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1 空氣和氧氣課時2 空氣資源 保護大氣環境課題1 空氣和氧氣 課型 新授課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3-36頁內容教學目標 1.知道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初步了解空氣污染的危害,養成關注環境、熱愛自然的情感。 2.初步學校科學實驗的方法,進行觀察、記錄,并初步學習分析實驗現象。教學重點 1.空氣成分的作用。 2.介紹空氣污染的嚴重危害,以增強學生的環保意思。教學難點 保護空氣,培養愛護環境的社會責任心,樹立環保意識。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和相關視頻、實驗儀器及試劑等。教 學 過 程 備注一、情境設計,導入新課 【情境導入】[課件展示]“養氣” [導入]為什么把氧氣叫做“養氣”?氧氣通常有哪些用途呢?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板書:課時2 空氣資源 保護大氣環境 一、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 【視頻導入1】[課件展示]視頻《醫院搶救》。 [學生活動]仔細觀看,思考氧氣的作用。 [導入]醫院搶救時會讓病人帶著氧氣罩,目的是提供充足的氧氣,在生物學中學到呼吸作用要吸入氧氣,那么空氣的其他成分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們就來探索一下。 【視頻導入2】視頻《空氣污染》每當看見那黑漆漆的煙從那粗大的煙囪內冒出時,每當看見汽車的尾氣時,每當看見垃圾堆積如山的時候,你們是什么心情? 請同學們看看外面的天空我們如何去愛護它? 自主活動,探索新知 【過渡】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是生命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且其中的很多成分作為原料廣泛應用于我們的生產和生活中。下面我們逐一了解下空氣中某些成分的用途。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第33頁的內容,討論歸納氧氣性質和用途。 (板書:1.氧氣的主要用途) 【課件展示】氧氣的用途(圖片) (1)供給呼吸:動植物呼吸、潛水、醫療急救、宇宙航行等。 (2)支持燃燒:木柴等燃燒、火箭等航天器發射、煉鋼、電焊等。 【講解】通過上述的講解我們知道,氧氣的性質與用途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在之前的學習中我們也了解到,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而用途可以體現性質,這也是化學學科的重要思想。 【過渡】還記得用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吧?實驗完畢后,瓶內剩余的氣體主要就是氮氣。 【提問】集氣瓶中的水上升到約1/5后,不能繼續上升,說明剩余氣體有什么性質? 【學生活動】回憶知識,交流、討論。 【小結、課件展示】(1)氮氣不能支持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2)氮氣不易溶于水。 【過渡】性質決定用途,氮氣還有哪些用途呢? (板書:2.氮氣的主要用途) 【課件展示】作保護氣:焊接金屬時的保護氣,燈泡中充氮氣以延長使用壽命,食品袋中充氮氣以防腐。 【提問】通過日常生活對空氣的觀察及上面的討論,并結合物理性質的概念,你能描述氮氣的物理性質嗎 【學生活動】交流、討論,整理記錄。 顏色狀態 氣味標準狀況下的密度熔點沸點是否易溶于水氮氣無色氣體無臭1.251g/L-210℃-196℃不易【提問】那么氮氣的物理又能決定哪些用途呢? 【講解】氮氣的熔點、沸點都很低,因此液氮汽化時會吸收熱量,提供低溫環境,所以液氮在醫療上可在液氮冷凍條件下做手術;超導材料在液氮低溫環境下能顯示超導性能。 【課件展示】視頻《液氮在超導方面的應用》 【講解】除了上述兩個重要的用途之外,氮氣另一個重要的用途是可以用作重要的化工原料,氮氣可以和氫氣在高溫高壓催化劑的作用下生成氨氣,氨氣再經過進一步轉化可制造硝酸和氮肥。 【過渡】在空氣成分中,稀有氣體的含量只占空氣體積分數的0.94%,但是它們在生產和科學研究中確有廣泛的用途,請同學們觀看下列視頻。 【課件展示】視頻《稀有氣體的用途》 (板書:3.稀有氣體的主要用途)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第34頁內容,再通過觀看視頻材料,讓學生初步感受稀有氣體的化學性質和用途。再通過學生討論、教師總結等得出稀有氣體的性質和用途。 【小結、課件展示】 1.稀有氣體在通電時會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可用作電光源。 2.稀有氣體的化學性質:稀有氣體化學性質很不活潑,一般情況下,不和其他物質反應,可用作燈泡、金屬焊接等的保護氣。 