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2課 醉翁亭記 導學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2課 醉翁亭記 導學案

資源簡介

第12課 醉翁亭記
2022年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培養熱愛中華文化的文化自信;培養積累、梳理、整合文言語匯和具有良好語感的能力;培養求知欲、創造性,養成積極思考的習慣;感受、理解、欣賞、評價古代語言文字,涵養高雅情趣,具備健康的審美意識和觀念。 1.熟讀成誦,積累常見的文言實詞的意義和虛詞的用法。 2理解內容,欣賞本文的語言風格和藝術表現手法。 3.了解本文的創作背景和文化意義,體會作者“寄情山水,與民同樂”的情懷。
第一課時
活動一:積累文言字詞
1.正音正字
滁( ) 林壑( ) 瑯琊( )潺潺( ) 僧( ) 輒( ) 晦明( )
霏( ) 瞑( ) 傴僂( ) 攜( ) 洌( ) 肴( ) 蔌( )
觥籌( ) 陰翳( ) 弈( ) 釀泉( ) 翼然( ) 巖穴( )
朝暮( ) 酣( ) 頹然( )
2.文言字詞梳理歸類。
(一)詞類活用
①名之者誰 。
②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
③山行六七里 。
④雜然而前陳者 。
⑤翼然臨于泉上 。
⑥自號曰醉翁也 。
(二)一詞多義。
①樂 不知太守之樂其樂 。
不知太守之樂其樂 。
②名 名之者誰(命名) 。
不能名其一處也 。
③秀 蔚然而深秀者 。
佳木秀而繁陰 。
④意 醉翁之意不在酒 。
每有會意 。
此中有真意 。
⑤高 而年又最高 。
風霜高潔 。
⑥宴 太守宴也 。
宴酣之樂 。
⑦出 水落而石出者 。
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 。
⑧歸 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
云歸而巖穴暝 。
⑨乎 在乎山水之間也 。
頹然乎其間者 。
⑩而 漸聞水聲潺潺而泄出于兩峰之間者 。
   而年又最高 。
   溪深而魚肥 。
   雜然而前陳者 。
   而不知人之樂 。
(三)古今異義
①意 醉翁之意不在酒。 古義: 今義:
②去 游人去而禽鳥類也。 古義: 今義:
③射 射者中 古義: 今義:
(四)重點實詞。
(1)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
(2)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臨:
(3)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
(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得:   寓:
(5)日出而林霏開 霏:
(6)云歸而巖穴暝 暝:
(7)野芳發而幽香 芳:
(8)負者歌于途 負:
(9)傴僂提攜 傴僂:
(10)泉香而酒洌 洌:
(11)山肴野蔌 蔌:
(12)雜然而前陳者 陳:
(13)宴酣之樂 酣:
(14)弈者勝 弈:
(15)觥籌交錯 觥:
(五)特殊句式
1. 判斷句
環滁皆山也(“也”表示判斷語氣。)
望之蔚然而神秀者,瑯琊也
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也”表示判斷。
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山間之四時也。
……滁人游也……太守宴也……蒼顏白發……太守醉也。
醉能同其樂……太守也.。
2. 省略句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心”和“酒”前面都省略樂介詞“于”,應為“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譯:領會它在心里,寄托它在飲酒上。)
3.倒裝句
(1)定語后置:
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2)狀語后置:
①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
(正常語序應為“于途歌”“于樹休”。)
②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述以文:述之以文,以文述之,既是省略句,又是倒裝句,屬狀語后置句)
③瀉出于兩峰之間者
(即“于兩峰之間瀉出者”。“于兩峰之間”為后置狀語,應在“瀉出”的前面)
活動二:積累文學常識
醉翁亭簡介:
醉翁亭坐落在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瑯琊山麓,與北京陶然亭、長沙愛晚亭、杭州湖心亭并稱“中國四大名亭”。是安徽省著名古跡之一,宋代大散文家歐陽修作《醉翁亭記》,得以名傳天下。
醉翁亭小巧獨特,具有江南亭臺特色。它緊靠峻峭的山壁,飛檐凌空挑出。數百年來雖屢次遭劫,又屢次復建,終不為人所忘。解放后,人民政府將醉翁亭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多次整修。
走近作者:
歐陽修(1007—1072),字 ,號 ,晚年又號 ,吉州永豐(今屬江西)人, (朝代)文學家、史學家。謚號 。 歐陽修與韓愈、柳宗元、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被世人稱為“ ”,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被后人合稱為“ ”。主張文章“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著有《 》。
3.文章體裁:
記:“記”是一種古代 ,可以通過 、 、 、 ,來 。這種體裁出現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記人和事,可以記山川名勝,可以記器物建筑,故又稱“雜記”。在寫法上大多以 為主而兼有 、 成分。
4. 寫作背景。
宋仁宗慶歷五年(1045年)范仲淹遭讒離職,歐陽修上疏替他分辯,得罪了當權派,被貶滁州(在今安徽)知州。被貶后歐陽修勤政愛民,治理有方。慶歷六年(1046年),智仙建亭于瑯琊山釀泉旁,以為游息之所。歐陽修登亭“飲少輒醉”,故給它取名為“醉翁亭”,并寫下了《醉翁亭記》這篇流芳千古的美文。
活動三:文章朗讀
要求: 讀準字音,讀準停頓、節奏,讀出情感。
朗讀指導: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 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 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瞑,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 廬陵/歐陽修也。
活動四:疏通文意,感知內容。
(一)疏通文意:
1.掌握翻譯文言文的方法,根據課下注釋疏通文義,并將不懂之處畫出來。
2.四人小組討論交流,解決自己未能解決的問題。
3.全班討論交流,解決小組未能解決的問題。
(二)概括各段段意,理清文章思路。
活動五:探究理解
第二課時
一段原文:
重點詞語:
(1)環: 環繞。 (2)皆: 副詞,都。 (3)環滁: 環繞著滁州城。(4)其: 代詞,它,指滁州城。
(5)壑: 山谷。(6)尤: 格外,特別。(7)蔚然:草木茂盛的樣子。(8)山: 名詞作狀語,沿著山路。
(9)潺潺: 流水聲。(10)而: 表承接。(11)峰回路轉: 山勢回環,路也跟著拐彎。(12)翼然: 像鳥張開翅膀一樣。然:……的樣子。(13)于: 在。(14)作: 建造。(15)名: 名詞作動詞,命名。(16)自謂: 自稱,用自己的別號來命名。(17)輒: 就(18)年又最高: 年紀又是最大的。(19)號: 名詞作動詞,取別號。(20)曰: 叫做。(21)意: 這里指情趣。(22)乎: 相當于“于”。(23)得: 領會。(24)寓: 寄托。
一段翻譯:
問題
1:第一段寫了什么內容?劃分第層次,概括層意。
答:
2.開頭對醉翁亭周邊環境的描寫,有什么作用?
