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第一單元立足客觀實際 樹立人生理想第一框 世界的物質性第2課 樹立科學的世界觀目錄1、自然界的物質性2、人類社會的物質性3、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自然界的物質性....................................2022年5月4日,13名珠峰科考隊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這是我國珠峰科考首次突破8000米以上海拔高度,在青藏高原科學考察研究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青藏高原、珠峰、科考隊員攜帶的護膝、風干羊肉、防凍貼、無人機航測、雷達、重力儀等……這些具體的事物是否等同于哲學上講的物質?思 考你沒有登頂珠峰親眼目睹峰頂的樣子,沒有用過科考隊員的專業設備。那它會不會因為我們沒有見過或用過,就不存在了?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客觀實在性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客觀性1、自然界的物質性13名珠峰科考隊員登頂珠穆朗瑪峰的目的是什么?珠峰、物資、設備等事物屬于客觀物質范疇還是精神、意識范疇?可知性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是可知的1、自然界的物質性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唯一特性,萬事萬物的共性。注意:具體的物質形態≠哲學上的物質概念(青藏高原、珠峰、科考隊員攜帶的護膝、防凍貼、雷達、風干羊肉、重力儀等……)(物質概括了宇宙間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和現象的共同本質,而不是一種具體的物質形態。)1、自然界的物質性拓展:哲學上的物質概念與具體的物質形態的區別與聯系哲學上的物質概念 具體的物質形態區別 特性 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 除客觀實在性以外,還有其自身的個別特性存在狀態 抽象的、永恒的、不生不滅的 具體的、多變的、有生有滅聯系 物質是對具體的物質形態的抽象和概括,具體的物質形態是物質的具體表現。二者是共性與個性、一般與特殊、抽象與具體的關系。物質≠具體的物質形態; 物質≠萬事萬物的總和1、自然界的物質性拓展:客觀實在”≠ “客觀存在”(1)“客觀實在性”—是指不管人們喜歡不喜歡、知道不知道、承認不承認,它都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實實在在地存在著。是對世界萬事萬物和現象的共同特性的抽象概括,是物質的唯一特性。不包括精神、意識現象。(2)“客觀存在”=物質現象+精神、意識現象,是相對于主觀而言,它既可以指具體的物質形態,也可以指具體的思想。對于任何人來說,客觀存在的東 西除了物質現象之外,還有精神、意識現象。是一種狀態。客觀實在客觀存在客觀實在是一種客觀存在1、自然界的物質性我們生活的地球怎么產生的?關于盤古開天辟地的傳說是科學的嗎?1、自然界的物質性137億年前,宇宙是由一次奇點大爆炸形成的。46億年前,地球形成,由星際塵埃聚集、坍縮而成。35億年前,地球上出現有據可查的最原始的生命。450萬年前,人和猿開始分化,逐漸形成原始人類。地球和自然界不是按照人的意志去演化發展的1、自然界的物質性自然界在本質上是物質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規律形成和發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發展史,都是統一的物質世界中的組成部分。上帝在哪里?核 酸DNA宏觀領域微觀領域生命世界人類社會的物質性....................................2、人類社會的物質性思考:我們人類社會是怎么產生的?達爾文的“進化論”被恩格斯譽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他提出人是由低等動物逐漸演變,由古猿進化而來的觀點。2、人類社會的物質性思考:我們人類社會是怎么產生的?人類進化史2、人類社會的物質性從產生看:人類社會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勞動改變了人的生理結構,形成了手腳分工使猿腦變成了人腦,形成了語言和意識使人結成了社會聯系,形成了社會關系勞動創造了人和人類社會2、人類社會的物質性從構成看:人類社會在本質上是一個客觀的物質體系。構成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基本要素地理環境人口因素生產方式客觀的、物質的2、人類社會的物質性人類社會在本質上是物質的:人類社會生存必需的物質資料(物質的)人類社會最基本的社會實踐活動是生產勞動(物質的)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意識的三個階段:人類意識3、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低等生物第一階段植物向陽高等動物第二階段動物的反射人類第三階段思維著的精神刺激感應感覺和心理由一切物質具有的反應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應,到高等動物的感覺和心理,再到人類意識的產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3、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意識是社會發展的產物勞動和交往意識的物質器官——人腦的生成意識的表達手段——語言的產生提供和豐富了意識的內容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3、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意識是人腦的機能人腦是高度發達的物質系統,是意識活動的物質器官。人腦結構的復雜性和組織的嚴密性,決定了它具有產生意識的生理基礎。3、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意識是人腦對世界的反映不管什么樣的意識,都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觀存在通過生活和實踐的環節進入人腦,并在人腦中加工改造的結果。離開客觀存在,就不可能了有意識。注意:意識有正確錯誤之分;正確的意識——如實反映客觀事物的本來面目錯誤的意識——歪曲反映客觀事物的本來面目3、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意識是人腦對世界的反映注意: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1)意識的形式是主觀的。它既包括感覺、知覺、表象等感性認識形式,也包括概念、判斷、推理等理性認識形式。(2)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它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你看到了什么?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3、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總結:物質統一性原理本課小結物質概念含義唯一特性世界的物質性世界的物質性原理自然界是物質的人類社會是物質的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啟思導行近年來,人工智能的發展深刻影響著當代人類生活。從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醫療、智能制造,到教育領域的在線課堂、教育機器人,再到安防領域的智能監控,物流領域的自動分揀、無人配送等,人工智能已涉及整個社會和個人生活的諸多方面。人工智能大大提高了社會生產效率,推動著數字經濟的不斷發展,也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同時,人工智能的迅猛發展,也引發了人們的許多思考。觀點分享:查閱相關資料,思考人工智能能否具有人類意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