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 12 講 晚清國家社會治理、經濟生活與文化交流目 錄01 考情透視·目標導航 .................................................................................................202 知識導圖·思維領航 .................................................................................................203 考點突破·考法探究 .................................................................................................3考點一 晚清國家社會治理 .......................................................................................................3知識點 1 晚清選官制度的變革 ..................................................................................................................3知識點 2 晚清教育的近代化 ......................................................................................................................3考向 1 晚清國家社會治理 ..........................................................................................................................4考點二 晚清國家經濟生活與文化交流.................................................................................5知識點 1 近代工商業、城市、交通 ..........................................................................................................5知識點 2 近代文化交流 ..........................................................................................................................6考向 1 晚清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 ..........................................................................................................704 真題練習·命題洞見 .................................................................................................8考點要求 考題統計 備考建議選擇題:湖南卷 本講為高考命題熱點,題型2024晚清國家與社會治理 非選擇題:江蘇卷 以選擇題為主,復習時關注(3 年 6 考) 2023 選擇題:廣東卷、全國新課標卷 一些命題關鍵詞:新式學堂、2022 選擇題:河北卷、天津卷、 廢除科舉、癸卯學制、文官2024 選擇題:山東卷 考試、京師同文館、京師圖晚清社會經濟與生活的發選擇題:全國乙卷、全國新課標卷、 書館、近代銀行股份公司、展變化 2023浙江卷 1 月 百貨公司、近代報刊、電報、(3 年 4 考)2022 無 電話、西醫傳播。復習目標:1、晚清時期官員選拔與管理。2、近代以來工商業、城市化、交通與西醫在中國的傳播。3、學校教育、留學以及圖書館、博物館在文化傳承與傳播中的作用。考點一 晚清國家社會治理知識點 1 晚清選官制度的變革1、科舉制度的改革與廢除①1898年,清政府加設經濟特科;廢八股,改試策論,以時務策命題。②1901 年,各省書院、府州縣學改為大中小學堂,設蒙養學堂。③1905 年,詔準立??婆e之奏,1906年起,停止科舉。2、選官制度改革①機構改革: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設農工商部、巡警部、學部等。②選官制度:1904年,頒布《奏定學堂章程》,統一全國學制;學堂選官制度正式設立。不久,確立了留學畢業生選官制度,考試合格者給予相應科舉出身。知識點 2 晚清教育的近代化一、西學傳播與文化教育發展1、1862年,旨在培養外交和翻譯人才的京師同文館在北京設立(選必一)2、清政府創辦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嚴復、詹天佑等是中國較早接受西方教育的近代知識分子。