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中外歷史綱要》(上)第4講 西漢與東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 講義階段特征:總體特征:我國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形成與初步發展時期,奠定了大一統中央集權國家治理的基本模式。主要表現:1.政治上:中國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形成的重要時期。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創立,使中國由貴族政治過渡到官僚政治,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漢承秦制”,漢武帝時期的強盛和東漢的“光武中興”都對大一統國家的鞏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2.經濟上:以農業為主導的封建經濟獲得發展,經濟發展主要是在黃河流域(北方地區);絲綢之路開通,通了中西方的貿易往來。3.思想上:從奉行法家思想到尊崇儒術,儒學獨尊地位確立。兩漢時期,中外文化交流空前繁盛,科技水平居于世界先進行列。4.民族關系上:秦時與少數民族之間和平多于戰爭,加強對邊疆的管理。5.對外關系上:隨著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開辟,中國外交范圍得以拓展,中國友好交往的格局初步形成,歐亞幾個文明地區之間的聯系加強。課標要求:1.通過了解漢朝削藩、開疆拓土、尊崇儒術等舉措,認識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2.通過了解兩漢的社會矛盾和農民起義,認識兩漢衰亡的原因。3.了解兩漢時期政治體制、官員選拔方式的變化、邊疆政策和民族關系;4.知道自西漢起歷代王朝法律、禮教并用的統治手段。近三年的全國和地方高考題:命題趨勢:1.政治史考查力度最大;2.素養考查方面史料實證力度較大;3.主題圍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鞏固。高考備考:1.兩漢中央集權的鞏固,東漢后期的社會問題;2.儒家思想對漢朝國家治理的影響;3.漢朝大一統國家的鞏固、發展(表現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時空定位及主要內容提示:主要內容:考點1:西漢的建立與“文景之治”考點2:西漢的強盛考點3:東漢的興衰考點4:兩漢的文化教學過程:考點1:西漢的建立與文景之治(一)西漢的建立1.背景:楚漢戰爭中劉邦取得勝利。2.建立: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史稱西漢。(二)漢初的“休養生息”政策1.含義:順民之情,與民休息,盡可能減少國家對社會的干預。2.原因:材料一 天下既定,民亡蓋臧(同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駟(顏色相同的四匹馬),而將相或乘牛車。上(劉邦)于是約法省禁,輕田租,什五而稅一。——《漢書·食貨志》材料二 漢朝延續了秦的很多做法。然而,漢朝之所以能夠國祚長久,得益于它善于通過摸索或者以漸進的方式變通秦的舉措,而且經常頗不情愿地采用一些新的控制手段。——[美]陸威儀《早期中華帝國:秦與漢》材料三 漢興,掃除煩苛,與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儉,孝景遵業。——《漢書》歸納為:①漢初經濟凋敝;②統治者吸取秦亡教訓;③統治集團尊奉黃老無為思想,采取“與民休息”政策。歷史解釋: 黃老之學是黃帝學派和老子學派的合稱。始于戰國盛于西漢,假托黃帝和老子的思想,實為道家和法家思想結合,并兼采陰陽、儒、墨等諸家觀點而成。強調君主應“無為而無不為”,是一種積極的無為。在其影響下,漢初出現了“文景之治”3.主要措施:①政治:漢承秦制;地方上:郡國并行。②思想:黃老無為思想(無為而治)。③經濟:休養生息,輕徭薄賦,“文景之治”。④民族:和親。4.結果:積極:使經濟得到了明顯恢復,社會穩定。文帝、景帝時西漢出現“治世”,史稱“文景之治”。消極:內:王國問題、土地兼并、豪強坐大;外:匈奴問題(三)政治:漢承秦制,有所損益1.漢承秦制:各種制度基本沿襲秦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縣制。2.有所損益:郡國并行制:地方實行郡縣與分封并行制(兼采“周秦之制”)知識拓展: 郡國并行制與七國之亂1.郡國并行制(1)原因:①吸收亡秦孤立之敗的教訓;②國家財政困難,很難對地方進行有效的統治;③安撫宗室和功臣的工具;④維護劉氏政權的長期統治。(2)概況:劉邦在統一戰爭中分封了七個異姓功臣為諸侯王;漢高祖將異姓諸侯王逐漸剪除,陸續分封了一批同姓諸侯王,給漢王朝的統一和穩定埋下了隱患。(3)影響:積極:客觀上維護了劉氏政權,促進了經濟發展。消極:王國較大自主權,威脅中央集權,出現“王國問題”,導致“七國之亂”的發生。2.七國之亂:景帝即位后,用大臣晁錯削藩之議。于是吳、楚、趙、膠西、膠東、濟南、淄川七國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借口發動叛亂。太尉周亞夫率軍不足三月平定了七國之亂。景帝將王國任用官吏的權力收歸朝廷。高考真題訓練:1.(2023·天津卷)漢初采取郡國并行制,后爆發“七國之亂”;曹魏創立九品中正制,后出現門閥士族把持政權;唐朝在邊境重地設置軍鎮,后藩鎮勢大引發“安史之亂”。對上述三組歷史現象的共性。解釋正確的是( )A.歷史評判要以成敗為基本依據 B.制度設立之初存在明顯弊端C.中央與地方矛盾導致社會動蕩 D.歷史事物之間因果關聯復雜【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中國)。從材料信息看,漢初實行郡國并行制度引發七國之亂,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九品中正制導致士族專權,唐朝增設軍鎮導致安史之亂,但這些制度在實行之初也發揮了很大的積極作用,只不過隨著時代變化,原有制度也會產生不同的負面作用,這體現了事件因果關系的錯綜復雜,D項正確;歷史成敗決定歷史解釋的說法過于絕對,排除A項;材料并未體現郡國并行制、九品中正制等設立之初的情況,排除B項;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的士族專權不屬于中央與地方之間的矛盾,排除C項。故選D項。【變式訓練】1.“漢變秦治”是指漢代吸取秦暴政而亡的教訓所制定的大政方針。以下措施屬于“漢變秦治”的是( )A.郡縣制度、尊崇儒術 B.察舉制、轉運司C.黃老無為、輕徭薄賦 D.推恩令、政事堂【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西漢(中國)。根據材料“‘漢變秦治’是指漢代吸取秦暴政而亡的教訓所制定的大政方針。”和所學知識可知,漢初統治者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訓,尊奉黃老無為思想,采取“休養生息”政策,減輕賦稅、徭役和刑罰,C項正確;漢初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縣與分封并行制度,排除A項;轉運司是宋朝設立的,排除B項;政事堂是唐朝時設立的,排除D項。故選C項。2.劉邦攻克咸陽后,諸將皆爭奪金帛財物,而“(蕭)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藏之”,“漢王(劉邦)所以具知天下隘(è)塞,戶口多少,強弱之處,民所疾苦者”。蕭何此舉( )A.提供了賦役征發依據 B.完善了國家的治理體系C.開啟了郡國并行制度 D.旨在繼承秦朝文書律令【答案】A【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目的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漢朝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和所學可知,蕭何收集的秦朝律令圖書中,包含了關于賦稅和勞役的詳細規定以及人口、土地等數據,這些數據為劉邦未來征發賦稅和勞役提供了重要依據,A項正確;雖然蕭何的行為對劉邦的統治有所幫助,但僅僅通過收集圖書資料并不能直接說明國家的治理體系得到了完善。治理體系的完善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長時間的實踐,排除B項;郡國并行制與收集的秦朝律令圖書無關,因為秦朝并沒有實行分封的制度,排除C項;漢朝并不是直接繼承秦朝文書律令,而是對其有所調整,排除D項。故選A項。考點2:西漢的強盛(一)政治大一統(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歷史概念: “大一統”本義是指“尊崇一個以時間開端為標志的統緒”。引申義:“大一統”觀念與中央集權國家治理密切相關,亦即強調“一體化”“統合化”是中央集權國家治理的理想與目標。“大一統”思想是中央集權國家治理在意識形態上的反映。反之,中央集權國家治理是以建立、鞏固和發展“一統”格局為旨歸。特點:疆域大一統;政治大一統;思想大一統;民族大一統;經濟大一統。1.中央:加強專制主義(1)內外朝制度:加強皇權①含義:中朝(內朝),由皇帝左右的親信近臣構成,外朝又稱外廷,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和九卿組成的官僚機構。②影響:它加強了皇權對國家各方面的控制;隨著中朝勢力的膨脹,導致以后宦官、外戚專權的出現。(2)選官:察舉制①方式:自下而上推選(以官舉士)②標準:“孝廉”(品行)③作用:積極:拓寬人才選拔的范圍,擴大統治基礎,任免權由中央掌握,加強中央集權;消極:容易任人唯親;操縱在世家大族手中難,以選拔到真正的人才。知識拓展: 漢代的中(內)外朝制度1.背景:西漢初年,丞相權力極大,丞相權力的強大影響了皇帝的集權。2.目的:為了限制丞相的權力,加強皇權,漢武帝時期實行。3.內容:中朝即內朝,由皇帝左右的親信近臣構成;外朝又稱外廷,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和九卿組成的官僚機構。4.