答: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這兩句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
二段原文:
重點詞語:
(25)林霏: 樹林中的霧氣。霏,原指雨、霧紛飛,此處指霧氣。(26)開: 消散,散開。
(27)暝: 昏暗。(28)晦明: 指天氣陰晴明暗。晦:陰暗。(29)芳: 香花。(30)發: 開放。
(31)秀: 茂盛,繁茂。繁陰:一片濃密的樹蔭。(32)風霜高潔: 就是風高霜潔。天高氣爽,霜色潔白。
二段翻譯:
問題:
1.文章第二段寫景,作者描繪了怎樣的景物,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
2:山間朝暮景色有何特點?
答:
3. 山間四季景色有何特點?
答:
4.“樂亦無窮”的原因是什么?
答:
5.描寫山間朝暮、四時之景,采用了什么方式?
答:
第三課時
三段原文:
重點字詞:
(33)至于: 連詞,于句首,表示兩段的過渡,提起另事。 (34)負者: 背著東西的人。
(35)休于樹: 在樹下休息。(36)傴僂: 腰彎背曲的樣子,這里指老年人。(37)提攜: 指攙扶著走的小孩子。(38)漁: 捕魚。(39)洌: 水(酒)清。(40)山肴: 野味。(41)野蔌: 野菜。蔌,菜蔬。
(42)雜然: 眾多而雜亂的樣子。(43)陳: 擺放,擺設。(44)酣: 盡情地喝酒。
(45)非絲非竹: 不在于琴弦管簫。絲:琴、瑟之類的弦樂器。竹:簫、笛之類的管樂器。
(46)射: 這里指投壺,宴飲時的一種游戲,把箭向壺里投,投中多的為勝,負者照規定的杯數喝酒。
(47)弈: 下棋。這里用做動詞,下圍棋。(48)觥籌交錯: 酒杯和酒籌相錯雜。形容喝酒盡歡的樣子。觥:酒杯。籌:酒籌,用來計算飲酒數量的籌子。(49)蒼顏: 臉色蒼老。
(50)頹然乎其間: 醉倒在眾人中間。頹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樣子,這里形容醉態。
三段翻譯:
問題:
1.第三段寫“太守與民同樂”描繪了四幅圖,請分別用三個字概括,作者著力突出的是什么?
答:
2.從滁人出游的場面描寫中,你能感受到什么?為什么先從滁人游寫起?
答:
3.文中是怎樣寫出滁州百姓出游之樂的?
答:
4. 描寫“宴酣之樂”的句子有哪些?
答:
5. 描寫太守形象的句子有哪些?
答:
四段原文:
重點字詞:
(51)已而: 不久。
(52)陰翳: 形容枝葉茂密成陰。翳:遮蔽。
(53)鳴聲上下: 意思是鳥到處叫。上下,指高處和低處的樹林。
(54)樂其樂: 以游人的快樂為快樂。樂①:意動用法,以…為樂。樂②:快樂。
(55)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 醉了能夠同大家一起歡樂,醒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
(56)謂: 為,是。
(57)廬陵: 廬陵郡,就是吉洲。今江西省吉安市,歐陽修先世為廬陵大族。
四段翻譯:
問題:
1.本段寫了哪些樂?
答:
2. 太守、眾賓為何而“樂”?
答:
3. 如何理解“太守之樂其樂”?
答:
4. 寫醉與樂統一、點明主旨的是哪一句?
答:
5. 本文多處提到“樂”,主要表現了哪幾種“樂”?“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志趣?
答:
主題思想:
本文生動地描寫了醉翁亭的秀麗環境和變化多端的自然風光,并勾勒出一幅 的游樂圖,抒發了作者 的政治理念和被貶后 的曠達情懷。
第四課時
1.本文寫景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
答:
2.本文在寫景上有什么特色?
答:
3. 從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和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來看,兩人的思想有什么共同之處?
答:
4. 本文韻律獨特,回環往復。全文共用了21個“也”字,產生了別具一格的藝術魅力,使行文顯得瀟灑自如,增強了語調的節奏感和委婉的抒情氣氛,也使作者怡然自樂的情致得以盡情地抒發。
“也”字用法可歸納為以下幾種情況:
(1)表示判斷語氣,多用于描述景物,可譯為“……是……”的句式。
(2)表示肯定語氣。
(3)表示感嘆語氣,多用于直抒胸臆,可譯為語氣詞“啊”。
請在文中找出這21個“也”字,并歸納其用法。
答:
5.《醉翁亭記》中有一些短語已經變成了成語,在后世流傳,找出來,說說它們在文中的含義以及在現代漢語中語義的變化。
答:
6.寫作特色:

“記”是一種古代文體,可以通過記人、記事、記物、記景,來抒發作者感情和主張。這種體裁出現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記人和事,可以記山川名勝,可以記器物建筑,故又稱“雜記”。在寫法上大多以記述為主而兼有議論、抒情成分。
作者對現實生活中的某個事物有所感受,寫出來都可以叫記。
一類是寓情理于事、景、物的描述之中;另一類由事、景、物的描述中,自然生發出情理,卒章顯志。敘事類:《桃花源記》;說明類:《核舟記》;寫景類:《小石潭記》;言志類:《岳陽樓記》,《醉翁亭記》。
文學常識填空:
《醉翁亭記》的作者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 , (朝代)文學家,和 、蘇洵、蘇轍、韓愈、 、 、曾鞏并稱為“唐宋八大家”。
2.下列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環滁(chú) 林壑(hè) 射者中(zhōng)
B.瑯琊(yá) 輒醉(zhé) 酒洌(lèi)
C.巖穴暝(míng) 晦明(huì) 傴僂(yǔ)
D.野蔌(sù) 觥籌(guāng) 陰翳(yì)
3.下列句子朗讀節奏劃分有誤的一項是( )
A.醉能/同其樂。
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C.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
D.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沒有詞類活用現象的一項是( )
A.山行六七里 B.翼然臨于泉上
C.名之者誰 D.而樂亦無窮也
5.下列句子中“也”字表達的語氣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
A.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B.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C.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D.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
6.下列句子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譯文:一眼望去,樹木茂盛又幽深秀麗的,是瑯琊山。
B.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譯文:發現了野花,有一股清淡的香味,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濃郁的綠蔭。
C.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譯文: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水美景中。
D.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譯文: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游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樂為快樂。
7.下面對《醉翁亭記》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文章開篇從全景到遠景,再逐層聚焦到泉,到亭,到人,到酒,充滿尋幽覽勝之趣。
B.末段抒情以禽鳥之樂烘托眾人之樂,眾人之樂烘托太守之樂,最后落腳到山水之樂。
C.文章大量語句用“也”字做句尾,讀來頓覺嘴上有醉意,臉上有得意,心中有快意。
D.以一“樂”字貫穿全篇,表達隨遇而安的心境、寄情山水的意趣及與民同樂的情懷。
8.下面的“而”字表修飾的一項是(  )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玡也。
B.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
D.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
9.名句默寫。
(1)描繪山間朝暮(早晚)之景的句子: , , , 。
(2)本文以色彩鮮明的語言,描繪四季之景的句子: , , , , 。
(3)體現全文核心及醉翁命名之意(寫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中心句)的句子是: , 。
(4)文中貫穿全文主線的句子是: , 。
(5)文中點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 。
10. 給加點的字注音。
飲少輒醉( ) 林霏開( ) 晦明( ) 巖穴暝( )
傴僂提攜( )( ) 泉香而酒洌( ) 觥籌交錯( )
樹林陰翳( ) 山肴野蔌( )( )
11. 綜合性學習:
某班級舉行“走進醉翁亭”綜合性學習活動,請參加并完成下面任務。
(1)在瑯琊山醉翁亭景區,慈孝竹郁郁蔥蔥,然而,一些竹子主干上卻“傷痕累累”,“某某到此一游”“某某天長地久”……如果你看見一人正在涂鴉,準備如何勸阻他?