(選必三)3、1868年,專門引進、翻譯西方書籍的江南機器制造總局翻譯館創辦,大量軍事、工程方面的書籍得到翻譯。(選必三)4、北京大學:其前身京師大學堂,是中國教育近代化的標志。1912年,改名為“北京大學”,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學術研究的重鎮。(選必三)5、清華大學:1911年,清華學堂創辦,1928年組建為國立清華大學,迅速發展成為全國高水平的大學。(選必三)二、圖書館、博物館和文物保護1、圖書館:1909年,清政府籌建京師圖書館,1916年起,其開始體現國家圖書館的職能。(選必三)2、博物館①19世紀六七十年代,法國人韓伯祿在上海建立的自然歷史博物館,是中國最早出現的近代意義上的博物館。②1905年,張謇在江蘇南通建立的南通博物館,是中國人自建的第一個公共博物館。3、文物保護:1906年,清政府頒布《保存古物推廣辦法》(選必三)【史料實證】晚清選官制度的意義和局限性史料一:(清政府)1905年廢除科舉制度,成立學部,同時,在京師設立仁學院、進士館,各省設立課吏館。——鄭師渠《中國近代史》史料二就留學選官而言,許多留學生,在中西對比之下,他們感悟振興中華的最大障礙是列強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專制腐敗統治,因而走上立志推翻清王朝的斗爭,不再以功名利祿為目的。從此意義上講,清末選官制度加速了清王朝的滅亡,培養了掘墓者。——張靖《晚清選官制度變革研究》(1)意義①新的選官制度,改善了政府人員結構和知識結構。②將中國傳統任官制度與西學結合,有利于選官制度的近代化。選官制度改革的本意在于培養“尊崇孔教,愛戴大清國”的候補官員,但新生的知識分子通過新式學堂和留學教育,接受了西學,“新政造就了他們,但他們又超出了新政劃定的界限,奔向了立憲和革命”,成為清朝無法控制的社會力量,加速了清朝的滅亡。(2)局限性:晚清采用學堂選官和留學畢業生選官制度取代科舉取士,并由國家包辦學生的出路,這在本質上沒有擺脫傳統的學而優則仕的思維,缺乏有效,有力、統一的管理體制。考向 1 晚清國家社會治理【典例】(2024·湖南卷)清朝新科進士任職意愿向來“以吏、戶二部為優選”,而癸卯(1903)、甲辰(1904)兩科進士的選擇已大相徑庭,最終僅有三人流入吏部,擔任主事。這一變化( )A.導致了科舉制度廢除 B.體現了統治集團的分裂C.改變了中樞決策機制 D.反映了官制改革的影響【答案】D【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晚清(中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癸卯(1903)、甲辰(1904)進士群體,既是清朝歷史上最后的兩科進士,也是清季科舉改制造就的兩科進士,其在辛亥鼎革前后的出處浮沉至為不一。清朝厲行新政,改革官制,裁汰冗員,酌置散卿以議庶政,故出現材料所述現象,D 項正確;1905 年清末新政時期,廢除科舉制,材料所述變化并非科舉制廢除原因,排除 A 項;此時統治集團并未出現分裂,仍然是清政府,排除 B 項;材料所述是官制改革,中樞決策機制并未受到影響,排除 C 項。故選 D 項。【變式訓練 1】官員選拔與管理是國家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治理的必要前提。晚清時期,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選官制度進行了重大變革。這種變革主要體現在( )①廢除科舉制度 ②設立學堂選官制度 ③正式確立公務員制度 ④設立留學畢業生選官制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本題是組合選擇題。時空是:晚清中國。結合所學可知,廢除科舉制度、設立學堂選官制度和留學畢業生選官制度是晚清選官制度的重大變革,①②④符合題意,B 項正確;南京國民政府正式建立了公務員制度,故③不符合題意,排除 A、C、D 項。故選 B 項。【變式訓練 2】晚清主要采用考試選官制度,考試內容包括中外文、禮儀、地理、科學、經典和歷史等,全面考查考生的知識和修養,對參加考試的考生進行多方面的評價。這說明,晚清的考試選官制度( )A.有利于提升官員素質 B.緩解了嚴重的社會危機C.強化了封建專制統治 D.保證了選官的公平公正【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晚清(中國)。據本題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結論是:晚清的選官考試,內容多全面,有利于官員文化素養提升,A 項正確。晚清選官制度并未緩解社會危機,排除 B 項;晚清選官制度變革動搖了清朝的統治基礎,排除 C 項;材料只是反映選官考試內容,無法反映選官的公平公,排除 D 項。故選 A 項。考點二 晚清國家經濟生活與文化交流知識點 1 近代工商業、城市、交通一、工廠制度引進中國(選必二)1、洋務派:創辦江南機器制造總局、福州船政局等一系列近代企業。