點評】本題考查唐朝時期的中外文化交流、宋元時期的商業發展、鄭和下西洋以及閉關鎖國政策。第一問,依據圖示信息得出A是日本,B是天竺,然后結合唐朝與日本和天竺交流的史實解答;第二問,依據材料二,結合宋朝管理對外貿易的機構和海外貿易發達的原因解答;第三問,依據材料三、四,結合鄭和下西洋和閉關鎖國政策的影響分析,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31.(2024七下·金東期末)秦實現統一后,為加強對全國的統治,創立了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度。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圖一 圖二圖三 圖四(1)寫出圖一、圖二政治制度名稱。圖三是哪一朝代的政治制度?與圖一相比,最主要的變化是什么?(2)在圖中①②處填上合適的內容。清朝統治者為了維護集權統治,在思想和文化上采取了什么措施?(3)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認識。【答案】(1)圖一:三省六部制:圖二:行省制度。明朝,丞相制度被廢除。(2)①宣政院:②軍機處。思想上推行文字獄:文化上實行文化專制。(3)中國古代中央集權不斷強化,中國古代加強中央集權制度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知識點】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元明清對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的貢獻【解析】【分析】(1)名稱:依據圖一中的“中書省、尚書省、門下省”并結合所學可知,反映的是三省六部制;依據圖二中的“行中書省”并結合所學可知,反映的是行省制度。朝代:依據圖三可知,皇帝下沒有丞相,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是明朝的中央官制,明朝時廢丞相,權分六部。變化:對比圖一、三可知,圖一中有丞相,圖三中沒有,丞相制度被廢除。(2)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元朝設宣政院,管轄西藏地區;清朝設立軍機處,標志著君主專制達到頂峰,因此①應填宣政院,②應填軍機處。措施: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清朝為了維護集權統治,在思想上推行文字獄;文化上實行文化專制。(3)認識:相對開放,綜合材料信息,結合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演變過程和目的可知,中國古代中央集權不斷強化,中國古代加強中央集權制度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點評】本題考查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明太祖廢除丞相制度、康雍乾時期的君主專制。第一問,依據三幅圖示信息,結合三省六部制、行省制以及明朝中央官制的內容解答;第二問,結合元朝管理西藏的機構、清朝軍機處的影響、清朝思想文化政策解答;第三問,綜合材料信息,結合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演變過程和目的分析,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32.(2024七下·金東期末)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為適應國家安全形勢的新變化,提升保密工作的法治專業化水平,更有效地保護國家秘密,維護國家安全。2024年2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審議通過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材料二:法律鏈接: 第十三條 下列涉及國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項,泄露后可能損害國家在政治、經濟、國防、外交等領域的安全和利益的,應當確定為國家秘密: (一)國家事務重大決策中的秘密事項; (二)國防建設和武裝力量活動中的秘密事項; ……(1)從材料一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2)對于材料二中的行為,有人說未成年人受特殊保護,不會受法律約束。請對這一觀點加以評析。(3)貫徹落實保密法,你我都是護密人。寫出你的護密方法兩個。(不得照抄題目)【答案】(1)我國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我國實行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我國法律應生活的需要制定和頒布。(2)這觀點是錯誤的。未成年人身心發有尚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需要給子特殊保護。憲法和法律賦子我們特殊保護的權利,我們要珍惜自己的權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同時要尊重和維護他人的權利,自覺履行公民應盡的義務:軍事基地屬于國家秘密,私自拍照會泄露國家秘密, 危害國家安全,我們青少年不能因為受特殊保護而不遵守法律。(3)示例:不私自打聽、索取、傳播國家秘密或敏感信息:不非法獲取、持有、買賣秘密文件、資源: 不私自抄錄、復印、翻拍秘密文件、資料等。【知識點】法律的特征和作用;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自律【解析】【分析】(1)此題要求說明從材料一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完整把握材料內容,聯系教材知識說明。