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 06 講 兩宋的政治和軍事及遼夏金元的統治目 錄01 考情透視·目標導航 .................................................................................................102 知識導圖·思維領航 .................................................................................................303 考點突破·考法探究 .................................................................................................4考點一 兩宋的政治統治與內政外交 .......................................................................................4知識點 1 宋朝政治制度與施政措施 ........................................................................................................4考向 1 宋初專制集權的加強 ................................................................................................................9考向 2 王安石變法 ..............................................................................................................................10知識點 2 官員的選拔與管理(選必一) ..............................................................................................13知識點 3 法律與教化(選必一) ..........................................................................................................14知識點 4 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選必一) ..........................................................................................15知識點 5 戶籍制度和基層治理(選必一) ..........................................................................................16考點二 遼夏金元的政權更替與內政外交...........................................................................17知識點 1 遼夏金元的政治制度與施政措施 ..........................................................................................17考向 1 遼與西夏 ..................................................................................................................................22考向 2 金朝入主中原 ..........................................................................................................................23考向 3 元朝的地方管理 ......................................................................................................................24知識點 2 官員的選拔與管理(選必一) ..............................................................................................25知識點 3 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選必一) ..........................................................................................25考向 4 元朝的民族關系 ......................................................................................................................27知識點 4 戶籍制度和基層治理(選必一) ..........................................................................................2904 真題練習·命題洞見 ...............................................................................................29考點要求 考題統計 備考建議選擇題:湖南卷、重慶卷、遼寧卷、全 本講為高考命題熱點,題型2024 國新課標卷 以選擇題為主,復習時關注非選擇題:安徽卷 一些命題關鍵詞:制度創兩宋的政治與國家治理選擇題:重慶卷、海南卷、湖南卷、山 新、文官政治、重文輕武、(3 年 12 考) 2023東卷、廣東卷 強干弱枝、守內虛外、“三選擇題:全國乙卷 冗”現象、鄉約教化、王安2022非選擇題:江蘇卷 石之變、靖康之恥、紹興和選擇題:廣東卷 議、南北面官、猛安謀克制、2024非選擇題:甘肅卷 行省制度、民族交融、“諸遼夏金元的統治 2023 色戶計”等,這一時期是封選擇題:福建卷、遼寧卷(3 年 9 考) 建經濟繼續發展,民族交融選擇題:天津卷、江蘇卷、遼寧卷、海2022 進一步發展時期,復習時多南卷、浙江卷 1 月關注。復習目標:1、通過唐后期和五代十國的社會動蕩,理解北宋初期強化中央集權的舉措;了解北宋中期的重要改革,認識兩宋時期在政治、軍事上的新變化和重要影響。2、通過了解遼夏金元諸政權的建立、發展和相關制度建設,認識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在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考點一 兩宋的政治統治與內政外交知識點 1 宋朝政治制度與施政措施【整體脈絡】一、宋初中央集權的加強1、背景:①建立: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驛兵變(黃袍加身),改國號為宋,以開封為東京,作為都城,史稱北宋。趙匡胤就是宋太祖。②統一:北宋建立后,相繼滅掉南方的幾個割據政權和北方的北漢,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方針:先南后北)③教訓:吸取唐后期以來軍閥割據、政局動蕩的歷史教訓:外重內輕,君弱臣強。2、目的:加強中央集權,維護政權穩定。3、措施:(1)加強對地方的控制:①行政上(奪其權):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長官知州,節度使逐漸變為虛銜;②經濟財政上(制錢谷):設諸路轉運司統管地方財政,保證各州賦稅絕大部分上繳朝廷;③軍事上(收其兵):將地方精銳部隊編入禁軍,拱衛京師,鎮守地方,定期更換駐地。(杯酒釋兵權)特點:強干弱枝,守內虛外(2)分散機構權力:(中央:二府三司三衙一臺諫,加強君主專制)(特點:分化事權,內外相制)①設樞密院專掌軍政,分割宰相軍權軍事權 ②樞密院與禁軍管理機構“三衙”分權,前者有調兵權但并不統兵,后者統兵但無中央權調兵。財政權 三司專掌財政,與宰相分權,行政權 增設參知政事為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權①包括轉運司在內,先后設立了平行的四個路級機構(四監司),從不同方面對各地方 州進行監控和節制。②州一級增設通判,與知州共同簽署文書,彼此制約。(削弱地方權力,強化中央集權。)皇權-相權特點:從漢唐到宋朝,相權逐漸削弱,君權逐漸加強(3)崇文抑武(重文輕武——重視文官抑制武將的基本國策):重用文官(文官擔任樞密院長官、文官任知州);提倡文治,擴大科舉規模;提高文官與士人的地崇文位杯酒釋兵權,剝奪武將兵權;分散軍權(樞密院與三衙分掌調兵權與統兵權)實行更戍法(禁軍定抑武期更換駐地)4、影響/評價:①積極:各級機構逐層統轄,全國一盤棋,集權于中央,有利于防范內部動亂,維護統治穩定。②消極:宋朝制度建設嚴密,對于各種不穩定因素和管理漏洞的防范十分嚴密,但矯枉過正,嚴重束縛了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導致體制僵化,行政效率低下,新出現的問題得不到及時有效解決,統治危機日趨嚴重。【史料實證】北宋中央集權的加強史料一 宋朝設官之制,名號品秩一切襲用唐舊。然三師、三公不常置,宰相不專用三省長官。中書、門下并列于外,又別置中書于禁中,是謂政事堂,與樞密院對掌大政。天下財賦、內廷諸中外莞庫,悉隸三司。——摘編自[宋]馬端臨《文獻通考》史料二: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軍、監亦如之。掌總理郡政……其賦役、錢谷、獄訟之事,兵民之政皆總焉。通判……建隆四年(公元 963年),詔知府公事并須長吏、通判簽議連書,方許行下……職掌貳郡政,凡兵民、錢谷、戶口、賦役、獄訟聽斷之事,可否裁決,與守臣通簽書施行。——[元]脫脫等《宋史》(1)根據史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北宋前期在中樞權力機構設置上“更革思路”的表現。(2)根據史料二指出,宋代知府與通判的關系如何?這反映出宋代加強中央集權的什么特點?【答案】(1)表現:設中書門下,為行政機構;增設參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權;設樞密院,分割宰相的軍事權;設三司,分割宰相的財政權。(2)關系:知府雖然總理郡政,但受通判牽制,重要公文必須與通判聯署才有效;通判雖是知府的副手,但是可以監督知府,并且可以獨立行使自己的權力。特點:通過地方分權來強化中央集權。【歷史解釋】宋朝加強中央集權的特點?(1)守內虛外:宋朝吸取唐朝外重內輕造成藩鎮割據的教訓,制定了守內虛外的國家戰略,重點防范內部可能出現的隱患,而放松外部存在的威脅。這導致了宋朝在與少數民族政權的戰爭中幾乎是屢戰屢敗。(2)強干弱枝:鑒于唐朝的藩鎮割據,宋朝從軍事、經濟等方面大規模削弱地方實力,強化中央對地方財政的控制,雖然防止了割據勢力的出現,但也造成了地方實力衰弱,不利于邊疆地區的防衛。(3)分化事權:宋朝普遍分化軍權、相權、地方權力,使其互相牽制,有效地加強了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但是,分權過細,造成保守拖沓的政治風氣,官員過多過濫,造成財政危機。(4)崇文抑武:這是兩宋的基本國策,一方面,文人的社會地位提高,使宋朝的文化空前繁榮;另一方面,軍事人才受到打壓,不利于宋朝對外戰爭。二、邊防壓力與財政危機(一)軍事:邊防壓力1、原因:軍事積弱①收精兵,換防(守內虛外)②軍權三分(兵不識將、將不專兵)③崇文抑武(武將位低)2、表現:(1)宋遼關系①北宋建立之前,契丹族建立的遼朝在北方草原崛起,占領了燕云十六州,對中原形成嚴重威脅。②宋太宗時,兩次發起奪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慘敗③宋真宗時,遼軍大舉南下,逼迫北宋簽訂“澶淵之盟”(1005年)。維持已有邊界,遼宋皇帝以兄弟相稱。北宋每年給遼一筆錢物,稱為“歲幣”。通過協議,北宋獲得了北部邊防的基本安定(2)宋夏關系①北宋與西北黨項族新建立的西夏發生戰爭,也是屢戰屢敗。②宋仁宗時雙方最終達成“慶歷和議”西夏向北宋稱臣,但實際上保持帝號;北宋每年送給西夏錢物,稱為“歲賜”。3、評價:①積極:客觀上減少了相互之間的斗爭,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緩和,有利于南北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減少了相互之間的戰爭,有利于各民族人民的友好往來。②消極: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也加劇了財政危機;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遼夏對北宋的威脅。(二)財政危機1、原因:①冗兵——募兵過濫,連吃敗仗;②冗官——官僚隊伍膨脹2、表現:養兵和養官成為朝廷的沉重負擔,財政狀況日益惡化。(三)根本原因:北宋初年加強中央集權的結果(過度集權)三、王安石變法(一)慶歷新政 宋仁宗1、背景:北宋政治風氣因循守舊,行政效率低下2、改革者: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3、改革目的(宗旨):整頓官僚機構4、改革結果:明顯觸犯了官僚集團的既得利益,引發抵制,很快歸于失敗(二)王安石變法 (熙寧變法)1069 年 宋神宗1、背景:①必要性:社會危機嚴重加劇——內憂外患 ②可能性:慶歷新政為王安石變法奠基。2、領域:農業、商業、軍事、科舉、教育等諸多領域3、基本原則:加強國家對這些領域的管理和控制。4、目的:挽救北宋統治危機,實行富國強兵5、內容:目的 內容 結果官府向農民提供農業貸款富國 撥巨資從事商業經營 增加了大筆收入力圖在調控經濟的同時開辟財源對農民進行編制管理和軍事訓練,逐漸恢復“兵農合一”的征兵制,強兵 效果不佳,再敗西夏取代募兵制6、性質:封建地主階級在不觸動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對生產關系進行局部調整的一次改革。7、結果:失敗8、評價:①變法達到了富國目的,增加了大筆收入。②強兵的效果并不明顯,北宋與西夏開戰,又以失敗告終。③一些措施在執行過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引起激烈爭議。④統治集團內部的分裂日益嚴重,北宋逐漸走向衰亡。9、變法局限性:①改革步伐太大,全面改革,觸動的利益集團過多;②操之過急,數項改革幾乎同時推行,缺乏漸進性。