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部編教材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10.1法律為我們護航 執教者:一、教材分析 本框是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10.1課,在學生了解了法律的相關 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通過了解未成年人的權利,增強自我保護的 意識,學會自我保護。結合身邊的案例,學習法律知識,掌握運用 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途徑。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 護法》等法律及相關案例,了解未成年人的家庭保護、學校保護、 社會保護、網絡保護等相關知識,提高學生的法治素養。二、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對自己的生活世界充滿好奇,但他們的三觀尚未形成, 生活經驗缺乏,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出現一些不良行為甚至 是違法行為,已經一定程度上了解了法律的基本知識,知道有專門 的法律在保護未成年人。但權利意識淡薄,需要引導未成年人學習 相關法律知識,感受法律保護帶來的美好生活,進而自覺接受來自 各方面的保護,珍惜自己的合法權利,為過健康安全的生活奠定良 好的情感、能力基礎。三、教學目標 1、通過探究未成年人受到侵害的案例,引導學生了解未成年人需 要受到特殊保護的原因,體會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關愛與保護。 逐步提高法律給予未成年人特殊保護重要性的認識。 2、通過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初步樹立法治意 識,學會尊重和遵守法律,運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為國家法 治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四、教學重 點、難點 1.重點:法律對未成年人給予的特殊關愛和保護 2.難點: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護五、教學過程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 實話實說 課前小調查 1、你看過直播嗎 2、你有過直播打賞的經歷嗎 3、到目前為止打賞的金額有 多少 出示材料: 10歲女孩一晚打賞主播近10 萬 元 ; 11歲男孩玩游戲打賞主播花 光40萬賣房款; 初二學生70天打賞網絡主播 158萬;等等 Q:從這些未成年人直播打賞 的案例,可以看出哪些共同點 未成年人直播打賞會造成哪 些影響 學生根據自身實 際情況進行回答 學生的興趣與參 與課堂的積極性 得到提高。 選取學生生活 中 的 真 實 情 境,引導學生認 識到生活中存 在較多侵害未 成年人健康成 長的因素。需要 給予特殊保護 與關愛。環節一 思 現 象 — 需要保護 1、(1)視頻播放《11歲女孩 巨額打賞》 Q1:結合視頻思考:未成年人 巨額直播打賞的原因 1、學生根據視頻 中的信息以及學 案中提供的信息 進行分組討論。 1、考察學生的 信息理解分析 歸納整理的能 力,學會多角度(2)展示國際對兒童權益關 注的發展歷程及習近平主席 對兒童的關注 Q2:從人類社會發展的角度: 為什么要對未成年人進行特 殊保護 小結:對未成年人進行特殊保 護的原因(未成年人自身特點 人類發展角度) 2、未成年人巨額打賞的錢能 不能追回來呢 主播:洋洋是主動送禮物給我 的,不存在欺騙行為,從法律 角度來講,我沒有構成詐騙, 這個打賞的錢我不退。 洋洋哥哥:洋洋還是學生,自 己還沒有掙錢的能力,錢是爸 媽的,打賞的錢要退回來。 你支持誰的觀點,說明理由。 小結:《民法典》規定第十九 條: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 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 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 意、追認。本案中未成年人受 法律特殊保護可以追回。 3、思辨:未成年人巨額打賞 的錢可以追回,成年人打賞的 錢追不回,這違背了法律面前 一律平等的原則嗎 追問1:我們可以看到《民法 典》中對未成年人的行為有特 殊規定,給予特殊保護,那除 了《民法典》對未成年人有專 門保護,你還知道哪些法律的 保護 追問2:保護未成年人是誰 的責任 追問3:保障未成年人的六道 防線、主體、要求、地位 請你判斷:下列保護分別屬于 哪種保護 2、學生根據自己 的選擇進行論證 分析。 