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歷史 年級 八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土地改革教科書 書 名: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學目標總體目標:通過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開展概況,掌握《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頒布及土地改革的歷史意義。 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開展概況;掌握《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頒布及土地改革的歷史意義,注意培養學生搜集整理信息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綜合、概括、歸納的能力;培養學生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素養目標:唯物史觀、史料實證) 利用多媒體播放圖片、視頻、數據等。訓練學生使用對比、分析、歸納等學習歷史的方法,將土地改革前后進行整理概括;實施探究式學習,形成正確的歷史概念,加深學生對新中國成立后土地改革必要性及其歷史意義的理解和認識。(素養目標:歷史解釋、史料實證) 認識中國農民2000多年來所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終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現了,中國共產黨和其建立的新中國是值得我們熱愛的;認識土地改革的勝利,進一步鞏固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從而體會到黨和政府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英明決策,體會黨的偉大。(素養目標:時空觀念、家國情懷)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1. 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頒布。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頒布。 教學難點: 土地改革的歷史意義教學過程導入新課 出示一個基本問題:建國初期鞏固新生人民政權三件大事,以此引出土地改革這一主題。 一、半舊半新——土地改革背景 教師活動: 1. 多媒體出示建國時地主和農民所占農村人口比例與占有土地比例示意圖、農民生活圖片以及一則材料。 2. 出示材料:這時的中國,是世界上最窮的國家之一。根據聯合國亞太事務委員會的統計, 1949年中國人均國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僅不足印度57美元一半,也遠遠低于當時整個亞洲44美元人均收入。 3. 通過圖片和文字材料,根據學生的回答,結合視頻和課本,與學生一起歸納土地改革的背景以及必要性。 學生活動: 分析和解讀圖文材料,根據材料估計當時大多數人會過著什么樣的生活以及根源在哪? 結合材料,聯系課內外知識,提取材料信息,歸納土地改革的背景以及必要性。 二、破舊立新——土地改革歷程 教師活動 出示材料講解土地改革的目的和內容。 2. 強調《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是指導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據。 分析為什么也分給地主一份土地?土地改革過程中采取保存富農經濟政策的原因。 播放1950年土地改革視頻。將土地改革前后農民的生活狀況形成對比。通過圖片和文字材料,簡要說明土改的做法。 出示土地改革進程圖,簡介土改在全國總體推行情況。 展示遼寧農民土改后給毛澤東的一封信(摘錄) 學生活動 學生閱讀課文后,找出土地改革的過程相關內容。 帶問題閱讀教材和PPT圖文材料,歸納出答案。 帶著問題看視頻,感受土改給農民帶來的生活變化以及農民對土改的態度。 煥然一新——土地改革意義 教師活動 通過圖片和文字材料,簡要說明土改帶來的意義。 拓展延伸:通過表格比較地主土地所有制與農民土地所有制的異同(從剝削與被剝削到人人平等) 學生活動 帶問題閱讀教材,歸納出答案。 回顧舊知識,形成知識框架。 課堂小結:中國農民千百年來的歷史夙愿是得到土地,這個愿望實現了。中國共產黨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實行不同的土地政策,但不管政策如何發生變化,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土地改革的勝利,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讓廣大農民翻身成為了土地的主人,進一步鞏固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為國家的工業化和農業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準備了條件。在黨的領導下,現在中國農民生活富裕,農村氣象更新,農業不斷發展。作為青年一代的我們,應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提出的:青年強,則國家強,廣大青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備注:教學設計應至少含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等三個部分,如有其它內容,可自行補充增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