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1.2物質的酸堿性科學觀念:了解電離的過程,初步認識酸性、堿性的概念。了解酸和堿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對人類的影響;初步學會用酸堿指示劑和pH試紙測定溶液的酸堿性。科學思維:能理解酸堿指示劑以及酸性和堿性的變化現象。能通過酸堿酸堿值判斷溶液酸堿性。探究實踐:通過一些化學實驗變化及現象能夠認識酸和堿。通過pH試紙的使用判斷酸堿性及其程度。態度責任:通過了解“自制酸堿指示劑”認識生活中的變化以及原理。鼓勵學生關注生活、關注身邊的事物。1、酸是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常見的酸有鹽酸(HC1)、硫酸(H2SO4)、硝酸(HNO3)等。2、電離:一些物質溶解于水或受熱熔化而形成自由移動離子的過程叫電離。HC1=H++Cl- ;H2SO4=2H++SO2-4 HNO3=H++NO3-酸根離子:酸電離產生的陰離子叫做這種酸的酸根離子。如:Cl-、 SO2-4 NO3。3、堿是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常見的堿有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鈣、氫氧化鋇、氨水和純堿等。4、酸堿指示劑:在酸或堿溶液里能顯示出不同顏色的物質,叫做酸堿指示劑,簡稱指示劑。常見的酸堿指示劑有:紫色石蕊試液、無色酚酞試液、藍色石蕊試紙和紅色石蕊試紙。5、在酸性或堿性溶液里能顯示出不同顏色的物質,叫做酸堿指示劑,通常簡稱指示劑。常見的酸堿指示劑有紫色石蕊試液和無色酚酞試液。(1)某一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無色酚酞試液不變色。(2)某一堿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6、正常雨水pH小于7,酸雨是指pH小于 5.6 的雨水。【探究一】用石蕊試液判斷酸堿性1. 取 4 支試管,分別加入稀硫酸、稀鹽酸、氫氧化鈉溶液和氫氧化鈣溶液。2. 向4支試管內分別滴入幾滴紫色石蕊試液。3. 觀察并記錄紫色石蕊試液在4種溶液中呈現的顏色。在稀硫酸中:變紅色。在稀鹽酸中:變紅色。在氫氧化鈉溶液中:變藍色。在氫氧化鈣溶液中:變藍色。實驗表明: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色,堿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探究二】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酸堿性強弱1. 用潔凈的玻璃棒分別蘸取少許水、檸檬汁、白醋、稀鹽酸、肥皂水、洗滌劑、4%氫氧化鈉溶液,滴在pH試紙中部,觀察試紙的顏色變化。2. 在白色點滴板的空穴(或小試管)里分別滴入幾滴上述樣品,再滴加2~3滴紫色石蕊試液,觀察其顏色的變化。3. 將上述實驗結果填入表1-1中。表1-1 記錄表試液 pH試紙 紫色石蕊試液水 黃色 紫色檸檬汁白醋稀鹽酸肥皂水洗滌劑4%氫氧化鈉溶液答案:試液 pH試紙 紫色石蕊試液水 黃色 紫色檸檬汁 橙色 紅色白醋 淺紅色 紅色稀鹽酸 深紅色 紅色肥皂水 綠色 藍色洗滌劑 淺藍色 藍色4%氫氧化鈉溶液 深藍色 藍色實驗結論:不同物質酸堿性的強弱程度不同;pH 試紙能測定酸堿性的強弱程度,而酸堿指示劑只能指示酸堿性。【探究三】思考與討論通過以上實驗,你發現石蕊試液和pH試紙在指示溶液酸堿性的功能上有什么不同?【答案】石蕊試液可以區分溶液的酸堿性,而用pH試紙還能大致測出溶液的pH,從而可以知道溶液酸堿性的強弱。總結本節的概念,梳理概念之間的聯系,畫出思維導圖。1.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常需經歷一個不斷修正和完善的過程,如對酸的認識就是如此。下列各項是不同時期對酸的認識,其中與我們現在所學酸的定義最相近的是( )A.有酸味的物質B.只有氫才是酸不可缺少的元素C.一切酸中都含有氧D.與堿作用時失去原有性質的物質【答案】B【解析】【分析】現在所學酸的定義是:酸是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解答】A.