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9課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學目標 1.識讀《淝水之戰示意圖》,了解淝水之戰的時間、交戰雙方、結果及影響;了解北魏統一北方的時間及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內容及影響。(史料實證、時空觀念)2.通過北魏陶俑、敦煌莫高窟壁畫等圖片,理解北方民族交融的表現及歷史意義。(史料實證、歷史解釋)3.通過學習從十六國發展到一國的局勢變化,認識到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是歷史發展的主流。(家國情懷)教學重點 淝水之戰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朝政權更替北方地區的民族交融 教學難點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及影響教學內容 新課導入 導入:多媒體展示嘎仙洞遺址圖片,引導學生思考北魏是如何戰勝前秦,統一北方的。設疑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帶入歷史情境。課堂探究 板塊一 淝水之戰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107-108頁內容,引導學生梳理淝水之戰的相關知識。提示:時間、交戰雙方、典故、結果、影響。教師引導學生概況前秦失敗,東晉勝利的原因。提示:前秦:驕傲輕敵;軍心不齊;指揮不當。東晉:戰略戰術得當;內部團結。教師引導學生小組討論:還有哪些以少勝多的戰役?提示:巨鹿之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淝水之戰等。板塊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1.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109頁內容,引導學生梳理北魏建立、統一北方的相關史實。提示:4世紀后期,鮮卑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統一北方,結束了十六國以來分裂割據的局面。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109頁內容,引導學生梳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關史實。提示:(1)目的:鞏固統治,學習漢族先進文化。(2)措施:遷都洛陽、說漢話、穿漢服、改漢姓、通婚姻等。3.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意義。提示:改善和鞏固了鮮卑拓跋部與漢人的關系,促進了民族交融。板塊三 北朝政權更替1.多媒體展示北朝政權更替示意圖,教師講述北魏六鎮兵變相關史實。提示:北周滅掉北齊后,北方重歸統一,為隋朝統一全國打下基礎板塊四 北方地區的民族交融1.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110-111頁內容,引導學生概括民族交融的表現、特點及意義。2. 教師提問學生:請你談談民族交融都有哪些方式。提示:①民族遷徙。②友好交往。③戰爭。④內遷各族政權的漢化改革。板書設計當堂達標 1.【核心素養·歷史解釋】(廣東廣州中考)研究發現南北朝時期鮮卑族慕容部從遼西主動遷到中原地區。后來慕容鮮卑便從歷史上“消失”只留下“慕容”一詞作為一個姓氏而存在。這一現象表明南北朝時期( A )A.民族交融加強B.南北發展平衡D.文學藝術繁榮C.經濟破壞嚴重2.(山東棗莊市中期末)春秋時一些諸侯國開始設置縣、郡管理地方戰國時商鞅在秦國確立縣制;十六國時期大量胡物胡俗在中原推廣北魏孝文帝推行全面漢化政策。這主要表明兩位歷史人物的活動( A )A.順應了當時的時代潮流B.得到統治階級的支持C.符合當時人民的利益D.產生了深遠的歷史影響教學反思 本節課采用了嘎仙洞遺址激趣導入新課,采用淝水之戰示意圖分析淝水之戰的概況,讓學生比較直觀地了解淝水之戰的形勢。對于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主要采用了小組討論,教師點評補充的方式突破重點。具體分析民族交融的表現、特點及意義時,采用分組討論等方法,化難為易,從而輕易突破難點,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民族觀,從而順利完成教學目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