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 02 講 諸侯紛爭與變法運動目 錄01 考情透視·目標導航................................................................................................202 知識導圖·思維領航................................................................................................303 考點突破·考法探究................................................................................................4考點一 政治動蕩與民族交融.....................................................................................................4知識點 1 列國紛爭時期 ..............................................................................................................................4考向 1 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紛爭 ..............................................................................................................5知識點 2 華夏認同觀念的產生 ..................................................................................................................5考向 2 華夏族的發展和華夏認同 ..........................................................................................................6知識點 3 封建政治制度開始產生(選必一)..........................................................................................6知識點 4 官員的選拔(選必一) ..............................................................................................................6知識點 5 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選必三) ..............................................................................................6考點二 經濟發展與社會變革...................................................................................................7知識點 1 經濟發展 ....................................................................................................................................7考向 1 春秋戰國的農業、水利、工商業 ............................................................................................9知識點 2 社會潮流:變法運動(選必一) ............................................................................................9考向 2 春秋戰國的改革與變法運動 ..................................................................................................10知識點 3 賦稅與戶籍制度 ......................................................................................................................11考點三 文化繁榮與百家爭鳴.................................................................................................11知識點 1 孔子 ..........................................................................................................................................11知識點 2 老子 ..........................................................................................................................................11知識點 3 百家爭鳴 ..................................................................................................................................11考向 1 孔子主張與活動 ......................................................................................................................12考向 2 孟子、荀子主張 ......................................................................................................................13知識點 4 法律與教化(選必一) ..........................................................................................................13知識點 5 醫學成就(選二) ..................................................................................................................1404 真題練習·命題洞見..............................................................................................15考點要求 考題統計 備考建議春秋戰國的政治變動與國 2024 選擇題:全國甲卷,重慶卷 本講為高考命題熱點,題型以選擇家治理 2023 選擇題:江蘇卷,湖南卷, 題為主,復習時關注一些命題關鍵(3 年 6 考) 2022 選擇題:河北卷,遼寧卷 詞:禮崩樂壞、社會轉型、列國紛戰國時期的經濟發展與社 2024 選擇題:山東卷 爭、三家分晉、民族交融、華夏認會生活 2023 選擇題:全國乙卷、海南卷 同、變法改革、鐵犁牛耕、郡縣制、(3 年 4 考) 2022 選擇題:廣東卷 官僚政治、軍功爵制、工商食官、選擇題:全國卷新課標,浙江 銅鑄貨幣、百家爭鳴、“無為而治”、2024卷 1 月,北京卷 “兼愛、非攻、尚賢”、以人為本、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及中選擇題:全國新課標卷,浙江 社會大變革、天人合一、崇德尚賢、華傳統文化 2023卷 6 月 德法之爭等,這一時期是春秋大變(3 年 10 考)選擇題:全國甲卷、重慶卷, 革的關鍵,因此要引起重視,復習2022山東卷,湖南卷,浙江卷 6 月 時重點把握。復習目標:1、了解春秋戰國時期的經濟發展和政治變動,理解戰國時期變法運動的必然性;2、了解老子、孔子學說;3、通過孟子、荀子、莊子等了解“百家爭鳴”的局面及其意義。考點一 政治動蕩與民族交融知識點 1 列國紛爭時期1、東周:春秋時期(B.C 770——B.C 476)戰國時期(B.C 475——B.C 221)時代特征:①政治: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遭到嚴重破壞(禮崩樂壞)(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禮樂征伐自諸侯出)②經濟:鐵犁牛耕③思想:百家爭鳴④國家:由分裂走向統一2、春秋時期①時代特點:爭霸②戰爭性質:奴隸主爭霸戰爭③“春秋五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④各國目標:以尊王為旗幟,建立霸業。3、戰國時期①時代特點:兼并②戰爭性質:地主階級兼并戰爭③三家分晉:晉國的韓趙魏三家大夫將晉國瓜分④田氏代齊:齊國大夫田氏取代了原來的姜姓國君⑤“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⑥各國目標:以統一為目標,攻城滅國。【歷史解釋】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紛爭、諸侯爭霸影響史料:從春秋以至戰國,諸侯之間相互并吞,大國爭霸激烈。這看起來像是由于周室衰微而出現的一種分裂局面,其實正是在這個過程……形成了地區性的統一王國,戰國七雄進一步兼并的結果,是在中國歷史上出現了首次統一的秦漢皇朝。——摘編自白壽彝總主編《中國通史》(1)災難:爭霸戰爭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加重了人民的負擔,給廣大人民帶來了災難和痛苦。(2)進步:推動了各國富國強兵的改革,打擊了貴族保守勢力,促進了地主階層的崛起和新的生產關系的發展。(3)統一:大國兼并小國,為國家的最終統一創造了條件。(4)交融:客觀上促進了各地區,各民族的交流,有利于民族交融,逐漸形成了華夏族。考向 1 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紛爭【典例】(2024·全國甲卷)春秋時期,周王室衰微,諸侯爭當“盟主”。齊國、晉國、楚國接續爭雄,吳越爭霸。諸侯成為“盟主”可以( )A.取代周天子獲得分封權力 B.成為諸侯國的“大宗”C.免除向周王室納稅的義務 D.號令各諸侯國的行動【變式訓練】1.據史書記載,“平子與孟孫氏、叔孫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師敗,奔齊……魯亂”。“定王十六年(前 453 年),三晉滅智伯,分有其地”。“威烈王二十三年(前 403 年),九鼎震。命韓、魏、趙為諸侯”。