你說:
(2)學完《岳陽樓記》后,小笑擬了上聯,請你以《醉翁亭記》為內容對出下聯。
上聯:希文俯瞰洞庭湖心憂天下
下聯:
(3)“翁去八百載,醉鄉猶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是醉翁亭風景區的旅游廣告語。請結合學過的知識和圖片用形象的語言描述醉翁亭。
文言文閱讀
(23-24八年級下·黑龍江大慶·期中)
閱讀文言短文,回答問題。
【甲】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節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乙】
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掇幽芳而蔭喬木,風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時之景,無不可愛。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游也。因為本其山川,道其風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
夫宣上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之事也。遂書以名其亭焉。
(節選自歐陽修《豐樂亭記》)
12.請用“/”為下面的句子斷句。(標兩處)
夫宣上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之事也。
1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峰回路轉
(2)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3)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
(4)掇幽芳而蔭喬木
14.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
15.填空。
【乙】文中 和 (用原文語句回答)交代了作者為了亭子取名“豐樂亭”的原因。
【甲】文所在文章和【乙】文都表現出作者 (提取【乙】文中四字短語回答)的高尚情懷。
(2024·廣東汕頭·一模)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甲】
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節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乙】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節選自柳宗元《小石潭記》)
【丙】
壬戌秋,八月既望,予至杭,望西湖之上有寶石山甚勝,將以斯夕玩月其上……其東則錢塘之江,彌漫浩渺,極目無際,而西陵諸山,出沒煙霏翠靄間,誠天下之絕境也。夕陽既沒,明月在軒,山姿水色,倏焉而變。予情愈豁飛觴痛飲巡闌忘寐蓋不知夜之幾何,恍然若置身廣寒清虛之府,樂可言耶!
余性好月,丙辰中秋,嘗玩于揚子江之金山,每夸于人,以為平生奇觀。今而復玩于此,殆造物者之不吾靳而亦豈易得哉!夫湖山月色,千古常新,第以人情之異,故悲喜隨之。前乎吾者賞與否,其悲與喜固不可得而知。
(節選自都穆《月夜游寶石山記》)
16.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1)巖穴暝 (2)醉翁之意 (3)悄愴幽邃 (4)將以斯夕玩月 (5)夕陽既沒
17.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18.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子情愈豁飛觴痛飲巡闌忘寐蓋不知夜之幾何
19.請結合【甲】文與【乙】文的相關內容,談談你對【丙】文中“夫湖山月色,千古常新,第以人情之異,故悲喜隨焉”一句的理解。
20.下列選項中,不適合作為“第以人情之異,故悲喜隨焉”這一觀點的論據的是( )
A.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B.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C.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D.倚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受盡春光。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第12課 醉翁亭記
2022年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培養熱愛中華文化的文化自信;培養積累、梳理、整合文言語匯和具有良好語感的能力;培養求知欲、創造性,養成積極思考的習慣;感受、理解、欣賞、評價古代語言文字,涵養高雅情趣,具備健康的審美意識和觀念。 1.熟讀成誦,積累常見的文言實詞的意義和虛詞的用法。 2理解內容,欣賞本文的語言風格和藝術表現手法。 3.了解本文的創作背景和文化意義,體會作者“寄情山水,與民同樂”的情懷。
第一課時
活動一:積累文言字詞
1.正音正字
滁(chú) 林壑(hè) 瑯琊(láng yá) 潺潺(chán) 僧(sēng) 輒(zhé) 晦明(huì)
霏(fēi) 瞑(míng) 傴僂(yǔ lǚ) 攜(xié) 洌(liè) 肴(yáo) 蔌(sù)
觥籌(gōng chóu) 陰翳(yì) 弈(yì) 釀泉(niàng) 翼然(yì) 巖穴(xué)
朝暮(zhāo mù) 酣(hān) 頹然(tuí)
文言字詞梳理歸類。
(一)詞類活用
①名之者誰 (名詞作動詞,取名、命名)
②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意動用法,“以……為快樂”)
③山行六七里 (名詞作狀語,沿著山路)
④雜然而前陳者 (方位名詞作狀語,在前面)
⑤翼然臨于泉上 (名詞作狀語,像鳥張開翅膀一樣)
⑥自號曰醉翁也 (名詞作動詞,稱呼)
(二)一詞多義。
①樂 不知太守之樂其樂(意動用法,以……為樂)
不知太守之樂其樂(樂趣)
②名 名之者誰(命名)
不能名其一處也(說出)
③秀 蔚然而深秀者(秀麗)
佳木秀而繁陰(植物開花結實,此指繁榮滋長)
④意 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每有會意(意旨)
此中有真意(心思)
⑤高 而年又最高(大)
風霜高潔(高爽)
⑥宴 太守宴也(宴請)
宴酣之樂(宴會)
⑦出 水落而石出者(顯露)
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出來)
⑧歸 太守歸而賓客從也(回去)
云歸而巖穴暝(歸聚)
⑨乎 在乎山水之間也(于)
頹然乎其間者(在)
⑩而 漸聞水聲潺潺而泄出于兩峰之間者(表承接)
   而年又最高(表遞進)
   溪深而魚肥(表并列)
   雜然而前陳者(表修飾)
   而不知人之樂(表轉折)
(三)古今異義
①意 醉翁之意不在酒。 古義:情趣 今義:意思或愿望
②去 游人去而禽鳥類也。 古義:離開 今義:到、往
③射 射者中 古義:指投壺,宴飲時的一種游戲。把箭投向壺中,中多者為勝,負者照規定的杯數喝酒。
今義:射箭。
(四)重點實詞。
(1)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茂盛的樣子
(2)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臨:居高面下
(3)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意趣,情趣
(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得:領會  寓:寄托
(5)日出而林霏開 霏:彌漫的云氣
(6)云歸而巖穴暝 暝:昏暗
(7)野芳發而幽香 芳:花
(8)負者歌于途 負:背著東西
(9)傴僂提攜 傴僂:彎腰曲背,這里指老人