除此之外,改革措施的本意與實際效果的背離,變法措施的開展沒有得到有效監督,變法過程中用人不當等都不利于變法的開展。10、變法失敗的原因:①根本原因:王安石變法僅是封建社會內部富國強兵的改革,沒有觸及也不可能觸及導致社會危機加深的根本問題,也就不能從根本上擺脫封建統治危機。②重要原因:一是變法觸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了他們的阻撓和破壞;二是變法過程中用人不當,出現了一些危害百姓利益的現象;三是改革涉及面過廣,頭緒過多,且推行操之過急,缺乏漸進性。11、教訓:①改革必然涉及利益調整,充滿阻力,這就要求改革者必須有堅定的信念和堅韌不拔的意志。②改革要用人得當,善于執行具體改革措施。③改革派領導集團要團結一致,協調行動。【唯物史觀】辯證認識王安石變法的作用?史料:王安石把“管桑之術”主張政府干預經濟、通過官營禁椎等方式來拯救財政困窘的理論……王安石提出在生產流通領域創造財富的觀點……勞動生財人人皆知,交流生財就屬于商品經濟意識,頗有超前性。……變法實踐中,不僅注重“開源”,也注重“節流”……然而王安石通過壟斷重要資源的生產和流通來聚斂財富,極大地扼制了民間經濟的活力,不但沒有解決社會總體的危機,相反還加劇了社會矛盾,以致民怨沸騰。—摘編自譚建立《論王安石的理財思想與措施》(1)進步性①變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加強了國家的軍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②王安石變法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客觀上有利于社會的進步。③王安石能夠對北宋的積弊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這種勇于改革和敢于斗爭的精神,值得肯定。(2)局限性①王安石變法是封建地主階級針對北宋統治危機進行的改革運動,它不可能從根本上擺脫封建統治危機。②變法以維護地主階級的統治為出發點,農民的處境沒有根本的改變,負擔依然沉重。③新法在實際推行中存在一些缺陷,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引起人民的反對。四、南宋的偏安1、背景:①靖康之變:1127年,金朝南下攻破北宋,兩位皇帝徽宗、欽宗被俘虜北去,北宋滅亡。②南宋建立:1127年,趙構在應天府稱皇帝,后來定都臨安(杭州),史稱南宋。趙構就是宋高宗。2、宋金和戰①岳飛抗金:南宋初年,宋軍在與金軍對抗中素質明顯提高,尤以岳飛指揮的“岳家軍”戰績卓著。②紹興和議:1141年,南宋與金訂立紹興和議。以東起淮水、西至大散關一線劃界,南宋對金稱臣,每年向金朝繳納一筆財物,稱為“歲貢”。岳飛被南宋朝廷逮捕殺害。3、南宋偏安①背景:紹興和議訂立后,宋金之間又發生幾次戰爭,南宋地位稍有上升。②政治地位:不再向金稱臣,而是“世為侄國”,繼續維持南北對峙的局面。考向 1 宋初專制集權的加強【典例】(2024·湖南卷)唐末以后出現的新藩鎮,其軍隊主要靠強迫征發而來,難以結成牢固的軍人集團。到后周時,中央禁軍成為最強大的力量。這些變化( )A.有利于中央集權體制的重建 B.從源頭消除了藩鎮割據現象C.促進了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 D.使重文輕武觀念逐漸被接受【答案】A【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唐朝到后周(中國)。據材料“唐末以后出現的新藩鎮,其軍隊主要靠強迫征發而來,難以結成牢固的軍人集團。到后周時,中央禁軍成為最強大的力量”可知,新藩鎮軍隊的特點使得其難以形成強大的割據勢力,而中央禁軍力量的強大則增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能力。這有助于改變唐末以來藩鎮割據、地方勢力強大威脅中央的局面,為重新建立中央集權體制創造了有利條件,A 項正確;“從源頭消除了藩鎮割據現象”說法過于絕對。雖然這些變化對遏制藩鎮割據有積極作用,但不能說從源頭完全消除了藩鎮割據,排除 B 項;材料主要論述的是軍事力量的變化,與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并無直接關聯,排除 C 項;材料中并未體現重文輕武觀念逐漸被接受的相關內容,排除 D 項。故選 A 項。【變式訓練】1.北宋初年的最高統治者們認為:“國家若無內患,必有外憂,若無外憂,必有內患。外憂不過邊事,皆可預為之防;惟奸邪無狀,若為內患,深為可懼。帝王合當用心于此”。基于此想法,宋朝皇帝的做法是( )A.采用以文治國 B.推行強干弱枝 C.設置二府三司 D.開創御史監察【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選題,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據材料時間信息得出準確時空是宋代。題干所說成為內患的奸邪,主要是指朝廷上的宰輔大臣和握兵權的高級將官。宋初為了分割相權而把晚唐五代時權宜設置過的的樞密使(權力與宰相相當)和三司使定為常設官員,以樞密使分取宰相的軍政大極,以三司使分取宰相的財政大權。C 項正確;文官治國并不能限制相權,排除 A 項;“強干弱枝”指的是消減地方勢力,加強中央,而不是削弱相權,排除 B 項;設立監察性質的御史早在秦朝既已出現,排除 D 項。故選 C 項。【變式訓練】2.宋代,新官上任最長半年內仍可帶“新授”等字樣,仁宗寶元二年(1039 年)強調:今后原地方僚屬若犯贓罪,路級長貳上任未滿百日,州級長貳上任未滿一月,因其尚未熟悉新工作,就不必追責,以便展開工作規劃。這項舉措( )A.有利于穩定地方治理秩序 B.容易導致官僚機構的膨脹C.完善了古代官員選拔制度 D.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答案】A【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宋朝(中國)。根據題干信息宋代“新授”官員在一定時期內“因其尚未熟悉新工作,就不必追責,以便展開工作規劃”,這有利于穩定地方治理秩序,A 項正確;宋代對新官的兩項規定,不會導致官僚機構膨脹,排除 B 項;題干信息是關于宋代官員管理制度,而非選官制度,排除 C 項;對新官的免責不體現中央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排除 D 項。故選 A 項。考向 2 王安石變法【典例】(2024·安徽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田子茂出生于山西忻州一普通農家,幼“潁異于群兒”“稍長則便能武事”。神宗元年年間(1078~1085),先為保甲體制下的保丁,后赴京應試,“天子臨軒試之,中第一”,得以“補三班差使”。哲宗紹圣二年(1095)前后,先后擔任涇源路第四將隊將、鄌延路經略司準備差使等職。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因受改革派呂惠卿之案牽連,一度入獄,后無罪釋放,被任命為“綏德軍暖泉寒主”。徽宗崇寧四年(1105),在宋軍收復銀州(今陜西榆林南)戰事中立有軍功。徽宗政和四年(1114)去世,享年 56 歲。田子茂的生平是宋代某些歷史場景的再現。從材料中提取歷史信息,運用所學中國古代史知識,任選角度,自擬論題,加以闡釋。(要求:論題明確,觀點正確,史論結合,表述清晰)【答案】論題 :宋朝科舉制促進社會流動。論述:北宋王朝實行重文輕武的國策,科舉制相比前朝更進一步發展,不僅原則上面向社會開放,而且更加強調公平競爭。田子茂作為一介平民,自由聰穎,年長,先為保丁,后參加科舉,參加殿試,奪得第一,得以授官;從此一路青云,宦海浮沉。由此可見,科舉制促進社會階層的流動,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進入政壇,不少人官居高位,給政治增添活力,促進宋朝社會風氣的變化,時人概括為“取士不問家世”。同時,田子茂的一生,反映了北宋時期邊疆危機、重文輕武、科舉發達、變法改革、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等顯著歷史特征,再現了北宋的某些歷史場景,今天,我們可以從他的生平事跡來研究北宋歷史,以小人物窺探大歷史。【詳解】本題是論述題之選擇觀點說明題。時空是古代中國。根據材料“田子茂出生于山西忻州一普通農家”“稍長則便能武事”“中第一”“擔任涇源路第四將隊將”等信息可得北宋發展科舉、重文輕武。可擬論題為宋朝科舉制促進社會流動。其次結合田子貿個人奮斗歷程結合宋朝歷史發展特征進行論述。如北宋王朝實行重文輕武的國策,科舉制相比前朝更進一步發展,不僅原則上面向社會開放,而且更加強調公平競爭。田子茂作為一介平民,自由聰穎,年長,先為保丁,后參加科舉,參加殿試,奪得第一,得以授官;從此一路青云,宦海浮沉。由此可見,科舉制促進社會階層的流動,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進入政壇,不少人官居高位,給政治增添活力,促進宋朝社會風氣的變化,時人概括為“取士不問家世”。最后總結:田子茂的一生,反映了北宋時期邊疆危機、重文輕武、科舉發達、變法改革、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等顯著歷史特征,再現了北宋的某些歷史場景,今天,我們可以從他的生平事跡來研究北宋歷史,以小人物窺探大歷史。【變式訓練】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青苗法也叫常平斂散法或者常平新法。宋神宗即位以后,不斷征求“救荒之策”,于是王安石以他在鄞縣的經驗,向宋神宗建議推行青苗法。熙寧二年(1069年),宋神宗啟用王安石推行以青苗法為代表的新法。其法先是各州縣變賣庫存的常平倉糧,以所得現金貸給農民。一般每年夏秋未熟前(青黃不接時)分兩次借貸或借糧給農戶,收息兩分(20%),一年后隨兩稅將借貸本息歸還官府。借貸金額按戶等有差別,戶等越高可得貸款越多,貧戶借貸則須富戶擔保。青苗法的好處就在于把常平倉的實物變成貨幣,然后貸給農民,收回時收取利息,使常平倉不僅能夠救災,還減少了實物管理的麻煩,并能增加收益,這一變革可以克服常平倉倉儲不足以及管理困難的弊病。青苗法推行若干年之后,其中的弊病就顯露出來。元豐六年(1083年)初,朝廷又規定各地對當年的青苗錢實行定額斂散,以確保上繳一定的利息收入,并避免無限制發放青苗錢。——摘編自王一勝《王安石與青苗法》(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宋朝任用王安石推行青苗法的動因和有利條件。(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價宋朝任用王安石推行青苗法的利弊。【答案】(1)動因:“三冗兩積”的困境;原有常平法的弊端;有利條件:商品經濟的發展;鄞縣的成功經驗;儒家經邦濟世的觀念;宋神宗的支持。(2)評價:利: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使農民免受高利貸的剝削;有利于常平倉的改進;有利于農業生產的發展;推動了商品經濟的發展;有利于增強政府職能;一定程度上改善宋朝積貧局面;為后世信貸提供歷史借鑒。弊:不法官吏強迫借貸;借貸還息增加負擔;農民貧困催款困難;加劇北宋社會危機。【解析】(1)本題是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宋朝(中國)。第一小問動因:根據材料“宋神宗即位以后,不斷征求‘救荒之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 “三冗兩積”的困境;原有常平法的弊端;第二小問有利條件:根據材料“于是王安石以他在鄞縣的經驗,向宋神宗建議推行青苗法”可知,鄞縣的成功經驗;根據材料“宋神宗啟用王安石推行以青苗法為代表的新法”可知,宋神宗的支持;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商品經濟的發展;儒家經邦濟世的觀念。(2)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宋朝(中國)。利:根據材料“青苗法的好處就在于把常平倉的實物變成貨幣,然后貸給農民,收回時收取利息,使常平倉不僅能夠救災,還減少了實物管理的麻煩,并能增加收益”可知,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使農民免受高利貸的剝削;有利于農業生產的發展;有利于增強政府職能;一定程度上改善宋朝積貧局面;根據材料“這一變革可以克服常平倉倉儲不足以及管理困難的弊病”可知,有利于常平倉的改進;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推動了商品經濟的發展;為后世信貸提供歷史借鑒。弊:根據材料“青苗法推行若干年之后,其中的弊病就顯露出來。元豐六年(1083 年)初,朝廷又規定各地對當年的青苗錢實行定額斂散,以確保上繳一定的利息收入,并避免無限制發放青苗錢”并結合所學知識,可從不法官吏強迫借貸;借貸還息增加負擔;農民貧困催款困難;加劇北宋社會危機等方面分析。【變式訓練】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青苗法者,以常平余本作青苗錢,散與人戶,令出息二分,春散秋斂。均輸法者,以發運之職改為均輸,假以錢貨,凡上供之物,皆得徙貴就踐,用近易遠,預知在京倉庫所當辦者,得以便宜蓄買。……免役之法,據家高下,各令出錢雇人充役,下至單丁、女戶,本來無役者,亦一概輸錢,謂之助役錢。市易之法,聽人賒貨縣官財貨,以田宅或金帛為抵當,出息十分之二,過期不輸,息外每月更加罰錢百分之二。……又有免行錢者,約京師百物諸行利入厚薄,皆令納錢,與免行戶祗應。自是四方爭言農田水利,古陂廢堰,悉務興復。又令民封狀增價以買坊場,又增茶監之額,又設措置河北糴便司,廣積糧谷于臨流州縣,以備饋運。由是賦斂愈重,而天下騷然矣。——《宋史》卷三百二十七材料二 今介甫為政,盡變更祖宗舊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毀之,棄者取之,屹屹焉窮日力,繼之以夜,而不得息。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內起京師,外周四海,士、吏、兵、農、工、商、僧、道無一人得襲故而守常者,紛紛擾擾,莫安其居。——司馬光《傳家集》卷 60《與王介甫書》材料三 二三年間,開闔動搖,舉天地之內,無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數十百事交舉并作,欲以歲月變化天下。——劉摯《忠肅集》卷 3《論助役法分析第二疏》(1)材料一的措施折射出王安石變法的社會經濟背景是什么?(2)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評析司馬光、劉摯對王安石變法的看法。【答案】(1)背景:北宋積貧積弱,財政困難;高利貸現象嚴重;貧富分化,農民貧困;工商業發達,商品經濟發展;大商人操縱物價、市場;農業基礎設施薄弱。