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2《依法履行義務》教學設計一、教學背景分析(1)課標依據:本課所依據課程標準的相應部分是“成長中的我”中的“心 中有法”,知道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 理解任何違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我與他人 和集體”中的“權利與義務”,了解憲法對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的規定,懂得正 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2)教材分析:本課是幫助學生理解權利與義務的關系,養成和增強權利 意識和義務意識,懂得法定義務須履行,違反法定義務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懂得積極履行義務。(3)學情分析:初中階段的學生是由兒童時期向青少年時期過渡的階段, 學生義務觀念缺失、責任感缺乏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教育問題。有的學生義務 觀念淡薄,只懂得強調自身權利,不愿盡義務或在盡義務時提出諸多要求。他們 沒有認識到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只有履行義務才能實現自己的權利。因此,幫 助學生了解自己應該履行的基本義務,同時體味其對自己、社會和國家的價值, 知曉違反義務應承擔相應責任,從而增強義務意識、責任意識。(4)教學理念:教師在以“學生為本”的新課程理念指導下,設計教學案 例。通過案例教學引導學生自己體驗、感悟,歸納、總結、提煉主題,達到提高 學生分析、總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做到知行統一,增強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的 實效性。二、核心素養目標:政治認同、道德修養:堅持權利義務相統一,勇于承擔自己的責任,增強社會責任感,增強義務意識,自覺履行自己的義務。 責任意識:提升公民素養,自覺承擔對他人、社會和國家的責任。 法制觀念:(1)懂得權利與義務的關系,理解權利與義務相統一。(2)知道如何履行法定義務。 責任意識:理解違反法定義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1)重點:權利與義務的關系。(2)難點:知道如何履行法定義務 四 、教學課時:1課時五、教學與學法1.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問題教學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2.學法指導:自主探究學習法、小組合作分享法。六、教學過程(一)游戲導入:通過游戲幫助學生回憶復習上節課所學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內容。(設計意圖:游戲形式可將義務賦予人類的情感和煩惱,將抽象的問題形象 化,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二)出示學習目標,講授新課:學生齊讀學習目標,(設計意圖: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學習機會,倡導他們做學習的主人;引導學 生思考學習規律,并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看問題的深度。)這節課將圍繞《母親 狀告三個兒子》的故事展開探究學習。1. 權利義務相統一活動一:以案說法,引導學生閱讀故事一《平靜的生活不平靜》,學生小組 討論,交流,做好匯總,推薦一名代表展示討論結果。(設計意圖:通過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案例,引導學生理解權利和義務的關 系。)活動二:案例分析,根據故事中三個兒子的發言,引出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課件展示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 行促進權利的實現;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公民 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讓同學們齊聲朗讀。學生分析解讀設計意圖:通過二兒子,三兒子發言,及大兒子生氣原因,引出怎樣正確處 理權利和義務的關系。讓學生理解如何正確對待權利和意識,同時讓學生明白, 生活中,不存在只盡義務,不享受權利的現象,只享有權利,不履行義務是缺乏 社會責任感的表現。課件展示怎樣正確處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堅持權利與義務 相統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能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 權利。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 行法定義務。讓學生標化并大聲朗讀知識點。2. 法定義務須履行活動三:引導學生閱讀故事二《合同風波》,正確認識司機的行為,然后各 抒己見,生活中,有哪些類似故事中的司機不依法履行義務的行為 學生小組交流討論,課件展示不依法履行義務的行為,并讓同學列舉其他不 依法履行法定義務的行為,做好記錄,并推薦代表展示討論結果。(設計意圖:通過列舉身邊不依法履行義務的行為,也讓學生反思自己的行 為,使學生明白必須履行法定義務,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堅決 不做。爭取在家做個好兒女,在校做個好學生,在社會做個好公民。)與同學一 起歸納如何履行法定義務: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3.