(10)泉香而酒洌 洌:清
(11)山肴野蔌 蔌:菜蔬
(12)雜然而前陳者 陳:陳列,擺開
(13)宴酣之樂 酣:盡興地喝酒
(14)弈者勝 弈:下棋
(15)觥籌交錯 觥:酒杯
(五)特殊句式
1. 判斷句
環滁皆山也(“也”表示判斷語氣。)
望之蔚然而神秀者,瑯琊也
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也”表示判斷。
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山間之四時也。
……滁人游也……太守宴也……蒼顏白發……太守醉也。
醉能同其樂……太守也.。
2. 省略句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心”和“酒”前面都省略樂介詞“于”,應為“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譯:領會它在心里,寄托它在飲酒上。)
3.倒裝句
(1)定語后置:
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2)狀語后置:
①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
(正常語序應為“于途歌”“于樹休”。)
②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述以文:述之以文,以文述之,既是省略句,又是倒裝句,屬狀語后置句)
③瀉出于兩峰之間者
(即“于兩峰之間瀉出者”。“于兩峰之間”為后置狀語,應在“瀉出”的前面)
活動二:積累文學常識
醉翁亭簡介
醉翁亭坐落在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瑯琊山麓,與北京陶然亭、長沙愛晚亭、杭州湖心亭并稱“中國四大名亭”。是安徽省著名古跡之一,宋代大散文家歐陽修作《醉翁亭記》,得以名傳天下。
醉翁亭小巧獨特,具有江南亭臺特色。它緊靠峻峭的山壁,飛檐凌空挑出。數百年來雖屢次遭劫,又屢次復建,終不為人所忘。解放后,人民政府將醉翁亭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多次整修。
走近作者: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吉州永豐(今屬江西)人,北宋文學家、史學家。謚號文忠。 歐陽修與韓愈、柳宗元、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被世人稱為“唐宋八大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被后人合稱為“千古文章四大家”。主張文章“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著有《歐陽文忠公文集》。
3.文章體裁:
記:“記”是一種古代文體,可以通過記人、記事、記物、記景,來抒發作者感情和主張。這種體裁出現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記人和事,可以記山川名勝,可以記器物建筑,故又稱“雜記”。在寫法上大多以記述為主而兼有議論、抒情成分。
4. 寫作背景。
宋仁宗慶歷五年(1045年)范仲淹遭讒離職,歐陽修上疏替他分辯,得罪了當權派,被貶滁州(在今安徽)知州。被貶后歐陽修勤政愛民,治理有方。慶歷六年(1046年),智仙建亭于瑯琊山釀泉旁,以為游息之所。歐陽修登亭“飲少輒醉”,故給它取名為“醉翁亭”,并寫下了《醉翁亭記》這篇流芳千古的美文。
活動三:文章朗讀
要求: 讀準字音,讀準停頓、節奏,讀出情感。
朗讀指導: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 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 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瞑,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 廬陵/歐陽修也。
活動四:疏通文意,感知內容。
(一)疏通文意:
1.掌握翻譯文言文的方法,根據課下注釋疏通文義,并將不懂之處畫出來。
2.四人小組討論交流,解決自己未能解決的問題。
3.全班討論交流,解決小組未能解決的問題。
(二)概括各段段意,理清文章思路。
全文四個自然段,脈絡清晰。以“醉”“樂”二字提摯全篇。“醉”是事物的現象;“樂”是事物的本質。
第1段,寫醉翁亭的位置和形勢,以及命名的經過,解釋“醉翁”的含義,表現作者寄情山水尋找樂趣的心情。(總寫醉翁亭的自然環境和它的得名。)
第2段,寫亭外山間景物的美麗可愛,山中早晚以及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異,千變萬化,美妙無比,使人感到樂趣無窮。(分別描寫山間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
第3段,寫滁州人的游樂和作者同賓客游宴的歡樂情景,表現作者寄情于山水之間與民同樂的歡快心情。(描寫太守與滁人游山宴飲之樂。)
第4段,寫作者游醉回歸和愉快心情,進一步表現作者與民同樂的思想感情,同時交代歸來后寫了這篇《醉翁亭記》。(寫酒宴散,眾人歸的情景。)
活動五:探究理解
第二課時
一段原文:
重點詞語:
(1)環: 環繞。 (2)皆: 副詞,都。 (3)環滁: 環繞著滁州城。(4)其: 代詞,它,指滁州城。
(5)壑: 山谷。(6)尤: 格外,特別。(7)蔚然:草木茂盛的樣子。(8)山: 名詞作狀語,沿著山路。
(9)潺潺: 流水聲。(10)而: 表承接。(11)峰回路轉: 山勢回環,路也跟著拐彎。(12)翼然: 像鳥張開翅膀一樣。然:……的樣子。(13)于: 在。(14)作: 建造。(15)名: 名詞作動詞,命名。(16)自謂: 自稱,用自己的別號來命名。(17)輒: 就(18)年又最高: 年紀又是最大的。(19)號: 名詞作動詞,取別號。(20)曰: 叫做。(21)意: 這里指情趣。(22)乎: 相當于“于”。(23)得: 領會。(24)寓: 寄托。
一段翻譯:
問題
1:第一段寫了什么內容?劃分第層次,概括層意。
答:
第1段總寫醉翁亭的自然環境和它的得名。分兩層:第一層寫環境并點題:環滁皆山→西南諸峰→瑯琊山(鳥瞰)→釀泉(由俯到仰)→醉翁亭(自下而上,點題);第二層寫亭的得名:建亭者→名亭者→樂(題眼,主線)。
2.開頭對醉翁亭周邊環境的描寫,有什么作用?
答:
①引出本文描寫的對象;②點明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③層層烘托,突出醉翁亭的美,起到引人入勝的效果。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這兩句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
從醉翁亭的命名巧妙地引出“樂”字,自然過渡到抒發胸臆,并以“樂”為主線,把全篇各部分串聯起來,形成統一的整體。
二段原文:
重點詞語:
(25)林霏: 樹林中的霧氣。霏,原指雨、霧紛飛,此處指霧氣。(26)開: 消散,散開。
(27)暝: 昏暗。(28)晦明: 指天氣陰晴明暗。晦:陰暗。(29)芳: 香花。(30)發: 開放。
(31)秀: 茂盛,繁茂。繁陰:一片濃密的樹蔭。(32)風霜高潔: 就是風高霜潔。天高氣爽,霜色潔白。
二段翻譯:
問題:
1.文章第二段寫景,作者描繪了怎樣的景物,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
山間四季和早晚的美麗景色。突出山水之樂,為后文寫太守與民同樂鋪墊。
2:山間朝暮景色有何特點?
答:
“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
3. 山間四季景色有何特點?
答:
“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
4.“樂亦無窮”的原因是什么?
答:
“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
5.描寫山間朝暮、四時之景,采用了什么方式?
