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3 制取氧氣課時1 高錳酸鉀分解制取氧氣 工業制取氧氣課題1 制取氧氣 課型 新授課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3-44頁內容教學目標 1.掌握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主要原理和所用試劑。 2.聯系試劑的取用、物質的加熱等基本操作,并能檢驗產生的氧氣。 3.了解工業大量制取氧氣的方法。教學重點 掌握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主要原理、操作方法。教學難點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和相關視頻、實驗儀器及試劑等。教 學 過 程 備注一、情境設計,導入新課 【視頻導入】[課件展示]“魚缸里的魚在游動的視頻” [導入]同學們,我們知道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可以制造氧氣,那么化學實驗室通過什么方法制取氧氣呢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法。 (板書:課題3 制取氧氣 課時1 高錳酸鉀分解制取氧氣 工業制取氧氣) 【情境導入】我們的呼吸和木柴的燃燒需要空氣就可以了。可是在特殊條件下,如潛水、登山、醫療時,常要吸入含氧量較高的空氣,這些氧氣是如何獲取的呢 二、自主活動,探索新知 【過渡】教師講述實驗室制取物質的原則、特點:原料便宜、操作簡單、反應速率適中、綠色環保等。 所以,實驗室常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 (板書:一、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 【展示】課件展示或課堂展示實物:一瓶高錳酸鉀。 【學生活動】觀察高錳酸鉀的顏色、狀態。 一種紫黑色固體。 【講解】利用加熱高錳酸鉀法制取氧氣的實驗原理是高錳酸鉀分解生成氧氣,文字表達式為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在實驗中我們利用的反應裝置如圖所示。 (板書:1.反應原理: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課件展示】【實物展示】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裝置。 (板書:2.實驗裝置) 【提問】 在制取裝置中,使用了哪些儀器? 哪部分是氣體發生裝置,哪部分是氣體收集裝置? 【學生活動】思考,交流和討論,回答。 【小結】【課件展示】教師總結歸納。 試管、酒精燈、鐵架臺(鐵夾)、導管、膠塞、水槽、集氣瓶等。 左邊發生裝置,右邊是收集裝置。 【講述】【課件展示】介紹收集氣體常用的方法: 密度比空氣的大,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密度比空氣的小,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 難溶或不易溶于水的氣體,用排水法收集。 【提問】回顧氧氣的性質,收集氧氣時適合使用哪種集氣法 (板書:3.收集方法) 【學生活動】思考,交流和討論,回答。 可指定某個同學回答,也可讓小組代表來回答。 【小結】【課件展示】 氧氣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如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收集裝置; 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演示實驗】演示[實驗2-5],制取并收集氧氣。邊操作、邊講解、邊討論。 【過渡】實驗步驟中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板書:4.實驗步驟及注意事項) 【講解】本實驗裝置有幾處連接口,若裝置漏氣將會影響氣體產量,所以連接好裝置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提問】如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呢?有如何將試劑裝入試管中? 【學生活動】思考,交流和討論,回答。 【小結】教師總結歸納。 【實驗操作】取完少量固體高錳酸鉀后,在試管口塞一團棉花。 【提問】棉花的作用是什么? 【學生活動】思考,交流和討論,回答。 作用是防止加熱時試管內的粉末狀物質進入導管,堵塞導管。 【實驗操作】夾持試管,將試管口略向下傾斜。 【提問】為什么要將試管口略向下傾斜?如何確定試管的位置? 【學生活動】思考,交流和討論,回答。[提示:利用酒精燈給試管加熱時應利用外焰。] 試管口略向下傾斜是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試管炸裂;利用酒精燈外焰的高度確定試管的位置。 【實驗操作】固定好試管,連接導管,并將導管插入水槽中,將盛滿水的集氣瓶倒立于水槽中。 點燃酒精燈,先預熱。 【提問】如何預熱? 【學生活動】思考,交流和討論,回答。[提示:試管已經固定,不能移動。] 移動酒精燈給試管預熱。 【實驗操作】預熱后,對準試劑部位集中加熱。 【提問】此時大家看到有氣泡生成,是否立即開始收集?為什么?如果不立即收集,何時開始收集? 【學生活動】思考,交流和討論,回答。[提示:試管還有空氣。] 導管口產生氣泡時,不能立即收集,因為剛開始冒出來的氣泡是試管中的空氣,不能收集;待氣泡連續、均勻地冒出時才能開始收集。 【實驗操作】收集一瓶氧氣。 【提問】如何判斷氧氣已經收集滿,收集滿一瓶氧氣后應如何操作? 