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1.3常見的酸(2)科學觀念:會寫鋅、氧化鐵、氧化銅、氫氧化銅、氯化鋇與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會歸納總結酸的通性,知道酸具有通性的原因;知道濃硫酸的性質。科學思維:學習研究物質變化規律的科學方法;能用硫酸性質解釋相關的實驗現象,推測教學 用途。探究實踐:能用實驗研究硫酸的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正確進行實驗操作;會檢驗硫酸根離子。態度責任:由酸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體會到科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通過酸的通性,體會物質的結構決定其性質。1、硫酸使指示劑變色:硫酸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不使無色酚酞變色。2、酸+金屬→鹽+氫氣 ;Zn+H2SO4=ZnSO4+H2(實驗室用于制H2)(3)酸+金屬氧化物→鹽+水H2SO4+CuO=CuSO4+H2O(黑色粉末逐漸消失,溶液呈藍色)(4)酸+堿→鹽+水H2SO+Cu(OH)2=CuSO4+2H2O(5)酸+某些鹽→新酸+新鹽(弱酸不能制強酸)H2SO+BaCl2=BaSO4+2HCL[檢驗硫酸]檢驗硫酸根離子需要加入硝酸鋇和稀硝酸,防止碳酸根離子的干擾。注意和氯離子的鑒定區別。3、濃硫酸有很強的腐蝕性,皮膚不慎沾上濃硫酸后,應立即用抹布擦拭,再用大量水沖洗,最后,在皮膚上涂抹碳酸氫鈉溶液或稀氨水,以中和酸。4、濃硫酸的稀釋:將濃硫酸沿著燒杯內壁慢慢注入水,并不斷玻璃棒攪拌,使產生的熱量迅速散失。原因是濃硫酸遇水放出大量的熱。5、濃硫酸的吸水性:可作某些氣體的干燥劑。濃硫酸敞口放置使質量增加,濃度減小。6、濃硫酸的密度比水大,且溶解時放出大量的熱。因此在稀釋濃硫酸時,一定要將濃硫酸沿杯壁慢 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7、酸+活潑金屬→鹽+氫氣↑探究硫酸的性質1、將稀硫酸分別滴入盛有鋅粒(Zn)、Fe2O3 粉末、CuO 粉末、Cu(OH)2、BaCl2溶液的試管中,如圖所示,觀察到的現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實驗說明硫酸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質。【答案】 鋅粒(Zn) 與稀硫酸反應,產生氫氣; Fe2O3 粉末 與稀硫酸反應,Fe2O3逐漸溶解,溶液呈黃色; CuO 粉末 與稀硫酸反應,CuO逐漸溶解,溶液呈藍色; Cu(OH)2 與稀硫酸反應,Cu(OH)2逐漸溶解,溶液呈藍色; BaCl2 溶液 與稀硫酸反應,產生白色沉淀;①Zn+H2SO4→ZnSO4+H2 ② Fe2O3+3H2SO4→Fe2(SO4)3+3H2O③CuO+H2SO4→CuSO4+H2O ④ Cu(OH)2+H2SO4→CuSO4+2H2O⑤H2SO4+BaCl2→BaSO4↓+2HCl硫酸具有與金屬反應、與金屬氧化物反應、與堿反應以及與某些鹽反應的性質2、1.取一瓶濃硫酸,觀察濃硫酸的黏度。 ___________________。2.取一只盛有 50 毫升水的燒杯,把約 10 毫升濃硫酸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斷地攪拌。用手觸摸燒杯外壁,有何感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濃硫酸滴在紙片上,觀察有何現象發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黏稠、油狀液體 2.熱的感覺 3.紙片變黑總結本節的概念,梳理概念之間的聯系,畫出思維導圖。1.小金在學習了硫酸的化學性質后,初步歸納出它與不同“類別”的物質相互反應的關系如圖,則X可以是( )A.無色酚酞 B.Fe C.NaOH D.某些活潑金屬【答案】D【解析】】酸的通性包括:①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②與鹽反應,生成新鹽和新酸;③與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④與活潑金屬反應,生成氫氣和鹽;⑤使石蕊試液變成紅色。根據圖片可知,X為石蕊試液或某些活潑金屬。2.“酸”對我們來說一定不陌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稀鹽酸不能用于除鐵銹 B.濃硫酸具有腐蝕性C.濃鹽酸沒有揮發性 D.稀鹽酸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答案】B【解析】根據酸能與金屬氧化物反應,酸都有腐蝕性,濃鹽酸具有揮發性,酚酞在酸性溶液中不變色【解答】A、鐵銹成分為氧化鐵,能與鹽酸反應,可用稀鹽酸除鐵銹,不符合題意;B、濃硫酸具有腐蝕性,符合題意;C.濃鹽酸有揮發性 ,不符合題意;D.稀鹽酸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 ,不符合題意。3.如圖是小金以稀硫酸為主題繪制的“多彩酸世界”思維導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①中酚酞試液滴入稀硫酸中可使溶液變成紅色B.