以上現象說明了( )A.宗法血緣關系的徹底消失 B.地主與農民階級矛盾激化C.傳統政治秩序的逐漸瓦解 D.各諸侯國官僚制度的確立【變式訓練】2.曲沃代晉是春秋早期晉國一次長達近 70 年的內戰。最終,晉國的公族曲沃武公攻入了晉都翼城,取代了晉國的君主,成為了晉國的新主人。該歷史事件說明( )A.宗法制度遭到破壞 B.諸侯兼并戰爭不斷C.禮樂制度完全消亡 D.分封制度不復存在知識點 2 華夏認同觀念的產生1、民族關系最重要的變化:華夏認同觀念產生表現:①春秋:中原各國因社會發展比相鄰的戎狄蠻夷先進而自稱“華夏”②戰國:戎狄蠻夷逐漸融入華夏族,華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鮮血液,更加穩定,分布更為廣泛。③中原地區先進的制度、文化、科技擴展到少數民族地區,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④周邊少數民族在經濟文化交流中產生了民族認同觀念,同時也促進了華夏族的發展。【必考概念】華夏觀念:華夏含義的變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華大家庭內各民族之間的互動與交融。春秋時期列國諸侯的分布犬牙交錯,中原諸侯國的文化認同凸顯,“華夏”開始作為一詞連用,并逐漸成為中原諸侯國塑造文化認同的重要概念。后來,華夏的含義由專指漢族及其前身到現今泛指中國各民族,華夏觀念逐漸具有民族認同、文化認同的特點。考向 2 華夏族的發展和華夏認同【典例】(2024·重慶卷)新石器時代到兩周時期中國各地區傳統墓葬頭向可概括為:“東夷及其先民尚東,楚蠻及其先民尚南,西戎及其先民尚西,華夏及其先民尚北。”關中地區鳳翔西村、灃西客省莊等地西周墓多為北頭向,春秋時期的墓葬多為西向頭。這表明( )A.西周時期華夏認同初步形成 B.春秋時期深受西戎俗影響C.各族同源觀念得到發展 D.各地區得文化傳統趨于穩固【變式訓練】1.河南伊川徐陽東周戎人墓地出土了大量隨葬品,其中有銅鼎、簋、壺、鬲、豆、戈、盤、舟、匜和玉佩、琮,金器、陶罐,以及銅禮器編鎛、編鐘、編馨等,器物形制基本完全中原化。這可用于說明,這一時期( )A.等級秩序嚴格 B.貴族生活腐化 C.民族交融加強 D.手工技術進步【變式訓練】2.春秋初期的《左傳》主張:“德以柔中國,刑以威四夷”;春秋晚期時,孔子主張:“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戰國時期孟子亦稱:“往者不追,來者不距(拒)。”據此推知,這一時期( )A.儒家學說成為主流B.民族關系逐漸緩和C.政治格局發生變化 D.民族差異不復存在知識點 3 封建政治制度開始產生(選必一)1、春秋:等級分封制開始解體;2、戰國:各國進行的重大政治改革。3、君主權力加強,郡縣制、官僚制開始產生知識點 4 官員的選拔(選必一)1、薦舉制:薦舉賢才,授以官職的官吏選拔制度;2、軍功制:凡立有軍功者,不問出身門第、階級和階層,都可以享受爵祿;消宗室貴族所享有的世襲特權,他們不能再像過去那樣僅憑血緣關系,即"屬籍",就可以獲得高官厚祿和爵位封邑。知識點 5 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選必三)1、民族關系:內遷的戎狄蠻夷逐漸融入華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區、各民族共同的血緣認同、文化認同。為秦建立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奠定基礎。2、對外交往:公元前 4世紀到公元 3世紀,漢字已經傳入朝鮮半島、日本列島和東南亞地區。后來,各國在漢字的基礎上,創造了本國文字,如朝鮮創造出諺文,日本創造出假名,越南創造出喃字,推動了當地的文化交流與發展。考點二 經濟發展與社會變革知識點 1 經濟發展1、農業①生產工具:鐵犁牛耕②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③政策:商鞅變法,推行重農抑商④水利:秦國的都江堰、鄭國渠和楚國的芍陂⑤特點:以家庭為單位,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精耕細作(鐵犁牛耕、重視水利、南稻北粟)【史料實證】戰國時期鐵農具使用對社會轉型的作用史料:我國鑄造鐵器大約開始于西周末年或春秋初年。至春秋中期以后,使用鐵器的情況已很多……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長沙、江西九江、江蘇六合、河南洛陽等地,都發現了春秋中晚期的鐵農具。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馬耕,字子牛——摘編自張傳璽《簡明中國古代史》(1)經濟:①耕作方式:刀耕火種、石器鋤耕到鐵犁牛耕。②土地制度:井田制(土地國有)向土地私有制轉變。③經營方式:集體勞作向個體農耕(小農經濟)轉變。④分配方式:推動稅制改革,如魯國初稅畝。⑤耕作方式:推動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產模式的出現。⑥其他:利用開墾荒地,擴大耕地面積,興修水利等。(2)階級:奴隸主貴族沒落,士階層和地主階級崛起。2、手工業(選二)①勞作方式:家庭手工業、手工業作坊(手工業者世代傳承,或父子相繼,或師徒傳授;由統治者登記造冊進行管理(“匠戶”))②冶金業:冶鐵作坊中出現了大量鐵農具的“范”。【知識拓展】中國古代手工業的經營方式家庭手工業 特點:農戶副業,主要用來交納貢賦和家庭消費,剩余部分出售。影響:對穩定小農經濟起到一定作用;但技術落后、生產分散,妨礙了市場發育私營手工業 概況:春戰時期,私營工商業蓬勃興起,明中葉后占據主導地位特點:民間私人經營;市場流通;主要供民間消費官營手工業 概況:至明朝前期一直代表中國古代手工業最高水平特點:歷史悠久;世界領先;政府直接經營;生產不計成本;產品精美;不流入市場3、商業①商人:不少工商業主聚集了大量錢財,有的富比王侯②貨幣:流通廣泛,便利了商品交換和流通,促使商業功能由最初的互補余缺向逐利增財轉化。③信貸:實物借貸形式已經比較普遍,并出現了貨幣信貸。④政策:“工商食官”格局被打破;商鞅變法“重農抑商”⑤外貿:中國的絲綢已到達波斯帝國地中海東岸。【必考概念】工商食官:是商周政府占有工商業者并進行壟斷性經營的制度。在這種制度下,周王室和諸侯都有官府管理的各種手工業作坊。這些手工業作坊的各類生產者稱為百工。春秋戰國時期工商食官制度衰落,至戰國后期,徹底終結,但是其演化出的官營手工業一直存在。【知識拓展】重農抑商①原因:當時商業與農業爭奪勞動力,妨礙農業生產;導致兵員不足,滋生厭戰情緒;容易崇尚奢靡,敗壞社會風氣。(不利于鞏固統治的需要)②目的:(直接目的)保護農業生產和小農經濟,確保賦役征派和地租征;(根本目的)鞏固統治。③表現:限制商人經營范圍,重征商稅,貶低商人地位。(戰國商鞅變法后開始實行)④影響:【積極】推動農業發展、確保賦役征派地租征收、鞏固封建統治;【消極】不利于商品經濟的發展,抑商或輕商觀念長期制約人們的思想,封建社會后期成為經濟發展的巨大障礙。【易錯】抑商不等于滅商,限制不等于禁絕。4、交通:①春秋時期已有運河;②吳王夫差開鑿了連接江淮的運河——邗溝。【知識拓展】小農經濟含義 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生產主要是為滿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納賦稅,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原因 ①鐵犁牛耕的出現和逐漸普及;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確立;小 特點 家庭為單位、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精耕細作、農業與手工業相結合農經 地位 中國封建經濟的基礎,自耕農是國家賦稅的主要承擔者濟評價 前期:適應生產力的發展;利于提高生產積極性;利于政治穩定,國家統一;利于促進中國古代農業經濟的發展晚期:阻礙商品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展進步考向 1 春秋戰國的農業、水利、工商業【典例】(2023·海南卷)據《史記·周本紀》載,周武王“率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以東伐紂”。而戰國晚期,秦、齊、楚等諸侯國都擁有人數近百萬的軍隊,連七國中最小的韓國也有 30 萬兵力。這一變化主要是因為( )A.軍事理論的形成 B.生產方式的變革C.政治制度的演進 D.地形地勢的利用【變式訓練】1.《管子》把“修道途,便關市”作為“輸之以財”的重要方式之一。《孟子》記載了.宋國大夫戴盈之和孟 子商量“去關市之征,今茲未能,請輕之,以待來年,然后已,何如 ”這些記載可以說明該時期( )A.民本思想的普及 B.富國強兵的實踐C.國內關稅的取消 D.商貿發展的情況【變式訓練】2.戰國初年,魏文侯派西門豹做鄴縣令時,為破除“河伯娶婦”的迷信,動員人力開鑿 12條水渠,漳河水害變為水利。魏襄王時的鄴縣令繼續開渠引漳水灌田,使鄴一帶的鹽堿地也得到改良。由此推知,魏國( )A.改造自然的能力有所增強 B.調整生產關系適應經濟發展C.郡縣制形成早于其他六國 D.消除社會生活中神權的影響知識點 2 社會潮流:變法運動(選必一)1、變法運動① 背景:戰國時期兼并戰爭日益激烈② 目的:富國強兵③ 代表:魏國李悝變法、楚國吳起變法、秦國商鞅變法④ 結果:通過變法,推動了社會轉型,逐步建立起君主專制的政治制度。2、商鞅變法背景:①經濟:鐵器和牛耕的使用推廣,使社會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生產關系處于急劇變動之中。②政治:兼并戰爭日益劇烈,各國為了富國強兵,紛紛推行變法。內容:①富國:“廢井田,開阡陌”,授田于百姓;重農抑商,獎勵耕織;小家庭政策;②強兵:獎勵軍功。③集權:廢分封,行縣制;剝奪和限制貴族特權;什伍連坐,糾察告發;影響:①順應了歷史潮流,集列國變法之長,是戰國時期持續時間最長、涉及面最廣、改革最為徹底的一次變法。②打擊了貴族特權,促進了封建政治、經濟、軍事的發展,使秦國從一個西部邊陲弱國一躍成為虎視群雄的政治軍事強國,為秦成就統一霸業奠定了基礎。③推動了社會轉型,逐步建立起君主專制的政治制度。【探究拓展】商鞅變法成功原因?井田制 法律層面承認土地私有社會轉型分封制(地方分權) 縣制(中央集權)貴族政治 官僚政治1.政治制度:春秋時期,貴族等級分封制開始解體。戰國時期,君主權力加強,郡縣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開始產生。2.選官制度:西周至春秋盛行世官制,貴族壟斷高官。春秋戰國時期,尚賢思想興起,舉薦有才能的人為官,或依據軍功大小授予官職。3.戶籍制度:戰國時期,制定戶籍。目的是掌握人口變動情況,以便征發賦役。4.法律與教化:春秋時期,鄭國子產“鑄刑書”,制定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史料實證】社會變化與變法運動史料:史料數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時亦難遽變,于是先從在下者起,游說則范雎、蔡澤、蘇秦、張儀等,徒步而為相;征戰則孫臏、白起、樂毅、廉頗、王翦等,白身而為將,此已開后世布衣將相之例。——摘編自趙翼《廿二史札記》卷二根據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史料所反映的社會關系變化,結合史實說明商鞅變法與這一變化的關系。