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識字2《樹之歌》導學案課題 樹之歌 課型 新授課教學目標 1.認識“梧、桐”等15個生字,會寫“楊、壯”等10個字,會寫“楊樹、樹葉”等8個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讀文、看圖,初步了解11種樹的基本特點。積累與樹木有關的語句。教學重難點 利用形聲字的特點掌握8個木字旁的生字;朗讀、背誦兒歌;初步了解樹木的特點。課前準備 1.制作多媒體課件及生字卡片。(教師) 2.預習課文,完成預學案。(學生)課時安排 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教學環節 教師指導 學生活動 教學提示一、名句導入,引出課題(用時:3分鐘) 1.課件出示課后最后一題的三個句子,引導學生朗讀句子,并理解句子的意思。 2.教師組織學生朗讀句子,引出課題“樹之歌”。 1.朗讀句子,要讀準字音,了解句意。 2.自由朗讀句子,齊讀課題“樹之歌”。 引導學生發現這三個句子的相同的特點,從而引出本節課學習的內容。二、合作交流,實際字詞(用時:25分鐘) 1.范讀課文,引導學生一邊傾聽,一邊思考課文介紹了哪些樹。 2.要求學生展開小組合作活動,認讀11種樹的名字,出示合作提示: (1)組長發給每個同學一張帶有11種樹的名字的字條,組織學生自我檢測。 (2)小組成員相互當老師,針對同伴圈出的字進行范讀和領讀。 (3)組長針對同學圈出的生字再次指名讀詞,要讓每個同學認識所有的生字。 3.課件出示植物園情境圖,引導學生展開認樹游戲,鞏固11個詞語。 4.在課件中放大11個詞語中的生字,引導學生交流識字方法。 5.引導學生交流識字方法,用小樹上的字組詞、造句。 6.指導學生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1.聽讀:思考并圈出11種樹的名字。 2.根據老師提出的小組合作提示,展開互助學習活動。 (1)逐一認讀識字條上的11個詞語,圈出讀不準的生字或詞語。 (2)如果認識同伴圈出的字詞,就大聲示范并領讀,如果遇到小組同伴都讀不準的字詞,就到課文中或認字表中查找音節,拼一拼,讀一讀。 (3)認讀生字,相互糾正,將每一個詞語都讀準。 3.做游戲,認詞語。 4.讀字,說出自己識記這個生字的好方法,就可以得到這棵小樹(圖片)。 5.讀出小樹上的字,組詞、造句。例如,楊楊樹小區門口有一棵楊樹。6.朗讀課文,努力做到讀準字音,正確斷句。 1.要關注學生的預習成果,重點針對預習中未能解決的問題展開學習,增強識字實效。 2.重點正音:“杉”是翹舌音,“松”是平舌音,“樺”讀四 聲huà。 3.這11個詞語中的生字大部分是木字旁的字,可以引導學生觀察生字的特點,利用字族識字的方法集中識字。也可以鼓勵學生多元化識字,比如用字理識字法記住“杉”;用對比識字法區別“桂”與“掛”;利用形聲字的規律識記“楓”“桐”;用編字謎的方法識記“松”——一個老公公靠在樹上。三、出示生字,指導書寫(用時:10分鐘) 1.課件出示“楊、桐、楓、松、柏、棉、杉、桂”,引導學生觀察字形特點。 2.指導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書寫的注意點。 3.范寫生字,重點講解木字旁的書寫要點和左窄右寬的字的書寫要領。 4.指導學生臨寫,并巡視指導。 5.利用投影儀展示同學的書寫成果,組織交流反饋。 1.認讀生字,觀察并交流:這些生字都是帶有木字旁的字,都是左右結構。 2.觀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書寫的注意點。 3.觀察老師范寫,一邊觀察一邊做書空練習。 4.先臨寫一個,再練寫兩個,遇到問題向老師請教。 5.全班同學相互交流,指出書寫的不足,并改正。 學生往往追求寫,忽視了對生字的觀察,要引導學生多觀察老師的范寫,多觀察書上的生字,練寫后還要對照老師展示的作品觀察自己的書寫,從中積累經驗。四、課堂小結,拓展延伸(用時:2分鐘) 1.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學會的寫字和識字的方法。 2.拓展延伸:課文中的11種樹各有怎樣的特點 回家后繼續讀課文,找一找答案。 1.在回憶的過程中明白:要善于觀察生字,根據字的特點選擇識字方法。 2.將自己找到的樹的特點說給家人聽,根據他們的意見修改自己的答案。 教師可以建議學生多讀文,一邊讀一邊找出各種樹木的特點,還可以動筆圈出表示特點的詞語。第二課時教學環節 教師指導 學生活動 教學提示一、復習回顧,導入新課(用時:4分鐘) 1.出示生字卡片(楊、桐、松、柏、棉、楓、杉、桂、梧、樺),組織學生開火車讀字、組詞。 2.