3、學生于思維矛 盾處進行思辨。 追問:通過課前的 預習以及自己的 生活經驗進行回 答,感受法律給予 未成年人的特殊 保護。明晰自己的 權利以及增強法 治觀念。 判斷:學生根據已 學進行判斷 全方位思考問 題,同時結合國 際及國家的相 關資料,認同法 律對未成年人 的特殊保護 2、幫助學生解 決現實生活中 遇到的困惑問 題,讓學生進一 步拉近書本知 識與現實生活 之間的距離,能 夠增強法治意 識。 3、通過思辨讓 學 生 進 行 思 考、解決學生思 維上的困惑,培 養學生審辯思 維能力。 對學生所學進 行檢驗,考察學 生的遷移運用 知識的能力環節二 知 法 寶 - - 善用保護 1、視頻出示《四部門出臺舉 措禁止未成年人巨額直播打 賞》 Q:認真觀看視頻后思考,上 述舉措屬于哪種保護 2、小組討論:除上述舉措, 結合自身生活實際思考,還可 采取哪些做法禁止未成年人 直播打賞 注意:從多角度出謀劃策,可 結合相關法律條文進行、分工 明確:記錄、展示、補充; 時間:3分鐘 1、根據所學進行 分析判斷 2、學生分組討論, 根據注意要求進 行多角度出謀劃 策,同時結合相關 未成年人保護法 的相關內容進行 學以致用 1、具體情境中 考察學生的實 際應用能力。 2、在提升學生 法治素養的基 礎上,讓學生能 夠真實感受到 法律給予的關 愛。環節三 巧思辨-珍 惜保護 了解了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 護后,針對此次女孩打賞網絡 主播事件,班級里的小常同學 看了后發表感慨: 法律對我們未成年人給予特 殊保護,我們打賞出去的還可 以追回來,那我以后就可以充 分利用這個“特權”,隨便打 賞啦,大不了事后讓家長以我 還未成年為名,依靠法律再把 錢要回來 …… 如果你是小常的同學,對小常 的說法,你會如何回應他呢 學生對此觀點進 行判斷、論證、并 在思辨中樹立正 確的行為準則,增 強法律意識與規 則意識。 通過思辨性問 題,幫助學生辨 析日常生活中 易 混 淆 的 思 想,引導學生樹 立正確的權利 觀,增強法治意 識與觀念。在辨 析中進行追問 “如何珍惜法 律給予我們的 特殊保護”引導 學生認識到我 們在依法行使 自己權利的同 時要尊重與維 護他人的合法 權利,自己履行 公民的義務。課堂小結 通過本框的學習,我們了解了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需要受到特 殊的保護,感受了法律對我們的特殊保護,知道了保護未成年人是 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在六大保護自己下,我們要學會珍惜這特殊保 護,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自覺履行公民應盡的義務,尊重和維護 他人的權利,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法律的保護下綻放青春之花。作業設計 查閱《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了解學校保 護、家庭保護、社會保護、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和司法保護的主要 內容,選擇其中一個方面調查當地對未成年人實施保護的狀況,將 其中存在的問題寫一份提案,擇優提交有關部門。板書設計 自耳特點 家庭 學校 保護 保護 社 會 網 絡 保護保護 特殊地定司法 保護 政府 保護 自我保護未成年課堂反思(圍 繞基于追問 的 審 辨 思 維)200-300 字 本框教學注重對學生思辯思維能力的培養,通過思考未成年人巨額 打賞的錢是否可以追回,從主播和被害者家屬角度出發讓學生思考, 利用法律條文進行印證是可以追回的;進而追問未成年人打賞的錢 可追回,成年人打賞的錢追不回,這違背了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 則嗎 調動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進行思辨,澄清。最后再深究既然 打賞出去的還可以追回來,那我以后就可以充分利用這個權利,隨 便打賞啦,大不了事后讓家長以我還未成年為名,依靠法律再把錢 要回來等問題。再次讓學生通過分析、判斷、加之教師適時地引導, 助力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感受法的關愛、提 高法治素養、珍惜自身的權利,同時能夠學會尊重他人的合法權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