(2)司馬光和劉摯對于王安石變法的看法都是負面的與片面的。司馬光和劉摯的批評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變法增加了百姓的負擔,如免役法規定即使是原本無役的單丁、女戶也需要繳納助役錢;其次,變法導致了市場混亂,如市易法規定逾期不還款者需支付額外的罰金;最后,變法引起了社會的動蕩不安,如青苗法和均輸法都可能導致物價上漲,從而引發社會不穩定。但是,他們的看法忽視王安石變法的積極作用。王安石變法實現青苗法、均輸法、免役法、市易法,打破了大地主與大官僚對于市場的壟斷,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維持市場的穩定等。其次,王安石實行“將兵法”等軍事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宋軍的戰斗力。綜上所述,司馬光和劉摯對于王安石變法的看法都是片面的。【解析】(1)本題是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宋朝的中國。根據王安石變法在經濟方面的措施得出北宋積貧積弱,財政困難;根據材料一“以常平糴本作青苗錢”得出高利貸現象嚴重;根據材料一“以常平糴本作青苗錢,散與人戶”得出貧富分化,農民貧困;根據材料一“市易之法,聽人賒貸縣官財貨,以田宅或金帛為抵當”可知,工商業發達,商品經濟發展與大商人操縱物價、市場;根據材料一“農田水利,古陂廢堰,悉務興復”得出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等。(2)本題是認識類材料分析題。時空古代的中國。根據材料二“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內起京師,外周四海,士、吏、兵、農、工、商、僧、道無一人得襲故而守常者,紛紛擾擾,莫安其居。”與材料三“二三年間,開闔動搖,舉天地之內,無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司馬光和劉摯對于王安石變法的看法都是負面的與片面的。從消極方面進行分析,根據材料二“今介甫為政,盡變更祖宗舊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變法引起了社會的動蕩不安,如青苗法和均輸法都可能導致物價上漲,從而引發社會不穩定;根據材料一“免役之法,據家高下,各令出錢雇人充役,下至單丁、女戶,本來無役者,亦一概輸錢,謂之助役錢”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首先,變法增加了百姓的負擔,如免役法規定即使是原本無役的單丁、女戶也需要繳納助役錢;根據材料一“市易之法,聽人賒貨縣官財貨,以田宅或金帛為抵當,出息十分之二,過期不輸,息外每月更加罰錢百分之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其次,變法導致了市場混亂,如市易法規定逾期不還款者需支付額外的罰金。從積極方面分析,根據材料一“青苗法者,以常平余本作青苗錢,散與人戶,令出息二分,春散秋斂”與“又有免行錢者,約京師百物諸行利入厚薄,皆令納錢,與免行戶祗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但是,他們的看法忽視王安石變法的積極作用。王安石變法實現青苗法、均輸法、免役法、市易法,打破了大地主與大官僚對于市場的壟斷,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維持市場的穩定等;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王安石實行“將兵法”等軍事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宋軍的戰斗力。最后,總結歸納,升華中心。司馬光和劉摯對于王安石變法的看法都是片面的。知識點 2 官員的選拔與管理(選必一)選拔:科舉制進一步發展完善①科舉制比唐朝更為完善,不僅原則上面向全社會開放,而且更加強調公平競爭,“取士不問家世”,科舉成為選官的主要途徑;②北宋朝廷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各自分配名額,分別錄取。考核:制定了嚴格的標準考核官員監察:“臺諫合一”御史擁有了諫官的議事權,諫官擁有了御史的監察權。【歷史解釋】古代官員考核制度的特點史料:兩宋政府頒布了多項行政法律以管理龐大的官僚群體。宋朝的科舉考試開設了“明法科”,法律成為科考的重要內容。宋朝專門設置審官院負責京官和朝官的考課……宋朝擴大了御史的彈奏權和行政監督權……地方建立監司、通判監察體系……皇帝親自掌握御史的任免權,未經兩任縣令者,不得為御史。還頒發了《名例敕》《職制令》……對監察官的職權與活動做出了明確的規范。摘編自楊世鑫《法制前提下的宋代公務員管理》(1)考核內容較全面:既考察顯性的經濟和社會指標,也注重對官吏道德才能的評判。(2)考核對象合理分類:不僅中央朝廷的官吏要接受考核,而且對地方官和京官采用了不同的考核體系。(3)考核機構專業化:唐代出現最早的專門考核機構——吏部考功司,宋代設審官院、考課院和監司負責不同類別官吏的考核,明代由吏部尚書和御史臺都御史會同有關部門行使京察和外察之職。(4)考核過程注重公開公正:宋代對京官的考核叫磨勘,意為檢查復核,以防止申報不實或獎懲升降不妥。【唯物史觀】辯證評價宋代文官政治?史料:兩宋時期,文臣群體的政治地位不斷提高,以科舉出身為主體的文官隊伍成為政治的中堅力量,獨具特色的文臣士大夫政治體制得以確立。這種政治體制的確立是唐五代以來社會結構變化和經濟文化發展的產物,同時也與宋代的科舉制度、崇文抑武國策等因素密切相關。—楊寧一《歷史學習新視野新知識》(1)積極性:宋代文官制度使傳統的貴族政治、武人政治基本上退出了封建中國的歷史舞臺;宋代文官制度使權力收縱自如,無尾大不掉之虞;宋代文官制度使書院興起,學者輩出,經學、史學、文學、科學技術等均甚發達。(2)消極性:政出多門,效率低下;冗費增多,財政拮據;容易形成黨爭;頭重尾輕,地方凋敝。知識點 3 法律與教化(選必一)1、宋朝的法律:基本沿用唐朝法律體系,制定法律多以唐律為藍本《宋刑統》的條目與《唐律疏議》基本相同,內容略有改變《天圣令》是以唐《開元二十五年令》為藍本2、宋朝的教化:儒學開始向基層滲透,并發展出理學①背景:理學從北宋周敦頤開始,到南宋朱熹集大成,程朱理學在南宋后期逐步確立統治地位。②表現:A.社會層面:教育、科舉、授徒、書院、講學B.鄉里層面:鄉約、族規C.家庭層面:家訓知識點 4 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選必一)1、民族關系2、對外關系(選必三)造紙術:對當時歐洲的教育、政治及商業等活動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火藥:推動了歐洲火藥武器的發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擊,靠冷兵器耀武揚威的騎士階層日漸衰落指南針:促進了遠洋航行,推動了大航海時代的到來知識點 5 戶籍制度和基層治理(選必一)1.戶籍制度主戶:擁有土地、繳納賦稅的稅戶客戶:沒有土地的佃戶2.基層治理唐朝的鄰保制度,以四家為鄰五鄰為保,彼此之間相互監督。北宋王安石實施的保甲制即源于此。3.社會保障從唐朝開始,政府設收容貧老、孤兒和乞討流浪人員的專門機構,如唐朝的養病坊、宋朝的福田院、元朝的眾濟院、明清的養濟院。社倉、義倉的設置比較普遍(朱子社倉);北宋范仲淹在族內創設義田,賑濟族人,影響深遠;宗族通過設立義田、義學、義宅、義冢等族產,在衣食、住行、婚娶、蒙養、喪葬等方面資助族中貧困者。【歷史解釋】鄉約制度的特點和作用史料一:宋代中央負責救荒賑災工作的有轉運司、常平司……地方長官都要負責賑濟事宜。宋代的賑災救荒包括檢災和賑濟兩大步驟,只有通過民戶訴災、檢放和抄禮之后才能進入賑濟程序。……還建立了福田院、居養院、安濟坊、漏澤園等慈善福利機構,兒童、殘疾人和普通老者也紛紛納入了社會保障體系。宋代還鼓勵民間有力之家積極出資,賑濟災荒……一定的獎勵……以范仲淹為首的士大夫們興起的義莊也是有益的補充。這種以家族為單位的社會保障體系,分解了許多社會成員的生存風險。—摘編自杜偉《兩宋社會保障探析》史料二:宋神宗時期,鄉間禮儀教化便已初見端倪……陜西藍田呂大忠、呂大防、呂大鈞、呂大臨兄弟在家為父丁憂,開創并推廣《呂氏鄉約》,這是禮儀下鄉運動的肇始……《呂氏鄉約》制定了四個方面的行為規范:德業相勸、過失相規、禮俗相交、患難相恤。《呂氏鄉約》倡導鄉民互幫互助,自愿入約,并選出約正監管值守……宋徽宗時期……編訂了一部國家禮典《政和五禮新儀》……首次出現了庶人婚儀、冠儀和喪儀,官方開始推動禮儀文化向民間發展。一摘編自李文娟《宋代鄉約鄉禮》(1)特點①由人民公約,而不是官府命令。②成文法則。中國農村的成訓習俗向來是世代相續,口頭相傳,從沒有見之于文字,見之于契約。③以鄉為單位而不是以縣為單位,從小處著手,易收功效。④以聚會的形式,使鄉人相親,淳厚風俗。(2)作用①鄉約制度的實行,使封建統治者所倡導的道德規范和要求為廣大民眾所內化,從而起到了巨大的教化作用。②有利于維護社會秩序,加強基層社會治理。③有利于發展生產。④促進了儒家文化和傳統道德的傳播。考點二 遼夏金元的政權更替與內政外交知識點 1 遼夏金元的政治制度與施政措施一、遼與西夏(一)遼1、起源:契丹族與鮮卑同源,在遼河上游過著游牧、漁獵生活。2、建立:916年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國,定都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后來版圖擴大,改國號為遼3、遼宋關系:遼與北宋長期對峙,大部分時間里維持了和平局面,通使頻繁,貿易活躍。4、政治制度:(1)南、北面官制:遼朝的職官設置分為南、北面官。①職責:南面官負責以漢人為主的農耕民族事務;北面官負責契丹族等游牧民族事務②特點:因俗而治,蕃漢分治(即遼朝固有的制度統治契丹人,用漢人的制度統治漢人)(2)四時捺缽(nà bō)制度:皇帝和宮廷依然保持草原習俗,每年隨季節轉換定期遷徙。遷徙中的行營成為國家政治中心。(二)西夏1、起源:黨項族是古代羌人的分支,唐末在今陜北、寧夏一帶形成邊疆藩鎮,宋初仍然保持半獨立的地位。2、建立:1038年,黨項首領元昊脫離宋朝稱帝,定都興慶府(今寧夏銀川),國號大夏,史稱西夏。3、夏金關系:北宋滅亡后,西夏向金朝稱臣,仍然保持事實上的獨立。4、政治制度:其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機構除漢式官稱外,同時有一套本民族稱謂的官稱。(一制度兩稱謂)【史料實證】遼夏的政治制度史料:自契丹侵取燕、薊以北,拓跋自得靈、夏以西,其間所生豪英,皆為其用。得中國土地,役中國人力,稱中國位號,仿中國官屬,任中國賢才,讀中國書籍,用中國車服,行中國法令。是二敵所為,皆與中國等。[南宋]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據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遼、西夏政治制度的特點及其產生的歷史作用。說明遼、西夏與北宋是如何在碰撞中交融的?特點:遼和西夏都仿用漢族官制。歷史作用:促進了少數民族政權向封建制度過渡,有利于民族交融。碰撞中交融:北宋與遼、西夏通過戰爭與和議,在邊境建立貿易市場,經濟、文化得到交流;西夏仿效宋朝制度設置行政機構,創造西夏文字。【歷史解釋】遼和西夏政治統治的特點及原因(1)特點①學習漢族政治制度,同時保留本民族的特色:都較多地吸收了中原先進的政治制度內容,如遼和西夏都沿用唐代官制;西夏仿效唐宋王朝建立政治制度,推行科舉制度。②“蕃漢分治”、因俗而治:對本民族和漢人實行不同的統治方式,如遼統治者采取“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的政治制度。(2)原因:遼、西夏統治的北方地區游牧民族和漢族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及生活方式存在差異,為了適應這些地區的不同情況而采取因地制宜(或因俗而治)的管理方式。二、金朝入主中原1、起源:女真族活動于黑龍江、松花江流域,以農業、狩獵、畜牧為生。2、建立:1114年女真族首領完顏阿骨打舉兵反遼,1115年稱皇帝,建立金朝,定都會寧府(上京、今黑龍江阿城)3、宋京對峙:1125年,金滅遼;1127年滅北宋,與南宋逐漸形成對峙局面4、遷都:1153年,金遷都燕京,將燕京改名為中都。5、政治制度:①基本沿襲唐宋制度②保持了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統叫作“猛安謀克”6、猛安謀克制:①性質:女真族的軍事和社會組織單位。②職能:平時耕作,戰時選拔丁壯出征。③特點:兵民合一④效果:不僅節約了財政開支,而且保證了較強的戰斗力。7、金朝的興衰①鼎盛:12世紀后期金世宗在位,金朝進入鼎盛時期,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史稱“大定之治”,世宗被百姓譽為“小堯舜”。②衰落:世宗死后,金朝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襲擾,猛安謀克又日益腐化,統治逐漸衰落。【史料實證】金朝的猛安謀克制史料:金以兵立國,猛安、謀克最為根本。猛安者,千夫長也;謀克者,百夫長也。……然猛安、謀克,皆由世襲,滋生蕃息。軍費錢絹,供給最煩。后移屯中原,刷括民田入宮以給之,人三十畝,自不耕種,奴蓄漢人為之佃蔚,取租而已。改編自鄧之誠《宋遼夏金元史》根據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猛安謀克制的特點,并分析其在金入主中原后產生的消極影響?特點:既是軍事組織,又是行政機構;軍事、行政、生產三位一體;寓兵于農,兵民合一;世襲爵銜。消極影響:降低軍隊戰斗力;威脅社會安定;加快了金的滅亡;等等。【歷史解釋】猛安謀克制的積極作用(1)地緣政權代替血緣的氏族組織,便于國家管理。(2)節省國家財政開支,提高軍隊戰斗力。(3)實際上是對先進封建文明的肯定,并促進少數民族的封建化,有利于民族交融。三、從蒙古崛起到元朝統一(一)蒙古崛起1、建國: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汗國,被尊稱為“成吉思汗”。2、擴張:先后滅西遼、西夏(1227)、金(1234),收服吐蕃諸國,兼并云南的大理政權,遠征到中亞、西亞、東歐地區(二)元朝建立1、定都大都:1260年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即位,推行中原傳統政治制度,興建大都。2、元朝建立: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1272年定都大都(今北京),忽必烈就是元世祖。