演變:漢元帝時,宦官專斷國政;哀平之世,外戚把持中朝,終于釀成新莽代漢的結局。東漢時中外朝仍然存在,而且還有所變化。光武帝、明帝時吸取西漢覆亡的教訓,對功臣、外戚防范甚嚴。外朝的三公成為備員,中朝尚書的地位便更加重要。章帝以后,外戚、宦官逐漸取代尚書而成為中朝的支柱,最終導致東漢衰落。5.評價:(1)中朝預政是朝廷政治體制的重大改革,它加強了皇權對國家各方面的控制。(2)中朝或內朝的人員是顧問性質的人員,但因與皇帝關系密切,所以升遷較快。它以法外的方式削奪相權、加強皇權。(3)隨著中朝勢力的膨脹,和皇帝最為親密的宦官、外戚成為中朝的主宰,新莽代漢與東漢時的宦官、外戚交替專權就是其表現。(3)其他: (選擇性必修1)①官員考核:上計制②法律制度:《九章律》 沿襲秦律,制《九章律》,開啟律令儒家化的進程,以經注律。2.地方:加強中央集權(1)頒布推恩令,削弱諸侯影響:①王國變侯國,侯國受郡管轄;②王國權力收歸中央,基本結束了漢初以來的諸侯王割據局面,中央集權得以加強。(2)監察:設置刺史制度把全國分成了13個州部,每州設立刺史一名,沒有固定的治所,每年八月巡視所轄區域。以“六條問事”考察吏治、獎懲官吏、決斷冤獄。特點:位卑權重,以“小”治大;作用:促進地方監察,加強中央集權。(3)社會治理:任用酷吏,打擊豪強、游俠等知識拓展: 漢代的刺史制度(1)形成:①漢武帝后期,分全國為十三州,州設刺史。②刺史:官級低于郡守,但代表中央,巡行郡國,監察地方的諸侯王和郡守縣令,形成一套監察制度。(2)演變:①東漢時期,刺史逐步增添地方行政權和軍權,到東漢末年, 刺史改稱為州牧,州逐漸演變成地方行政區,郡縣兩級制轉變成為州郡縣三級制。②東漢末年已發展成為割據勢力,威脅中央集權。(3)特點:①位卑權重,以卑馭尊;②監察權與行政權分離。(4)影響:積極:①強化地方管理,加強中央集權;②監督官員規范執政,防止官員貪污腐敗。局限:①服務于專制皇權,實際效能有限,“人治而非“法治”;②具有明顯的缺陷,后權力日重,威脅中央。(二)經濟大一統(加強中央對經濟的壟斷)1.改革幣制:①漢武帝下令將鑄幣權收歸中央,規定只許用五銖錢,嚴禁民間私鑄。②影響:削弱地方實力,加強中央集權。2.鹽鐵官營:(1)開始:春秋戰國時期(2)加強:漢武帝時期此后朝代都不同程度地加強了鹽鐵專賣。(3)作用:①抑制富商大賈的實力,加強中央集權,增加政府收入;②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商品流通及商業發展。由政府壟斷鹽、鐵的生產和銷售。3.均輸平準:①國家插手并經營商業貿易。②影響:增加收入,平抑物價歷史解釋:1.均輸:政府統一征收、運輸、買賣。設均輸官,把應由各地輸京的物品轉運至各地販賣。2.平準:貴時拋售,賤時收買,以穩定市場價格。在長安和主要城市設立掌管物價的官吏,利用均輸官所儲物資,根據市場物價,貴時拋售,賤時收購。4.抑制工商:①向工商業主征收財產稅(又稱“算緡告緡”)②抑制工商業者(重農抑商);③影響:增加政府收入。5.其他: 選擇性必修1(1)賦役制度 :①田賦:漢初,田賦稅率大大降低。實行十五稅一后改為三十稅一。②人頭稅:漢朝人頭稅分口賦、算賦,規定不分男女,7~14歲每人每年繳口賦,15~56歲每人每年出算賦,商人和奴婢的算賦錢還要加倍;漢朝還征收財產稅,甚至農民飼養六畜都要繳稅。③徭役:更卒徭役的法定服務期限是一個月;正卒役期一般是兩年;戍卒役期一般是一年。(2)戶籍制度: 編戶齊民①丞相主管全國戶籍工作,各級地方政府也均有專門人員主管戶籍②戶是政府征派賦役的單位。百姓編戶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國家的“編戶齊民”;③掌握人口數,也會定期進行人口調查。(三)思想大一統:尊崇儒術1.目的:思想的統一有利于維護和鞏固政治大一統。2.措施:①罷黜百家,獨尊儒術;②設立五經博士;③設太學3.影響:(1)積極:①有利于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加強和大一統局面的鞏固。②確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有助于以漢族為主體的文化共同體形成。③加強了對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視。(2)消極:結束了學術思想平等競爭的局面,扼制了學術思想的自由發展,實質上是文化專制。知識拓展: 董仲舒對儒家思想的改造1.思想來源:儒家思想融合了陰陽家、黃老之學以及法家思想形成。2.內容:①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大一統思想;②宣揚“君權神授”“天人感應”學說;③實行仁政,德刑并用;④倫理道德:三綱五常。3.特點:以儒為主,外儒內法。問題探究: 與孔子、孟子的儒學相比,漢代新儒學“新”在哪里?提示:(1)統治術的變化:從“以禮理民”到“禮法并用”;(2)人民性逐漸淡化:從“民貴君輕”到“三綱五常”;(3)濃厚的神秘色彩:從“不語怪力亂神”到“天人感應”;(4)地位發生變化:從先秦民間學說上升為漢代官方哲學。(四)疆域大一統(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1.北擊匈奴,設置河西四郡:漢初,朝廷對北方的匈奴采取和親政策。漢武帝任用衛青、霍去病為將,控制了陰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區域;在河西走廊設立酒泉、武威、張掖、敦煌四郡。2.張騫出使西域:開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進了西域與中原的政治、經濟、文化聯系,出現了是著名的“絲綢之路”;派使臣出使大秦。3.行政管理:公元前60年,設置西域都護府,作為管理西域的軍政機構。4.加強對東南沿海和西南少數民族的治理。5.其他:漢朝設大鴻臚管理民族事務;東北,西漢設護烏桓校尉;邊疆推行屯戍政策,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在西域設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4.意義:①加強了邊疆管理,促進了民族交融和邊疆地區開發,鞏固了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②促進了絲綢之路的開辟,加強了中外的交流,擴大了漢朝的影響。問題思考: 絲綢之路主要路線和影響 (結合選擇性必修2)提示:(1)主要路線(2)影響:(1)對漢朝:開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進了西域與中原政治經濟文化聯系。(2)深遠意義:中國的絲織品沿著這條道路傳向中亞、西亞、歐洲和北非。(3)是商貿之路、文化之路、溝通東西文明的必有之路。能力培養: 歸納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的措施及作用高考真題訓練:(2022·浙江卷1月)漢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設刺史一人。刺史定期在轄區內巡行,年終赴京奏事。刺史秩僅600石,但能以卑臨尊,監察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國相。由此可知,西漢刺史的設置A.可以彌補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B.有利于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C.是地方行政體制建設的重要內容 D.代表著社會履行監察官員的職能【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漢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設刺史一人。刺史定期在轄區內巡行,年終赴京奏事。刺史秩僅600石,但能以卑臨尊,監察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國相”及所學知識可得,刺史是代表中央監察地方官員,位卑權重,有利于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B項正確;材料未體現出宰相的不足,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結合所學可知,刺史是監察官員,并非行政官員,故“是地方行政體制建設的重要內容”的說法錯誤,排除C項;刺史代表的是皇帝,充當的是皇帝的耳目而非代表社會,排除D項。故選B項。【變式訓練】1.漢代每年正月舉行盛大朝會,朝賀獻禮后皇帝置酒宴飲,“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壽……御史執法,舉不如儀者,輒引去。竟朝置酒,無敢歡嘩失禮者”。此舉旨( )A.加強對官吏控制 B.豐富君臣政治生活C.強化君主的權威 D.鞏固上下尊卑關系【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漢代(中國)。根據材料信息“朝賀獻禮后皇帝置酒宴飲,“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壽……御史執法,舉不如儀者,輒引去。竟朝置酒,無敢歡嘩失禮者”可知君主處置不遵守禮儀規范的,以此來強化君主的權威,故C項正確;加強對官吏的控制屬于表象,目的依舊是增強君主的權威,排除A項;御史執法與豐富君臣生活無關,排除B項;強化上下尊卑關系是為了強化君主權威,排除D項。故選C項。2.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讓刺史以“秩六百石”而監察兩千石的郡太守、諸侯國相。同時,又明確規定“以六條(皇帝詔令中規定的六條監察內容)問事,非條所問,即不省(察)”。漢武帝這一系列舉措有助于( )A.提高朝廷行政效率 B.削弱郡國行政權力C.擴大封建統治基礎 D.穩固大一統的局面【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根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公元前106年(中國)。根據材料可知,漢武帝一方面利用刺史強化對郡太守和諸侯國相的監督,同時嚴格限定刺史的監察權限,防止刺史濫用職權,以此穩固大一統的局面,D項正確。