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2氧氣教學設計(表格式) 2024-2025學年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2氧氣教學設計(表格式) 2024-2025學年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

資源簡介

課題2 氧氣
課題1 氧氣 課型 新授課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8-41頁內容
教學目標 1.認識氧氣能與許多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 2.認識化合反應、氧化反應。 3.學會描述化學反應中的一些反應現象。 4.學習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的歸納方法。
教學重點 認識氧氣的化學性質,能書寫氧氣發生化學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教學難點 學會判斷化合反應、氧化反應,學會分析實驗現象不同的原因。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和相關視頻、實驗儀器及試劑等。
教 學 過 程 備注
一、情境設計,導入新課 【謎語導入】無影無蹤摸不著;火焰見它跳得高,呼吸作用它參加;動物生存離不了。(打一化學物質名稱) 為什么離不開氧氣呢?氧氣具有怎樣的性質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 (板書:課題2 氧氣) 【實驗導入】教師拿出事前準備好的三個集氣瓶,集氣瓶里分別裝的是空氣、氧氣、二氧化碳,但沒有做好標記,現在請同學們設計方案,如何鑒別這三種氣體。 [學生活動]推測,小組討論給出實驗方案,并請同學來驗證小組的猜想。 【情境導入】假入你去登喜馬拉雅山,你將準備哪些用品?為什么?
[課件展示]登山的圖片。[學生回答]保暖衣服,干糧,氧氣…… [導入]這些都是登山所需要的裝備。喜馬拉雅山海拔高,空氣稀薄,相對來說氧氣含量也就比在低海拔地區要低得多,如果不用氧氣瓶給氧的話,很可能會發生慢性缺氧,對登山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脅。 請同學們翻開書本至38頁,進入本堂課學習的課題:氧氣。 【傳統文化導入】馬和是唐朝堪輿家、化學家。1807年在俄國的彼德堡召開的一次科學大會上,年方24歲的德國科學家克拉普羅特在宣讀一篇名為《第八世紀時中國人的化學知識》中提到,發現氧氣的時間應提早一千多年,氧氣發現者是中國唐代的煉丹家馬和。早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國大唐時期,版圖遼闊、文化繁榮、經濟發達、國力富強。馬和在這樣的形勢下煉丹,并在他生平的工作記錄《平龍認》中作出這樣的結論:空氣成分復雜多樣,主要由陽氣和陰氣組成,其中陽氣比陰氣多得多,陰氣可跟可燃物化合,在空氣中消失,而陽氣則可安然無恙地保留,陰氣存在于青石、火硝等物質中,加熱時陰氣就會放出來,陰氣在水中也大量存在,很難取出。由此可知,馬和所講的陰陽氣是如今的“氧氣”和“氮氣”。 這里“陰氣(氧氣)”可跟可燃物化合,具體是反應如何呢,今天我們來學習氧氣的性質。 二、自主活動,探索新知 【提問】要認識一種物質,要從哪些方面入手? 【學生活動】交流和討論,讓同學們回答。 【小結】要認識一種物質一般從它的性質、用途入手。 【引入】展示一瓶氧氣。 【提問】【課件展示】 (1)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瓶氧氣有什么性質? (2)想一想它有沒有氣味?為什么? (3)氧氣能溶于水嗎?為什么在魚缸中,要用增氧機往水中送氧氣呢? 【學生活動】學生聯系實際思考、交流、討論,回答。 (板書:1.氧氣的物理性質) 【小結】【課件展示】 氧氣是沒有顏色的氣體。 氧氣沒有氣味,因為在空氣中含有氧氣,而我們每天呼吸的空氣是無味的。 因為氧氣不易溶于水,在室溫下,1 L水中能溶解約 30 mL氧氣;而魚兒呼吸又需要氧氣。 【提問】同學們閱讀教材第38頁,看看氧氣還有哪些物理性質? 【課件展示】放一段關于氧氣狀態變化的視頻或三態變化的圖片。 【小結】【課件展示】 密度:在標準狀況下,氧氣的密度是1.429 g/L,比空氣略大。 熔點、沸點:在壓強為101 kPa時,氧氣在-183.0 ℃時變為淡藍色液體,在-218.8 ℃時變成淡藍花狀的固體。 【過渡】現在老師又拿出了一瓶氣體,說它就是氧氣,依據是它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同學們認同這種觀點嗎? 【學生活動】學生思考、交流、討論,回答。 【過渡】不認同。誰能解釋一下不認同的理由是什么? 【學生活動】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后由小組代表匯報結果。 很多氣體都是無色無味的,比如氮氣、二氧化碳等等,所以這點性質并不是氧氣所唯一具有的,不能作為檢驗氧氣的依據。 【提問】那我們應該采用什么方法來檢驗氧氣呢?哪位同學能根據之前所學習的知識來提出最佳方案呢? (板書:2.氧氣的檢驗) 【學生活動】學生觀察、討論、交流、發言。 將帶火星的小木條伸入集氣瓶中,若木條復燃,即為氧氣。 【探究】[實驗2-1]教師演示用帶火星的小木條檢驗氧氣;或學生進行探究實驗,教師指導。 【小結】事實上,這就是我們最常用的氧氣的檢驗方法。再強調一下,帶有火星的木條能在氧氣中復燃,說明氧氣能支持燃燒,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氧氣本身是不燃燒的。 (板書:1.氧氣的檢驗 用帶火星的小木條 現象:小木條復燃) 【拓展】帶火星的小木條在空氣不能復燃,可用它鑒別氧氣和空氣。 【過渡】氧氣能支持燃燒是氧氣的化學性質。那么氧氣有哪些化學性質呢?接下來我們進一步學習氧氣的化學性質,很多物質能在空氣中燃燒,它們在氧氣中燃燒現象是怎樣的呢?我們通過幾組對比實驗來探究一下。 [板書:(2)氧氣與木炭的反應] 【學生活動】(1)教師演示實驗[實驗2-2],學生觀察,思考,交流和討論回答。 (2)學生自己進行探究實驗,觀察,思考,交流和討論回答。 【小結】【課件演示】教師總結歸納。 