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風的形成》教學設計【教材分析】《風的形成》是青島版小學科學(六三學制)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冷與熱》單元的第5課時,總第10課。本節課以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風”為線索,通過設計模擬實驗探究風的形成原因,從而將實驗中風的成因與自然界風的形成建立起聯系,讓學生明白風的形成是由于自然界空氣的冷熱溫度不同造成的空氣流動形成的。教材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活動準備,從讓學生解答關于風的謎語來引入本節課的學習,并提示學生準備大飲料瓶、蠟燭、蚊香等,為接下來的探究活動做好材料準備;第二部分活動過程,讓學生尋找生活中有關風的現象并想辦法制造風,通過模擬實驗讓生切實感受到風的形成與冷熱空氣之間的關系。再由此及彼,理解自然界風的成因,并從正反兩個方面思考生活中風與人類生活的關系;第三部分拓展活動,在經歷模擬實驗和討論活動后,激發學生繼續探究的好奇心,探究海邊的特殊現象——海陸風的形成原因。本課學習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關,學生通過模擬實驗活動,讓學生進一步感知,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通過思維導航明確學生探究的方向,引導學生由淺入深的思考,體現探究的進階性。【學生分析】四年級學生對于空氣已經有較多的認識,能夠知道空氣的基本性質,并用科學詞匯進行描述,并且能夠與小組成員合作完成探究任務。對于風學生比較熟悉,但是對于冷熱空氣造成的空氣流動沒有系統性的認識,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學生知道了“熱空氣可以上升”這一空氣的重要性質,也給本課探究風的成因打下了基礎。本節課通過一系列的探究活動,讓學生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得以激發,從而對自然界風的成因有更加深入的認識。【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知道自然界的風是由于冷熱溫度造成的空氣流動形成的;科學探究目標:1.在教師指導下,能在小組討論的前提下根據猜想設計模擬實驗探究風的成因。2.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風的形成原因表現出探究興趣。情感態度價值觀:1.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自然界風的形成原因表現出探究興趣。2.主動與他人合作,積極參與交流和討論,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態度。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1.利用辯證的觀點正確認識風對于人類生活及自然環境的兩面性。【教學重難點】通過模擬實驗探究風的成因,知道自然界風的成因,理解風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兩面性。【教學準備】學生準備:大飲料瓶、蠟燭、蚊香、記錄單。教師準備:課件【教學過程】一、引入課題1.[PPT 2 出示]風吹樹葉圖片,并利用謎語導入新課。引導學生思考謎底。2.學生回答。3.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板書課題:風的形成。二、活動過程活動一:那里有風?1.[PPT 3 出示]生活中與風有關的圖片。2. [PPT 4 出示]小組討論生活中哪里有風。3. [PPT 5 出示]學生利用自己的方法制造風,并上臺演示,觀察并思考形成風的條件。4.總結風的形成的基本條件:空氣流動。活動二:模擬實驗探究風的成因。1.[PPT 6 出示]小組討論,猜想風的形成原因,并根據老師提供的材料設計風的形成模擬實驗。2.[PPT 7 出示]找代表匯報本組實驗方案,其他同學補充,教師總結,完善模擬風的形成實驗方案。開展實驗,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3.通過實驗現象,得出實驗結論。并根據實驗事實推廣自然界風的成因的猜測。4.[PPT 8出示]視頻播放自然界風的形成過程。5.[PPT 9 出示]教師進一步明確自然界風的成因:在太陽的照射下,由于地理環境不同,有的地方溫度高,有的地方溫度低。溫度高的地方熱空氣上升,周圍的冷空氣補充過來,空氣不停地流動,就形成了風。活動三:風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1.[PPT 10、11出示]自然界與風有關的圖片(風力發電,帆船運動員利用風的力量鼓動帆船前行,一家人一起放風箏,臺風過后樹木被連根拔起砸到汽車的情景圖)。2.學生分析風與人類生活的好處與壞處,了解風對人類生活的兩面性。三、拓展活動-----了解海陸風的成因。[PPT 12出示]在海邊,白天和夜晚的風向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查閱資料,了解一下。【板書設計】風的形成熱空氣 輕 ↑ 好處空氣流動→風冷空氣 重 ↓ 壞處【記錄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