答:
都采用先分別描寫后總收說明的方式。“朝暮之景”分寫的是從早到晚的景色,“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總收的是“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四時之景”分寫的是由春到冬的景色,“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總收的是“山間之四時也”。
第三課時
三段原文:
重點字詞:
(33)至于: 連詞,于句首,表示兩段的過渡,提起另事。 (34)負者: 背著東西的人。
(35)休于樹: 在樹下休息。(36)傴僂: 腰彎背曲的樣子,這里指老年人。(37)提攜: 指攙扶著走的小孩子。(38)漁: 捕魚。(39)洌: 水(酒)清。(40)山肴: 野味。(41)野蔌: 野菜。蔌,菜蔬。
(42)雜然: 眾多而雜亂的樣子。(43)陳: 擺放,擺設。(44)酣: 盡情地喝酒。
(45)非絲非竹: 不在于琴弦管簫。絲:琴、瑟之類的弦樂器。竹:簫、笛之類的管樂器。
(46)射: 這里指投壺,宴飲時的一種游戲,把箭向壺里投,投中多的為勝,負者照規定的杯數喝酒。
(47)弈: 下棋。這里用做動詞,下圍棋。(48)觥籌交錯: 酒杯和酒籌相錯雜。形容喝酒盡歡的樣子。觥:酒杯。籌:酒籌,用來計算飲酒數量的籌子。(49)蒼顏: 臉色蒼老。
(50)頹然乎其間: 醉倒在眾人中間。頹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樣子,這里形容醉態。
三段翻譯:
問題:
1.第三段寫“太守與民同樂”描繪了四幅圖,請分別用三個字概括,作者著力突出的是什么?
滁人游、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 太守醉。
2.從滁人出游的場面描寫中,你能感受到什么?為什么先從滁人游寫起?
答:
①滁州百姓生活安樂、太平、富足,太守治理有方、政績斐然。②滁州人如此興高采烈出游是因為生活安定富足,這與太守的勵精圖治有關,為寫后面的三幅圖畫作鋪墊,引出了下文的太守醉。
3.文中是怎樣寫出滁州百姓出游之樂的?
答: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
4. 描寫“宴酣之樂”的句子有哪些?
答:
“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
5. 描寫太守形象的句子有哪些?
答:
“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
四段原文:
重點字詞:
(51)已而: 不久。
(52)陰翳: 形容枝葉茂密成陰。翳:遮蔽。
(53)鳴聲上下: 意思是鳥到處叫。上下,指高處和低處的樹林。
(54)樂其樂: 以游人的快樂為快樂。樂①:意動用法,以…為樂。樂②:快樂。
(55)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 醉了能夠同大家一起歡樂,醒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
(56)謂: 為,是。
(57)廬陵: 廬陵郡,就是吉洲。今江西省吉安市,歐陽修先世為廬陵大族。
四段翻譯:
問題:
1.本段寫了哪些樂?
答:
三種樂:禽鳥之樂、太守之樂、眾賓之樂。
2. 太守、眾賓為何而“樂”?
答:
太守:山水之樂,宴酣之樂,與民同樂。
眾賓:從太守游而樂。
3. 如何理解“太守之樂其樂”?
答:
“太守之樂其樂”是點睛之筆。作者在這里含蓄地抒發了自己復雜的感情,既包含寄情山水排遣郁悶的歡樂,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績——政通人和后的欣慰。
“太守之樂其樂”是作者“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的反映。
4. 寫醉與樂統一、點明主旨的是哪一句?
答:
“醉能同其樂”。
5. 本文多處提到“樂”,主要表現了哪幾種“樂”?“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志趣?
答:
作者的“樂”歸納起來有三個方面:
一是“山水之樂”,并因“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二是“宴酣之樂”,近取“山肴野蔌”,佐酒“非絲非竹”,眾人“起坐而喧嘩”,太守“頹然乎其間”;
三是“樂人之樂”,故作文以敘其事。三樂歸一,都是“與民同樂”。
“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表達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曠達情懷。
主題思想:
本文生動地描寫了醉翁亭的秀麗環境和變化多端的自然風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平祥和的游樂圖,抒發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政治理念和被貶后寄情山水的曠達情懷。
第四課時
1.本文寫景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
答:
(1)寫亭的環境:從遠到近。
(2)寫山間之朝暮:從早到晚。
(3)寫山間之四時:從春到冬。
(4)寫宴飲場面:從外到內。
2.本文在寫景上有什么特色?
答:
寫景與抒情相結合。寫亭的環境用“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表現亭賞心悅目的外景;又用“水聲潺潺”“峰回路轉”表現亭幽清的環境;接著寫亭的近景,用鳥翼作比,有凌空欲飛之意;然后借解釋亭名直抒胸臆,道出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寫景抒情的基調。
3. 從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和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來看,兩人的思想有什么共同之處?
答:
兩人雖都有被貶的政治遭遇,但“不以己悲”,都具有“憂民”及“與民同樂”的思想,具有吃苦在前、享樂在后的精神。
4. 本文韻律獨特,回環往復。全文共用了21個“也”字,產生了別具一格的藝術魅力,使行文顯得瀟灑自如,增強了語調的節奏感和委婉的抒情氣氛,也使作者怡然自樂的情致得以盡情地抒發。
“也”字用法可歸納為以下幾種情況:
(1)表示判斷語氣,多用于描述景物,可譯為“……是……”的句式。
(2)表示肯定語氣。
(3)表示感嘆語氣,多用于直抒胸臆,可譯為語氣詞“啊”。
請在文中找出這21個“也”字,并歸納其用法。
答:
(1)表示判斷語氣,多用于描述景物,可譯為“……是……”的句式。
如:①環滁皆山也。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③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④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⑤山間之朝暮也。⑥山間之四時也。⑦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⑧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⑨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⑩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2)表示肯定語氣。
如:①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②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③故自號曰醉翁也。④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3)表示感嘆語氣,多用于直抒胸臆,可譯為語氣詞“啊”。
如:①在乎山水之間也。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③而樂亦無窮也。④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⑤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5.《醉翁亭記》中有一些短語已經變成了成語,在后世流傳,找出來,說說它們在文中的含義以及在現代漢語中語義的變化。
答:
(1)醉翁之意不在酒:本義指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現在用來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別的方面。
(2)峰冋路轉:山勢回環,路也跟著轉彎。現在常比喻事情經歷挫折后,出現新的轉機。
(3)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頭顯露出來。現在往往用來比喻真相大白。
(4)風霜高潔:指天高氣爽,霜色潔白。(現代漢語中語義沒變)
(5)觥籌交錯: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現在用來形容許多人相聚飲酒的熱鬧場面。
6.寫作特色:
(1)層次清晰,脈絡分明;
(2)寫景、敘事、抒情之間緊密結合;