實驗內容現象木炭在空氣里燃燒持續紅熱,放出熱量,生成一種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木炭在氧氣里燃燒劇烈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生成一種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提問】寫出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小結】【課件展示】文字表達式:木炭+氧氣 二氧化碳 【過渡】木炭分別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的現象不同,結合此實驗進行提問: 那硫分別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的現象又會怎樣呢? 硫在空氣中燃燒和在氧氣中燃燒的產物一樣嗎? 請小組同學間相互討論,確定實驗步驟并進行實驗,整理記錄。 [板書:(2)氧氣與硫的反應] 【演示實驗】教師演示[實驗2-3]。 (1)觀察硫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并與硫在空氣中的燃燒進行對比。 (2)完成教材第39頁的表格。 【學生活動】學生觀察、討論、描述硫分別在空氣和氧氣中的燃燒的現象,書寫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小結】【課件展示】 實驗內容現象硫在空氣里燃燒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放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硫在氧氣里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提問】硫燃燒生成的這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叫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污染空氣的主要氣體之一。一些化工廠排放的氣體中常含有二氧化硫,空氣中二氧化硫過多,下雨時會形成酸雨。煙火、爆竹中的火藥是由木炭、硫黃等物質組成的。請思考,為什么我國有些城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學生活動】思考,交流、討論,回答。 燃放爆竹時也會產生二氧化硫,為保護環境,所以禁止燃放爆竹煙花。 【提問】實驗時,試劑瓶中有少量無色液體,主要是水或氫氧化鈉溶液,它們有什么作用呢?[提示:二氧化硫能溶于水或氫氧化鈉溶液] 【學生活動】思考,交流、討論,回答。 二氧化硫有毒,會污染環境,所以它們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環境。 【提問】寫出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小結】【課件展示】文字表達式:硫+氧氣 二氧化硫 【提問】結合硫、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提問: 木炭和硫分別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的現象不同,為什么? 木炭和硫在空氣中燃燒和氧氣燃燒生成物一樣,說明了什么? 【學生活動】思考,交流、討論,回答。 【小結】教師總結歸納。 說明了氧氣可以支持燃燒,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物質燃燒是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反應,氧氣的濃度越大,燃燒越劇烈,空氣中氧氣含量低,所以在空氣中燃燒沒有在純氧中劇烈。 產物一樣,說明了物質在空氣中燃燒,實際上是與空氣中氧氣反應。 【過渡】硫、木炭等既可以在空氣中燃燒也可以在氧氣中燃燒,那鐵絲會燃燒嗎? [板書:(3)氧氣與鐵的反應] 【學生活動】[實驗2-4] (1)教師演示實驗,學生觀察,思考,交流和討論回答。 (2)學生自己進行探究實驗,觀察,思考,交流和討論回答。 【小結】【課件演示】教師總結歸納。 實驗內容現象鐵在空氣里燃燒在空氣中持續加熱變紅,離火后變冷鐵在氧氣里燃燒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
【提問】寫出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小結】【課件展示】文字表達式:鐵+氧氣 四氧化三鐵 【提問】根據實驗2-4探究活動,回答以下問題: 問題1:鐵絲使用前為什么需要用砂紙打磨? 問題2:鐵絲末端應系一根火柴,目的是什么? 問題3:實驗中為什么將鐵絲應繞成螺旋狀? 問題4:集氣瓶中要預先加入少量水或在瓶底鋪一層細沙目的是什么? 【學生活動】思考,交流、討論,回答。教師歸納總結。 回答問題1:除銹。 回答問題2:引燃鐵絲。 回答問題3:增大受熱面積,聚集熱量。 回答問題4:防止熔融物濺落瓶底,使瓶底炸裂。 【提問】根據紅磷、硫、木炭和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總結一下它們有哪些共同的特點。填寫教材第40頁表格。 【學生活動】思考,交流、討論,整理記錄。 【小結】【課件展現】教師歸納總結。 實驗編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反應前的物質反應后生成的物質實驗2-2碳+氧氣二氧化碳氧氣、碳單質二氧化碳實驗2-3硫+氧氣二氧化硫氧氣、硫二氧化硫實驗2-4鐵+氧氣四氧化三鐵氧氣、鐵四氧化三鐵