3、影響:結束了我國歷史上較長時期的分裂割據局面,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4、地位: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北方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5、汗國分裂:蒙古其他統治區域,形成四大汗國(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利汗國),它們在名義上仍將元朝尊為宗主國。(三)元朝統一1、占領臨安:1276年,元軍占領南宋都城臨安2、完成統一:1279年,元軍在崖山擊敗南宋余部,完成統一。南宋宰相文天祥被俘,堅拒勸降,在大都從容就義。(四)元朝鞏固統一的措施1、驛站制度①修驛道、設驛站:為鞏固統一,元朝修筑了四通八達的驛道,設立驛站,為公差人員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務,并運輸官府物資。②設急遞鋪:相隔一定距離分設急遞鋪,負責傳遞公文。③作用: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維護國家統一,促進了交通運輸的發展;推動了經濟文化交流。2、行省制度:①內容:當時中央的宰相機構是中書省,委派官員代表中書省處理地方事務,逐漸形成常設機構,稱為行中書省,簡稱行省。除今天的河北、山西、山東地區由中書省直轄外,全國共設 10個行省。②特點:行省轄區廣闊,軍政大權集中(行政效率高);但受制于中央(中央集權)③影響:提高了行政效率,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統一,是我國省制的開端,也促進了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3、邊疆管理:①吐蕃地區:由直屬中央政府的宣政院進行管理。②西域:設北庭都元帥府、宣慰司等管理軍政事務,加強了對西域的管轄。③臺灣:在隸屬福建晉江的澎湖設置巡檢司,履行行政管理職能,以經略臺灣。【歷史解釋】行省制度的缺陷與作用史料:元代的行省制度采取“犬牙交錯”的原則……行省既是朝廷的派出機構,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機構,“掌國庶務,統郡縣,鎮邊鄙……凡錢糧、兵甲、屯種、漕運、軍國重事,無不領之”,但地方官吏的選用主要由中書省和吏部負責,調動行省所屬軍隊須皇帝批準。行省事務處理實行圓議連署制與分領制相結合。在圓議連署制下,數名行省正官共同議政決策……分領制指錢糧、兵甲、屯種、漕運四大職事由正官分別執掌。摘編自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1)缺陷①行省面積過大,不利于地方經濟的發展。②行省之下還有路、府、州、縣四級行政機構,導致官僚系統繁雜,壓縮了下級機構的行政空間。③行省極力打破山川地理形勢,不利于地方經濟文化的交流等。(2)行省制度在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中所起的作用①行省直接隸屬中書省,中央集權得到強化,有利于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②適應了元政府管理空前遼闊疆域的需要,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③有利于促進和加強民族交融。④是我國省制的開端,為后世行政區劃奠定了基礎,對后世影響深遠。四、元朝的民族關系(一)蒙古族和回回的形成1、蒙古族的形成:蒙古原是漠北的一個游牧部落,鐵木真統一草原后逐漸將其他部落融入其中。2、回回的形成:來自中亞、西亞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國,同漢、蒙古、畏兀兒等民族長期相處、不斷通婚,逐漸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國回族的前身——回回。(二)民族政策——“四等人制”1、目的:蒙古統治者為了保障自己的統治利益2、性質:民族歧視和壓迫政策;對不同民族采取差別對待措施,后人概括為“四等人制”3、內容:等級 名稱 構成第一等 蒙古人 蒙古族第二等 色目人 指蒙古以外的西北、西域各族人,包括西夏、畏兀兒、回回等第三等 漢人 北方的漢族和已經入居中原的契丹、女真人第四等 南人 原南宋統治區的居民(三)民族交融與元朝滅亡1、原因:①隨著時間推移,民族矛盾逐漸減弱,社會貧富差距帶來的階級矛盾卻日益嚴重。②14世紀中葉,農民起義相繼在中原和南方爆發,不久元朝滅亡,以宮廷貴族為核心的一部分蒙古人退回草原。2、概況:①1351年,韓山童、劉福通、徐壽輝等領導的紅巾軍起義爆發。②原屬紅巾軍的朱元璋獨樹旗幟,1368年正月在南京稱帝,建立明朝。③1368年 8月,明軍攻陷元大都,元朝滅亡。3、結果:以宮廷貴族為核心的一部分蒙古人退回草原。大批留居內地的蒙古人、色目人等,逐漸與漢族相融合。考向 1 遼與西夏【典例】(2022·天津卷)遼都上京城由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漢城組成,皇城是契丹皇帝和貴族理政、生活之地,皇城內除宮城外還有官署、孔廟和佛寺;漢城為漢人、商人、使節等居住之所。這樣的都城布局體現了( )A.因俗而治的統治思想 B.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C.儒家文化的全面影響 D.稱霸中原的強盛國力【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皇城是契丹皇帝和貴族理政、生活之地,皇城內除宮城外還有官署、孔廟和佛寺;漢城為漢人、商人、使節等居住之所”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遼采取漢人和契丹人分開治理的措施,體現因地制宜和因俗而治的特點,A 項正確;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B 項;儒家文化的全面影響,說法過于絕對,排除 C 項;稱霸中原的強盛國力與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D 項。故選 A 項。【變式訓練】1.1043 年,遼興宗為調節宋夏糾紛,致宋仁宗信中表示,宋遼“兩朝事同一家”。蕭普女太后主持北遼政權時,致書宋徽宗,寫有遼宋“義篤一家,誓傳百襈。”其意在表達遼和宋( )A.政治上親如一家 B.經濟上有互補性 C.文化上有認同感 D.關系上相互依賴【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選題,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目的題,據材料時間信息得出準確時空是遼和宋(中國)。材料中的“兩朝事同一家”、“義篤一家,誓傳百襈”都旨在表現遼這個少數民族政權和宋政權具備一致性的,即民族雖有差異,但文化系統是一體的,都是以儒學為核心的中華文化圈,因此遼和宋之間在文化上的認同感是一致的,C 項正確;遼宋作為并列的政權,始終存在紛爭和差異,政治上親如一家用來形容兩個政權的關系不夠準確,排除 A 項;材料中沒有表現任何和經濟類型相關的內容,排除 B 項;宋遼之間不是相互依賴,是在綜合考慮實際情況的前提下兩個政權之間的相互妥協,排除 D 項。故選 C 項。【變式訓練】2.黨項族原居住在高寒地帶,逐水草遷徙,無文字,只有部族首領,無方職。內遷后,夏州漸有職官設置,從李繼遷“曲延儒士,潛設官邸,全異羌風……”到李德明建館舍,以迎送宋使,禮儀中節,漸有華風。“大輦方輿,鹵簿儀衛,一如中國帝制”。這一變化體現出西夏( )A.貴族特權完全廢除 B.民族交融不斷加強C.民族矛盾已經消融 D.職官制度臻于完善【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西夏(中國)。根據材料可知,內遷之后的黨項族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在禮儀風俗和政治體制等方面日益接近中原政權,體現出民族交融的深化,B 項正確;材料無法直接得出貴族特權完全被廢除的結論,表述不準確,排除 A 項;“民族矛盾已經消融”的說法與題干及史實不符,排除 C 項;材料反映了西夏對漢族職官制度的學習內容,但臻于完善的表述過于絕對,排除 D 項。故選 B 項。考向 2 金朝入主中原【典例】(2023·遼寧卷)紹興和議之后,金人所需茶葉“自宋人歲供之外,皆貿易于宋界之榷場”。1198年,金朝認為向南宋購茶“費國用而資敵”,次年在今山東、河南等地設坊制茶。然其茶葉價高味差,售賣不暢,遂“罷造茶之坊”,繼續向南宋購茶。這表明( )A.金朝轄境內不適宜茶樹的種植 B.金朝財政負擔沉重C.茶在金人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 D.經濟重心南移完成【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 1198 年宋朝、金朝(中國)。材料反映了紹興和議后,金朝從南宋購買茶葉,但由于金朝自己制茶的成本高、品質差,導致茶葉售賣不暢,于是繼續從南宋購買茶葉,這說明茶在金人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C項正確;材料未體現金朝轄境內不適宜茶樹的種植,排除 A 項;材料主要反映出茶在金人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材料未體現金朝財政負擔沉重,排除 B 項;雖然經濟重心南移的完成是在南宋時期,但是據材料信息無法得出當時經濟重心南移是否完成,排除 D 項。故選 C 項。【變式訓練】1.在金朝(1115—1234 年)統治下的北方地區,有大量儒士以“學道”“行道”等話語相尚,追求乃至發明義理、性命之學,部分儒士甚至開始標榜“心學”,逐漸走向心性之學。這反映了( )A.儒學的復興已漸成全國潮流 B.南北文化開始出現趨同之勢C.道家思想在北方的影響日盛 D.金朝時期文化重心發生北移【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選題,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據材料時間信息得出準確時空是金朝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金朝統治下的北方大量儒士追求義理之學,甚至走向心性之學,而當時南宋已經出現理學和心學,可知南北文化出現趨同之勢,B 項正確;材料只涉及北方,“全國潮流”說法錯誤,排除 A 項;材料強調的是儒家思想在北方影響增強,排除 C 項;材料中沒體現文化重心的北移,排除 D 項。故選 B 項。【變式訓練】2.金朝建立后,漸有女真貴族不再親自役使奴婢從事生產,而是出租土地,坐食租稅。元朝時期,也有很多主人讓“驅口”(元朝對奴婢的稱謂)從事農耕,采取“歲責其租賦”的剝削方式。上述史實可以用于說明該時期( )A.貴族門閥政治廢止 B.階層間固化逐漸松動C.民族矛盾走向緩和 D.少數民族封建化加深【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題干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金朝、元朝(中國)。據題干所述,金朝女真貴族出租土地收取租稅,元朝時期也有奴婢被出租從事農業生產并交付租賦的現象,這表明傳統的奴隸主對奴隸的直接剝削關系減少,轉而采用封建地租剝削方式,反映出少數民族政權下的社會經濟關系向封建化方向發展,D 項正確;題干信息并未涉及貴族門閥政治的廢止,排除 A 項;階層間流動性的松動和民族矛盾的緩和在題干中沒有直接體現,排除 B、C 兩項。故選 D 項。考向 3 元朝的地方管理【典例】(2022·江蘇卷)元朝創建行御史臺“主察行省”。至元二十年,江淮行省“有欲專肆而忌廉察官者”,建議行御史臺隸屬行省。經重臣董文用據理力爭,該圖謀未能得逞。至元二十八年,行御史臺不受行省節制在法令上被確認。這說明元代( )A.行省長官的特權受到否定 B.地方權力的監督機制得到改善C.地方的吏治問題得以解決 D.行省事務最終由朝廷大臣決定【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元朝創建行御史臺‘主察行省’......至元二十八年,行御史臺不受行省節制在法令上被確認”可知,元朝建行御史臺監察行省,江淮行省“欲專肆”建議行御史臺隸屬行省,未能得逞,之后行御史臺不受行省節制在法令上被確認,說明行御史臺能夠更好的監察地方,地方權力的監督機制得到改善, B 項正確;行省長官的特權受到否定,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 A 項;通過材料信息無法判斷地方吏治問題解決程度,排除 C 項;行省事務最終由朝廷大臣決定,不符合史實,排除 D 項。故選 B 項。【變式訓練】1.元朝實行四等人制,“內北國而外中國,內北人而外南人”,但文化交流頻繁。江南經濟發達,風景秀麗,北人往往以江南一游為榮。而南人大多以“游孔林”、“謁京師”作為人生的重要經歷。這表明( )A.元朝民族文化交融客觀存在 B.北人南往的主因是尊崇儒術C.文明發展呈現多元一體趨勢 D.國家政策阻礙了文化的交流【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選題,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據材料時間信息得出準確時空是元朝。根據材料,雖然元朝實行四等人制,但是南北方的交流依然存在,A 項正確;北人南往是因為自身的需求,和儒學無關,排除 B 項;材料沒體現多元,排除 C 項;材料中體現的是南北的交流,不是阻礙,排除 D 項。故選 A 項。【變式訓練】2.據《元史》記載:“諸內都官仕云南者,有罪依常律,土官有罪,罪而不廢。諸左右兩江所部土官,輒興兵相仇殺者,坐以叛逆之罪。其有妄相告言者,以其罪罪之。”由此可知( )A.土司犯罪在民族聚居區處理上的差異 B.土司與元朝中央政府之間的關系緊張C.元朝統治者推行民族歧視和壓迫政策 D.元朝對西域地區實行有效的行政管理【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元朝(中國)。據材料可知,元朝時,云南土官犯罪不受國家法律的影響,而兩江的土官若興兵則以叛逆之罪論處,體現了元朝土司犯罪在民族聚居區處理上的差異,A 項正確;材料描述的是土司犯罪的規定,而非與元朝中央政府之間的關系緊張,排除 B 項;材料沒有描述元朝的民族政策,排除 C 項;元朝在西南地區實行土司制度,而非西域地區,排除 D 項。故選 A 項。知識點 2 官員的選拔與管理(選必一)選拔:1313年,元仁宗下詔恢復科舉。監察:知識點 3 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選必一)1.民族關系:元朝:①與漢唐王朝通過冊封和朝貢對邊疆地區實施控制不同,元朝的遼闊疆域與王朝統治相始終,邊疆管理更多地呈現出與內地一體化的趨向。②“四等人制”。③元朝滅亡后,以宮廷貴族為核心的一部分蒙古人退回草原,大批蒙古人、色目人留居內地并逐漸與漢族相融合.2.