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藝術美術 教學設計課題 《賞服飾知禮儀》 單元 一單元 學科 美術 年級 七年級教材分析 本節課,讓學生了解了服飾不同的形制,學習服飾分類,學會對不同的服飾賞析,也學習了很多古代禮儀,增加學生知識的同時,感受中華古老磅礴的禮儀文化。符合七年級學生教學進程。2022新課標要求 1.感受和理解我國深厚的服飾文化底蘊和魅力,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禮儀文化,堅定文化自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2.了解古今服飾文化的區別,能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總結,理解文化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系,學會尊重,理解和包容。學習目標與核心素養 1. 審美感知:了解和認識不同形制的服飾分類和樣式; 2. 藝術表現:學會對不同的服飾分類和賞析,了解古人的穿衣習慣和禮儀; 3. 創意實踐:能夠自己動手制作一個古代的黏土娃娃,給他創作一身好看的古裝;4. 文化理解;觀賞古代畫作了解服飾文化,感受中華文化禮儀。學情分析 學生從入校以來就一直接收文明禮儀的達標活動,同時在日常中也遵守禮儀規范個人行為,本節課讓學生了解古代的文明禮儀,可以拓寬學生學習認識,同時,也能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規范自己的行為。重點 了解不同形制的服飾,學習中國人的禮儀規范和修養。難點 學會用黏土制作一個“禮儀”小娃娃。材料準備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師:今天是“三八”國際婦女節,為展現古畫中別具風情的女性美,探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靈境·人民藝術館推出“大唐余韻”簪花仕女圖數字作品,于2024年3月8日10時正式限量發行。看這美麗的衣服,妝容~~!今天我們要了解服飾不同的形制,學習服飾分類,學會對不同的服飾賞析,也學習了很多古代禮儀,同時感受中華古老磅礴的禮儀文化,這些之后在創作畫作和制作工藝的時候是非常有用的。 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 由此引出今天的教學內容講授新課 原始服飾發展:原始服飾指出現在茹毛飲血的猿人時期,人們用獸皮和樹葉保護身體,遮蔽烈日或御寒的服裝,這是最原始服裝的雛形。在紡織技術尚未發明之前,動物的毛皮是人們服裝的主要材料。華夏衣冠上國,禮儀之邦。禮儀為服飾之魂,服飾為禮儀之體,中國傳統服飾經過歷代不斷演變,發展出中國獨特的衣冠禮儀文化。活動一了解中國傳統服飾的基本形制和特點,就中國傳統服飾所蘊含的觀念,談談看法。知識卡中國傳統服飾的基本形制大體分為衣裳制,深衣制和袍服制。衣裳制:即把上衣和下裳分開裁剪,上身著衣,下身穿裳,便于生活勞作,適用性很強,是中國傳統服飾體系中最古老的形制。顏色上要求“衣正色,裳間色”,對應“天玄地黃”的自然觀,人文觀。深衣制:將衣裳分開裁剪在縫合,即上下連屬形成一個整體,包括直裾,曲裾,長衫等。大氣儒雅,中正肅穆,體現出“天地人合一”的觀念。朱子深衣:漢服中深衣的一種,為禮服,多用于祭祀等場合。直裾深衣:即襜褕,漢服的一種款式。是華夏衣冠體系中的一種,其短者謂之裋褕,衣襟裾為方直,區別于曲裾。曲裾深衣:深衣一大特點是“續衽鉤邊”,也就是說這種服式的共同特點是都有一幅向后交掩的曲裾。袍服制:通身直裁并無縫合處。圓領袍,襕衫,直裰,道袍,褙子,比甲,鶴敝,飛魚服等都屬于這類形制。襕衫:為漢服體系。唐代,流行于宋明。襕衫到膝處有一道接縫,稱為“橫襕”,一般認為這道橫襕是對衣裳制古意的恪守而刻意加上的。鶴敝:是漢服服飾的一種。也稱為鶴氅,在古代服飾中有著特定的含義和用途。它原本指的是用鳥羽制成的裘,用作外套,后來泛指一般的外套。活動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著裝,合理要求讓我們一起畫一畫,演一演。 揖禮是古代漢族民間傳統的相見禮,起源于 周代以前,約有3000年以上歷史。揖禮不僅是一種禮儀形式,更體現了古代社會對尊卑有序、禮儀之邦的重視。有天揖、時揖、土揖三種類型。 不同的揖禮適合場合不同。拱手禮又稱作揖,是古代漢族的相見禮,起源于 西周時期,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這種禮儀在古代被廣泛使用,不僅在同輩人之間見面交往時采用,還在重大節日場合中常見。男子行拱手禮時右手握拳在內,左手在外;女子則相反。叉手禮是我國古代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用來打招呼的禮儀,這種行禮方式無論男女老幼都可用,多數時候是對地位更高者、長輩表示尊敬時行的禮,常在站立時使用,尤其是回話時,經常會加上叉手禮。萬福禮,是古代漢族女子常見禮儀之一,唐代武則天自立為皇帝,改國號為周,制定禮儀,將女子的拜姿改為正身直立,兩手當胸前,微俯首,微動手,微曲膝。時稱“女人拜”。唐宋之時,女子在行這種拜禮之時,常口稱“萬福”、所以后來又稱“萬福禮”。根據我們所學的內容,繪制一份展現中國傳統服飾和禮儀的宣傳小手冊。【拱】古代的一種相見禮,兩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跪】兩膝著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腳跟,以示莊重。【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時兩膝著地,臀部貼于腳跟。為了表示對人尊重,坐法頗有講究:“虛坐盡后,食坐盡前。”“盡后”是盡量讓身體坐后一點,以表謙恭;“盡前”是盡量把身體往前挪,以免飲食污染坐席而對人不敬。活動三運用綜合材料制作人物服飾,并呈現相應的禮儀動作或場景。 學生了解服飾的發展學生掌握不同形制的服飾介紹,知道不同形制比較具代表性的服裝有哪些學生了解和學習這些古代禮儀的同時,自己可以嘗試做一下,感受古代禮儀文化學生了解拓展延伸的禮儀教學內容 鋪墊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增加學生知識技能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可以加深學生對本節課學習印象,促進趣味教學拓展延伸學生知識,增加學生知識技能課堂練習 請同學們結合今天所學習的服飾以及禮儀的相關知識,制作一個黏土小娃娃,如何挑選之間互相猜一下,各自做的都是什么禮。看看誰做的最準確精美! 學生完成課堂練習 鞏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和了解了服飾的發展過程,知道了在古代的服裝形制各種各樣,有衣裳制,深衣制和袍服制。不同形式的服裝,所穿的場合也有所不同,也了解和學習了各種禮儀,揖禮,拱手禮,叉手禮,萬福禮等,這些都讓我們更好的了解了古代的禮儀文化。 學生總結本節課學習內容 總結概括本節課教學內容板書 服飾的形制不同場合的禮儀制作黏土娃娃課外拓展/課外閱讀內容 學生可以自行了解一下,古代還有哪些,我們不熟悉的禮儀。特色資源分析和技術手段說明 上網查詢教學反思 適當放慢教學速度。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