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象形文字的聯想》教學設計方案設計者:教學對象:小學二年級教學課題:《象形文字的聯想》教學時長:40分鐘模塊或實踐類型:造型·表現教材版本:嶺南版一、大單元教學設計說明單元教學目標:本單元以自然界中的點、線、色為切入點,借助兒童常常以想象代替思維這一特點,以聯想為手段,進行“線”與“形”的想象創作練習,提高學生的想象造型能力。讓學生在多元的文化情境中,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學習人際交往,增強嘗試探究的表現欲望,感受“聯想一情感一理解一創作”的樂趣。通過一系列的聯想學習,能激發學生的“知識”與“經驗”的連接,大膽發揮想象力進行創造性造型活動。單元教學重難點:綜合運用點、線、面、色進行想象與創作,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在把握技能要點的同時,更要關注學生合作、探索、創造等學習體驗的活動過程,全面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藝術素養。單元課時安排:每課2課時,共6個課時。單元內容結構:教學設計理念本課著重對象形文字的畫面聯想,基于美術新課標的四點核心素養為導向,同時結合網絡學習空間進行課前、課中、課后融合教學,以及跨學科與語文結合教學。課前教師利用網絡學習空間進行備課,發布學習資源。學生完成課前任務,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從課前獲得學情。然后課中通過激趣導入,開始新授課。全班共學之后開始創意實踐,最后完成交流與評價。課后學生通過教師空間的資源進行拓展學習,再次創作,教師通過主題活動收集再次創作作品。教學內容分析本課是小學美術嶺南版二年級下冊第四課,是一節造型·表現領域課。教學內容是在“點線色,你我他”單元主題的要求下,以對象形文字進行聯想的課程,培養學生學會“點、線、色”創意聯想象形文字的意識,讓學生對我國漢字象形造字法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本課教材以“學生與文字文化”為切入點,讓學生在了解一些有趣的象形文字的同時,并激起學生的模仿興趣和表現欲望,經過欣賞、總結、想象,能抓住表現對象的重要特征,用象形文字的造型方法進行想象創作一幅象形字的畫,能較為明確地表達字的意思,并通過學生的描述來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對我國漢字象形造字法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教學內容較為簡單,也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需求。學情分析二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有一定的繪畫基礎,形象思維十分活躍,想象力豐富,他們已經認識一些漢字,對象形文字有著濃厚興趣和強烈的表現欲望,也能用語言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看法和理解。比較適合以游戲的方式進行文字造型游戲。教學目標1.審美感知:感知中國象形文字及其描摹實物形象的特點。通過欣賞中國古代象形文字了解我國漢字的悠久歷史及發展過程。認識文字與畫面結合的象形文字,感知象形文字的變化過程,感受人類象形創造的能力。培育審美感知,助于學生發現美,感知美。2.藝術表現: 通過欣賞、總結、想象、創造,使學生大概了解象形字的造字方法,并能夠運用形與能色將象形字組合在一起。3.創意實踐:能結合語文知識(寓言或者成語故事)進行美術創作聯想,裝飾成有趣的一副畫,展示作品,并能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通過藝術表現和創意實踐培養學生想象和創新能力。4.文化理解:通過欣賞中國古代象形文字的造型美感,激發愛國情感,培養文化理解,感知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蘊,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強文化認同感,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形成正確的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文化自信。創設文化情境,并讓學生在此文化情境下了解美術對當時社會生活的獨特奉獻,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六、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重點:學習象形文字,結合語文知識以象形文字的形與意進行大膽聯想創作,表現出新穎有趣的畫作。