2、民族資本家:張謇范旭東等,實業救國,開辦民族資本主義工業。二、新的商業經營形式引入中國(選必二)近代銀行 ①1865 年,英國在香港開辦匯豐銀行,并在上海設立分行。②1897 年,盛宣懷在上海創辦的中國通商銀行,是中國人自辦的第一家銀行股份企業 19 世紀 70 年代,民用股份制企業出現,股票開始走向市場證券機構 上海出現了最早專營股票的證券機構——上海平準股票公司百貨機構 1900 年,香港成立了第一家大型百貨公司——先施百貨公司三、近代城市和交通1、城市近代化建設(選必二)①主要城市:上海、天津、廣州等通商口岸,成為近代化性質的工商業城市。②基礎設施:1864年,上海煤氣公司成立;自來水、電力、公路、電報、電話等發展起來。2、交通近代化建設(選必二)①鐵路交通:1881年建成唐胥鐵路;1909年竣工的京張鐵路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干線。②航運業的發展;19世紀 60年代中期,中國人建造的蒸汽動力輪船“黃鵠號”試航成功,揭開了中國近代造船工業的序幕。1872年,輪船招商局在上海正式成立,成為中國近代航運史上的里程碑。③郵政:1878年天津海關書信館對公眾開放郵寄業務;1897年創辦的大清郵政官局,是近代中國國家郵政的開端。知識點 2 近代文化交流西醫在中國的傳播(選必二)1、西式醫院:在通商口岸建立,分科完備,技術先進。牛痘接種法、麻醉術、放射技術等引入中國。2、西醫院校:把教學、科研與臨床結合在一起,培養了相當數量的西醫人才。3、公共衛生:預防傳染病、普及公共衛生知識,實行公共衛生措施。【歷史解釋】近代中國新的商業經營形式產生和發展原因史料 洋務派官僚看到外國銀行的活躍情況,逐步認識到,中國原有的舊式金融機構已不能適應,有自辦銀行的必要。盛宣懷曾說:“西人聚舉國之財,為通商惠工之本,綜其樞紐,皆在銀行。中國亟宜仿辦,毋任外人銀行,專我大利。中國銀行既立……仿借國債,可代洋債,不受重息之換制。”于是,盛宣懷籌辦的第一個銀行——中國通商銀行,經清政府批準,于 1897 年在上海成立。——摘編自許滌新等《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史》(1)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侵略,對中國社會產生極大的震動。(2)在西方工業文明的壓力下整個社會體制被迫進行改革,傳統的社會內部舊式經營方式難以適應經濟發展,需要完成轉型。(3)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客觀上為其產生和發展提供了機遇。(4)西方商業經營模式傳入中國,為中國所學習和借鑒。(5)部分受過西方現代教育的先進中國人,掌握西方先進的商業經營模式,并且立志支持民族工商業發展,與外商爭奪市場。【歷史解釋】近代中國城市化的特點史料 鴉片戰爭后,列強的侵略使中國喪失主權,經濟結構發展畸形,造成近代中國長期的貧窮與落后。但是,西方一些先進工業文明的涌入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近代資本主義的發展,對中國近代城市的崛起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城市的結構與功能都有了明顯的變化。近代城市的崛起過程,簡而言之,就是“因商而興,由工而盛”。——摘編自趙津、李菁《論中國近代城市的崛起》(1)半殖民地色彩:中國近代的城市化是在西方列強的侵略下開始的,一系列通商口岸的開放客觀上促進了中國的城市化進程,這些城市成為西方列強侵華的基地,成為西方人的主要聚集地。(2)農村人口的涌入是城市化重要的推力。(3)工業化水平低下的城市化:中國近代城市的發展不是建立在工業化充分發展的基礎之上的,城市中從事生產事業的人口比例很低,這就造成中國近代城市失業,無業人口眾多。考向 1 晚清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典例】(2024·山東卷)下表為 1846—1905 年英國建筑師在上海、漢口、天津、北京等四地的分布情況統計。這體現了( )城市上海 漢口 天津 北京人次年份1846—1860 14 3 0 01861—1875 120 19 0 01876—1890 193 10 2 01891—1905 353 20 67 14A.晚清外交的不斷退讓 B.英國勢力范圍的擴展C.列強侵略方式的轉變 D.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846—1905 年(中國)。據本題表格材料可知,從 1846 年到 1905 年,上海、漢口、天津、北京等四地英國建筑師的數量在不斷地上漲,且分布呈現伴隨著列強侵略中國的進程,不斷深入中國內地和腹地特點,體現了不平等條約的陸續簽訂,晚清外交的不斷退讓,半殖民地化色彩日益濃厚,A 項正確;英國建筑師在上海、漢口、天津、北京等四地的分布不能代表英國勢力范圍的擴展,且英國的勢力范圍主要在長江流域,排除 B 項;鴉片戰爭之后列強侵略方式主要是商品輸出,直到甲午中日戰爭之后,列強侵略方式轉變為資本輸出,排除 C 項;僅憑四地英國建筑師的分布,不能簡單得出中西文化交流深入的結論,排除 D 項。