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初中地理 七年級上冊1.3.2地球的運動(課時2)教學設計【課程標準】運用模型或軟件,演示地球的公轉運動,說出地球的公轉方向、周期。結合實例,說出地球公轉產生的主要自然現象及其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教學目標】人地協調觀:通過學習,能樹立正確的宇宙觀、科學價值觀。綜合思維:理解地球公轉產生的地理意義,能解釋四季變化和五帶等問題。區域認知:了解公轉方向、周期等基本特征,會用地球儀演示地球公轉。地理實踐力:能夠結合日常生活實例,說明地球公轉對生產生活的影響。【教學重點】地球公轉的基本特征與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教學難點】地球公轉的基本特征與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教學方法】讀圖指導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講授法【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準備相關圖文資料和視頻學生準備:預習教材內容【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觀看視頻,欣賞中國24節氣的變化。師:播放視頻。生:觀看視頻。師:為什么會有24節氣的變化?為什么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為什么學校的作息有冬季作息表和夏季作息表?【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熟悉的二十四節氣導入新課,引導學生思考二十四節氣景象變化的原因,啟發學生對于地球公轉的認知。二、新課講授【學生活動】結合課本P23第1、2段文字和視頻,完成下面表格。生:觀看視頻,完成表格填空。師:從視頻中可以看出,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圍繞著太陽不停的公轉,地球公轉的旋轉中心是太陽,地球公轉的基本方向是自西向東,地球公轉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在圍繞著太陽公轉的同時地軸始終是傾斜的。地軸是傾斜的,那地軸傾斜的角度是多少呢?生:思考并回答。師:地球公轉的時候地軸傾斜角度為23.5°。地球公轉時地軸的傾斜方向保持不變,且始終指向北極星,與軌道面夾角保持為66.5°。地球的北極一直指向北極星附近,地球公轉的時候地軸始終傾斜的是因為地球本身是傾斜的。【活動】辨一辯:模擬地球的公轉中,A和B兩幅中哪一幅圖是正確的呢?生:思考并回答。師:如果地球是直立的,也就是地軸與地球公轉軌道夾角是90°,那太陽直射點在哪里?地球上會發生什么變化?生:思考并回答。師:地軸與地球公轉軌道夾角是90°,那太陽直射點始終在赤道,地球上也就不會出現四季交替。【活動】模擬地球的公轉和同桌一起,利用地球儀,參考P26的圖1.24 地球公轉的演示,演示地球的公轉。注意事項:1.地球儀沿著軌道邊緣移動,地球儀底座不離開桌面,處于平方狀態。2.確保地軸傾斜方向保持不變,始終指向宇宙空間中的北極星方向。3.地球公轉的同時也在自轉。生:模擬地球的公轉。承轉:地球的公轉也產生什么現象呢?具有哪些地理意義呢?師:每天不同時刻我們觀察自己的影子也有不同,通常,正午時刻太陽的影子是比較短的,影子長短的變化與太陽高度角有關。太陽高度角是指對地球上的某個地點太陽光入射方向和地平面的夾角,而正午太陽高度角是正午12:00的太陽高度角。地球上有些地區有太陽直射的現象,所謂太陽直射點是太陽光線與地面的夾角呈90°時的點。【模擬實驗】用手電筒的光線模擬太陽光線的直射與斜射,觀察同一束光線散布在不同的面積上,其亮度有何不同。生:觀察實驗,完成表格。師:圖中A點的太陽高度角是90°,B點的太陽高度角是60°,C點的太陽高度角是30°,從圖中可以看出,A點是光線直射,光線散步面積最小,亮度是最大的;B點是光線的斜射,光線散布面積較大,亮度較大;C點也是光線斜射,光線散步面積最大,亮度是最小的。說明太陽高度角越大,熱量越豐富,太陽高度角越小,熱量越少。師:受太陽直射時,地表單位面積獲得的熱量較多;斜射時,地表單位面積獲得的太陽熱量較少,這也是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之一太陽高度角的變化。【活動】在圖中畫一畫太陽直射點的位置。生:在圖中畫一畫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師:在左圖中,太陽光線與赤道垂直,此時太陽直射赤道的位置;在中間這幅圖中,太陽光線與北回歸線垂直,此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即23.5°N;在右邊這幅圖中,太陽光線與南回歸線垂直,此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即23.5°S。師:由于黃赤交角的存在,一年之中,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這是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活動】觀察左圖,在右圖中繪制太陽直射點運動平面圖。