實驗②中稀硫酸與CuCl2溶液反應可得到藍色溶液C.實驗③中稀硫酸與鐵釘反應還可觀察到有氣泡生成D.實驗⑤中稀硫酸與Na2CO3溶液反應可產生白色沉淀【答案】C【解答】A、 酚酞試液滴入稀硫酸中,稀硫酸呈酸性,不能使使酚酞溶液變成紅色 ,不符合題意;B、 稀硫酸與CuCl2溶液不能發生反應 ,不符合題意;C、 稀硫酸與鐵釘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還可觀察到有氣泡生成 ,符合題意;D、 稀硫酸與Na2CO3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可產生氣泡 ,不符合題意;故選C。4.表面布滿鐵銹(鐵銹的主要成分是Fe2O3)的鐵釘放入盛有稀硫酸的密閉容器中,用壓強傳感器測得容器內壓強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d點時H2SO4反應完,且溫度高于a點B.整個反應過程,溶液中SO42-逐漸減少C.當壓強為115千帕時,溶液中的溶質只有FeSO4D.cd段壓強減小是因為鐵和稀硫酸反應結束,不再放熱【答案】D【解析】根據表面布滿鐵銹(鐵銹的主要成分是Fe2O3)的鐵釘放入盛有稀硫酸的密閉容器中, 先氧化鐵與硫酸反應,然后鐵再與硫酸反應,結合圖像中壓強的變化確定反應進程分析。【解答】A. 表面布滿鐵銹(鐵銹的主要成分是Fe2O3)的鐵釘放入盛有稀硫酸的密閉容器中, 先氧化鐵與硫酸反應,然后鐵再與硫酸反應, d點時反應結束,可能H2SO4反應完,也可能鐵釘反應完或二者恰好完全反應,不符合題意;B. 整個反應過程,溶液中SO2-不變,不符合題意;C. 當壓強為115千帕時,溶液中的溶質有FeSO4 、硫酸鐵、硫酸,不符合題意;D. cd段壓強減小是因為鐵和稀硫酸反應結束,不再放熱 ,且溫度慢慢恢復,符合題意;5.下列關于硫酸的說法錯誤的是( )A.稀釋濃硫酸時,應將水注入濃硫酸中,并用玻璃棒攪拌B.濃硫酸有強烈的腐蝕性C.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D.濃硫酸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劑【答案】A【解答】A、 稀釋濃硫酸時,應將濃硫酸沿器壁緩緩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攪拌 ,不符合題意;B、 濃硫酸為強酸,有強烈的腐蝕性 ,不符合題意;C、 稀硫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 ,不符合題意;D、 濃硫酸有吸水性,可作不與其反應的物質的干燥劑 ,不符合題意;故選A。6.鹽酸、稀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能產生H+,故有許多共同性質.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稀鹽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鐵銹B.濃鹽酸、濃硫酸都可用來干燥氧氣C.打開盛有濃鹽酸和濃硫酸的試劑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霧D.在稀鹽酸、稀硫酸中滴加氫氧化鋇溶液,都有白色沉淀【答案】A【解答】A、鐵銹主要成分為氧化鐵,能與酸發生反應,稀鹽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鐵銹 ,符合題意;B、濃鹽酸不具有吸水性,不能用于干燥氧氣,不符合題意;C、 打開盛有濃鹽酸和濃硫酸的試劑瓶瓶塞,濃鹽酸在瓶口有白霧 ,濃硫酸無明顯現象,不符合題意;D、 在稀鹽酸、稀硫酸中滴加氫氧化鋇溶液,鹽酸不會有白色沉淀,硫酸與氫氧化鋇反應產生硫酸鋇沉淀 ,不符合題意;故選A。7.硫酸和鹽酸是工農業生產中重要的兩種酸。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①它們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②打開盛有濃鹽酸的試劑瓶可觀察到白霧,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③將兩瓶濃溶液敞放在空氣中,溶液質量都減小④稀硫酸和氯化鋇溶液發生反應生成鹽酸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答案】B【詳解】①硫酸和鹽酸均顯酸性,它們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正確;②濃鹽酸具有揮發性,打開盛有濃鹽酸的試劑瓶,從濃鹽酸中揮發出來的氯化氫氣體與空氣中的水蒸氣接觸形成鹽酸小液滴,瓶口上方有白霧產生,微觀上,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正確;③將兩瓶濃溶液敞放在空氣中,濃鹽酸具有揮發性,露置在空氣中,溶質質量減少,溶劑質量不變,溶液減小;濃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在空氣中,溶質質量不變,溶劑質量增加,溶液質量增加,錯誤;④稀硫酸和氯化鋇溶液發生復分解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鹽酸,正確。故①②④說法正確。故選B。8.為驗證“酸的化學通性”,某班同學在實驗室進行如下實驗。