變化:部分社會下層的政治地位呈上升趨勢。關系:社會關系的變化推動了變法的產生。戰國時期新興地主階級力量不斷壯大,他們要求取得政治統治地位,商鞅變法順應了這一要求,商鞅變法中的“廢井田,開阡陌”“獎勵耕織”“獎勵軍功”等措施,打擊了舊貴族勢力,為新社會階層崛起創造了條件,進一步推動了社會關系的變化。考向 2 春秋戰國的改革與變法運動【典例】(2024·山東卷)西周時期,諸侯國在奉行周禮的同時,多尊重當地原有的風俗;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變革禮制,移風易俗,成為一種普遍現象。諸侯國轉變做法主要是為了( )A.重構統治秩序 B.限制貴族特權C.以德行教化民眾 D.打破宗法血緣關系【變式訓練】1.律本指軍隊鼓樂的統一音律和軍令。商鞅在秦國“改法為律”,分類編纂,統一律文,“以某律”“比某律”論處違法行為。商鞅此舉旨在( )A.廢除禮樂文化 B.反對賢人治國 C.統一道德規范 D.加強中央集權【變式訓練】2.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任士之風漸起,與此相適應的酬勞俸祿正式產生。戰國時期,燕昭王“不以祿私其親,功多者授之”;魏國李悝變法強調“食有勞而祿有功”;秦國從商鞅變法后,“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上述現象反映出春秋戰國時期( )A.士人群體主導各國的發展 B.社會轉型趨勢不斷加強C.世卿世祿制退出歷史舞臺 D.流行“無功不受祿”觀念知識點 3 賦稅與戶籍制度1、戰國時期開始實行以人丁為主的賦稅制度。2、國家大規模編排民戶,制定戶籍,始于戰國時期。考點三 文化繁榮與百家爭鳴知識點 1 孔子孔子(奴隸主貴族):春秋后期儒家學派的創始人1、核心思想:“仁”,意為關愛他人2、政治思想: ①主張統治者順應民心,愛惜民力,“為政以德”通過以身作則的道德感化來治理國家。②主張恢復西周等級森嚴的禮樂制度③承認制度隨著時代變化應當有所改良。3、教育思想: ①以“有教無類”的思想辦學,打破了過去貴族階層壟斷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動了私學的發展。②整理六經:相傳孔子晚年對《詩》《書》《禮》《易》《春秋》等文獻進行整理,后來這些文獻成為儒家的經典,對夏、商、西周的文化傳承作出了重要貢獻。4、思想言論記載:《論語》(其弟子整理)知識點 2 老子老子(奴隸主貴族):春秋后期楚國人道家學派的創始人。1、核心思想:將天地萬物本原歸結為抽象的“道”。2、唯物史觀:追求“天人合一”,是中國古代樸素唯物論。3、辯證法:揭示出事物存在著互相依存、相互轉化、對立統一的矛盾;認為物極必反,柔能克剛。4、政治思想:對現實不滿,反對制度束縛,主張順其自然,無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國寡民的時代。知識點 3 百家爭鳴1、概念:春秋戰國時期不同思想學派的涌現及各學派之間爭鳴的局面2、背景:①經濟的發展,促使階級關系出現新變化。②階級:舊的貴族等級體系開始瓦解,新興的士階層崛起。③各國統治者出于爭霸需要,禮賢下士,爭相招攬人才。④士人周游列國,頗受重用。他們的活躍推動了學術文化的繁榮。3、認識:一定時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時期政治經濟發展的產物(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4、主要學派:學派 時期 代表 主要思想主張春秋 孔子 核心思想是“仁”關愛他人;以德治民;有教無類儒家 戰國 孟子 性善論(人性善);提倡“仁政”戰國 荀子 性惡論(人性惡);主張隆禮重法(儒法兼采)春秋 老子 核心思想是“道”;無為而治;事物之間相互轉換道家戰國 莊子 崇尚逍遙自由五行間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相生相勝”理論,代表中國古代對自然界樸素的科陰陽家 戰國 鄒衍學認識墨家 戰國 墨子 提倡節儉;主張“兼愛”“非攻”“尚賢”;代表下層平民利益法家 戰國 韓非子 主張以法治國,控制臣民;體現中央集權的政治思想;代表新興地主階級利益。5、影響:①百家爭鳴是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經濟發展、階級關系變化在思想領域內的反映,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波瀾壯闊的思想解放運動。②為新興的地主階級登上歷史舞臺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③成為后世中華思想文化的源頭活水,影響十分深遠。【必考概念】無為而治:強調無為而無不為,既尊重自然規律,反對盲目行動,又主張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倡導“因時制宜”是一種“積極無為”的哲學觀。【家國情懷】百家爭鳴的歷史價值?史料: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是我國歷史上學術思想第一個輝煌時期。總體而言,諸子百家構建其理論的基緣問題為重整失序的社會政治和重樹人們內心的信仰,在相對自由的環境中,各家為這兩大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論辯,雖“道術將為天下裂”,然大放異彩的學術思想卻成為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尤其在當下,重新審視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更具現實意義。—摘編自徐泉海《戰國時期百家爭鳴述略》(1)時代價值:促進思想解放;為社會轉型期的國家治理提供理論基礎。(2)“普世價值”:中華文化奠基,構成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儒家的道德理想(仁、和而不同、家國情懷等)利于社會和諧;道家思想(道法自然)奠定哲學基礎;法家的變革精神提供變法圖強武器;等等。考向 1 孔子主張與活動【典例】(2024·北京卷)古代玉器為禮之重器,孔子用玉比喻理想人格: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堅硬),知(智)也;廉(棱角)而不劌(割),義也;垂之如隊(墜),禮也。這一比喻寄托了( )A.隆禮重法的精神 B.無為而治的理想C.修身明德的追求 D.選賢任能的理念【變式訓練】1.孔子希望通過仁愛的方式恢復宗法制度下的身份等級秩序:自董仲舒始,儒學采用陰陽五行學說為儒家倫理綱常賦予神秘色彩;宋明理學則將儒學提升到哲學的高度。由此,你認為如下觀點中更為準確的是( )A.儒學的演變與時代發展需求緊密相關B.儒學的產生來源于中央集權相應需求C.儒學的發展與人們認知進步緊密相關D.儒學影響因自身內涵不斷豐富而深遠【變式訓練】2.春秋末期,孔子倡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老子主張順其自然,“使民無知無欲”“無為則無不治”,這表明二人主張( )A.重建倫理和政治秩序 B.通過道德教化治理國家C.維護商周文化的地位 D.以民為本緩和社會矛盾考向 2 孟子、荀子主張【典例】(2023·全國新課標卷)荀子是戰國時期著名的儒家學者,他的學生韓非、李斯則是法家學派代表人物。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國方略上共同主張的是( )A.“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罰以禁之”B.“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C.“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D.“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變式訓練】1.孟子說:“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王守仁認為:“吾心之良知,即天理”“自知之明,便是良知”。二者都( )A.認為天理在人的心中 B.主張良知是人的本性C.具有鮮明的民主色彩 D.將儒學哲學化體系化【變式訓練】2.荀子主張隆禮重教,以禮教為主;但也吸收法家思想,主張禮、法并重。“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可以說是其學說的基本綱領。荀子的政治思想學說( )A.完全繼承了儒家思想 B.喪失了儒家基本立場C.適應了歷史發展趨勢 D.趨同于法家理論取向知識點 4 法律與教化(選必一)1、早期:法治:鄭國·子產“鑄刑書”,制定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德治:晉國·叔向反對刊布法律,認為刑罰適用于亂世。2、后期:法治:法家認為人性惡,主張法治,代表商鞅和韓非。德治:儒家認為人性善,主張德治,通過道德禮義教化民眾,重視民生與民意,代表孔子和孟子。(法家思想更適合戰國時期各國富國強兵、政令統一的需要,在其指引下,秦國富國強兵,最終統一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探究延伸】德法之爭教化思想 治國思想(代表人物及觀點)孔子 “為政以德”,愛人,不要過度消耗民力。儒家 人性善德治孟子 施行仁政,省刑罰,薄稅斂商鞅 頒行法令,保護新興地主階級的權益。法家 人性惡法治 以法治國;提倡君主以法、術、勢駕馭臣下;君主賞罰分明,臣民必守法令;韓非主張“以法為教”“以吏為師知識點 5 醫學成就(選二)1、戰國時期扁鵲用望、聞、問、切四診法進行醫學診斷;2、戰國開始成書的《黃帝內經》奠定了中醫理論的基礎。【探究拓展】春秋戰國歷史發展出現三大趨勢:①分裂→統一②各民族相互融合③奴隸制→封建制→秦【歷史解釋】中國古代民本思想的內容與認識:史料:民本思想濫觴于殷商至西周。到了春秋,孔子提出了“仁”的學說,主張“為政以德”,孟子集西周以來民本思想的大成,提出了“仁政”學說,主張“民貴君輕”。此外,這時期的儒家還提出了“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民事不可緩也”“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等民本思想。—摘編自游喚民《先秦民本思想論》(1)內容①畏民:敬畏民眾。“君失道,民叛之,故可畏”。②重民:認識到民眾的重要性,重視民眾問題。“民惟邦本,本固邦寧”。③得民:即要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④知民:要體察民情,了解民意。“國將興,聽于民”。⑤愛民:要愛護民眾。“仁者愛人”。⑥富民:要讓民眾生活富足。“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2)認識①是中國傳統政治文化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②民本思想對統治者的殘暴和奢侈以及君主權力過度膨脹產生一定的限制作用。③中國古代民本思想有其階級和歷史的局限性其本質上是為維護君權服務的。1.