蒙古西征(選必三)影響①給被征服地區的社會經濟帶來嚴重破壞②客觀上推動了東西方的交流③引發了較大規模的民族遷徙,使亞歐內陸的民族分布產生了變化,一些被征服地區的文化面貌有所改變。西遷:遷徙的移民主要是西征的蒙古軍隊。14世紀后,他們逐漸與當地居民融合。東遷:大批移民自西東遷,進入中國中原地區,被稱為“色目人”。【家國情懷】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在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發展中的重要作用(1)政治上:“蕃漢分治”“猛安謀克”為后世因俗而治、發展民兵等,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鑒;元朝完成國家統一,開拓疆域;元朝開創行省制度,影響深遠;元朝有效管轄邊疆,特別是西藏(宣政院)、臺灣(澎湖巡檢司);等等。(2)經濟上,元朝封建經濟繼續發展:勸課農桑,推廣植棉;出現青花瓷,繼續外銷;印刷業發展;驛傳制度,交通發達;杭州市場發達;取直大運河,開辟長途海運航線;等等。(3)文化上繼續發展:元曲;契丹文、蒙古文、八思巴字等;王禎和郭守敬等;豐富中華文化的有機組成;等等。(4)民族關系上:民族政權間交往頻繁(戰爭、榷場等),推動民族交融;形成我國回族的前身——回回;中國意識強化;等等。(5)對外關系上:蒙古三次西征,深刻影響歐亞政局;三大發明外傳促進西歐社會進步;等等。考向 4 元朝的民族關系【典例】(2023·福建卷)下表為研究者整理的元代部分家庭組建的情況,這體現出元代( )丈夫 妻子蒙古人禿忽赤 漢人劉氏漢人王慶端 蒙古人也速真氏畏兀兒人廉希憲 女真人完顏氏回回人哈只哈心 漢人荀氏漢人傅昱 契丹人耶律氏A.不同民族的雜居 B.華夏文化的擴散C.民族隔閡的消解 D.民族習俗的趨同【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元代中國。據材料“當時部分家庭成員中,丈夫及其妻子分別來自不同的民族”可得出不同民族之間的通婚且這部分家庭夫妻的民族類別組合比較多,結合所學可得出,這說明多個少數民族處于雜居狀態,相互通婚比較方便和普遍,A 項正確;材料只體現了不同民族的通婚,不體現以哪個民族的文化為主體,故材料不能體現華夏文化的擴散,排除 B 項;C 項表述太絕對,排除 C 項;材料只體現了不同民族的通婚,不能說明民族習俗是否趨同,排除 D 項。故選 A 項。【變式訓練】1.13 世紀時,蒙古統治者對少數較早投附的漢族軍閥、官僚家族有優待,視同“國人”,南方漢族大地主“無爵邑而有封君之貴,無印節而有官府之權”。而廣大蒙古下層百姓,要為國家承擔沉重的軍役、賦稅,不少人破產流亡。這反映出,當時( )A.社會階層間流動逐漸加速 B.少數民族統治的社會基礎擴大C.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交織 D.民族交流交融的趨勢顯著增強【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推斷題。依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3 世紀的元朝(中國)。依據材料可知: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3 世紀時,蒙古統治者上層與漢族上層分子勾結,共同壓迫下層百姓,所以材料中學者意在強調當時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交織,C 項正確;材料沒有社會階層間流動的相關信息,排除 A 項;材料無法體現少數民族統治的社會基礎擴大,排除 B 項;材料主旨是蒙古統治者對待漢族軍閥、官僚、大地主與蒙古下層百姓的不同態度,并不是民族交流交融的趨勢,排除 D 項。故選 C 項。【變式訓練】2.遼宋金對峙時、三國都自稱是“中國”,蔑稱別國是“蠻夷”,直到元朝建立后,承認三朝都是正統,修《宋史》《遼史》《金史》,才解決問題 由此可知( )A.元朝以華夏王朝的正統自居 B.北方民族照搬中原政治制度C.中華文明得到更廣泛的認同 D.著史原則是確定正統的關鍵【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遼宋金元時期(中國)。根據材料,元朝時期將少數民族建立的遼、金也視為正統,不同于以往視少數民族為“蠻夷”的觀念,將少數民族納入中華文明的范圍,表明中華文明得到更廣泛的認同,C 項正確;材料本意是元朝承認遼宋金三朝都是正統,而非元朝將自己視為正統,排除 A 項;材料主要講正統觀念,沒有少數民族政權學習中原政治制度相關內容,排除 B 項;正統觀念影響著史,而非著史確定正統,排除 D 項。故選 C 項。知識點 4 戶籍制度和基層治理(選必一)元朝:按照職業分為軍戶、民戶、匠戶、站戶等,統稱為“諸色戶計”,一旦定籍,世代相襲,不得變動。1.(2024·重慶卷)王安石為,“天”是自然的、物質的,沿著自己的道路即“天道“運行和變化著,“可無作好,天作惡,無偏無覺,無反無側”。人也同本樣按照自己的道路即“人道”活動和發展著。這要反映了王安石( )A.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B.傳統的倫理觀C.樸素的唯物論思想 D.傳統的天命觀【答案】C【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宋朝(中國)。根據材料可知,“天”沿 著天道運行與變化,而不是人為干預,人與天是獨立的,天即自然的運行不受人的支 配與影響,這屬于唯物主義,王安石引用“天“作為解釋自然構成的要素,而不是以物質為第一位,這屬于古代樸素的唯物論思想,C 項正確;辯證法指的是用聯系,發展,全面的觀點看待與解決問題,材料沒有談及發展,聯系,全面(矛盾)的相關內容,排除 A 項;中國傳統的倫理觀就是父父子子君君臣臣,而材料講的是自然物質與人類行動的關系,并不涉及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系,排除 B 項;王安石曾提出著名的“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論斷,力排眾議推行變法,王安石并不完全相信傳統的天命觀,排除 D 項。故選 C 項。2.(2024·廣東卷)《大元大一統志》是忽必烈下令修纂的全國地理志書,記載了疆域內路府州縣古今建置沿革及山川、風俗、里至等內容。該志書修纂時,由各行省提供所轄郡邑的圖志及各路府州縣的沿革,并利用了西域地圖,引進了阿拉伯地圖制圖法。這反映元朝( )A.建立了中原傳統影響下的統治秩序B.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得到了全面發展C.地理志修纂體例發生了根本變化D.正式確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答案】A【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元朝(中國)。據材料“記載了疆域內路府州縣古今建置沿革及山川、風俗、里至等內容” 可知元朝意圖通過修撰全國性的地理志來樹立正統地位,為全國統治秩序尋求合法性,A 項正確;材料只提及了西域地區,不能代表全部的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而且“全面“的說法存在絕對化的錯誤,排除 B 項;材料并未具體說明修撰體例的變化,只是強調地理志的范圍更廣,局部采用了外來制圖技術,排除 C 項;漢武帝時期通過尊崇儒術確立儒學的正統地位,排除 D 項。故選 A 項。3.(2023·海南卷)有學者認為,宋代的識字率相對較高。真定府的一處摩崖石刻顯示,山區牧羊人也有能讀會寫者;南方農村的文化教育水平高于北方,如建州“耕且讀者十家而五六”,邵武軍的許多村落“皆聚徒教授”。這一現象表明當時( )A.書院制度日趨完備 B.雕版印刷相當普及C.崇文興教漸成風尚 D.文化重心已經南移【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宋代(中國)。據材料可知,宋代識字率較高,即便是農村地區的村落,文化風氣依然濃厚,因此可以推斷宋代整個社會形成崇文風氣,C 項正確;材料僅顯示宋代形成崇文風氣,材料沒有講明是因書院制度完備而形成的,排除 A 項;B 項表述符合史實,據材料無法得出宋代雕版印刷術相當普及,排除 B 項;D項表述基本符合史實,材料中雖然有“南方農村的文化教育水平高于北方”的信息,但是材料重點不是強調宋代南方文化重心南移,材料整體上突出宋代崇文的社會風氣,排除 D 項。故選 C 項。4.(2023·湖南卷)宋仁宗下詔廢郭皇后。御史中丞孔道輔、諫官范仲淹等以“后無過不可廢”,跪求奏對。仁宗遣宰相呂夷簡告知他們皇后應廢的理由。事后,孔道輔等遭貶黜,朝廷詔令御史、諫官不得“相率請對”。這反映了宋代( )A.皇帝家事不容外朝官員置疑 B.士大夫政治降低了皇帝權威C.御史與諫官職能有混通趨勢 D.宰相已淪為君主專制的工具【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宋朝(中國)。從材料信息看,宋仁宗下令廢后,遭到了御史和諫官的反對,朝廷詔令御史、諫官不得“相率請對”,也就是兩個機構不能聯合起來奏對,應該各負其責。這從一個側面表明御史與諫官職能有混通趨勢,C 項正確;古代家國一體,皇帝的家事即國事,不能說不容置疑,排除 A 項;從材料信息看,御史和諫官的行為遭到了皇帝的強力反擊,維護了皇帝的權威,排除 B 項;“仁宗遣宰相呂夷簡告知他們皇后應廢的理由”,不能說宰相淪為君主專制的工具,排除 D 項。故選 C 項。5.(2022·遼寧卷)金朝海陵王前期,宰執中女真宗室出身的大貴族占據重要地位,他們議國事、治國政。正隆元年(1156 年),海陵王改革中央官制,宰執中沒有宗室大貴族。這一變化反映了( )A.官僚體系完善 B.宗室素質下降 C.吏治腐敗嚴重 D.君主專制加強【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2 世紀中期,金朝統治者改革中央官制,不再讓女真大貴族擔任宰執,削弱貴族在國事、國政中的影響,反映了君主專制加強,D 項正確;材料不足以說明金朝官僚體系完善,排除 A項;宰執中沒有宗室大貴族不能說明宗室素質下降,排除 B 項;吏治腐敗嚴重與宗室大貴族不再擔任中樞高官等不符,排除 C 項。故選 D 項。6.(2022·海南卷)種植桑、棗樹是唐宋以降施仁政的象征。宋太祖下詔“廣植桑棗者”免稅,“伐桑棗為薪者”治罪;西夏有“禁民伐桑棗為薪”的規定;金朝也規定“凡桑棗,民戶以多植為勤”,即使戶籍少的猛安謀克也須拿出十分之一的土地種植桑棗。上述現象說明兩宋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表現在( )A.疆域拓展 B.民戶管理 C.文化認同 D.政權認同【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內容可知,宋、西夏和金都下令種植桑樹和棗樹以表現仁政,由此可知他們在政治層面都采取了類似的做法,這是文化認同的表現,C 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文化認同,不是疆域拓展、民戶管理和政權認同,排除 ABD 項。故選 C 項。第 06 講 兩宋的政治和軍事及遼夏金元的統治目 錄01 考情透視·目標導航 .................................................................................................102 知識導圖·思維領航 .................................................................................................303 考點突破·考法探究 .................................................................................................4考點一 兩宋的政治統治與內政外交 .......................................................................................4知識點 1 宋朝政治制度與施政措施 ........................................................................................................4考向 1 宋初專制集權的加強 ................................................................................................................9考向 2 王安石變法 ................................................................................................................................9知識點 2 官員的選拔與管理(選必一) ..............................................................................................10知識點 3 法律與教化(選必一) ..........................................................................................................12知識點 4 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選必一) ..........................................................................................12知識點 5 戶籍制度和基層治理(選必一) ..........................................................................................13考點二 遼夏金元的政權更替與內政外交...........................................................................15知識點 1 遼夏金元的政治制度與施政措施 ..........................................................................................15考向 1 遼與西夏 ..................................................................................................................................19考向 2 金朝入主中原 ..........................................................................................................................20考向 3 元朝的地方管理 ......................................................................................................................20知識點 2 官員的選拔與管理(選必一) ..............................................................................................21知識點 3 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選必一) ..........................................................................................21考向 4 元朝的民族關系 ......................................................................................................................22知識點 4 戶籍制度和基層治理(選必一) ..........................................................................................2304 真題練習·命題洞見 ...............................................................................................23考點要求 考題統計 備考建議選擇題:湖南卷、重慶卷、遼寧卷、全 本講為高考命題熱點,題型2024 國新課標卷 以選擇題為主,復習時關注非選擇題:安徽卷 一些命題關鍵詞:制度創兩宋的政治與國家治理選擇題:重慶卷、海南卷、湖南卷、山 新、文官政治、重文輕武、(3 年 12 考) 2023東卷、廣東卷 強干弱枝、守內虛外、“三選擇題:全國乙卷 冗”現象、鄉約教化、王安2022非選擇題:江蘇卷 石之變、靖康之恥、紹興和選擇題:廣東卷 議、南北面官、猛安謀克制、2024非選擇題:甘肅卷 行省制度、民族交融、“諸遼夏金元的統治 2023 色戶計”等,這一時期是封選擇題:福建卷、遼寧卷(3 年 9 考) 建經濟繼續發展,民族交融選擇題:天津卷、江蘇卷、遼寧卷、海2022 進一步發展時期,復習時多南卷、浙江卷 1 月關注。復習目標:1、通過唐后期和五代十國的社會動蕩,理解北宋初期強化中央集權的舉措;了解北宋中期的重要改革,認識兩宋時期在政治、軍事上的新變化和重要影響。2、通過了解遼夏金元諸政權的建立、發展和相關制度建設,認識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在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考點一 兩宋的政治統治與內政外交知識點 1 宋朝政治制度與施政措施【整體脈絡】一、宋初中央集權的加強1、背景:①建立: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驛兵變(黃袍加身),改國號為宋,以開封為東京,作為都城,史稱北宋。趙匡胤就是宋太祖。②統一:北宋建立后,相繼滅掉南方的幾個割據政權和北方的北漢,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方針:先南后北)③教訓:吸取唐后期以來軍閥割據、政局動蕩的歷史教訓:外重內輕,君弱臣強。2、目的:加強中央集權,維護政權穩定。3、措施:(1)加強對地方的控制:①行政上(奪其權):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長官知州,節度使逐漸變為虛銜;②經濟財政上(制錢谷):設諸路轉運司統管地方財政,保證各州賦稅絕大部分上繳朝廷;③軍事上(收其兵):將地方精銳部隊編入禁軍,拱衛京師,鎮守地方,定期更換駐地。(杯酒釋兵權)特點:強干弱枝,守內虛外(2)分散機構權力:(中央:二府三司三衙一臺諫,加強君主專制)(特點:分化事權,內外相制)①設樞密院專掌軍政,分割宰相軍權軍事權 ②樞密院與禁軍管理機構“三衙”分權,前者有調兵權但并不統兵,后者統兵但無中央權調兵。財政權 三司專掌財政,與宰相分權,行政權 增設參知政事為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權①包括轉運司在內,先后設立了平行的四個路級機構(四監司),從不同方面對各地方 州進行監控和節制。②州一級增設通判,與知州共同簽署文書,彼此制約。(削弱地方權力,強化中央集權。)皇權-相權特點:從漢唐到宋朝,相權逐漸削弱,君權逐漸加強(3)崇文抑武(重文輕武——重視文官抑制武將的基本國策):重用文官(文官擔任樞密院長官、文官任知州);提倡文治,擴大科舉規模;提高文官與士人的地崇文位杯酒釋兵權,剝奪武將兵權;分散軍權(樞密院與三衙分掌調兵權與統兵權)實行更戍法(禁軍定抑武期更換駐地)4、影響/評價:①積極:各級機構逐層統轄,全國一盤棋,集權于中央,有利于防范內部動亂,維護統治穩定。②消極:宋朝制度建設嚴密,對于各種不穩定因素和管理漏洞的防范十分嚴密,但矯枉過正,嚴重束縛了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導致體制僵化,行政效率低下,新出現的問題得不到及時有效解決,統治危機日趨嚴重。【史料實證】北宋中央集權的加強史料一 宋朝設官之制,名號品秩一切襲用唐舊。然三師、三公不常置,宰相不專用三省長官。中書、門下并列于外,又別置中書于禁中,是謂政事堂,與樞密院對掌大政。天下財賦、內廷諸中外莞庫,悉隸三司。——摘編自[宋]馬端臨《文獻通考》史料二: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軍、監亦如之。掌總理郡政……其賦役、錢谷、獄訟之事,兵民之政皆總焉。通判……建隆四年(公元 963年),詔知府公事并須長吏、通判簽議連書,方許行下……職掌貳郡政,凡兵民、錢谷、戶口、賦役、獄訟聽斷之事,可否裁決,與守臣通簽書施行。——[元]脫脫等《宋史》(1)根據史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北宋前期在中樞權力機構設置上“更革思路”的表現。(2)根據史料二指出,宋代知府與通判的關系如何?這反映出宋代加強中央集權的什么特點?【答案】(1)表現:設中書門下,為行政機構;增設參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權;設樞密院,分割宰相的軍事權;設三司,分割宰相的財政權。(2)關系:知府雖然總理郡政,但受通判牽制,重要公文必須與通判聯署才有效;通判雖是知府的副手,但是可以監督知府,并且可以獨立行使自己的權力。特點:通過地方分權來強化中央集權。【歷史解釋】宋朝加強中央集權的特點?(1)守內虛外:宋朝吸取唐朝外重內輕造成藩鎮割據的教訓,制定了守內虛外的國家戰略,重點防范內部可能出現的隱患,而放松外部存在的威脅。這導致了宋朝在與少數民族政權的戰爭中幾乎是屢戰屢敗。(2)強干弱枝:鑒于唐朝的藩鎮割據,宋朝從軍事、經濟等方面大規模削弱地方實力,強化中央對地方財政的控制,雖然防止了割據勢力的出現,但也造成了地方實力衰弱,不利于邊疆地區的防衛。(3)分化事權:宋朝普遍分化軍權、相權、地方權力,使其互相牽制,有效地加強了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但是,分權過細,造成保守拖沓的政治風氣,官員過多過濫,造成財政危機。(4)崇文抑武:這是兩宋的基本國策,一方面,文人的社會地位提高,使宋朝的文化空前繁榮;另一方面,軍事人才受到打壓,不利于宋朝對外戰爭。二、邊防壓力與財政危機(一)軍事:邊防壓力1、原因:軍事積弱①收精兵,換防(守內虛外)②軍權三分(兵不識將、將不專兵)③崇文抑武(武將位低)2、表現:(1)宋遼關系①北宋建立之前,契丹族建立的遼朝在北方草原崛起,占領了燕云十六州,對中原形成嚴重威脅。②宋太宗時,兩次發起奪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慘敗③宋真宗時,遼軍大舉南下,逼迫北宋簽訂“澶淵之盟”(1005年)。維持已有邊界,遼宋皇帝以兄弟相稱。北宋每年給遼一筆錢物,稱為“歲幣”。通過協議,北宋獲得了北部邊防的基本安定(2)宋夏關系①北宋與西北黨項族新建立的西夏發生戰爭,也是屢戰屢敗。②宋仁宗時雙方最終達成“慶歷和議”西夏向北宋稱臣,但實際上保持帝號;北宋每年送給西夏錢物,稱為“歲賜”。3、評價:①積極:客觀上減少了相互之間的斗爭,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緩和,有利于南北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減少了相互之間的戰爭,有利于各民族人民的友好往來。②消極: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也加劇了財政危機;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遼夏對北宋的威脅。(二)財政危機1、原因:①冗兵——募兵過濫,連吃敗仗;②冗官——官僚隊伍膨脹2、表現:養兵和養官成為朝廷的沉重負擔,財政狀況日益惡化。(三)根本原因:北宋初年加強中央集權的結果(過度集權)三、王安石變法(一)慶歷新政 宋仁宗1、背景:北宋政治風氣因循守舊,行政效率低下2、改革者: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3、改革目的(宗旨):整頓官僚機構4、改革結果:明顯觸犯了官僚集團的既得利益,引發抵制,很快歸于失敗(二)王安石變法 (熙寧變法)1069 年 宋神宗1、背景:①必要性:社會危機嚴重加劇——內憂外患 ②可能性:慶歷新政為王安石變法奠基。2、領域:農業、商業、軍事、科舉、教育等諸多領域3、基本原則:加強國家對這些領域的管理和控制。4、目的:挽救北宋統治危機,實行富國強兵5、內容:目的 內容 結果官府向農民提供農業貸款富國 撥巨資從事商業經營 增加了大筆收入力圖在調控經濟的同時開辟財源對農民進行編制管理和軍事訓練,逐漸恢復“兵農合一”的征兵制,強兵 效果不佳,再敗西夏取代募兵制6、性質:封建地主階級在不觸動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對生產關系進行局部調整的一次改革。7、結果:失敗8、評價:①變法達到了富國目的,增加了大筆收入。②強兵的效果并不明顯,北宋與西夏開戰,又以失敗告終。③一些措施在執行過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引起激烈爭議。④統治集團內部的分裂日益嚴重,北宋逐漸走向衰亡。9、變法局限性:①改革步伐太大,全面改革,觸動的利益集團過多;②操之過急,數項改革幾乎同時推行,缺乏漸進性。除此之外,改革措施的本意與實際效果的背離,變法措施的開展沒有得到有效監督,變法過程中用人不當等都不利于變法的開展。10、變法失敗的原因:①根本原因:王安石變法僅是封建社會內部富國強兵的改革,沒有觸及也不可能觸及導致社會危機加深的根本問題,也就不能從根本上擺脫封建統治危機。②重要原因:一是變法觸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了他們的阻撓和破壞;二是變法過程中用人不當,出現了一些危害百姓利益的現象;三是改革涉及面過廣,頭緒過多,且推行操之過急,缺乏漸進性。11、教訓:①改革必然涉及利益調整,充滿阻力,這就要求改革者必須有堅定的信念和堅韌不拔的意志。②改革要用人得當,善于執行具體改革措施。③改革派領導集團要團結一致,協調行動。【唯物史觀】辯證認識王安石變法的作用?史料:王安石把“管桑之術”主張政府干預經濟、通過官營禁椎等方式來拯救財政困窘的理論……王安石提出在生產流通領域創造財富的觀點……勞動生財人人皆知,交流生財就屬于商品經濟意識,頗有超前性。……變法實踐中,不僅注重“開源”,也注重“節流”……然而王安石通過壟斷重要資源的生產和流通來聚斂財富,極大地扼制了民間經濟的活力,不但沒有解決社會總體的危機,相反還加劇了社會矛盾,以致民怨沸騰。—摘編自譚建立《論王安石的理財思想與措施》(1)進步性①變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加強了國家的軍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②王安石變法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客觀上有利于社會的進步。③王安石能夠對北宋的積弊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這種勇于改革和敢于斗爭的精神,值得肯定。(2)局限性①王安石變法是封建地主階級針對北宋統治危機進行的改革運動,它不可能從根本上擺脫封建統治危機。②變法以維護地主階級的統治為出發點,農民的處境沒有根本的改變,負擔依然沉重。③新法在實際推行中存在一些缺陷,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引起人民的反對。四、南宋的偏安1、背景:①靖康之變:1127年,金朝南下攻破北宋,兩位皇帝徽宗、欽宗被俘虜北去,北宋滅亡。②南宋建立:1127年,趙構在應天府稱皇帝,后來定都臨安(杭州),史稱南宋。趙構就是宋高宗。2、宋金和戰①岳飛抗金:南宋初年,宋軍在與金軍對抗中素質明顯提高,尤以岳飛指揮的“岳家軍”戰績卓著。②紹興和議:1141年,南宋與金訂立紹興和議。以東起淮水、西至大散關一線劃界,南宋對金稱臣,每年向金朝繳納一筆財物,稱為“歲貢”。岳飛被南宋朝廷逮捕殺害。3、南宋偏安①背景:紹興和議訂立后,宋金之間又發生幾次戰爭,南宋地位稍有上升。②政治地位:不再向金稱臣,而是“世為侄國”,繼續維持南北對峙的局面。考向 1 宋初專制集權的加強【典例】(2024·湖南卷)唐末以后出現的新藩鎮,其軍隊主要靠強迫征發而來,難以結成牢固的軍人集團。到后周時,中央禁軍成為最強大的力量。這些變化( )A.有利于中央集權體制的重建 B.從源頭消除了藩鎮割據現象C.促進了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 D.使重文輕武觀念逐漸被接受【變式訓練】1.北宋初年的最高統治者們認為:“國家若無內患,必有外憂,若無外憂,必有內患。外憂不過邊事,皆可預為之防;惟奸邪無狀,若為內患,深為可懼。帝王合當用心于此”。基于此想法,宋朝皇帝的做法是( )A.采用以文治國 B.推行強干弱枝 C.設置二府三司 D.開創御史監察【變式訓練】2.宋代,新官上任最長半年內仍可帶“新授”等字樣,仁宗寶元二年(1039 年)強調:今后原地方僚屬若犯贓罪,路級長貳上任未滿百日,州級長貳上任未滿一月,因其尚未熟悉新工作,就不必追責,以便展開工作規劃。這項舉措( )A.有利于穩定地方治理秩序 B.容易導致官僚機構的膨脹C.