漢武帝推行刺史制度的目的是監察地方,而不是提高朝廷行政效率,排除A項;刺史只是負責監察,并未侵奪郡國的行政權力,排除B項;材料中漢武帝的舉措與擴大統治基礎無必然聯系,排除C項。故選D項。考點3:東漢的興衰(一)西漢滅亡(1)原因:西漢后期,外戚干政,政治日趨黑暗;土地兼并嚴重,賦稅徭役沉重;奴婢買賣,農民流亡導致社會動蕩。(2)滅亡:公元9年,外戚王莽奪取皇位,改國號為新,西漢滅亡。(二)王莽政權(1)王莽改制:試圖挽救社會危機的改革不切實際,使社會矛盾更加激化。歷史解釋: 王莽改制又稱王莽新政,是王莽為緩和西漢末年日益加劇的社會矛盾,采取的“托古改制”。內容:包括土地改革(“王田”、“私屬”制)、幣制改革、商業改革和官名縣名改革。失敗原因:改制遭到了大地主、貴族、商人的利益強烈反對;貪官污吏利用改制加重人民的負擔;措施不切實際,使社會矛盾更加激化,導致了農民起義。評價: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出現的特殊產物,是西漢末年以來各種社會政治、經濟和思想矛盾的反映。但這些措施,進一步激化了西漢后期以來日益尖銳的社會矛盾,使他成為社會各個集團、各個階層反抗的主要對象,成為眾矢之的。(2)農民大起義:王莽統治末年,出現嚴重的旱災和蝗災,綠林、赤眉等農民大起義爆發。(3)滅亡:23年,綠林軍攻入長安,王莽政權被推翻。(三)東漢的興衰(25—220年)1.建立:25年,西漢宗室劉秀(漢光武帝)重建漢朝,不久定都洛陽,史稱東漢。2.“光武中興”:指的光復漢政權;社會經濟恢復發展;漢王朝再次出現盛世景象。3.東漢的衰亡:(1)背景:①外戚宦官交替專權,政治腐朽黑暗。②一些正直官員和士人不滿現實,抨擊時政,稱為“清議”。觸犯了宦官利益,被誣陷為“黨人”,遭到嚴厲鎮壓,史稱“黨錮之禍”。③豪強地主勢力在東漢發展迅速,土地兼并嚴重,階級矛盾日益尖銳。④匈奴問題:東漢后期,國力衰敗,匈奴成為威脅東漢政權的外部力量。歷史解釋: “清議”與“黨錮之禍”東漢后期,官僚士大夫中出現了一種品評人物的風氣,稱為“清議”。漢桓帝以后,東漢朝政長期被宦官把持,一些正直的官員、士大夫、太學生上書揭露宦官的罪行,反被宦官誣告為“黨人”逮捕入獄,并擴大禁錮范圍,史稱“黨錮之禍”。黨錮之禍傷及漢朝根本,為黃巾起義和漢朝的最終滅亡埋下伏筆。(2)過程:①184年,張角創立的“太平道”發動起義(黃巾起義——宗教形式),動搖了東漢王朝的統治基礎(口號:“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②地方長官趁機擁兵自重,軍閥割據局面出現,東漢政權名存實亡。問題思考: 兩漢的滅亡給后世留下怎樣的歷史啟示?(1)重視民生,消除貧富分化;(2)整頓吏治,嚴厲打擊貪污腐敗;(3)提倡節儉,反對浪費;(4)選賢任能,完善用人體制等。考點4:兩漢的文化主要成就:歷史解釋: 紀傳體是亞洲史書的一種形式,通過記敘人物活動反映歷史事件的體裁。以為人物立傳記(皇帝的傳記稱“紀”,一般人的稱“傳”,司馬遷的《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以前的史書多以編年體記述),中國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及其它史書以紀傳體編纂而成。從體裁的形式上看,紀傳體是本紀、世家、列傳、書志、史表、載記和史論等的綜合。問題探究:結合所學,概括兩漢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對中國歷史發展的意義(1)鞏固統一:漢武帝鞏固邊疆;公元前60年,為了管理統一后的西域,西漢建立西域都護府;東漢對西域與烏桓等地的經營等舉措,對疆域拓展、鞏固統一、開發邊疆、推動民族交融,有重要意義;(2)制度創設:完善中央集權體制,完善官僚選拔、管理和監察體制,為后世政治體制的進一步創新和發展奠定了基礎;(3)經濟發展:加強了國家對經濟的控制和管理,增加了政府財政收入,促進了封建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絲綢之路的形成和發展為中外經濟的交流和發展提供了基礎;(4)價值觀念:推廣儒學的價值觀念及“大一統”的政治理論,沖破學派、地域、民族的藩籬,增強了國家統一意識與凝聚力;(5)民族交融:境內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不斷深入,出現相互交融、共同創造新文化的局面;(6)統一心理:秦漢之后,統一多民族國家成為歷史發展的主導模式,也成為一種人心所向的必然歸宿。即使是在分裂狀態下,“華夏必將走向統一”也是占據主導地位的政治意識。歸納綜合:1.漢朝官僚政治的特點(1)布衣將相:是指西漢開國諸臣授官將相的人絕大多數“起自布衣”,這些人大多都沒有貴族頭銜,稱之為“布衣將相”。這既是對秦末農民起義結果的承認,也是削弱貴族勢力的必然產物。(2)重視母族親屬關系:漢代皇室的母族勢力受到了充分的重視,西漢出現了呂后暴政和竇太后的專權,東漢出現了外戚干政的局面,這些都是母族勢力強大的表現。(3)儒士受到重用:漢初,重視“黃老之學”,但是,并不排斥儒學。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后,儒士受到了重用,幾乎壟斷了漢代官僚體系。(4)地方勢力強大:漢初,王國是中央集權的主要威脅。王國問題解決后,豪強地主逐漸成為威脅中央集權的主要力量,最終導致了東漢的滅亡和魏晉南北朝的分裂局面。2.漢代經濟政策(1)休養生息政策:為了恢復發展社會經濟,適當限制大地主兼并土地現象,使重農政策落到實處,對辛勤耕作的農民減免賦稅,實行以農為先、與民休息的政策,促進了漢初社會經濟的發展,為“大一統”局面形成奠定了物質基礎。(2)重農抑商政策:繼續推行戰國以來的重農抑商政策,重農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但從政治上將商人打入賤民行列,經濟上重征商人“租稅以困辱之”,阻礙了商業的繁榮。(3)鹽鐵官營政策:鹽鐵官營是漢武帝實行的財政政策。鹽鐵官營雖然在增加國家財政收入,抑制商人勢力,但也不免帶有封建官營事業共有的弊病。高考真題演練:(2023·山東卷)先秦貴族尚馬車,賤牛車,此風秦漢猶存。及至東漢晚期,天子至士因牛車慢、穩、寬敞、嚴密,可障帷設幾、任意坐臥而競相乘坐,出行乘牛車遂成為一種風尚。這種“風尚”反映了( )A.政治衰頹的時代景象 B.戒奢尚儉的社會風氣C.重農崇耕的思想觀念 D.豪強勢重的政治現實【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東漢(中國)。根據材料“天子至士因牛車慢、穩、寬敞、嚴密,可障帷設幾、任意坐臥而競相乘坐出行乘牛車遂成為一種風尚。”可知,東漢后期,天子至士乘坐牛車之所以成為一種風尚,是因為牛車穩而寬敞,是沉迷于享受的表現,由此體現了當時政治的衰頹,A項正確;根據材料信息,無法判定在東漢后期是否是戒奢尚儉,排除B項;天子至士喜乘牛車是為了享受,而不是重視農耕和農業,排除C項;材料描述的是乘坐車輛的變化,沒有體現豪強勢重信息,排除D項。故選A項。【變式訓練】1.東漢后期,成千上萬的學生聚集于太學,儒生遍布于社會。“執法不撓、誅舉邪臣”的李膺成為士人交往的核心。士人和正直官員不滿現實,品評人物,抨擊時政,稱為“清議”。當李膺被誣為“黨人”而被罷免歸鄉時,“天下士大夫皆高尚其道,而污穢朝廷”。上述材料反映的政治斗爭出現的原因是( )A.儒學成為官方正統思想 B.宦官專權導致政治黑暗C.綠林起義動搖漢朝統治 D.中正官評定士人的品狀【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東漢后期(中國)。據本題材料信息可知,東漢后期,宦官專權,政治黑暗,李膺等士人通過“清議”針砭時弊,導致“黨錮之禍”,因此原因為宦官專權導致政治黑暗,B項正確;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學成為官方正統思想,排除A項;綠林起義屬于西漢末年的農民起義,排除C項;中正官評定士人的品狀屬于魏晉時期九品中正制,排除D項。故選B項。2.東漢中期以后,活躍在政治舞臺上的三大集團是官僚士大夫、外戚和宦官。細察當時的政局,不僅發生了宦官打擊官僚士大夫的“黨錮之禍”,也發生了皇權打擊外戚、宦官的“外戚之禍”和“宦官之禍”。由此可知當時( )A.豪強地主勢力膨脹 B.外戚宦官交替專權C.皇權尚能控制政局 D.東漢政權名存實亡【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東漢時期(中國)。根據材料信息和所學知識可知,東漢中后期,發生了宦官打擊官僚士大夫的“黨錮之禍”,同時,也發生了皇權打擊外戚、宦官的“外戚之禍”和“宦官之禍”,這就表明當時皇權還能控制國家政局,C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皇權與外戚、宦官之間的關系,沒有涉及豪強地主勢力的影響,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皇權對外戚、宦官的打壓,沒有涉及外戚、宦官的交替專權,排除B項;國家政權名存實亡發生在東漢末年,是在軍閥割據和農民起義打擊下出現的,排除D項。故選C項。思維導圖:2025年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4講 講義2025年高考歷史(統編版)一輪復習第5講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政權更迭與民族交融 講義階段特征:總體特征:是國家大分裂、民族大交融、江南經濟大發展時期。主要表現:1.政治上:封建國家分裂,政權交替頻繁,分裂中孕育著統一;門閥政治極大的削弱的皇權;民族融合加速了中華民族的發展;2.經濟上:北方農耕經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南方經濟得到開發;士族莊園經濟和寺院經濟占有重要地位;莊園經濟惡性膨脹,隱匿大量農戶,封建國家與地主、寺院爭奪對土地和勞動力的控制非常劇烈;3.民族關系上:民族政權并立與民族交融。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出現了民族交融局面,尤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漢化政策。多民族交融成為魏晉時期的重要歷史特征;4.思想文化上:佛、道興起,沖擊儒學,儒學正統地位受到挑戰;特立獨行的士人群體形成,推動了書法、繪畫、文學等藝術的發展。課標要求:1.了解三國兩晉南北朝政權更迭的歷史脈絡,認識這一時期的區域開發、民族交融;2.