違反義務須擔責活動四:依法斷案,學生根據故事中司機最后的結果及相關案例圖片,判斷 以下行為是什么行為,須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師生一起歸納并展示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表現即應承擔的法律后果。公民違 法民事法律,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違法行政法律應當依法承擔行政責任;違 反刑事法律,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承擔刑事責任。(設計意圖:通過形象的圖片,讓學生明白,違反法定義務須承擔相應的法 律責任。)(三)靜思整理:根據所學內容,讓學生整理:1.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及怎樣正確處理權利和義務的關系。 2.生活中怎樣認真履行義務。(設計意圖:首尾呼應,讓學生明白權利和義務的關系,如何認真履行義務。) (四)課堂小結:權利和義務的關系;義務要承擔法律責任。希望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同學們都能正確處理權利和義務的關系,負有主人翁意識,自覺履行法定義務,勇于承擔責任。 (五)課堂檢測:部分選擇題一).單項選擇題1.“有錢不可任性”、“有權不可任性”成了兩句輕松幽默的網絡流行語。錢 即使是個人財產,任性也要合法;可權屬于公共權力,是人民賦予的,不可有絲 毫的任性。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 公民既是權利的享有者也是義務的承擔者 B. 盡量不損害國家、集體和其他公民權利C. 法律要求和鼓勵做的,一般應該積極去做D. 某些權利與義務是相互依存、相互結合的 2.漫畫《伸與縮》給我們的啟示是()①公民依法享有權利的同時必須依法履行義務②權利和義務是相互對立的, 履行了義務,就不能享有權利③權利和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具有一致性④ 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A.①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②③④3.我國憲法規定:“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 法律規定的義務。”公民權利與義務的統一性要求我們()A. 正確行使權利,適當履行義務B. 權利必須行使,義務必須履行C. 權利必須行使,義務可不履行 D. 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 4.下列各項屬于公民應履行的法定義務的有()①遵守公共秩序 ②尊重社會公德③愛護公共財物 ④積極見義勇為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④5.小凱因為迷戀網絡游戲,經常逃課,后來為了籌措上網費用不惜搶劫低年 級學生致人重傷,最后被法院依法判處有期徒刑。這說明()①任何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懲罰②法律禁止的事情我們 堅決不做③任何違法行為都將承擔刑事責任④他的行為違反刑事法律,應當依法承擔刑事責任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二)、材料分析題柴閃閃是一名名普通的快遞小哥,被選舉成為十三屆全國人大 代表。日常工作中兢兢業業,采用科學方法熟記全國2600多個地名,每天把一 萬袋郵件準確“奔赴”到全國各地,先后獲上海業務技能大賽第一名、上海優秀 青年突擊隊員等榮譽稱號。成為人大代表后,更自覺的用課余時間學習,從中專 到大專到大學,不斷提高自己。兩會上,積極履行職責,建言獻策,為解決快遞 過度包裝及環境污染起到了積極作用。1.結合材料分析,柴閃閃享有哪些權利,履行了哪些義務 2.請從權利和義務的關系角度,分析他的行為給我們什么啟示 (設計意圖:復習鞏固重點知識)(六)課后作業:結合所學,從學校、家庭、交通、旅游景點、電影院等任選一個方面,寫一 份《自覺履行義務倡議書》。(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覺履行義務)七、板書設計(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怎樣正確處理權利和義務的關系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的原因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違反法定義務要承擔的責任權利義務相統—法定義務須履行違反義務須擔責依法履行義務)八、教學反思依法履行義務權利義務相統一法定義務須履行違反義務須擔責權利與義務 的關系怎樣正確處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堅 決不做違反法定義務的表現違反法定義務應承擔的責任(一),主要做法及困惑1、精心設計“課前預習”,保證預習的時間與效果及內容。本課預習設計的 內容有復習、有查閱資料。在今天的課上,很多同學的預習就做得非常好,對課 程內容比較熟悉。如果超前預習做不好,無法保證課堂的順利進行。但不是每位 學生都有學習的自覺性。在這里,如何精簡學習的形式與內容,保證有效,是我 需要思考的。2、保證學生展示交流的時間與機會。這不是單純的作秀,第一次學生展示 交流時臉紅、緊張樣子還歷歷在目,但是在這節課上的表現,進步很明顯。我想 經過這樣的鍛煉,對學生的將來無疑是受益無窮的。我也在不停思考:什么樣的 內容需要展示 學生與學生怎樣交流 展示的形式是否應該不拘一格,是不是一 定得站在講臺上 3、促進學生的有效合作。發言時誰代表小組來說,合作探究的問題必須有 價值,值得探究。這節課,我設計的問題與學生的親身生活密切相關,使學生有 話可說。(二)、不足與改進學生的合作、發言、講解還不夠規范,下一步應該加強 指導,在課堂實踐中不斷磨合;小部分學生依賴性強,獨立積極思考的意識需要 加強引領。鼓勵學生多角度看問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