根據材料中為適應國家安全形勢的新變化,提升保密工作的法治專業化水平,更有效地保護國家秘密,維護國家安全,我國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等信息,說明我國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我國實行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圍繞材料中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通過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等,說明我國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2)此題要求對“未成年人受特殊保護,不會受法律約束”進行評析。此題為觀點評析題,聯系所學知識,可知觀點錯誤。回顧教材知識,從對未成年人實行特殊保護的原因、樹立法治意識、依法辦事的要求、青少年要自覺遵守法律等方面加以論述即可。(3)此題為開放型問題,要求寫出你的護密方法兩個。符合實際,言之有理即可。【點評】此題考查法律的特征和作用、未成年人保護、依法行使權利、維護國家安全的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1)概括材料內容,從法律的特征、法律的作用等角度說明即可。(2)解答此題應把握未成年人保護、依法行使權利、維護國家安全等知識并結合材料說明。(3)言之成理即可。33.(2024七下·金東期末)青春期是個人成長的關鍵時期,是綻放光彩的魅力舞臺。在集體生活中體悟青春,是成長的必修課。為此,七年級(1)班實踐活動小組開展以下活動,請你參與其中。【青春的煩惱】小晉:上了初中,其他男生都變聲了,我卻沒有變化;別人的臉光潔帥氣,我的臉卻被討厭的痘“占領”。現在我是又急又煩。 小華:我自己脾氣不好,一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總是拿學習用具出氣,我的情緒我做不了主,我的情緒不能控制。【青春的成長】小麗:這次學校的籃球比賽,我們班取得第一,它不是一個人的功勞,是整個球隊共同努力的結果,是大家同心協力的結果。 小美:研學活動中,小伍和小東主動承擔班級志愿者工作,幫助體能較弱的同學背包,并主動處理班級活動產生的垃圾,值得同學們學習。 【青春的宣言】自強,讓青春奮進的步伐永不停息,我們要①____; 行己有恥,要求我們②____; ③____,要求我們養成自我省察的習慣,通過自省和慎獨,檢視自身的不足,積極調整自己。(1)運用所學知識為兩位同學排憂解難。(2)說說你從小麗發言中所獲得的感悟。(3)說明小伍和小東的行為值得學習的理由。(4)請在①②③處填上恰當的內容,完成《青春的宣言》。【答案】(1)小晉:受遺傳等因素的影響,我們的身體發有情況各不相同,有的快,有的慢,長青春痘和變聲是青存期正常的生理變化,我們要正視身體的這種變化,不必煩惱。小華:持續處于負面情緒或者不會調控情緒都可能危害我們的身心健康,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除了用宣泄法以外,還有改變認知評價、轉移注意和放松訓練等方法。(2)集體的力量來源于成員共同的目標和團結協作:集體可以完成許多單憑一己之力無法完成的事。(3)勇于在班級中盡責:盡己所能,關心同學:心申有集體等。(4)①不斷克服自己的弱點,戰勝自己、超越自己,培養堅強的意志、進取的精神等。②樹立底線意識,觸碰道德底線的事情堅決不做,違反法律的事情堅決不做。③止于至善。【知識點】生命的獨特性;正確認識自我;理解與寬容;競爭與合作【解析】【分析】(1)此題要求運用所學知識為兩位同學排憂解難。圍繞其他男生都變聲了,我卻沒有變化,別人的臉光潔帥氣,我的臉卻被討厭的痘“占領”等信息,要說明受遺傳等因素的影響,我們的身體發育情況各不相同,長青春痘和變聲是青春期正常的生理變化,我們要正視身體的這種變化,不必煩惱進行作答。根據材料中一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我的情緒我做不了主,我的情緒不能控制等,要說明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除了用宣泄法以外,還有改變認知評價、轉移注意和放松訓練等方法進行作答。(2)此題要求說說你從小麗發言中所獲得的感悟。完整把握材料內容,聯系集體的知識說明。圍繞籃球比賽,我們班取得第一,它不是一個人的功勞,是整個球隊共同努力的結果等信息,從集體的力量來源于成員共同的目標和團結協作進行作答。(3)此題要求說明小伍和小東的行為值得學習的理由。概括材料內容,圍繞小伍和小東主動承擔班級志愿者工作,幫助體能較弱的同學背包,并主動處理班級活動產生的垃圾等信息,說明要勇于在班級中盡責,盡己所能,關心同學,心中有集體等進行作答。(4)此題要求在①②③處填上恰當的內容,完成《青春的宣言》。把握材料內容,①考查自強重要內容及要求,可以結合教材知識作答。②考查行己有恥的要求,③考查止于至善的要求,聯系教材知識作答即可。【點評】此題考查正確認識青春期變化、負面情緒、集體的力量、止于至善、行己有恥的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1)概括材料內容,聯系青春期變化、負面情緒等知識說明即可。(2)運用集體力量的來源及作用相關知識,從說明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3)聯系在集體共建中盡責的要求、建設美好集體的要求相關知識說明即可。(4)考向明確,把握教材知識說明即可。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末檢測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末檢測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