有酸味的物質不一定是酸,該選項不符合題意。B.只有氫才是酸不可缺少的元素,該選項符合題意。C.酸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例如鹽酸中不含有氧元素,該選項不符合題意。D.與堿作用時失去原有性質的物質種類很多,該選項不符合題意。2.小嘉用月季花制成酸堿指示劑,將其滴入白醋變紅色,滴入下列物質后也變紅色的是( ?。?br/>A.食鹽水 B.蘇打水 C.肥皂水 D.檸檬水【答案】D【解析】 月季花制成酸堿指示劑,將其滴入白醋變紅色,白醋是酸性的,說明酸性物質遇到該酸堿指示劑變成紅色;常見的酸堿指示劑有紫色石蕊試劑和無色酚酞;紫色石蕊試液遇酸變紅色,遇堿變藍色;無色酚酞遇堿變紅色,遇酸性和中性物質不變色;【解答】 月季花制成酸堿指示劑,將其滴入白醋變紅色,白醋是酸性的,說明酸性物質遇到該酸堿指示劑變成紅色;A.食鹽水,中性,不符合題意;B.蘇打水,堿性,不符合題意;C.肥皂水,堿性,不符合題意;D.檸檬水,酸性,符合題意;3.把氯化氫、食鹽、生石灰分別溶于水,往它們的溶液中分別滴入紫色石蕊試液,溶液呈現的顏色依次是( )A.紅色、紫色、藍色 B.紅色、藍色、紫色C.紅色、無色、藍色 D.藍色、紫色、紅色【答案】A【解析】根據石蕊遇酸溶液變紅,遇中性溶液呈紫色,遇堿性溶液變藍分析。氯化氫、食鹽、生石灰分別溶于水后溶液分別呈酸性、中性和堿性,所以滴入紫色石蕊試液,溶液呈現的顏色依次是紅色、紫色和藍色;故答案為:A.4.檢測無色溶液酸堿性的實驗中,下列根據實驗現象得出的結論,錯誤的是( ?。?br/>A.在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試液,顏色變紅,則所測溶液呈酸性B.在溶液中滴入酚酞試液,溶液保持無色,則所測溶液呈酸性C.將溶液滴在紅色石蕊試紙上,試紙變藍色,則所測溶液呈堿性D.將溶液滴在藍色石蕊試紙上,試紙變紅色,則所測溶液呈酸性【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石蕊遇酸性溶液變紅,遇堿性物質變藍,酚酞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都呈無色分析。【解答】A、石蕊遇酸性溶液變紅,在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試液,顏色變紅,則所測溶液呈酸性 ,不符合題意;B、酚酞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都呈無色, 在溶液中滴入酚酞試液,溶液保持無色,不能確定所測溶液呈酸性 ,符合題意;C、 石蕊遇堿性物質變藍,將溶液滴在紅色石蕊試紙上,試紙變藍色,說明所測溶液呈堿性 ,不符合題意;D、石蕊遇酸性溶液變紅, 將溶液滴在藍色石蕊試紙上,試紙變紅色,則所測溶液呈酸性 ,不符合題意;故選B。5.如圖是甲、乙、丙、丁四種液體對應的pH,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br/>A.甲的pH=1 B.甲比乙的酸性強C.丙可能是可樂 D.丁可能是碳酸鈉溶液【答案】C【分析】A、根據所給圖示中溶液的pH分析;B、根據pH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且越小酸性越強分析;C、根據可樂呈酸性pH小于7分析;D、根據碳酸鈉溶液呈堿性分析。【解答】A、 甲的pH=1 ,不符合題意;B、甲的pH小于乙,酸性比乙強 ,不符合題意;C、丙pH=7呈中性,可樂呈酸性,丙不可能是可樂 ,符合題意;D、丁pH大于7,可能是碳酸鈉溶液 ,不符合題意;故選C。6.下列有關測定氫氧化鈉溶液pH的實驗操作或描述,你認為正確的是( ?。?br/>A.用鑷子夾取pH試紙直接伸入氫氧化鈉溶液中測量B.先用蒸餾水將pH試紙潤濕,再用滴管吸取氫氧化鈉溶液滴到pH試紙上測量C.用潔凈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氫氧化鈉溶液滴到pH試紙上,再與標準比色卡對照D.用pH試紙測得該氫氧化鈉溶液的pH=12.6【答案】C【分析】根據pH試紙使用方法及只能測整數結果分析。