出示本課11個表示樹名的詞語,引導學生認讀,并選擇最喜歡的樹或最熟悉的樹,介紹樣子。 1.朗讀生字,并組詞語,在說詞語的過程中可以想一想帶有生字的成語或四字詞語。 2.(1)朗讀詞語,注意“杉”是翹舌音,“松”是平舌音,“樺”要讀四聲huà。 (2)介紹樹的樣子時要說完整的句子。 組詞時,學生很少想到四字詞語,更很少想到成語,教師要鼓勵學生多做類似交流,如:松柏常青、百步穿楊、丹桂飄香、楓葉似火等。二、讀中感悟,鞏固字詞(用時:26分鐘) 1.引導學生朗讀課文,并思考11種樹的特點。 2.引導學生朗讀第一句。 (1)用展示臺展示課前準備的多片樹葉實物,引導學生辨認。 (2)思考并回答:第一句介紹了哪些樹 各自有什么特點 3.引導學生朗讀第二句。 (1)課件出示楓樹和松柏的圖片,引導學生辨別。(2)引導學生回答:第二句介紹了什么樹的什么特點 朗讀相關句子,并背誦。 4.引導學生朗讀第三句。 (1)組織學生交流:這句話中木棉和樺樹有什么不同 (2)課件出示木棉樹和樺樹的視頻或圖片,引導學生根據視頻或圖片中的環境辨別兩種樹。 (3)組織學生以對對子的方式朗讀并背誦。 5.引導學生朗讀第四句。 (1)組織學生結合課前查找的資料介紹銀杏、水杉、金桂的特點。 (2)引導學生討論:為什么銀杏和水杉被稱為“活化石” (3)引導學生背誦第四句。 6.引導學生朗讀全文并背誦。 1.自由朗讀,每讀完一句想一想:這句話講的是什么樹 有什么特點 2.朗讀第一句。 (1)組內交流,辨認老師展示的各種樹葉。 (2)思考并交流:第一句中介紹了楊樹、榕樹和梧桐樹的特點。楊樹高,榕樹壯,梧桐樹葉像手掌。 3.朗讀第二句。(1)根據圖片上葉子的顏色辨別 楓樹和松柏,并結合圖片背誦對 應的句子。 (2)交流明確:第二句介紹了楓樹 和松柏,楓樹的葉子一到秋天就 紅,松柏的葉子四季都是綠色的。 (3)聯系生活,通過朗讀,在語境 中理解“披綠裝”的意思。 4.齊聲朗讀第三句。 (1)小組交流:木棉喜暖,樺樹耐寒;木棉在南方,樺樹在北疆。 (2)學生觀察并交流:生長在暖暖 的陽光下的是木棉,長在冰雪中 的是樺樹。體會“南方”和“北 疆”不同的氣候。 (3)對對子朗讀并背誦。如“喜暖”對“耐寒”,“在南方”對 “守北疆”,感受句子的工整對 仗。 5.自由朗讀第四句。 (1)自由交流,讀一讀課前搜集的 資料,還可以出示搜集的照片, 介紹銀杏、水杉、金桂的特點。 (2)交流銀杏和水杉被稱為 “活 化石”的原因。(3)先讀熟句子,再背誦。 6.借助圖片朗讀并背誦課文。 1.教師可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或借助語境理解兒歌中“披綠裝”“活化石”“滿院香”等詞語,把識字詞和讀文結合起來。避免出現第二課時滿堂分析課文的現象。 2.教師也可以補充一些資料,讓學生了解植物中的“活化石”。3.指導學生朗讀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兒歌每一行的結構相似,都是樹木名稱加上樹木特點,“像手掌、葉兒紅、披綠裝、在南方、守北疆、活化石、滿院香”等詞語要重讀,突出樹木特點的同時,感受兒歌節奏韻律。可采用同桌合作讀、小組比賽讀、拍手打節奏讀等方法,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中感受兒歌韻味。 4.教師引導學生背誦時,可借助填空、圖片,逐步引導學生進行記憶、背誦,如“楊樹___,榕樹___ 梧桐樹葉_____”,讓學生在熟背兒歌的過程中了解這些樹木的特點及習性。三、出示生字,指導書寫(用時:8分鐘) 1.引導學生觀察寫字表的 “壯”和“化”兩個字,指出難寫的筆畫。 2.范寫,一邊寫一邊說清每一個筆畫的書寫方法。 3.指導學生在寫字表中練習書寫。 4.巡視,予以個別指導。 1.觀察生字,要明確兩個字都是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2.一邊觀察,一邊書空,要聽清老師講解的要領。 3.先觀察生字,再臨寫,最后練寫。 4.根據老師的建議修改書寫。 壯”右邊的第一橫略長,寫在橫中線上,“化”右部第一筆是撇,不是橫。四、完成練習,拓展延伸(用時:2分鐘) 1.把你今天了解的樹介紹給家人。 2.讀一讀,想想下面幾句話的意思。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樹高百尺,葉落歸根。 樹無根不長,人無志不立。 1.介紹時,可以請家人補充你的講解。 2.背誦關于樹木的諺語,有興趣的可以在家長的幫助下上網查閱資料,了解句子的意思。 1.背誦關于樹木的諺語,旨在幫助學生積累語言材料,不要求學生都理解句子的意思。 2.建議家長和學生互動,使學生更好地了解拓展的知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