完善了古代官員選拔制度 D.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考向 2 王安石變法【典例】(2024·安徽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田子茂出生于山西忻州一普通農家,幼“潁異于群兒”“稍長則便能武事”。神宗元年年間(1078~1085),先為保甲體制下的保丁,后赴京應試,“天子臨軒試之,中第一”,得以“補三班差使”。哲宗紹圣二年(1095)前后,先后擔任涇源路第四將隊將、鄌延路經略司準備差使等職。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因受改革派呂惠卿之案牽連,一度入獄,后無罪釋放,被任命為“綏德軍暖泉寒主”。徽宗崇寧四年(1105),在宋軍收復銀州(今陜西榆林南)戰事中立有軍功。徽宗政和四年(1114)去世,享年 56 歲。田子茂的生平是宋代某些歷史場景的再現。從材料中提取歷史信息,運用所學中國古代史知識,任選角度,自擬論題,加以闡釋。(要求:論題明確,觀點正確,史論結合,表述清晰)【變式訓練】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青苗法也叫常平斂散法或者常平新法。宋神宗即位以后,不斷征求“救荒之策”,于是王安石以他在鄞縣的經驗,向宋神宗建議推行青苗法。熙寧二年(1069年),宋神宗啟用王安石推行以青苗法為代表的新法。其法先是各州縣變賣庫存的常平倉糧,以所得現金貸給農民。一般每年夏秋未熟前(青黃不接時)分兩次借貸或借糧給農戶,收息兩分(20%),一年后隨兩稅將借貸本息歸還官府。借貸金額按戶等有差別,戶等越高可得貸款越多,貧戶借貸則須富戶擔保。青苗法的好處就在于把常平倉的實物變成貨幣,然后貸給農民,收回時收取利息,使常平倉不僅能夠救災,還減少了實物管理的麻煩,并能增加收益,這一變革可以克服常平倉倉儲不足以及管理困難的弊病。青苗法推行若干年之后,其中的弊病就顯露出來。元豐六年(1083年)初,朝廷又規定各地對當年的青苗錢實行定額斂散,以確保上繳一定的利息收入,并避免無限制發放青苗錢。——摘編自王一勝《王安石與青苗法》(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宋朝任用王安石推行青苗法的動因和有利條件。(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價宋朝任用王安石推行青苗法的利弊。【變式訓練】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青苗法者,以常平余本作青苗錢,散與人戶,令出息二分,春散秋斂。均輸法者,以發運之職改為均輸,假以錢貨,凡上供之物,皆得徙貴就踐,用近易遠,預知在京倉庫所當辦者,得以便宜蓄買。……免役之法,據家高下,各令出錢雇人充役,下至單丁、女戶,本來無役者,亦一概輸錢,謂之助役錢。市易之法,聽人賒貨縣官財貨,以田宅或金帛為抵當,出息十分之二,過期不輸,息外每月更加罰錢百分之二。……又有免行錢者,約京師百物諸行利入厚薄,皆令納錢,與免行戶祗應。自是四方爭言農田水利,古陂廢堰,悉務興復。又令民封狀增價以買坊場,又增茶監之額,又設措置河北糴便司,廣積糧谷于臨流州縣,以備饋運。由是賦斂愈重,而天下騷然矣。——《宋史》卷三百二十七材料二 今介甫為政,盡變更祖宗舊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毀之,棄者取之,屹屹焉窮日力,繼之以夜,而不得息。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內起京師,外周四海,士、吏、兵、農、工、商、僧、道無一人得襲故而守常者,紛紛擾擾,莫安其居。——司馬光《傳家集》卷 60《與王介甫書》材料三 二三年間,開闔動搖,舉天地之內,無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數十百事交舉并作,欲以歲月變化天下。——劉摯《忠肅集》卷 3《論助役法分析第二疏》(1)材料一的措施折射出王安石變法的社會經濟背景是什么?(2)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評析司馬光、劉摯對王安石變法的看法。知識點 2 官員的選拔與管理(選必一)選拔:科舉制進一步發展完善①科舉制比唐朝更為完善,不僅原則上面向全社會開放,而且更加強調公平競爭,“取士不問家世”,科舉成為選官的主要途徑;②北宋朝廷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各自分配名額,分別錄取。考核:制定了嚴格的標準考核官員監察:“臺諫合一”御史擁有了諫官的議事權,諫官擁有了御史的監察權。【歷史解釋】古代官員考核制度的特點史料:兩宋政府頒布了多項行政法律以管理龐大的官僚群體。宋朝的科舉考試開設了“明法科”,法律成為科考的重要內容。宋朝專門設置審官院負責京官和朝官的考課……宋朝擴大了御史的彈奏權和行政監督權……地方建立監司、通判監察體系……皇帝親自掌握御史的任免權,未經兩任縣令者,不得為御史。還頒發了《名例敕》《職制令》……對監察官的職權與活動做出了明確的規范。摘編自楊世鑫《法制前提下的宋代公務員管理》(1)考核內容較全面:既考察顯性的經濟和社會指標,也注重對官吏道德才能的評判。(2)考核對象合理分類:不僅中央朝廷的官吏要接受考核,而且對地方官和京官采用了不同的考核體系。(3)考核機構專業化:唐代出現最早的專門考核機構——吏部考功司,宋代設審官院、考課院和監司負責不同類別官吏的考核,明代由吏部尚書和御史臺都御史會同有關部門行使京察和外察之職。(4)考核過程注重公開公正:宋代對京官的考核叫磨勘,意為檢查復核,以防止申報不實或獎懲升降不妥。【唯物史觀】辯證評價宋代文官政治?史料:兩宋時期,文臣群體的政治地位不斷提高,以科舉出身為主體的文官隊伍成為政治的中堅力量,獨具特色的文臣士大夫政治體制得以確立。這種政治體制的確立是唐五代以來社會結構變化和經濟文化發展的產物,同時也與宋代的科舉制度、崇文抑武國策等因素密切相關。—楊寧一《歷史學習新視野新知識》(1)積極性:宋代文官制度使傳統的貴族政治、武人政治基本上退出了封建中國的歷史舞臺;宋代文官制度使權力收縱自如,無尾大不掉之虞;宋代文官制度使書院興起,學者輩出,經學、史學、文學、科學技術等均甚發達。(2)消極性:政出多門,效率低下;冗費增多,財政拮據;容易形成黨爭;頭重尾輕,地方凋敝。知識點 3 法律與教化(選必一)1、宋朝的法律:基本沿用唐朝法律體系,制定法律多以唐律為藍本《宋刑統》的條目與《唐律疏議》基本相同,內容略有改變《天圣令》是以唐《開元二十五年令》為藍本2、宋朝的教化:儒學開始向基層滲透,并發展出理學①背景:理學從北宋周敦頤開始,到南宋朱熹集大成,程朱理學在南宋后期逐步確立統治地位。②表現:A.社會層面:教育、科舉、授徒、書院、講學B.鄉里層面:鄉約、族規C.家庭層面:家訓知識點 4 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選必一)1、民族關系2、對外關系(選必三)造紙術:對當時歐洲的教育、政治及商業等活動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火藥:推動了歐洲火藥武器的發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擊,靠冷兵器耀武揚威的騎士階層日漸衰落指南針:促進了遠洋航行,推動了大航海時代的到來知識點 5 戶籍制度和基層治理(選必一)1.戶籍制度主戶:擁有土地、繳納賦稅的稅戶客戶:沒有土地的佃戶2.基層治理唐朝的鄰保制度,以四家為鄰五鄰為保,彼此之間相互監督。北宋王安石實施的保甲制即源于此。3.社會保障從唐朝開始,政府設收容貧老、孤兒和乞討流浪人員的專門機構,如唐朝的養病坊、宋朝的福田院、元朝的眾濟院、明清的養濟院。社倉、義倉的設置比較普遍(朱子社倉);北宋范仲淹在族內創設義田,賑濟族人,影響深遠;宗族通過設立義田、義學、義宅、義冢等族產,在衣食、住行、婚娶、蒙養、喪葬等方面資助族中貧困者。【歷史解釋】鄉約制度的特點和作用史料一:宋代中央負責救荒賑災工作的有轉運司、常平司……地方長官都要負責賑濟事宜。宋代的賑災救荒包括檢災和賑濟兩大步驟,只有通過民戶訴災、檢放和抄禮之后才能進入賑濟程序。……還建立了福田院、居養院、安濟坊、漏澤園等慈善福利機構,兒童、殘疾人和普通老者也紛紛納入了社會保障體系。宋代還鼓勵民間有力之家積極出資,賑濟災荒……一定的獎勵……以范仲淹為首的士大夫們興起的義莊也是有益的補充。這種以家族為單位的社會保障體系,分解了許多社會成員的生存風險。——摘編自杜偉《兩宋社會保障探析》史料二:宋神宗時期,鄉間禮儀教化便已初見端倪……陜西藍田呂大忠、呂大防、呂大鈞、呂大臨兄弟在家為父丁憂,開創并推廣《呂氏鄉約》,這是禮儀下鄉運動的肇始……《呂氏鄉約》制定了四個方面的行為規范:德業相勸、過失相規、禮俗相交、患難相恤。《呂氏鄉約》倡導鄉民互幫互助,自愿入約,并選出約正監管值守……宋徽宗時期……編訂了一部國家禮典《政和五禮新儀》……首次出現了庶人婚儀、冠儀和喪儀,官方開始推動禮儀文化向民間發展。——摘編自李文娟《宋代鄉約鄉禮》(1)特點①由人民公約,而不是官府命令。②成文法則。中國農村的成訓習俗向來是世代相續,口頭相傳,從沒有見之于文字,見之于契約。③以鄉為單位而不是以縣為單位,從小處著手,易收功效。④以聚會的形式,使鄉人相親,淳厚風俗。(2)作用①鄉約制度的實行,使封建統治者所倡導的道德規范和要求為廣大民眾所內化,從而起到了巨大的教化作用。②有利于維護社會秩序,加強基層社會治理。③有利于發展生產。④促進了儒家文化和傳統道德的傳播。考點二 遼夏金元的政權更替與內政外交知識點 1 遼夏金元的政治制度與施政措施一、遼與西夏(一)遼1、起源:契丹族與鮮卑同源,在遼河上游過著游牧、漁獵生活。2、建立:916年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國,定都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后來版圖擴大,改國號為遼3、遼宋關系:遼與北宋長期對峙,大部分時間里維持了和平局面,通使頻繁,貿易活躍。4、政治制度:(1)南、北面官制:遼朝的職官設置分為南、北面官。①職責:南面官負責以漢人為主的農耕民族事務;北面官負責契丹族等游牧民族事務②特點:因俗而治,蕃漢分治(即遼朝固有的制度統治契丹人,用漢人的制度統治漢人)(2)四時捺缽(nà bō)制度:皇帝和宮廷依然保持草原習俗,每年隨季節轉換定期遷徙。遷徙中的行營成為國家政治中心。(二)西夏1、起源:黨項族是古代羌人的分支,唐末在今陜北、寧夏一帶形成邊疆藩鎮,宋初仍然保持半獨立的地位。2、建立:1038年,黨項首領元昊脫離宋朝稱帝,定都興慶府(今寧夏銀川),國號大夏,史稱西夏。3、夏金關系:北宋滅亡后,西夏向金朝稱臣,仍然保持事實上的獨立。4、政治制度:其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機構除漢式官稱外,同時有一套本民族稱謂的官稱。(一制度兩稱謂)【史料實證】遼夏的政治制度史料:自契丹侵取燕、薊以北,拓跋自得靈、夏以西,其間所生豪英,皆為其用。得中國土地,役中國人力,稱中國位號,仿中國官屬,任中國賢才,讀中國書籍,用中國車服,行中國法令。是二敵所為,皆與中國等。——[南宋]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據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遼、西夏政治制度的特點及其產生的歷史作用。說明遼、西夏與北宋是如何在碰撞中交融的?特點:遼和西夏都仿用漢族官制。歷史作用:促進了少數民族政權向封建制度過渡,有利于民族交融。碰撞中交融:北宋與遼、西夏通過戰爭與和議,在邊境建立貿易市場,經濟、文化得到交流;西夏仿效宋朝制度設置行政機構,創造西夏文字。【歷史解釋】遼和西夏政治統治的特點及原因(1)特點①學習漢族政治制度,同時保留本民族的特色:都較多地吸收了中原先進的政治制度內容,如遼和西夏都沿用唐代官制;西夏仿效唐宋王朝建立政治制度,推行科舉制度。②“蕃漢分治”、因俗而治:對本民族和漢人實行不同的統治方式,如遼統治者采取“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的政治制度。(2)原因:遼、西夏統治的北方地區游牧民族和漢族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及生活方式存在差異,為了適應這些地區的不同情況而采取因地制宜(或因俗而治)的管理方式。二、金朝入主中原1、起源:女真族活動于黑龍江、松花江流域,以農業、狩獵、畜牧為生。2、建立:1114年女真族首領完顏阿骨打舉兵反遼,1115年稱皇帝,建立金朝,定都會寧府(上京、今黑龍江阿城)3、宋京對峙:1125年,金滅遼;1127年滅北宋,與南宋逐漸形成對峙局面4、遷都:1153年,金遷都燕京,將燕京改名為中都。5、政治制度:①基本沿襲唐宋制度②保持了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統叫作“猛安謀克”6、猛安謀克制:①性質:女真族的軍事和社會組織單位。②職能:平時耕作,戰時選拔丁壯出征。③特點:兵民合一④效果:不僅節約了財政開支,而且保證了較強的戰斗力。7、金朝的興衰①鼎盛:12世紀后期金世宗在位,金朝進入鼎盛時期,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史稱“大定之治”,世宗被百姓譽為“小堯舜”。②衰落:世宗死后,金朝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襲擾,猛安謀克又日益腐化,統治逐漸衰落。【史料實證】金朝的猛安謀克制史料:金以兵立國,猛安、謀克最為根本。猛安者,千夫長也;謀克者,百夫長也。……然猛安、謀克,皆由世襲,滋生蕃息。軍費錢絹,供給最煩。后移屯中原,刷括民田入宮以給之,人三十畝,自不耕種,奴蓄漢人為之佃蔚,取租而已。——改編自鄧之誠《宋遼夏金元史》根據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猛安謀克制的特點,并分析其在金入主中原后產生的消極影響?特點:既是軍事組織,又是行政機構;軍事、行政、生產三位一體;寓兵于農,兵民合一;世襲爵銜。消極影響:降低軍隊戰斗力;威脅社會安定;加快了金的滅亡;等等。【歷史解釋】猛安謀克制的積極作用(1)地緣政權代替血緣的氏族組織,便于國家管理。(2)節省國家財政開支,提高軍隊戰斗力。(3)實際上是對先進封建文明的肯定,并促進少數民族的封建化,有利于民族交融。三、從蒙古崛起到元朝統一(一)蒙古崛起1、建國: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汗國,被尊稱為“成吉思汗”。2、擴張:先后滅西遼、西夏(1227)、金(1234),收服吐蕃諸國,兼并云南的大理政權,遠征到中亞、西亞、東歐地區(二)元朝建立1、定都大都:1260年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即位,推行中原傳統政治制度,興建大都。2、元朝建立: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1272年定都大都(今北京),忽必烈就是元世祖。