把握三國兩晉南北朝政權更迭的時空線索,明確本課在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發展中承上啟下的歷史地位;3.了解江南開發的原因和表現,理解江南開發和經濟重心南移的關系。4.梳理各民族之間交往、交流、交融的基本史實,認識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特征。近三年的全國和地方高考題:命題趨勢:1.考查的重點是民族交融。如:民族交往促進民族交融、經濟交流促進民族交融、南北交往中的文化認同、建筑藝術中的民族交融等,涉及各個方面。2.整體上側重制度創新、民族交融和改革,兼顧史學素養。高考備考:1.注意時序與階段特征,把握分裂時期蘊含著歷史進步因素,即統一趨勢;2.關注江南開發的重要作用;3.注重這一時期的民族交融。時空定位及主要內容提示:主要內容:考點1:三國與西晉考點2:東晉與南朝考點3:十六國與北朝教學過程:考點1:三國與西晉(一)三國鼎立(220—280年)1.背景:(1)秦漢時期:國家統一 君主專制 中央集權 官僚政治 華夏認同;(2)東漢末年:軍閥割據局面,東漢政權名存實亡。2.形成:(1)官渡之戰基本上奠定了曹操統一北方的基礎;(2)208年赤壁之戰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3)魏國:220 年曹丕代漢稱帝,定洛陽,國號魏。(4)吳國:孫權定都建業,國號吳。問題探究: 如何正確認識三國鼎立局面 (1)三國鼎立局面是東漢末年以來軍閥混戰的結果,是天下大亂后的局部統一;(2)三國時期是從分裂割據走向全國統一的過渡階段;(3)為了戰勝對方,并存的三個政權都采取了一系列恢復和發展生產的措施,這為以后的全國統一準備了條件。(二)西晉的短暫統一1.短暫統一:(1)263年曹魏權臣司馬昭發兵滅蜀。(2)266年司馬炎代魏稱帝,國號晉,史稱西晉。(3)280年西晉滅吳,完成統一。2.西晉的統治(265-316)(1)五族內遷:是指自東漢以來,西、北邊陲的一些少數民族不斷內遷,主要有匈奴、羯(jié)、氐(dī)、羌(qiānɡ)和鮮卑五族。問題思考:五族內遷的原因和影響。(1)原因:①統治階級為補充兵源及勞動力,強迫西、北邊陲的少數民族內遷中原;②少數民族自身經濟發展的需要。(2)影響:①促進江南開發,為隋唐經濟繁榮、后世經濟重心南移奠基;②有利于少數民族逐漸封建化;③促進民族融合;④一定程度上激化了民族矛盾。(2)八王之亂:晉武帝司馬炎死后,惠帝即位。賈皇后欲獨攬大權與輔政大臣楊駿發生矛盾。291年賈皇后殺楊駿,內部發生政亂,先后有8個分封為王的皇族參與其中,歷時16年之久,史稱“八王之亂”。3.西晉的滅亡:晉武帝死后,宗室諸王展開對中央權力的爭奪。內遷少數民族卷入其中,并且逐漸主導了局勢。316年,西晉被內遷匈奴貴族所滅(永嘉之亂)。歷史解釋: 永嘉之亂西晉后期匈奴劉漢軍攻破晉都、俘虜晉帝、最終使西晉滅亡的歷史事件。永嘉之亂后,晉朝統治集團南遷,史稱衣冠南渡。這是中原漢人第一次大規模南遷。“衣冠”,代表文明的意思,衣冠南渡即是中原文明南遷,晉朝首都遷至江東建康,自此史稱東晉。問題思考: 學者認為“西晉是低質量的統一”,結合教材和材料找出論據。材料一 西晉司馬氏是在一批士族官僚的支持下,通過政變而取得政權的。因此建國后自然是保護士族地主利益的。經濟上,士族不僅享有依品占田和蔭客,而且有的門閥多占土地勞動力也被默許。故西晉一朝奢侈成風。何曾日食萬錢,還說“無下箸處”。其子何劭日食二萬錢,大族王愷、石崇互比奢侈,王愷用干米糖洗鍋,石崇用白蠟當柴。——朱紹侯、張海鵬、齊濤:《中國古代史》材料二 各族內遷以后,與漢人雜處,晉統治者強迫各族人民納租稅,服勞役,還掠賣少數民族人為奴婢。因而各少數民族對西晉統治者“怨恨之氣,毒于骨髓”。少數民族首領趁機起兵反抗。材料三 晉惠帝司馬衷毫無執政能力,百姓無糧食吃,只有挖草根,食觀音土,百姓無粟米充饑,他說何不食肉糜。提示:政治腐敗,社會動蕩,秩序大亂。表現:①宗室爭奪中央權力:如“八王之亂”長達16年,社會遭到嚴重破壞;②少數民族內遷:即“五胡亂華”,草原文明嚴重沖擊農耕文明;③北方人民流亡南遷,流民起義,影響了北方經濟的發展。問題探究: 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分析中國古代人口遷移的影響。材料 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口的流動,既有居住在邊地的少數民族向中原地區流徙,也有中原地區的漢族人口紛紛外遷。據《晉書·文帝紀》記載,當時“歸附”的少數民族人口達“八百七十余萬口”之多。西晉時,在全國設21個州,有20個州遍布著流動人口的足跡。見于記載的兩晉流動人口約150萬口,約占全國總人口的1/8,占人口輸出區總數的1/2左右。其中,由秦、雍地區流出人口,占原地人口總額的1/3;從并州遷到冀、豫等州的人口,占原地人口總額的2/3。……史書中關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亂江左者十六七”的記載很多。十六國以來,許多少數民族在中原與漢族雜居,一遇變亂,同樣成為流動人口。波瀾壯闊的人口大流動,從短時態來看是加劇了社會動亂,但它也對社會的久遠進步,開辟了道路。——據曹文柱、趙世瑜、李少兵等著《乾坤眾生》整理提示:(1)開創了民族文化交融的良好時代氛圍,營造了隋唐時期開明的民族觀和兼收并蓄的文化觀;(2)人口的大量南遷,加速了南方的開發和發展,南北經濟發展趨于平衡,為隋唐經濟繁榮奠定基礎;(3)民族文化交融催生了制度創新,如均田制等,為隋唐的繁榮奠定了制度基礎。高考真題訓練:1.(2024年新課標卷)三國魏代漢、西晉代魏,都通過“禪讓”實現:權臣在切實掌握軍政權力后,皇帝下詔表彰其功業、德行,表示尊重天意、民心,主動讓位;公卿大臣則群起勸進,權臣再三謙退,“不得已”建立新政權。“禪讓”反復出現( )A.保障了政治和平穩定 B.放棄了血緣世襲傳統C.維護了特權階層利益 D.鞏固了儒學忠孝倫理【答案】C【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三國兩晉時期(中國)。根據材料“權臣在切實掌握軍政權力后,皇帝下詔表彰其功業、德行,表示尊重天意、民心,主動讓位;公卿大臣則群起勸進,權臣再三謙退,“不得已”建立新政權。”并結合所學可知,三國魏代漢、西晉代魏,都通過“禪讓”的方式實現,禪讓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一大批官僚集團的心理需求,他們也希望皇帝把這個位置讓給那些權臣們,這樣不僅僅能使政治局面和平過渡,同時根本上也維護了官僚集團的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C項正確;“保障了”的說法太過絕對,不能依賴禪讓方式就實現政治的和平穩定,排除A項;“放棄了”的說法不符合史實,封建社會政權的延續仍是家天下,排除B項;皇帝下詔主動退位,本質上是被迫的行為,權臣實質上仍是奪取了皇帝的權力,這不符合儒家思想中的“忠”,排除D項。故選C項。變式訓練:1.關于政權更迭,西晉劉頌認為是“天地之位始定,四海洗心整綱之會”。他還指出,魏晉更迭用“禪讓”,未能“洗心整綱”,晉廷所依靠的仍是“先代功臣之胤,非其子孫,則其曾玄。”據此可知,劉頌意在強調魏晉“禪讓”( )A.助長了士族政治發展 B.遏制了官僚集團腐敗C.實現了政權和平轉移 D.延續了前代治國經驗【答案】A【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西晉(中國)。據本題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結論是:劉頌認為魏晉易代用“禪讓”,未經戰火充分洗禮,未能徹底掃除前朝政府而另起爐灶,西晉統治集團成員依然是曹魏那批高官顯貴及其子弟,因此助長了士族政治發展,A項正確;根據所學可知,西晉貴族生活奢侈,官僚集團腐敗并未遏制,排除B項;材料強調“禪讓”的消極作用,實現了政權和平轉移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項;材料強調魏晉“禪讓”保留了大量高官顯貴,不屬于治國經驗,排除D項。故選A項。考點2:東晉與南朝(一)東晉的統治:(317-420年)(1)建立:317年,西晉宗室司馬睿在建康(今南京)重建晉朝,史稱東晉。(2)特點:士族專權,門閥政治。(3)滅亡:420年,出身低級士族的武將劉裕篡奪皇位,代晉稱帝,改國號宋。(二)南朝:(420—589年)(1)從劉裕稱帝后170年間,南方先后經歷了宋、齊、梁、陳4個王朝,合稱南朝。(2)特點:政權更迭頻繁、均定都建康.知識拓展:魏晉時期的門閥政治(結合選擇性必修1)(1)含義:自三國、西晉以來,一些聲名顯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經濟等方面的特權,形成一個特殊的社會階層,稱為“士族”,成為東晉政權的主要支柱。(2)興起原因①歷史根源:東漢以來豪強地主勢力的發展;②政治原因:魏晉政權的統治基礎是士族,皇帝依賴于士族的支持, 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③經濟原因:土地兼并嚴重,經營莊園,漸成割據。(3)發展歷程:萌芽于東漢,鼎盛于東晉,衰落于隋唐。(4)表現(特點):①政治上:按門第高低分享特權,世代擔任重要職位②經濟上:占有大量的土地和勞動力,建立起自給自足、實力雄厚的莊園經濟。③社會生活上:士族不與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④文化上,崇尚清談,占據高級文官職位。(5)評價:①積極:門閥政治在一定的時期內有利于統治的穩定。②消極:門閥士族長期把持朝廷要職,縮小了選官的范圍,以致出現“因人設官”的現象,降低了統治集團的素質;造成大量的冗員高考真題訓練:2.(2024年浙江卷1月)東晉政權以“王與馬共天下”為開端,下啟庾、桓、謝氏迭相執政局面,這種“共天下”的局面是秦漢以來專制皇權結構的一大變化。這說明當時的政治特征是A.相權崛起 B.民族交融C.政權更替 D.士族專權【答案】D【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時空是東晉初期(中國)。據材料“這種共天下的局面是秦漢以來專制皇權結構的一大變化’”可知,瑯琊王氏與東晉皇室司馬家族共同掌權,說明士族專權威脅君主專制,D項正確;據材料“王與馬,共天下”可知,士族與皇帝共同掌權,未涉及相權變化,排除A項;材料未體現民族交融,排除B項;據材料“下啟庾、桓、謝氏迭相執政局面”可知,材料體現的是士族專權的更迭,而非政權更替,排除C項。