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學習使用顯微鏡課時目標 1、為學生提供合適材料,利用顯微鏡觀察,使學生初步學會使用顯微鏡的觀察方法2、通過顯微鏡的使用,觀察細胞,形成對細胞結構的感性認識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教學 環節 主要師生活動導入 展示胡克研制的顯微鏡圖片,以及胡克看到的細胞圖片,我們通過肉眼的觀察能夠觀察到生物的宏觀特征,對于較小的微觀層次,我們借助什么樣的工具能夠觀察到?新授 一、介紹顯微鏡的發展史,讓學生了解一定的科學史 師:人們對自然界和生物探索腳步從未停止,隨著對生物的深入研究,簡單的工具不能滿足研究的要求,科學研究工具也隨著一步步改進。三百多年以前,人們為了看清更微小的結構,顯微鏡被發明。 胡克利用自己制造的顯微鏡觀察到霉菌等微小生物,并記錄了他自己看到的細胞,這也是人類第一次看到細胞 19世紀30年代,光學顯微鏡的制造技術明顯進步,放大倍數明顯提高20世紀30年代,,電子顯微鏡誕生,人們能夠觀察到更細微的細胞內部結構20世紀80年代,科技工作者制造出激光掃描共聚焦顯微鏡和掃面隧道顯微鏡,能夠對活細胞進行持續觀察,能夠研究院子水平的視野 顯微鏡讓人的視野一步步到達原子水平,不僅在生物領域有極大幫助,在物理、醫療、化學等領域廣泛應用。 二、光學顯微鏡的學習,通過視頻和圖片展示光學顯微鏡各部分結構,引導學生認識和了解 1、顯微鏡的鏡頭 師:10*等字眼表示鏡頭的放大倍數,請同學們對比不同的放大倍數的目鏡和物鏡,看看他們的長短有何區別 生:目鏡鏡頭越長,放大倍數越小;物鏡鏡頭越長,放大倍數越大。 2、準焦螺旋 師:展示粗準焦螺旋和細準焦螺旋,請同學們正反方向轉動他們,觀察有何變化 生:粗準焦螺旋、細準焦螺旋能夠調整的是物象的清晰度,粗準焦螺旋能夠明顯調整鏡筒的高低 3、載物臺 師:根據這個名詞同學們聯想一下它的作用生:放置物品的臺子(教師補充:我們要觀察的物品通常制成玻片標本,向同學們展示實物) 4、遮光器和通光孔 師:根據這個名詞和它的位置同學們聯想一下它的作用 生:遮住光線和讓光線通過(和在一起的作用就是調節光線,通光孔有大有小,大的通光孔能讓視野更明亮) 5、反光鏡 師:根據這個名詞同學們聯想一下它的作用 生:讓光線反射上來(有平面鏡和凹面鏡,凹面鏡更聚光,視野更亮) 6、其他部件 師:顯微鏡還有其他哪些結構? 生:鏡座,鏡臂,鏡筒 7、師:我們在白天能夠看清楚物體還是晚上? 生:白天 師:我們要看清楚物體必須有光線經物體反射進入我們的眼睛,我們使用顯微鏡的時候,怎么能夠看到載物臺上的物體呢?請同學們思考討論,顯微鏡的光線怎么進入我們的眼睛,你可以嘗試使用看看顯微鏡,通過顯微鏡能不能看到光?顯微鏡的光路是怎樣的呢? 生:光線經過反光鏡的反射進入通光孔,透過載物臺上的材料,經過物鏡、鏡筒和目鏡,最終進入我們的眼睛(學生不一定能夠討論出結果,教師可以適當的引導) 三、顯微鏡的操作過程 師:請同學們自學顯微鏡的操作過程,閱讀教材P14-P15,同學進行分享,演示 生: 對光調光 ①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物鏡下端與載物臺要保持2厘米左右距離)。 ②調節遮光器,用一個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一只眼向目鏡內 看,轉動反光鏡,使反射光線經過光圈、通光孔、物鏡、鏡筒到達目 鏡,以通過目鏡看到明亮的圓形視野為宜。 調焦觀察 ③把要觀察的玻片標本正面朝上放在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壓住。移動玻片標本,將標本移至通光孔中心。 ④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慢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此時,眼睛一定要從側面看著物鏡,防止物鏡鏡頭與玻片接觸。 ⑤一只眼向目鏡內看(另一只眼要睜開,便于畫圖),同時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慢上升,直到看清物像為止。再略微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6.如果需要用更高倍數的物鏡觀察,應將要觀察的部位移至視野中 央,再轉動轉換器轉換物鏡,用細準焦螺旋調焦后觀察(轉換物鏡后,切忌用粗準焦螺旋調焦)。如果需要,可以調節視野亮度。 四、練習使用顯微鏡 請同學分小組,兩人一組,按照操作步驟練習使用顯微鏡五、交流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討論 顯微鏡呈像是--倒像 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目鏡放大倍數放大倍數越大,觀察到的物象越大,視野范圍越小小結 顯微鏡的使用步驟:對光調光---調焦觀察 需要注意顯微鏡成像是-倒像 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目鏡放大倍數拓展 有條件的可以安排雙目顯微鏡的學習和練習板書 設計 學習使用顯微鏡 顯微鏡的使用步驟:對光調光---調焦觀察 顯微鏡成像是--倒像 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目鏡放大倍數反思 學生初次接觸顯微鏡,會有強烈的好奇心,可以視情況讓學生先進行摸索和探究,在進行結構的認識和使用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