(3)句法駢散相雜,語詞虛實相間,以“樂”字為主線貫穿全篇;
(4)運用移步換景,層層縮小的寫作手法;
(5)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記”是一種古代文體,可以通過記人、記事、記物、記景,來抒發作者感情和主張。這種體裁出現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記人和事,可以記山川名勝,可以記器物建筑,故又稱“雜記”。在寫法上大多以記述為主而兼有議論、抒情成分。
作者對現實生活中的某個事物有所感受,寫出來都可以叫記。
一類是寓情理于事、景、物的描述之中;另一類由事、景、物的描述中,自然生發出情理,卒章顯志。敘事類:《桃花源記》;說明類:《核舟記》;寫景類:《小石潭記》;言志類:《岳陽樓記》,《醉翁亭記》
文學常識填空:
《醉翁亭記》的作者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 , (朝代)文學家,和 、蘇洵、蘇轍、韓愈、 、 、曾鞏并稱為“唐宋八大家”。
【答案】 六一居士 宋代 蘇軾 柳宗元 王安石
【詳解】本題考查文學常識。作答此題,要靠平時的積累。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和詩人。他和蘇軾、蘇洵、蘇轍、韓愈、柳宗元、王安石、曾鞏并稱“唐宋八大家”。
2.下列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環滁(chú) 林壑(hè) 射者中(zhōng)
B.瑯琊(yá) 輒醉(zhé) 酒洌(lèi)
C.巖穴暝(míng) 晦明(huì) 傴僂(yǔ)
D.野蔌(sù) 觥籌(guāng) 陰翳(yì)
【答案】C
【詳解】本題考查字音。
A.射者中(zhōng)——zhòng;
B.酒洌(lèi)——liè;
D.觥籌(guāng)——gōng;
故選C。
3.下列句子朗讀節奏劃分有誤的一項是( )
A.醉能/同其樂。
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C.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
D.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答案】A
【詳解】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做“斷句題”要通讀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礎上再根據文意和常用的斷句方法加以判讀。常見的斷句方法有:語法分析、對話標志、常見虛詞、結構對稱、固定句式等。A項的停頓有誤,應為:醉/能同其樂。
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沒有詞類活用現象的一項是( )
A.山行六七里 B.翼然臨于泉上
C.名之者誰 D.而樂亦無窮也
【答案】D
【詳解】本題考查詞類活用。
A.名詞作狀語,沿著山路;
B.名詞作狀語,像鳥張開翅膀一樣;
C.名詞作動詞,取名,命名;
D.樂趣;
故選D。
5.下列句子中“也”字表達的語氣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
A.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B.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C.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D.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
【答案】C
【詳解】C項中的“也”表陳述,其他三項中的“也”表判斷。故選C。
6.下列句子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譯文:一眼望去,樹木茂盛又幽深秀麗的,是瑯琊山。
B.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譯文:發現了野花,有一股清淡的香味,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濃郁的綠蔭。
C.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譯文: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水美景中。
D.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譯文: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游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樂為快樂。
【答案】B
【詳解】B.應是“野花開放”,而不是“發現了野花”。故選B。
7.下面對《醉翁亭記》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文章開篇從全景到遠景,再逐層聚焦到泉,到亭,到人,到酒,充滿尋幽覽勝之趣。
B.末段抒情以禽鳥之樂烘托眾人之樂,眾人之樂烘托太守之樂,最后落腳到山水之樂。
C.文章大量語句用“也”字做句尾,讀來頓覺嘴上有醉意,臉上有得意,心中有快意。
D.以一“樂”字貫穿全篇,表達隨遇而安的心境、寄情山水的意趣及與民同樂的情懷。
【答案】B
【詳解】本題考查名作賞析。
B.《醉翁亭記》末段中“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采用了議論抒情的方式,由禽鳥之樂推及眾人之樂,由眾人之樂升華到太守之樂,最后點明太守之樂在于樂民之樂,表達了作者陶醉山水、怡然自得的神態。所以B項“最后落腳到山水之樂”的判斷是錯誤的;
故選B。
8.下面的“而”字表修飾的一項是(  )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玡也。
B.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
D.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
【答案】D
【詳解】這道題目考查學生對文言文中重點虛詞意義和用法的辨析,是初中生學習文言文最基礎的一項。要在平時的文言文學習中經常積累、對比,從而掌握虛詞的用法。A項“而”表示并列關系;B項“而”表示順承關系;C項“而”表示轉折關系;D項“而”表示修飾關系。故選D。
9.名句默寫。
(1)描繪山間朝暮(早晚)之景的句子: , , , 。
(2)本文以色彩鮮明的語言,描繪四季之景的句子: , , , , 。(3)體現全文核心及醉翁命名之意(寫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中心句)的句子是: , 。
(4)文中貫穿全文主線的句子是: , 。
(5)文中點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 。
【答案】
(1)日出而林霏開 云歸而巖穴暝 晦明變化者 山間之朝暮也
(2)野芳發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陰 風霜高潔 水落而石出者 山間之四時也
(3)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間也
(4)山水之樂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醉能同其樂 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
【詳解】本題考查名句默寫。課文原句填空作答時,一是要深刻理解詩文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的語句;三是作答內容要準確,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寫錯字。本題中的易錯字有“霏、暝、晦、暮、幽、繁陰、落、酒、寓”。
10. 給加點的字注音。
飲少輒醉( ) 林霏開( ) 晦明( ) 巖穴暝( )
傴僂提攜( )( ) 泉香而酒洌( ) 觥籌交錯( )
樹林陰翳( ) 山肴野蔌( )( )
【答案】
zhé fēi huì míng yǔ lǚ liè gōng yì yáo sù
【詳解】本題考查字音。解答此題,要在平時積累的基礎上,寫出正確的拼音即可。注意“傴僂”的讀音為“yǔlǚ”;“蔌”的讀音為“sù”。
11. 綜合性學習:
某班級舉行“走進醉翁亭”綜合性學習活動,請參加并完成下面任務。
(1)在瑯琊山醉翁亭景區,慈孝竹郁郁蔥蔥,然而,一些竹子主干上卻“傷痕累累”,“某某到此一游”“某某天長地久”……如果你看見一人正在涂鴉,準備如何勸阻他?
你說:
(2)學完《岳陽樓記》后,小笑擬了上聯,請你以《醉翁亭記》為內容對出下聯。
上聯:希文俯瞰洞庭湖心憂天下
下聯:
(3)“翁去八百載,醉鄉猶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是醉翁亭風景區的旅游廣告語。請結合學過的知識和圖片用形象的語言描述醉翁亭。
【答案】
(1)你好,這郁郁蔥蔥的慈孝竹,為這醉翁亭景區平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你這樣刻刻畫畫,真有點煞風景,讓我們做個文明的旅游人,好嗎?
