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同學們,你們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嗎?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和春節一樣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這天晚上,人們家家都要團圓,一起賞月、吃月餅,因為這一天的月亮很圓,很亮,很美,吃的月餅也是圓圓的,甜甜的,象征著家人團圓,生活美滿。小朋友們,你知道視頻中提到的八月十五日是什么節日嗎?人教版造型·美術 一年級上冊 第一單元第5課同學們,你知道中秋節是怎么來的嗎?1.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后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2.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你知道在中秋節的這天有哪些習俗嗎?燃燈賞月賞花吃月餅欣賞中秋主題的中國畫作品梧桐雙兔圖(中國畫)[清代] 冷枚故宮博物院在天高氣爽的秋天,在闊曠寧靜的庭院里,兩只白兔歇息其間,一只白兔四肢扒地,引頸向上眺望,雙耳略微向后,雙目炯炯有神;另一只白兔匍伏在地,背部穹窿,雙耳豎起,回首看望另一只白兔。中秋景物(中國畫)1890年 任伯年中國美術館藏石塊之上置青花瓷盤,月餅、葡萄和嫩藕歷歷可見。微風吹過,竹影婆娑,圓月探頭,灑下無限清輝。最稱奇的是繪有蹲坐白兔,曙紅色點睛之筆令其目光灼灼——不知是否向往蟾宮追隨嫦娥?月中桂兔圖(中國畫)[清代] 蔣溥故宮博物院在一輪明月中,有只白兔趴在桂花初開的桂樹下方、雙眼瞪大、與觀畫者對視,左下角的落款寫著“臣蔣溥恭繪”。桂樹為前景,主干向右偏但側枝生長繁茂、為玉兔提供了遮擋空間;而玉兔位于畫面中下部,肥碩敦實,雙耳上翹、雙眼瞪大,好似被驚動之后正處在戒備之中,十分地可愛。說一說,在中秋主題的中國畫作品中,你發現了什么?畫里都有兔子!說到玉兔,你有了解過嗎?玉兔又稱月兔,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居住在月球上,在月宮里負責搗藥的仙兔,民間傳說是嫦娥的化身或寵物。中秋時節,很多人并不知道八月十五中秋節除了賞月、吃月餅外,在以前還有著有供奉“兔子”的習俗。玉兔搗藥傳說有三位神仙,化身為三個可憐的老人,向狐貍、猴子及兔子乞食,狐貍及猴子都拿出了食物接濟老人,但只有兔子沒有,后來兔子告訴老人:“你們吃我吧。”就往烈火中跳了進去,神仙們大受感動,于是將兔子送到了廣寒宮成了玉兔,后來,玉兔就在廣寒宮里和嫦娥相伴,并搗制長生不老藥。欣賞玉兔的圖片,說一說它的外形特點。玉兔它有著長長的耳朵,圓圓的眼睛,潔白的身體,跳來跳去真是可愛。“兔子”是中秋節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除了兔子、還有哪些元素展現了中秋節的特點呢?非遺知多少——彩塑“兔兒爺”兔兒爺是老北京的一種泥彩塑工藝品,是北京特有的一種文化產物,原為中秋節期間的節令風物,產生于明朝晚期,已有至少380多年的歷史,如今已成為最具代表性的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兔兒爺的制作過程很復雜,要經過挖泥、晾曬、泡泥、澄泥、捶打、做子、制模、翻坯、打磨、上底色、彩畫、上漆、裝盒等多種工序。同學們也可以成為藝術家!學習黏土制作方式揉團壓扁捏形搓條示范作業要求用彩泥制作一件與中秋有關的物品。發揮想象,大膽創作。造型準確,色彩豐富。拓展延伸中秋節是一個重要的家庭團圓日,許多人會選擇回家與家人共度節日。親人團聚、共享美食、暢談家常,成為了中秋節最溫馨的一幕。中秋節不僅是人們團聚的時刻,更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讓我們在這個中秋佳節中,與親人、朋友一同歡度,共同感受這份濃厚的節日氛圍。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導入.mp4 示范.mp4 第5課-中秋月兒圓.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