【解答】A、pH試紙使用時要用玻璃棒蘸取液體滴在試紙上,不能用鑷子夾取pH試紙直接伸入氫氧化鈉溶液中測量 ,不符合題意; B、pH試紙使用時要保持干燥,潤濕使用會影響結果,不符合題意; C、測溶液pH時,用潔凈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氫氧化鈉溶液滴到pH試紙上,再與標準比色卡對照 ,符合題意; D、 用pH試紙測得該氫氧化鈉溶液的整數pH,不能測出帶小數點的值 ,不符合題意; 故選C、7.不同品牌的洗手液pH一般不同,25℃時四種洗手液的pH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洗手液d和a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B.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C.洗手液c能使石蕊試液變藍色D.洗手液a用蒸餾水稀釋后pH減小【答案】D【分析】根據溶液pH與酸堿性關系分析,溶液pH<7時,呈酸性,且越小酸性越強,溶液pH>7時,呈堿性,且越大堿性越強,溶液pH=7時,呈中性。【解答】A、 洗手液d呈堿性,a呈酸性,二者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 ,不符合題意; B、 洗手液b的pH比a大,酸性比a弱 ,不符合題意; C、 洗手液cpH大于7,呈堿性,能使石蕊試液變藍色 ,不符合題意;D、洗手液a呈酸性,用蒸餾水稀釋后酸性減弱,pH增加,符合題意;故選D。8.元旦聯歡會上,雯雯拿出一幅畫(如圖所示),表演了一個化學魔術。(1)她向畫中的衣服上噴了一種無色溶液,衣服由紫色變成紅色。若衣服上預先涂過石蕊溶液,則噴的無色溶液可能是 。(2)她向畫中的燈籠上噴了另一種無色溶液,燈籠由白色變成紅色,則該無色溶液及燈籠上預先涂過的試劑分別是 。(3)此魔術中顏色的變化是 (填“物理”或“化學”)變化。【答案】(1)鹽酸溶液(或無色的酸性溶液);(2)NaOH溶液、無色酚酞試液(其他合理答案也可)。(3)化學9.小明通過查閱資料知道了牙膏的主要成分有碳酸鈣粉末、氯化鈉、甜味劑、香精和甘油(保濕劑)等。(1)牙膏是 ?。ㄟx填“純凈物”或“混合物”)。(2)為了測定牙膏的酸堿度,進行如下實驗:取2g牙膏放入一支大試管中,注入20mL蒸餾水.振蕩,靜置,取上層清液,用pH試紙測出溶液pH值。寫出測定 pH值的具體操作: 。【答案】(1)混合物(2)用潔凈的玻璃棒沾取溶液滴到干燥的pH試紙上,在與標準比色卡對照顏色。【解析】(1)根據由不同種物質組成的為混合物分析;(2)根據pH試紙的使用方法分析。【解答】(1) 牙膏中含有多種物質,屬于混合物;(2)測定溶液pH值的具體操作為用潔凈的玻璃棒沾取溶液滴到干燥的pH試紙上,在與標準比色卡對照顏色。10.在拓展性課程活動中,小明利用以下常見物品驗證酸的一些性質:白醋(含 3%的醋酸)、食品干燥劑(主要成分是 CaO)、雞蛋殼、牽?;ㄖ?、鐵釘、蘇打(碳酸鈉)。【查閱資料】牽牛花汁液在酸性溶液中顯紅色,在中性溶液中顯紫色,在堿性溶液中顯藍 色。【實驗過程】(1)在雞蛋殼上滴加白醋,產生無色、無味的氣體,該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雞蛋 殼中一定含有 。(用離子符號表示)(2)小明知道酸能夠與鐵發生反應產生氫氣,但當他將足量的白醋加入放有鐵釘的容器中, 沒有看到明顯的氣泡產生.小明很疑惑,于是提出猜想:氣泡不明顯可能與酸的濃度有關.要驗證與酸的濃度有關,應選擇下例試劑中的 。(選填編號)A.3%的鹽酸 B.5%的醋酸 C.5%的鹽酸(3)小明利用已有物品還想驗證酸與堿的反應,請你幫助完成下列實驗設計步驟 操作 現象1 將食品干燥劑加入適量清水中,攪拌后靜置 放出大量的熱2 取步驟 1 中的上層清液,先加入牽?;ㄖ?, 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再變為紫色,最后變為紅色【答案】(1)CO32- (2)B (3)滴加白醋至過量【解析】(1)根據酸能夠和碳酸根離子反應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分析;(2)根據控制變量法中提出的猜想可以選擇試劑,題中研究與酸的濃度的關系,所以應選擇濃度不同的同種溶液;(3)由查閱的資料,根據牽?;ㄖ鹤髦甘緞r溶液顏色的變化,由現象確定進行的操作。