故選 A 項。【變式訓練 1】有學者認為,19 世紀 80 年代的江南制造總局和福州船政局的技術明顯高于日本的橫須賀造船所,上海輪船招商局自創辦之初的 20 年間獲利甚豐,湖北織布局轉為民辦后以各種經營方式不斷獲利。據此可推知,洋務運動( )A.有利于近代中國社會經濟發展 B.滿足了晚清財政支出需要C.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 D.鞏固了晚清封建專制統治【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 世紀末(中國)。據本題材料信息可知,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機器、技術等,并創辦了一系列近代工業企業,客觀上促進了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A 項正確;洋務運動耗資巨大,而且材料中也沒有顯示滿足了清政府財政支出需要,排除 B 項;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是在 19 世紀末期,排除 C項;洋務運動的失敗以及運動本身所產生的深遠影響最終孕育了很多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對立物,且材料說的是經濟近代化,排除 D 項。故選 A 項。【變式訓練 2】1899 年,開平礦務局技術顧問、美國工程師胡佛調查發現,礦務局為內部每位官員都配備馬匹,花費巨大但實際上很少用得上,中國職員也決不同意任何減薪,只因為這樣很“丟面子”。這從側面反映出( )A.民族工業依賴于外國技術 B.洋務企業未采用現代化經營方式C.晚清近代化轉型極其艱難 D.洋務運動將面臨失敗的必然結局【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899 年(中國)。據本題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結論是:近代中國官辦企業管理方式和薪資分配方面收傳統文化影響較大,側面反映出晚清近代化轉型極其艱難,C 項正確。材料只是強調美國工程師胡佛調查發現的開平礦務局企業管理內容,不屬于技術依賴外國的內容,排除 A 項;1895 年甲午戰爭后洋務運動已經破產,時間不符,排除 B、D 項。故選 C 項。1.(2023·廣東卷)1902 年有人在日記中寫道:“今歲省城將一切書院改為大學堂,選才華秀美者入堂肄業,每月給薪水,所學以西法為要,有主教,有助教,以通西法者為之,此外又延洋夷為師(刻下尚未延來),在堂助教者,聞洋夷為師而告退之者數人,可謂有志氣者矣?!边@反映出( )A.作者具有排外傾向 B.作者主張中體西用C.維新運動漸入高潮 D.天朝上國觀念盛行【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 1902 年中國。據材料“在堂助教者,聞洋夷為師而告退之者數人,可謂有志氣者矣”可知,作者對新式學堂部分助教因為學堂聘請洋人為師采用辭職形式抵制的行為大為贊賞,可見作者具有排外傾向,A 項正確;材料只是記載 1902 年中國新式學堂的相關情況,作者沒有明確表達觀點,排除 B 項;題干涉及時間是 1902 年,戊戌變法 1898 年已經失敗,排除 C 項;材料只能反映當時部分助教排外,不能推斷具體原因,排除 D 項。故選 A 項。2.(2023·全國新課標卷)1910 年,長沙爆發搶米風潮。具有地方議會性質的湖南諮議局致電軍機處,請求朝廷撤換處置失當的巡撫,諮議局議長和士紳聯名致電湖廣總督瑞澂。瑞澂認為該士紳等“跡近干預”,上奏朝廷:“巡撫乃系疆臣,用舍尤應欽定?!边@表明( )A.新政強化了清廷權威 B.諮議局架空了督撫權力C.地方勢力控制了官場 D.士紳階層民主意識增強【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晚清時期的中國。據材料“1910 年” 具有“諮議局議長和士紳” “請求朝廷撤換處置失當的巡撫”并結合所學可知,當時正值清末“預備立憲”時期,模仿西方地方議會的諮議局在各省逐漸建立,士紳聯合諮議局對朝政提出批評建議,引起專制守舊官員的不滿,所以材料可以說明士紳階層民主意識增強,D項正確;結合所學可知,清末新政在推行過程中更激化了社會矛盾,不利于強化清廷權威,排除 A 項;據材料“上奏朝廷” “巡撫乃系疆臣,用舍尤應欽定”可以得出諮議局并未架空了督撫權力,地方勢力并未控制官場,排除 B、C 項。故選 D 項。3.(2023·全國新課標卷)我國東南沿海某港口,在 15 世紀只是一個“結茅而居”的漁村,到 16 世紀,已成為“繁華世界”,“寶貨塞途,家家歌舞賽神,鐘鼓管弦,連飆響答”,時稱“小蘇杭”。能夠說明這一現象的是( )A.朝貢貿易繁榮 B.農業生產技術進步C.白銀大量流入 D.海上絲綢之路興起【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5-16 世紀(中國)。