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川教版(2024)信息科技七年級(上)冊教學設計課題 第1節 走進互聯世界 課型 新授課 授課時間 第1課時 共1課時教學目標 了解互聯網的發展歷史,理解互聯網的概念; 了解我國當前的互聯網建設與創新成就; 了解我國互聯網建設取得的偉大成就,體會我國在互聯網發展中的創新貢獻。 主動適應互聯網+與互聯網經濟。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 1、了解互聯網的發展歷史,理解互聯網的概念 2、了解我國互聯網建設取得的偉大成就,體會我國在互聯網發展中的創新貢獻教學流程 教師批注課堂導入 問題情境:我們生活中有哪些例子與互聯網有關? 學生簡單討論后分享。 那同學們知道這個“網”指的是什么嗎?到底什么是互聯網? 我們習以為常的事物,就像使用的中性筆、馬桶、拉鏈等等,這些經常使用的東西我們一般不會去想,他們從何而來?是誰什么時候發明的?我們也并不需要知道。互聯網也是,很多人不知道它從何而來。 思考:如果沒有這些應用,你會如何完成類似的任務? 那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互聯網的由來。 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引發思考。教 學 過 程 那互聯網從它的誕生到現在經歷了哪些重要的事情呢? 【播放視頻】世界互聯網發展50年歷史 互聯網的由來 一般認為互聯網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每個階段都代表著一次重大的創新突破。 1、誕生階段 在誕生階段,計算機的數量很少,這個階段的特征是多個終端共享一臺計算機。信息處理能力的終端設備與一臺計算機相連。按現在的標準看,這種系統不應算作計算機網絡,但它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2、形成階段 在形成階段,實現了計算機之間的互聯,互聯網的雛形——阿帕網(ARPA Net)誕生。 3、互聯階段 在互聯階段,實現了協議的標準化,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協議)走上歷史舞臺。 4、高速網絡階段 在高速網絡階段,作為“信息高速公路”的互聯網,在社會中的應用日益普及。 互聯網的概念 計算機網絡是用通信線路把若干臺計算機互相連接起來,遵照某些通信協議,用于實現信息交換和資源共享的系統。多個計算機網絡相互連接就形成了互聯網。 三、互聯網在我國的發展過程 1987年,相關科研機構建成我國第一個國際互聯網電子郵件節點,揭開了中國人使用互聯網的序幕;1994年,我國實現與國際互聯網的全功能連接,成為真正擁有全功能互聯網的國家。從此,互聯網開始在我國迅猛發展。 【播放視頻】中國互聯網30年發展歷程 學生和老師一起總結我國互聯網發展大事記 2014年6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首次超越傳統網民規模。 四、我國的互聯網建設與創新成就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絡大國,正在努力向網絡強國邁進。 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研發、應用領先 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簡稱5G,是目前實際使用的最先進的移動通信技術,具有高速、低時延、容量大等特點。在經歷了“1G空白、2G跟隨、3G突破、4G并跑”的艱苦奮斗后,我國實現了“5G領跑”,成為5G標準和技術的引領者之一。應用場景參考如下: 智慧城市(如基于人工智能的視頻監控)、遠程醫療(如更先進、更及時的遠程診斷)、交通運輸(如自動駕駛) 舉例生活中常見的:城市智慧超市(展示圖片) 建成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播放視頻】衛星是怎么導航的?解讀白皮書《新時代的中國北斗》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簡稱北斗系統)是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北斗系統提供服務以來,已在交通運輸、農林漁業、水文監測、氣象測報、通信授時、電力調度、救災減災、公共安全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思考以下問題: 1.你知道哪些互聯網應用在使用北斗系統嗎? 2.北斗系統在其中具體起了什么作用? 網約車、網絡購物、網上外賣(注意引導學生去思考其作用) “互聯網+”應用成果顯著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工業、農業、教育、醫療等傳統行業紛紛借助互聯網進行轉型升級,尋求新的發展空間。 活動:學生閱讀書本4-9頁,根據生活經驗,列舉三個讓你感受到生活品質提升的“互聯網+”的例子,并簡單描述這些互聯網創新應用帶來的便利。 學生分享后,老師加以總結。 課堂練習 通過視頻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 讓學生知道互聯網是如何誕生和發展的。 這里不詳細講解TCP/IP協議,在后面的學習中會詳細說明。 通過播放視頻以及老師的講解,學生能夠更好的概括出互聯網的概念。 引導學生通過“大事記”感受互聯網在我國的飛速發展。 了解我國的互聯網的創新成就 視頻的方式,學生更容易感受到畫面的震撼。 可參考:通過互聯網足不出戶選座購票;掃碼、刷臉等方式支付錢款課堂小結 1.互聯網經歷了誕生、形成、互聯互通、高速網絡四個階段。 2.互聯網在中國發展迅猛,普及率高。 3.我國互聯網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教 學 反 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