故選D項。變式訓練:2.東晉存國100多年,大都由王、謝等幾家南渡世家大族輪流掌政,形成“王與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史家謂之“門閥政治”或“士族專權”。這一特色政治局面的出現主要因為( )A.君權和相權的根本沖突消失B.中央集權的松弛C.皇權對當時形勢的控制力弱D.游牧民族的威脅【答案】C【詳解】根據材料可知,反映的是東晉時期的門閥士族壟斷政權的現象,結合所學可知,東漢以來的豪強地主勢力的發展,皇帝依賴于士族的支持,再加上九品中正制為士族提供政治保障,使得士族壟斷政權。由此可知,這一特色政治局面士族實力強大,皇權的微弱,C項正確;材料信息與君權和相權的沖突、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脅無關,排除AD項;材料涉及的是君主專制,與中央集權無關,排除B項。故選C項。(三)南方經濟開發:材料一 至于元嘉.......兵車勿用,民不外勞,役寬務簡,氓庶繁息,至余糧棲畝,戶不夜扃(jiong), 蓋東西之極盛也.......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ren),則數郡忘饑。會土帶海傍湖,良疇亦數十萬頃,膏腴上地,畝直一金,鄂(hu)、杜之間,不能比也。荊城跨南楚之富,揚部有全吳之沃,魚鹽杞梓之利,充仞八方,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節選自沈約《宋書》材料二(東晉)百許年中,無風塵之警,區域之內,宴如(即安定)也。——《宋書·沈曇慶傳·史臣曰》(1)原因:原因:①自然條件:江南自然條件優越。②社會環境:南方相對安定,北方長期戰亂;③統治政策:統治者輕徭薄賦,注重經濟發展。④勞動力、技術:北民南遷帶來豐富勞動力和先進生產技術、工具(根本)。(2)表現:①農業:土地大量開墾,農作物品種增加,產量提高;②手工業:繅絲、織布、制瓷、冶鑄等都有顯著發展;③商業:以長江沿岸最為活躍,番禺(今廣東廣州)則是主要的外貿港口。(3)影響:①促進了江南地區的開發,極大的提高了南方的社會生產力, 為經濟重心南移奠定基礎。②繼承了中華傳統文化 , 為文化的繁榮準備了條件。③促進了民族交融,推動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發展。知識拓展: 中國古代的人口遷移(選擇性必修3)1.原因:(1)中原王朝實力衰落,無法保持秦漢時傳統政策;(2)北方割據勢力大量招引周邊民族補充勞力和兵源;(3)氣候變冷及西域地區的生存環境破壞日益嚴重.(4)中原地區的人口南遷,大片肥沃的土地荒無。2.表現:(1)東漢以來,少數民族不斷內遷:西晉時,內遷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和鮮卑等——學習漢族典章制度、頻繁接觸、通婚雜居。5世紀,北魏統一北方,推行漢法。(2)漢人南遷:南方,三國吳、蜀及東晉、南朝經濟開發,經濟重心的南移,進一步加強南遷中原人民與東南、西南地區人民的交融(民族交融)。3.中國古代人口遷移分類(方向):①從北方到南方:主體是黃河流域的漢人。東漢末、三國兩晉南北朝、遼宋夏金等時期北方戰亂頻繁,而南方相對穩定,黃河流域的農民南遷。②從邊疆到內地:主體是少數民族,如西晉時期,匈奴、鮮卑、羯、氐、羌等陸續內遷。③從內地到邊疆:大多由政府組織內地軍民遷徙,從事戍守、開發、屯田等。如秦始皇遷徙內地“幾萬家于河套”以發展生產,加強邊防。④從國內到國外:如唐朝時,我國已有很多人到南洋,即東南亞各地生活。歷史解釋:1.屯田制:(曹魏時期的土地國有制度)(1)含義:源于西漢,主要實行于曹魏,國家強制農民或士兵耕種國有土地,征收一定數額的田租。(2)背景:東漢末年戰亂不斷,生產力遭到破壞,土地荒蕪。內容:軍屯指士兵屯田,一邊戍守,一邊屯田;民屯指在國有土地和無主土地上,由國家直接派官員管理而不受郡縣官員的管理,按照軍事組織的方式,強征佃農開墾耕種,收成按照四六或者對半分給國家。(3)影響:緩和了社會矛盾;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后期引起了屯田的軍民的反抗與逃亡。(4)特點:寓兵于農,兵農合一;性質:封建土地國有制2.占田制:(兩晉時期 土地私有制度)(1)含義:農民、士族等向官府登記自有田畝,占田數是國家允許占有的土地限額。(2)目的:既保證政府收入,又保護士族特權(3)內容:農民按限額占有土地,征收田租;士族地主有占田、蔭客、蔭親屬等特權。(4)影響:確認士族已占到大量土地和戶口的既成事實,鞏固了士族特權和地位。3.寺院經濟:(1)含義:以寺院為中心的獨特的封建地主經濟形式。(2)形成原因:①佛教廣泛傳播;②統治者的支持。(3)影響:①寺院經濟過渡發展,廣占田宅,侵奪百姓;②與政府爭奪勞動力,影響政府財政收入;③加重農民的負擔;④寺院經濟的發展,為佛教文化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問題思考: 寺院經濟與傳統小農經濟有哪些不同?材料 魏晉南北朝時期,一種特殊的農業經營方式----佛教莊園經濟發展起來。社會上把這些在佛教莊園里耕種的農戶稱為“佛圖戶”。 “佛圖戶”必須把生產的大部分農副產品上交給佛寺的高級僧侶,還要為佛寺勞作服役,從事各種雜務。“佛圖戶”喪失了原有受政府監管的戶籍,世代在佛教莊園里務農,不準隨意離開,實際上已淪為佛教莊園的依附農民。佛教莊園生產的各種農副產品主要供莊園內部享用,很少與外界進行商品交換。依照慣例,官府對莊園的僧侶(尼)、“佛圖戶”免征徭役、兵役和賦稅。——選自朱紹侯主編《中國古代史》提示:①寺院經濟下土地全部為寺廟封建主占有,農民沒有土地;小農經濟下自耕農擁有少量土地。②寺院經濟下農民沒有生產自主性,缺乏生產積極性;小農經濟下農民有一定的生產自主性,生產積極性較高。③寺院經濟下農民受寺廟封建主的控制,向寺廟交租服役;小農經濟下農民受國家控制,向國家(或地主)交租服役。其他重要制度:(選擇性必修1):知識拓展: 九品中正制(結合選擇性必修1)(1)背景:東漢末年政治與社會秩序大亂,豪強大族控制了地方選人權。(2)推行:220年,魏王曹丕正式推行。(3)內容:①各州、郡設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擔任。②中正根據家世、道德和才能平定州、郡士人的資品,分為九等,寫出評語,稱為“狀”。③獲得資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4)評價:①九品中正制將選官權收歸中央,加強了中央集權。②后來隨著門閥士族勢力的發展,中正選人只看家世,不看道德才能,逐漸形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局面。高考真題訓練:3.(2024年安徽卷)《晉書·陶侃傳》記載,陶侃為武昌太守時“立夷市于郡東,大收其利”。《梁書·張稷傳》亦載:“郁州(今屬連云港市)接邊陲,民俗多與魏人交市。”此類記載所反映的現象表明,這一時期( )A.海外貿易增加財政收入B.市鎮興起維護了時局穩定C.互市交易促進民族交往D.榷場的設立帶動民間交流【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根據材料“立夷市于郡東,大收其利”“郁州(今屬連云港市)接邊陲,民俗多與魏人交市。”可知,魏晉南北朝時期,漢族與少數民族的互市交易,這有利于民族之間交往交流,C項正確;材料反映的國內貿易,不涉及海外貿易,排除A項; 市鎮興起主要在明清時期,排除B項;榷場的設立是在宋朝時期,排除D項。故選C項。變式訓練:3.東吳、東晉和南朝相繼建都于南京(東吳時稱建業,東晉、南朝稱建康)。東吳開鑿破崗瀆,挖婁湖,鑿橫塘,辟航道,建立起以建業為中心的南方漕運體系。東晉、南朝時,建康繼續保持了漕運中心的地位。這些做法( )A.催生了新的生產關系B.保證了朝廷的財政收入C.推動了南北方的交流D.促進了江南經濟的開發【答案】D【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東吳開鑿破崗瀆,挖婁湖,鑿橫塘,辟航道”“建立起以建業為中心的南方漕運體系”“東晉、南朝時,建康繼續保持了漕運中心的地位”等做法都是發展了江南的漕運,從而促進了江南經濟的開發,D項正確;材料沒有相關新生產關系、南北方交流的信息,排除A、C兩項;B項表述中,“保證了”之說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B項。故選D項。4.魏晉南北朝時,寺院一方面有免稅免役特權,另一方面又得到上至皇室下至庶民的賞賜或捐施,包括金銀財貨、綿絹絲絮、土地山川林澤等。出現“凡厥良沃,悉為僧有”“公私田宅,多為僧有”的狀況,形成強大的寺院莊園經濟。這可以用來說明( )A.土地兼并盛行B.儒家信仰體系已趨于崩塌C.中央集權弱化D.國家控制的經濟資源受限【答案】D【詳解】晉南北朝時,寺院憑借特權形成強大的寺院莊園經濟,減少了國家的財政收入,D項正確;材料沒有提及土地兼并,排除A項;B項與材料無關,排除B項;C項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考點3:十六國與北朝(一)十六國1.含義:西晉滅亡后,北方各族先后建立了許多政權,加上西南的成漢,歷史上稱為“十六國”。各國彼此攻戰,北方經濟遭到了嚴重破壞,人民顛沛流離。眾多少數民族進入中原,激烈的民族沖突下需要以建立政權為生存前提,從而加劇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政治分裂動蕩。2.從前秦統一北方到淝水之戰(1)4世紀下半葉,前秦統一北方,隨后大舉進攻東晉,前鋒被擊敗于淝水。強大的前秦政權一敗之后迅速崩潰。淝水之戰消除了前秦對江南地區的戰爭威脅,(2)使江南的社會環境更加安定,為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條件;(3)奠定了南北對峙局面的形成。(二)北朝1.發展歷程:(1)北魏統一北方:4世紀末,鮮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統一北方。(2)北魏分裂:6世紀分裂為東魏和西魏,稍后東魏和西魏又分別被北齊、北周取代。合稱北朝。(3)結束:577年北周滅北齊,581年楊堅取代北周靜帝,589年隋滅陳統一全國。2.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①北魏崛起并統一黃河流域,出現了民族大融合的趨勢。②馮太后培養孝文帝學習漢、儒家文化。③宗主督護制使得豪強地主隱匿人口,逃避賦稅,階級矛盾尖銳。