根據材料可知 16 世紀,我國東南沿海某港口貿易增多,商品經濟發展,城市繁榮,結合所學,這一時期,新航路開辟,世界貿易增多,中國手工業產品迅速發展,在對外貿易中占優勢,因此白銀大量流入中國,促進了東南沿海港口城市的興起,C 項正確;明朝在朝貢貿易中采取“免征稅”“給予賞賜”等優待政策,“厚往薄來”,加重了政府的財政負擔,對東南沿海港口城市興起作用有限,排除 A 項;材料強調明朝的對外貿易,與農業生產技術進步無關,排除 B 項;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形成于秦漢,興于唐宋,衰落于明清時期的海禁、閉關鎖國政策,排除 D 項。故選 C 項。4.(2024·江蘇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曾國藩于 1868 年出任直隸總督,半年后他對直隸官員進行考核,并向朝廷上奏。他認為對官員的考核,可以達到“獎勸所加,精神一振,觀摩惕勵,可漸躋循良之域”的效果。下表是根據他對部分官員的考核清單而編制。姓名 身份 考核評語 處置建議蕭履中 南路廳同知 論事軒爽,能耐勞苦,處處以體恤民情為務 上達圣聽,以表政績張延緒 候補知縣 心地明白,辦事安詳,清理積案,力求公允 上達圣聽,以表政績貪酷眾著,民怨沸騰;寧津有呈控侵吞肥己各款, 即行革職,永不敘用;所控胡季煊 寧津縣知縣偽造巨款假賬;株連平民,將其房產抄沒變賣 各款認真查辦,另行奏結李作棠 保安州知州 性耽安逸,罷敕不識,公事委之書差,上下其手 以縣丞降補性情疲緩,久有公事廢弛之名:近尤精力衰頹,于宋炳文 冀州知州 改為教職歸部選用大小政務不能照攝;惟居心厚道,且系進士出身——據《曾國藩全集》(1)據材料概括指出清代考核地方官員的依據。(2)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清代考核地方官員的作用。【答案】(1)依據:是否吃苦耐勞、體恤民情;是否處事合理、公平正義;是否貪贓枉法;是否慵懶怠政;科考榮譽。(2)作用:一定程度監督作用; 提升官員的素養,推動吏治清明和行政效率的提高,社會秩序良性發展;有利于考核內容的標準化;對于當今社會建立更加科學、合理、公正、有效的官員考核制度,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解析】(1)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清代(中國)。依據:根據材料“能耐勞苦,處處以體恤民情為務”可知是否吃苦耐勞、體恤民情;根據材料“心地明白,辦事安詳,清理積案,力求公允”可知是否處事合理、公平正義;根據材料“貪酷眾著,民怨沸騰;寧津有呈控侵吞肥己各款,偽造巨款假賬”可知是否貪贓枉法;根據材料“性耽安逸,罷敕不識,公事委之書差,上下其手”可知是否慵懶怠政;根據材料“惟居心厚道,且系進士出身”可知科考榮譽。(2)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清代(中國)。作用:根據材料“獎勸所加,精神一振,觀摩惕勵,可漸躋循良之域”可知一定程度監督作用; 提升官員的素養,推動吏治清明和行政效率的提高,社會秩序良性發展;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有利于考核內容的標準化;對于當今社會建立更加科學、合理、公正、有效的官員考核制度,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第 12 講 晚清國家社會治理、經濟生活與文化交流目 錄01 考情透視·目標導航 .................................................................................................202 知識導圖·思維領航 .................................................................................................203 考點突破·考法探究 .................................................................................................3考點一 晚清國家社會治理 .......................................................................................................3知識點 1 晚清選官制度的變革 ..................................................................................................................3知識點 2 晚清教育的近代化 ......................................................................................................................3考向 