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 13課《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教學設計一、內容分析《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是統編人教版中國歷史第四冊第四單元的第二課,單元主題是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香港和澳門回歸是祖國統一的核心內容。香港澳門回歸是新中國探索社會主義道路上取得的重大成就,也屬于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涉及到許多時政熱點;既屬于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其維護祖國統一,反對分裂行徑的良好素材,又屬于近幾年考試的熱點。因此,講授本課對學生了解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取得的社會主義成就和外交成就有重要意義,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我國目前國情的認識和增加民族自豪感。二、核心素養目標2022年歷史課程標準確定本課課標為“了解香港、澳門回歸的史實、認識祖國統一是歷史的必然趨勢”。1.知道一國兩制、香港、澳門回歸祖國過程;通過梳理知識點,培養學生時空觀念。2.通過分析多種材料提高學生史料閱讀與分析能力,提高史證意識;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培養學生歷史解釋能力。3.通過歷史上多次外交談判,感知外交路上國家付出的艱辛努力,通過呈現統一路上國家的堅持與努力,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并指導學生正確看待今天的香港問題,以此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三、設計思路本課主題—從外交立場看港澳回歸。在主題的統領下,圍繞“港澳問題的由來”、“一國兩制方針的提出”、“港澳回歸的過程及意義”、“統一大業上國家的立場”等重難點知識,分為四篇章學習:1、最“弱”的舊日——委曲求全喪國土;2、最“巧”的藝術——一國兩制方針提出;3、最“硬”的立場——“鋼”與“鐵”的較量;4、最“強”的回應——大國立場,擲地有聲。四篇章內容環環相扣,過程中體現了我國在不同歷史階段的外交立場和外交態度,是我國中國外交從“委曲求全”到“寸土必爭”轉變的一個偉大縮影,感知外交路上國家付出的艱辛努力和統一大業上國家的堅持與努力,指導學生正確看待今天的香港問題,以此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四、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播放內地援港抗疫人士演唱的《東方之珠》視頻,引入新課。營造歷史情境,讓學生在歌曲中體會兩地同胞面對疫情,守望互助的深厚情感。教師:有人說,外交是智者的游戲,外交是妥協的藝術,外交更是一個國家實力強弱的晴雨表,而港澳的回歸之路,恰好就是中國外交從“委曲求全”到“寸土必爭”轉變的偉大縮影......講授新課:一、最“弱”的舊日——委曲求全喪國土1.出示資料卡,引導學生簡述香港失去的過程資料卡 1:今大皇帝準將香港一島給予大英國君主暨嗣后世襲主位者常遠據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中英南京條約·第三條》資料卡 2:將粵東九龍司地方一品,交與大英駐扎粵省暫充英法總局正使功賜三等寶星巴夏禮代國立批永租在案,茲大清大皇帝定即將該地界付與大英大君主并歷后嗣,并歸英屬香港界內,以期該港埠面管轄所及庶保無事。——《中英北京條約·第六款》資料卡 3:“溯查多年來,素悉香港一處非展拓界址不足以資保衛。今中、英兩國政府議定大略,按照粘附地圖展拓英界,作為新租之地。其所定詳細界線,應俟兩國派員勘明后,再行畫定,以 99年為限期。——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約》2.出示英國占領香港、葡萄牙占領澳門示意圖3.探討:在不同時期收復香港、澳門的結果如何?說明了什么問題?展示材料:材料一:在 1919年的巴黎和會,中國代表曾提出收回租借地的要求。材料二:孫中山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宣言中,明確提出了廢除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材料三:945年抗戰勝利后,蔣介石政府本來可以有機會收回香港,但蔣介石在美國和英國的重壓面前放棄了收復香港的機會。二、最“巧”的藝術——一國兩制方針提出1.小組合作思考:進入 50年代后,我國對港澳問題外交方針的調整。分別出示我國在 5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不同時期提出的外交方針:展示三段材料梳理中國政府對解決港澳臺問題的方案演進,并讓學生思考“什么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2.引導學生得出新中國對香港問題的態度從早期“長期打算,充分利用”到“一國兩制”方針雛形形成再到“明確提出”的演變過程3.展示“一國兩制”的知識框架,并對其進行闡釋。三、最“硬”的立場——“鋼”與“鐵”的較量1.雙方談判代表:中方——鄧小平“鋼鐵公司”和英方——撒切爾首相“鐵娘子”。2. 情景再現,觀看《鄧撒會談》視頻,思考以下問題:(1)雙方就哪些問題展開了談判?(2)由始至終,鄧小平代表的中方態度如何?3.通過講述鄧小平和撒切爾夫人談判過程中的多次激烈交鋒,直至中英二十二輪談判結束,最終于 1984年 9月 26日公布《中英聯合聲明》及其三個附件,宣布中央人民政府于“1997年 7月 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4.展示鄧小平和外交官安文彬的“感人語錄”,表明我國外交家們在國家主權問題上“據理力爭”、“寸土必爭”、“寸秒必爭”的堅決態度。5.通過圖文展示香港、澳門回歸祖國的神圣時刻。四、最“強”的回應——大國立場,擲地有聲1.通過兩則材料合作探究港澳順利回歸祖國的原因。(1)前提條件:中國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根本原因)(2)關鍵因素:“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3)群眾基礎:全國人民和港澳同胞心向祖國,渴望回歸(4)祖國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2.通過視頻《香港 24小時》觀察,回歸后的香港非旦不死,還煥發出極大的生命力,1999年,《財富》雜志把香港評為世界最具發展活力城市之一,回歸后的香港用行動回擊了財富的預言。3.出示數據對比,證明回歸后的澳門人均GDP比 20年增長了 821%;出示“港珠澳大橋”圖片,這些現象足夠說明“一國兩制”在港澳的成功實踐,4.引導學生思考港澳回歸有怎樣的歷史意義。5.教師講述:今日的香港,繁華的背后也充滿了隱憂。6.守護香港,國人在行動!(1)2019年 7月,香港各界舉行“守護香港”大型集會(2)2019年 9月,林鄭月娥指出香港更加應該堅守“一國兩制”的原則(3)2020年 6月,國安法頒布,將切實有效維護國家安全,保障香港長治久安和長期繁榮穩定,確保香港“一國兩制”事業行穩致遠。7.出示面對質疑和誹謗,外交部對維護我國主權問題堅決回應的相關材料,說明如今的中國外交,我們會采取最“強”的回應!大國外交,擲地有聲!課堂小結我們通過外交立場看港澳回歸,了解了中國外交從昔日“委曲求全”到今日“寸土必爭”的過程,深深感受到為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國家付出的艱辛努力,我們應該為我們國家感到驕傲與自豪!讓我們共同期待一個更加美好的香港、一個更加繁榮的澳門、讓我們祝愿祖國早日完成統一大業!實現民族復興!我們這個家,“一點都不能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