(2024·全國新課標卷)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紛紛進行政治變革,爭相延攬人才,諸子百家大都呼吁“選賢與能”。不認同這一理念的學派是(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2.(2023·湖南卷)戰國時期,關東六國國君任相多用其宗族及國人。數代秦王所用秦相,商鞅為衛人,樓緩為趙人,張儀、魏冉、范雎為魏人,蔡澤為燕人,呂不韋為韓人,李斯為楚人。據此可推知( )A.秦國官僚制相對完善 B.秦國用人政策不斷改變C.六國嚴格遵行宗法制 D.法家人物在六國遭排擠3.(2022·河北卷)“太子”在周代是對天子、諸侯權位繼承人的稱謂。該詞在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和其他文獻中絕少見到,而在春秋時期開始頻繁出現。這一現象( )A.反映社會尊卑有序 B.表明分封制逐漸瓦解C.體現權力過渡平穩 D.說明宗法制遭到破壞4.(2023·全國乙卷)孟子說:“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歲)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歲)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這一觀點所依托的時代背景是( )A.休養生息政策的實施 B.井田制度的繁榮C.農業生產技術的發展 D.商業活動的衰退5.(2022·全國甲卷)漢晉時期有多種文本記載,帝堯之時,“天下太和,百姓無事”。有老者“擊壤”而戲,圍觀者稱頌帝堯。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記載所體現的政治理念最接近( )A.孔子 B.老子 C.韓非 D.墨子6.(2022·重慶卷)有學者指出,“德”的觀念至少在西周已經產生,它既是一種個人的品德,又與天命有關。春秋時期,“德”的神秘意味開始減弱,更強調人的品德和理性,如文獻記載:“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推崇文獻中這一觀點的先秦思想流派是( )A.墨家 B.兵家 C.儒家 D.法家第 02 講 諸侯紛爭與變法運動目 錄01 考情透視·目標導航................................................................................................202 知識導圖·思維領航................................................................................................303 考點突破·考法探究................................................................................................4考點一 政治動蕩與民族交融.....................................................................................................4知識點 1 列國紛爭時期 ..............................................................................................................................4考向 1 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紛爭 ..............................................................................................................5知識點 2 華夏認同觀念的產生 ..................................................................................................................6考向 2 華夏族的發展和華夏認同 ..........................................................................................................6知識點 3 封建政治制度開始產生(選必一)..........................................................................................7知識點 4 官員的選拔(選必一) ..............................................................................................................7知識點 5 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選必三) ..............................................................................................8考點二 經濟發展與社會變革...................................................................................................8知識點 1 經濟發展 ....................................................................................................................................8考向 1 春秋戰國的農業、水利、工商業 ..........................................................................................10知識點 2 社會潮流:變法運動(選必一) ..........................................................................................11考向 2 春秋戰國的改革與變法運動 ..................................................................................................12知識點 3 賦稅與戶籍制度 ......................................................................................................................13考點三 文化繁榮與百家爭鳴.................................................................................................13知識點 1 孔子 ..........................................................................................................................................13知識點 2 老子 ..........................................................................................................................................14知識點 3 百家爭鳴 ..................................................................................................................................14考向 1 孔子主張與活動 ......................................................................................................................15考向 2 孟子、荀子主張 ......................................................................................................................16知識點 4 法律與教化(選必一) ..........................................................................................................17知識點 5 醫學成就(選二) ..................................................................................................................1804 真題練習·命題洞見..............................................................................................19考點要求 考題統計 備考建議春秋戰國的政治變動與國 2024 選擇題:全國甲卷,重慶卷 本講為高考命題熱點,題型以選擇家治理 2023 選擇題:江蘇卷,湖南卷, 題為主,復習時關注一些命題關鍵(3 年 6 考) 2022 選擇題:河北卷,遼寧卷 詞:禮崩樂壞、社會轉型、列國紛戰國時期的經濟發展與社 2024 選擇題:山東卷 爭、三家分晉、民族交融、華夏認會生活 2023 選擇題:全國乙卷、海南卷 同、變法改革、鐵犁牛耕、郡縣制、(3 年 4 考) 2022 選擇題:廣東卷 官僚政治、軍功爵制、工商食官、選擇題:全國卷新課標,浙江 銅鑄貨幣、百家爭鳴、“無為而治”、2024卷 1 月,北京卷 “兼愛、非攻、尚賢”、以人為本、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及中選擇題:全國新課標卷,浙江 社會大變革、天人合一、崇德尚賢、華傳統文化 2023卷 6 月 德法之爭等,這一時期是春秋大變(3 年 10 考)選擇題:全國甲卷、重慶卷, 革的關鍵,因此要引起重視,復習2022山東卷,湖南卷,浙江卷 6 月 時重點把握。復習目標:1、了解春秋戰國時期的經濟發展和政治變動,理解戰國時期變法運動的必然性;2、了解老子、孔子學說;3、通過孟子、荀子、莊子等了解“百家爭鳴”的局面及其意義。考點一 政治動蕩與民族交融知識點 1 列國紛爭時期1、東周:春秋時期(B.C 770——B.C 476)戰國時期(B.C 475——B.C 221)時代特征:①政治: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遭到嚴重破壞(禮崩樂壞)(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禮樂征伐自諸侯出)②經濟:鐵犁牛耕③思想:百家爭鳴④國家:由分裂走向統一2、春秋時期①時代特點:爭霸②戰爭性質:奴隸主爭霸戰爭③“春秋五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④各國目標:以尊王為旗幟,建立霸業。