④民族歧視和壓迫導致民族矛盾激化,各地人民起義不斷。(2)內容:歷史解釋:均田制 (土地國有制度)是在不觸動原私有土地的基礎上,把國家掌握的無主荒地分配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耕種,農民繳納租稅并服徭役和兵役的一種土地制度。均田制并沒有取消土地私有制,更沒有觸動地主土地所有制。它有利于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后隨著國家掌握荒地數量減少和土地兼并加劇而解體。(4)評價:材料一 (北魏)南遷,革夷從夏(注:即孝文帝改革)。于是中朝江左,南北混淆,華壤邊民,虜漢相雜。——唐代史學家劉知幾材料二 北朝的強盛來自……變替的“胡化”和“漢化”……扭轉了魏晉以來的帝國頹勢,并構成了……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國的歷史出口。——摘自吳宗國主編《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材料三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興,蓋取塞外野蠻精悍之精血,注入中華文化頹廢之軀,舊染既除、新機重啟,擴大恢張,遂能別創空前之世局。——陳寅恪歸納為:積極:①順應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趨勢,大大緩解了民族矛盾;②促進了北魏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③為以后北方統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現打下了基礎。局限性:①全面漢化,使鮮卑族喪失了一個民族的獨立性和主體性;②摒棄了本民族勇武質樸的尚武精神,削弱北魏的軍事實力。③移植門閥士族制度,嚴重腐化了尚無文化積淀的鮮卑貴族,銷蝕了北魏統治者的銳氣與活力,激化社會矛盾。導致了北魏分裂、滅亡。合作探究: 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魏晉南北朝時期民族交融的方式和特點。1.民族交融含義:是指各民族間共同生活、彼此學習、共同發展、逐漸交融的過程,包括經濟生活、文化語言、風俗習慣、民族心理等趨向一致。民族交融則包含著尊重差異、包容多樣的意思。2.交融的方式:(1)民族遷徙:自東漢以來少數民族不斷內遷;西晉時有匈奴、羯、氐、羌和鮮卑五族;北方人民避戰亂南遷。(2)友好往來:魏晉以來北方出現過幾次統一局面,各族人民頻繁交往,民族交融進程進一步加快;十六國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國號、年后、學習漢族的典章制度。(3)聯合斗爭:西晉末年和十六國時期人民生活困苦,迫使各族人民聯合起來,共同斗爭,從而使民族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4)少數民族統治者推動: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力推動了北方民族交融;西魏北周統治者積極推動民族交融、有效強化內部凝聚力。3.交融特點:①以漢化為總體趨勢;②民族交融的內容具有雙向性;③方式具有多樣性。高考真題訓練:4.(2024年甘肅卷)北魏孝文帝留心刑法,多次下詔改定刑律,其中太和元年詔令提到“參詳舊典,務從寬仁”“民由化穆,非嚴刑所制”“齊之以法,示之以禮”。從上述詔令可知,孝文帝修定律法( )A.深受儒家影響B.借鑒南朝經驗C.沿襲鮮卑傳統D.意在托古改制【答案】A【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北魏(中國)。據材料可知,詔令中提到“參詳舊典,務從寬仁”“民由化穆,非嚴刑所制”“齊之以法,示之以禮”,“務從寬仁”體現了儒家的仁愛思想;“民由化穆,非嚴刑所制”強調了道德教化而非單純依靠嚴刑峻法;“齊之以法,示之以禮”則體現了禮法結合的觀念,這些理念體現了儒家的仁政、德治和禮法并用的思想,A項正確;材料中并未提及借鑒南朝經驗,排除B項;這些理念與鮮卑傳統的嚴刑峻法有所不同,并非沿襲鮮卑傳統,排除C項;孝文帝修定律法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治理國家,實現社會的穩定和發展,而非僅僅為了托古改制,排除D項。故選A項。變式訓練:5.有學者認為,北魏孝文帝改革從根本上改變了鮮卑與漢族的界限,改變了鮮卑與其他民族的界限。這樣,大家只要處在北魏政權下,就無所謂夷夏之分,如此一來就消除了統治者的自卑心理,政權也變得堂而皇之了。……從歷史發展來看,雖然后來又經歷了東魏—北齊鮮卑化的老路,但隨著西魏—北周對東魏—北齊的統一,“華夏混一”觀逐漸形成,各族人民已無區分誰為夷狄、誰為華夏的必要。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北魏政權的制度改革很不徹底B.魏孝文帝改革為國家的統一奠定了基礎C.北朝因民族交融呈現文化多元D.魏孝文帝改革不利于鮮卑文化的獨立發展【答案】B【詳解】根據材料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進了各民族交融,為國家的統一奠定了基礎,B項正確;材料未涉及北魏政權制度改革情況, 排除A項;材料未體現北朝文化多元,排除C項;材料強調魏孝文帝改革為國家的統一奠定了基礎,未體現不利于鮮卑文化的獨立發展,排除D項。故選B項。思維導圖:高考歷史(統編版)一輪復習 第5講 教義(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高考歷史(統編版)一輪復習 《中外歷史綱要》(上)從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國 講義課標要求:1.通過了解隋唐時期封建社會的高度繁榮,認識隋唐時期的民族交融;2.認識民族融合、區域開發的新成就。近幾年的全國和地方高考題:命題分析:考查方式:以文字、表格為載體,主要考查“史料實證、歷史解釋”的核心素養。考查趨勢:經濟重心南移、土地制度、自耕農經濟、制度革新、民族融合、教材的斷層知識、史學理論。備考建議:1.民族關系的處理措施與經濟重心的南移是復習的重點。2.重點關注:民族關系;隋唐盛世;經濟重心南移;安史之亂;藩鎮割據;五代十國。時空定位:教學線索:知識點1:隋朝的統治知識點2:唐朝的繁榮與民族交融知識點3:安史之亂、黃巢起義和五代十國教學過程:知識點1:隋朝(581—618)1.隋朝的建立與統一(1)建立:581 年,北周外戚楊堅代周稱帝,改國號隋,定都長安,是為隋文帝。(2)統一:589 年,隋滅陳,結束了南北長期分裂的局面。(3)意義:隋朝的統一,結束了南北近400年的分裂局面,順應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發展大趨勢。2.隋朝的建設(1)興建倉庫:在長安、洛陽兩都和地方廣設倉庫,既包括供應朝廷糧食和物資的倉庫,也包括備水旱賑濟而遍置于鄉間的義倉。(2)興建洛陽:隋煬帝興建的洛陽城,宏偉壯麗,聞名于世。(3)開通大運河:對鞏固統一、促進南北經濟交流以及運河沿岸城市發展,起了重要作用。知識拓展:開皇之治隋文帝勵精圖治,進行一系列改革國力日強開創“開皇之治”。政治上:改革吏治,確立三省六部制;創立科舉,選拔人才;經濟上:輕徭薄賦,重新推行均田制;整頓戶籍(大索貌閱),抑制豪強;軍事上:改革府兵,兵農合一等;法律上:修訂法律,創立《開皇律》。3.民族關系: 選必1.P61(1)戰爭:突厥、吐谷渾、黨項等周邊民族先后歸附。(2)行冊封:加強了對嶺南地區各族治理,如冊封百越首領冼夫人為譙國夫人。(3)聯系:加強與流求的接觸,曾三次派人抵達流求。(4)設機構:邊疆主要推行郡縣制,但往往以邊疆民族豪酋大姓任郡守、縣令。4.隋朝的滅亡(1)滅亡原因:登極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萬人。導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達河,北通涿郡……丁男不充,以婦人兼役,而死者大半。及親征吐谷渾,駐軍青海,士卒死者十二三。又三駕東征遼澤,皆舉百余萬眾,吊運者倍之。……舉天下之人十分九為盜賊。身喪國滅實自取之,蓋資我唐之速有天下也。——摘自【唐】杜佑《通典.歷代盛衰戶口》①煬帝暴政:煬帝大興土木,窮奢極欲,三征高麗;②統治根基不穩:生產遭嚴重破壞,社會矛盾激化,引發大規模農民起義;③改革激化矛盾:隋改革觸犯關隴集團利益,內部斗爭激烈。(2)滅亡:618 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問題探究: 關于隋朝的大運河開鑿的原因及評價1.原因①隋朝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可集中力量興建大型工程;②為加強對南方的有效控制,鞏固統治;③適應經濟重心南移的趨勢,保障中央政府的物資供應。2.評價:萬艘龍舸綠叢間,載到揚州盡不還。應是天教開汴水,一千余里地無山。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唐 皮日休《汴河懷古二首》利:①政治:貫通南北,加強了對江南地區的控制,鞏固了國家統一。②經濟:促進南、北經濟交流以及運河沿岸城市發展。③文化:促進了中原與南、北方少數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促進了民族交融。弊:①過度役使民力,給勞動人民帶來了沉重的徭役負擔;②促使階級矛盾激化,加速了隋朝滅亡。高考真題練習:1.(2023·山東卷)下圖為西漢與隋京畿區示意圖。與西漢相比,隋京畿區的變動是為了( )A.減少制度變革阻力 B.拓寬財政收入來源C.促進中原地區民族交融 D.緩解關中地區經濟壓力【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西漢、隋朝(中國)。根據材料“西漢與隋京畿區示意圖”可知,與西漢京畿區相比較,隋朝的京畿區向以洛陽為中心的東部延伸,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隋朝時期,人口大量增加,經濟重心逐漸南移,亟需通過南糧北運等形式來緩解關中地區的經濟壓力,D項正確;材料中描述的是隋京畿區的東移,與制度變革無關,排除A項;京畿區的東移,與拓寬財政收入來源無關,排除B項;隋朝京畿區的變動目的是緩解經濟壓力,而民族融合是東移帶來的影響,排除C項。