(2)示例:永叔醉游醉翁亭樂惠黎民
(3)醉翁亭四周古樹蒼翠,亭子雕梁畫棟、古色古香,那翹起的四角亭檐,若蒼鷹凌空飛越。
【詳解】
(1)本題考查語言表達能力。勸說他人要注意說話的態度語氣,用語文明禮貌,要以理服人。
例如:你好,你看這竹子郁郁蔥蔥、生機勃勃的,它們是醉翁亭景區一道亮麗的風景,你這樣刻刻畫畫,實在是有點大煞風景,讓我們做個文明的游客吧。
(2)本題考查對聯。本題的內容必須結合《醉翁亭記》的相關句子,符合對聯常識,體現文章主旨。
上聯中“希文”是范仲淹的字,因此下聯可用《醉翁亭記》的作者歐陽修的字“永叔”來與之相對;“俯瞰洞庭湖”是《岳陽樓記》中作者所為,此處的結構是:兩個字的動詞+三個字的地點,因此下聯可用《醉翁亭記》中作者“醉游醉翁亭”來與之相對;“心憂天下”體現的是《岳陽樓記》中作者的遠大政治抱負,《醉翁亭記》中體現的主題思想是“與民同樂”,但這不符合仄起平收的規則,因此可選與之相近的短語“樂惠黎民”來與“心憂天下”相對,因此下聯可以是:永叔醉游醉翁亭樂惠黎民。
(3)本題考查圖文的轉換能力。根據課文中描寫醉翁亭的語句“峰回路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以及結合對圖片的認知,用精練、形象的語言描述,突出醉翁亭的特征即可。
例如:醉翁亭布局緊湊別致,古樸典雅,具有江南園林特色。亭的四角翹起,像飛鳥展翅。亭子的四周都是山,環境優美。
文言文閱讀
(23-24八年級下·黑龍江大慶·期中)
閱讀文言短文,回答問題。
【甲】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節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乙】
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掇幽芳而蔭喬木,風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時之景,無不可愛。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游也。因為本其山川,道其風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
夫宣上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之事也。遂書以名其亭焉。
(節選自歐陽修《豐樂亭記》)
12.請用“/”為下面的句子斷句。(標兩處)
夫宣上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之事也。
1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峰回路轉
(2)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3)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
(4)掇幽芳而蔭喬木
14.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
15.填空。
【乙】文中 和 (用原文語句回答)交代了作者為了亭子取名“豐樂亭”的原因。
【甲】文所在文章和【乙】文都表現出作者 (提取【乙】文中四字短語回答)的高尚情懷。
【答案】
12.夫宣上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之事也。
13.(1)曲折、回環(2)居高面下(3)這(4)遮陰納涼
14.(1)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在心間,寄托在酒上。
(2)我來到這里,喜歡它地方僻靜而公事清簡,又愛它的風俗安恬閑適。
15.樂其歲物之豐成 安此豐年之樂者 與民共樂
【解析】
12.本題考查文言斷句。根據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層次,然后斷句,反復誦讀加以驗證。本句句意:宣揚皇上的恩德,和民眾共享歡樂,這是刺史職責范圍內的事。
13.本題考查文言詞語解釋。
(1)句意:山峰、道路迂回曲折。回:曲折、回環。
(2)句意:有一座亭子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坐落在泉水邊上。臨:居高面下。
(3)句意:在山谷間找到這樣的甘泉之后。斯:這。
(4)句意:春天采摘幽香的鮮花,夏天在茂密的喬木乘涼。蔭:遮陰納涼。
14.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翻譯時要做到“信、達、雅”,注意重點字詞。重點字詞有:
(1)樂,樂趣。得,領會。寓:寄托。
(2)樂,喜歡。僻,僻靜。俗,風俗。安閑,安恬閑適。
15.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分析。
①②由乙文“樂其歲物之豐成”“安此豐年之樂者”可知,作者慶幸遇到民眾為那年谷物的豐收成熟而高興,讓民眾知道能夠安享豐年的歡樂,故以此為了亭子取名“豐樂亭”。
③解答此題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內容。【甲】文中“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寫太守和游人之樂,勾勒出一幅太守與民同樂的圖畫。【乙】文中“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游也”“夫宣上恩德,以與民共樂”表現出作者與民共樂的高尚情懷。所以可提取【乙】文最后一段的“與民共樂”。
【參考譯文】:
【甲】:環繞著滁州城的都是山。城西南方向的各個山峰,樹林和山谷尤其美麗,遠望那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是瑯琊山。沿著山路行走了六七里,漸漸地聽到潺潺的流水聲,從兩座山峰中間傾瀉而下的,是釀泉。山勢回環,路也跟著拐彎,有一座亭子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坐落在泉水邊上,這就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誰?是山里的老僧智仙。給它起名字的人是誰?是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的。太守和賓客來這里喝酒,喝一點就醉了,而年紀又最大,所以給自己起了個名號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賞山水美景。欣賞山水美景的樂趣,是領會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的。
【乙】:我來到這里,喜歡這地方僻靜,而政事簡單,又愛它的風俗安恬閑適。在山谷間找到這樣的甘泉之后,于是每天同滁州的士人來游玩,抬頭望山,低首聽泉。春天采摘幽香的鮮花,夏天在茂密的喬木乘涼,刮風落霜結冰飛雪之時,更鮮明地顯露出它的清肅秀美,四時的風光,無一不令人喜愛。那時又慶幸遇到民眾為那年谷物的豐收成熟而高興,樂意與我同游。于是為此根據這里的山脈河流,敘述這里風俗的美好,讓民眾知道能夠安享豐年的歡樂,是因為有幸生于這太平無事的時代。
宣揚皇上的恩德,和民眾共享歡樂,這是刺史職責范圍內的事。于是就寫下這篇文章來為這座亭子命名。
(2024·廣東汕頭·一模)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甲】
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節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乙】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節選自柳宗元《小石潭記》)
【丙】
壬戌秋,八月既望,予至杭,望西湖之上有寶石山甚勝,將以斯夕玩月其上……其東則錢塘之江,彌漫浩渺,極目無際,而西陵諸山,出沒煙霏翠靄間,誠天下之絕境也。夕陽既沒,明月在軒,山姿水色,倏焉而變。予情愈豁飛觴痛飲巡闌忘寐蓋不知夜之幾何,恍然若置身廣寒清虛之府,樂可言耶!