請分析并回答相關問題:(1)寫出能證明A中反應發生的現象 。(2)寫出上述實驗中酸與金屬氧化物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實驗完成后,將全部廢液倒入廢液缸內,測得pH=2,則廢液中所含溶質最多 種(不計指示劑與氣體)。【答案】(1)溶液由紅色褪為無色 (2)CuO+2HCl=CuCl2+H2O (3)49.如圖是為了驗證稀硫酸的化學性質所做的三個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1)甲實驗最終能觀察到的現象是 。(2)乙實驗能體現出稀硫酸具有的化學性質是 。(3)欲證明丙實驗后硫酸過量,可在試管中加入少量 ,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答案】(1)溶液變藍(2)能與金屬氧化物和金屬反應(3)氯化鋇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解析】(1)根據堿溶液能使石蕊試液變藍分析;(2)根據金屬和金屬氧化物都能與酸反應分析;(3)根據酸的化學性質分析。【解答】(1)稀硫酸能使石蕊試液變成紅色,加入過量氫氧化鈉,溶液呈堿性,石蕊試液會變成藍色;(2)生銹的鐵釘中含有鐵和氧化鐵,加入過量硫酸,二者都能發生反應,可證明硫酸能與金屬和金屬氧化物反應的性質;(3)欲證明丙實驗后硫酸過量,可在試管中加入少量氯化鋇溶液,氯化鋇和過量的硫酸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鋇,可觀察到的現象是產生白色沉淀。;故答案為:(1)溶液變藍;(2)能與金屬氧化物和金屬反應;(3)氯化鋇溶液;產生白色沉淀 。10.在學習硫酸化學性質時,某科學興趣小組用氫氧化鈉、碳酸鈉、鎂條和另外一種不同類別的物質A進行實驗。請回答:(1)稀硫酸加入到裝有鎂條的試管中,能觀察到的現象是 ;(2)稀硫酸加入到裝有物質A的試管中并微微加熱,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則物質A是 ;(3)為確定試管②中無色溶液的溶質成分,只要取適量該溶液,滴加 ,就能根據產生的現象推斷出溶質的成分:【答案】 鎂條逐漸溶解,表面有氣泡產生 氧化銅/CuO 石蕊試液【詳解】(1)稀硫酸加入裝有鎂條的試管中,鎂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和氫氣,能觀察到的現象是:鎂條逐漸溶解,表面有氣泡產生;(2)稀硫酸能與金屬單質、金屬氧化物、堿、某些鹽反應,含有銅離子的溶液為藍色。物質A從類別上,不同于氫氧化鈉、碳酸鈉、鎂條。稀硫酸加入裝有物質A的試管中并微微加熱,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則物質A是CuO;(3)氫氧化鈉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試管②中無色溶液中一定含有Na2SO4,可能含有H2SO4或NaOH,紫色石蕊試液遇酸性物質變紅色,遇堿性物質變藍色,為確定試管②中無色溶液的溶質成分,只要取適量該溶液,滴加石蕊試液,如果溶液呈紅色,溶質的成分為:Na2SO4和H2SO4,如果溶液呈藍色,溶質的成分為:Na2SO4和NaOH,若溶液呈紫色,則溶質成分為Na2SO4。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1.3常見的酸(2)科學觀念:會寫鋅、氧化鐵、氧化銅、氫氧化銅、氯化鋇與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會歸納總結酸的通性,知道酸具有通性的原因;知道濃硫酸的性質。科學思維:學習研究物質變化規律的科學方法;能用硫酸性質解釋相關的實驗現象,推測教學 用途。探究實踐:能用實驗研究硫酸的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正確進行實驗操作;會檢驗硫酸根離子。態度責任:由酸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體會到科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通過酸的通性,體會物質的結構決定其性質。1、硫酸使指示劑變色:硫酸使紫色石蕊試液變 , 使無色酚酞變色。2、酸+金屬→ ;Zn+H2SO4= (實驗室用于制H2)(3)酸+金屬氧化物→H2SO4+CuO= (黑色粉末逐漸消失,溶液呈藍色)(4)酸+堿→H2SO+Cu(OH)2=(5)酸+某些鹽→ (弱酸不能制強酸)H2SO+BaCl2= [檢驗硫酸]檢驗硫酸根離子需要加入硝酸鋇和稀硝酸,防止碳酸根離子的干擾。注意和氯離子的鑒定區別。3、濃硫酸有很強的腐蝕性,皮膚不慎沾上濃硫酸后,應立即用 ,再用 沖洗,最后,在皮膚上涂抹碳酸氫鈉溶液或稀氨水,以中和酸。4、濃硫酸的稀釋:將濃硫酸沿著燒杯內壁慢慢注入水,并不斷玻璃棒攪拌,使產生的熱量迅速散失。原因是濃硫酸 。5、濃硫酸的 :可作某些氣體的干燥劑。濃硫酸敞口放置使質量 ,濃度 。6、濃硫酸的密度比水大,且溶解時放出大量的熱。因此在稀釋濃硫酸時,一定要將 沿杯壁慢 慢注入 中,并用 不斷攪拌。7、酸+活潑金屬→鹽+探究硫酸的性質1、將稀硫酸分別滴入盛有鋅粒(Zn)、Fe2O3 粉末、CuO 粉末、Cu(OH)2、BaCl2溶液的試管中,如圖所示,觀察到的現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實驗說明硫酸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質。