生:讀圖觀察繪圖。師:左圖中,當太陽光線與赤道垂直時,太陽直射點在赤道的位置時,時間是春分日,3月21日前后;隨后太陽直射點逐漸北移,一直到夏至日,6月22日的時候,太陽直射北回歸線的位置;之后太陽直射點往南移動,直到9月23日前后太陽直射赤道;隨后太陽直射點持續向南移動,一直移動到南回歸線,此時是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陽直射點移動到最南端;此后,太陽直射點北移,往赤道方向移動。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如赤道),一年太陽直射兩次;南北回歸線上,一年太陽直射一次;北回歸線以北及南回歸線以南地區,沒有太陽直射現象。地球公轉的第二個地理意義是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師:一位山區支教老師記錄不同季節同學們上學的場景,仔細觀看視頻,結合自己生活實際,思考不同季節上學時有什么區別?生:舉手回答。師:夏季出門上學的時候天氣很熱,太陽早已出來,下午放學太陽還很大,天氣還很熱,還是白天;冬季出門上學天剛蒙蒙亮,可能還沒有日出,下午放學的時候,天已黑。不同季節上下學的天氣變化與晝夜長短有關,由于太陽直射點的移動,不同季節的白晝時間長短不同。師:地球上某個地區晝夜長短的變化與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有關,一個地區的晝長與晝弧有關,夜長與夜弧有關。當一個地區處于極晝的時候就是24小時的白晝,當一個地區處于極夜的時候就是處于24小時的黑夜。太陽直射點在哪個半球,哪一半球就會出現極晝現象,反之則出現極夜。【活動】觀察全球晝夜長短變化分布圖,完成表格。生:小組討論并完成表格。師:在春分(3月21日前后)或者秋分(9月23日前后)的時候,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此時全球晝夜平分;在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的時候,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晝長夜短,北極圈及其以北有極晝現象,南半球相反;在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南半球晝長夜短,南極圈及其以南有極晝現象,北半球相反。【設計意圖】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和晝夜長短的變化知識點較為抽象,學生難以從簡單的講述中理解,通過小組活動激發學生自主思考,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活動】仔細觀看視頻,完成下列表格內容:生:觀看視頻,完成表格。師小結:【設計意圖】地球公轉的晝夜長短變化是本節課的難點內容,通過讀圖、填表、實驗操作等活動反復強化二分二至我國晝夜長短的變化,幫助學生理解學習。師:我國有句諺語:“日長長不過夏至,夜長長不過冬至”“春分、秋分、晝夜平分”。隨著地球在公轉軌道位置的變化,同一緯度地帶受太陽照射的情況也在變化,便產生了季節變換。以北半球為例(南半球相反):夏至日獲得太陽光熱多,形成夏季;冬至日獲得太陽光熱少,形成冬季。春秋分日獲得太陽光熱比夏季少,比冬季多,形成春季和秋季。季節變化在中緯度最為明顯。師:3、4、5是北半球的春季,6、7、8是北半球的夏季,9、10、11是北半球的秋季,12、1、2是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季節與北半球相反。地球公轉的第四個地理意義是四季的變化。承轉:春來秋去,寒來暑往,人們的生產生活隨著季節變換而變化。師:對生產而言,農民伯伯要插秧了,到了秋天就能吃到新米飯了。對生活而言,厚重的防寒衣要收起來了,不久就可以穿又輕又薄的夏裝了。【活動】演示地球公轉,了解季節變化。演示地球公轉運動,觀察同一緯度地帶接受太陽光照射情況的變化。1.參考以下步驟和圖1.24,演示地球公轉。(1)在暗室里,選擇合適光源照射地球儀,模擬太陽光對地球的照射。(2)自西向東移動地球儀,使地球儀圍繞光源緩慢移動,模擬地球公轉。在移動地球儀的過程中,保持地軸指向不變。(3)觀察同一緯度帶接受太陽光照射情況的變化。2.當地球公轉至圖1.24 所示的四個位置時,北半球處于哪個季節?生:演示并且思考回答。師:A是春分日,北半球處于春季;B是夏至日,北半球處于夏季;C是秋分日,北半球處于秋季;D是冬至日,北半球處于冬季。師:在同一時間里,不同緯度地帶受到太陽照射的情況不同。一年之中,不同緯度的地帶獲得的太陽光熱有多有少,冷熱就有差別。人們根據各地獲得的太陽光熱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劃分為五個帶:熱帶、北溫帶、南溫帶、北寒帶和南寒帶。地球自轉的第五個地理意義是五帶的劃分。師:生活在溫帶的人們,由于地面得到的太陽光熱比熱帶少,比寒帶多,四季變化比較明顯。居住在寒帶的人們,由于陽光斜射的厲害,甚至有一段時間太陽終日不出來,氣候終年寒冷。生活在熱帶的人們,由于正午太陽高高懸在空中,氣候終年炎熱。