3、戰國時期①時代特點:兼并②戰爭性質:地主階級兼并戰爭③三家分晉:晉國的韓趙魏三家大夫將晉國瓜分④田氏代齊:齊國大夫田氏取代了原來的姜姓國君⑤“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⑥各國目標:以統一為目標,攻城滅國。【歷史解釋】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紛爭、諸侯爭霸影響史料:從春秋以至戰國,諸侯之間相互并吞,大國爭霸激烈。這看起來像是由于周室衰微而出現的一種分裂局面,其實正是在這個過程……形成了地區性的統一王國,戰國七雄進一步兼并的結果,是在中國歷史上出現了首次統一的秦漢皇朝。——摘編自白壽彝總主編《中國通史》(1)災難:爭霸戰爭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加重了人民的負擔,給廣大人民帶來了災難和痛苦。(2)進步:推動了各國富國強兵的改革,打擊了貴族保守勢力,促進了地主階層的崛起和新的生產關系的發展。(3)統一:大國兼并小國,為國家的最終統一創造了條件。(4)交融:客觀上促進了各地區,各民族的交流,有利于民族交融,逐漸形成了華夏族。考向 1 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紛爭1.(2024·全國甲卷)春秋時期,周王室衰微,諸侯爭當“盟主”。齊國、晉國、楚國接續爭雄,吳越爭霸。諸侯成為“盟主”可以( )A.取代周天子獲得分封權力 B.成為諸侯國的“大宗”C.免除向周王室納稅的義務 D.號令各諸侯國的行動【答案】D【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春秋時期(中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春秋時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進步,部分諸侯成為“盟主”,其自身的號召力不斷增強,盟主可以在周王的加持下,號令諸侯,比如著名的歷史事件“葵丘會盟”,D 項正確;春秋時期,周王室權力式微,但在宗法和禮樂制度之下,各諸侯即使力量壯大,也不可取代周室,排除 A 項;成為“大宗”是宗法,尤其是血緣關系的直接結果,這是諸侯國君不能自己主動改變的,排除 B 項;諸侯受周天子分封,具有向其納稅,貢賦等義務,排除 C 項。故選 D 項。【變式訓練】1.據史書記載,“平子與孟孫氏、叔孫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師敗,奔齊……魯亂”。“定王十六年(前 453 年),三晉滅智伯,分有其地”。“威烈王二十三年(前 403 年),九鼎震。命韓、魏、趙為諸侯”。以上現象說明了( )A.宗法血緣關系的徹底消失 B.地主與農民階級矛盾激化C.傳統政治秩序的逐漸瓦解 D.各諸侯國官僚制度的確立【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春秋戰國時期(中國)。根據材料“平子與孟孫氏、叔孫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師敗,奔齊……魯亂”“定王十六年(前 453 年),三晉滅智伯,分有其地”“威烈王二十三年(前 403 年),九鼎震。命韓、魏、趙為諸侯”可知,材料現象體現了士大夫奪權等禮崩樂壞現象,說明傳統政治秩序的逐漸瓦解,C 項正確;“徹底消失”說法絕對,不符合史實,排除 A 項;材料現象說明了傳統政治秩序的逐漸瓦解,未涉及地主與農民階級矛盾,排除 B 項;材料現象說明了傳統政治秩序的逐漸瓦解,不能說明各諸侯國官僚制度的確立,排除 D 項。故選 C 項。2.曲沃代晉是春秋早期晉國一次長達近 70 年的內戰。最終,晉國的公族曲沃武公攻入了晉都翼城,取代了晉國的君主,成為了晉國的新主人。該歷史事件說明( )A.宗法制度遭到破壞 B.諸侯兼并戰爭不斷C.禮樂制度完全消亡 D.分封制度不復存在【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春秋時期(中國)。根據材料和所學可知,在宗法制度下,君主的地位應該是穩固的,但曲沃武公能夠攻入晉都并取代君主,顯示了宗法制度的約束和規則被打破,A 項正確;兼并戰爭是戰國時期的時代特征,與材料中的春秋時期在時間上不符,排除 B 項;春秋時期禮樂制度不斷被破壞,但并沒有完全消亡,排除 C 項;分封制是在戰國時期崩潰的,但是西漢、明的政權也使用過該制度,排除 D 項。故選 A 項。知識點 2 華夏認同觀念的產生1、民族關系最重要的變化:華夏認同觀念產生表現:①春秋:中原各國因社會發展比相鄰的戎狄蠻夷先進而自稱“華夏”②戰國:戎狄蠻夷逐漸融入華夏族,華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鮮血液,更加穩定,分布更為廣泛。③中原地區先進的制度、文化、科技擴展到少數民族地區,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④周邊少數民族在經濟文化交流中產生了民族認同觀念,同時也促進了華夏族的發展。【必考概念】華夏觀念:華夏含義的變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華大家庭內各民族之間的互動與交融。春秋時期列國諸侯的分布犬牙交錯,中原諸侯國的文化認同凸顯,“華夏”開始作為一詞連用,并逐漸成為中原諸侯國塑造文化認同的重要概念。后來,華夏的含義由專指漢族及其前身到現今泛指中國各民族,華夏觀念逐漸具有民族認同、文化認同的特點。考向 2 華夏族的發展和華夏認同1.(2024·重慶卷)新石器時代到兩周時期中國各地區傳統墓葬頭向可概括為:“東夷及其先民尚東,楚蠻及其先民尚南,西戎及其先民尚西,華夏及其先民尚北。”關中地區鳳翔西村、灃西客省莊等地西周墓多為北頭向,春秋時期的墓葬多為西向頭。這表明( )A.西周時期華夏認同初步形成 B.春秋時期深受西戎俗影響C.各族同源觀念得到發展 D.各地區得文化傳統趨于穩固【答案】B【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新石器時代到兩周時期(中國)。西周時期,關中地區(秦國地域)墓多為北頭向,是為華夏代表,說明當時關中地區受中原華夏文化影響大,而春秋時期(東周)關中地區墓葬變成西向,說明這一時期關中地區已經有西戎文化的滲透,而且較為明顯以至于墓朝向變化,B 項正確;西周時期華夏認同初步形成說法欠妥,排除 A 項;材料只強調了關中地區一個地方的變化,至于其他民族和少數民族的變化沒有提及,所以該選項判斷為與材料無關,無中生有,排除 C 項;趨于穩固說法過于絕對,材料談到關中地區的喪葬文化變化,變化與維持穩定說法 矛盾,而且材料沒有談到其他地區的文化傳統變化與否,排除 D 項。故選 B項。【變式訓練】1.河南伊川徐陽東周戎人墓地出土了大量隨葬品,其中有銅鼎、簋、壺、鬲、豆、戈、盤、舟、匜和玉佩、琮,金器、陶罐,以及銅禮器編鎛、編鐘、編馨等,器物形制基本完全中原化。這可用于說明,這一時期( )A.等級秩序嚴格 B.貴族生活腐化 C.民族交融加強 D.手工技術進步【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東周(中國)。根據材料信息可知,伊川徐陽東周戎人墓地出土的隨葬品種類繁多,包括中原地區典型的銅鼎、簋、壺等禮器,也有來自戎族文化的戈、盤等兵器和器物。這些文物的出土表明,在東周時期,中原文化與周邊的戎族文化之間有著密切的交流和融合,C 項正確;東周時期,禮崩樂壞,原有的等級制度受到破壞,排除 A 項;“貴族生活腐化”體現為貴族群體的奢侈作風等,但是材料主要表現為東周時期的民族交融,排除 B 項;材料主旨為“東周的民族交融”,而“手工技術進步”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D 項。故選 C 項。2.春秋初期的《左傳》主張:“德以柔中國,刑以威四夷”;春秋晚期時,孔子主張:“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戰國時期孟子亦稱:“往者不追,來者不距(拒)。”據此推知,這一時期( )A.儒家學說成為主流B.民族關系逐漸緩和C.政治格局發生變化 D.民族差異不復存在【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從材料中的“德以柔中國,刑以威四夷”到“修文德以來之”再到“往者不追,來者不距(拒)”,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從強調武力到強調以德治國、以和為貴的轉變,反映了當時民族關系的緩和,B 項正確;戰國時期儒家學說尚未成為主流思想,排除 A 項;題目主要討論的是民族關系和治理理念的變化,而非政治格局的變動,排除 C 項;“民族差異不復存在”明顯與史實不符,排除 D 項。故選 B 項。知識點 3 封建政治制度開始產生(選必一)1、春秋:等級分封制開始解體;2、戰國:各國進行的重大政治改革。3、君主權力加強,郡縣制、官僚制開始產生知識點 4 官員的選拔(選必一)1、薦舉制:薦舉賢才,授以官職的官吏選拔制度;2、軍功制:凡立有軍功者,不問出身門第、階級和階層,都可以享受爵祿;消宗室貴族所享有的世襲特權,他們不能再像過去那樣僅憑血緣關系,即"屬籍",就可以獲得高官厚祿和爵位封邑。知識點 5 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選必三)1、民族關系:內遷的戎狄蠻夷逐漸融入華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區、各民族共同的血緣認同、文化認同。為秦建立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奠定基礎。2、對外交往:公元前 4世紀到公元 3世紀,漢字已經傳入朝鮮半島、日本列島和東南亞地區。后來,各國在漢字的基礎上,創造了本國文字,如朝鮮創造出諺文,日本創造出假名,越南創造出喃字,推動了當地的文化交流與發展。考點二 經濟發展與社會變革知識點 1 經濟發展1、農業①生產工具:鐵犁牛耕②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③政策:商鞅變法,推行重農抑商④水利:秦國的都江堰、鄭國渠和楚國的芍陂⑤特點:以家庭為單位,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精耕細作(鐵犁牛耕、重視水利、南稻北粟)【史料實證】戰國時期鐵農具使用對社會轉型的作用史料:我國鑄造鐵器大約開始于西周末年或春秋初年。至春秋中期以后,使用鐵器的情況已很多……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長沙、江西九江、江蘇六合、河南洛陽等地,都發現了春秋中晚期的鐵農具。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馬耕,字子牛——摘編自張傳璽《簡明中國古代史》(1)經濟:①耕作方式:刀耕火種、石器鋤耕到鐵犁牛耕。②土地制度:井田制(土地國有)向土地私有制轉變。③經營方式:集體勞作向個體農耕(小農經濟)轉變。④分配方式:推動稅制改革,如魯國初稅畝。⑤耕作方式:推動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產模式的出現。⑥其他:利用開墾荒地,擴大耕地面積,興修水利等。