3.稀有氣體的物理性質:稀有氣體都沒有顏色,沒有氣味。其中,氦氣是一種密度僅次于氫氣的密度很小的一種氣體,且其化學性質不活潑,相對較安全,可以用作飛艇和熱氣球。另外液態氦的溫度很低,汽化吸熱,也可用于制造低溫環境。 【課件展示】展示空氣被污染的圖片。 【過渡】通常情況下,空氣中各成分的含量保持相對穩定。但隨著人類活動的增加,特別是工業生產和交通運輸產生的廢氣源源不斷地排放,使空氣中有害氣體和煙塵的含量不斷升高,導致空氣質量下降。 (板書:二、保護空氣) 【組織討論、課件展示】空氣污染是當今社會一種常見的現象,通過觀察剛才幾幅圖片,閱讀教材第35頁內容并結合實際討論完成以下內容: (1)在你身邊發生過哪些污染空氣的現象? (2)這些污染現象產生了哪些大氣污染物? (3)大氣污染會造成哪些危害? (4)為了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空氣,我們能做些什么? 【小結】學生交流討論、教師總結。 (1)工廠廢氣的任意排放,大量使用煤炭資源、汽車排放的尾氣等。 (2)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和臭氧等。 (3)影響人體健康、影響農作物生長、破壞生態平衡、腐蝕建筑物、形成溫室效應、臭氧層遭到破壞等等。 (4)使用清潔能源、污染物處理后再排放、低碳生活、植樹造林、加強大氣檢測等。 【過渡】世界和國家層面對環境保護的舉措也在大力推進,如近兩年提出的碳中和,下面我們通過一個視頻來具體了解下。 【課件展示】科普視頻《碳中和》。 (板書:三、空氣質量指數日報) 【學生活動、課件展示】閱讀教材第36頁的資料卡片—空氣質量指數日報。回答以下問題: (1)空氣質量指數日報的內容包括哪些內容? (2)目前計入空氣質量評價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 (3)空氣質量的分級標準是怎樣劃分的? 【小結】 (1)“空氣質量指數”“空氣質量指數級別”“首要污染物”等。 (2)目前計入空氣質量評價的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細顆粒物和臭氧等。 (3) 空氣質量指數空氣質量指數級別空氣質量指數類別0~50一級優51~100二級良101~150三級輕度污染151~200四級中度污染201~300五級重度污染300以上六級嚴重污染三、當堂訓練 1.下列做法會加劇大氣污染的是( ) A.風力發電 B.焚燒秸稈 C.處理尾氣 D.植樹造林 2.空氣中含量較多且化學性質不活潑的氣體是( ) A.氧氣 B.氮氣 C.二氧化碳 D.水蒸氣 3.下列有關物質的性質及相關用途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可用作糧食和食品倉庫的保護氣 ②氧氣能支持燃燒,所以可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 ③由于稀有氣體有惰性,所以常用作保護氣 A.②③ B.①③ C.③ D.② 4. 下列物質中未計入空氣質量評價的是(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臭氧 D.細顆粒物(PM2.5) 5.請將下列物質用途的序號填在對應物質的后面。 A.作保護氣 B.供給動植物呼吸 C.制多功能的電光源 D.醫療上用于冷凍麻醉 E.煉鋼 F.光合作用的原料 G.濕潤空氣,有利于人的呼吸 (1)氧氣________。 (2)氮氣________。 (3)稀有氣體________。 (4)二氧化碳_____。 (5)水蒸氣______。 四、課堂小結 五、布置作業 課本第37頁練習與應用4題、5題、6題。 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知道空氣與人類關系極為密切 通過讓學生自己觀察圖片,學會從圖片中挖掘信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通過讓學生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讓學生理解物質的用途體現物質的性質 拓展: 稀有氣體曾被稱為“惰性氣體” 解決問題,體會到化學知識的價值板書 設計 第二單元 空氣和氧氣 課題1 我們周圍的空氣 課時2 空氣資源 保護大氣環境 一、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 1.氧氣的主要用途 2.氮氣的主要用途 3.稀有氣體的主要用途 二、保護空氣 三、空氣質量指數日報教后 反思 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教師在課堂中適時引導,創設探究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幫助學生理清解決問題所涉及的原理。學生忽視自身的作用,認為保護空氣污染與己無關;自學能力及收集資料的能力都有待提高。鼓勵學生課下收集資料,課上自學教材和相互交流完成學習任務;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