3、影響:結束了我國歷史上較長時期的分裂割據局面,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4、地位: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北方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5、汗國分裂:蒙古其他統治區域,形成四大汗國(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利汗國),它們在名義上仍將元朝尊為宗主國。(三)元朝統一1、占領臨安:1276年,元軍占領南宋都城臨安2、完成統一:1279年,元軍在崖山擊敗南宋余部,完成統一。南宋宰相文天祥被俘,堅拒勸降,在大都從容就義。(四)元朝鞏固統一的措施1、驛站制度①修驛道、設驛站:為鞏固統一,元朝修筑了四通八達的驛道,設立驛站,為公差人員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務,并運輸官府物資。②設急遞鋪:相隔一定距離分設急遞鋪,負責傳遞公文。③作用: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維護國家統一,促進了交通運輸的發展;推動了經濟文化交流。2、行省制度:①內容:當時中央的宰相機構是中書省,委派官員代表中書省處理地方事務,逐漸形成常設機構,稱為行中書省,簡稱行省。除今天的河北、山西、山東地區由中書省直轄外,全國共設 10個行省。②特點:行省轄區廣闊,軍政大權集中(行政效率高);但受制于中央(中央集權)③影響:提高了行政效率,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統一,是我國省制的開端,也促進了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3、邊疆管理:①吐蕃地區:由直屬中央政府的宣政院進行管理。②西域:設北庭都元帥府、宣慰司等管理軍政事務,加強了對西域的管轄。③臺灣:在隸屬福建晉江的澎湖設置巡檢司,履行行政管理職能,以經略臺灣。【歷史解釋】行省制度的缺陷與作用史料 元代的行省制度采取“犬牙交錯”的原則……行省既是朝廷的派出機構,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機構,“掌國庶務,統郡縣,鎮邊鄙……凡錢糧、兵甲、屯種、漕運、軍國重事,無不領之”,但地方官吏的選用主要由中書省和吏部負責,調動行省所屬軍隊須皇帝批準。行省事務處理實行圓議連署制與分領制相結合。在圓議連署制下,數名行省正官共同議政決策……分領制指錢糧、兵甲、屯種、漕運四大職事由正官分別執掌。——摘編自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1)缺陷①行省面積過大,不利于地方經濟的發展。②行省之下還有路、府、州、縣四級行政機構,導致官僚系統繁雜,壓縮了下級機構的行政空間。③行省極力打破山川地理形勢,不利于地方經濟文化的交流等。(2)行省制度在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中所起的作用①行省直接隸屬中書省,中央集權得到強化,有利于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②適應了元政府管理空前遼闊疆域的需要,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③有利于促進和加強民族交融。④是我國省制的開端,為后世行政區劃奠定了基礎,對后世影響深遠。四、元朝的民族關系(一)蒙古族和回回的形成1、蒙古族的形成:蒙古原是漠北的一個游牧部落,鐵木真統一草原后逐漸將其他部落融入其中。2、回回的形成:來自中亞、西亞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國,同漢、蒙古、畏兀兒等民族長期相處、不斷通婚,逐漸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國回族的前身——回回。(二)民族政策——“四等人制”1、目的:蒙古統治者為了保障自己的統治利益2、性質:民族歧視和壓迫政策;對不同民族采取差別對待措施,后人概括為“四等人制”3、內容:等級 名稱 構成第一等 蒙古人 蒙古族第二等 色目人 指蒙古以外的西北、西域各族人,包括西夏、畏兀兒、回回等第三等 漢人 北方的漢族和已經入居中原的契丹、女真人第四等 南人 原南宋統治區的居民(三)民族交融與元朝滅亡1、原因:①隨著時間推移,民族矛盾逐漸減弱,社會貧富差距帶來的階級矛盾卻日益嚴重。②14世紀中葉,農民起義相繼在中原和南方爆發,不久元朝滅亡,以宮廷貴族為核心的一部分蒙古人退回草原。2、概況:①1351年,韓山童、劉福通、徐壽輝等領導的紅巾軍起義爆發。②原屬紅巾軍的朱元璋獨樹旗幟,1368年正月在南京稱帝,建立明朝。③1368年 8月,明軍攻陷元大都,元朝滅亡。3、結果:以宮廷貴族為核心的一部分蒙古人退回草原。大批留居內地的蒙古人、色目人等,逐漸與漢族相融合。考向 1 遼與西夏【典例】(2022·天津卷)遼都上京城由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漢城組成,皇城是契丹皇帝和貴族理政、生活之地,皇城內除宮城外還有官署、孔廟和佛寺;漢城為漢人、商人、使節等居住之所。這樣的都城布局體現了( )A.因俗而治的統治思想 B.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C.儒家文化的全面影響 D.稱霸中原的強盛國力【變式訓練】1.1043 年,遼興宗為調節宋夏糾紛,致宋仁宗信中表示,宋遼“兩朝事同一家”。蕭普女太后主持北遼政權時,致書宋徽宗,寫有遼宋“義篤一家,誓傳百襈。”其意在表達遼和宋( )A.政治上親如一家 B.經濟上有互補性 C.文化上有認同感 D.關系上相互依賴【變式訓練】2.黨項族原居住在高寒地帶,逐水草遷徙,無文字,只有部族首領,無方職。內遷后,夏州漸有職官設置,從李繼遷“曲延儒士,潛設官邸,全異羌風……”到李德明建館舍,以迎送宋使,禮儀中節,漸有華風。“大輦方輿,鹵簿儀衛,一如中國帝制”。這一變化體現出西夏( )A.貴族特權完全廢除 B.民族交融不斷加強C.民族矛盾已經消融 D.職官制度臻于完善考向 2 金朝入主中原【典例】(2023·遼寧卷)紹興和議之后,金人所需茶葉“自宋人歲供之外,皆貿易于宋界之榷場”。1198年,金朝認為向南宋購茶“費國用而資敵”,次年在今山東、河南等地設坊制茶。然其茶葉價高味差,售賣不暢,遂“罷造茶之坊”,繼續向南宋購茶。這表明( )A.金朝轄境內不適宜茶樹的種植 B.金朝財政負擔沉重C.茶在金人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 D.經濟重心南移完成【變式訓練】1.在金朝(1115—1234 年)統治下的北方地區,有大量儒士以“學道”“行道”等話語相尚,追求乃至發明義理、性命之學,部分儒士甚至開始標榜“心學”,逐漸走向心性之學。這反映了( )A.儒學的復興已漸成全國潮流 B.南北文化開始出現趨同之勢C.道家思想在北方的影響日盛 D.金朝時期文化重心發生北移【變式訓練】2.金朝建立后,漸有女真貴族不再親自役使奴婢從事生產,而是出租土地,坐食租稅。元朝時期,也有很多主人讓“驅口”(元朝對奴婢的稱謂)從事農耕,采取“歲責其租賦”的剝削方式。上述史實可以用于說明該時期( )A.貴族門閥政治廢止 B.階層間固化逐漸松動C.民族矛盾走向緩和 D.少數民族封建化加深考向 3 元朝的地方管理【典例】(2022·江蘇卷)元朝創建行御史臺“主察行省”。至元二十年,江淮行省“有欲專肆而忌廉察官者”,建議行御史臺隸屬行省。經重臣董文用據理力爭,該圖謀未能得逞。至元二十八年,行御史臺不受行省節制在法令上被確認。這說明元代( )A.行省長官的特權受到否定 B.地方權力的監督機制得到改善C.地方的吏治問題得以解決 D.行省事務最終由朝廷大臣決定【變式訓練】1.元朝實行四等人制,“內北國而外中國,內北人而外南人”,但文化交流頻繁。江南經濟發達,風景秀麗,北人往往以江南一游為榮。而南人大多以“游孔林”、“謁京師”作為人生的重要經歷。這表明( )A.元朝民族文化交融客觀存在 B.北人南往的主因是尊崇儒術C.文明發展呈現多元一體趨勢 D.國家政策阻礙了文化的交流【變式訓練】2.據《元史》記載:“諸內都官仕云南者,有罪依常律,土官有罪,罪而不廢。諸左右兩江所部土官,輒興兵相仇殺者,坐以叛逆之罪。其有妄相告言者,以其罪罪之。”由此可知( )A.土司犯罪在民族聚居區處理上的差異 B.土司與元朝中央政府之間的關系緊張C.元朝統治者推行民族歧視和壓迫政策 D.元朝對西域地區實行有效的行政管理知識點 2 官員的選拔與管理(選必一)選拔:1313年,元仁宗下詔恢復科舉。監察:知識點 3 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選必一)1.民族關系:元朝:①與漢唐王朝通過冊封和朝貢對邊疆地區實施控制不同,元朝的遼闊疆域與王朝統治相始終,邊疆管理更多地呈現出與內地一體化的趨向。②“四等人制”。③元朝滅亡后,以宮廷貴族為核心的一部分蒙古人退回草原,大批蒙古人、色目人留居內地并逐漸與漢族相融合.2.蒙古西征(選必三)影響①給被征服地區的社會經濟帶來嚴重破壞②客觀上推動了東西方的交流③引發了較大規模的民族遷徙,使亞歐內陸的民族分布產生了變化,一些被征服地區的文化面貌有所改變。西遷:遷徙的移民主要是西征的蒙古軍隊。14世紀后,他們逐漸與當地居民融合。東遷:大批移民自西東遷,進入中國中原地區,被稱為“色目人”。【家國情懷】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在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發展中的重要作用(1)政治上:“蕃漢分治”“猛安謀克”為后世因俗而治、發展民兵等,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鑒;元朝完成國家統一,開拓疆域;元朝開創行省制度,影響深遠;元朝有效管轄邊疆,特別是西藏(宣政院)、臺灣(澎湖巡檢司);等等。(2)經濟上,元朝封建經濟繼續發展:勸課農桑,推廣植棉;出現青花瓷,繼續外銷;印刷業發展;驛傳制度,交通發達;杭州市場發達;取直大運河,開辟長途海運航線;等等。(3)文化上繼續發展:元曲;契丹文、蒙古文、八思巴字等;王禎和郭守敬等;豐富中華文化的有機組成;等等。(4)民族關系上:民族政權間交往頻繁(戰爭、榷場等),推動民族交融;形成我國回族的前身——回回;中國意識強化;等等。(5)對外關系上:蒙古三次西征,深刻影響歐亞政局;三大發明外傳促進西歐社會進步;等等。考向 4 元朝的民族關系【典例】(2023·福建卷)下表為研究者整理的元代部分家庭組建的情況,這體現出元代( )丈夫 妻子蒙古人禿忽赤 漢人劉氏漢人王慶端 蒙古人也速真氏畏兀兒人廉希憲 女真人完顏氏回回人哈只哈心 漢人荀氏漢人傅昱 契丹人耶律氏A.不同民族的雜居 B.華夏文化的擴散C.民族隔閡的消解 D.民族習俗的趨同【變式訓練】1.13 世紀時,蒙古統治者對少數較早投附的漢族軍閥、官僚家族有優待,視同“國人”,南方漢族大地主“無爵邑而有封君之貴,無印節而有官府之權”。而廣大蒙古下層百姓,要為國家承擔沉重的軍役、賦稅,不少人破產流亡。這反映出,當時( )A.社會階層間流動逐漸加速 B.少數民族統治的社會基礎擴大C.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交織 D.民族交流交融的趨勢顯著增強【變式訓練】2.遼宋金對峙時、三國都自稱是“中國”,蔑稱別國是“蠻夷”,直到元朝建立后,承認三朝都是正統,修《宋史》《遼史》《金史》,才解決問題 由此可知( )A.元朝以華夏王朝的正統自居 B.北方民族照搬中原政治制度C.中華文明得到更廣泛的認同 D.著史原則是確定正統的關鍵知識點 4 戶籍制度和基層治理(選必一)元朝:按照職業分為軍戶、民戶、匠戶、站戶等,統稱為“諸色戶計”,一旦定籍,世代相襲,不得變動。1.(2024·重慶卷)王安石為,“天”是自然的、物質的,沿著自己的道路即“天道“運行和變化著,“可無作好,天作惡,無偏無覺,無反無側”。人也同本樣按照自己的道路即“人道”活動和發展著。這要反映了王安石( )A.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B.傳統的倫理觀C.樸素的唯物論思想 D.傳統的天命觀2.(2024·廣東卷)《大元大一統志》是忽必烈下令修纂的全國地理志書,記載了疆域內路府州縣古今建置沿革及山川、風俗、里至等內容。該志書修纂時,由各行省提供所轄郡邑的圖志及各路府州縣的沿革,并利用了西域地圖,引進了阿拉伯地圖制圖法。這反映元朝( )A.建立了中原傳統影響下的統治秩序B.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得到了全面發展C.地理志修纂體例發生了根本變化D.正式確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3.(2023·海南卷)有學者認為,宋代的識字率相對較高。真定府的一處摩崖石刻顯示,山區牧羊人也有能讀會寫者;南方農村的文化教育水平高于北方,如建州“耕且讀者十家而五六”,邵武軍的許多村落“皆聚徒教授”。這一現象表明當時( )A.書院制度日趨完備 B.雕版印刷相當普及C.崇文興教漸成風尚 D.文化重心已經南移4.(2023·湖南卷)宋仁宗下詔廢郭皇后。御史中丞孔道輔、諫官范仲淹等以“后無過不可廢”,跪求奏對。仁宗遣宰相呂夷簡告知他們皇后應廢的理由。事后,孔道輔等遭貶黜,朝廷詔令御史、諫官不得“相率請對”。這反映了宋代( )A.皇帝家事不容外朝官員置疑 B.士大夫政治降低了皇帝權威C.御史與諫官職能有混通趨勢 D.宰相已淪為君主專制的工具5.(2022·遼寧卷)金朝海陵王前期,宰執中女真宗室出身的大貴族占據重要地位,他們議國事、治國政。正隆元年(1156 年),海陵王改革中央官制,宰執中沒有宗室大貴族。這一變化反映了( )A.官僚體系完善 B.宗室素質下降 C.吏治腐敗嚴重 D.君主專制加強6.(2022·海南卷)種植桑、棗樹是唐宋以降施仁政的象征。宋太祖下詔“廣植桑棗者”免稅,“伐桑棗為薪者”治罪;西夏有“禁民伐桑棗為薪”的規定;金朝也規定“凡桑棗,民戶以多植為勤”,即使戶籍少的猛安謀克也須拿出十分之一的土地種植桑棗。上述現象說明兩宋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表現在( )A.疆域拓展 B.民戶管理 C.文化認同 D.政權認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06講 兩宋的政治和軍事及遼夏金元的統治(講義)(學生版) 2025年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講練測(新教材新高考).pdf 第06講 兩宋的政治和軍事及遼夏金元的統治(講義)(教師版) 2025年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講練測(新教材新高考).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