(1)在雞蛋殼上滴加白醋,產生無色、無味的氣體,該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該氣體是二氧化碳,因此說明雞蛋殼中一定含有CO32-;故填:CO32-;(2)該實驗用的是3%的醋酸溶液,因此選擇不同濃度的醋酸溶液即可對比實驗;故填:B;(3)向氫氧化鈣的溶液中滴加牽?;ㄖ?,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再變為紫色,最后變為紅色,可知溶液由堿性變成中性,最后呈現酸性,因此向溶液中滴加醋酸最后醋酸過量;故填:再逐滴滴加白醋至過量。故答案為:(1)CO32-;(2)B;(3)滴加白醋至過量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1.2物質的酸堿性科學觀念:了解電離的過程,初步認識酸性、堿性的概念。了解酸和堿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對人類的影響;初步學會用酸堿指示劑和pH試紙測定溶液的酸堿性。科學思維:能理解酸堿指示劑以及酸性和堿性的變化現象。能通過酸堿酸堿值判斷溶液酸堿性。探究實踐:通過一些化學實驗變化及現象能夠認識酸和堿。通過pH試紙的使用判斷酸堿性及其程度。態度責任:通過了解“自制酸堿指示劑”認識生活中的變化以及原理。鼓勵學生關注生活、關注身邊的事物。1、酸是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 的化合物。常見的酸有鹽酸(HC1)、硫酸(H2SO4)、硝酸(HNO3)等。2、電離:一些物質 或 而形成自由移動 的過程叫電離。HC1= ++ ;H2SO4= + HNO3= +酸根離子:酸電離產生的 叫做這種酸的酸根離子。如: 。3、堿是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 的化合物。常見的堿有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鈣、氫氧化鋇、氨水和純堿等。4、酸堿指示劑:在酸或堿溶液里能顯示出 的物質,叫做酸堿指示劑,簡稱指示劑。常見的酸堿指示劑有:紫色石蕊試液、無色酚酞試液、藍色石蕊試紙和紅色石蕊試紙。5、在酸性或堿性溶液里能顯示出不同顏色的物質,叫做 ,通常簡稱指示劑。常見的酸堿指示劑有 和 。(1)某一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 ,無色酚酞試液 。(2)某一堿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 ,無色酚酞試液變 。6、正常雨水pH小于7,酸雨是指pH小于 的雨水。【探究一】用石蕊試液判斷酸堿性1. 取 4 支試管,分別加入稀硫酸、稀鹽酸、氫氧化鈉溶液和氫氧化鈣溶液。2. 向4支試管內分別滴入幾滴紫色石蕊試液。3. 觀察并記錄紫色石蕊試液在4種溶液中呈現的顏色。在稀硫酸中: 。在稀鹽酸中: 。在氫氧化鈉溶液中: 。在氫氧化鈣溶液中: 。實驗表明: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 色,堿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 色。【探究二】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酸堿性強弱1. 用潔凈的玻璃棒分別蘸取少許水、檸檬汁、白醋、稀鹽酸、肥皂水、洗滌劑、4%氫氧化鈉溶液,滴在pH試紙中部,觀察試紙的顏色變化。2. 在白色點滴板的空穴(或小試管)里分別滴入幾滴上述樣品,再滴加2~3滴紫色石蕊試液,觀察其顏色的變化。3. 將上述實驗結果填入表1-1中。表1-1 記錄表試液 pH試紙 紫色石蕊試液水 黃色 紫色檸檬汁白醋稀鹽酸肥皂水洗滌劑4%氫氧化鈉溶液實驗結論: 。【探究三】思考與討論通過以上實驗,你發現石蕊試液和pH試紙在指示溶液酸堿性的功能上有什么不同?總結本節的概念,梳理概念之間的聯系,畫出思維導圖。1.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常需經歷一個不斷修正和完善的過程,如對酸的認識就是如此。下列各項是不同時期對酸的認識,其中與我們現在所學酸的定義最相近的是( )A.有酸味的物質B.只有氫才是酸不可缺少的元素C.一切酸中都含有氧D.