1 晚清國家社會治理 ..........................................................................................................................4考點二 晚清國家經濟生活與文化交流.................................................................................5知識點 1 近代工商業、城市、交通 ..........................................................................................................5知識點 2 近代文化交流 ..........................................................................................................................5考向 1 晚清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 ..........................................................................................................604 真題練習·命題洞見 .................................................................................................7考點要求 考題統計 備考建議選擇題:湖南卷 本講為高考命題熱點,題型2024晚清國家與社會治理 非選擇題:江蘇卷 以選擇題為主,復習時關注(3 年 6 考) 2023 選擇題:廣東卷、全國新課標卷 一些命題關鍵詞:新式學堂、2022 選擇題:河北卷、天津卷、 廢除科舉、癸卯學制、文官2024 選擇題:山東卷 考試、京師同文館、京師圖晚清社會經濟與生活的發選擇題:全國乙卷、全國新課標卷、 書館、近代銀行股份公司、展變化 2023浙江卷 1 月 百貨公司、近代報刊、電報、(3 年 4 考)2022 無 電話、西醫傳播。復習目標:1、晚清時期官員選拔與管理。2、近代以來工商業、城市化、交通與西醫在中國的傳播。3、學校教育、留學以及圖書館、博物館在文化傳承與傳播中的作用。考點一 晚清國家社會治理知識點 1 晚清選官制度的變革1、科舉制度的改革與廢除①1898年,清政府加設經濟特科;廢八股,改試策論,以時務策命題。②1901 年,各省書院、府州縣學改為大中小學堂,設蒙養學堂。③1905 年,詔準立??婆e之奏,1906年起,停止科舉。2、選官制度改革①機構改革: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設農工商部、巡警部、學部等。②選官制度:1904年,頒布《奏定學堂章程》,統一全國學制;學堂選官制度正式設立。不久,確立了留學畢業生選官制度,考試合格者給予相應科舉出身。知識點 2 晚清教育的近代化一、西學傳播與文化教育發展1、1862年,旨在培養外交和翻譯人才的京師同文館在北京設立(選必一)2、清政府創辦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嚴復、詹天佑等是中國較早接受西方教育的近代知識分子。(選必三)3、1868年,專門引進、翻譯西方書籍的江南機器制造總局翻譯館創辦,大量軍事、工程方面的書籍得到翻譯。(選必三)4、北京大學:其前身京師大學堂,是中國教育近代化的標志。1912年,改名為“北京大學”,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學術研究的重鎮。(選必三)5、清華大學:1911年,清華學堂創辦,1928年組建為國立清華大學,迅速發展成為全國高水平的大學。(選必三)二、圖書館、博物館和文物保護1、圖書館:1909年,清政府籌建京師圖書館,1916年起,其開始體現國家圖書館的職能。(選必三)2、博物館①19世紀六七十年代,法國人韓伯祿在上海建立的自然歷史博物館,是中國最早出現的近代意義上的博物館。②1905年,張謇在江蘇南通建立的南通博物館,是中國人自建的第一個公共博物館。3、文物保護:1906年,清政府頒布《保存古物推廣辦法》(選必三)【史料實證】晚清選官制度的意義和局限性史料一:(清政府)1905年廢除科舉制度,成立學部,同時,在京師設立仁學院、進士館,各省設立課吏館。——鄭師渠《中國近代史》史料二就留學選官而言,許多留學生,在中西對比之下,他們感悟振興中華的最大障礙是列強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專制腐敗統治,因而走上立志推翻清王朝的斗爭,不再以功名利祿為目的。從此意義上講,清末選官制度加速了清王朝的滅亡,培養了掘墓者。——張靖《晚清選官制度變革研究》(1)意義①新的選官制度,改善了政府人員結構和知識結構。