故選D項。變式訓練:1.唐高祖、唐太宗先后詔修史書,于貞觀十年修成《梁書》《北齊書》等。《梁書》認為南齊敗亡是末代統治者“掊克聚斂,侵愁細民”所致;《北齊書》認為“齊氏之敗亡,蓋亦由人,匪唯天道也”;《隋書》認為隋亡是因為隋煬帝“驕怒之兵屢動,土木之功不息”。由此可知,唐朝統治者( )A.宣揚君權神授 B.重視民生C.鼓勵秉筆直書 D.虛美隱惡【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唐朝(中國)。根據材料“《梁書》認為南齊敗亡是末代統治者‘掊克聚斂,侵愁細民’所致”與“齊氏之敗亡,蓋亦由人,匪唯天道也”這些描述認為梁、北齊、隋朝滅亡的原因是其施行暴政,搜刮百姓而導致,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初統治者吸取前代滅亡的教訓,輕徭薄賦,重視民生,B項正確;君權神授說明君主的權利來源于“天”或者“神”,但是材料主要表現唐朝統治者對待歷史的態度,排除A項;秉筆直書指史官書寫歷史只根據史實的真相來寫,排除C項;虛美隱惡是指故意掩飾或夸大君主和王朝的優點,隱藏或淡化其缺點和錯誤,這并不符合上述史書對前朝滅亡原因的真實描述,排除D項。故選B項。知識點2:唐朝的繁榮與民族交融1.唐朝的建立與統一(1)建立:618 年,李淵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2)統一:唐軍消滅各支起義軍和割據勢力,唐朝統一全國。2.唐朝前期的統治(1)貞觀之治時間:唐太宗李世民統治時期原因:①吸取隋亡的教訓,輕徭薄賦,勸課農桑,戒奢從簡②知人善任,虛懷納諫。(2)武則天的統治:廢唐稱帝,改國號為周。當權期間,唐朝社會經濟持續發展。(3)開元盛世措施:唐玄宗選賢任能,改革吏治,發展生產,大興文治,改革兵制結果:將唐朝推向全盛時期。問題探究:如何看待封建盛世?(1)共同原因:①開明君主的知人善用;②統治集團的居安思危;③法律制度的堅實保障;④基本國策的穩固延續;⑤各族百姓的共同創造。(2)評價:積極的:封建盛世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都注重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注重民生,積極發展生產是古代盛世出現的重要原因,值得我們借鑒。不足:無論社會如何繁盛,要看到古代盛世仍然是在封建地主統治下的社會繁榮,地主階級本身無法突破自己的局限——土地私有、小農經濟,所以唐代的盛世是無法過長時間的延續的,它依然是維護封建統治的行為,不能從根本上使國家富強,長治久安。高考真題練習:2.(2023·北京卷)“貞觀之治”與“開元盛世”是對唐代兩個重要時期的贊譽。一般認為,“貞觀之治”更強調政治開明、社會安定;“開元盛世”更強調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以下詩文能夠直接反映“貞觀之治”特點的是( )①“君臣相得”“樂聞直諫” ②“小邑猶藏萬家室”“公私倉廩俱豐實”③“五尺童子,恥不言文墨” ④“商旅野次,無復盜賊,囹圄常空”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C【解析】本題是組合選擇題。時空是:唐朝(中國)。根據材料“‘貞觀之治’更強調政治開明、社會安定”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太宗時期,君臣關系融洽,虛心納諫,①符合題意;“小邑猶藏萬家室”描述的是開元盛世的場景,②不符合題意;“五尺童子,恥不言文墨”意思是五尺高的學童以不說詩詞文賦的為恥,是唐朝中期杜佑對當時社會場景的描述,③不符合題意;“商旅野次,無復盜賊,囹圄常空”是《貞觀政要》中對唐太宗統治時期的描述,④符合題意。綜上所述,①④符合題意,C項正確;其他選項與題意不符,排除A項、B項和D項。故選C項。變式練習:2.據史書記載,貞觀四年,“天下大稔,流散者咸歸鄉里,斗米不過三四錢,終歲斷死刑才二十九人。東至于海,南及五嶺,皆外戶不閉,行旅不資糧,取給于道路焉。”該記載表明當時的唐朝( )A.注重吸取隋亡的教訓 B.推行輕徭薄賦措施C.出現了封建治世局面 D.實行開明民族政策【答案】C【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唐朝貞觀四年。據題干可知主要結論:唐朝貞觀四年,國家百姓安定,糧食豐裕,社會經濟發展,政治清明。結合所學可知,唐前期唐太宗時期出現了“貞觀之治”的局面,C項正確;A、B項是材料出現的原因之一,不是材料的本質反映,排除A、B項;材料反映了貞觀之治的局面,沒有提到民族關系,排除D項。故選C項。3.經濟發展 (融合了選必1、2)(1)農業:沿襲北魏均田制,實行租庸調制度(2)工具:曲轅犁;筒車(3)手工業:紡織業:花鳥紋飾,薄如蟬翼,“緙絲”技術;陶瓷業:南青北白;秘色瓷、唐三彩。瓷器大量輸出國外。唐朝絲織技術高,同時還吸收了波斯的織法和圖案風格。(4) 商業:柜坊(銀行雛形)、飛錢(類似匯票)出現;從五銖錢到開元通寶;唐朝中后期草市、夜市已經出現,商業管理有所松動;海上陶瓷之路,廣州成為重要的外貿港口,政府在這里設置市舶使,管理對外貿易。知識拓展:隋唐時期的對外貿易(結合選必1第11課和選2的第7課)(1)條件:國家統一,社會環境穩定,經濟繁榮,科技領先,對外開放。(1)隋唐是絲綢之路的全盛時期唐初以后的兩百年,是絲綢之路通暢、貿易發展、經濟交往順暢的全盛時期。自貞觀以來,唐與位于西方的大食、印度等建立了經濟文化交流的密切聯系。(2)隨著高僧玄奘西行印度取經求法等活動,絲綢之路在唐朝前期進入黃金時期。(3)向東:陸路,一般從幽州進入遼西走廊途徑遼陽渡鴨綠江,抵達平壤;海路,從登州或榮州途徑遼東半島,最后抵達朝鮮半島。去日本,除借道朝鮮外,還可從揚州出海直通日本。(2)對外貿易特點: 海路并舉,全面繁榮高考真題練習:3.(2024·全國甲卷)隋唐時期,常有商販運著木材到城中指定區域進行售賣,也有人在城外種植桑樹,然后砍伐送到城市作為柴薪進行售賣為生。由此可知,該時期( )A.重農抑商政策廢弛 B.城市能源問題突出C.商品經濟不斷發展 D.市鎮經濟開始興起【答案】B【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隋唐時期(中國)。根據材料“隋唐時期,常有商販運著木材到城中指定區域進行售賣,也有人在城外種植桑樹,然后砍伐送到城市作為柴薪進行售賣為生。”可分析得出隋唐時期,有兩種人,分別是“商販”和“有人”(非商販)在售賣柴薪,而且達到了砍伐“桑樹”(本身是用于養蠶的作物)以此為生的地步,可見該時期市場短缺,出現了能源危機,B項正確;重農抑商政策在中國古代史上是歷史主流,并未廢除,排除A項;商販和非商販買賣柴薪,是商品經濟的表現,但不能得出“不斷發展”的結論,排除C項;材料所給時間為隋唐,市鎮經濟出現在明朝中后期,與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變式練習:3.有專家認為,唐代政府關于市場管理的制度,除了那些關于規范經營、整飭治安、征斂賦稅等一般意義的內容之外“……與其說以唐制為代表的中古城市市場管理制度,其主要目的是‘控制’市場,不如說它受當時城市性質的制約,不得不服從于城市作為行政中心與軍事堡壘的本質要求所致”。該觀點旨在說明唐代( )A.城市的經濟職能增強 B.政府加強了城市管理C.坊市制度逐漸被廢除 D.重農抑商政策有松動【答案】B【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唐朝時期(中國)。結合所學內容可知,材料中的觀點是強調唐代的城市職能更多是在行政和軍事方面,因此城市中的經濟活動不得不服從于城市的行政和軍事需要,也由此說明唐代政府規范對市場的管理實際上也是政府加強城市管理的表現,B項正確;材料中的觀點強調的是唐代城市更傾向于行政與軍事功能,而不是經濟職能增強,排除A項;坊市制度逐漸被廢除是在宋代,排除C項;唐朝時期重農抑商政策并沒有松動,排除D項。故選B項。4.民族關系(1)原因:材料一 (唐太宗認為)夷狄亦人耳,其情與中夏不殊。人主(君主)患德澤不加,不必猜忌異類。蓋德澤恰,則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則骨肉不免為仇敵。——《資治通鑒·唐紀十三》材料二 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李鴻賓:《論唐朝的民族觀念》①開明的民族政策;②民族交融的加強;③唐朝國力的強盛。(2)概況: (選必1的第11課)(3)主要方式:①設立機構:都督府(東突厥);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西突厥)②冊封首領:回紇(骨力裴羅“懷仁可汗”);靺鞨(大祚榮“渤海郡王”)③武力征服:東突厥④政治和親:吐蕃⑤會盟通好:吐蕃(4)影響:①推動漢文化傳播,促進了邊疆開發(對邊疆)。②維護了中央政權的穩定,促進民族交融交流,鞏固了統一多民族國家,推動盛世局面的形成(對唐朝)。③形成了胡漢雜糅的中華文明,加強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對中華民族)。基礎概念: 民族交融(1)含義:指不同民族之間不同生產方式、風俗習慣、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響和滲透,是民族之間的自然交融。(2)內容:民族交融既包括少數民族漢化的過程,又有漢族對少數民族優秀文化的吸收。這是中國歷史上的進步現象。(3)特點:以漢族為核心發生。(4)認識:①從經濟角度講,民族交融就是少數民族由游牧經濟轉向農耕經濟的過程;②從習俗角度講,民族交融就是少數民族漢化的過程;③從整體社會發展角度講,民族交融就是少數民族封建化的過程問題探究: 唐朝民族政策的特點及啟示材料 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在其原地設置羈縻府州,任命該族首領為都督或刺史,世襲其職,但必須由中央任命。其賦稅不上交中央財政,戶口一般也不上報戶部。該制度在突厥實施成功后,又推廣到其他少數民族地區。——摘編自韋慶遠主編《中國政治制度史》等提示:(1)特點:①政策開明包容;②措施靈活多樣;③以“和”為主;④因俗而治,因地制宜。(2)啟示:①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政策;②尊重少數民族的習俗、宗教信仰;③堅持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基礎概念: 羈縻制度羈縻制度是歷代封建王朝在多民族國家里對社會發展落后的少數民族地區所采取的一種民族政策。