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章 聲的世界2.1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1.物理觀念:(1)通過觀察和實驗,初步認識聲音產生和傳播的條件;(2)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3)知道聲音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2.科學思維:通過實驗探究活動,鍛煉學生初步的觀察和實驗能力。初步學會用實驗和科學推理的方法得出結論。3.科學探究:通過觀察和實驗,探究聲音產生和傳播的條件,培養學生初步研究問題的方法。4.科學態度與責任:(1)通過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對科學的熱愛,使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2)感受自然界聲音的美妙與有趣,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善于與其他同學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重點:1.認識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2.認識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難點:能在觀察物理現象和學習過程中發現一些問題,科學推理得出真空不能傳聲。趣味導入同學們,上課前我們玩一個小游戲,叫“聽音識物”,你猜下這是什么物體發出的聲音?我們生活在聲音的世界里,我們的耳朵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關于聲音,你想知道什么?讓我們帶著問題進入今天的學習課堂。任務一 聲音是如何產生的活動:1.利用自己身邊的實驗器材(音叉、橡皮筋、直尺等)做發聲實驗。2.敲打音叉,提問學生看到什么現象,聽到什么現象。3.演示將正在發聲的音叉放入水中,水花濺出;4.演示將乒乓球靠在正在發聲的音叉旁邊。5.用手按住正在發聲的音叉,讓學生回答觀察到的現象。得出結論: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發聲停止。討論:鼓聲、二胡聲、笛聲、流水聲、小提琴聲是什么振動產生的?引導學生確定聲源體。總結:氣體、液體、固體都可以發聲,正在發聲的物體為聲源。任務二 聲音是怎么傳播的學生思考:教師講課的聲音通過什么傳遞到學生的身邊?演示:用真空罩實驗向學生講解,真空不能傳聲。得出結論: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傳播,但不能在真空中傳播。并科普生活當中的真空玻璃對真空不能傳聲的運用。活動:1.演示手機放在水里也可以聽到聲音。2.請每組三位同學:甲、乙兩位學生來用土電話講悄悄話,丙同學站在乙同學旁,讓乙丙同時回答甲講的是什么?引出固體能傳聲,且傳聲性能比較好。3.舉例說明聲音在氣體、液體、固體中傳播。結論:聲音傳播需要介質,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任務三 聲音傳播的速度活動:引導學生查觀察表格,提問學生聲音的速度有什么特點?并讓學生總結規律。物質 溫度(℃) 速度(米/秒) 物質 溫度(℃) 速度(米/秒)空氣 -10 325 水 0 14500 331 鐵 0 490015 340 銅 0 380030 349 松木 0 3320 1.一般情況傳播速度:v固>v液>v氣。2.在空氣中,溫度越高,聲音傳播的越快。聲音在15℃時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為340m/s。任務四 回聲用視頻展現回聲現象,并講解回聲是:聲音傳播出去并遇到障礙物反射回來的現象。并向學生補充在天壇里面有三處比較著名的聲學建筑,一是圜丘、回音壁、三音石。回聲到達耳朵比原聲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聲和原聲分開。我們可以利用回聲測距離。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知道了聲音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的種類有關,還跟介質的溫度有關。第一節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聲音的產生與傳播通過實驗和觀察認識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和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培養學生的實驗觀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本節在本章起到基礎的作用,為學習后兩節做好充分的知識準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