余性好月,丙辰中秋,嘗玩于揚子江之金山,每夸于人,以為平生奇觀。今而復玩于此,殆造物者之不吾靳而亦豈易得哉!夫湖山月色,千古常新,第以人情之異,故悲喜隨之。前乎吾者賞與否,其悲與喜固不可得而知。
(節選自都穆《月夜游寶石山記》)
16.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1)巖穴暝 (2)醉翁之意 (3)悄愴幽邃 (4)將以斯夕玩月 (5)夕陽既沒
17.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18.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子情愈豁飛觴痛飲巡闌忘寐蓋不知夜之幾何
19.請結合【甲】文與【乙】文的相關內容,談談你對【丙】文中“夫湖山月色,千古常新,第以人情之異,故悲喜隨焉”一句的理解。
20.下列選項中,不適合作為“第以人情之異,故悲喜隨焉”這一觀點的論據的是( )
A.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B.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C.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D.倚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受盡春光。
【答案】
16.(1)昏暗(2)意趣、情趣(3)凄涼(4)指示代詞,此(5)已經
17.(1)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于心間,寄托在酒上。
(2)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
18.予情愈豁/飛觴痛飲/巡闌忘寐/蓋不知夜之幾何
19.這句話是說湖山月色,千古以來都不變化,但由于人們心境的好壞不同,所以表現出欣喜或悲傷的情境。這是因為人容易把周圍環境與個人的感受結合起來。如甲文,歐陽修雖被貶到滁州,但他卻有隨遇而安、與民同樂的曠達之心,所以目之所及皆是日出之霏開、野芳之幽香,佳木之繁陰等歡喜之物;而乙文,柳宗元被貶永州,內心孤寂、凄涼、哀怨,于是眼前的景象變得寂寥,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20.C
【解析】
16.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現象。
(1)句意為:山谷就顯得昏暗了。暝:昏暗;
(2)句意為:醉翁的情趣。意:意趣、情趣;
(3)句意為: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悄愴:凄涼;
(4)句意為:將在這天晚上登上寶石山賞月。斯:指示代詞,此;
(5)句意為:夕陽已經落下。既:已經。
17.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注意重點詞語的含義及句式理解,并按現代漢語的規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達到詞達意順即可。
(1)句重點詞語:樂:樂趣。得:領會。寓:寄托。
(2)句重點詞語:斗折蛇行,明滅可見:(溪水)曲曲折折,(望過去)一段看得見,一段又看不見。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樣彎曲。明滅可見,若隱若現。滅,暗,看不見。
18.本題考查劃分文言句子朗讀節奏的能力。解答時,應了解文言的句讀知識,學會有感情的朗讀文言文,培養語感并能根據句子中詞語的意思含義來劃分句子節奏。一般來說,主謂之間應該有停頓,領起全句的語氣詞后應該有停頓,幾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該有停頓。
本句句意:我心中更加豁達,拿起酒杯痛飲,夜深了卻忘了睡覺,大概不知道是晚上幾點了。斷句后,每個部分都應該表達一個相對完整的意義。如“予情愈豁”表示“我的心情更加開闊”,“飛觴痛飲”表示“舉杯痛飲”,“巡闌忘寐”表示“繞著欄桿走忘記了睡覺”,“蓋不知夜之幾何”表示“大概不知道夜有多深了”。
正確劃分為:予情愈豁/飛觴痛飲/巡闌忘寐/蓋不知夜之幾何。
19.本題考查內容理解。
在理解“夫湖山月色,千古常新,第以人情之異,故悲喜隨焉”這句話時,我們需要從【甲】文和【乙】文的相關內容出發,探討自然景色與人的情感之間的關系。
首先,這句話直接指出,湖山月色等自然景色,自古以來都是那么清新、美好,不曾改變。但人們對這些景色的感受,卻會因為自身情感的不同而產生變化。也就是說,景色的美丑并不是絕對的,而是受到觀察者情感狀態的影響。
以【甲】文為例,歐陽修在滁州雖然處于被貶的境地,但他卻能夠隨遇而安,與民同樂。這種曠達的心態使他在面對自然景色時,能夠看到日出林霏開、野芳幽香、佳木繁陰等美麗的景象,從而感受到無盡的快樂。
然而,【乙】文中的柳宗元則不同。他被貶永州,內心充滿了孤寂、凄涼和哀怨。這種情感使他眼中的景色也變得寂寥、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自然景色本身并不會因為人的情感而改變,但人的情感卻會影響對景色的感受。當我們心情愉悅時,看到的景色就會更加美好;而當我們心情沮喪時,景色也會變得黯淡無光。這就是“夫湖山月色,千古常新,第以人情之異,故悲喜隨焉”這句話所表達的意思。
20.本題考查內容理解和論據補充。
針對“第以人情之異,故悲喜隨焉”這一觀點,我們需要找到能夠體現個人情感狀態影響對景色感知的論據。
A.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這句詩出自曹操的《觀滄海》,描述了作者站在碣石山上,眺望廣闊的滄海。表達的是作者的豪情壯志,符合“第以人情之異,故悲喜隨焉”的觀點;
B.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這句詩出自崔顥的《黃鶴樓》,表達了詩人思念自己的家鄉卻有家難歸的無奈和惆悵。詩人的情感狀態(愁)直接影響了他對“煙波江上”這一景色的感知,符合“第以人情之異,故悲喜隨焉”的觀點;
C.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這句詞出自蘇軾的《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詞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獨運地通過鴻的孤獨縹緲,驚起回頭、懷抱幽恨和選求宿處,表達了詞人貶謫黃州時期的孤寂處境和高潔自許、不愿隨波逐流的心境。不符合觀點;
D. “倚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受盡春光。”這句詞出自秦觀的《行香子·樹繞村莊》,表達了作者的愉悅和豪放之情,同時“受盡春光”也體現了作者情感狀態對景色的積極感知,符合觀點;
故選C。
【參考譯文】:
【甲】
太守和他的賓客們來這兒飲酒,只喝一點兒就醉了;而且年紀又最大,所以自號“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賞山水的美景。欣賞山水美景的樂趣,領會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太陽升起,樹林里的霧氣消散,云霧聚攏,山谷就顯得昏暗了;早上則自暗而明,傍晚則自明而暗,陰暗明亮,變化不一,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開了,散發出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繁葉茂,形成一片濃密的綠蔭;天高氣爽,霜色潔白;水落下去,水底的石頭就露出來,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往,黃昏歸來,四季的風光不同,樂趣也是無窮無盡的。
【乙】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水流)像北斗星一樣曲折,像蛇一樣蜿蜒前行,時而看得見,時而看不見。溪岸的形狀像狗的牙齒那樣相互交錯,不能知道溪水的源頭在哪里。
我坐在潭邊,四面都被竹林和樹木包圍著,寂靜沒有旁人,使人感到心神凄涼,寒氣透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 因為那種環境太過凄清,不能長時間停留,于是記下了這里的情景就離開了。
【丙】
壬戌年秋天,八月十六日,我到杭州,看到西湖邊上有一座寶石山,風景優美,(我)將在這天晚上登上寶石山賞月。……山的東面是錢塘江,水汽彌漫煙波浩渺,極目遠眺,無邊無際,而西邊山陵的各個山峰,都在彌漫著的器綠色的云氣中出沒,實在是天下絕美的境地。夕陽已經落下,明月照在長廊上,山容水色,變幻很快。我心中更加豁達,拿起酒杯痛飲,夜深了卻忘了睡覺,大概不知道是晚上幾點了,恍惚間好像身體在清凈虛無的廣寒宮中,快樂的心情怎么能用語言表達得出來呢!
我天性喜歡月亮,丙辰年的中秋,曾經在揚子江邊上的金山上賞月,常常向人夸耀,認為那是生平看到的奇觀。今天又在這里賞月,大概造物主對我不吝嗇,難道是容易得到的嗎?湖光山色,千年以來常常更新,只是因為人的心情不同,(景物的)悲喜也就隨之變化了。在我之前欣賞山水的人,他們的悲喜固然是不能知道的了。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岩市| 南阳市| 罗源县| 高阳县| 中西区| 新建县| 曲麻莱县| 曲阳县| 邵阳市| 泰和县| 玉林市| 斗六市| 温宿县| 安吉县| 和林格尔县| 滦平县| 皋兰县| 柘城县| 沁阳市| 台州市| 余姚市| 丹凤县| 鹰潭市| 松江区| 阳原县| 阳谷县| 共和县| 阜新市| 长沙市| 柳河县| 汤原县| 潢川县| 宁乡县| 仙游县| 保亭| 襄城县| 崇文区| 习水县| 怀来县| 南宁市| 陵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