【思與學】地球儀上為什么有的緯線叫回歸線,有的緯線叫極圈?仔細觀察地球儀,可以發現,南北半球分別有兩條緯線是虛線,它們被稱為回歸線或極圈。為什么有的緯線叫回歸線,有的緯線叫極圈呢?原來,每年夏至日,太陽垂直照射在23.5N,這是太陽光線能夠垂直照射的最北位置。此后太陽垂直照射位置向南移。每年冬至日,太陽垂直照射在23.5°S,這是太陽光線能夠垂直照射的最南位置。此后太陽垂直照射位置北移。這樣23.5N和23.5°S就成了太陽垂直照射位置“回歸”的界線,所以把它們稱為回歸線。極晝和極夜是南北極及其附近地區的一種自然現象。一天24小時都是白天,稱為極晝;一天24小時都是黑夜,稱為極夜。66.5N、66.5S是出現極晝、極夜現象的最低緯度,所以把這兩條緯線稱為極圈。【課后小結】【板書設計】1.3.2 地球的公轉一、地球公轉的基本特征1.旋轉中心:太陽2.方向:自西向東3.周期:一年二、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1.晝夜長短的變化:二分二至2.太陽直射點的變化3.四季的變化4.五帶的劃分【課后作業】“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2016年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作物質文化遺產名景。讀二十四節氣示意圖(加下圖),完成下面小題。1.造成二十四節氣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自轉 B.地球公轉C.地球的形狀 D.地球的大小2.“二十四節氣歌”對應的節氣中,山東聊城市全為晝長夜短的一組是( )A.春雨驚春清谷天 B.夏滿芒夏暑相連C.秋處露秋寒霜降 D.冬雪雪冬小大寒材料爆竹聲聲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2月9日20時,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4年春節聯歡晚會》如約與海內外觀眾相見。五大會場各具特色,新春的歡樂喜氣撲面而來。讀圖,完成下面小題。3.結合圖文材料,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北京的大致經緯度是(40°N,116°W)B.長沙位于西安的東南方向C.西安地處中緯度、熱帶D.喀什比沈陽先看到新一天日出4.2月9日當天,下列地理現象可信的是( )A.達州市晝長夜短 B.北極出現極晝現象C.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 D.地球運行至公轉軌道中的②③之間家住杭州的小梅同學,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做了影子長短變化的實驗,并記錄下來。讀圖,完成下面小題。5.上述實驗中,關于正午影子長短的結論,正確的是( )A.春分最短 B.夏至最長C.秋分最短 D.冬至最長6.一年中,正午影子長短變化的原因是( )A.地球公轉 B.氣候差異C.海陸變遷 D.月食現象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為人類探索太空貢獻了中國力量。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在甘肅省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預計將在空間站駐留約6個月,開展空間科學與應用實驗、空間搭載試驗和科普教育等活動。下圖為地球公轉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發射時,酒泉( )A.晝夜平分 B.晝長夜短C.晝短夜長 D.出現極夜8.“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結束6個月駐留時,地球位于公轉軌道( )甲乙之間 B.乙丙之間C.丙丁之間 D.丁甲之間9.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有利于( )①推動科技進步 ②盡快實現星球移民③提升國民科學素養 ④認識宇宙環境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教學反思】本節課是地球的公轉運動,對于初一學生來說較為抽象,不容易理解,也是他們對地理產生畏難心理的開始。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地球的自轉,可以引導學生將地球的自轉的學習方法遷移,舉一反三,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本節課的亮點在于導入較為生動,課堂中穿插了許多自主學習和學生活動,也加入了簡單的實驗操作,教學素材豐富,課堂活動多樣,將課堂還給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但是本節課的內容較多,教師要根據課標要求把握重難點,合理安排課時內容,把控好課堂時間。本節課的內容較難,學生的小組討論一定要給予學生充足的圖文材料,否則會影響課堂的討論效果。(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