與堿作用時失去原有性質的物質2.小嘉用月季花制成酸堿指示劑,將其滴入白醋變紅色,滴入下列物質后也變紅色的是( )A.食鹽水 B.蘇打水 C.肥皂水 D.檸檬水3.把氯化氫、食鹽、生石灰分別溶于水,往它們的溶液中分別滴入紫色石蕊試液,溶液呈現的顏色依次是( )A.紅色、紫色、藍色 B.紅色、藍色、紫色C.紅色、無色、藍色 D.藍色、紫色、紅色4.檢測無色溶液酸堿性的實驗中,下列根據實驗現象得出的結論,錯誤的是( ?。?br/>A.在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試液,顏色變紅,則所測溶液呈酸性B.在溶液中滴入酚酞試液,溶液保持無色,則所測溶液呈酸性C.將溶液滴在紅色石蕊試紙上,試紙變藍色,則所測溶液呈堿性D.將溶液滴在藍色石蕊試紙上,試紙變紅色,則所測溶液呈酸性5.如圖是甲、乙、丙、丁四種液體對應的pH,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br/>A.甲的pH=1 B.甲比乙的酸性強C.丙可能是可樂 D.丁可能是碳酸鈉溶液6.下列有關測定氫氧化鈉溶液pH的實驗操作或描述,你認為正確的是( ?。?br/>A.用鑷子夾取pH試紙直接伸入氫氧化鈉溶液中測量B.先用蒸餾水將pH試紙潤濕,再用滴管吸取氫氧化鈉溶液滴到pH試紙上測量C.用潔凈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氫氧化鈉溶液滴到pH試紙上,再與標準比色卡對照D.用pH試紙測得該氫氧化鈉溶液的pH=12.67.不同品牌的洗手液pH一般不同,25℃時四種洗手液的pH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洗手液d和a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B.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C.洗手液c能使石蕊試液變藍色D.洗手液a用蒸餾水稀釋后pH減小8.元旦聯歡會上,雯雯拿出一幅畫(如圖所示),表演了一個化學魔術。(1)她向畫中的衣服上噴了一種無色溶液,衣服由紫色變成紅色。若衣服上預先涂過石蕊溶液,則噴的無色溶液可能是 。(2)她向畫中的燈籠上噴了另一種無色溶液,燈籠由白色變成紅色,則該無色溶液及燈籠上預先涂過的試劑分別是 。(3)此魔術中顏色的變化是 (填“物理”或“化學”)變化。9.小明通過查閱資料知道了牙膏的主要成分有碳酸鈣粉末、氯化鈉、甜味劑、香精和甘油(保濕劑)等。(1)牙膏是 ?。ㄟx填“純凈物”或“混合物”)。(2)為了測定牙膏的酸堿度,進行如下實驗:取2g牙膏放入一支大試管中,注入20mL蒸餾水.振蕩,靜置,取上層清液,用pH試紙測出溶液pH值。寫出測定 pH值的具體操作: 。10.在拓展性課程活動中,小明利用以下常見物品驗證酸的一些性質:白醋(含 3%的醋酸)、食品干燥劑(主要成分是 CaO)、雞蛋殼、牽牛花汁液、鐵釘、蘇打(碳酸鈉)。【查閱資料】牽?;ㄖ涸谒嵝匀芤褐酗@紅色,在中性溶液中顯紫色,在堿性溶液中顯藍 色。【實驗過程】(1)在雞蛋殼上滴加白醋,產生無色、無味的氣體,該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雞蛋 殼中一定含有 。(用離子符號表示)(2)小明知道酸能夠與鐵發生反應產生氫氣,但當他將足量的白醋加入放有鐵釘的容器中, 沒有看到明顯的氣泡產生.小明很疑惑,于是提出猜想:氣泡不明顯可能與酸的濃度有關.要驗證與酸的濃度有關,應選擇下例試劑中的 。(選填編號)A.3%的鹽酸 B.5%的醋酸 C.5%的鹽酸(3)小明利用已有物品還想驗證酸與堿的反應,請你幫助完成下列實驗設計步驟 操作 現象1 將食品干燥劑加入適量清水中,攪拌后靜置 放出大量的熱2 取步驟 1 中的上層清液,先加入牽?;ㄖ?, 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再變為紫色,最后變為紅色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核心素養】1.2物質的酸堿性--浙教版科學九上探究學案(原卷版).docx 【核心素養】1.2物質的酸堿性--浙教版科學九上探究學案(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