2、1.取一瓶濃硫酸,觀察濃硫酸的黏度。 ___________________。2.取一只盛有 50 毫升水的燒杯,把約 10 毫升濃硫酸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斷地攪拌。用手觸摸燒杯外壁,有何感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濃硫酸滴在紙片上,觀察有何現象發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總結本節的概念,梳理概念之間的聯系,畫出思維導圖。1.小金在學習了硫酸的化學性質后,初步歸納出它與不同“類別”的物質相互反應的關系如圖,則X可以是( )A.無色酚酞 B.Fe C.NaOH D.某些活潑金屬2.“酸”對我們來說一定不陌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稀鹽酸不能用于除鐵銹 B.濃硫酸具有腐蝕性C.濃鹽酸沒有揮發性 D.稀鹽酸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3.如圖是小金以稀硫酸為主題繪制的“多彩酸世界”思維導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①中酚酞試液滴入稀硫酸中可使溶液變成紅色B.實驗②中稀硫酸與CuCl2溶液反應可得到藍色溶液C.實驗③中稀硫酸與鐵釘反應還可觀察到有氣泡生成D.實驗⑤中稀硫酸與Na2CO3溶液反應可產生白色沉淀4.表面布滿鐵銹(鐵銹的主要成分是Fe2O3)的鐵釘放入盛有稀硫酸的密閉容器中,用壓強傳感器測得容器內壓強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d點時H2SO4反應完,且溫度高于a點B.整個反應過程,溶液中SO42-逐漸減少C.當壓強為115千帕時,溶液中的溶質只有FeSO4D.cd段壓強減小是因為鐵和稀硫酸反應結束,不再放熱5.下列關于硫酸的說法錯誤的是( )A.稀釋濃硫酸時,應將水注入濃硫酸中,并用玻璃棒攪拌B.濃硫酸有強烈的腐蝕性C.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D.濃硫酸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劑6.鹽酸、稀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能產生H+,故有許多共同性質.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稀鹽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鐵銹B.濃鹽酸、濃硫酸都可用來干燥氧氣C.打開盛有濃鹽酸和濃硫酸的試劑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霧D.在稀鹽酸、稀硫酸中滴加氫氧化鋇溶液,都有白色沉淀7.硫酸和鹽酸是工農業生產中重要的兩種酸。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①它們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②打開盛有濃鹽酸的試劑瓶可觀察到白霧,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③將兩瓶濃溶液敞放在空氣中,溶液質量都減小④稀硫酸和氯化鋇溶液發生反應生成鹽酸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8.為驗證“酸的化學通性”,某班同學在實驗室進行如下實驗。請分析并回答相關問題:(1)寫出能證明A中反應發生的現象 。(2)寫出上述實驗中酸與金屬氧化物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實驗完成后,將全部廢液倒入廢液缸內,測得pH=2,則廢液中所含溶質最多 種(不計指示劑與氣體)。9.如圖是為了驗證稀硫酸的化學性質所做的三個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1)甲實驗最終能觀察到的現象是 。(2)乙實驗能體現出稀硫酸具有的化學性質是 。(3)欲證明丙實驗后硫酸過量,可在試管中加入少量 ,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10.在學習硫酸化學性質時,某科學興趣小組用氫氧化鈉、碳酸鈉、鎂條和另外一種不同類別的物質A進行實驗。請回答:(1)稀硫酸加入到裝有鎂條的試管中,能觀察到的現象是 ;(2)稀硫酸加入到裝有物質A的試管中并微微加熱,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則物質A是 ;(3)為確定試管②中無色溶液的溶質成分,只要取適量該溶液,滴加 ,就能根據產生的現象推斷出溶質的成分: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核心素養】1.3常見的酸(2)--浙教版科學九上探究學案(原卷版).docx 【核心素養】1.3常見的酸(2)--浙教版科學九上探究學案(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