【學生活動】思考,交流和討論,回答。 當集氣瓶口有氣泡逸出時,此時表示收集滿。應將導管口從集氣瓶中取出,在水中用玻璃片蓋住集氣瓶口,將盛滿氧氣的集氣瓶正放在桌面上。 【提問】實驗完畢后,先將導管沖水中移出,還是先熄滅酒精燈?為什么? 【學生活動】思考,交流和討論,回答。 先將導管從水槽中移出,再熄滅酒精燈,停止實驗。這樣操作可防止水倒吸入試管,使試管炸裂。 【整理回顧】從以上實驗操作及注意事項中,我們可以用一句話總結實驗步驟:查→裝→定→點→收→移→熄(茶莊定點收利息)。 (板書:4.實驗步驟及注意事項 查→裝→定→點→收→移→熄) 【課件展示】播放視頻《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重新讓學生整理熟知整個實驗操作步驟。 【過渡】我們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看到集氣瓶口有氣泡冒出時,證明氧氣已收集滿。 【提問】如果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時,怎么知道已經收集滿了呢? [提示:氧氣可以使帶火星的小木條復燃。] (板書:5.驗滿方法]) 【學生活動】思考,交流和討論,回答。 把帶火星的小木條放在集氣瓶口,如果小木條復燃,說明氧氣已經收集滿。 【提問】怎么證明我們收集的氣體是氧氣呢? 【學生活動】思考,交流和討論,回答。 把帶火星的小木條伸入集氣瓶內,如果小木條復燃,證明收集的氣體是氧氣。 【過渡】氧氣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十分廣泛,所以大量的氧氣不是利用實驗室的方法制取的,那要如何獲得大量的氧氣呢?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第44頁資料卡片。 (板書:二、氧氣的工業制法) 【講授】工業上制取氧氣是利用分離液態空氣得到較為純凈的氧氣。將空氣降溫加壓由氣態變為液態,然后再根據各成分的沸點不同,將氧氣和氮氣分離開來。 (板書:分離液態空氣法) 【提問】根據描述,大家覺得工業上制取氧氣是什么變化? 【回答】物理變化。 三、當堂訓練 1.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部分操作如下列各選項所示,其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2.有關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裝入試劑前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B.用帶火星的木條插入集氣瓶中檢驗氧氣否收集滿 C.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水槽中的水變紅,可能是沒有塞棉花 D.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的反應屬于化學變化 3.實驗室制取氧氣的過程如下,正確順序是( ) ①給試管加熱;②熄滅酒精燈;③檢查氣密性;④把高錳酸鉀裝入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氣;⑥從水中取出導管 A. ③④①⑤②⑥ B.③④①⑤⑥② C. ④①③⑤②⑥ D.④①③⑤⑥② 4.下列關于高錳酸鉀制氧氣并用排水法收集,其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某同學制取氧氣時,發現水槽中的水變成紫紅色,可能是導氣管太短的緣故 B.檢查裝置氣密性時,若氣密性良好,在導管移出水面之前松開手,會形成一段水柱 C.給試管中的固體加熱時,先預熱,再對著有試劑的部位加熱 D.某同學制得的氧氣不純,可能的原固是集氣瓶中沒有裝滿水或剛產生氣泡就立即收集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實驗室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方法,包括反應原理、實驗裝置、實驗步驟、注意事項和氣體驗滿,希望同學們課下再進行復習鞏固,真正理解實驗,初步學會制取氧氣的方法,會動手實驗。 五、布置作業 課本第48頁練習與應用1題、5題。 發散學生的思 使學生明確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裝置和復習相關儀器的名稱 使學生明確實驗室收集氣體常用的方法、適用條件和相應的優點和缺點 回顧基本實驗操作,對學生回答到位的,要適當鼓勵 使學生明確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步驟及每步操作中的注意事項,利于學生記憶 回顧知識,解決問題板書 設計 第二單元 空氣和氧氣 課題3 制取氧氣 課時1 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 工業制取氧氣 一、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 1.反應原理: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2.實驗裝置 3.收集方法 4.實驗步驟及注意事項 查→裝→定→點→收→移→熄 5.驗滿方法 6.檢驗方法 二、氧氣的工業制法教后 反思 在實驗前:講清注意事項;實驗中:及時指導;實驗后:讓學生對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及時捕捉課堂的生長點。 學生在實驗中由于考慮問題不周全而導致實驗失敗的原因主要有:忘記檢查裝置的氣密性,長頸漏斗沒有液封;試劑量不足等原因導致沒能收集滿一集氣瓶的氧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