“羈”就是用軍事和政治的影響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經濟和物質利益給予撫慰,即在少數民族地區設立特殊的行政單位,基本保持少數民族原有的社會組織形式和管理機構,承認其酋長、首領在本民族和本地區中的政治統治地位,任用少數民族地方首領為地方官吏。唐對西南少數民族采用羈縻政策,乃宋、元、明、清幾個王朝土官制度之窠臼,實際上“土官制度”也可稱為“羈縻制度”能力提升:隋唐盛世形成的原因(1)前提條件: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2)經濟繁榮:魏晉南北朝時區域經濟開發奠基;隋唐輕徭薄賦,發展生產;(3)政治清明:完成統一;統治者勵精圖治;改革吏治,完善制度;(4)文化開明:開創并發展科舉制;興學重教;人心思定;(5)民族交融:實行民族平等的開明政策,促進民族交融;(6)軍事節制:改革兵制、節制用兵。2.如何正確評價唐太宗?唐太宗中國封建社會偉大的軍事家、卓越的政治家。他在位期間,唐朝政治清明,經濟發展,社會安定,人民安居樂業,出現了空前的繁榮升平景象,史稱貞觀之治。但是,唐太宗這位被后世史家視為政治完人的君主,也有他的過失之處,如殺兄奪位,崇尚迷信,出征高麗,貞觀后期,漸惡直言,奢侈現象增多了。但人無完人,唐太宗晚年的驕奢,和他流芳千古的貞觀政績相比,那又渺小多了,因為貞觀之治的出現,唐太宗是當之無愧的千古一帝。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基本原則和科學態度一是,遵循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二是,應該全面、歷史、辯證地看待和分析。三是,將歷史人物放在其所處時代和社會的歷史條件下去分析。四是,歷史人物能否正確對待自己所犯的錯誤。五是,總結和吸取歷史教訓,以史為鑒、更好前進。高考真題練習:4.(2023·湖北卷)唐代初期,太宗稱:“我今為天下主,無問中國及四夷,皆養活之。不安者,我必令安;不樂者,我必令樂。”由于邊遠諸族聚居地生產相對落后,無法執行內地賦役標準,朝廷依據實情實施輕稅政策,如建中元年(780)規定:“諸邊遠州有夷僚雜類之所,應輸課役者,隨事斟量,不必同之華夏。”上述材料集中體現了唐朝( )A.采取靈活政策促進民族交往B.重視邊境民族地區的社會治理C.調整經濟政策推動區域發展D.堅持推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唐代(中國)。題干第一則材料中,唐太宗的觀點“皆養活之。不安者,我必令安;不樂者,我必令樂”體現了唐太宗重視對周邊少數民族地區的治理;第二則材料中,朝廷在邊境少數民族地區實施不同的賦稅政策,也體現了朝廷重視邊境民族地區的治理,B項正確;民族交往強調雙向交流,題干僅體現了朝廷對邊疆地區的態度和政策,同時題干中唐太宗的態度和朝廷的做法,并非為了促進民族交往,而是為了穩定邊疆和鞏固統治,排除A項;材料涉及的是重視邊境民族地區的社會治理,沒有唐朝經濟政策調整的相關論述,排除C項;題干中唐太宗的觀點沒有體現“因俗而治”,也沒有涉及“民族政策”,不符合題目設問“集中體現了”,排除D項。故選B項。【變式訓練】4.唐朝前期,外層防御圈以各都護府為核心,內層防御圈以邊境都督府為核心。都護府與邊境都督府轄有若干羈縻府州,以鎮撫外族,同時兼統鄰近數州軍隊。都護府與鎮戍系統僅負責提供敵情與牽制敵人,具體作戰由中央派遣軍隊承擔。由此可知,唐朝前期( )A.注重邊疆地區治理 B.形成外重內輕局面C.藩鎮割據潛滋暗長 D.軍制改革迫在眉睫【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推斷題。依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唐(中國)。依據材料概況可知:從材料可以看出邊疆都護府負責鎮撫外族,機構設置嚴密職責明確,同時也注重對邊疆的節制,說明注重邊疆地區的治理,A項正確;材料涉及的是地方雖掌握軍權但受中央節制,排除B項;材料涉及的是作戰是中央派遣軍隊承擔,地方只負責提供敵情與牽制敵人,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唐朝前期邊疆治理的弊端,排除D項。故選A項。知識點3:安史之亂、黃巢起義和五代十國1.安史之亂(755—763)(1)背景:①政治腐敗:唐玄宗統治后期,沉于享樂,用人不當;怠于政事;②邊疆危機:邊疆形勢隨著版圖的拓展日益緊張;③軍事失當:任用胡人擔任節度使;兵力外重內輕。(2)概況:755年,節度使安祿山起兵叛亂,歷時八年方被平定。(3)影響: 唐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政治:唐代中央集權大大削弱,逐漸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經濟:黃河流域經濟遭到嚴重破壞,而江南經濟未遭破壞,南方經濟日益超過北方,中國經濟重心開始南移。民族關系:邊防空虛,周邊不寧,吐蕃、南詔等少數民族政權不斷進犯。歷史解釋: 節度使唐初沿北周及隋朝舊制,重要地區置總管統兵,即節制調度的軍事長官,初設時為負責管理調度軍需的支度使,同時兼管理屯田的營田使,主管軍事、防御外敵,唐朝天寶后,又兼所在道監督州縣之采訪使,集軍、民、財三政于一身,超過魏晉時期的持節都督,時稱“節鎮”。到唐朝后期勢力大大加強,已經到獨攬大權的地步,舉例唐玄宗時期邊鎮十節擁兵四十九萬,而中央禁軍不過十二萬人,典型的外重內輕。2.黃巢起義(1)原因:唐朝后期,宦官專權和朋黨之爭加劇;土地兼并的嚴重,人民負擔加重。概況:起義軍橫掃大半個中國,一度攻占長安。黃巢起義軍的將領朱溫降唐,被封為節度使。他與其他藩鎮聯合鎮壓黃巢起義。最終被鎮壓。(3)影響:沉重地打擊了唐朝的統治。3.唐朝的滅亡:(1)原因:安史之亂;藩鎮割據;宦宜專權;朋黨之爭;黃巢起義。滅亡:907年,宣武節度使朱溫廢唐稱帝,唐朝滅亡。出現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歷史解釋: 朋黨之爭也稱牛李黨爭”,指的是從唐憲宗末,經穆宗、敬宗、文宗到武宗初,約四十余年期間,以牛僧孺等為領袖的牛黨(庶族官僚)與李德裕等為領袖的李黨(士族官僚)之間的爭斗。實質是兩黨在政治上也有深刻的分歧(一是通過什么途徑來選拔官僚;二是如何對待藩鎮)。牛李黨爭使本來腐朽衰落的唐朝走向滅亡。4.五代十國(907—960)(1)五代:唐朝滅亡后,黃河流域先后出現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個政權,稱“五代”;(2)十國:南方地區出現吳、南唐等九個政權,再加上割據太原的北漢,稱“十國”。史學界把907年后梁建立到960年北宋代后周這一段歷史稱為“五代十國”時期。特點:開國君主皆為掌握兵權的武將(4)影響:人民慘遭戰亂災難,社會生產受到嚴重破壞。歷史解釋: 朋黨之爭也稱牛李黨爭”,指的是從唐憲宗末,經穆宗、敬宗、文宗到武宗初,約四十余年期間,以牛僧孺等為領袖的牛黨(庶族官僚)與李德裕等為領袖的李黨(士族官僚)之間的爭斗。實質是兩黨在政治上也有深刻的分歧(一是通過什么途徑來選拔官僚;二是如何對待藩鎮)。牛李黨爭使本來腐朽衰落的唐朝走向滅亡。歷史解釋: 周世宗改革(1)背景:五代十國后期,走向統一步伐加快。(2)內容:政治上,嚴明法紀,懲治貪官,抑制藩鎮,強化中央政權;經濟上,招撫流民墾荒,核定田畝,均定租賦,減免苛斂;軍事上,整頓軍隊,嚴肅軍紀,整編禁軍。(3)影響:提升了軍隊的戰斗力,后周的國力大大增強,為北宋王朝的統一事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高考真題練習:5.(2024·重慶卷)唐朝為邊疆防御節度使,每個節度使領屬數萬軍隊,兵將形成長期密切的關系。節度使的設置緩解了邊疆外族勢力對朝廷的壓力,然而天寶年間發生了安史之亂。這說明節度使( )A.制度具有重大的缺陷 B.由蕃將充任是嚴重失誤C.沒有邊地軍隊調兵權 D.打破了外重內輕的局面【答案】A【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唐朝(中國)。根據材料“唐朝為邊疆防御節度使,每個節度使領屬數萬軍隊,兵將形成長期密切的關系。”并結合所學可知,唐朝時,設置節度使,加強邊防力量,賦予節度使較大權力,節度使最終形成尾大不掉,違背了初衷,削弱中央集權。隨著唐朝的逐漸衰落以及節度使勢力日益坐大,中央政府難以掌控住地方,故而演變為藩鎮割據,可見節度使制度具有重大的缺陷,A項正確;節度使本身是為了加強邊防,也必須由蕃將充任,只是這一制度下,缺乏制衡和監督,排除B項;節度使手中實權很大,具有邊地軍隊調兵權,排除C項;節度使加重了外重內輕的局面,排除D項。故選A項。變式訓練:5.《新唐書·兵志》記載:“大盜既滅,而武夫戰卒以功起行陣,列為侯王者,皆除節度使。由是方鎮相望于內地,大者連州十余,小者猶兼三四。故兵驕則逐帥,帥強則叛上……天子顧力不能制,則忍恥含垢,因而撫之,謂之姑息之政……”。這反映出( )A.藩鎮割據導致了安史之亂 B.君主專制權力日益弱化C.宦官專權激化了階級矛盾 D.唐朝中央集權遭到削弱【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唐朝(中國)。據材料可知,唐朝安史之亂后地方形成了藩鎮割據,武將干政,中央集權遭到削弱,D項正確;材料是安史之亂后,排除A項;材料反映了中央集權的下降,排除B項;材料是指地方武將形成的藩鎮割據,排除C項。故選D項。思維導圖: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6講 講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年高考歷史(統編版)一輪復習 第4講 西漢與東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 講義.docx 2025年高考歷史(統編版)一輪復習 第5講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政權更迭與民族交融 講義.docx 2025年高考歷史(統編版)一輪復習 第6講 從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國 講義.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