(2)階級:奴隸主貴族沒落,士階層和地主階級崛起。2、手工業(選二)①勞作方式:家庭手工業、手工業作坊(手工業者世代傳承,或父子相繼,或師徒傳授;由統治者登記造冊進行管理(“匠戶”))②冶金業:冶鐵作坊中出現了大量鐵農具的“范”。【知識拓展】中國古代手工業的經營方式家庭手工業 特點:農戶副業,主要用來交納貢賦和家庭消費,剩余部分出售。影響:對穩定小農經濟起到一定作用;但技術落后、生產分散,妨礙了市場發育私營手工業 概況:春戰時期,私營工商業蓬勃興起,明中葉后占據主導地位特點:民間私人經營;市場流通;主要供民間消費官營手工業 概況:至明朝前期一直代表中國古代手工業最高水平特點:歷史悠久;世界領先;政府直接經營;生產不計成本;產品精美;不流入市場3、商業①商人:不少工商業主聚集了大量錢財,有的富比王侯②貨幣:流通廣泛,便利了商品交換和流通,促使商業功能由最初的互補余缺向逐利增財轉化。③信貸:實物借貸形式已經比較普遍,并出現了貨幣信貸。(選必二)④政策:“工商食官”格局被打破;商鞅變法 “重農抑商”⑤外貿:中國的絲綢已到達波斯帝國地中海東岸。【必考概念】工商食官:是商周政府占有工商業者并進行壟斷性經營的制度。在這種制度下,周王室和諸侯都有官府管理的各種手工業作坊。這些手工業作坊的各類生產者稱為百工。春秋戰國時期工商食官制度衰落,至戰國后期,徹底終結,但是其演化出的官營手工業一直存在。【知識拓展】重農抑商①原因:當時商業與農業爭奪勞動力,妨礙農業生產;導致兵員不足,滋生厭戰情緒;容易崇尚奢靡,敗壞社會風氣。(不利于鞏固統治的需要)②目的:(直接目的)保護農業生產和小農經濟,確保賦役征派和地租征;(根本目的)鞏固統治。③表現:限制商人經營范圍,重征商稅,貶低商人地位。(戰國商鞅變法后開始實行)④影響:【積極】推動農業發展、確保賦役征派地租征收、鞏固封建統治;【消極】不利于商品經濟的發展,抑商或輕商觀念長期制約人們的思想,封建社會后期成為經濟發展的巨大障礙。【易錯】抑商不等于滅商,限制不等于禁絕。4、交通(選必二)①春秋時期已有運河②吳王夫差開鑿了連接江淮的運河——邗溝【知識拓展】小農經濟含義 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生產主要是為滿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納賦稅,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原因 ①鐵犁牛耕的出現和逐漸普及;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確立;小 特點 家庭為單位、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精耕細作、農業與手工業相結合農經 地位 中國封建經濟的基礎,自耕農是國家賦稅的主要承擔者濟評價 前期:適應生產力的發展;利于提高生產積極性;利于政治穩定,國家統一;利于促進中國古代農業經濟的發展晚期:阻礙商品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展進步考向 1 春秋戰國的農業、水利、工商業1.(2023·海南卷)據《史記·周本紀》載,周武王“率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以東伐紂”。而戰國晚期,秦、齊、楚等諸侯國都擁有人數近百萬的軍隊,連七國中最小的韓國也有 30 萬兵力。這一變化主要是因為( )A.軍事理論的形成 B.生產方式的變革C.政治制度的演進 D.地形地勢的利用【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西周、戰國晚期(中國)。材料顯示周武王時期,軍隊較少,戰國晚期各諸侯國軍隊數量大為增加,據所學可知,這是因為戰國時期社會經濟得到發展,在人口迅速增加的基礎上,軍隊的數量也必然增加,B項正確;題干涉及時段是周武王至戰國晚期,據所學可知,周武王時期也有軍事理論只不過戰國時期伴隨著兵家的出現,軍事理論更系統,排除 A 項;據所學可知,“政治制度的演進”說法籠統,指代不明,政治制度與軍隊數量的多少沒有必然關系,排除 C 項;材料僅顯示周武王至戰國晚期軍隊數量明顯增加,據材料無法得出是因為戰國時期戰爭中人們對地形地勢的利用導致軍隊數量增加,排除 D 項。故選 B 項。【變式訓練】1.《管子》把“修道途,便關市”作為“輸之以財”的重要方式之一。《孟子》記載了.宋國大夫戴盈之和孟 子商量“去關市之征,今茲未能,請輕之,以待來年,然后已,何如 ”這些記載可以說明該時期( )A.民本思想的普及 B.富國強兵的實踐C.國內關稅的取消 D.商貿發展的情況【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春秋戰國時期(中國)。根據材料可知《管子》和《孟子》中記錄均記載了收關稅的問題,這與商品貿易活動有關,反映了商貿發展的情況,D 項正確;民本思想指的是以民為本,材料反映的是商貿發展的情況,且民本思想在此時期沒有“普及”,排除 A 項;材料反映的是商貿發展,與富國強兵沒有直接關系,排除 B 項;材料反映了國內關稅的情況,此時國內關稅沒有取消,排除 C 項。故選 D 項。2.戰國初年,魏文侯派西門豹做鄴縣令時,為破除“河伯娶婦”的迷信,動員人力開鑿 12 條水渠,漳河水害變為水利。魏襄王時的鄴縣令繼續開渠引漳水灌田,使鄴一帶的鹽堿地也得到改良。由此推知,魏國( )A.改造自然的能力有所增強 B.調整生產關系適應經濟發展C.郡縣制形成早于其他六國 D.消除社會生活中神權的影響【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設問可知是推斷題,時空是戰國初年(中國)。根據材料可知魏文侯時,魏國動員人力開鑿 12 條水渠,漳河水害變為水利;魏襄王時繼續開渠引漳水灌田,使鄴一帶的鹽堿地也得到改良,可知魏國改造自然的能力有所增強,A 項正確;材料中生產關系并未改變,改變的是生產設施,排除 B 項;材料中涉及縣,但無比較,不能得出郡縣制形成早于其他六國,排除 C 項;“消除”過于絕對,排除 D 項,故選 A 項。知識點 2 社會潮流:變法運動(選必一)1、變法運動① 背景:戰國時期兼并戰爭日益激烈② 目的:富國強兵③ 代表:魏國李悝變法、楚國吳起變法、秦國商鞅變法④ 結果:通過變法,推動了社會轉型,逐步建立起君主專制的政治制度。2、商鞅變法背景:①經濟:鐵器和牛耕的使用推廣,使社會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生產關系處于急劇變動之中。②政治:兼并戰爭日益劇烈,各國為了富國強兵,紛紛推行變法。內容:①富國:“廢井田,開阡陌”,授田于百姓;重農抑商,獎勵耕織;小家庭政策;②強兵:獎勵軍功。③集權:廢分封,行縣制;剝奪和限制貴族特權;什伍連坐,糾察告發;影響:①順應了歷史潮流,集列國變法之長,是戰國時期持續時間最長、涉及面最廣、改革最為徹底的一次變法。②打擊了貴族特權,促進了封建政治、經濟、軍事的發展,使秦國從一個西部邊陲弱國一躍成為虎視群雄的政治軍事強國,為秦成就統一霸業奠定了基礎。③推動了社會轉型,逐步建立起君主專制的政治制度。【探究拓展】商鞅變法成功原因?井田制 法律層面承認土地私有社會轉型分封制(地方分權) 縣制(中央集權)貴族政治 官僚政治1.政治制度:春秋時期,貴族等級分封制開始解體。戰國時期,君主權力加強,郡縣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開始產生。2.選官制度:西周至春秋盛行世官制,貴族壟斷高官。春秋戰國時期,尚賢思想興起,舉薦有才能的人為官,或依據軍功大小授予官職。3.戶籍制度:戰國時期,制定戶籍。目的是掌握人口變動情況,以便征發賦役。4.法律與教化:春秋時期,鄭國子產“鑄刑書”,制定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史料實證】社會變化與變法運動史料:史料數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時亦難遽變,于是先從在下者起,游說則范雎、蔡澤、蘇秦、張儀等,徒步而為相;征戰則孫臏、白起、樂毅、廉頗、王翦等,白身而為將,此已開后世布衣將相之例。——摘編自趙翼《廿二史札記》卷二根據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史料所反映的社會關系變化,結合史實說明商鞅變法與這一變化的關系。變化:部分社會下層的政治地位呈上升趨勢。關系:社會關系的變化推動了變法的產生。戰國時期新興地主階級力量不斷壯大,他們要求取得政治統治地位,商鞅變法順應了這一要求,商鞅變法中的“廢井田,開阡陌”“獎勵耕織”“獎勵軍功”等措施,打擊了舊貴族勢力,為新社會階層崛起創造了條件,進一步推動了社會關系的變化。考向 2 春秋戰國的改革與變法運動1.(2024·山東卷)西周時期,諸侯國在奉行周禮的同時,多尊重當地原有的風俗;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變革禮制,移風易俗,成為一種普遍現象。諸侯國轉變做法主要是為了( )A.重構統治秩序 B.限制貴族特權C.以德行教化民眾 D.打破宗法血緣關系【答案】A【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西周和春秋戰國(中國)。據材料可知,西周時期,社會秩序相對穩定,諸侯國在遵循周禮的同時尊重當地風俗。而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動蕩,諸侯爭霸,各國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需要重構統治秩序以增強自身實力,變革禮制、移風易俗就是重要手段,通過這種方式來適應新的形勢和需求,建立起更有利于自己統治的秩序,A 項正確;限制貴族特權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從整體上構建有利于自身的統治秩序,排除 B 項;以德行教化民眾只是其中一個方面,不是主要出發點,排除 C 項;宗法血緣關系在中國古代社會中具有重要地位,變革禮制,移風易俗并不能打破宗法血緣關系,排除 D 項。故選 A 項。【變式訓練】1.律本指軍隊鼓樂的統一音律和軍令。商鞅在秦國“改法為律”,分類編纂,統一律文,“以某律”“比某律”論處違法行為。商鞅此舉旨在( )A.廢除禮樂文化 B.反對賢人治國 C.統一道德規范 D.加強中央集權【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商鞅變法時期秦國。據材料可知,商鞅在秦國“改法為律”,通過明確的法律條文來規范社會秩序,提高法律執行的效果,其根本目的是加強中央集權,維護君主專制,D 項正確;商鞅改法為律并不代表商鞅廢除了禮樂文化,排除 A 項;反對賢人治國在材料中未體現,而且表述不符史實,據所學可知,商鞅變法時期任人唯賢,排除 B 項;材料不涉及道德規范的信息,材料中商鞅變法時期“改法為律”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排除 C 項。故選 D 項。2.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任士之風漸起,與此相適應的酬勞俸祿正式產生。戰國時期,燕昭王“不以祿私其親,功多者授之”;魏國李悝變法強調“食有勞而祿有功”;秦國從商鞅變法后,“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上述現象反映出春秋戰國時期( )A.士人群體主導各國的發展 B.社會轉型趨勢不斷加強C.世卿世祿制退出歷史舞臺 D.