[提示:教師要適當引導,從文字表達式及現象等各個方面著手。] 都是化學變化。 反應條件都是點燃。 都是與氧氣反應。 都反應劇烈。 都放出熱量。 都是兩種物質變成一種物質。 …… 【講述】不錯,從大家填寫的表格可以看出,以上三個變化都生成了新物質,我們把這種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叫作化學變化,又叫作化學反應。比如,生活中石油液化氣的燃燒、木炭的燃燒都是化學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的變化是物理變化,如石蠟熔化、玻璃破碎、打造課桌椅、物質的三態變化等。 【過渡】從反應物生成物的種類看,特征是什么? 【學生活動】思考,回答。 都有氧氣參加反應,反應物都是兩種,生成物都是一種。 [板書:3.化合反應、氧化反應] 【提問】化學反應可以分為很多種類,現在我們看到的這三個反應就屬于其中一種,哪一種呢? 【學生活動】提示同學們閱讀教材第35頁。 【小結】在化學上,我們把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叫作化合反應。 化合反應的特點是“多變一”。 【提示】提醒學生注意:化合反應不僅僅是對兩種物質而言也可以是兩種以上的物質反應生成另一種物質。 【過渡】這三個反應都是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反應,這里反應屬于氧化反應。 【歸納總結】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反應屬于氧化反應。 物質在氧氣中燃燒是劇烈的氧化反應,但并不是所有的氧化反應都像燃燒那樣劇烈并發光、放熱。有些氧化反應進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覺察,這種氧化反應叫作緩慢氧化。 【提問】舉出生活中常見的緩慢氧化的例子。 【學生活動】思考,交流、討論,回答。教師歸納總結。 如動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爛、酒和醋的釀造、農家肥料的腐熟、鋼鐵的銹蝕…… 三、當堂訓練 1. 對氧氣物理性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極易溶于水 B、在標準狀況下,密度比空氣略大 C、在-183.0℃時變成無色液體 D、在-218.8℃時變成白色固體 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木炭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生成黑色固體 B.硫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C.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火星四射 D.蠟燭燃燒的產物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3、下列物質分別在氧氣中燃燒,能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的是 ( ) A、木炭 B、紅磷 C、石蠟 D、硫 4、判斷下列哪些反應是化合反應( ) A.碳+氧氣→二氧化碳 B.氧化鈣+水→氫氧化鈣 C.乙炔+氧氣→二氧化碳+水 D.鎂+氧氣→氧化鎂 5、現有A、B、C、D四種物質。A是無色無味的氣體B在A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同時生成一種無色有刺激氣味的氣體C。D是一種無色的氣體,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 試判斷A、B、C、D各是什么物質,請將答案填在空格內。 A是 ;B是 ;C是 ; D是 。 四、課堂小結 五、布置作業 課本第41-42頁練習與應用。 利用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使學生快速進入教學情境中,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讓學生再次復習上節課的知識 與傳統文化相結合,了解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增強民族自豪感 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化學問題,并用學到的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讓學生嘗試探究的樂趣,并學會全面細致有序地觀察實驗,準確描述實驗現象 通過對比分析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或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實驗的能力,加深印象,利于記憶 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發散學生思維 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關注、探究化學變化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總結歸納能力 對比理解、記錄 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化學
板書 設計 第二單元 空氣和氧氣 課題2 氧氣 1.氧氣的物理性質 2.氧氣的檢驗 (1)方法:用帶火星的小木條。 (2)現象:小木條復燃。 3.氧氣的化學性質 (1)氧氣與木炭的反應 (2)氧氣與硫的反應 (3)氧氣與鐵的反應 4.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
教后 反思 教師通過演示實驗,并組織學生觀察、描述記錄實驗現象,采用邊實驗、邊觀察、邊記憶的方法學習氧氣的化學性質;通過對比三個化學變化,引導學生根據實驗結果,分析概括歸納出化合反應與氧化反應的概念。 對燃燒現象的描述不夠熟練;受知識的局限,對氧化反應定義的理解不夠透徹。重視理論與實際的聯系,加強對實驗現象描述的指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手机| 北辰区| 上高县| 黔东| 双流县| 镇宁| 山阴县| 任丘市| 都昌县| 大渡口区| 康乐县| 土默特左旗| 武威市| 乡城县| 京山县| 葫芦岛市| 玛曲县| 方正县| 莱西市| 英德市| 苗栗市| 鄂尔多斯市| 崇明县| 北票市| 无为县| 通山县| 河西区| 通江县| 观塘区| 石家庄市| 青神县| 桓台县| 镇雄县| 洛阳市| 彰化市| 廊坊市| 嘉善县| 晋江市| 松溪县| 饶河县| 三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