②將中國傳統任官制度與西學結合,有利于選官制度的近代化。選官制度改革的本意在于培養“尊崇孔教,愛戴大清國”的候補官員,但新生的知識分子通過新式學堂和留學教育,接受了西學,“新政造就了他們,但他們又超出了新政劃定的界限,奔向了立憲和革命”,成為清朝無法控制的社會力量,加速了清朝的滅亡。(2)局限性:晚清采用學堂選官和留學畢業生選官制度取代科舉取士,并由國家包辦學生的出路,這在本質上沒有擺脫傳統的學而優則仕的思維,缺乏有效,有力、統一的管理體制。考向 1 晚清國家社會治理【典例】(2024·湖南卷)清朝新科進士任職意愿向來“以吏、戶二部為優選”,而癸卯(1903)、甲辰(1904)兩科進士的選擇已大相徑庭,最終僅有三人流入吏部,擔任主事。這一變化( )A.導致了科舉制度廢除 B.體現了統治集團的分裂C.改變了中樞決策機制 D.反映了官制改革的影響【變式訓練 1】官員選拔與管理是國家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治理的必要前提。晚清時期,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選官制度進行了重大變革。這種變革主要體現在( )①廢除科舉制度 ②設立學堂選官制度 ③正式確立公務員制度 ④設立留學畢業生選官制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變式訓練 2】晚清主要采用考試選官制度,考試內容包括中外文、禮儀、地理、科學、經典和歷史等,全面考查考生的知識和修養,對參加考試的考生進行多方面的評價。這說明,晚清的考試選官制度( )A.有利于提升官員素質 B.緩解了嚴重的社會危機C.強化了封建專制統治 D.保證了選官的公平公正考點二 晚清國家經濟生活與文化交流知識點 1 近代工商業、城市、交通一、工廠制度引進中國(選必二)1、洋務派:創辦江南機器制造總局、福州船政局等一系列近代企業。2、民族資本家:張謇范旭東等,實業救國,開辦民族資本主義工業。二、新的商業經營形式引入中國(選必二)①1865年,英國在香港開辦匯豐銀行,并在上海設立分行。近代銀行②1897年,盛宣懷在上海創辦的中國通商銀行,是中國人自辦的第一家銀行股份企業 19世紀 70年代,民用股份制企業出現,股票開始走向市場證券機構 上海出現了最早專營股票的證券機構——上海平準股票公司百貨機構 1900年,香港成立了第一家大型百貨公司——先施百貨公司三、近代城市和交通1、城市近代化建設(選必二)①主要城市:上海、天津、廣州等通商口岸,成為近代化性質的工商業城市。②基礎設施:1864年,上海煤氣公司成立;自來水、電力、公路、電報、電話等發展起來。2、交通近代化建設(選必二)①鐵路交通:1881年建成唐胥鐵路;1909年竣工的京張鐵路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干線。②航運業的發展;19世紀 60年代中期,中國人建造的蒸汽動力輪船“黃鵠號”試航成功,揭開了中國近代造船工業的序幕。1872年,輪船招商局在上海正式成立,成為中國近代航運史上的里程碑。③郵政:1878年天津海關書信館對公眾開放郵寄業務;1897年創辦的大清郵政官局,是近代中國國家郵政的開端。知識點 2 近代文化交流西醫在中國的傳播(選必二)1、西式醫院:在通商口岸建立,分科完備,技術先進。牛痘接種法、麻醉術、放射技術等引入中國。2、西醫院校:把教學、科研與臨床結合在一起,培養了相當數量的西醫人才。3、公共衛生:預防傳染病、普及公共衛生知識,實行公共衛生措施。【歷史解釋】近代中國新的商業經營形式產生和發展原因史料 洋務派官僚看到外國銀行的活躍情況,逐步認識到,中國原有的舊式金融機構已不能適應,有自辦銀行的必要。盛宣懷曾說:“西人聚舉國之財,為通商惠工之本,綜其樞紐,皆在銀行。中國亟宜仿辦,毋任外人銀行,專我大利。中國銀行既立……仿借國債,可代洋債,不受重息之換制?!庇谑?,盛宣懷籌辦的第一個銀行——中國通商銀行,經清政府批準,于 1897 年在上海成立。——摘編自許滌新等《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史》(1)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侵略,對中國社會產生極大的震動。(2)在西方工業文明的壓力下整個社會體制被迫進行改革,傳統的社會內部舊式經營方式難以適應經濟發展,需要完成轉型。(3)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客觀上為其產生和發展提供了機遇。(4)西方商業經營模式傳入中國,為中國所學習和借鑒。(5)部分受過西方現代教育的先進中國人,掌握西方先進的商業經營模式,并且立志支持民族工商業發展,與外商爭奪市場。【歷史解釋】近代中國城市化的特點史料 鴉片戰爭后,列強的侵略使中國喪失主權,經濟結構發展畸形,造成近代中國長期的貧窮與落后。但是,西方一些先進工業文明的涌入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近代資本主義的發展,對中國近代城市的崛起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城市的結構與功能都有了明顯的變化。