流行“無功不受祿”觀念【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本質題。依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春秋戰國時期(中國)。依據材料表明:春秋戰國時期,與士人群體興起相適應的酬勞俸祿產生并不斷發展,強調論功定祿、無功不受祿,反映出官僚政治不斷發展,社會轉型趨勢不斷加強,B 項正確;士人群體主導各國的發展,敘述過于絕對,排除 A 項;世卿世祿制退出歷史舞臺,不符合此時的歷史史實,排除 C 項;材料未涉及流行“無功不受祿”觀念,不能士群體代替整個社會觀念,排除 D 項。故選 B 項。知識點 3 賦稅與戶籍制度1、戰國時期開始實行以人丁為主的賦稅制度。2、國家大規模編排民戶,制定戶籍,始于戰國時期。考點三 文化繁榮與百家爭鳴知識點 1 孔子孔子(奴隸主貴族):春秋后期儒家學派的創始人1、核心思想:“仁”,意為關愛他人2、政治思想: ①主張統治者順應民心,愛惜民力,“為政以德”通過以身作則的道德感化來治理國家。②主張恢復西周等級森嚴的禮樂制度③承認制度隨著時代變化應當有所改良。3、教育思想: ①以“有教無類”的思想辦學,打破了過去貴族階層壟斷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動了私學的發展。②整理六經:相傳孔子晚年對《詩》《書》《禮》《易》《春秋》等文獻進行整理,后來這些文獻成為儒家的經典,對夏、商、西周的文化傳承作出了重要貢獻。4、思想言論記載:《論語》(其弟子整理)知識點 2 老子老子(奴隸主貴族):春秋后期楚國人道家學派的創始人。1、核心思想:將天地萬物本原歸結為抽象的“道”。2、唯物史觀:追求“天人合一”,是中國古代樸素唯物論。3、辯證法:揭示出事物存在著互相依存、相互轉化、對立統一的矛盾;認為物極必反,柔能克剛。4、政治思想:對現實不滿,反對制度束縛,主張順其自然,無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國寡民的時代。知識點 3 百家爭鳴1、概念:春秋戰國時期不同思想學派的涌現及各學派之間爭鳴的局面2、背景:①經濟的發展,促使階級關系出現新變化。②階級:舊的貴族等級體系開始瓦解,新興的士階層崛起。③各國統治者出于爭霸需要,禮賢下士,爭相招攬人才。④士人周游列國,頗受重用。他們的活躍推動了學術文化的繁榮。3、認識:一定時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時期政治經濟發展的產物(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4、主要學派:學派 時期 代表 主要思想主張春秋 孔子 核心思想是“仁”關愛他人;以德治民;有教無類儒家 戰國 孟子 性善論(人性善);提倡“仁政”戰國 荀子 性惡論(人性惡);主張隆禮重法(儒法兼采)春秋 老子 核心思想是“道”;無為而治;事物之間相互轉換道家戰國 莊子 崇尚逍遙自由五行間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相生相勝”理論,代表中國古代對自然界樸素的科陰陽家 戰國 鄒衍學認識墨家 戰國 墨子 提倡節儉;主張“兼愛”“非攻”“尚賢”;代表下層平民利益法家 戰國 韓非子 主張以法治國,控制臣民;體現中央集權的政治思想;代表新興地主階級利益。5、影響:①百家爭鳴是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經濟發展、階級關系變化在思想領域內的反映,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波瀾壯闊的思想解放運動。②為新興的地主階級登上歷史舞臺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③成為后世中華思想文化的源頭活水,影響十分深遠。【必考概念】無為而治:強調無為而無不為,既尊重自然規律,反對盲目行動,又主張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倡導“因時制宜”是一種“積極無為”的哲學觀。【家國情懷】百家爭鳴的歷史價值?史料: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是我國歷史上學術思想第一個輝煌時期。總體而言,諸子百家構建其理論的基緣問題為重整失序的社會政治和重樹人們內心的信仰,在相對自由的環境中,各家為這兩大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論辯,雖“道術將為天下裂”,然大放異彩的學術思想卻成為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尤其在當下,重新審視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更具現實意義。—摘編自徐泉海《戰國時期百家爭鳴述略》(1)時代價值:促進思想解放;為社會轉型期的國家治理提供理論基礎。(2)“普世價值”:中華文化奠基,構成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儒家的道德理想(仁、和而不同、家國情懷等)利于社會和諧;道家思想(道法自然)奠定哲學基礎;法家的變革精神提供變法圖強武器;等等。考向 1 孔子主張與活動1.(2024·北京卷)古代玉器為禮之重器,孔子用玉比喻理想人格: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堅硬),知(智)也;廉(棱角)而不劌(割),義也;垂之如隊(墜),禮也。這一比喻寄托了( )A.隆禮重法的精神 B.無為而治的理想C.修身明德的追求 D.選賢任能的理念【答案】C【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春秋戰國時期(中國)。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孔子用玉的溫潤、堅硬、有棱角而不傷人、下垂等特質來比喻理想人格中的仁、智、義、禮等品質。這反映了孔子希望人們通過自我修養,培養和具備這些美好的品德,以達到高尚的人格境界,C 項正確;“隆禮重法”是荀子觀點,且材料也未涉及“法”,排除A 項;無為而治是道家觀點,與儒家孔子思想不符,排除 B 項; 材料并未涉及選拔人才的相關內容,排除D 項。故選 C 項。【變式訓練】1.孔子希望通過仁愛的方式恢復宗法制度下的身份等級秩序:自董仲舒始,儒學采用陰陽五行學說為儒家倫理綱常賦予神秘色彩;宋明理學則將儒學提升到哲學的高度。由此,你認為如下觀點中更為準確的是( )A.儒學的演變與時代發展需求緊密相關B.儒學的產生來源于中央集權相應需求C.儒學的發展與人們認知進步緊密相關D.儒學影響因自身內涵不斷豐富而深遠【答案】A【解析】本題是最佳選擇題。時空是古代(中國)。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從春秋到宋明,儒學經歷了一系列的發展,變得更加精致而周密,這是由于時代發展需求,促使儒學不斷發展完善,A 項最佳;人們認知的進步會推動儒學的發展,但與材料主旨不符,C 項次佳,題干主旨是儒學的演變,而非儒學對于后世的影響,D 項次佳;儒學產生于春秋末期,中央集權還未建立,排除 B 項。2.春秋末期,孔子倡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老子主張順其自然,“使民無知無欲”“無為則無不治”,這表明二人主張( )A.重建倫理和政治秩序 B.通過道德教化治理國家C.維護商周文化的地位 D.以民為本緩和社會矛盾【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選題,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據材料時間信息得出準確時空是春秋時期。孔子強調君臣父子關系,老子主張無為而治,因此都強調重建倫理和政治秩序,A項正確;材料沒涉及道德教化,排除 B 項;孔子主張維護商周文化的地位,排除 C 項;材料沒涉及以民為本,排除 D 項。故選A項。考向 2 孟子、荀子主張1.(2023·全國新課標卷)荀子是戰國時期著名的儒家學者,他的學生韓非、李斯則是法家學派代表人物。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國方略上共同主張的是( )A.“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罰以禁之”B.“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C.“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D.“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體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戰國時期(中國)。據本題材料“荀子是戰國時期著名的儒家學者,他的學生韓非、李斯則是法家學派代表人物。”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罰以禁之”出自荀子的《性惡》,意為對人民施以教化,使其明禮,用禮儀規范對其起到教化的作用。在禮儀教化的同時制定法律,對于違反禮儀教化的人予以制裁。用重刑法來禁止人們犯罪。使天下人能夠符合治理要求,做守法良民。荀子主張禮法并用思想,治國理政要“隆禮”“重罰”,要求統治者要抓住這一根本問題,“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罰以禁之”,以此達到天下有序、社會穩定的目的,所以 A 項能代表三人在治國方略上共同主張,A 項正確;“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出自孟子《孟子·離婁上》,意為即使有堯舜的學說,如果不以仁政為法度,也就不能治理好天下,與材料設問不符,排除 B 項;“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出自孔子《論語·為政》,意為用政令來治理百姓,用刑法來整頓他們,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懲罰,卻沒有廉恥之心;用道德引導百姓,用禮制去同化他們,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有歸服之心,與材料設問不符,排除 C 項;“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出自《老子·道經·第十九章》,意為拋棄聰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處;拋棄仁義,人民可以恢復孝慈的天性;拋棄巧詐和貨利,盜賊也就沒有了,與材料設問不符,排除 D 項。故選 A 項。【變式訓練】1.孟子說:“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王守仁認為:“吾心之良知,即天理”“自知之明,便是良知”。二者都( )A.認為天理在人的心中 B.主張良知是人的本性C.具有鮮明的民主色彩 D.將儒學哲學化體系化【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時空是:古代中國。