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 聽一聽》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科學一年級上冊青島版(2024)教材分析 《5 聽一聽》是青島版(2024)科學一年級上冊的內容。本課以 “聽一聽” 為主題,引導學生通過傾聽不同的聲音,認識到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并且聲音有不同的特點。教材通過展示各種聲音的場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對聲音充滿好奇,但他們對聲音的認識往往比較直觀和感性。這個階段的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需要通過生動有趣的活動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同時,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限,需要教師引導他們用簡單的語言描述聽到的聲音。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1)認識到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2)能夠辨別不同的聲音,并描述其特點。(3)學會用簡單的方法制造聲音。 過程與方法目標(1)通過傾聽、觀察、實驗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探究能力。(2)在小組合作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好奇心。(2)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探索精神。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1)認識到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2)能夠辨別不同的聲音,并描述其特點。2. 教學難點理解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教學法 直觀教學法:通過播放聲音、展示實物等方式,讓學生直觀地感受聲音。 2. 實驗探究法: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究聲音的產生和特點。 3. 小組合作學習法: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流能力。教具準備 各種能發出聲音的物品,如鈴鐺、鼓、木魚等。 音頻文件。 3. 實驗器材,如音叉、泡沫小球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設計意圖:通過有趣的聲音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1. 教師播放一段有趣的音頻,如動物的叫聲、音樂等。2. 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聽到了什么聲音?3. 學生回答問題。4. 教師引導:今天我們就來一起 “聽一聽”,探索聲音的奧秘。二、認識聲音的產生設計意圖:通過實驗讓學生理解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1. 教師展示音叉,并用小錘敲擊音叉,讓學生觀察音叉的振動和聽到的聲音。2. 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3. 學生回答問題。4. 教師引導:音叉在振動的時候會發出聲音,這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5. 教師讓學生用手觸摸正在發聲的音叉,感受音叉的振動。6. 教師讓學生自己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制造聲音,如拍手、敲桌子等,并觀察物體的振動情況。7. 學生進行實驗,教師巡視指導。8. 學生匯報實驗結果,教師進行總結。三、辨別不同的聲音設計意圖:通過聽不同的聲音,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描述能力。1. 教師播放各種不同的聲音,如鳥鳴聲、汽車喇叭聲、流水聲等。2. 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聽到了哪些聲音?這些聲音有什么特點?3. 學生回答問題。4. 教師引導學生用簡單的語言描述不同聲音的特點,如聲音的大小、高低、清脆或沉悶等。5. 教師讓學生閉上眼睛,教師隨機播放一種聲音,讓學生猜猜是什么聲音。6. 學生進行游戲,教師進行評價。四、聲音的應用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聲音在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1. 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聲音在生活中有哪些應用嗎?2. 學生回答問題,教師引導學生了解聲音在通訊、音樂、醫療等方面的應用。3. 教師播放一段關于聲音在醫療領域應用的視頻,讓學生了解超聲波的作用。4. 教師讓學生思考:如果沒有聲音,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子?5. 學生進行討論,教師進行總結。五、課堂總結設計意圖:總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1. 教師提問: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2. 學生回答問題,教師進行總結。3. 教師強調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不同的聲音有不同的特點,聲音在生活中有很多應用。六、布置作業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課后繼續探索聲音的奧秘,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1. 讓學生回家后用不同的材料制造聲音,并觀察物體的振動情況。2. 讓學生聽一聽周圍的聲音,并用簡單的語言描述其特點。板書設計 5 聽一聽一、聲音的產生物體振動產生聲音。二、聲音的特點大小、高低、清脆或沉悶等。三、聲音的應用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學生在實驗和游戲中積極探索聲音的奧秘,培養了觀察能力和描述能力。但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部分學生在實驗操作中不夠規范,需要加強指導。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更加注重學生的實驗操作規范,提高教學質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