教學難點:根據象形文字的結構,運用夸張、變形、重復、擬人、排列等方法裝飾成畫面。并用語文看圖說話的方式去講述創作的繪畫故事內容。解決難點的方法:利用探究體驗比較法和展示法七、教學資源場景設計:走廊展覽了其他班孩子本課的作品,教室里面也布置了一些象形文字手工粘土作品和電腦顯示屏展示學生有關象形文字的作品,努力營造本課的氛圍,讓孩子融入到象形文字的美感課堂。課件設計:采用了復古花紋線條的模板,再帶有一點可愛卡通圖標,字體選擇了比較有古風但孩子又簡單易懂的字體。用具設計:手繪黑板字貼和標題,可愛卡通裝飾貼,手工制作的小組比賽的組牌。服裝設計:師:端莊正式的職業套裝。生:學校禮服板書設計:九、教學評一致性設計目標設計 教學組織形式設計 學案、作業設計 評價設計1.素養目標:通過欣賞中國古代象形文字的造型美感,激發愛國情感,培養文化理解,形成正確的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文化自信。創設文化情境,并讓學生在此文化情境下了解美術對當時社會生活的獨特奉獻,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審美目標:感知中國象形文字及其描摹實物形象的特點。通過欣賞中國古代象形文字了解我國漢字的悠久歷史及發展過程。認識文字與畫面結合的象形文字,感知象形文字的變化過程,感受人類象形創造的能力。培育審美感知,助于學生發現美,感知美。 1.問題情境設計:請同學回答:是誰?為什么發明了文字? 那到底文字的由來是不是像這位同學說的這樣呢? 2.學習任務單設計:無 1.任務一課前導學:在白云教育觀看完教師發布的導學視頻后,能用自己語言復述這個故事內容。 2.任務二主題活動:在白云教育主題活動中上傳一個自己收集的象形文字,讓同學猜一猜是什么字?自己也在活動中猜猜其他同學上傳的象形文字,并上傳一幅課前創作的象形文字繪畫。 說一說,你最欣賞哪一幅石板的故事?為什么?請對應的同學講述石板的故事。(師用平板投屏或截圖相應的石板繪畫)可自評和他評,最后師評。十、教學過程設計教學 環節 美感 浸潤 教師行為 (如何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審美活動) 學生狀態 (在審美活動中解決什么問題,獲得什么能力) 設計意圖 (教與學活動的設計意圖)課堂導入 啟 發 美 美的 導入 問題情境一:在上課之前,老師想看一下課前導學活動,同學們有沒有認真完成?請同學回答:是誰?為什么發明了文字? 學生講故事 通過課前導學,讓學生學習自主學習,提前了解文字的由來,提高自學能力和語言組織復述表達能力,為后來學習新授課做鋪墊。課堂發展 賞析 美 美的 體驗 1.修復時空密碼 時空機器:部分密碼卡損壞,急需修復。 老師請同學們幫幫忙,那我們有隨機請4位同學,一起修復密碼卡吧。 (師平板同步投屏同學們對其進行修復和拼圖的過程) 2.拼讀損壞文字 時空機器:提示!按正確順序把密碼輸入密碼欄里。 時空機器:超級時空密碼輸入正確,即將進行時空旅行。 終于破解出來了!同學們,你們覺得超級時空密碼是什么呢 解鎖密碼課題 我們本節課的課題,就是《象形文字的聯想》,PPT、板書出示課題。 1.經過調查,學生們找到了超級時空密碼卡的碎片,需對其修復并破解密碼。 經過同學們合力修復,展示七張完整的密碼卡 2.同學們再次齊心協力,頭腦風暴,將七張密碼卡以正確的順序貼在密碼欄上。 3.同學們解密題目:“象形文字的聯想。 通過破解密碼游戲,設置懸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入課題。 通過游戲法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性和集中學生的關注力。 通過拼讀損壞文字,初步了解象形文字。美的 互動 (新授)時空機器:時空旅行,倒計時準備!3!2!1! 1.認識象形文字:播放關于象形文字的視頻我們穿越到了3600年前,有沒有看到這些奇形怪狀的符號一“象形文字” 沒錯,這些就是中國漢字最開始的模樣,不僅是我國最古老的文字,還是全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2.播放文字發展的歷史視頻。 學生觀看漢字發展歷史的視頻。 通過動畫,使學生學習興趣更高,動畫中把象形文字和繪畫進行一個過程的演變連接,有助于學生的想象。讓學生了解象形文字的由來和中國漢字演變的歷史。美的 探究 探究主題一:聯想象形文字 1.什么是象形文字?古人們通過對事物的觀察,將其獨有的特征描繪下來,簡簡單單的幾筆,以此作為標記,代表這個事物,這便是象形文字。 2猜字:游戲配對。 3.展示白云智慧空間主題活動:課前任務學生收集的象形文字和學生課前簡單創作的一個象形字。 挑選幾個特點明顯,典型的象形文字現場讓學生對其再次猜測,并且進行聯想。 4.如何畫出有創意的象形文字作品? 方法一:根據象形字的外形進行點,線,色的裝飾,可以運用夸張、變形、擬人等手法。 方法二:把象形文字進行聯想,給它添加故事,加上豐富的點,線,色,裝飾變成一副精美的作品。 方法三:把象形文字進行聯想,添加內容,把它變成一個你所知道的成語故事或寓言故事。 5.播放微課示范。 1.學生參加猜字活動。 2.