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尊重他人》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學生能夠理解尊重的含義, 懂得尊重對個人和社會的價值和意義。 學生知道在社會生活中如何尊重他人, 包括尊重他人的權利、 尊嚴、 意見等學生能夠列舉尊重他人的實例, 說明尊重他人的價值和意義。 學生學會換位思考, 欣賞他人, 平等對待他人 二、教材分析《 尊重他人》 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重要一課, 通常位于第四單元或相關章節中。 本課內容主要包括尊重的含義、 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尊重他人等方面。 教材通過生動的案例、 貼近學生生活的實例以及豐富的活動設計, 旨在幫助學生理解尊重他人的意義, 學會尊重他人的方法, 并能夠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尊重他人。 本課內容承上啟下, 既是對之前課程內容的延伸, 也為后續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 三、學情分析八年級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 個性鮮明, 獨立意識逐漸增強。 他們開始更加關注人際交往, 對尊重與被尊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然而, 受家庭、 社會等因素的影響, 部分學生可能存在不尊重他人的現象, 如言語侮辱、 行為歧視等。 因此, 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 引導學生樹立尊重他人的觀念, 學會尊重他人的方法, 并能夠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尊重他人四、教學重難點深入理解尊重的價值和意義。學會尊重他人的方法。引導學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尊重他人, 養成良好的尊重他人的習慣。 幫助學生將尊重他人的意識內化于心, 外化于行, 達到知行合一的狀態。教學過程【導入新課】面對上述兩種情景,你的感受有何不同?就上述場景,談談我們在社會生活中應該如何尊重他人。學生:(1)第一個場景展示的是比賽結束的時候,獲勝者與失利者握手。這一舉動體現了對競爭對手的尊重,顯示了一個人良好的素養,令人心情舒暢。第二個場景展示的是一名婦女在馬路上隨手丟垃圾。該行為是不尊重環衛工人勞動的表現,該婦女沒有做到尊重他人,讓人感到不舒服。尊重他人就應該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尊重他人的正當權益,做到禮貌待人、平等待人、誠信待人、友善待人、理解他人,對他人的請求給予熱情的幫助;在交往中,學會換位思考,學會欣賞他人;等等。【設置疑問】請同學們找到尊重的含義及表現學生:尊重的含義:尊重即尊敬、重視。尊重的表現:尊重他人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社會生活中,我們應該尊重他人的人格、權利等。教師:在社會生活中,對人有禮貌,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勞動,是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現。【探究與分享】只有他人尊重我,我才會尊重他人。我希望被他人尊重,因為受到尊重,心里感覺很好。想要獲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自己尊重自己。別人是否尊重我,我不在乎,我只關注自己的內心想法。思考:你贊同哪位同學的觀點?舉例說明你支持的觀點。有人說:“尊重比幫助更重要。”你認同這個觀點嗎?說說你的理由。【案例分析】 商人看到一個衣衫襤樓的鉛筆推銷員,出于憐憫,他塞給鉛筆推銷員一元錢,不一會兒,他返回來,從推銷員那兒取出幾支鉛筆,并抱歉地解釋自己忘記取筆了,最后說:“你跟我都是商人,你有東西要賣。”幾年后,再次相遇,那名推銷員已成為經銷商,并感謝商人:“你重新給了我自尊,告訴我,我是個商人。”思考: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尊重他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一般來說,所謂“幫助”,是指以出錢、出力或出主意的方式幫助別人,即替別人解決現實的、具體的困難;所謂“尊重”,則是指尊敬、重視。幫助往往可以直接給予受助者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而尊重則可以讓受到尊重者增強自尊、自信,產生良好的心理體驗,激發奮發向上的活力,可以產生更加長久深遠的影響。【探究分享】某圖書館規定,衣衫不整者不得進館讀書。對此,人們有不同的看法。圖書館是社會公共資源,每個人都可以進館閱讀。圖書館是文明學習的場所,衣冠不整是對其他讀者的不尊重。穿著是個人的自由,圖書館不應該規定讀者的著裝。思考:你如何看待以上觀點?學生:讀者甲看到每個人都有進圖書館閱讀的權利,但是沒有看到衣冠不整者進圖書館閱讀是對其他讀者的不尊重;讀者乙看到衣冠不整者不得進圖書館閱讀是對其他讀者的尊重;讀者丙沒有看尊重是相互的,雖然每個人都享有穿著自由的權利,但也需要尊重他人。教師:圖書館不允許衣冠不整者進館讀書,充分體現了管理者強調人與人之間需要相互尊重的理念,包括對他人人格、權利的尊重,相互尊重是維系良好人際關系的前提,尊重不分出身、家境、職業等,在尊重的氛圍中,能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推動社會文明進步。不允許衣冠不整者人館讀書,體現了社會的進步。知識小結:尊重是維系良好人際關系的前提,是文明社會的重要特征。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夠減少摩擦,消除隔閡,增進信任,形成互敬互愛的融洽關系,從而促進社會進步,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探究分享】情景一:小東打算放學后去參觀美術館。