近代城市的崛起過程,簡而言之,就是“因商而興,由工而盛”。——摘編自趙津、李菁《論中國近代城市的崛起》(1)半殖民地色彩:中國近代的城市化是在西方列強的侵略下開始的,一系列通商口岸的開放客觀上促進了中國的城市化進程,這些城市成為西方列強侵華的基地,成為西方人的主要聚集地。(2)農村人口的涌入是城市化重要的推力。(3)工業化水平低下的城市化:中國近代城市的發展不是建立在工業化充分發展的基礎之上的,城市中從事生產事業的人口比例很低,這就造成中國近代城市失業,無業人口眾多。考向 1 晚清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典例】(2024·山東卷)下表為 1846—1905 年英國建筑師在上海、漢口、天津、北京等四地的分布情況統計。這體現了( )城市上海 漢口 天津 北京人次年份1846—1860 14 3 0 01861—1875 120 19 0 01876—1890 193 10 2 01891—1905 353 20 67 14A.晚清外交的不斷退讓 B.英國勢力范圍的擴展C.列強侵略方式的轉變 D.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變式訓練 1】有學者認為,19 世紀 80 年代的江南制造總局和福州船政局的技術明顯高于日本的橫須賀造船所,上海輪船招商局自創辦之初的 20 年間獲利甚豐,湖北織布局轉為民辦后以各種經營方式不斷獲利。據此可推知,洋務運動( )A.有利于近代中國社會經濟發展 B.滿足了晚清財政支出需要C.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 D.鞏固了晚清封建專制統治【變式訓練 2】1899 年,開平礦務局技術顧問、美國工程師胡佛調查發現,礦務局為內部每位官員都配備馬匹,花費巨大但實際上很少用得上,中國職員也決不同意任何減薪,只因為這樣很“丟面子”。這從側面反映出( )A.民族工業依賴于外國技術 B.洋務企業未采用現代化經營方式C.晚清近代化轉型極其艱難 D.洋務運動將面臨失敗的必然結局1.(2023·廣東卷)1902 年有人在日記中寫道:“今歲省城將一切書院改為大學堂,選才華秀美者入堂肄業,每月給薪水,所學以西法為要,有主教,有助教,以通西法者為之,此外又延洋夷為師(刻下尚未延來),在堂助教者,聞洋夷為師而告退之者數人,可謂有志氣者矣。”這反映出( )A.作者具有排外傾向 B.作者主張中體西用C.維新運動漸入高潮 D.天朝上國觀念盛行2.(2023·全國新課標卷)1910 年,長沙爆發搶米風潮。具有地方議會性質的湖南諮議局致電軍機處,請求朝廷撤換處置失當的巡撫,諮議局議長和士紳聯名致電湖廣總督瑞澂。瑞澂認為該士紳等“跡近干預”,上奏朝廷:“巡撫乃系疆臣,用舍尤應欽定。”這表明( )A.新政強化了清廷權威 B.諮議局架空了督撫權力C.地方勢力控制了官場 D.士紳階層民主意識增強3.(2023·全國新課標卷)我國東南沿海某港口,在 15 世紀只是一個“結茅而居”的漁村,到 16 世紀,已成為“繁華世界”,“寶貨塞途,家家歌舞賽神,鐘鼓管弦,連飆響答”,時稱“小蘇杭”。能夠說明這一現象的是( )A.朝貢貿易繁榮 B.農業生產技術進步C.白銀大量流入 D.海上絲綢之路興起4.(2024·江蘇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曾國藩于 1868 年出任直隸總督,半年后他對直隸官員進行考核,并向朝廷上奏。他認為對官員的考核,可以達到“獎勸所加,精神一振,觀摩惕勵,可漸躋循良之域”的效果。下表是根據他對部分官員的考核清單而編制。姓名 身份 考核評語 處置建議蕭履中 南路廳同知 論事軒爽,能耐勞苦,處處以體恤民情為務 上達圣聽,以表政績張延緒 候補知縣 心地明白,辦事安詳,清理積案,力求公允 上達圣聽,以表政績貪酷眾著,民怨沸騰;寧津有呈控侵吞肥己各款, 即行革職,永不敘用;所控胡季煊 寧津縣知縣偽造巨款假賬;株連平民,將其房產抄沒變賣 各款認真查辦,另行奏結李作棠 保安州知州 性耽安逸,罷敕不識,公事委之書差,上下其手 以縣丞降補性情疲緩,久有公事廢弛之名:近尤精力衰頹,于宋炳文 冀州知州 改為教職歸部選用大小政務不能照攝;惟居心厚道,且系進士出身——據《曾國藩全集》(1)據材料概括指出清代考核地方官員的依據。(2)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清代考核地方官員的作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2講 晚清國家社會治理、經濟生活與文化交流(講義)(學生版) 2025年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講練測(新教材新高考).pdf 第12講 晚清國家社會治理、經濟生活與文化交流(講義)(教師版) 2025年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講練測(新教材新高考).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