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商務星球版)七年級上第二節地形圖的判讀第1課時新課標要求通過閱讀地形圖、圖像,觀看影視資料,觀察地形模型或實地考察等,區別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的形態特征。在世界地形圖上指出陸地主要地形和海底主要地形的分布,觀察地形分布大勢。課標解讀學習本節課后,要能夠運用地圖及其他地理工具,觀察、描述地形的基本狀況及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本節課教學課運用全球或區域資料,結合具體內容,設計不同教學情境,用地圖、數據可視化資料,結合若干能夠反映地理環境特點的素材,如世界的三極、世界地形之最、等創設教學情景。學習目標區域認知:了解五種地形的基本形態特征以及海底地形的特征。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主要地形部位,估算海拔與相對高度。人地協調觀:知道地形和發展農業、旅游業以及我們的生活、生產活動等息息相關。地理實踐力:制作地形模型,加強對地形的感性認識,提高動手操作能力。激趣導入視頻中有哪些世界之最?自主學習閱讀P55,了解什么是海拔和相對高度。相對高度是指地面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海拔是地面某一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完成P55“讀圖3.16”第2題。9279.36米任務一陸地地形地 形 類 型 主要特征 共同點海拔高度 地面起伏 平 原高 原 山 地丘 陵 盆 地較低(200米以下平坦廣闊起伏不大邊緣陡峭地面起伏小較高(500米以上)坡度較陡溝谷較深較 低坡度和緩地面崎嶇不平四周高中間低較高(500米以上)讀圖3.17,小組合作學習,完成表格。從海拔高度和地面起伏兩方面比較五種地形。活 動判斷A、B、C、D、E各點年在地形區分別屬于哪一種地形類型。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任務一地表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總稱為地形。判斷圖片代表的地形類型。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任務二等高線地形圖觀看等高線地形圖的制作過程,了解等高線的特點。任務二等高線地形圖在地圖上,將陸地海拔高度相等的各點連接成線,叫等高線。等高線的概念:等高距:相鄰兩條等高線的海拔之差。等高距的概念:任務二等高線地形圖120120110100AB① 同一等高線上的各點海拔高度 ;② 同一地圖上的等高距_____;③ 等高線均為______曲線;④ 等高線越稀,則坡度越 ;等高線越密,則坡度越 。相等相等閉合緩陡同線等高 同圖等距稀緩密陡任務二等高線地形圖——不同地形部位山峰鞍部陡崖山脊山谷AABCDE山峰任務二等高線地形圖山峰等高線閉合,中間高四周低▲任務二等高線地形圖等高線由海拔高向海拔低處凸出山脊分水嶺任務二等高線地形圖山谷瞧,這里有什么?等高線由海拔低向海拔高處凸出山谷是集水區有河流發育讀圖探究山脊、山谷的判讀讀山脊和山谷等高線圖,分別分析以下問題:1.根據ABCD四點的海拔,分析等高線的凸出方向。2.對比ECF三點的海拔,分析中間和兩邊的高低趨勢。山脊中部高,兩邊低,等高線向數值低的方向凸出山谷兩邊高,中間低,等高線向數值高的方向凸出山脊山谷凸高為谷,凸低為脊任務二等高線地形圖相鄰兩個山峰之間的部位任務二等高線地形圖陡崖適合的運動?可能出現的景觀?攀巖瀑布等高線重疊瀑布形成條件:1.有河流的山谷;2.陡崖部位拓展延伸利用握緊的拳頭記憶地形部位ABDCEA——山峰B——山脊C——山谷D——鞍部E——陡崖連一連地形部位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300200400200300400400300200課堂小結地形圖的判讀陸地地形:等高線判讀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鞍部——兩座山峰之間的低地陡崖——等高線重疊山峰——等高線閉合,中間高四周低山脊——等高線向地處凸出山谷——等高線向高處凸出凸高為谷凸低為脊課堂練習1.下面四幅景觀圖與地形類型對應正確的是( )A.高原、丘陵、盆地、平原 B.山地、丘陵、盆地、平原C.山地、盆地、平原、高原 D.山地、盆地、丘陵、平原2.圖中①②③④四處的地形類型依次是( )A. ①山地②高原③平原④丘陵 B.①高原②山地③丘陵④盆地C. ①高原②山地③丘陵④平原 D.①丘陵②山地③高原④丘陵cc課堂練習3.陸地地形中,海拔較高,地面坦蕩或起伏不大,邊緣比較陡峻的廣大地區,稱為( )A. 山地 B. 高原 C. 平原 D. 丘陵4.山地和丘陵的共同點是( )A. 地面崎嶇不平 B. 相對高度大C. 地面起伏小 D. 多被高原環繞5.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寬廣平坦的地形類型是( )A. 丘陵 B.平原 C. 山地 D. 盆地BAB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上3.2地形圖的判讀第1課時.pptx 珠峰測高.mp4 等高線地形圖的繪制.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