放學鈴聲一響,他就起身準備出發。這時,同學小萌拿著數學卷過來向他請教一個問題。情景二:小光正在家里看自己特別喜歡的足球比賽,這時,幾個提前約好的同學來他家一起商量撰寫演講稿的事。情景三:小明的舅舅興致勃勃地談前一天晚上看過的電影,小明卻并不感興趣。思考:如果遇到類似的情景,你會怎么做?請說明理由。學生一:景1:站在小東的角度看,去美術館的時間是自己定的,既然同學有困難需要自己的幫助,可以先給他講了以后再去。站在小萌的角度看,如果小東有事需要辦,可以等別的時間請教他問題。學生二:情景2:站在小光的角度看,撰寫演講稿是集體的事,選擇將集體的事放在第一位,這也是對同學們尊重的表現。站在同學們的角度看,如果時間比較充裕,可以再換一個時間討論。情景3:站在小明的角度看,可以耐下心來聽一會舅舅的談論,如果實在不感興趣,可以委婉的告訴他。給予他人適當的關注是尊重他人的體現。站在小明舅舅的角度看,不把自己的興趣強加給小明,是對小明的尊重。教師:(1)尊重他人,需要我們考慮他人的感受,認真對待他人,給予他人應有的、適當的關注,而不冷落、忽視他人。我們應該重視他人,對他人的疑惑給予細致耐心的解答,對他人的請求給予熱情的幫助。【探究分享】放學路上,有同學問:“什么樣的人值得尊重?”同行的幾個同學紛紛發表看法。學生1:為社會作出巨大貢獻的人值得我尊重。學生2:無論是陌生的人還是熟識的人,我都會尊重他。學生3:我尊重那些自立自強的人。學生4:我特別尊重言而有信的人。思考:你贊同他們的看法嗎?說說你的理由。你還有哪些看法?學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和長處,也都有自己的短處和缺點,但每個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教師:不論是為社會作出巨大貢獻的人,還是平凡的普通人,不論是熟人,還是陌生人,都應該得到尊重。我們應該尊重自立自強的人,對于自暴自棄、依賴他人的人,雖然我們尊重他們的人格,但他們的態度和行為是不值得提倡的。對誠信的人我們應該尊重,而對于失信、欺詐的行為我們應給予鞭撻和懲罰。教師:尊重他人,包含對他人內在精神的尊重和外在行為的尊重,我們要區別對待這兩個方面。一般來說,一個人內在精神是高尚的,他的行為也會是高尚的,但是,有時也會出現偏差甚至是錯誤的行為;一個人內在精神是低俗惡劣的,他的行為一般是大家反對的,但也不排除偶爾出現“善舉”。知識總結:原因:我們每個人在人格和法律y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平等待人的要求:發自內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對所有的人一視同仁。社會生活中,我們不能以家境、身體、智能、性別等方面的原因而輕視、歧視他人。【閱讀感悟】 三顧茅廬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和司馬徽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現今湖北襄樊市。一說為今河南南陽城西)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轉回去。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閑游去了。張飛本不愿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劉備只得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 過了一些時候,劉備吃了三天素,準備再去請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一個虛名,未必有真此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他捆來。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訪諸葛亮。到時,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諸葛亮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三國演義》把劉備三次親自請諸葛亮的這件事情,叫做“三顧茅廬”。啟示:從這個典故能看出什么?學生:要善于發現別人的優點,學會謙虛我們要善于發現他人的潛質和特長,真誠地欣賞和贊美他人的優點和閃光點,給予他人積極的評價。讓我們學會彼此欣賞,共同進步。課堂練習1、2017年2月5日,在江蘇徐州某交叉路口,一名老漢逆行被交通志愿者勸阻后,竟然動手掌摑他人,遭到圍觀群眾的譴責。面對該老人的言行,你想說的有( )①要自尊自愛,學會尊重他人 ②要學會知恥,努力贏得自尊③要遠離自卑,揚起自信風帆 ④要適度自尊,不斷增強實力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只有尊重別人的人才有權受人尊重。”這說明( ) ①自尊的同時還要尊重他人②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贏得他人的尊重③要受人尊重,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學會尊重他人④自尊就是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與欣賞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論語》中的一句話,意思是:自己不喜歡的事,不要強加到別人身上。下列做法中,符合上述觀點的是( )A.小虎經常給弱小的同學起綽號B.李老師組織活動前都征求同學們的意見,從不強人所難C.王通不小心把教室的門踢壞了,他說是小杰踢的D.小剛喜歡溜旱冰,星期天他非要不喜歡溜冰的小李陪他玩七、課堂總結1、★為什么要尊重他人?2、為什么每個人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會的尊重?3、★怎樣尊重他人?4、怎樣積極關注、重視他人?5、為什么要平等待人?怎樣平等待人?6、怎樣換位思考?7、怎樣欣賞他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