學生在主題活動里猜字和聯想 3.學生觀看微課。 通過課前自我創作,讓學生在未學習新課前自我初步認識象形文字。與后面課堂共學之后的創作作品可形成對比和分析。 加深對象形文字的了解,為后面學生的個性創作作好鋪墊。 引導學生學會對象形文字進行聯想和創意裝飾,讓學生層層遞進地學習象形文字的創意方法。 在有趣的游戲中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體驗團體協作的樂趣。提高學生的積極參與性。課堂實踐 實 踐 美 美的 合作 學習任務二: 1,用馬克筆,各小組合作修復石板(在牛皮紙卡紙作畫) 2,根據石板上留下的象形文字為素材,添加自己的創意聯想把象形文字畫成畫。 3,添上裝飾,讓畫面更加豐富完整。 學生進行石板修復,開始在牛皮紙上小組合作進行繪畫創作。 在有趣的游戲中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體驗團體協作的樂趣。提高學生的積極參與性。學生創作 表 現 美 美的 表達 石板修復行動美的 展示 時空機器:緊急情況!原本記錄在石板上的畫消失了,只留下了幾個象形文字,急需修復!不修復好的話,我們無法穿越回現代。趕緊行動吧! 同學們翻開桌上牛皮紙,6個小組開始合作修復6塊石板。互動評價 理解 美 美的 分享 1.把6個石板展示在架子上,屏幕顯示投票點贊結果。 2.說一說,你最欣賞哪一幅石板的故事?為什么?請對應的同學講述石板的故事。(師用平板投屏或截圖相應的石板繪畫)可自評和他評,最后師評。 1.各組通過平板拍攝并提交作品,進行作品分享,6個組進行線上投票點贊,選出最喜歡的石板。 2.上臺分享,評價作品。 3.學習如何鑒賞作品、組織作品評價語言。 1.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評價活動,學會用簡單的美術詞匯,培養欣賞美的能力。 2.通過多種評價活動提高學生的審美評價能力,培育審美素養,分享學習的快樂。深化拓展 拓 展 美 美的 升華 1.同學們,在老師個人網絡學習空間里面,老師也上傳了一些相關的象形文字拓展學習圖片和視頻。歡迎同學們進入空間學習。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和老師空間的資源拓展學習后,你對象形文字的創意繪畫肯定有了不一樣的想法。課后同學可以再次創作,完成后請上傳到老師發布的白云教育主題活動中。 中國的漢字文化博大精深,同學們想要了解更多象形文字的知識,可以去閱讀和觀看老師推薦的書籍繪本及動畫視頻。 學生進入教師空間主動選擇學習資源。 2.學生通過拓展資源和課前共學之后完成主題活動,提交再次創作的作品。 通過課中共學后,學生進入教師空間自主選擇課后學習資源、自主拓展學習,再次創作。 教師發布主題活動收集學生再次創作的作品,能把學生共學后和課前自學完成的作品進行對比和學情分析。同時教師空間資源可以延伸課堂知識,拓寬課堂學習空間。教學反思課畢,靜心沉思,下面是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回顧與分析:(1) 成功之處:課堂導入,利用網絡學習空間課前導學和發布主題活動,激發學生對象形文字進一步探索的興趣;方法三中結合語文學科里學生學習過的寓言和成語,引導學生創造文字象形畫。講授新課的環節中,動畫制作的短片欣賞、學習和猜字游戲拓寬學生的視野;連線游戲加固記憶。生動的形象,有趣的游戲與希沃多媒體輔助教學貫穿整個教學,緊抓重點,有條理板書,分層次教法解決教學中難點,讓學生輕松快樂完成本課學習,達到教學目的。(2) 不足之處:可是有些作品上欠缺美術元素,例如構圖不夠飽滿等的,學生在短時間沒能把握好。如果充分相信學生,讓學生再分組討論,讓學生自己來講講畫畫,進行大膽的聯想,這樣就真正以學生為主了。過多的圖片欣賞與作業示范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創新,學生作業呈現題材單一的缺點。(3) 再教設計:如何改變學生作業題材單一? 如果刪減作業示范的比例,變成單純的欣賞講解,不限于用同一個象形文字進行重復排列,而是“古為今用”,用象形文字來畫與北京奧運相關的題材,如賽馬、賽艇、射擊、跑步、跳水等等,最后達到的成效更大。上這課之前我做了很多準備工作,找了很久的資料,總算是對象形文字這個內容有了深入的了解,考慮到二年級兒童的心理特征,我刪減了那些較深的內容,用他們熟悉并感興趣的認字和識圖兩種教學方法來帶他們了解象形文字,課上下來我還算滿意的,也達到了我的教學要求。當今時代是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社會,信息技術深度融入教學讓學生的學習更加高效便捷,各種學習空間的打造,讓學生獲取知識、交流互動的途徑也更加多樣化。讓學生自己收集資料、分析信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參與知識的構建。我力爭做到由”關注知識”轉向”關注學生”, 由"傳授知識”轉向“引導探索”, 由“要我學”轉向“我要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