據材料“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吾心之良知,即天理”“自知之明,便是良知”可知,孟子認為良知是不用思考就知道的,王守仁認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是人所固有的善性,可見二者都主張良知是人的本性,B 項正確;王守仁是心學的代表人物,認為天理在人的心中,孟子則不然,排除 A 項;明末清初黃宗羲、顧炎武等進步思想家反對君主專制,其思想具有明顯的民主色彩,排除 C 項;宋代以后的儒學逐漸走向哲學化、思辨化,排除 D 項。故選 B 項。2.荀子主張隆禮重教,以禮教為主;但也吸收法家思想,主張禮、法并重。“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可以說是其學說的基本綱領。荀子的政治思想學說( )A.完全繼承了儒家思想 B.喪失了儒家基本立場C.適應了歷史發展趨勢 D.趨同于法家理論取向【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戰國時期(中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荀子的思想主張隆禮重教,以禮教為主;但也吸收法家思想,主張禮、法并重。這是儒家思想適應社會歷史發展的需要,吸收了部分法家思想,C 項正確;荀子繼承并發展了儒家思想,吸收了法家思想,并非完全繼承,排除 A 項;喪失了儒家基本立場說法錯誤,排除 B 項;荀子思想本質上還是儒家,不能說趨同于法家,二者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排除 D 項。故選 C 項。知識點 4 法律與教化(選必一)1、早期:法治:鄭國·子產“鑄刑書”,制定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德治:晉國·叔向反對刊布法律,認為刑罰適用于亂世。2、后期:法治:法家認為人性惡,主張法治,代表商鞅和韓非。德治:儒家認為人性善,主張德治,通過道德禮義教化民眾,重視民生與民意,代表孔子和孟子。(法家思想更適合戰國時期各國富國強兵、政令統一的需要,在其指引下,秦國富國強兵,最終統一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探究延伸】德法之爭教化思想 治國思想(代表人物及觀點)孔子 “為政以德”,愛人,不要過度消耗民力。儒家 人性善德治孟子 施行仁政,省刑罰,薄稅斂商鞅 頒行法令,保護新興地主階級的權益。法家 人性惡法治 以法治國;提倡君主以法、術、勢駕馭臣下;君主賞罰分明,臣民必守法令;韓非主張“以法為教”“以吏為師知識點 5 醫學成就(選二)1、戰國時期扁鵲用望、聞、問、切四診法進行醫學診斷;2、戰國開始成書的《黃帝內經》奠定了中醫理論的基礎。【探究拓展】春秋戰國歷史發展出現三大趨勢:①分裂→統一②各民族相互融合③奴隸制→封建制→秦【歷史解釋】中國古代民本思想的內容與認識:史料:民本思想濫觴于殷商至西周。到了春秋,孔子提出了“仁”的學說,主張“為政以德”,孟子集西周以來民本思想的大成,提出了“仁政”學說,主張“民貴君輕”。此外,這時期的儒家還提出了“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民事不可緩也”“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等民本思想。—摘編自游喚民《先秦民本思想論》(1)內容①畏民:敬畏民眾。“君失道,民叛之,故可畏”。②重民:認識到民眾的重要性,重視民眾問題。“民惟邦本,本固邦寧”。③得民:即要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④知民:要體察民情,了解民意。“國將興,聽于民”。⑤愛民:要愛護民眾。“仁者愛人”。⑥富民:要讓民眾生活富足。“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2)認識①是中國傳統政治文化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②民本思想對統治者的殘暴和奢侈以及君主權力過度膨脹產生一定的限制作用。③中國古代民本思想有其階級和歷史的局限性其本質上是為維護君權服務的。1.(2024·全國新課標卷)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紛紛進行政治變革,爭相延攬人才,諸子百家大都呼吁“選賢與能”。不認同這一理念的學派是(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答案】C【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反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結合所學可知,道家提倡道法自然、無為而治、與自然和諧相處,代表沒落的奴隸主貴族階層,其思想較為保守和倒退,并不積極主張變法改革,延攬人才,C 項正確;儒家思想中孟子、荀子分別提出“仁政”“隆禮重法”等思想,代表了新興的地主階級的利益,其主張一定程度上迎合了諸侯國變法改革的需要,排除 A 項;墨家代表社會下層小生產者的利益,主張“尚賢”,希望有賢能的人治理國家,排除 B 項;法家提出了富國強兵、以法治國的思想,主張今必勝昔,因時變革,排除 D 項。故選 C 項。2.(2023·湖南卷)戰國時期,關東六國國君任相多用其宗族及國人。數代秦王所用秦相,商鞅為衛人,樓緩為趙人,張儀、魏冉、范雎為魏人,蔡澤為燕人,呂不韋為韓人,李斯為楚人。據此可推知( )A.秦國官僚制相對完善 B.秦國用人政策不斷改變C.六國嚴格遵行宗法制 D.法家人物在六國遭排擠【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時空是:戰國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可知,與關東六國多用其宗族及國人不同,秦國的相主要來源于各諸侯國,說明當時秦國的官僚體制相對完善,并非采取世襲制,A 項正確;材料未涉及秦國的用人政策改變,排除 B 項;戰國時期宗法制遭到沖擊,排除 C 項;材料未涉及六國的相的出身及派別,因此排擠一詞無法得出,排除 D項。故選 A 項。3.(2022·河北卷)“太子”在周代是對天子、諸侯權位繼承人的稱謂。該詞在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和其他文獻中絕少見到,而在春秋時期開始頻繁出現。這一現象( )A.反映社會尊卑有序 B.表明分封制逐漸瓦解C.體現權力過渡平穩 D.說明宗法制遭到破壞【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關鍵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西周與東周(中國)。根據材料“‘太子’在周代是對天子、諸侯權位繼承人的稱謂。該詞在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和其他文獻中絕少見到,而在春秋時期開始頻繁出現。”可知,“太子”這個詞在西周時期幾乎沒有出現過,但是在春秋時期卻頻繁出現,說明西周時期的嫡長子繼承制度遭到了破壞,D 項正確;社會尊卑有序指的是禮樂制,而非宗法制,排除 A 項;材料描述的是繼承制度宗法制,而非分封制,排除 B項;宗法制的破壞與瓦解,與權力平穩過度無關,排除 C 項。故選 D 項。4.(2023·全國乙卷)孟子說:“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歲)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歲)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這一觀點所依托的時代背景是( )A.休養生息政策的實施 B.井田制度的繁榮C.農業生產技術的發展 D.商業活動的衰退【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主題干設問詞可知本題是背景題。時空是:戰國時期(中國)。根據材料可知,材料主要內容是小農生生產生活的景象,這一觀點是孟子提出的,孟子生活在戰國時期,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孟子能夠提出這一觀點是因為戰國時期出現鐵犁牛耕,農業生產技術得到極大發展,使小農生產取代了井田制下集體生產,C 項正確;休養生息政策是源于道家無為而治順其自然的觀點,排除 A項;這一時期井田制走向瓦解,排除 B 項;這一時期,工商食官不斷崩潰,私營工商業不斷發展,商業活動較之前而言是發展的,排除 D 項。故選 C 項。5.(2022·全國甲卷)漢晉時期有多種文本記載,帝堯之時,“天下太和,百姓無事”。有老者“擊壤”而戲,圍觀者稱頌帝堯。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記載所體現的政治理念最接近( )A.孔子 B.老子 C.韓非 D.墨子【答案】B【解析】材料“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地而食”體現了當時人與自然的和諧,反映了老子“順應自然”的思想,“百姓無事”“帝何德于我哉”反映了百姓生活較少受到干預,反映了“無為”的思想,B 項正確;孔子主張仁、禮、以德治國,材料信息沒有體現,排除 A 項;韓非主張加強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主張法治,材料信息沒有體現,排除 C 項;墨子主張兼愛、非攻、尚賢等思想,材料沒有體現,排除 D 項。故選 B 項。6.(2022·重慶卷)有學者指出,“德”的觀念至少在西周已經產生,它既是一種個人的品德,又與天命有關。春秋時期,“德”的神秘意味開始減弱,更強調人的品德和理性,如文獻記載:“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推崇文獻中這一觀點的先秦思想流派是( )A.墨家 B.兵家 C.儒家 D.法家【答案】C【解析】材料中文獻觀點“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的意思是鬼神不是隨便親近某人的,而是依從有德行的人。結合所學,春秋戰國時期儒學產生并發展,儒學“崇德”,主張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主張“為政以德”“德治”等等,所以推崇文獻中這一觀點的先秦思想流派是儒學,C 項正確;墨家主張兼愛、非攻等,其主張與文獻觀點不太一致,排除 A 項;兵家內容主要是戰爭和治兵經驗、戰略戰術等,與文獻觀點不太一致,排除 B 項;法家最大的特點是主張嚴刑峻法,與文獻觀點不太一致,排除 D 項。故選 C 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02講 諸侯紛爭與變法運動(講義)(學生版) 2025年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講練測(新教材新高考).pdf 第02講 諸侯紛爭與變法運動(講義)(教師版) 2025年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講練測(新教材新高考).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